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微咸水灌溉研究与实践进展
微咸水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微咸水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徐秉信1,李如意2,武东波3,张燕4,曹云娥4*(1、银川市西夏区农技推广中心,宁夏银川750011;2、贺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宁夏银川750100 ;3、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宁夏银川,750100;4、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概述了国内外微咸水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利用途径,并提出今后微咸水利用主要研究方向。
首先要重视土壤盐分调控研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平衡土壤-水-作物系统;其次重视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以及平衡规律;然后是微咸水灌溉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和盐分离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为今后微咸水开发利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咸水;途径;水盐运移Utilization status and Reasch Progress of Brackish Water XU Bingxin1, Li Ruyi2,WU Dongbo3,ZHANG Yan4, CAO Yun-e4*(1. Farm Machinery Promotion Centre, Xixia district, Yinchuan, Ningxia750011;2. Farm Machinery Promotion Centre of Helan,Yinchuan, Ningxia750011;3.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fice of Ningxia, Yinchuan, Ningxia750100;4. School of Agriculture of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Abstract:This thesis h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utilization ways of brackish water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has propos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brackish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Firstly, the regulating research of soil salinity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prevent soil from secondary salinization and to balance the system of soil, water and crops. Secondly,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balance rule of soil moisture and salinity should be paid importance. Thirdly the brackish water irrigation’s influence to soil environment , and the salinity ion pair’s influence to the crops development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brackish 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 words:brackish water; way;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也是中国水资源的一大特征。
微灌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微灌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微灌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在该技术领域里的研发及实施情况做了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详细介绍,! 通过分析我国微灌设备材料技术性能、规格品种和适应性,指出我国微灌设备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不高,适应力不足。
同时对我国微灌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微灌技术;应用现状;发展前景1 我国微灌技术发展现状1.1 我国微灌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微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是从1974年引进墨西哥滴灌设备开始的,当时搞了三个试点,面积约5.3 hm2(80亩),但试验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省水效果。
在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本着经济实用、易于安装和便于推广的精神,开始了我国微灌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之路。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微灌技术,从无到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水科所等单位为代表,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从最原始的微管灌水器(发丝滴头)开始了艰苦的探索,与沈阳市塑料七厂、河北遵化塑料厂等合作联合攻关,于1980年研制生产了我国第一代成套滴灌设备,通过了水利电力部技术鉴定,填补了我国没有滴灌设备产品的空白。
从此我国有了自行设计生产的滴灌设备产品。
②80年代是我国微灌设备产品改进和应用试验研究与试点推广阶段。
在以微管灌水器为代表的滴灌产品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管式滴头、孔口滴头、膜片式多孔毛管、双腔毛管等滴灌产品。
随着喷灌和滴灌的发展,在总结各自优点基础上又制造出了微喷灌水器。
微灌设备研制与生产厂逐渐多了起来,微灌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试验研究发展到了试点推广应用。
③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随着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益加剧,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两高一优”为方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先进的微灌技术和高质量的设备。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国外技术先进和质量好的微灌设备材料不断进入,但其价格昂贵,远不能满足我国推广应用微灌的要求。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研究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农田灌溉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但水资源的总量却是有限的。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土壤水分不均匀、土壤结构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开展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模式,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田产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开展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保护水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背景】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约水资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张,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的使用,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减少浪费,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应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需求。
3. 减轻环境压力: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而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的风险,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提升农民收入: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田产出,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正文2.1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概述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农田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
这一工程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促进农田生产力的提升,同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摘要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多个层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我国干旱区地理环境特性、灌区土壤盐碱化成因、盐分种类、作物结构及节水灌溉条件,如何进一步提高节水灌区排盐效果、增强盐碱地改良能力等问题,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由此指出灌区农田"盐分上移地表排"的水利改良模式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研究展望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 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
新疆盐碱化耕地约133.33万公顷,近1/3耕地盐碱化,其中80%以上为土壤次生盐碱化。
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部分地区土壤盐碱化较轻之外,其他地区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一些耕地由于次生盐碱化加重而被迫成为弃耕地。
盐碱危害造成大量中、低产田和农民贫困,使大面积土壤资源难以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疆耕地土壤盐碱化蔓延,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将制约绿洲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新疆"十一五"规划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大力开展盐碱地的综合治理工作,目前,盐碱地改良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伽师、阿图什、库车、尉犁等6个自治区盐碱地改良试点区已实施。
新疆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的启动,对于我国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咸水结冰灌溉融水淋盐改良盐渍土研究进展

