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之令狐文艳创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目录之令狐文艳创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目录(1-5)令狐文艳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诗两首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6.鸿门宴…………………………………………《司马迁》第三单元7.纪念刘和珍君……………………………………鲁迅8.小狗包第…………………………………………巴金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第四单元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11.包身工……………………………………………夏衍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朗诵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朱自清2、故都的秋.........................................郁达夫3、*囚绿记 .........................................陆蠡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氓采薇5、离骚.............................................屈原6、《孔雀东南飞》(并序)7、*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国田居(其一)....................................陶渊明第三单元8、兰亭集序....................................王羲之9、赤壁赋 ....................................苏轼10、*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12、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表达交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园丁赞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像世界学习虚构演讲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家》《巴黎圣母院》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2、祝福..........................................鲁迅3、*老人与海 ....................................海明威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5、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7、*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劝学 .........................................《荀子》10、*过秦论.......................................贾谊11、*师说.........................................韩愈第四单元12、动物游戏之谜 .................................周立明13、宇宙的边疆 ...................................卡尔·萨根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讨论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名著导读《红楼梦》《高老头》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窦娥冤.........................................关汉卿2、雷雨...........................................曹禹3、*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鲁迅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蒙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信条.............................................富尔格姆第四单元11、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司马迁12、苏武传 ........................................班固13、张衡传 ........................................范晔表达交流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辩论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谈美》附录中华文化精神........................................袁行霈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目录阅读鉴赏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3、*边城 ........................................沈从文4、*哦,香雪 ....................................铁凝第二单元5.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6、滕王阁序......................................王勃7、*逍遥游 .....................................庄周8 、*陈情表 .....................................李密第三单元9、咬文嚼字......................................朱光潜10、孟浩然 ......................................闻一多11、*说“木叶”..................................林庚12、*谈中国诗....................................钱钟书第四单元13、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14、作为生物的社会 ..............................刘易斯·托马斯15、*指印........................................丹齐克16、*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表达交流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令狐文艳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访谈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堂吉诃德》令狐文艳。

浅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既肯定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又为中国和俄国等东方国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东方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为例,试图从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及其与东方发展理论的相互作用来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东方社会卡夫丁峡谷改革开放马克思的一生都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他在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时,并不是把他关于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简单套用到东方社会发展之上,而是深入到东方社会内部,通过对东方社会独特的内部结构进行详尽分析来探索其发展道路的。

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为例来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由来马恩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历来都存在争议。

如有学者在论及“跨越卡夫丁峡谷”即跨越论的思想时写道:“支持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政治理论框架,是他们一贯持有的世界革命论,而不是什么东方社会理论”1。

无疑是说,由于马恩认为只有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背景下俄国才能走上“跨越”的道路,所以关于俄国以“农村公社”为出发点走向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世界革命理论中的内容,不能认为他们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为此针对有些学者认为马恩没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主要通过以下两点理由来加以反驳,以此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存在。

理由一:马恩关于俄国走新式道路思想或者说是“跨越论”的设想,同他们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有联系,甚至可以说它收到世界革命理论框架的支持,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它是一个理论。

因为任何理论都需要其它理论予以支持。

如我们说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总体系支持着无产阶级专政或革命的理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或革命不是一个理论。

由此看来,否认马恩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有失偏颇。

理由二:恩格斯在1875《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论及俄国的农村公社正趋于解体时指出:“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态转变为高级形式,只要它能够保留到条件已经成熟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只要它显示相互能够在农民不再分开而是集体耕作的方式下向前发展。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论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东方国家土地公社占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东方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发生人民革命的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

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是一种亚细亚的独有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最为顽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构成生产方式的广泛基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渗透进行着最顽强的抵抗,东方社会古老生产方式解体进行的非常缓慢。

因此,马克思十分肯定地指出,东方社会完全有可能走一条与东方社会的历史传统和历史环境相联系的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东方社会,特别是像俄国、印度等国存在着两种进化的可能性。

以俄国为例,马克思认为俄国村社的发展存在着两种途径,要么像1861年开始的废除农奴制改革一样,开始踏上西欧式的资本主义道路;要么利用历史给这一民族提供的最好机会,避免由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运用到公社中来。

第二,东方公社土地公有制有可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马克思认为东方国家中残存的原始公有制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要符合以下条件。

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其次是胜利了的国家积极支持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再者,东方国家革命胜利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力,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最后。

东方国家与西方无产阶级、各民主政党的密切合作。

那么,俄国等东方国家就可以利用其特殊历史条件避免资本主义制度的苦难。

第三,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有严格条件的,即必须有俄国革命。

马克思认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

”俄国革命不仅会把大部分的俄国农民从封闭的狭隘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同时它也“会给西方的工人运动以新的推动,为它创造新的更好的斗争条件,从而加速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

