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特点

* 稿 日期 :2 0 — 0 — 2 收 02 6 5
作 者 简 介 : 周 小 兵 ( 9 5 ) 男 , 浙 江 镇 海 人 , 中 山 大 学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中心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 15 一 ,
1 7 3
维普资讯
、一 ) 实 用 第 一 (
教 学 语 法 的 最 大 特 点 ,是 从 汉 语 第 二 语 言 的 教 学 实 际需 要 出 发 ,促 使 学 生 更 快 地 习得
汉语语法 ,而不拘泥于理论语法 的理论性 和系统性 。
如 “ 澡 、游 泳 、见 面 、跑 步 ” 等 动 宾 组 合 ,理 论 语 法 认 为 是 离 合 词 。 理 由是 :两 个 洗 语 素 不 都 是 自由语 素 ; 中 问 可插 入 其 他 成 分 。许 多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据 此 将 它 们 定 为 词 ,并 用 相 应 的 外 语 词 对 译 ,如 “ o b te os m,t e ,t u 。 结 果 不 少 学 生 把 它 们 类 同 t a h ,t wi o se or n” 于 “ 、游 览 、会 见 、跑 ” 等 词 ,生 成 出 “ 澡 着 、游 泳 起 来 、 见 面 客 人 、 跑 步 得 很 快 ” 洗 洗 等 偏 误 。构 成 语 素 有 一 个 不 是 自由语 素 , 因此 判 定 整 个 语 法 单 位 是 词 ,这 是 根 据 西方 的 理 论 语 法 。但 这 对 汉 语 教 学 没 有 什 么 实 用 价 值 。而 其 他 特 征 ,如 , 可 以插 进 其 他 成 分 ,动 态 助 词 、带 “ ” 补 语 等 要 放 在 头 一 语 素 后 边 ,重 叠 式 是 重 叠 头 一 个 单 位 ,对 汉 语 教学 却 很 得 重 要 。 而 这 些 特 征 恰 恰 是 非 词 的标 志 。从 汉 语 教 学 的 实 用 性 来 看 ,将 它 们 处 理 为 短 语 更 合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题集二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练习集二总论填空: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决定的。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的能力。
4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
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___________的教学。
8语言交际能力是言语技能和___________构成的。
9记忆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_____两部分。
选择:1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
A.《基础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____,该刊物为______。
A.《汉语学习》B.《世界汉语教学》C.《语言教学与研究》D.《学汉语》E.月刊F.双月刊G.季刊H.双季刊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______。
A、80年代初B、80年代中C、80年代末D、70年代末4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______。
A、《初级汉语课本》B、《基础汉语课本》C、《汉语教科书》D、《实用汉语课本》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A、母语教学B、外语教学C、第二语言教学D、对外汉语教学6《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A、王还B、邓懿C、吕叔湘D、周祖谟7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A、《基础汉语》B、《汉语教科书》C、《实用汉语课本》D、《初级汉语课本》8非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A面部表情B服装打扮C体式语D手势9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___________A母语和外语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术语解释:母语外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2003)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
IPA理论考试复习

IPA理论考试复习大纲P31.语言的概念:(填空)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
2.语言的属性:(填空/选择/简答)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3.现代汉语的定义:(选择/简答)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4.现代汉语的特点:(简答/论述)现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一种形态很少的语言:①少形态而有助词②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③词类和句子成分不一一对应④意合为主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是一致的。
①语素,短语,句群三级单位结构稳定。
②语言单位界限很模糊。
③词结构和短语结构一般都用复合方式构成。
现代汉语词和句子的长度短。
①单音节、双音节并重。
②语言的节奏性强③修饰语前置5.语音单位:(填空)音素、音节、音位P66.变调不的变调一的变调7.拼音的拼写规则:(答案见实践课本第一册第7页)P88.汉字的结构:(填空)汉字的笔画:横竖撇捺折P9-P109.汉字传统的造字法:(填空/选择/简答)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包括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象形象形是通过描绘实物形状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
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
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合成新字的造字方法,整字的意义是由各部件的意义合成的。
形声形声是用一个表意部件和一个表音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方式。
P12-P1610.实词有哪些?(选择/填空)11.疑问代词“几”和“多少”的区别(简答)P1712.句子成分:(填空)主、谓、宾、定、状、补P22-P2313.把字句(简答)P3514.被字句(简答)P26-P2715.复合句与关联词(填空/选择)P28-P3216.语用(选择),需要记住17个语用名称。
P3417.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定义(选择)18.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简答)19.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简答)P3520.对外汉语学习与习得(简答/论述)21.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简答/论述)22.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同点(简答/论述)P3623.以第一语言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简答/论述)2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势和难点(论述)2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简答)P4026.偏误的定义(简答/选择)偏误是成系统的、多发的、有规律的。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论(教学篇之二)

