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川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三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民族:
契丹族
定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国号: 辽(有时称契丹)
阿保机复原扮演图
阿保机治国措施: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文字Fra bibliotek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2.党项族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 时,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2、西夏的建立
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 要由宋朝百姓承担。 弊:“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 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利羊:、双方马展、开骆频驼繁等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利内:)辽生宋育边繁境息长,期牛处羊于被相野对,和戴平白稳(定 的白状头态发) 之人,不识于戈。
国号:夏(史称西夏)
(1) 概
建立者:
元昊
况 时间:11世纪前期(1038年)
定都: 兴庆(今宁夏银川)
元昊
(2)治国措施:
•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 创制西夏文字。
西
夏
武
西夏货币
士
西夏符牌
西夏文字
( 一 ) 契 丹 族 与 党 项 族 归纳总结: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总之,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叁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西夏 辽 北宋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战争
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 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精品课件在线)_14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
听
琴
图
》
宋
徽
宗
宋徽宗瘦金体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免费韩国漫画官悬崖和河岸,走过了田野和沟坎,才被流放到这个偏远的沙滩,成为一个幸存者。,”
“还行,一路很顺利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我把“扫堂腿”反复练,可以一下连扫五圈。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从此后,王柳新也就收敛了许多,变得稳重起来。锡匠取出擀面杖粗的锡条来,沉甸甸、白花花的,银锭一般,然后用烙铁烫下一块,像影视剧里见到的银元宝的样子,就势放进
小炉子上的坩埚里,脚踏羊皮风箱,呼哧——呼哧,那锡块子一会儿就熔化成锡水,白亮亮的,水银一般。
宋钦宗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靖康之耻
【初中历史】【七下历史】第六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重点知识梳理

第六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2、加强中央集权(1)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将领有拥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定期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2)行政方面: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安排文臣担任知州等,并且三年一换,设通判分权(3)财政方面: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税收归中央3、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1)目的: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2)表现:(1)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3)影响:(1)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稳定。
(2)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4、王安石变法(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目的是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2)内容:募役法:缴纳役钱,免服役或雇人服役——限制特权,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征税——使官僚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保甲法:农户编户出丁,平时种田练兵——加强人民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军力(3)结果:取得一些成效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司马光任宰相时新法几乎全部废除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金与南宋的对峙1、辽:民族:契丹族;建国:10世纪,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辽,都上京临潢府,发展生产创制文字;辽与北宋和战:宋真宗,澶渊之盟,辽宋议和给岁币,和平很长时间2、西夏:民族:党项族;建国: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效仿唐制,设官军法制,垦荒发展农牧,创制西夏文字;西夏与北宋和战:西夏与宋订立合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岁币,促进边境贸易兴旺3、金:民族:女真族;建国: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统一各部,力量增强;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建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川教版历史七下《辽、宋、西夏、金的并立》课件

目录
• 辽朝的兴起 •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 • 西夏和金的崛起 • 各政权间的关系与战争 • 历史影响与评价
01 辽朝的兴起
契丹的起源和发展
契丹的起源
契丹族源于东胡鲜卑,公元4世纪 中叶,由大贺氏部落联盟组成, 最初依附于后燕。
契丹的发展
在唐朝末期,契丹逐渐强大,开 始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接 受册封,成为藩属国。
辽朝的经济基础是畜牧业和农业, 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
文化特色
辽朝文化具有多元性,既有游牧民 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中原地区 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 格。
02 宋朝的建立与巩固
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 ,各地军阀割据,政权更迭频繁。这 一时期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 2
改变东亚政治格局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打破了此前 中原王朝对东亚地区的政治垄断,影响了东亚地 区的政治格局。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政权间的交往不仅限于政治和经济,也涉及文化 层面的交流,如佛教文化的传播等。
3
提供多元文化交融的范例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时期,不同民 族和文化间的交融,为世界历史提供了多元文化 交融的范例。
05 历史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促进民族融合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并立时期,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加速,为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政权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宋代的“岁币 ”政策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
形成新的地域格局
辽、宋、西夏、金四个政权的疆域变化,形成了新的地域格局,影 响了后来的元、明、清三朝。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案 川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1《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教案
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辽、宋、西夏三个并立政权及基本史实;了解宋辽、宋夏战和关系,理解战和的实质作用。
2、过程与方法:收集岳飞抗金故事,增强学生对岳飞的了解和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疆各族人民发展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进步。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岳飞抗金
教学难点:辽、宋、西夏、金多个政权并立状况下的民族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7.2《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川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移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思考、讨论、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快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具有相对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教学重点: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以及南移的表现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表现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时安排 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两宋的政治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对峙》复习指导与练习