考试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考试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2 二 证明题令狐文艳2. 已知一个电荷系统的偶极矩定义为⎰=v dv x t x t p ,,,),()(ρ利用电荷守恒定律0=∂∂+⋅∇t J ρ 证明的变化率为⎰=v dv t x J dt p d ,,),(解:⎰=v dv x t x t p ,,,),()( ρ(T就是方向符号),x 与时间无关,取的)(t p 一个分量为⎰⎰⎰⎰⎰⎰⎰⋅+⋅⋅-=⋅⋅∇+⋅∇-=⋅∇-====vi s i i v i i v i i v i i v i i i i vi i dv J s d J x dv J x dv J x dv J x dv t x x t p dt t dp dv x t x t p ,,,,,,,,,,,,,,,,,)()()(),()()(),()( ρρ(p 上的乱码为p 上一个点,rou 也是,dv 后都有一小撇) 考虑到积分区域的表面比电荷所在区域大得多时,表面上的电流为0。

s d J x s i i⋅⋅⎰)(,=0 所以⎰⋅=vi i dv J dt t dp ,)( 故得⎰=vdv t x J dt p d ,,),( 3.证明:(1) 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不带自由电荷时,电力线的曲折满足1212tan tan εεθθ=,其中1ε和2ε分别为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1θ和2θ分别为界面两侧电力线与法线的夹角.(2) 当两种导电介质内流有稳恒电流时,分界面上电力线曲折满足1212tan tan σσθθ=,其中2,1,σσ分别为两种介质的电导率。

解:(1)考虑到界面上无自由电荷,故知:(2)一直导电介质内流有稳恒电流故又知稳恒电流的电场与静电场之边界条件相同,故10.设A 和ϕ是满足洛伦兹规范的失势和标势。

引入一矢量函数(,)Z x t (即赫芝势),使Z ϕ=-∇,证明21ZA c t ∂=∂;(字母上边的均为方向符号,其中g 为称号)证明:在洛伦兹规范 210A c tϕ∂∇+=∂ (1) 下A 和ϕ遵从达朗贝尔方程:220221A A J c t μ∂∇-=-∂,220221/c t ϕϕρε∂∇-=-∂ (2) 将Z ϕ=-∇ (3)代入(1)式得21(Z A c t∂∇-∂)=0 (4) 因为(1)式对任意点任意时刻都成立,故方程(4)对任意点任意时刻也成立,因此括号内两个矢量最多只相差一个无散场,令其为0,便有21Z A c t ∂=∂ (5) 三 计算题1 有一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空心介质球,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使介质内均匀带静止电荷f ρ,求(1)空间各点的电场 (2) 极化体电荷和极化面电荷分布解:(1)空间各点的电场由于自由电荷均匀分布在介质球内,电场具有球对称性分布,利用高斯定理可解得(3) 极化体电荷和极化面电荷分布:在()21r r r <<范围内存在极化体电荷p ρ 或f p ρεερ)1(0--= 在r=r 2球面上的极化面电荷p σ (前边是r=r2)在r=r 1的球面上的极化面电荷p σ (前边是r=r1)2.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无穷长中空导体圆柱,沿向流有稳恒自由电流J f ,导体的磁导率为。

《红星照耀中国》(7—9章)-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之令狐文艳创作

《红星照耀中国》(7—9章)-红星照耀中国,第七章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令狐文艳主要讲了斯诺在去往红军驻地的路上发生的事情,主要是与农民的谈话,探访苏区工业,以及他对工人生活的一些感受。

书中有个小插曲值得关注,就是那个牢骚最多的贫民会主席老头向傅锦魁要鸦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并非所有农民心怀纯粹地支持红色事业的,而是觉得有利可图而异。

所以,红色教育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他们看重的是谁得到的好处多。

苏区红色工厂里工业生产的条件并不好,但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待遇都还不错,工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好,这在当时环境下难能可贵。

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

红军是一只战无不胜、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人民军队,这无疑在长征中得到了证实。

红军的领导人习惯说“兄弟们,跟我冲”而不是说“兄弟们,向前冲”;八路军实行官兵平等,就连朱总司令一个月的薪水也才五个大洋;新四军更是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红军部队,主要是由支援红军主力长征而留在长江以南八省的游击队、赤卫队组成。

项英领导着他们艰苦顽强地与数十倍力量的敌人作斗争,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时。

国军曾无数次地宣称他们已经彻底剿灭了这支部队,然而正如多数领导人一样,它却无数次地死而复生,且拥有巨大的革命力量。

“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这不仅是红军自己说的,也是农民百姓、人民群众说的。

当时红军紧急情况是比较差的,但是战士们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红军教育的重点主要在政治方面——甚至最小的儿童初识字时也是通过简单的革命口号来学的。

