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1-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课件+练习(6份)(6份打包)一、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改革背景)1.内忧(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①1517年谢里姆一世征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通过委派总督实行统治,后来实权落入马木鲁克手中。
②穆罕默德·阿里掌权后,奥斯曼帝国准备扼杀新政权。
(2)马木鲁克的暴政。
①对内。
A.政治上:内部争权夺利,社会动荡不安。
B.经济上:实行土地包税制度制度,经济衰退,土地荒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欧洲几个世纪。
②对外:奉行闭关政策,排斥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
2.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
(1)目的:英法企图占领埃及,作为其争霸东方的基地。
(2)过程。
①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占领开罗。
②1801年,英国配合土耳其攻入埃及。
(3)影响:埃及人民遭杀戮,经济遭破坏,金字塔古建筑遭洗劫,爱资哈尔清真寺被焚毁。
知识点二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阿里政权的崛起)1.崛起原因(1)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农民阶级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2)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3)阿里卓越的军事指挥和政治领导才能,使其成为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
2.崛起(1)阿里采取各个击破策略,削弱马木鲁克势力,奥斯曼帝国被迫授给他帕夏称号。
(2)领导人民抗击英国侵略,使英国被迫放弃腊希德,退回亚历山大,最终撤出埃及。
1.下列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埃及实施的包税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18世纪末,全埃及实行包税制度②包税制后来演化为一种世袭权利③包税人需预付3年税款④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再现史实的能力。
①②④都正确,包税人预付一年的税款,③错误,由此排除含③的A、C、D三项。
2.(2015·丰台区模拟)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D)A.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B.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D.促进埃及的近代化进程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并没有遏制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故A项错误;整顿了埃及的社会秩序不是最大成就,故B项错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不是阿里改革主要影响,故C项错误;阿里改革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故D项正确。
2021-2022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教师用书:专题6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一 Word版含解析

一亟待挽救的文明古国学习目标: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1.重点:生疏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面临的内忧与外患,了解埃及人民不屈不挠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
2.难点:理解只有改革才是近代埃及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教材整理1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1.内忧(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①1517年,奥斯曼帝国制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
②实权把握在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2)马木鲁克的暴政①对内:不断发动内战;实行包税制。
②对外:奉行闭关政策,排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2.外患(1)缘由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
②埃及自身的不断衰落也为列强的侵略供应了可乘之机。
(2)概况①1798年5月,拿破仑远征埃及,占据开罗。
②1801年3月,英军协作土耳其军队攻入埃及。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70“学习思考”,法国入侵对埃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法国对埃及的侵略给埃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但同时也要看到,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深度点拨]包税制给埃及社会造成的影响(1)确保了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地区的赋税收入。
(2)马木鲁克通过包税制成为埃及的实际统治者。
包税人肆意剥削和压迫农夫,严峻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及手工业的进展。
教材整理2乱世中的穆罕默德·阿里1.背景(1)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势力卷土重来,英国也加紧了殖民渗透。
(2)埃及人民面临着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本国马木鲁克封建统治两大任务。
2.崛起(1)呈现才华:在同法军作战中,阿里表现突出,很快成为阿尔巴尼亚军团驻埃及土军中的实权派人物。
(2)把握实权:阿里奇妙利用各派势力间的冲突,减弱了马木鲁克势力,把握了埃及统治实权。
(3)成为总督:1805年5月,阿里被推举为埃及总督。
奥斯曼帝国素丹被迫承认既成事实,授予他帕夏封号。
新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 第2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6讲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2.经济改革 ①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 农作物品种。 (1)内容 ②工业: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 资金,初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2)影响:改革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民族工业,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6讲
二
阿里改革的措施 改革后经济、政治、文教领域的变化 (1)经济:阿里将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只征收统
主题 1Βιβλιοθήκη 本 讲 栏 目 开 关一的土地税,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兴修水利,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阿里 兴建了一批近代化的工业;民族工业初具规模;还扩大对外 贸易,出口创汇。 (2)中央集权:阿里铲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结束了全国四分 五裂的状况,建立了以他为首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使全国局 面得以稳定。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第6讲
名师点睛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 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和生产力,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涉及对政治体制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的根本性改造。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6讲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第6讲
(3)文化教育: 阿里兴建了一批世俗和专科学校, 翻译西方书籍, 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 派遣留学生, 兴办印刷业,办报纸, 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史料一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阿里改革前后埃及耕地面积对比表
