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合集下载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

全国应用心理学院校排名1、专业简介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

由于人们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种主题的相关研究领域形成应用心理学学科。

应用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包括工业、工程、组织管理、市场消费、社会生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以及军事、司法、环境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和文化迅速发展,应用心理学有着日益广阔的前景。

2、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

3. 专业主要分支分支领域:工业/组织心理学,临床/咨询心理学(区别在于临床取向),医学/健康心理学,消费/商业心理学,环境/社区心理学,司法/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4.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能够系统掌握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能独立完成应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后能胜任应用心理学教学或研究工作,并能在实际部门从事有关应用心理学的工作。

5、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排名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 北京师范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北京大学 A+4 西南大学 A+5 华东师范大学 A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2008,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2008年教育学[04] 310 49 147 300 45 135 295 43 129 2007年教育学[04] 305 50 150 300 48 144 295 45 135其中:*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一:中国心理学专业一流院校1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为国家重点学科2 北京大学 (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3 中国国家科学院(北京)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这个并没有具体查过,但是从中科院毕业的研究生可算“根红苗正”,绝对是就业和学术前景都一片大好的,如有实力报考绝对推荐4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5 浙江大学 (浙江)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6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其中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7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有基础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博士点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9 西南大学 (重庆)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科,其中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此外中南大学 (湖南)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全国一流备注:一级学科下分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有一级学科的硕博学位授予权是指该校在基础、发展、应用三个专业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

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体现了该校心理学科的成熟。

说明:上述10所院校除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以外,均为985或211院校,加之学科实力全国一流,如果对自己今后就业或学术要求比较高兼之有实力的话,应尽量报考这些学校!二:中国心理学专业二流院校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2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有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予权3 清华大学 (北京)985院校4 武汉大学 (湖北)985院校5 中山大学 (广东)985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6 中南大学 (湖南)985院校,有应用心理学的博士点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985院校8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211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9 暨南大学 (广东)211院校10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211院校,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11 辽宁师范大学位于辽宁大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2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江西南昌,有基础心理学的博士点13 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4 山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济南,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5 浙江师范大学位于浙江金华16 首都体育学院位于北京17 武汉体育学院位于湖北武汉此外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211院校;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属于此类说明:这里所指的二流,并非民俗语中的贬义“二流”,这些学校的`学科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与表一所列学校有一定差距!三:中国心理学专业三流院校1 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985院校2 吉林大学位于吉林;985院校3 北京理工大学位于北京;985院校4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985院校5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211院校;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6 苏州大学位于江苏;211院校7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甘肃;211院校8 中国政法大学位于北京;211院校9 西北大学位于陕西;211院校10 曲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11 广州大学位于广东12 深圳大学位于深圳13 福建师范大学位于福建福州;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点14 河北师范大学位于河北新乡15 济南大学位于山东16 宁波大学位于浙江17 沈阳师范大学位于辽宁沈阳18 烟台师范大学位于山东附:各985、211重点院校较新的心理学硕士点中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排名排名(按学校研究生院实力排序) 单位名称详细情况1 南京大学位于江苏;985院校;教育学为B类(按A—D划分,下同)2 天津大学位于天津;985院校;教育学为C类3 厦门大学位于福建;985院校;教育学为A类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位于北京;985院校;教育学为B类5 东南大学位于江苏南京;985院校;教育学为C+类6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四川成都;985院校;新增7 郑州大学位于河南;211院校;教育学为E类8 扬州大学位于江苏;教育学为C类9 河海大学位于江苏;211院校;新增10 哈尔滨工程大学位于黑龙江;211院校;教育学为E类11 北京林业大学位于北京;211院校;新增12 湖北大学位于湖北武汉;教育学为B类13 南昌大学位于江西,211院校;新增14 上海体育学院位于上海;教育学为A类备注:各校的师资情况,心理学学科实力需各位研友自己到各校网站查找详细情况四:中国心理学专业马马虎虎的院校1 四川大学位于成都;985院校2 山东大学位于济南;985院校好像停招了几年了,具体情况欢迎告知3 重庆大学位于重庆;985院校4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北京和武汉;211院校5 广西大学位于南宁;211院校;6 首都医科大学位于北京7 中国医科大学位于辽宁沈阳8 山西大学位于太原9 河北大学位于保定10 南京医科大学位于江苏11 河南大学位于开封12 北京语言大学位于北京13 安徽医科大学位于合肥14 安徽师范大学位于芜湖15 大连医科大学位于辽宁16 山西医科大学位于太原17 北京体育大学位于北京18 哈尔滨师范大学位于黑龙江19 四川师范大学位于成都20 山西师范大学位于临汾21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江苏22 山东中医药大学位于济南23 聊城大学位于山东24 浙江理工大学位于杭州25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昆明26 杭州师范大学位于浙江27 宁夏大学位于银川28 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29 内蒙古师范大学位于呼和浩特30 潍坊医学院位于山东31 皖南医学院位于安徽3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位于北京;只是学校研究生院总体排名低(不是科研院校),其实它的犯罪心理学在国内很不错,并且是部属院校,就业情况良好33 吉林师范大学位于四平34 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阳35 信阳师范学院位于河南36 新疆师范大学位于乌鲁木齐37 青海师范大学位于西宁38 西安体育学院位于陕西39 漳州师范学院位于福建40 赣南师范学院位于江西赣州。

