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语法2012-1

合集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精品文档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精品文档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讲授:魏红 博士/教授
一、学科性质
1.1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母语和外语 目的语
一、学科性质
1.2 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 Teaching Chinese to Foreigners 汉语教学: Chinese Teaching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3.7 其他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法: 全身反应法; 咨询法; 暗示法; 沉默法。
四、国际汉语能力标准
五、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教学起点不同; 教学环境氛围不同; 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 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教学对象不同; 教学目的语要求不同; 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不同;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同。
三、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3.1 语法翻译法——传统教学法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 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优点: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 缺点: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强调翻译,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 培养。 很早就介绍到我国外语和汉语教学界,至今仍然有 较大影响。
3.2 直接法——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
直接通过目的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阅读来教授 外语的一种教学法。 优点: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强调直接运用目的语 进行教和学;注重语言实践,多说多练;利用直观教 具教学。 缺点:用第一语言教学的方法来教授第二语言,忽 视了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排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 的作用;大量的句型模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世纪对我国英语和汉语教学界产生过较大影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与内容课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与内容课件
汉语水平考试(HSK)实例
HSK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主要测试留学生的汉语听、说 、读、写能力。通过分析HSK考试真题和评分标准,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自己的 汉语水平,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
HSKK(汉语水平口语考试)实例
HSKK是针对留学生的汉语口语水平考试,主要测试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和交 际能力。通过分析HSKK考试真题和评分标准,可以帮助留学生提高自己的口语 表达和交际能力,更好地适应汉语口语交流环境。
口语表达技巧
教授如何清晰、连贯地表达思 想,包括句子结构、词汇运用 和语调等技巧。
实用汉语表达
结合日常生活场景,教授学生 在不同场合下如何运用合适的 表达方式。
听力理解训练
01
02
03
听力技巧
教授如何提高听力理解能 力,包括快速捕捉信息、 推断和预测等技巧。
听力实践
通过听录音、看视频、听 新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 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与内容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汉语基础知识 • 汉语口语与听力 • 汉语阅读与写作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一门外语进 行教学,以培养学习者的汉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
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学习汉语,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教学对象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非汉语母语者 ,包括外国人、华侨、华裔后代等。
为什么学习汉语
80%
文化交流
学习汉语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促 进中外的文化交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语音教学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教学方法标准语音教学: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1)注重针对学习者汉语语音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语音教学。

(2)针对不同母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难点进行汉语语音教学。

(3)利用汉语发音原理的演示、描写与说明进行语音教学。

(4)语音教学中的实用性、交际性与趣味性。

(5)语音教学中有意义的、大量的、多样的实际操练。

(6)利用多种手段展开语音教学。

基本能力与技巧:(1)熟悉并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知识,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语音系统的概念、术语等。

(2)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并能运用拼音进行汉语语音教学。

(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案。

(4)具备较敏锐的听音、辨别能力,能及时发现学习者的问题;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时的发音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熟悉“音素教学”、“语流教学”等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思路;熟悉并能运用汉语语音教学的常用策略、方法和技巧。

(6)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语音教学的目的正确发音,并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口头交际。

声、韵、调语句中的语音变化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各种口头表达形式语音教学的分级目标1 教师注意听,能懂。

2 一般人注意听,能懂。

3 正常交际。

得体、自如地用目的语进行口头交际。

语音教学阶段:音素教学和语流(通常指一句话)教学阶段。

语音教学阶段—音素教学初级教学目标:张口到位,准确发音。

(2周—1个月)模仿---练习---定型中高级教学目标:音节中准确发音。

(3个月以后)对比—分辨---定型(目的语正误/目的语和母语)语音教学阶段—语流教学教学目标:培养语感。

初级:听得出来—发得出来。

中高级:能在语流中表现重音、停顿、各种句调、语气。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语音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语音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课程简介◇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高年级必修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关专业研究生专业课程,也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的有关课程◇教学目的全面了解对外汉语语音、语法、词汇和汉字教学的特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方法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要素教学,包括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词汇教学、汉字教学四个组成部分系统介绍语言要素教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内容、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教学实例,使学生把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应对策略,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多种类型的汉语教学实践做准备,并为今后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专业基础。