耕地面积对比表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专题六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人民版选修一)

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路克 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由于常为帮 派家族利益征战,成为埃及动乱的 一大祸源。 法英两国侵埃时,分别受到打 击与扶持,经阿里打击退出埃及政 治舞台。
奥 斯 曼 帝 国
埃 及
奥斯曼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原在伊朗高原从事游牧。1290年, 奥斯曼继承首领职位后,开始以“圣战”名义扩张领土。1517年, 奥斯曼素丹_______率领大军攻入开罗。此后,奥斯曼帝国发展成
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Mohamed Ali Mosque
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二 中兴埃及的改革
埃及是尼罗河慷慨的赠礼 ——希罗多德 (内容、影响)
(背景)
埃及简史
亚述 古埃及 法老时 代
3200BC
古代中世纪
18ct后
近现代
波斯 马其顿 帝国 托勒密
6ct 4ct 1BC
罗马
阿拉伯
奥斯曼 法 1798 ~ 1801
16ct中 17ct中 13c t
1453 “土耳其遗产” 1923
解释基本概念:
【马木鲁克】“mamluk”
原意“奴隶侍卫队”,指突 厥人等非穆斯林奴隶,编入军队 充当侍卫。 13ct埃及苏丹从高加索 山地区,购买了1万2千个少年 奴隶【马木鲁克】加以训练。起 先取其“听话”,后“强大”了 “不听话”。 阿拉伯帝国渐渐衰弱,马木 鲁克首领建立了王朝,统治埃及 达三百年之久(1250年—1517 年)。 由于缺乏明确的继承制度, 267年间,共有47位素丹相继执 政,平均在位时间不足六年。 1517年,被奥斯曼素丹谢里 姆一世消灭
• 它的命运“随着尼罗河的潮水 膨涨,任凭东风的摆布。” — 《黄金草原》
• 西风换了东风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课堂 导 学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改革性质的一致性: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②两者在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 等方面相似。 ③原因和目的相似:地处亚非的中国和埃及面临着共同的使命, 即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改革“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两国都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发展民用工业:基于两国都面 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背景,必须首先壮大军 事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而在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又遇到资金、燃料、 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固而发展民用工业才会有出路。
答案:A
阿里改革最终走向了失败,关于失败因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②欧洲列强的干涉 ③阿里创办的军事工业过于落后 ④阿里封建政权的残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要求弄清阿里改革、扩张与失败之间的关系问题,旨 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阿里政权的扩张,耗费了大量财资, 其统治极其残暴,招致人民起义不断,此外欧洲列强的武装干涉是阿 里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
答案:D
例题 解剖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军事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 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鲁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帝国进攻
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面临的形势着手进 行思考。阿里推行经济改革,是在政权稳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时 马木鲁克的势力已经被消灭;广大人民从阿里改革中得到了实惠,也 非常拥护阿里改革;此时的埃及已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因此,B、 C、D 三项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二 中兴埃及的改革
课堂 导学
1.正确认识阿里的政治改革。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民版):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另一方面,马木鲁克通过包税制,一味榨取民脂民膏,却忽视保 障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灌溉工程得不到及时维修,造成水利残破、 堤坝决口,水旱灾害频繁。对外,马木鲁克奉行闭关政策,极力排斥 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2)西方的侵略加速了埃及的衰落。18 世纪中后期,埃及国力衰 弱,局势动荡,英、法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埃及的殖民扩 张活动。
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课源自 导学1.18世纪末埃及社会衰落的原因
18 世纪末埃及社会的衰落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握本 问题,能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埃及进行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1)马木鲁克的反动统治是导致埃及衰落的重要原因。对内,马木鲁 克为了争权夺利,经常互相攻伐,导致埃及连年战乱,经济凋敝,民 不聊生。
课堂 导学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1)内因。 ①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控制之下,形成帕夏、近 卫军、马木鲁克等三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争权夺利,导致埃 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经济萧条。
③阶级关系方面:农民、城市平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阶级矛盾 尖锐。
解析: 当时埃及农民深受包税制带来的痛苦,而包税制的制造 者就是马木鲁克势力。
答案:B
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是( ) A.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民族独立意识 B.英法的殖民侵略 C.马木鲁克的暴政 D.奥斯曼帝国的支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 的“社会意识因素”。B、C 两项是社会现实;A 项是在此基础上产 生的社会意识;D 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A
④军事力量弱小。 (2)外因: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阿里建立穆罕默德·阿里王 朝,虽然把英、法赶出埃及,但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优质课件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建立引起欧洲列强的嫉恨,他们坚决不容许地处要冲、 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为一个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的埃 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 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 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 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 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 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2考5 》
C. 造出了可与欧美相比的新式战舰
D. 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4、属于阿里改革失败原因的是
A
①改革自身的问题使其陷入困境 ②对外无休止的战争消
耗了经济力量 ③受到西方列强的干涉 ④导致了殖民势力的
入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
内容
结局
5
合作探究 一 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的社会 状况?