学校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名称心理学专业代码071501专业门类教育学报告日期2005年9月10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专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最早开设心理学专业的高校。

心理学专业现隶属于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系。

该专业始建于1996年,基于当时社会上人们对心理学学科重视程度的不够,首届仅招收15名学生,毕业时却供不应求。

此后连续三年均未招生。

2000年开始连续招生。

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十分重视心理学专业的建设,2001年成功申办了黑龙江省第一个心理学硕士点——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国家审批),2003年又成功申办了第二个心理学硕士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点。

目前黑龙江省仅有的两个心理学硕士点都在哈师大心理学专业。

本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2名、助教2名。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3.3%,具有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11人,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人数86.7%。

近5年来,省教育厅和学校共同投入617.61万,为心理学专业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了保证。

至2005年10月,本专业共有在读本科学生33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5名,已经培养本科毕业生123名,硕士研究生5名。

本专业强势研究方向为:心理测量与咨询、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专业虽然只创办了10年,但已经取得很好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指导思想1.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为宗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目标总目标:用10年时间,把哈师大心理学专业建设成为全国省属高校中最好的心理学专业。

具体目标:1.学科学位建设目标①2006年申办基础心理学硕士点,实现全面覆盖所有心理学硕士点二级学科的目标(心理学二级学科共有三个硕士点,目前,哈师大已经有两个)。

国内高校心理学博士、硕士点一览

国内高校心理学博士、硕士点一览

国内高校心理学博士点一览2010年05月17日13:44 来源:考博网【发表评论】近几年来我国心理学发展迅速,其中一点就反映在心理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快速增长。