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六)规定教学途径
1.教学阶段 2.课程设计 3.课时安排 (七)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二 教材选用与评估
教材评估原则 实用性(内容、材料、方法) 知识性 科学性 趣味性 教材选用原则 交际性、针对性、系统性
三 课堂教学的特点要求
课堂教学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 交际性操练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要求 对教师: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引导 学生模仿重复、帮助学生巩固记 忆、创造条件让学生交际 对学生:理解、模仿、记忆、运用 课堂教学环节:复习、导入、讲授、操练、交际、回顾、布 置作业
四 教学测试和评估
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一)明确教学类型
1.按教学期限分:短期班、长期班 2.按学习目的分:非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预备班 学历教育 特殊目的教育(中医汉语、 经贸汉语)
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二)分析教学对象
1.自然特征: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
语言、文化背景 2.学习目的:受教育目的、职业目的、职业 工具目的、学术目的、临时目的 3.学习起点 4.学习时限:总时限、总课时、周课时、日 课时
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教学目标分为两方面:
使用目的语的范围 目的语水平等级
(四)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文化背景知识、言语 技能、言语交际技能
总体设计的方法和序
(五)确定教学原则 1.处理好言语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 2.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方式 专项训练、综合训练 3.选择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方式 结构—功能、功能—结构、话题—结构—功能、 情景—结构—功能、纯功能 4.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 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5.处理好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6.处理好目的语与媒介语的关系 7.处理好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 8.处理好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9.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绪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内容一、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按照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是指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外语。
2、母语和外语是按照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母语=第一语言?外语第二语言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
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是按照言语社团来区分的,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4、目的语目的语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选择“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目的语”填在括号内: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正在学习汉语。
英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一个在苗寨出生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汉语。
苗语是他的(),汉语是他的()。
结论: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提出,它们之间存在:1、交叉现象2、模糊现象母语本族语第二语言外语(二)学科的名称学科名称是学科内容和学科本质特点的反映。
1、对外汉语教学体现教授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如果:教学对象——不是外国人教学地点——国外适合国内教外国人汉语时使用2、汉语教学国际场合,国内外学者一起讨论学科或学术问题时。
国际汉语教学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科学性——精确地指出了本学科的内涵和性质学术论著中使用不上口4、对外汉语教育(学)学科教学论角度本学科形成以来,对外汉语学界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事实上包含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全部内涵。
对外汉语教学法考试复习资料

