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语法教学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语法概说 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语法概说 教案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语法概说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语法有三个含义,但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

本章所学的内容也是这个含义。

语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当中。

人们所说的话,每句话里的词语怎样搭配,怎样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语法研究的内容,就是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归纳出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火车”、“天气”不能说成“车火”“气天”;再如“我们上现代汉语课”这句话中每个词所占据的位置都是一定的。

2.各级语言单位在组成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语素与语素组成词:道路——群众——伟大(并列)(2)词和词组成短语:打扫房间——绘制图片(述宾短语动+名)(3)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我把电脑关闭了。

——弟弟把钢笔弄坏了。

(甲把乙怎么样了,其中甲为施事,乙为受事)3.语法的特点语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概括性。

语法规律不是指个别的、具体的句子结构格式,而是从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规则。

根据这种规则组词造句,可以造出许许多多合格的句子。

二是稳定性。

语法规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跟语音和词汇相比,语法的发展变化缓慢得多。

3.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研究目的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和描写语法学。

从研究的方法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和转换生成语法。

4.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是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

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在汉语语法中有极大的作用:其一,相同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的句法关系,如“经济繁荣”和“繁荣经济”的句法关系不同。

其二,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施受关系,如“人民爱总理”和“总理爱人民”的施受关系不同。

其三,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说话的口气也不同,如“你怎么啦?”和“怎么啦,你?”的口气不同。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汉语语法课是针对非汉语母语学习者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法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地运用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表达准确、流利的汉语语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汉语基本词类的分类和特点;2.熟练掌握汉语基本句型的构成和使用方法;3.理解汉语句子的语序规律和修辞手法;4.学会运用常用的语法助词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运用正确汉语语法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名词1.名词的分类及特点2.名词的性质和功能3.名词的数的表示4.名词的格的表示单元二:代词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4.物主代词5.不定代词单元三:动词1.动词的分类及特点2.动词的时态和语态3.动词的否定和疑问4.动词的趋向性5.动词的补语单元四:形容词和副词1.形容词的基本用法2.形容词的比较3.形容词的修饰4.副词的基本用法5.副词的修饰单元五:量词和数词1.量词及其分类2.量词的使用方法3.数词的表示方法4.数词的使用规则单元六:介词和连词1.介词的基本用法2.介词的常见搭配3.连词的分类及用法4.连词的连接作用单元七:语序和修辞手法1.主谓宾语语序2.宾语前置和后置3.状语位置的灵活运用4.反问句和祈使句的使用单元八:语法助词和句型1.的、地、得的用法2.把字句的使用方法3.是…的句型4.一…就…句型5.有关趋向动作的句型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以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语法知识的实际应用场景;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语法问题;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4.定期进行测试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练习和作业: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练习,用于检验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汉语语法的运用能力;4.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等。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语法学) 一教学目的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专题教学大纲(现代汉语语法学)一、教学目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是高等师范学院校中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讲授现代汉语语法的系统基础知识和理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为从事语法学习和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要求第一章,掌握好一些语法及语法学史的基本常识。

第二章,掌握好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第三章,掌握好汉语语法的特点。

第四章,掌握好影响句义的因素。

第五章,掌握好划分词类的标准及方法,能正确地判断词性并说明理由。

第六章,掌握好主语、宾语、谓语的划分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划分层次。

第八章,掌握好变换的基本理论,并能够正确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变换。

第九章,掌握好语义格和语义指向,并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

第十章,掌握好歧义的类型、原因以及歧义的分化方法。

三、教学原则1、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要贯彻执行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法令,加强规范化观念。

2、教学中必须贯彻讲练结合的原则,把握重点和难点,精讲多练。

同时注意对本课知识的综合运用。

把知识变为技术能才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应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的要求。

四、学时安排本课面授时数为三天,21课时,第一天,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天,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第三天,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的定义语法就是一种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组合的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

比如:二、语法学的简史1、外国语法学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新兴的描写语法(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等四个阶段。

2、中国语法学的历史。

我国语言学在古代很发达,主要集中研究训诂、音韵、文字,语法学的系统研究较晚,从清未至今才100多年。

中国语法学的发展经历了草创模仿——探索革新——振兴繁荣等三个历史的时期。

第二章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1、语法形式及语法形式学。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案:句子成分(学生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案:句子成分(学生版)

现代汉语语法教学案——句子成分★1、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为:(定语)主语[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2、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3、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句子的主干——主、谓、宾一、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表示“什么人”、“什么事物”或“哪里”。