至2006年止,我国共有22所高校拥有心理学博士点,106所高校拥有心理学硕士点。

名单及专业名称如下(由于时间关系,可能有一定出入):一、拥有心理学博士点的高校及专业名称(22所):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北京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5、浙江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6、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7、天津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8、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9、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0、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1、东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4、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5、西北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6、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7、中山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18、陕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19、江西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20、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2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应用心理学22、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二、拥有心理学硕士点的高校及专业名称(107所)1、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5、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6、华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7、天津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8、南京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9、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0、东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1、辽宁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2、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3、上海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4、陕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5、山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6、江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7、西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8、湖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9、河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0、云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1、浙江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2、内蒙古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3、曲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4、河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5、吉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6、鲁东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7、南开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8、四川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8、苏州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0、重庆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1、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2、山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3、河北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4、武汉大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5、贵州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6、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7、南京政治学院: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8、中山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39、郑州大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0、安徽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1、沈阳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2、哈尔滨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3、杭州师范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4、华中科技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5、广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6、聊城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7、宁波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8、山西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49、深圳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50、中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51、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52、徐州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53、广西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4、吉林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5、青海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6、四川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7、重庆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8、新疆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59、信阳师范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0、赣南师范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1、北京理工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2、湖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3、济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4、厦门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65、第二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66、第三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67、第四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68、大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69、安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70、南方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71、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72、山西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73、首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74、山东中医药大学: 应用心理学75、皖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76、潍坊医学院:应用心理学77、新乡医学院:应用心理学78、北京体育大学:应用心理学79、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80、首都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81、武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82、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83、清华大学:应用心理学84、天津大学:应用心理学85、山东大学:应用心理学86、东南大学:应用心理学87、东北大学:应用心理学88、西北大学:应用心理学89、扬州大学:应用心理学90、河海大学:应用心理学91、暨南大学:应用心理学92、南昌大学:应用心理学93、宁夏大学:应用心理学94、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95、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96、国防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97、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98、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应用心理学9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应用心理学100、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心理学101、西安政治学院:应用心理学102、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心理学103、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1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心理学105、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106、漳州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107、复旦大学:应用心理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201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志愿)

201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名单公示(第一志愿)

5
383 118 501
10231904020200
马骁骑 7
335 116 451
10231904020202
陈佳玫 0
339 123 462
韩冰
10231904020303
4
327 99 426
10231904511400
邢慧卿 2
416 134 550
10231904511400
孟子微 3
339 134 473
0
369 130 499
沈婕
10231904511808
5
361 128 489
10231912040300
赵加慧 1
383 115 498
10231912040301
杨广丽 0
348 113 461
周静
10231912040301
7
398 130 528
10231912040302
陈宇希 0
380 115 495
10231904010600
明云婷 1
357 104 461
辛赫
10231904010600
3
343 113 456
杨乐
10231904011000
2
355 111 466
10231904011000
邓赫男 3
357 110 467
国庆雪 10231904020200 370 108 478