第一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内容——介绍汉语语音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教什么介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怎么教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熟悉基础知识掌握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问题和纠音正调的方法参考书目xx、xx(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xx主编(1991)《现代汉语语音概要》,华语教学出版社赵金铭主编(1997)《语音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朱川主编(1997)《外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对策》,语文出版社xx、xx(1986)《汉语普通话语音辨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刘广徽编著(2002)《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金晓达、刘广徽编著(2006)《汉语普通话语音图解课本(教师用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节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内容与教学方法一、语音教学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讲授知识和概念要准确,遵循和掌握教学规律,研究和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2实践性原则理论指导下大量练习,实践精讲多练,提高开口率3对比性原则普通话和学生母语的比较正确发音与错误发音的比较普通话相近音的对比4直观性原则对某些基本规则和理论的讲解,需采取必要的辅助手段,用图示方法形象化5趣味性原则6语音教学必须贯穿始终二、语音教学的内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1、语音概况2、语音教学的具体内容(1)语音部分①汉语拼音字母与音节②声母③韵母④拼写规则⑤声调⑥变调⑦语气助词“啊”音变⑧轻声⑨儿化韵(2)语调部分①语调、声调和句调②词重音③音长④节拍⑤意群⑥停顿⑦句子重音⑧句子的高低升降、曲调与平调⑨几种类型句子的基本语调⑩怎样朗读课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必须贯穿始终1侧重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重视语音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特点:语音理论知识先行内容:声—韵—音节—句子的顺序教学过程:以声、韵、调训练为主,语调训练为辅优点:声、韵、调正确;有一定的辨音和纠音能力局限:听说习惯和反应能力较差;枯燥乏味2注重句子的整体训练,强调自觉模仿,反复实践特点:强调句子整体训练;掌握声、韵、调靠自觉模仿优点:听说习惯和反应能力较好;不枯燥局限:声、韵、调不准确;缺乏辨音和纠音能力3声、韵、调训练与句子训练相结合,辅以必要的语音理论知识直观、多练、适当讲解理论、不枯燥乏味1模仿法最基本的语音教学方法直接模仿——自觉模仿2对比听辨正确——错误汉语——母语/媒介语汉语相近音3引导法——以旧带新4直观教学(1)板书演示(2)实物(3)图表演示(4)手势法5夸张法清晰的发音、适当的夸张6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基本功vs 交际功能7明线与暗线教学相结合语音vs 语调8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精讲多练用理论解决问题;定期归纳和系统化感性知识9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五、语音教师应具备的条件1.音准调正,掌握基础知识2.审音辨音和模仿能力,纠音正调和指挥发音器官协同动作的能力3.有信心、耐心、细心、恒心、责任心4.掌握科学性原则第二节汉语语音原理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声音能相互区别的最基本特征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即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3、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即振幅音强在汉语里的作用4、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任何声音都是四要素的统一体重要性随不同语言/方言有所不同二、语音的基本概念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色的角度划分ch-u-ā-ng音素分两大类——(1)元音:由于声带颤动而产生的乐音元音的音色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嘴唇圆展决定(2)辅音:声腔中的气流通路受到阻碍时所发出的噪音辅音的发音有成阻、持阻、除阻过程辅音的音色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决定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一个音节内有一至四个音素一个汉字一般代表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cf:音素4、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声母与辅音的关系[1]划分角度:传统音韵学——语音学术语[2]范围:辅音〉声母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声前韵后,位置固定韵母与元音的关系[1]划分角度[2]范围:韵母〉元音有些韵母可自成音节,如果整个音节由韵母构成就叫做零声母音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成就和特点
5 言语技能训练的原则是全面要求、综合教 学、阶段侧重。“全面要求”就是要求学 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综合教学”就是在同一门课中对听、说、 读写四种技进行综合训练,“阶段侧重” 就是开始阶段侧重听说训练,从培养口语 能力入手,逐渐过渡到侧重听读或读写训 练。
6 通过编写《汉语教科书》建立了针对外国 人学习的汉语语法体系。在中国,这是 把汉语的科学语法转换为教学语法的第一 个样板。
成就和特点
考试的内容也包括理论知识。用汉语讲解语 言知识学生听不懂,初期由汉语教师带翻 译上课,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逐渐摆 脱翻译。当时把这样的教学方法叫做“综 合法”。那时对教学法的理解仅限于课堂 教学的具体方法,课堂上用学生的母语进 行翻译的叫“翻译法’、不用母语进行翻 译的叫直接法,两者结合使用的叫“综合 法”。
20世纪7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开始探索新 的教学路子