1.名词作主语:(1)天空很蓝。

(2)部队参加演习。

2.代词作主语:(1)他曾经是我们的班长。

(2)这里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的时候,一般由动词充当;说明怎么样的时候,一般由形容词充当,有时候是一个短语来充当。

1.动词充当谓语,例如:(1)刘翔赢得了冠军。

(2)春天来了。

(3)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

(4)我们都是好孩子。

(5)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6)我们要保护环境。

2.形容词充当谓语,例如。

(1)天空很晴朗。

(2)西瓜很甜。

(3)教室里很热闹。

3.短语充当谓语,例如:(1)田野里的庄稼一望无际。

(2)沙漠地区阳光充足。

(3)张明个头很高。

(4)我们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5)我肚子疼。

(6)这本书我没看过。

(7)我坚决反对他不公平地对待我。

(8)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中(2)(3)(4)(5)(6)是主谓短语充当谓语,叫“主谓谓语句”。

(2)(3)(4)(5)中如果“沙漠地区”“张明”“我们学校”“我”后面加了结构助词“的”,那么“的”前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就变成了定语,后面的“阳光”“个头”“课外活动”“肚子”就变成了主语,“充足”“高”“丰富多彩”“疼”就变成了句子的谓语。

比如:(1)我的额头很热。

(主干是“额头热”。

(完整)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

(完整)现代汉语教案-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概说教学内容】1、语法的定义2、语法的性质:抽象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稳固性、民族性3、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语法学及其分类5、语法体系: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6、结构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7、功能单位: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知识点及考核】1、基本概念:语法、语法学、语法体系、语素、词、短语、句子、主语、谓语、述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中心语2、领会掌握语法的性质、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法体系及其类型【教学建议】1、重点: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2、难点:语法的性质(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一、语法(一)语法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包括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二是指语法研究者对语法结构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抽象概括,即语法学。

(二)语法的内容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1、词法词法主要是指词的结构方式、词形变化和功能分类的规律。

2、句法句法主要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的规则.句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句法结构规则句类、句型复句、句群等内容。

(三)语法的分类从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出发,可以将语法分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两类:1、普通语法普通语法是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都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等特点。

2、个别语法个别语法是指某种特定语言的语法.汉语语法、英语语法、俄语语法、日语语法等。

个别语法出了具有普遍语法的“共性”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例如:汉语语法依靠虚词和语序实现各种语法功能;印欧语法具有丰富的形态等等。

二、语法的性质语法同语音、词汇、修辞、语用等相比,具有(一)抽象性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

语法知识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

语法知识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

语法知识教学要点和教学手段语法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规则和结构。

对于语法知识的教学,教师需要掌握一些要点和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法知识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语法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语法规则:学生需要理解不同语法规则的作用和用法,包括词汇、句子结构和句子间的关系等。

2. 运用语法知识: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包括写作、口语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3. 分析句子结构:学生需要能够分析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二、教学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1. 建立语法知识的框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法知识体系的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所学的语法知识。

例如,可以先介绍基本的词类和句子成分,然后逐步引入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2. 注重实践和应用:语法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或兴趣相关的语法练习,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

3. 多种形式的练习:语法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填空、改错、句子翻译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三、教学方法除了教学策略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法知识的教学效果。

1. 演示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语法知识的正确使用方法。

例如,通过模仿和演示语法结构的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2. 归纳法: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从实际语言材料中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和结构,提高他们的语法意识和分析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汉语语法教学方法汉语语法在汉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者掌握汉语表达能力的基础。

然而,由于语法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法时面临着困难。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汉语语法成为了教师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知识。

一、概念分析法概念分析法是一种简洁、易于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语法规则划分为不同的概念,并通过示例句子和练习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例如,在教授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时,可以先介绍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句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设计练习题,让学习者运用所学的概念分析句子结构,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

二、语境导入法语境导入法强调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如文章、对话或者视频片段,通过展示这些语言材料来引入特定的语法知识点。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例如,在教授汉语的时态时,可以选择一篇文章,让学习者从中找出文章中出现的不同时态,并讨论每种时态的用法和意义。

三、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如对话、辩论和写作等,要求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交流中。

例如,在教授汉语的被动语态时,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习者扮演相应的角色,使用被动语态进行交流。

四、反思引导法反思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习者的自主思考,帮助学习者发现和解决语法学习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习者讨论和总结语法规则的特点和用法。

学习者通过自主思考和互动交流,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消化语法知识。

例如,在教授汉语的词序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习者思考词语在句子中的顺序和位置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