教育科学学
教育科学学

040105
教育科学学

040105
教育科学学

040105
教育科学学

040105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

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心理学考研方向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都是极其重要二关键的,这决定了一个人以后在心理学领域之内的专业发展方向,与每一位考生的未来生活以及择业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勤思教育为大家找出了心理学考研方向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报考方向和导师,并做了精致的划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学校学院研究方向指导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资源开发陈英和彭聃龄舒华陈会昌刘儒德石林张西超辛涛刘力车宏生侯志瑾李庆安王大华周仁来心理学院脑功能与认知发展心理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信息技术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学院咨询心理学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心理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认知发展与语言学习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儿童青少年认知与学习评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发展心理学孟祥芝(副教授)陈萍(讲师)包燕(副教授)苏彦捷王莉耿海燕(副教授)毛利华(副教授)侯玉波(副教授)周晓林心理学系认知发展与教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类情绪过程教育科学学院动机研究郭德俊(教授)汪玲(副教授)田宝(副教授)廖凤林(副教授)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教育科学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王争艳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测评与诊断教育科学学院宗教心理学孙延军(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施建农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王文忠心理研究所汉字认知与阅读发展毕鸿燕心理研究所认知评估与认知老化陈天勇心理研究所健康发展心理学韩布新心理研究所成人发展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李娟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学葛小佳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咨询与评价杨东平人文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学院家庭治疗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陈国鹏朱建军訾非雷秀雅环境与生态心理吴建平朱建军文化心理朱建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社会性发展邓赐平(副教授)桑标(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促进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一生发展陈国鹏(教授)张卫东(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认知与语言发展邵志芳(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能力发展与评估胡谊(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郝宁(讲师)胡谊(副教授)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习与培训庞维国(副教授)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辅导心理认知与科学学院领导心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研究莫雷(教授)郑雪(教授)张卫(教授)王穗平(教授)何先友(教授)金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青少年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动作学习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特殊儿童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周宗奎(教授)郭文安(教授)汪海燕(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院 毕生发展谢员汪海燕(副教授) 江光荣(教授) 刘华山(教授) 佐斌(教授) 马红宇(教授)心理学院 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 心理学院 学校心理学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樊琪(教授) 卢家楣(教授)卢盛华(副教授) 教育学院品德心理与社会化 岑国桢(教授) 教育学院认知发展 周家骥(教授) 教育学院 儿童社会性发展李丹(教授)吴念阳(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 李伟健 傅根跃 秦金亮 刘万伦 任俊 张振新 隋光远 陈永胜 刘宣文 朱永祥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 教师教育学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传媒 儿童文化研究院 儿童玩具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习心理学 郗浩丽 刘国雄 邱莉 方圆 赵敏 葛莹莹 左霞李一徐侯春在(教授)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实验儿童心理学 白学军 沈德立教育学院 认知发展与教育 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心理发展与咨询 王雷张淑华(教授)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儿童社会性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教学与学习心理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张文新(教授)纪林芹 张承芬 王美芳 高峰强 张景焕、李寿欣心理学院认知发展 心理学院青少年发展 心理学院教育心理研究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杨丽珠 张奇 刘文 张丽华 胡金生 魏华忠 张宁生教育学院学习与认知心理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早期干预常若松姜潮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社会认知教育学院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心理冯维(教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胥兴春(副教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阳泽(副教授)心理学院认知发展李红(教授)冯廷勇(副教授)陈安涛心理学院学习与思维张庆林(教授)徐展(副教授)曹贵康(副教授)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张仲明(副教授)心理学院社会性发展高雪梅(副教授)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张庆林(教授)张进辅(教授)郑涌(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张大均(教授)刘衍玲(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社会性发展陈旭(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心理学郭成(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思维余林(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与评价江琦(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王云强张怀春井维华韩仁生宋广文教育科学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研究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心理学杨心德(教授)陈传锋(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学习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桂守才(教授)赵必华(教授)葛明贵(教授)崔立中(教授)桑青松(教授)龙文祥(副教授)宣宾(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学院创新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考试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陕西师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王振宏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障碍心理与教育赵薇教育科学学院青少年人格与心理健康李彩娜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王振宏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许洁英姜峰王嘉毅王冬兰毛乃佳焦瑶光金东海傅敏(教授)周爱宝万明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认知发展与学习的跨文化研究陶云(教授)、傅金芝(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人格心理研究周宁(教授