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讲义)

暨南大学周健2007 夏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这一对概念的区分首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 1857 -1913 )提出来的。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和所有的符号一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两部分,而且“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系统,在于语言符号之间存在“组合”和“聚合”关系。而“言语”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语言”和“言语”之间有着双重关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产生于言语;反过来,语言又制约着言语。区分语言和言语,为我们学习和研究语言找到了稳定的对象和最好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在语言规范之外,找到言语活动规律。

分清这对概念对于我们的汉语教学很有意义:我们重点教的是汉语的语言规律,而这些规律又是从一些典型的言语作品中归纳出来的。学生有了相当的汉语言语作品的积累才能认识和掌握汉语的规律,掌握了汉语的语言规律之后还要把它转化成汉语的言语技能,掌握了言语技能,才能运用汉语表达思想、与人交际。

二、母语和第一语言

母语(Native language ) ,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是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母语跟第一语言不一致的情况;双语(多语)第一语言的情况。

三、外语和第二语言

外语(foreign language )和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 )这两个术语在当今外语教学法文献中,一般都看作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加以区分。

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有时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

四、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

“习得”aequisition ,也有译作“获得”的。习得一般指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

过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

“学习”(learning ) ,也有人译成“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母语习得二语学习

无意识有意识

无正规讲授有教师专门讲授

无计划有计划

无教材有教材

自然环境课堂环境为主

无序输入有序输入

应用语言学

语言教学

汉语教学外语教学

汉语作为母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国人汉语教学对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l )语言教学

2 )第二语言教学

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4 )对外国人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节语言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简单地概括一下,语言教学理论可以分为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首先是语言理论,因为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如何教语言必然涉及到人们对人类语言和语言活动本质的认识。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语言是什么。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教什么”包括确定语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制定语言教学原则和教学大纲,选择适当的语言材料,编写合用的语言教材等等;“怎么教”包括教学的思路与方法。课堂教学是以教师

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如果认为应以学生为中心,那就要研究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策略以及社会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还有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等等。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范围包括三大领域,即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法。

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文化学理论。

教学理论包括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汉语教学理论。

教学法贯穿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和评估等整个教学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中。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怎样选择教学内容,怎样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怎样处理理论讲解和言语操练的关系,怎样处理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怎样进行语言内容和相应的文化因素的教学,怎样进行语言要素的训练,怎样进行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怎样安排教学环节、掌握教学节奏、调节课堂气氛,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板书,怎样提问……都是教学法要研究的问题。它们包括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这些不同层面的问题。

第三节第二语言学习理论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学习规律,是一门跨学科的理论。在语言教学中,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教”放在主导地位,因而重视的是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直到20 世纪中叶,对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的注意。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母语习得方面,把成人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纳入到母语习得的研究之中。后来又逐渐发现,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第二语言的学习理论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出现了许多很有影响的理论和假说。

比起英文的Teaching ,中文的“教学”一词固然很好地反映了“教”与“学”两方面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长期以来,一直以“教”为主,人们对“教”的研究多,忽略了对“学”的研究。因此,国内对语言学习理论的专门研究,起步更晚,我们要介绍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都是来自西方的,而西方现有的有关语言学习的理论,主要是以印欧语言为基础的。由于人类认知规律的共同性和语言的共同性,这些假说和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对于汉语学习理论研究有借鉴作用。但汉语又是离印欧语言谱系较远的一种语言,汉语的很多特点,必然给汉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带来不少特殊的问题。

1 .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rm Chomsky)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提出了“先天论”(也叫“内在论”innate Theory )的语言认知理论。他认为正常的儿童在短短的几年之内能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