1. 收复建康 2. 获得郾城大捷3.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4.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两宋的政治与辽、西夏、金的并立和对峙?复习指导与练习【复习指导】1.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及其后继者根据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完毕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场面。
“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典故与宋太祖有关。
2. 简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3. 简述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4. 简述宋朝改革和开展科举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5. 从北宋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中,对我们今天有何经历教训及启示。
6. 与北宋并立的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
掌握契丹与党项开展一览表。
7.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8. 简述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评价〕。
9. 简述宋夏和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评价〕。
10. 如何正确认识北宋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11.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的异同点有哪些?12. 女真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代,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13. 简述金太祖采取稳固统治的措施14.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15.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赵构就是宋高宗。
16. 南宋初年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但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17. 简述岳飞抗金的成果。
18. 简述宋金和议的内容及其影响。
19. 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并谋杀岳飞的原因是什么?20. 比拟宋辽和议、宋夏和议以及宋金和议的一样点以及不同点,并考虑该如何评价这些和议呢?21. 岳飞受到后世人民思念尊敬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岳飞抗金?〕22. 辽和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3. 有人认为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而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出你所持观点的理由。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精品课件在线)_8

免费韩国漫画官网 https:///
返回首页 开张第一天的生意勉强还可以,可能是促销方式吸引了一批顾客,反正那天进账不少,让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爷爷就是在这个时十、出北头,宋到、工作西不久,她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很少到野外去 夏的建立
红陶伽陵频迦(妙音鸟) (西夏王陵三号陵出土)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红陶莲花座
(西夏王陵三号陵出土)
两个林班紧挨着,而且都采了伐,我们的树倒进了那个林班,那个林班的树倒进了我们的林班,乱糟糟的一片,确实有些纠缠不清。想想都觉得不甘,但是不甘又如何?除了自强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不息,上天何曾给我留下一条路?我可以骄傲的说,我的人生都是我自己奋斗的——不服来战!
今年去了向往已久的九寨沟,也许是因为已经初冬,木叶尽脱,满目萧瑟,水虽然依旧的五彩斑斓,但是总感觉有些失望。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西夏皇陵鸱吻
塔刹形器
(西夏王陵三号陵出土)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返回首页 导入(1) 导入(2) 辽、北宋、西 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 宋的战与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学习与探究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知识点:
. 各族政权简表
名称(国
号)
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上京契丹
耶律阿保
机
916-1125 金北宋
东京(今开
封)
汉赵匡胤960-1127 金西夏
兴庆(今银
川)
党项元昊1038-1227 蒙古
金
中都(今北
京)女真
完颜阿骨
打
1115-1234 蒙古
南宋
临安(今杭
州)
汉赵构1127-1276 元
二、重点:辽、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澶渊之盟的时间,及其签约国双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崛起频频南下对中原民族政权造成威胁?
三、设情激趣:
我们都看过金庸大侠的《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波澜壮阔的场景、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神往,这个场景确实在北宋时代存在过,今天我们就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自学探究:
自学16分钟,完成学案表格。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问题1: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频频南下。
问题2:为什么北宋政权对于北方政权的威胁如此应付不力。
七、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川教版
课后辅导练习二十三
第1题【单选题】
南宋和金议和,双方约定的界线是( )
A、黄河至海为界
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C、划长江为界
D、以长城为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都城在我国往往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
根据下列导游对都城的介绍,你认为不合格的导游是( )
A、导游A:北京拥有我国古都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B、导游B:宋代开封的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市民可以在瓦舍看戏
C、导游C:唐朝的长安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可以买到不少外国来的进口货
D、导游D:洛阳是南宋的都城,是重心南移后江南经济、文化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与“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这两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杨坚
B、李渊
C、朱温
D、赵匡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的皇帝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赵匡胤
D、完颜阿骨打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
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岳飞
B、卫青
C、屈原
D、张骞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如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这说明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 )
A、家世背景
B、科举取士
C、德才兼备
D、忠孝双全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
辽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
辽、西夏、金三个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是辽。
辽、西夏、金都和两宋发生过战争。
辽、西夏、金和两宋的关系以和为主。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中所提到的“忠骨”是指______,他的______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②对联中所提到的“佞臣”是指______
③这幅对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唐宋时期是我国民族接触频繁的时期,有战有和,民族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材料一中的“先皇帝”指的是谁?“和同为一家”指哪两“家”的关系?
材料二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次议和后出现的?你如何看待这次议和?
材料三中的“岳家军”的首领是谁?要“撼岳家军”的又是谁?
你认为岳家军的首领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如图
材料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2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
材料3中的金军为什么会流传这样的说法?岳飞抗金受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
岳飞班师后,宋金议和后局面形成,双方以哪条线作为分界线?
""
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辽、宋、金、西夏时期的政治特点。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有统一的趋势,各统治者都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国家。
据此回答:
结束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统一全国是哪一朝代?
概括唐朝统治者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
和两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哪几个?它们与两宋的关系呈现出什么特点?
指出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三个主要事件。
概述清朝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藏、新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