6
材料一
材料二 18世纪末,埃及封建主占有全国70%的土地,封建主任意征收名目繁多的捐
税。由于全埃及盛行土地包税制度,包税人总是想方设法向农民榨取尽可能多的赋税。 人民版《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 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浙江省路桥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知识点课件:专题6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共15张PPT)

(3)局限性: ①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②在他统治时期,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 人也带有农奴制的烙印,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 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读】 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近代化因素 (1)工业方面:引进西方技术,购买设备,聘请专家, 建立一批近代化的工厂;重点扶持的军事工业的产品量 直追欧洲各国;民族工业初具规模。 (2)军事方面:改变旧军队,用新式武器和西式方法装 备、训练军队。 (3)文化教育:依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一些世俗学校 和专科学校,培养建设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 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兴建采用西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 材的普通中小学,提高教育普及的程度;选派赴欧留学
典型例题精炼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
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 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 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 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工业 A.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B.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C.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企业。 (4)商业 A.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B.商业中心:开罗 C.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2.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及军事) (1)政治 A.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B.中央设立了最高国务委员会 C.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2)军事 A.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B.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 C.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三、阿里改革的结果 1.失败的原因 (1)内部因素:税役繁重、兵役繁重、人民起义不断, 阿里采取严厉手段控制人民逃亡,镇压人民起义 (2)外部因素:英俄等列强助土反埃 (3)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封建生产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木鲁克原意“奴隶侍卫队”, 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 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 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 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 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 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 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 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 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 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文化 教育
派留学生 建印刷厂,办报纸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 ——可能性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失败
必要性
西讨希腊
北战奥斯曼帝国
东伐阿拉 伯半岛
南征苏丹
材料一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 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 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 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工厂获得充足的廉价劳动 力,阿里经常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员征召各类工匠, 送到官办工厂去做工。这些工人丧失了挑选工种、工 作地点的自由。由于国家缺乏近代工业所需的机器, 因此工厂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产量,工人每天都 要从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但是获得的工资报酬却很微 薄,还经常被借故克扣,或者是发给一些不值钱的票 据,或者是以一些早已霉烂变质的食物和滞销的工业 品作为替代品。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必要性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 ——可能性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⒉性质
阿里改革的性质
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 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 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 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 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 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 ——可能性 二、改革内容
必要性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调动农民 生产积极 性; 恢复发展 农业; 为工业提 供原料和 资金
促进民族经 济发展; 加快埃及近 代化进程
经济 (农业)
改革 土地 制度
兴修水利
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 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 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 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⒉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给人民带来灾难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⑴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侵略 ⑵概况 ⑶影响:双重性 ⒋阿里上台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 ——可能性
必要性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 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 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 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 阿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政治
改革 行政 制度
中央设最高 国务委员会 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 (萨拉丁城堡大屠杀)
加强中央 集权; 出现统一 局面
领域
具体内容 实行征兵制
作用
建立新军
军事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按照西法练兵
军事实力 增强; 获得民族 独立
领域
具体内容 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学校
作用 引进西方 科技; 促进文化 繁荣; 培养改革 人才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是通过 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 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 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⑷影响: ①包税人在控制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土地上的农民。 ②严重破坏埃及农业,并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废除包税制 统一土地税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发展机器 经济 工业,创 (工业) 办近代工 厂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 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 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 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 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 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 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 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 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必要性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 ——可能性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⒉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改革评价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失败 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文化 ⒉局限性
埃 一、改革背景 及 二、改革内容 的 三、改革结果:失败 彼 四、改革评价 得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 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 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 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⒉局限性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土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背景: 目的: 性质: 内容:
内忧外患 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地主阶级改革(封建性质) 创办近代企业(先军后民)、兴办 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和创建新军等 结果: 失败 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历史的进步
18世纪晚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相继开始工业革命,他们凭借强 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 进行改革,向西方学 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 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 习,实现社会转型。 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 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 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1798年 法军侵 入开罗
请思考:法国进攻埃及的原因有 哪些?它占领埃及的最终目的何在? 答:主要原因是埃及地理位置重要 占领埃及可以与英国争霸 打击英国对外扩张势头 最终目的: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 东方基地,称霸世界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 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 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 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 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 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 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 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球通史》 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 德· 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 四、改革评价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帝国。 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 臻于鼎盛,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 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