这说明共产党是讲究实际的。

红军也是相当年轻的,如“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的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可以看出红军很多战士都是特别年轻但是参军时间不短,经历的作战也不少,在“战争与和平”的红小鬼甚至是11岁就参军的,并且还经历了长征。

书中在描写彭德怀时,主要是针对为什么当红军这一问题。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可以看出彭德怀的坦率的性格。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浅谈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发表时间:2021-01-05T07:27:06.465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4期作者:胡觉文[导读] 马克思在探索东方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等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也对东方社会理论做出了一个新的思考。

本文主要对东方社会理论作一个更加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探索其中存在的价值意蕴。

胡觉文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南岸 400074摘要:马克思在探索东方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等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也对东方社会理论做出了一个新的思考。

本文主要对东方社会理论作一个更加深入的分析,同时也探索其中存在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价值意蕴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思想(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背景最开始马克思关注的是西方社会理论,在当时,他发现资本主义的肮脏性和内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个制度的解剖,来探寻出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他认为可以通过在西方的几个国家内部同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并且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但正是由于在1848年发生的欧洲革命破产,彼时资本主义社会变得相对的稳定,马克思在这个时候又发现,遥远的东方国度正在面临着一个水深火热的状况,那里革命的步伐也在渐渐的提速。

于是他的关注重心也不再仅仅停留在西方社会,而将批判并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转向了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东半球、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东方。

因此,东方社会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对西方社会的一种延续,是他作出的一部分关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考量。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是以俄国、中国、印度这个三个国家为研究对象,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对社会问题的不断探索、发展、丰富。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解析1-8之令狐文艳创作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解析1-8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一章1令狐文艳【单选题】(10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B. 汉和帝C. 汉武帝D. 李希霍芬正确查看答案解析10分2【多选题】(10分)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A. 东洋航线B. 西洋航线C. 南洋航线D. 北洋航线正确查看答案解析10分3【多选题】(10分)“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A. 贸易作用B. 军事作用C. 外交作用D. 文化交流作用正确查看答案解析10分4【单选题】(10分)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A. 贞观十四年B. 康熙九年C. 崇祯十六年D. 元和七年正确查看答案解析5【单选题】(10分)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B. 霍去病C. 张骞D. 司马迁正确查看答案解析10分6【多选题】(10分)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A. 不空B. 鉴真C. 法显D. 真谛正确查看答案解析7【单选题】(10分)()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

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著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B. 马可•波罗C. 利玛窦D. 阿基米德正确查看答案解析10分8【多选题】(10分)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B. 天水麦积山石窟C. 洛阳龙门石窟D. 大同云冈石窟查看答案解析10分9【多选题】(10分)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之令狐文艳创作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之令狐文艳创作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令狐文艳一、什么是伏笔和铺垫?据《现代汉语词典》,铺垫指陪衬、衬托;而伏笔指文章里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

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1、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

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

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又如《明湖居听书》中在王小玉出场前写戏场氛围、琴师的演奏、黑妞说书(次要)都是为王小玉(主要)说书作铺垫。

【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铺垫的种类】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

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

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

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

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令狐文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
它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而且是包括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
各自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以占世界人13的大多数的广大东方国家为对象,
特别是以印度、俄国和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
为典型,所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为更多的人所重视,然而,中国人民革命
的胜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都是在以马
克思主义及其东方社会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
综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阐述的东方社会理
论,它的实质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东方社会由于自身历史
所形成的特点,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无产阶级革命
的时代,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俄国及东方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结
成工农联盟,积极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可以在取
得革命胜利后,跨越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涉
及到怎样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问题。
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总结了西方和东方人类社会的
发展历史,概括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了人
类社会演进的几个时代的一般进程和顺序。否定这个一般演进
的秩序,把历史看作是杂乱无章的或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也
就否定了历史的规律性,这显然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但是,
马克思也从来反对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去裁剪世界历史,坚
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在过程是一般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因
此,概括出历史的一般演进秩序,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或民族
都必须一丝不差的依次经历一番,并且每个时代必须经历同样
长的时间,遭受同样多的曲折,不容许有任何的跳跃。
可以说,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才
创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所以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
同时,就批评了有的人将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西欧资本主
义起源的历史概括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观
点,批评了那种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
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的机械论观点,明确指出,“他这样
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犀。”在此需
要指出的是,尽管马克思所提出的俄国通过革命,以农村公社
作为“俄国社会新支点”的设想未能变成现实,但是他提出的
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却是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列宁正是根
据这种社会发展的辩证法,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
的。
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东方国
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创作
家的社会主义是不发达或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低
级阶段。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
物,不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产生
的,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通过革命产生的,因此东
方国家一旦成功地跨越以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低,必
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初级阶段。东方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以
后,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东方国家实现跨
越以后,必须正确对待资本主义。马克思在东方社会理论中原
则性地指出:必须吸取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就”,
“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其中既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有资
本主义的某些先进的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