土壤与作物2228年6月第12卷第2期Soils rd Crops,JuXi2/28,9(2):225-516张璐,杨帆,王志春•咸水结冰灌溉融水淋盐改良盐渍土研究进展土壤与作物e721e7(2):272-212•ZHANG L,YANG F,WANG Z C.Research advaucos of saline soil reclamation bp freezing saline watos ikiyatiop and meltwatos ieach/g]J]Soils and Crops:,521,9(2):272-212.咸水结冰灌溉融水淋盐改良盐渍土研究进展张璐8,,杨帆8,王志春8(8.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292;9i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40249)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使水资源、土壤资源等环境要素的合理、可持续利用成为热点,咸水结冰灌溉融水淋盐是一种新兴的改良盐渍土技术。
研究证明,利用咸水结冰时咸淡分离的原理,对盐渍土进行洗盐及压盐,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能起到平抑地温,减少土层水分蒸发,降低盐渍土区地下水位,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节约灌溉用水等作用。
本文系统阐述了咸水灌溉结冰洗盐的原理及意义,总结了目前关于咸水结冰灌溉的主要研究方向、试验方法和研究范围。
通过分析灌溉水溶液电解质浓度在改良盐渍土方面的作用,阐述了提高电解质浓度与咸水结冰灌溉相结合的意义,并对未来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渍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咸水结冰;灌溉;苏打盐碱土;改良;电解质浓度中图分类号:S1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9-2968(2258)25-225-18DOI:8/^6&/j.kun2099-2961.2221.22.009Research advances of saline soil reclamation by freezing salinewater irrioation and meltwater leachingZHANG Ln8,,YANG Fax8,WANG Zhichux8(8.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Chinese Academy qf Sciences,Changchun8321/5,China;5.Universith cf Chinese AcoPemy f Sciences,Beaing140/49,Chinn)Abstrccl:With the gloPvl climate change and the deveUpmept of social ecoxomic society,the rahoxal and susO/abU use of waha, soil and other uaturvi resources has become a hotsyot woWdwide.Salt leaching aftea melting the freezing saOue water is ax emerging techuoPy to improve the saOue-sodic soils.BaseV ox the pUucipU of separating salt from saOue water after freezing,studios ox sa/ue -sodic soils verifies that the freezing saline water irripatiox washes and inhibits soil salts,with better improving eVect and prosyect for practical app/cahof.Meanwhile,the techuoloy pPps roles iu stabiPz/g iho grouxd temperature,reVucing soil evaporatiox rate,decreasing the groundwahr level,improvina soil physical properdos,and saving irriyahox water.If this review,wo systemahcahy ePbo-rahV the pUfciplos and siynificafce of salts leaching bp freezing saOue water,and summaUzeV maiu research directhx and carrept research methods ox freezing saOue water irrigahof,expeUmePt scopes and app/cahox eVects.Throuph anapsis ox the roles of electrolyte iu improvina saOue-sodic soil,the review ape f n sWahP the signif/afce of elecWolyte abdifox iu combinathx with freezing saline water irriyahox,and discasseP the imporOxcc and prosyect of future research avepnes of freezing saline water irriyahox m improvina saOue-sodic soils vs well.Key words:freezing sa/ue water;kUgahox;saOue-sodic soils;soil improvemept;elecWoph coxcepWathx/引言土壤盐碱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土壤环境恶化问题。
微咸水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微咸水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徐秉信1,李如意2,武东波3,张燕4,曹云娥4*(1、银川市西夏区农技推广中心,宁夏银川750011;2、贺兰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宁夏银川750100 ;3、宁夏农业综合开发办,宁夏银川,750100;4、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概述了国内外微咸水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利用途径,并提出今后微咸水利用主要研究方向。
首先要重视土壤盐分调控研究,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平衡土壤-水-作物系统;其次重视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特征以及平衡规律;然后是微咸水灌溉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和盐分离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为今后微咸水开发利用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咸水;途径;水盐运移Utilization status and Reasch Progress of Brackish Water XU Bingxin1, Li Ruyi2,WU Dongbo3,ZHANG Yan4, CAO Yun-e4*(1. Farm Machinery Promotion Centre, Xixia district, Yinchuan, Ningxia750011;2. Farm Machinery Promotion Centre of Helan,Yinchuan, Ningxia750011;3.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fice of Ningxia, Yinchuan, Ningxia750100;4. School of Agriculture of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Abstract:This thesis has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utilization ways of brackish water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has proposed the main direction of brackish water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Firstly, the regulating research of soil salinity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prevent soil from secondary salinization and to balance the system of soil, water and crops. Secondly,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balance rule of soil moisture and salinity should be paid importance. Thirdly the brackish water irrigation’s influence to soil environment , and the salinity ion pair’s influence to the crops development should lay emphasis 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brackish 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 words:brackish water; way; water and salt transport水资源的不足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也是中国水资源的一大特征。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土壤盐碱化加剧、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节水灌溉技术逐渐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滴灌、微喷灌等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有效地减少了灌溉水量的使用。
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成本高、运行维护难度大等。
对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不断创新技术,提高节水效果,降低成本,实现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其对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其在不同气候和土地条件下的适用性,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通过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验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实际效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最终旨在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农田水资源的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传统的灌溉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土地的盐碱化,严重影响农田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通过引入先进的水文技术和智能化的灌溉系统,可以实现农田水资源的精准管理和优化利用,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和产量。
节水灌溉技术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水资源面临日益严重的短缺。
据统计,农业用水占全球总水消耗量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灌溉。
传统的灌溉方法存在着浪费水资源、能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如智能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精准供水,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着技术与应用之间的脱节、推广应用面临着一定的难题等问题。
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贫乏地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变得愈发紧迫和重要。
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农田用水量,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灌溉系统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节水灌溉领域的研究热点。
这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水资源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节水灌溉技术现状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