国际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国际汉语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促使对汉语语法以及语法教学的研究与探索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汉语语法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语法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汉语语法学习途径。

二、国际汉语语法的特点1.语序灵活性国际汉语具有较大的语序灵活性,与许多其他语言相比,汉语的语序更加灵活。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组织语言,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语法重心的变化国际汉语的语法重心相比于其他语言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某些句子中,汉语的语法重心可能会前移或后移,与其他语言存在差异。

因此,学习者需要注意抓住句子的核心信息,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3.强调实用性国际汉语语法的教学更加强调实用性。

传统的汉语语法教学注重形式和结构的学习,而现代的国际汉语语法教学则更注重学习者在实际语境中正确和流利地运用汉语语法知识。

三、国际汉语语法教学方法1.语境教学法语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国际汉语语法教学方法。

通过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语境相结合,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2.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语法与其母语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快地掌握和应用国际汉语语法知识。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发现。

通过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和探索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应用,能够提高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国际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教学对于汉语学习者和教师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国际汉语语法的特点以及相应的语法教学方法,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语法知识。

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改进语法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词的虚用

①用确数表示不确数 如:九牛二虎之力 三番五次 ②“半”只与“一”“两”组合,“倍”只用于 增加,不能用于减少。 ③“两”和“二”有固定的习用的搭配,不能随 意使用。如:看两眼 露两手 来两下 ④“一”可直接用在名词前,表某种抽象事物或 某种行为动量。 如:这一情况 (抽象) 砍一刀 (动量) ⑤如果“一”后接动词并与“就”呼应,这样 “一”就不是数词,而是副词了。如:一学就会
代词的任指和虚指:

虚指:指代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任指:在其所指代的范围内没有另外。 虚指: 1、当代青年,谁没有过苦闷和彷徨?(任) 2、只要有信心,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任) 3、你这不要,那不要,到底要什么? (虚) 4、跳他个痛快,吃他个饱,(虚无所指称,增加 语势) 5、哪里需要,哪里就是他家。(任)
b抽象名词 c专 d普通名词 e个体名词 f集体
名词的分类 (一)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 迅 (二)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 洋 (三)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四)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 书屋 (五)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 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 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六)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 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三)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性质、形态、状态的词。根据形容 词在造句功能上能否充当谓语,可分下列两类: ① 可谓形容词: 如:整洁、宽阔、干净、漂亮、聪明、伶俐、老 实、泼辣、 ②非谓形容词:(也称 “区别词”) 如:共同、慢性、万能、大型、新式、初级、高 速、天然
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 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 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 迅速、朦胧、桔红
(五)、量词:
从意义上说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中心语”,而
修饰语一般是数词或代词。 例: 代:(这/那)本书 数(一/三)本书
量词的分类: 1.物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 (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 (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 对、类 (3)不定量:些、点 (4)度量衡:丈、尺、里、亩 2.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
(三)助词:




助词附着于短语的特点,确定了它“词”的身份, 而同什么是助词?指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边 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 类型: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吗、呢、吧、啦 4、比况助词:似的、一般、一样 5、其它助词:所、给、连等的话。
第二节:词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例如“热爱”这个词是 由“热” 和“爱” 两个语素构成的. 语素构成词有三种情况: 1.有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 自由的组合成词.例如, “山”. 山峰 山药 冰山 泰山 2.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却可以与别的语素 自由组合成词,位置可前可后.如“习”
习惯
使用时注意连词与副词语法现象 的区分:

