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的相位对比乳腺X线摄影系统征象
乳腺癌的X线诊断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1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1乳腺癌的影像诊断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早期发现并进行准确的影像诊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和技术,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⒉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乳腺癌在乳腺组织中表现为肿块或结节,常伴有不规则的边界。
根据表现形态的不同,乳腺癌可分为肿块型、结节型、弥漫型和钙化型等。
肿块型乳腺癌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不清晰。
结节型乳腺癌则呈团块状或结节状,边界更为清晰。
弥漫型乳腺癌表现为乳腺密度增高,云雾状等。
钙化型乳腺癌则在乳腺钙化灶中出现局灶性高密度。
⒊影像诊断技术⑴ X线摄影X线摄影是乳腺癌初步筛查和确诊的常用方法。
通过X线照射和胶片记录,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中的异常结构和钙化等。
乳腺癌在X线片上表现为肿块、结节或钙化灶等。
⑵乳腺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是评估乳腺肿块的性质和定位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提供肿块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判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和引导乳腺穿刺活检有重要价值。
⑶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更为细致的乳腺组织图像,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和分期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度。
它可以观察到乳腺内肿块的形态、边界、信号强度和动态强化情况,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
⑷乳腺造影乳腺造影是在乳房中注射造影剂,再通过X线或MRI观察乳腺血液供应情况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乳腺癌的血管网络,对乳腺癌的定位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⒋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附件:附件1:乳腺X线摄影的示例图片附件2:乳腺超声检查的示例图片附件3:乳腺MRI影像的示例图片附件4:乳腺造影的示例图片⒌法律名词及注释⑴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乳腺组织,并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⑵影像诊断影像诊断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观察患者体内的异常结构和病变,以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的方法。
⑶良性肿瘤良性肿瘤是指生长缓慢、不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对周围组织侵袭性较小。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乳腺癌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可归纳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两大类。
主要征象包括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和恶性钙化;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以及彗星尾征等。
(1)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随乳腺本身类型及病理类型而异。
脂肪型乳腺的显示率高,而在年轻致密的乳腺中,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较低。
癌瘤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比同等大小的良性肿块密度高。
肿块的形状多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肿块的边缘多数可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或两者兼有。
(2)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
此征象在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等,但约1/3系癌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
(3)钙化: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
乳腺癌的钙化多表现为成簇细砂粒状或针尖状钙化,可在肿块内或在肿块外,也可看不到肿块,只见成簇的钙化。
(4)毛刺: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X线上,毛刺的形态表现为多种多样,它可表现为较短小的尖角状突起,或呈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