文革”后期(从1974年到1979年),唯一的一 家学术刊物是北京语言学院学报《语言教 学与研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关于对外 汉语教学的论文和文章有20多篇。六年发表 20多篇论文,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 却反映了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空前繁荣, 因为整个50年代才发表五篇,整个60年代一 篇都没有,(前面提到的钟文是70年代发表 的。
本体理论

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 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 体理论。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体理 论的发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体理论的 研究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而发 展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外汉 语教学中实际存在而且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下面分阶段介绍。
60年代

北京语言学院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 出了一批专题报告,作为培训班教材。这 些专题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前15年的教学 经验和新的教学法主张。由钟锓执笔1965 年在内部发表的论文《十五年汉语教学总 结》是这批报告中的核心篇。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1.语音方面(1)声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最大难点。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声调。

很多学习者的母语没有声调,很雅发准四声的调值并记住每个音节的声调。

即使是母语有声调的学习者,也感到准确地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比较困难,因为不同语言的调值和调类并不相同。

(2)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分不易掌握。

(3)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和儿化等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2.词汇方面(1)与汉语双音节词相比,单音节词较难学习。

对于外国学生,识记和使用单音节词比多音节词所花费的功夫要多,特别是听力上不易辨别清楚。

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单音节同音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单音节词只有一个音节,语音持续的时间太短,对听觉神经刺激强度不够。

(2)汉语词汇丰富,同义词在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词语搭配、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给学习者准确运用何一个词造成困难。

(3)带有鲜明汉文化色彩的词语如“贵(校)”、“令〔尊)”、“寿木”、“续弦”、“有喜”等以及现代汉语里遗留的部分文言词语,有的是词义不好把握,有的是运用常常出错。

(4)汉语里有丰富的成语、惯用语等熟语,“负荆请罪”、“刻舟求剑”、“开夜车”、“半瓶醋”、“拍马屁”等,结构简练,含义丰富,出现频率较高,对外国学生来说,理解和准确使用都比较困难。

(5)在书而语中,汉语的词语排列不实行分词连写,给阅读带来不便。

3.语法方面(1)虚词的运用。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虚词是汉语里表达语法意义的一种重要手段。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虚词中有些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如助词“的”,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什么时候可用可不用,一大堆规测,简直连母语为汉语的人也讲不清楚,外国学生则更不易掌握。

(2)量词的运用。

汉语的量词特别丰富,根据名词的不同,在数词和名词之间选用不同的量词。

汉语的量词运用有些是有理据的,有些是无理据的;有的量词语义虚化;有很多是临时量词;有时同一个名词由于语境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词;还有量词运用的规范问题等,这些问题使量词学习也成了一大难题。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学科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有关语言的几个概念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指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本族语:指本民族的语言。

=母语非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

标准语:是作为全民族交际工具的规范的民族共同语。

方言:只在某个地区使用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语言学理论——主要理论支柱目的语和母语语言学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理论实验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特点语音特点与教学1.汉语的音节由声韵调组成。

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规律性强。

2.汉语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分类。

3.汉语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汉语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5.声母和韵母之间的配合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有助于学习并掌握音节的正确读音。

6.声调是最大难点。

7.音变,包括变调、轻声和儿化等也是难点。

词汇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词语趋向双音节。

音节少,好记。

2.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

3.构词以词根复合法为主,且词义与语素义密切相关,便于理解并掌握词义。

4.汉语中词缀数量极少,但很能产,又具有很强的词性类化规律。

5.常用词语的使用频率较高。

6.单音节词较难学习。

7.同义词辨析较难。

8.带有鲜明汉文化色彩的词语如“贵(校)”“令尊”“续弦”“有喜”等以及现代汉语里遗留的部分文言词语。

9.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10.有丰富的成语、惯用语等熟语。

11.在书写时,汉语的词语排列不实行分词连写,给阅读带来不便。

语法的特点与教学1.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2.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性。

3.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

4.汉语语序的变式。

5.词性与语法成分的关系错综复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要素教学语法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要素教学语法教学
语 言 要 素 教 学 语之
法 教 学
请找出下列课文中需要讲、练的语言点
甲:你喜欢不喜欢看足球比赛?