如:1、万一他出点差错,那就不好办了。(连) 2、钥匙万一找不到怎么办?(副) 3、作业还是认真点儿好。(副) 4、你是又来了还是没走?(连)——表转折 注意连词和介词的语法现象区分: 如: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研究问题。(连) 我曾经[和学生]一起研究过这个问题。(介)
语素练习题 一、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 序号。 ①恍惚 ②流苏 ③滥觞 ④佳丽⑤歇斯底里⑥法 西斯⑦仓皇⑧婵媛⑨氤氲⑩啾啾 一个语素的有: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两个语素的有: ④ 二、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素 1、奥林匹克运动会。 2、我很爱吃巧克力。 3、园中的葡萄熟了。 4、学生在山上植树。
习题
练习
温习
伟 语
这样的语素还有很多.日 辉 牧
3.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同别的语 素构词时,也有固定的位置,不能变 动.如:第一 初一 阿姨 作者 演员.
三、用语素知识做下面词语填空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一项是: (1)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 裁把全部精力 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究中。 (2)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如长江黄 河的滚滚东流,不可 。 (3)《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 们心中 ____了一座光明和希望的灯塔。 A 灌注 遏制 树起 B 灌注 遏止 竖起 C贯注 遏止 竖起 D 贯注 遏制 树起
(C)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人脑是人的思想器官,这个器官和其他人 体器官一样,愈用愈发达,不用则 。 (2) 以往,在语文学习中,课文是精确无误的 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 的权利。 (3)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人大在立法、 监督等方面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 ,做了很多 新的工作。 A 退化 质疑 职能 B 蜕化 置疑 职能 C 蜕化 质疑 职责 D 退化 置疑 职责 (A)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主要作定语、谓语有时也可作状语和补语、主 语。 2、重叠形式有:AA(单音的) AABB(双音 的)高高大大 热热闹闹 大大方方 A里AB式,常表贬意:胡涂——胡里胡涂 3、一般能同副词组合,只有自身本来有表程度意 义的形容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注:现称为“状态词” 如: 笔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是( ) (1)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一直 至今。 (2)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不仅缺 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 制造对抗,妄图 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3)他不理解组织上对他的照顾,对组织分 配给他的工作十分不满,总不停地 。 A 留传 刻意 报怨 B 留传 蓄意 抱怨 C 流传 蓄意 抱怨 D 流传 刻意 报怨 (C)
名词的语法特征:

1、前面可加表物量的短语,一般不能同副词组合, 如:可说“一间屋子” 但不能说:“不屋子” 2、名词通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有时还可以放 在另一名词前作定语。方位名词还常作状语。如: 鸭绒褥子、丝绸服装 3、表人的普通名词后用“们”表复数。加“们” 之后,不能再受数量词修饰。在专有名词后的 “们”表“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 4、时间词、合成方位词和单纯方位词,都能修饰 动词做状语:明天是星期天/你明天来。操场上有 人/有人在操场上睡觉。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 短语的概念 短语的语法种类 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 句子的概念 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 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 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 ※ 语病的辨析与修改 ※ (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
助词的语法功能:

A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等语言单位上,表一定 的结构关系。语法意义,或表达某种语气。 B 标志定、谓、补等成分 如:1、模糊的字迹(定) 2、他跑了三趟(补) 3、他红红的脸象苹果似的。(谓) C有的助词只单独使用,有的必须和有关的词语 前后呼应,配合使用。如:连//也(都) 象 (仿佛、犹如)//似的(一样、一般)
(二)连词:

指连接词、短语、句子和句群的虚词。 分为: A单音节的连词。如:“和、同、并” B 双音节的连词。如:因为//所以 主要连接复句 中的分句,表达一定的关系。 连词的语法功能就仅是接连其它词,用来构成一 定的语法关系。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C 还有跟副词配合使用的连词: 如:如果//就 只有//才
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 关的事物的名词。如:画一笔、 切一刀、工作一星期、学习一下 午、踢一脚、送一车 说明: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本身 只表示抽象的数的概念,在计算 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时,数词的后 面必须加上量词。数词跟量词连 用就是数量词。
量词的语法功能
1、数、量词组短语,充当句子成分。量词
一般不单独充当句子成份,但单音节量词 重叠之后可以。 2、量词可以同指示代词“这、那、每”等 直接组合成“指量短语”。
(六)代词:
具有指称、代替作用的词。
根据其意义和功能,可分三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大家、人家、你、我、他们、我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词语
短语
句子
句群
第一节
1.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 二是有意义的。 2.语素的种类: ①根据音节的多寡来考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类:单 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示例: 单音节:天、地、人、日、月、金、木、水、火、土 (基本事物的概念) 双音节:坦克、扑克、蝴蝶、苜蓿、踯躅(踟蹰)、徘 徊/仓促、仿佛、淋漓(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 多音节:威士忌、麦克风、布拉吉(连衣裙)、青霉素、 奥林匹克、阿司匹林、 ② 根据语义的独立性来考察,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 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自由语素是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三、虚词

(一)、介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 介词短语,放在动词、形容词或句子前面充当状 语,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条件、方式等语法 意义的词。 如:从今年算起(时间) 在北京参观(处所) 替大家办事(对象) 据研究得出结论(方式) 同他谈话,获益非浅。 (对象) 当你再大一些,就会真正理解痛苦的含义(条件)
4、多数形容词可带“着、了、过”表状态
但如果又带宾语的话。就应看作动词。称 “使动词” 如:严肃党纪 端正态度
(四)、数词

表示数目或次序先后的词。 分类: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 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 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 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 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 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