语法规则的描述要准确细致
突出语法点的重点和难点(每个国家的重难点不同)
a. 两种语言有明显差别的语法现象
b. 难以理解、经常出错或回避不用的语法现象
c. 是与文化因素有关的语法现象
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特点:以语言结构为主导,教授语言的记忆模式,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编排教材内容,从语言结构特征去解释语言现象,练习的目的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句子结构形式。优点:系统性、循环性 以语言结构为主线,使学生对语言的印象深刻。
2.以功能项目为纲,以语言功能为纲
特点:从事情内容出发、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使用、侧重从语用角度解释语言现象。优点:交际性强,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侧重从语用的角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实际运用
特点:引入了句型教学 鲁健骥《初级汉语课本》最早的分技能课本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1. 使学习者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掌握汉语文化因素,熟悉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留学生修养
3. 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与第一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年龄层次不同
迁移作用不同
学习环境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
学习的个体差异不同
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
四. 学习者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性(善于逻辑思维)和场依存性(形象思维,对客观事物感兴趣)
审慎型和冲动型(易犯错误,口语能力强)
a.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b.对目的语本身的态度 c.对课程教师、教材的态度
学习者的性格
内向和外向
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二、学科地位
1. 学术界和政府的认可
1978年: 吕必松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1982年: 正式确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3年:正式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1984年:王力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1984年:朱德熙提出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这是一门学问,在 国 外,已经变成一门学问,这需要研究。” 1989年:朱德熙重申“现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专门的学科, 要有一定的素养和训练才能胜任这个工作,这一点越 来越得到大家的理解。
按洲别统计: 亚洲的留学生人数占首位,计141,689名,占全 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2.47%; 欧洲为26,339名,占13.47%; 美洲为19,673名,占10.06%; 非洲为5,915名,占3.03%; 大洋洲为1,733名,占1.07%。 其中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 2,178名,同比增长58.28%,成为增幅最大的地区。
(4)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热”带来了“汉语热”。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大发展。据统计,从 1950年至2006年底,我国已累计接受各类来华留学 人员1047010人。其中2006年全年共有来自184个 国家和地区的162695名来华留学生,比上年同期增 加了21608名,涨幅达到了15.3%。
2.产生、发展史: (1) 初创阶段:(1950~1961年)(共3315人)
1951年 :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正式开课 1952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成立 196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成立了“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1961年:“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诞生 1953-1957年:广西桂林开办对越南学生的“中国语文专修学 校” 成立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0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应用

第六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应用主讲人:李老师重点知识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原则和课程规范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一)性质和目的1、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目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母语教学之异同(1)起点不同(起点)第一语言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主要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2)第一语言的影响(迁移)第二语言教学: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可以产生正迁移,也可能起负迁移。
充分利用正迁移,预防或排除负迁移,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语言教学: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问题。
(3)文化冲突(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由于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
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第一语言教学: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此问题。
(4)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对象)第一语言教学:对象是儿童;第二语言教学:相当部分是成年人,目的多样,使得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教学类型:是根据语言教学的某些综合特点划分出来的跟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有关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第二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
二.第二语言教学特点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第二语言和第二语言教学
a.有关语言的几个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按照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顺序进行划分,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区别于第一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的学习统称为第二语言,不再分为第三语言第四语言)
2.母语和外语
按国家的界限进行划分,母语指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对于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第一语言可能不是母语,母语可能是其第二语言。
3.本族语与非本族语
按民族的界限进行划分
4.标准语和方言
标准语是作为全民族交际工具的规范的民族共同语,通常是在地
区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普通话是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只在某个地区使用的话。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湘方言。
5.族际共同语
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需要的一种共同的交际工具。
6.目的语
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7.双语
一个人所掌握的,能同样熟练运用的两种语言。
b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获得
第一语言的获得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与后期的入学后的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习得: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潜意识的获得语言。
学习:通过接受正规的语言教育,有意识,有系统的掌握语言规则,逐步获得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过程。
c第二语言教学与双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指在人们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在学校环境里对第二语言进行的正规的教学活动
双语教学指同时进行有相同或相近的教学目标的两种语言的教学,一般指同时进行的母语教学和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兼通: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达到相同或相近的目标,培养成双语人才。
二第二语言教学特点
1.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比较
相同:1)都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健全的大脑和语言器官,一定的语言环境)
2)都是为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3)都必须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和御用规则,
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能力。
4)两种语言的习得大体上都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不同:1)主体不同
2)动力不同
3)环境和方式不同
4)过程不同
5)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1)以培养目的语交际能力为目标2)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集中强化的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语法方面
语音方面
词汇方面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语法语音词汇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