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唱脸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时歌曲唱脸谱

八年级上册上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时歌曲唱脸谱
2)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介绍脸谱的定义
3)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知识
3、京剧擂台(反馈练习)
1)找脸谱,分组抢答,辨别歌中涉及到的人物脸谱及品质性格。
2)演脸谱,学生戴找到的脸谱表演(亮相、演唱)。
四、课堂延伸
京剧不仅在脸谱化妆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课件)
课题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第一课时《唱脸谱》
第5周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学唱戏歌《唱脸谱》了解和学习了一些京剧艺术常识,“皮黄声声唱千里,京腔京韵响世界”中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还有待我们继续去发扬光大。



思Hale Waihona Puke 本课的重点放在脸谱知识和戏歌的学习与表现上。为了准确的表现戏歌,歌曲的第二部分要进行识谱环节,如果在完整表现歌曲时能加入锣鼓等民族打击乐就更能增强和突出民族的特色,表现力更强,同时也能增加课堂气氛。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到台上表演刚刚学会的歌曲,同学们的热情空前高涨,尤其是我打的埋伏:一个神秘的张飞,激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掀起了整节课的高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唱:演唱。演唱的地位最重要
2)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A欣赏视频《四郎探母》
B学生分角色念两句
3)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具有一定的虚拟性。

八年级音乐教案《唱脸谱》

八年级音乐教案《唱脸谱》

八年级音乐教案《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脸谱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学会识别并理解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3.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脸谱所代表的角色情感;4.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识别和理解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2.歌曲演唱中准确表达不同脸谱所代表的角色情感。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音乐教学素材;2.播放音乐的设备;3.脸谱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引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和脸谱的概念,并展示相关图片。

•提问学生对于脸谱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习不同脸谱的象征意义 (15分钟)•分组为学生分发包含各种脸谱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自行观察和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各种脸谱的颜色、图案和表情特点,推测不同脸谱所代表的角色性格和情感。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3. 学习歌曲《唱脸谱》 (25分钟)•播放歌曲《唱脸谱》。

•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模仿歌手的声音。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脸谱所代表的角色情感的演唱技巧,例如高亢,低沉,悲伤等。

4. 合作演唱练习 (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脸谱。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短剧,在演唱歌曲的同时,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自己脸谱所代表的角色情感。

•学生们互相观摩并给予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5. 演示与总结 (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余学生观摩。

•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们的表现,并对于脸谱文化的重要性进行解释。

•展示学生们的成果,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五、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和脸谱的发展历史;•观看戏曲表演或电影,深入体验脸谱角色情感的传达;•自主研究和制作脸谱与中国传统戏曲相关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和脸谱的特点与象征意义。

通过歌曲演唱和合作练习,学生们发展了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唱脸谱》音乐教案(通用6篇)

《唱脸谱》音乐教案(通用6篇)

《唱脸谱》音乐教案(通用6篇)《唱脸谱》音乐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唱脸谱》,体验京剧艺术与流行歌曲的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唱脸谱》和亲自学唱其中的音乐片段,充分体验《唱脸谱》中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综合艺术审美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欣赏《唱脸谱》,掌握京剧与脸谱的一些知识,能够简单的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唱脸谱》中的京剧部分,并能知道部分脸谱所代表的一些人物。

【难点】学生能随着京剧的音乐,有感情、简单的演唱歌曲。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脸谱的图片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视频《新贵妃醉酒》,请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演唱者是谁?2、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还是戏曲?“戏歌”是把戏曲声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既像戏曲又像歌的唱段它就是戏歌。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戏曲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动听的同时也感动人的心灵,而流行歌曲却是新时代人的极宠,二者结合,自然相得益彰,风格独特。

环节二:新课教学1、欣赏《唱脸谱》,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首作品跟上面的那首形式是一样的吗?这首歌曲也是“戏歌”,中间我们听到有蓝、红、黄、白、黑几个颜色的脸谱。

(2)什么是脸谱?在传统的戏曲表演中,演员根据剧情的需要,在脸上绘有五颜六色的图案,称为“脸谱”。

(3)什么叫京剧?出示京剧的基本知识以及传统的剧照2、再次欣赏戏歌《唱脸谱》,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戏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这首戏歌中唱了哪几种颜色的脸谱?出示课件:蓝、红、黄、白、黑、紫、绿、金、银、灰(3)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性格?红色:忠勇白色:奸诈黑色:正直蓝色脸谱:窦尔敦,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

红色:关羽。

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性格耿直忠勇。

《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唱脸谱》一、教学目标:1.了解脸谱的发展和特点;2.学习脸谱的基本形式和意义;3.培养学生对脸谱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脸谱的起源、发展和类型;2.脸谱的基本图案和意义;3.脸谱的制作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脸谱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脸谱的印象和了解。

2.知识讲解(15分钟)(1)通过展示脸谱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类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脸谱的起源和特点。