)、朱海燕(副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社会性发展与辅导李辉(教授)、张智(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符明弘(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青少年心理发展咨询叶存春(副教授)、陶云(教授)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学习与创造心理周泓副(教授)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刘惠军(教授)齐冰田宝军(副教授)朱艳新李宏利教育学院个性社会性发展教育学院学校心理咨询与评价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教育学研究陈中永教育科学学院跨文化心理研究白乙拉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牡丹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研究郑莉君、朱晓斌、唐世明、石向实、丁峻、程素萍、马伟娜、任顺元、张敏、黄丽教育科学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刘茗刘毅玮(教授)赵笑梅白晋荣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智力开发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邢少颍梁晓燕刘丽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能力发展与培养程素萍(教授)李海鸥(副教授)张琴秀(副教授)张迎春(副教授)李忠康教师教育学院认知发展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与教的心理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社会性认知张向葵刘晓明路海东祁立刚盖笑松刘秀丽周国韬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心理学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刘国权(教授)刘春蕾(教授)刘树仁(教授)张作岭(教授)纪国和(教授)杨玉宝(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咨询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张守臣、陆桂芝、郝兴昌教育科学学院发展心理学陈健芷、刘爱书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与教师心理连榕(教授)叶一舵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心理咨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校管理心理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认知与学习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心理研究王本法(教授)张承芳(教授)宋桂尚(教授)佟月华(教授)林丰勋(教授)张素玲(副教授)于丽琴(副教授)陈功香(副教授)郭慧(副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校心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与评价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赵富才(教授)王学臣(教授)宋东清(讲师)姚志强(副教授)李义安(副教授)李先锋(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青少年发展与教育佘双好(教授)王新山(教授)金筱萍(副教授)陈琳瑛胡滨马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政治与公共管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院汤致琴周敦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个案社会工作与辅导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杨一平(副教授)于海琴(副教授)潘甦燕(副教授)周治金(教授)张晓明(教授)陈建文(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格发展与生涯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院人事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认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事务管理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与教学心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法律心理学陈亮辉章辉美周世杰、姚树桥、蔡太生吴大兴湘雅二医院社会化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习与认知李晓东(教授)戴晓阳(教授)王晓钧(教授)赵群曹亦薇(教授)师范学院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研究徐行效(教授)刘永康(教授)顾美玲(教授)游永恒(教授)刘世民(教授)戴艳(教授)郭英(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学校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育科学学院社会性发展与促进教育科学学院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师教育学院学校心理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与测评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教师教育学院青少年性心理与性教育研究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认知发展与智力蔡笑岳(教授)刘毅(副教授)邢强(副教授)陈少华(副教授)聂衍刚(教授)教育学院人格发展与教育教育学院社会性发展与心理辅导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学生心理发展理论武毅英李泽彧林金辉王洪才史秋衡谢作栩教育研究院高等学校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管理心理教育研究院教育与心理测量郑若玲张亚群翁旭初赣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李东斌教育科学学院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研究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情绪智力开发与培养许远理,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情绪与认知发展徐大真,陈录生教育科学学院品德心理与教育李亦菲,徐大真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许远理,李亦菲,陈录生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辅导与咨询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徐学俊、刘启珍、张立春教育学院认知神经心理学邓晓红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心理学/forum-216-1.html李美华(教授)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赵慧莉(教授)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认知、个性及社会性发展的跨文化研究闻素霞(副教授)李维青(教授)贾德梅(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与教学研究刘革(副教授)买合甫来提(副教授)。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总名单公示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总名单公示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60300 世界史
姓名
艾虹辰 安宁 安旭泽 安月明 白丽华 白娜 白书宁 白薇 白心雨 白星昱 白洋 白钰 白媛 包文凤 包滢丽 毕铭钰 毕莹 毕远洋 边同海 边媛 才欣宇 蔡明胜 蔡蓉 蔡爽 蔡莹雪 蔡勇 曹剑 曹江珊 曹婧妍 曹龙凤 曹秋雪 曹秀平
75 地理科学学院
070501 自然地理学
76 管理学院
120401 行政管理
77 马克思主义学院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78 教师教育学院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曹耀亮 102319071001017 曹莹 102319045108016 曹子健 102319045300075 曾凡 102319070302013 曾喆 102319050202030 昌鑫 102319070205006 常若男 102319108513024 常圣 102319107509066 常思敏 102319045102009 车艳娇 102319045107056 陈安琪 102319135101249 陈晨 102009211508991 陈晨晨 105429370114795 陈登基 102319085237183 陈含笑 102319050105080 陈晗 102319045300071 陈红梅 118469010003620 陈虹旭 102319085237071 陈佳玫 102319040202020 陈嘉欣 102319130300053 陈科磊 102319591513006 陈满 102319045104224 陈梦丽 102319085237045 陈男 102249071010035 陈培君 104599410280002 陈芃竹 102319045110018 陈鹏超 102009210100986 陈绮涵 105589111105638 陈顺顺 102319107508127 陈烁潼 102319045300060 陈思琪 101409008007301 陈思羽 102319045106152 陈思雨 102319045105060 陈天羿 102319107509042 陈婷 102319070501011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介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介绍