有的病例毛刺较细小,须用放大镜或放大摄影观察才能识别出。
(5)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腺癌中的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癌瘤越过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血运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所造成。
在出现皮肤增厚的同时,还可同时伴有邻近的皮下脂肪层致密、混浊,并出现粗糙网状交叉的索条阴影,悬吊韧带增宽、增密,浅筋膜浅层也显示局限增厚、致密。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X线下乳腺癌的直接征象主要包括块 影和微小钙化,而后者在乳腺癌早 期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乳腺 普查中约半数的未扪及肿块的乳腺 癌以及70%的乳腺原位癌的检出要归 功于X线觉察了微小钙化灶。
• 年龄及腋窝淋巴结状况、阳性家族 史等已渐渐不再被认为是保乳手术 禁忌症。
以下均有进展保乳治疗的报告:
paget’s病 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
同侧多中心病灶浸润性乳腺癌
妊娠中后期〔三个月以后〕乳腺癌可 先行化疗,分娩后进展放射治疗。
既往曾承受过放射治疗或患有胶原血 管性疾病的乳腺癌
新帮助化疗降低肿瘤分期后的局部晚 期乳腺癌
NCI-US 肿瘤较大〔近10%的患者肿 瘤达 4-5cm〕, 要求切缘肉眼下无 肿瘤剩余行包块切除术加术后放疗。 随访18.4年,121例患者中27例发生 同侧乳腺内复发,局部复发率22%。
局部复发危急因素分析觉察:年龄较 轻,切缘阳性,淋巴结有转移,广 泛导管内癌成分〔EIC〕阳性,ER阴 性及术后未帮助全身治疗等被认为 是保乳手术后增加局部复发率的重 要因素。
前哨淋巴结和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
果的符合率为92.53%。
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性与操作者 的阅历、注射方法、病理检查等关 系亲密。
美国纽约纪念医院提出开展前哨 淋巴结活检的低年资医生应在高年 资医生的帮助下完成10例活检方可 独立开展此项工作。
文献报道肿瘤大、年龄大以及位于乳 腺外上象限的患者,前哨淋巴结的 觉察率低,且有较高的假阴性率。
临床体检
“肿块”并非诊断乳腺癌必不行 少的首要体征。重视局部腺体增厚、 乳头溢液和乳头糜烂等表现有助于 早期觉察乳腺癌。乳头轻度回缩、 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以及乳晕轻度水 肿等均是有价值的临床表现。
各种类型乳腺癌的X线表现

各种类型乳腺癌的X线暗示之南宫帮珍创作一、病因:1)、遗传因素;2)、激素因素;3)、饮食;4)、吸烟与饮洒;5)、病毒;6)、其它;二、乳腺癌X线征象:乳腺癌X线诊断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早期乳腺癌及鉴别良恶性, 认识乳腺癌的X线暗示及其病理基础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乳腺癌的X线暗示一般可分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一)、直接征象:肿块/结节钙化非对称性致密影单导管增粗、扩张二)、间接征象:乳晕增厚皮肤增厚乳头内陷乳腺结构扭曲静脉血管增多增粗牛角征腋下淋凑趣肿年夜罕见类型乳腺癌X线征象一、导管原位癌(DCIS)占普查中的20%--30%, 90%DCIS在X线片上因有钙化而发现.病理:来源于乳腺小导管肿瘤, 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 未侵及基层.分型:粉刺型、非粉刺型临床暗示:触及无痛性肿块, 部份伴Paget’s病典范X线暗示:1)、不伴肿块呈“V”形分布的簇样钙化;2)、一象限内不伴肿块的圆形、不规则形簇样分布钙化, 或分散分布多个小簇样钙化.二、浸润性导管癌(IDC)最为罕见占乳腺癌60%发展规律:正常上皮-上皮增生-不典范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形成癌巢和索带, 瘤内可发现广泛纤维和间质.生物学特性:浸润性生长, 鸿沟不清, 无包膜, 极少见到出血和坏死.临床暗示:无痛性肿块.典范X线暗示:1)、纯真肿块2)、纯真钙化3)、结构扭曲4)、肿块伴钙化5)、X线阴性三、浸润性小叶癌占原发性乳腺癌第二位, 占8%--14%, 中等恶性, 以多灶性, 多中心性及双侧生长为特点.病理:癌细胞体积小, 形态较一致, 细胞质少, 常呈单一索状可线状排列, 癌细胞围绕导管或小叶呈同心圆或靶样结构.典范X线暗示:1)、结构扭曲:较罕见, 不伴钙化2)、不定型钙化介于良恶间的钙化3)、局灶性分歧毛病称致密4)、X线阴性注意:伴钙化的肿块不是浸润性小叶癌的特征性暗示.四、粘液腺癌罕见于绝经后妇女, 年龄年夜, 肿瘤生长慢, 转移晚.病理:瘤体年夜, 鸿沟清, 形态不规则, 切面呈胶冻样;镜下见间质内有丰富的粘液, 癌细胞分隔成岛状, 胞质内有小空泡, 核小而圆, 分裂少, 深染, 常偏于一侧.X线暗示:1、以不伴钙化肿块最为罕见, 其他特点是:瘤体年夜, 境界清, 位于腺体边缘、或呈小分叶状、少数边缘模糊、浸润, 密度高.2、钙化少见3、局限性致密影五、髓样癌好发年青人, 瘤体年夜, 常在4-6cm间, 多居乳腺中央深部, 呈球形或结节状, 鸿沟清, 质软, 罕见出血和坏死.病理:癌细胞体积年夜, 形态纷歧, 呈膨胀性生长, 胞质丰富, 核年夜呈空泡状, 核分裂多见, 淋凑趣转移少.X线暗示:1、多见乳腺深部不伴钙化圆形肿块;2、肿块呈小分叶, 浸润边缘;3、肿块呈等腺体密度;少见类型乳腺癌X线暗示五、髓样癌好发年青人, 瘤体年夜, 常在4-6cm间, 多居乳腺中央深部, 呈球形或结节状, 鸿沟清, 质软, 罕见出血和坏死.病理:癌细胞体积年夜, 形态纷歧, 呈膨胀性生长, 胞质丰富,核年夜呈空泡状, 核分裂多见, 淋凑趣转移少.X线暗示:1、多见乳腺深部不伴钙化圆形肿块;2、肿块呈小分叶, 浸润边缘;3、肿块呈等腺体密度;二、炎性乳腺癌又名癌性乳腺炎或丹毒癌临床:常发生于较年夜的悬垂乳腺, 病变发展快, 范围广.常伴腋下淋凑趣和远方转移.