(2)向学生详细讲解脸谱的基本形式和意义,包括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蓝色代表聪明等。

(3)介绍脸谱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纸板、颜料、刷子等。

3.示范与实践(25分钟)(1)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脸谱,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制作过程。

(2)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脸谱。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部分工作,如绘制、涂色、装饰等。

(3)让小组展示他们的脸谱作品,并向全班介绍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4.展示与欣赏(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脸谱放在教室的墙上,让全班同学观赏和评价。

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1)邀请一位脸谱艺人到班级上给学生进行脸谱表演,增加学生对脸谱的感知。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形式,并进行创作。

四、教学反思:此教学设计通过知识讲解、示范实践和展示欣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脸谱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脸谱的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脸谱表演的视频或实地参观脸谱戏剧的演出,以增加学生对脸谱的理解和兴趣。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脸谱相关的素材和作品,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3. 导入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如戏剧、舞蹈、绘画等,与脸谱进行联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

《唱脸谱》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唱脸谱》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知,掌握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及三种基本类型的特征。

3. 学会演唱《唱脸谱》,并能够体会京剧韵味的独特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唱脸谱》的学唱2. 京剧脸谱的认知3. 京剧艺术的基本了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唱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2. 难点:把握京剧的韵味,正确运用京腔演唱。

四、教学方法1. 听觉、视觉、感知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2. 言语交流、启发式教学。

3. 实践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京剧脸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脸谱?”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赏析与导入:播放《唱脸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京剧元素。

3. 教学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教授歌曲的唱腔和韵味,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学习。

4. 京剧脸谱认知:讲解脸谱的颜色和代表人物性格,展示不同颜色的脸谱,让学生进行辨别和认知。

5. 实践教学:让学生化妆成京剧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演唱,体验京剧的魅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和感受,对京剧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唱脸谱》。

2. 学生能够认知并辨别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

《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

《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唱脸谱》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生能有兴趣地演唱《唱脸谱》,并能用简单的京剧形体动作参与表演活动。

2.了解京剧行当中净角及其脸谱等相关京剧知识。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京剧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

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首先我们一起来回顾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京剧的行当分为——?生:生、旦、净、丑。

(板书: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师:今天我们更多的听到流行歌曲,在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京剧的元素,请同学们看一看视频,同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中使用了哪些京剧的元素。

(板书:什么是戏歌)二。

新课1.归纳流行歌曲中戏曲元素的使用师:首先请大家欣赏三段流行歌曲片断,注意这些歌曲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

(播放李宇春演唱会〈北京一夜〉片断。

学生好奇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第二段: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

(播放周杰伦演唱〈兰亭序〉片段。

学生若有所思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第三段:摇滚乐队“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的歌曲演唱:(播放“零点乐队”演唱〈粉墨人生〉。

学生认真地在观看,完毕鼓掌)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不同风格的演唱,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采用了京剧的元素。

师:哪些京剧的元素,能说的更具体一些吗?生:旦角的唱腔:武场的锣鼓经:西皮唱腔:京剧剧目和人物等。

师:我们已经学过京剧中的四大行当,请问是哪四种?生:生、旦、净、丑。

师:净角所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点?生:性格刚毅、勇猛、鲁莽、奸诈,正反面形象都有。

师:净角有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脸谱。

(板书:脸谱是京剧净角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式)师:上节课老师曾布置过查找有关资料的作业,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生:展示和交流脸谱图片和画片。

师:(边展示多媒体边讲解)脸谱有很多种颜色,简单地讲,红色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色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含有贬义,代表凶诈;金脸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初中《唱脸谱》教案

初中《唱脸谱》教案

初中《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唱脸谱》,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艺术与流行歌曲的融合,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京剧与脸谱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能力。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唱脸谱》的曲式结构,掌握基本的京剧唱腔,并能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唱脸谱》中的京剧部分,了解部分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形象。

【难点】学生能够跟随京剧的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脸谱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新贵妃醉酒》,引导学生关注演唱者,并思考以下问题:(1)演唱者是谁?(2)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还是戏曲?通过回答问题,引出戏歌的概念,为学生介绍戏歌是将戏曲声腔和通俗歌曲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具有戏曲的民族风格,又具有流行歌曲的现代感。

2.新课教学(1)欣赏《唱脸谱》让学生聆听《唱脸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京剧元素,如唱腔、旋律等。

(2)解析歌曲结构分析《唱脸谱》的曲式结构,讲解歌曲的段落划分,使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清晰的认识。

(3)学唱歌曲教授歌曲中的京剧唱腔,让学生跟随音乐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演唱能力。

3.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整首歌曲的演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脸谱的分类、代表人物等。

让学生欣赏其他京剧选段,拓宽视野。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歌的特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京剧唱腔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京剧唱腔的培训,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唱脸谱》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知识与技能:能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净行唱腔的韵味,从中简单了解脸谱、京歌、拖腔、锣鼓经等知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欣赏、分析、创编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及风格特色,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