乙: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甲: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足球比赛,你
什 么 ?
看没看?
乙:没看,哪个队对哪个队?
甲:上海队对大连队,踢得相当精彩,你
怎 么
没看,太可惜了。

乙:下周就要考试了,时间太紧张了,我
3.“把”后是确指的动作接受者,不可省略;“被”后是动作发 出者,可省略
(三)比字句
情景法:
请两个学生站起来,然后问学生:他们俩 谁高?谁矮?
一长一短两截粉笔
一大一小两本书
1. 她 比 我
“比”的一般格式是:
高。
A 比 B AP/VP
比较的结果 比较的事物 被比较的事物
这座山比那座山高。
改写:请将这些句子改成“比”字句
(四)选择疑问句
用连词“还是”连接两种可能的选择,供听话人选 择。 A+还是+B? 引入:老师手里拿着两个杯子问学生: 你喝咖啡吗?你喝茶吗?——你喝咖啡还是茶? 你去教室?我去教室?——你去还是我去? 北京和上海哪个大?——北京大还是上海大?
练习:
A并列宾语(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学生按例句形式回答)
昨天 热
今天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难
飞机 快
汽车
小结:
A 比 B + 形容词
他 比 我 忙。 A 比 B + 形容词 + 一点儿(一些/得多/多了) 他 比 我 高一点儿。 A 比 B + 更 + 形容词 他 比 我 更 高。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
格式为:“A没有B”(那么)形容词 用“不”来否定: A不比B+形容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课前测试一、分析词性汉语半能未必前面一些或者扑通彩色由于等于以后雪白自己起来呢二、请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1.有个女孩叫婉君2.唱歌旅游3.春秋两季4.人多5.教书6.美妙的渲染7.大一点儿 8.怀着一线希望出去找朋友打听消息9.三个 10.长江以南11.关于就业问题 12.卖票的三、划出以下各句中的宾语1.两只手套丢了一只。

2.为了考研究生,他起五更,睡半夜,太辛苦了。

3.我记得妈妈喜欢看琼瑶的小说。

4.请告诉他明天下午开会。

5.这个班有20个学生,一半学生不注意听讲。

四、划出以下各句中的补语,并指出补语的类型1. 老师讲的语法我听不懂。

2. 今天的气温比昨天又高了一两度。

3. 安娜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4. 你们进去吧。

5. 会开了三个半小时。

6. 我一开门,小狗就跑走了。

7. 您有事儿就叫我一声。

8. 鲁迅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

五、辨析句子:以下各句中的“起来”语法意义有何区别?1.站起来!2.你把这些书包起来吧。

3.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起来。

4.说说好像很容易,真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六、请用指定的句子分析方法分析下列短语或单句1.中心词分析法(1)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谈了他对当前电影音乐的看法。

(2)连长派我去请指导员来接电话。

2.层次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1)我昨天收到了哥哥从上海寄来的礼物。

(2)王翔学习外语的经验对我的启发很大。

(3)我们都喜欢在大海中游泳、冲浪。

(4)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七、语法偏误分析: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偏误并改正1.玛丽是一个真热情的姑娘。

2.在上午学校来了那个警察。

八、简述题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请简述动词的语法特征参考书目1.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吕文华(199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3.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语出版社。

4.赵金铭主编(1997)《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北语出版社。

5.崔永华主编(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语出版社。

第一节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两个区别(一)区别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理论语法——语法系统理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揭示语言结构规律,注重描写教学语法——为教学服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规范、简洁、系统,注重用法理论语法——理论性、详尽、创新教学语法——实用性、简明、稳定(二)区别第一语言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目标:L1语法教学——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L2语法教学——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内容:L1语法教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L2语法教学——系统、有选择,交际最需要,项目有限方法:L1语法教学——讲授L2语法教学——融入语言材料,实践语言教学例如:比字句的格式——(1)A比B+形(2)A比B+形+数量(3)A比B+动+数量(4)A比B+早、晚/多、少+动+数量(5)A+动+得+比+B+形+得多(6)A比B+更/还+动/形(7)A比B在句中作状语(8)A比B+助动词+动+多了/一些(9)A比B+让/叫+名+形/动(10)A比B+还B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角度(一)句法条件——强制性作用1、什么情况下可以说/用,什么情况不可以说/用,什么情况可用可不用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我在图书馆(里)看书。

*他在北大里学习。

*这是一座很高楼。

*这个老师是我们语法的老师。

中国朋友——中国的朋友我姐姐——我的姐姐“的”的隐现2. 句法规则的范围重叠: *美美丽丽 *哭了哭双宾语句: *我打你一个电话。

*我讲你一个故事。

3. 词序和位置虚词的位置如:副词“就”——他一说,我就明白了。

这事儿就我一个人明白。

连词——灵活性大,定位,不定位分层次教学:初级阶段——主要规律,常用、高频现象中高级阶段——适量教特殊现象/例外用法4. 关注一般规律之外的特殊现象例如:“修饰语+形容词”可作定语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