主要暗示为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三、分叶状肿瘤是双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 临床暗示:少见, 患者一般情况好, 以40—59岁多见, 肿瘤生长慢, 病程长, 大都单侧乳腺单发, 位于外上象限, 触诊时可触及肿块巨年夜呈圆形或分叶状, 概况呈结节样软硬纷歧, 鸿沟清, 活动. 病理:肿瘤常分叶状, 质韧, 界清, 有完整的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或多种颜色相间, 小者呈实性, 年夜者可见囊腔, 内有棕色液、血块或胶冻样物, 癌灶内常有出血坏死或粘液样变. 镜检:由上皮成份和丰富的间质细胞构成;根据间质细胞量、细胞异形和核分裂相几多, 划分为良性、恶性和交界性.X线暗示:主要依肿瘤年夜小而定1、小型肿瘤多暗示为边缘光滑的圆结节影, 密度均匀;2、肿瘤年夜者暗示为分叶状外形, 密度不均, 但边缘光滑;少见毛刺等恶性征象;3、钙化少见约占8%呈粗年夜不规则或片状钙化;X线判断良恶性分型有困难, 一般说来, 肿块直径年夜于8cm 多为恶性, 生长快, 倍增时间短, 恶性者为36天, 良性为165—638天.四、恶性淋巴瘤罕见, 占恶性肿瘤0.12—0.53% 临床暗示: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年龄分布、症状及体征等方面, 均与乳腺癌相似, 主要主诉为乳腺肿块.它有原发和继发两种. X线暗示:恶性淋巴瘤可暗示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结节型, 另一种为弥漫型结节型暗示为:圆形或其它型肿块, 边缘可有分歧水平毛刺或不规则, 有时边缘清, 似良性.少皮肤受累.弥漫型:病变弥漫, 常累及乳腺四分一以上, 鸿沟不清, 大都陪伴皮肤弥漫性水肿、增厚.恶性者常有腋下淋凑趣肿年夜.。
《乳腺癌的X线诊断》课件

X线检查与乳腺MRI的比较
总结词:互补关系
详细描述:X线检查和乳腺MRI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互补关系。X线检查对于钙化的检出较为敏感,而乳腺MRI对于评估肿瘤 的浸润和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X线检查难以确定肿瘤的性质时,可以结合乳腺MRI进行进一步评估。
X线检查与乳腺CT的比较
总结词
指导后续治疗。
06
乳腺癌的预防与控制
乳腺癌的一级预防
01
02
03
04
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消 除或减少致癌因素,降低乳腺
癌的发病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 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肥胖等 ,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避免长期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 质等致癌物质,特别是对于高 风险人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
肿块型乳腺癌的X线表现
肿块形状
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晰。
肿块密度
密度较高,有时可伴有 钙化。
皮肤增厚和粘连
肿块周围皮肤可增厚和 粘连,出现“桔皮样”
改变。
血管增粗
肿块周围血管可增粗, 但无特异性。
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
01
02
03
04
毛刺征
癌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 形成毛刺状结构。
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
钙化、结构扭曲、毛玻璃样改变等。
X线检查的优势
能够发现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提高早期诊断率。
X线检查的局限性
对于致密型乳腺或小病灶的检出可能存在困难。
X线检查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1 2
术后随访的目的
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X线检查在随访中的价值
能够发现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后续治疗 提供依据。
进修汇报乳腺癌的X线表现

5)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腺癌中 的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癌瘤越过浅筋膜浅 层及皮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 血运增加、静脉瘀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 因所造成。在出现皮肤增厚的同时,还可 同时伴有邻近的皮下脂肪层致密、混浊, 并出现粗糙网状交叉的索条阴影,悬吊韧 带增宽、增密,浅筋膜浅层也显示局限增 厚、致密。皮肤局限凹陷常与皮肤增厚并 存,乃系纤维收缩牵拽皮肤所致。
1)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 最基本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 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随乳腺本身类 型及病理类型而异。脂肪型乳腺的显示率高,而 在年轻致密的乳腺中,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 较低。癌瘤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比同 等大小的良性肿块密度高。肿块的形状多呈类圆 形、分叶状或不规 则形。肿块的边缘多数可见轻 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或两者兼有 。