二、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唱脸谱》中休止符的把握和拖腔的演唱,以及锣鼓经的演绎。

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观看京剧《卖水·表花》选段,看一看这是哪种艺术形式?2、对于京剧有何了解?老师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脸谱的有关知识。

4、脸谱的主色象征着人物的品质、性格和气度,所以“净行”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花脸”。

5、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走进京剧,学习由闫肃和姚明搭档创作的歌曲——《唱脸谱》。

(三)新课教学:1.完整初听:几种角色演唱的?歌曲由A、B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模仿了旦角唱腔,甜美委婉;第二部分模仿了净角唱腔,粗犷嘹亮。

歌曲中还有人说英语?对,这种融合了京剧唱腔和流行音乐风格的新歌曲题材就叫做“京歌”。

2.复听(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歌曲的节拍。

在京剧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四四拍一板三眼。

3.节奏:针对歌曲的节奏练习。

4.旋律(钢琴伴奏):①强调歌唱状态。

②教师单手旋律,逐句教唱,并讲解其中的重难点。

③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

5.填词演唱(钢琴伴奏)①老师范唱一句,同学们模唱一句。

②同学们自己完整唱一遍)③强化:针对弱拍起唱、前倚音、上波音、切分音、拖腔等难点进行解决。

④同学们再自己完整唱一遍。

⑤强化:拖腔。

6、完整演唱①带入第二三段的歌词完整演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唱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从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京剧唱腔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能用铿锵有力、开阔豪放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2.知识与技能:净行唱腔的韵味,从中简单了解脸谱、京歌、拖腔、锣鼓经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欣赏、分析、创编等方法使学生3.了解京剧的相关文化及风格特色,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唱脸谱》中休止符的把握和拖腔的演唱,以及锣鼓经的演绎。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观看京剧《卖水·表花》选段,看一看这是哪种艺术形式?
2、对于京剧有何了解?老师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脸谱的有关知识。

3.
4、脸谱的主色象征着人物的品质、性格和气度,所以“净行”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大花脸”。

5、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走进京剧,学习由闫肃和姚明搭档创作的歌曲——《唱脸谱》。

(三)新课教学:
1.完整初听:几种角色演唱的?歌曲由A、B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模仿了旦角唱腔,甜美委婉;第二部分模仿了净角唱腔,粗犷嘹亮。

歌曲中还有人说英语?对,这种融合了京剧唱腔和流行音乐风格的新歌曲题材就叫做“京歌”。

2.复听(第二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歌曲的节拍。

在京剧中强拍为板,弱拍为眼,四四拍一板三眼。

3.节奏:针对歌曲的节奏练习。

4.旋律(钢琴伴奏):
①强调歌唱状态。

②教师单手旋律,逐句教唱,并讲解其中的重难点。

③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曲谱。

5.填词演唱(钢琴伴奏)
①老师范唱一句,同学们模唱一句。

②同学们自己完整唱一遍)
③强化:针对弱拍起唱、前倚音、上波音、切分音、拖腔等难点进行解决。

④同学们再自己完整唱一遍。


⑤强化:拖腔。

6、完整演唱
①带入第二三段的歌词完整演唱。

注意咬字时后牙给劲儿,字头用力唱,唱出净角大花脸的英气、豪气!听好伴奏。

②跟随音频伴奏来试一试。

7.锣鼓经
①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就称为锣鼓经。

②用象声词“匡”来表示大锣(敲)0,“台”表示小锣(敲),“七”表示铙钹(敲)。

③老师边说边拍手示范一遍,同学们模仿体验一遍。

④老师把这三样打击乐器分发给三位同学来演奏老师指挥三位同学演奏一遍。

⑤老师带领其他同学边说边拍手配合三位同学演绎一遍。

(四)创编:
①老师教全体同学亮相的动作。

②全体同学伴随老师喊的锣鼓经亮相一次。

③老师讲解走圆场的动作要点,展示脸谱道具并分发给男同学。

④走一个圆场,老师带几步并说着锣鼓经:一二起匡……
⑤同学们伴奏(三样打击乐器和拍手),师生共同展示京剧的台步和亮相(师:一二起匡……)。

(五)拓展:
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首由闫肃和姚明搭档创作的京歌《前门情思大碗茶》。

(六)、结语:
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②德育: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艺术,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意大利有歌剧,俄罗斯有芭蕾,京剧就是我
们大美中国最具代表的名片,其实,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例如我们十分喜欢的“京歌”,就是对京剧的创新和发展。

由此可见,京剧不只是爷爷奶奶才喜爱的艺术形式,它也为咱们青少年所喜欢。

希望同学们能从自身做起——弘扬国粹艺术,爱我传统文化!让世界看到我们的精彩!
今天的音乐之旅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