*她是一位真美丽的姑娘。

(二)语法意义和语义背景——决定性作用1. 准确地描写语法意义可能补语——肯定式相当于“能+动词”;否定式相当于“不能+动词”;能愿动词“能、可能”表示可能,但口语中更多地用可能补语表达。

——取自教材中的注解*汉字太多了,我不能写完。

——我写不完。

*门太小了,我不能进去。

——我进不去。

2. 交代语义背景如:差一点儿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如:差一点儿摔倒*我起床后,吃完饭,一看表,快八点了,赶紧去学校。

我跑得很快,差一点儿迟到了。

“差一点儿”的语义背景——“差一点儿VP”与前面的条件有因果关系3. 中高级阶段语法教学中,应指出同义句在表达上的差异如:墙上挂着一幅画儿。

墙上是一幅画儿。

墙上有一幅画儿。

画儿在墙上。

4. 适当地引入有效的语义分析——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语义指向的分析、语义特征的描写如:*我把汉字写得很认真。

(三)话语功能——选择性作用如:反问句——表强调“不是……吗?”强调肯定?我不是预习了吗?“A的A,B的B”形式——意义?春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儿都开了。

大的大,小的小,真美丽!?你们的意见太片面了,人家不同意。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简介一、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对象: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与汉语学生教学语法大纲的区别(一)不详细介绍语法理论知识,突出语言运用规则和规则使用条件;(二)既重视语言结构形式描写,也注意与语义、语用结合;(三)从交际需要出发选择语法项目,不强调系统全面;(四)语言规则的归纳简明易懂,形式化、格式化,举一反三;(五)不引导学生分析语法,而是应用语法运用语言步骤:交际需要→选择↓语言本身规律、教学需要→切分↓习得规律→编排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一)语法单位三级语法单位的系统——词、词组、句子(二)词1. 词的分类12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作为语法,应突出虚词的教学2. 词的重要小类名词——时间词、方位词形容词——性质、状态、非谓形容词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趋向、能愿动词/助动词助词——结构、动态、语气助词3. 词类内容在教学中的分布(1)构成语法点虚词、动词重叠、能愿动词、代词活用(2)构成交际中的表达形式时间、方位、数量范畴(3)构成句式(4)不构成语法点4. 识别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表述功能(三)词组1.两个角度区分(1)句法功能初级阶段——名词性、形容词性、动词性、主谓、介词、“的”字词组中高级阶段——连动、兼语、复指词组(2)词组构成的结构特征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主谓词组2. 词组教学的问题词组应有的地位,以词组为基点描写、分析句法关系和构成词语搭配如:参观/访问/看望——to visit*明天我们去参观我们的老师。

3. 离合词问题介于词和词组之间结构分类动宾式:帮忙、见面、洗澡动补式:完成、看见、记住、舍得动宾式离合词的偏误类型——带宾语问题、带补语问题、插入成分问题、重叠问题、其他原因——母语负迁移、过度泛化、教学教材因素思考:应对策略(四)句子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1)主语和谓语(2)定语和状语难点——“的、地”的隐现多项定语和状语的顺序(3)宾语难点——位置趋向补语+宾语离合词宾语的位置双宾语(4)补语对外汉语语法体系的八类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介宾词组补语2.句子的类别(1)句型句型(结构型)单句复句一级句型主谓句非主谓句二级句型动词性谓语句——简单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连动句三级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无主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独语句叹词性非主谓句称呼句和应答句复句初级阶段联合复句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偏正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目的复句中高级阶段让步复句解说复句紧缩复句教学重点——关联词语(位置、意义)(2)句类句类(语气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①陈述句句子三基式——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②疑问句[1]是非问[2]特指问[3]正反问[4]选择问[5]用“吧”的疑问句[6]非是非问句+呢?[7]省略问(N+呢?或S,Pr/N+呢?)[8]疑问语调表示疑问[9]是不是/行吗/对吗/可以吗?[10]用“几/多少”提问③祈使句和感叹句(3)句式(特殊句式)连动句兼语句“是…的”句有字句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双宾句(五)动作的态1.完成态: V+了2.变化态:已经变化态:S+了将要变化态:要/快要/快/就要+了3.持续态: V+着4.进行态:(在/正/正在)+V+(呢)5.经历态: V+过(六)表达方式1.比较2.强调3.时间、日期表达法4.钱数表达法5.号码表达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