学院历史与简介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的教育学教研室(1951--1956)、哈尔滨师范学院的教育学教研室(1956--1958),负责全校的教育与心理学科的教学。

1959年建立教育系并招生,1963年与政治教育系合并。

1979年恢复教育系建制并开始招收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

1984年创建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并招生。

2002年3月教育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与教育技术系(包括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教育科学研究所组合成立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7年12月在学校院系结构调整过程中由原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育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三个专业)和教育技术系(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呼兰学院公教部(小学教育学业)合并组建为现在的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多年来致力于学科、专业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已发展为:1个博士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该学科198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2005年评为黑龙江省文科基地;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8个硕士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5个本科专业: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黑龙江省首批重点学科;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学原理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7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7人;讲师23人;助教14人。

在编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13人;获得硕士学位的35人。

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层次较高,高职称教师比例较大,年富力强,发展的后劲十足。

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98年至2007年间,全院在职人员共发表独立及第一署名的学术论文412篇,其中学校现行期刊目录规定的B类论文49篇,占11.9%,学校现行期刊目录规定的C类论文篇124篇,占30.1%,被社会科学四大索引转载25篇次,占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各类心理学教学、科研和应用等的高级人才。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打好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的系统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担任本学科专门工作的能力。

3.精通1门外语。

4.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向1.发展心理学2.教育心理学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可以实行弹性学制。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五、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六、培养方式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办法。

研究生的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辅以必要的课堂讲授和导师的辅导。

要把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要既教书又教人,关心研究生的成长;研究生要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完成导师交给的学术任务。

七、学位论文工作及学位授予第4学期选题和开题;第5学期写学术论文;第6学期中期完成论文写作,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盲审者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附表:课程设置:研究方向01:发展心理学修订(2006 1 4)注:学位课程用“★”在备注一栏中注明附表课程设置:研究方向02:教育心理学修订(2006 1 4)注:学位课程用“★”在备注一栏中注明课程编号:1 课程名称:心理学研究方法总学时:60 开学学期:Ⅲ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张守臣教学要求: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开展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通过系统学习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将方法和内容整合于具体研究情境中,使学生对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提高研究技巧,促进心理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教学内容:(一)心理学研究基本问题心理实验研究的程序(广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相关研究法、个案研究;实验法(变量、实验和准实验设计)(二)实验主题与研究范例心理物理学、知觉、注意与反应时、条件反射与学习、记忆与遗忘、思维与问题解决、个别发展与差异、社会影响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B·H坎特威茨等:《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金志成:《心理实验设计》,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编号:2 课程名称:现代心理统计技术总学时:80 开学学期:ⅡⅢ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崔洪弟教学要求:通过现代心理统计技术的教学使学习者能够灵活掌握心理学研究中常有的统计方法,能够以现代心理统计技术为工具分析在心理学研究所遇到的数据统计分析问题。

教学内容:现代心理统计技术包括SPSS 结构方程模型设计SPSS是国际上著名的统计软件,它集数据整理、过程分析、结果输出等功能于一身,在国际上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工业、管理、卫生、教育、心理等领域。

结合该软件讲授心理统计,具有直观,可操作性强,统计分析结果丰富等特点。

本课程教学内容有:SPSS操作入门,常有统计图形的制作与编辑,交互式统计图,统计报表的制作与编辑,描述性统计分析,平均数显著性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相关分析,一般线性模型,混合线性模型,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素分析,对应分析,信度分析等。