4)毛刺: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 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乳腺癌约40%可见 此征,癌性肿块约60%以上合并有毛刺。形成毛 刺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癌周的间质反应,癌瘤直接 外浸润扩展,癌细胞沿乳腺导管扩展,或是癌周 小梁结构向肿瘤方向牵拉等因素所致。X线上, 毛刺的形态表现为多种多样,它可表现为较短小 的尖角状突起,或呈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 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等。有的病例毛刺较细 小,须用放大镜或放大摄影观察才能识别出。
2)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 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 较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此征象在 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 症等,但约1/3系癌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
3)钙化: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 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 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作出诊断的。其 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内癌、早期浸润癌 或浸润性癌。美国放射学院影像报告和资料系统将乳腺钙 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性和高度可疑恶性。高度可疑恶性 是指多形性,通常小于0.5mm,以及纤细或分支状钙化, 外形不规则。法国分析认为,小线虫状、线样、分支形及 不规则大小的微小钙化是恶性钙化的最可靠指证,另外微 小钙化总数超过30枚和每平方厘米微小钙化数超过20枚亦 表明有癌的可能。国人乳腺恶性钙化的依据为30枚以上的 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钙化,但以微小钙化为主且密集分 布与某一区域;成簇细砂粒状或针尖状,小线虫状钙化; 沿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
乳腺癌的X线诊断

• 手术病理:小管 癌。
↘
↖
女,44岁,本院职工乳 腺DR体检发现成簇细小 钙化,手术病理:浸润 性导管癌,3mm大小癌 灶位于钙化区。
细小不定形钙化
↖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 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
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癌的一个 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乳腺癌约40%可见此征,癌性肿块约60%以上合 并有毛刺。偶尔,癌瘤本身影像不明显,X线上 仅表现光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影像。
类圆形肿物,边缘模 糊
↘
←
钙缘 外 化模 侧 糊肿 ,物 其局 内部 见加 细压 点, 状边
↖
不规则肿物,周围见毛 刺
←
刺加 偏 征压 内 ,侧 见肿 典物 型, 的局 毛部
女,39岁,左乳外上扪及两个肿物,界限不清,局部加压显示两个 不同形态肿物,手术: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多灶)。2.5×2cm、 1.2×1cm。
似良性钙化
成簇钙化,形态较规 则,边缘清晰,密度较高。 手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无定形钙化
左乳细小浅淡不定型钙化,手术病理:浸润型导 管癌。
↘
位置偏上, 容易漏诊
↘
←
局 部 点 压 片
女,45岁,乳腺DR体检发现右乳外上8mm范围成簇模 糊不定形钙化。手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多簇钙化,无定 形或粗糙不均质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主要征象:
致密肿块影 局限性致密浸润影 恶性钙化 毛刺
次要征象
皮肤增厚和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 漏斗征 导管征 彗星征 局部血运增加 晚期邻近结构受侵、 腋下淋巴结及乳腺内淋 巴结肿大
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 小于临床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 蔡锦 和. 6 4层螺旋 c T对肺隔离症 的诊断 价值 . 中闻医药导报 ,
2 0 1 0 , 3 1 ( 1 7 ) : l 2 5 .
脉高 、 心脏疾病及心包积液等疾病使心脏受到压迫进 而引
发 右 心房 力 的升 高 , 导致 奇 静 脉 扩 张 、 对 比剂 的 反 流 。若 出 现奇静脉 对比剂反流 , 则说 明上腔静脉 力增大 , 当心 包 积 液 合 并 奇静 脉 对 比剂 反 流 时 , 则 提 示 可 能仔 在 心 包 填 塞 l 8 。 奇静 脉发 育 异 常 一 般 不 引 起 临 床 症 状 ,有 时 在 C T扫 描 时发现 , 如果在 C T扫 描 时发 现奇 静 脉 扩 张 者 时 , 应 进 一 步 做
・
2 3 6 ・
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3 年 6月第 l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 3 期
ne 2 J P MI , J u 0 1 3 , 、 / !
