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版中考历史周年热点专题中日关系——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全民族抗战开始PPT课件2

【初中历史】全民族抗战开始PPT课件2
(西安 事变)
被迫抗日 中国国民党 言谈表态抗日
国 共 合 作
促成
军事部署抗日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正 式 形 成
蒋介石庐山谈话: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 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 牺牲一切之决心。”
返回
国民政府发布自卫抗战 声明书,并下达总动员令, 投入大量兵力,展开淞沪会 战
①对日本的侵略屠杀和对日本方面否认侵 略的判决感到气愤、不满。②应警惕日本 军国主义复活,居安思危,吸取落后挨打 的历史教训;应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课堂练习
A层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 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 国共产党的上述通电是针对下列哪一事件 发表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 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2)在此事件中,有多少中国人被屠杀? 30万人以上 (3)材料四表明日本国内出现了什么倾向? 否认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希望日本能够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和平来之 不易,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南京大屠 杀事实确凿,是不容否定的;日本应该像德国那样, 勇敢地承担起侵略战争的责任,取得亚洲各国的谅 解;日本这种公然否认侵略历史的行为,应该受到 抵制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材料四:2001年,日本右翼的 “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出一 套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在清除所 谓“民族自虐”资料的借口下,完 全抹杀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朝 鲜和东南亚各地的侵略罪行。书中 说日军在南京“因为是在战争期间, 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 杀’一类的行动。”这套教科书在 日本被审查通过。

中考初中历史(江西)第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pptx

中考初中历史(江西)第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pptx

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4/8
5、抗战胜利的启示
(1)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 (2)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 史。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的反
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019/4/8
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2019/4/8
(4)内容:毛泽东作了《论联合
政府》的报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 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
导思想,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 央领导集体。
2019/4/8
2019/4/8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灯塔指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
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大会通过的
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 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故选:D。
第7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二)
2019/4/8
*
考点20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1、血战台儿庄 (1)原因:保卫徐州。 (2)时间:1938年3月初开始,4月结束。 (3)指挥者:李宗仁。
(4)结果:中国军队获胜,共消灭日军一
万余人。
(5)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 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2019/4/8
抗日战争时间轴

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共59张ppt)

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共59张ppt)

四、南京大屠杀
5、背景: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
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1937 年12月,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国 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7、长城抗战: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 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奋起抵 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 多伦 地与日军作战,收复______ 等地。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8、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 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 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 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 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3、北平保卫战:
佟麟阁 将军壮烈殉国。7 ______ 北平 、____ 天津 相继失 月底____ 陷。
赵登禹 保卫北平的战斗_______、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 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 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 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步伐。
(2)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3)目的: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4)经过: 张、杨扣蒋,实行“兵
谏”;通电全国,要求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1、西安事变——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1、西安事变——历史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 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 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 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 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 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中考真题演练
(2019·深圳中考)1936年,一批爱国将领提出了八项主张(见下表)。由此判
D 断,当时中国发生了(
)
序号 ① ② …… ⑧
知识梳理 考点一:九一八事变。 1. 历史原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
定国策,日本蓄谋已久
2. 客观原因: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 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缓和国内矛盾,摆 脱危机,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3. 国 内 局 势 : 蒋介石全力“围剿”红军, 给予日本可乘之机。
4. 国际形势:英美等国忙于本国经济危机推 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 日本由此发动全面侵华
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
初步形成。
的开始。
知识梳理
【知识点五】第二次国共合作
课标要求: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 识国共 第二次 合作的 实现和 全民族 抗战的 意义。
红军改编
第 二 合作方式
西北工农红军
八路军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新四军
党外军事合作
1937 1937 1937 1937. 1938.19381. 938.1940 1941 1943.1944 1945.
.7.7 .8 .9 12.13 3 6 10
12
8
卢沟 淞 平 南 台 武
百第

桥 沪型 京 儿 汉
团三

事变 会 关 失 庄 会
大次

战大 陷 战 战

中考历史(江西专用)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21张PPT)

中考历史(江西专用)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共21张PPT)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教材整理复习篇
第8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013~2016年江西中考考情总览
2014年是从整体上对本讲考查。2013年、2015年都未考查201年 考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2017年可能对解放战争中重要历史 事件的背景及影响进行考查,如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 也有可能以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考查台湾问题。
3.


(1)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

展趋势,不得人心,而中共进行的解放战争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

发展趋势。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将士的英勇善战、革命力量的团结一

心。

(3)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

民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考点25
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常考点)
延伸: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认识及启示
(1)认识:人民群众拥护中共、积极支援解放战争促使战争胜利。
(2)启示: ①我们仍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②加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2.
(1)开始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

(2)战略目标: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
江战Biblioteka (3)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

(4)意义: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再次分离)。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专题二 中日关系——台儿庄战役胜利80周年

2019年江西中考历史专题二 中日关系——台儿庄战役胜利80周年

考点 3
现代的中日关系
【例3】(2017年四川模拟)从2006年十月安倍的“破冰之旅”,到温家宝的“融冰之 旅”,再到福田康夫的“迎春之旅”,中日之间春的气息越来越浓。新中国成立后,第一 个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A.小泉纯一郎 C.田中角荣 ) B.中曾根康弘 D.桥本龙台郎
【解析】 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年9月,
2.(2017年黔东南模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凡有“八年抗战”
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 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 A ) A.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3.(2017年南京模拟)2008年12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中国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
考点 1
古代中日关系
【例1】(2017年临沂模拟)隋唐文化以繁荣开放著称并全面领先世界。在古代,日本全 面学习中国隋唐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是( A.查理•马特改革 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 会转变。故在古代,日本全面学习中国隋唐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是大化改新。 【答案】B
动。30多年前中日两国外交出现转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 A.田中角荣访华 C.尼克松访华 B.安倍晋三访华 D.福田康夫访华
4.(2017年岳阳模拟)日本历来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其效仿隋唐所进行的改革的名
称是( D )
A.明治维新 C.伯利克里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
谢谢观看
三、现代的中日关系
• 由对峙到和平:(1)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初,日本追随美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