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包括验证性因素分析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教育与心理统计中SPSS的应用》崔洪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卢纹岱电子工业出版社3.《An Introduction To Biostatistics》Glover & Mitchell Mc Graw Hill4.《SPSS 统计应用务实》吴明隆台湾松岗出版5.《SPSS 10.0与统计模式构建》林杰斌刘明德台湾文魁资讯有限公司6.《多元描述统计方法》李伟明华东师大出版社7.《因素分析》谢小庆王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现代因素分析》王权杭州大学出版社9.《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10.《使用医学多因素统计方法》曹素华上海医科大学11.《医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王仁安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2.《医学多变量统计与统计软件》孙尚拱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3.《多因素试验设计》舒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心理试验设计及其数据处理》金志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5.《社会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原理与方法》翁定军上海大学出版社课程编号:3 课程名称:心理测量理论与技术总学时:54 开学学期:Ⅱ开课单位:教育系、数学系任课教师:张守臣、么焕民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心理测量的理论和技术,为进一步开展心理测量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实践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1.心理的基本问题2.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包括信度理论、效度理论、难度理论、区分度理论以及测量结果的组合与解释理论,等等。

3.测验的编制技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郑日昌:《心理测量》,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

2.郑日昌:《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3.金瑜:《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安妮·安娜斯塔西:《心理测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课程编号:4 课程名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总学时:54 开学学期:Ⅳ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陈健芷教学要求:通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实验研究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经典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能设计出有创新性的实验。

教学内容:讲述近几年来国内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经典及有借鉴性的实验研究,例如,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实验研究,儿童依恋实验、儿童攻击性行为实验、儿童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发展实验及家庭、同伴关系、大众传媒、文化与儿童社会性的实验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2.张文新主编《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杂志《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卫生杂志》、《心理与行为研究》。

4.APA杂志《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课程编号:5 课程名称: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总学时:54 开学学期:Ⅱ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刘爱书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提高硕士研究生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基本规律和当代新进展的掌握和了解为出发点,使他们掌握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熟悉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研究思路和方法,了解当代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最新进展,为硕士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一、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沿革与新发展二、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观点三、儿童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五、儿童记忆的发展六、儿童表征和概念七、儿童推理和问题解决八、儿童言语的发展九、儿童社会认知十、儿童认知发展的评估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J.H.弗拉维尔等著,邓赐平等译:《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3.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4.Ganie B. Dehart, et al. Child development—Its nature and course(fifth edition).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New York. 2004课程编号:6 课程名称: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总学时:54 开学学期:Ⅲ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陈健芷教学要求:通过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及发展规律,并把握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最新动态。

教学内容:本专题主要讲述儿童个性与社会发展的理论流派;儿童的气质与早期依恋;攻击性与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发展;性别差异与角色差异;自我与社会认知;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家庭与儿童社会性;同伴关系与儿童社会性;大众传媒与儿童社会性;文化与儿童社会性。

1.张文新主编《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美]劳拉贝克著《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4.APA杂志《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Child Development》。

5.杂志《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编号:7 课程名称:发展心理学动态总学时:60 开学学期:Ⅲ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刘爱书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提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掌握和了解当代发展心理学新进展、新动态为出发点,使他们掌握发展心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熟悉发展心理学前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一、发展心理学的新理论观点二、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三、发展心理病理学四、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动态教材及参考书:1.魏景汉,罗跃嘉。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教程。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5月2.许波。

进化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3.梁宝勇。

发展心理病理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课程编号:8 课程名称:认知心理学总学时:54 开学学期:Ⅳ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郝兴昌教学要求: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了解心理学发展的认知心理学取向,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会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理解心理学问题。

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的概述、起源和隐喻;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感知觉;注意;记忆;知识的建构和表征;语言和思维;问题解决。

1.《当代认知心理学》,梁宁建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认知心理学》,John Best 著,黄希庭译,轻工业出版社。

3.《认知心理学》,艾森克著,高定国、肖晓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编号:9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总学时:60 开学学期:Ⅲ开课单位:教育系任课教师:王凡教学要求:以心理学专业学习为主,阅读心理学经典原著和前沿论文,丰富心理学知识,培养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章的能力,为完成硕士论文和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外语学习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