— —
:
楚, 略 向外 凸 I 。 奇 叶是 位 于 奇 裂 和 纵 隔之 间 的含 气 结 构 , 奇
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若 发现奇静 脉异 常而在胸部进行 c T强
『 7 ] 彭传琴 , 陈江滓 , 彭传 华 , 等. 庄位下 腔静脉变异 并 L j 奇静脉异
位连接 1 例报告. 中国辐射 卫生 , 2 0 1 2 , 2 1 ( 1 ) : 8 7 — 8 8 . 1 I 8 1刘鸿 , 谢拥 军 , 刘兴 吲 奇 静脉 系变异 1 例 中 临 J 爪解 剖学杂
1 资 料 与 方 法
R I D S ) 标 准评 判 分 级 。 根 据 病 变 的 分 级评 价 提 出 临床 处 理 建
议
2 结 果
2 . 1 直接征象 : < 2 的 结 节状 肿 块 影 ( 1 l 例) , 分别为 : ① 边 缘毛刺状肿块 ( 6例 ) , 以 肿块 为 中心 , 向 同呈 放 射状 分 布 的
f 5 l原小军 , 扎紫雷 , 郑春辉. 纤 维 化 综 合 征 的 诊 断 l 叶 1 网 医药 导 报, 2 0 l 0 . 3 1 ( 2 4 ) : 7 6 — 7 7 .
这 一血箭结构 临床 L 胸膜粘连 、 胸膜 凹陷及瘢痕都 具有位 置相似 的条索状 影 J , 很容易被 误认为肺奇叶 , 但是这些病
志 2 0 1 2 . 3 0 ( 5 ) : 5 9 7
( 收 稿 日期 : 2 0 l 3 — 0 3 — 0 5)
早期乳腺癌 的相位对 比乳腺 x线摄 影 系统征象
时振 杰 张合意 韩 静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 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近年来发病率逐 渐上升 、发病 年龄趋 于年轻 化。根据 国际抗癌联盟 T N M分
变 都具有正常 的奇静脉位 置 , 所以将其称 为假性奇 叶, 通 过
C T米 r 解奇静脉 的位置 , 除却 奇叶 , 进 发现其他 可能存在
的病 变 。
3 . 3 奇 静 脉 异 常强 化 : 包括 L 腔 静 脉 阻 塞 和 上 腔静 脉 压 力 升 高. f 腔 静 脉 阻 寒 多 是 由 于 恶性 肿 瘤 经上 腔静 脉 回 流 有 心 房 所致 . 也 可 于 纤 维 性 纵 隔 炎 等 良性 病 变 , 阻 寒 的 位 置 可 能 在 脐 静 脉 弓上 段 、 弓 段或者二者同时f } { 现 。 其 中 受 累 频 率 最 高 的是 , )J 二 段 引 起 上 腔静 脉 J 玉力 升 高 的 原 因 町能是 肺 动
索状致密影 。 ②分叶状肿块( 4例) , 肿块孤 , 剧边 『 I 、 平 、
深 浅不 等 、 形 状 不 规 则 。其 中 2例 与 良性 肿 瘤 或 低 恶 度 肿 瘤 不易 鉴别 , 3个 门 后 复 杏 手 术 后 确 诊 。⑧ 边 界 模 糊 肿 块 ( 1 例) , 肿块 边 界 模 糊 , 旱磨 玻 璃 状 致 街 影 。 2 . 2 间 接征 象 : 单 纯 或 肿块 影 同时 几个 合 并 出 现 , 主要 有 : ① 癌 性 钙 化灶 ( 1 4例 ) , 表 现 为 管状 、 小柱状 、 分枝状 、 点状 、 泥 沙 状 及 团簇 状 钙化 灶 。对 于部 分 暂 时 不 能 确 定 癌 忤 钙 化 的 必 须定期随访 , 其 中有 5例 是 0 . 5 ~ 1 年 随访 钙 化 明 显增 多 , 手 术
化 扫 描 未 发 现 原 因时 , 需扩 大扫描范 围 , 寻找 引 起 奇 静 脉 异
叶使上 腔静脉前移 , 使 下腔静脉左 移 , 而 自身则进入 气管前
或曹气管后 , 奇叶的存在 , 一 般 不 会 引起 临床 症 状 , 发 生 炎 症 时, 可 能 在 边 缘 呈 现 较 为 清 楚 的 致 密 阴影 , 有 时被 误 诊 为 纵 膈 肿 块 或 者 是 肺 内 肿块 ,但 C T增 强 扫 描 _ 口 f 以清 楚 地 显 示
常的原囚 , 以便得到更好 的治疗 。
参 考 文 献
『 1 ] 方军 , 徐卓 东 , 柳澄 , 等. 奇静 脉 异常 的 c T诊 断及临床意 义. 临 床放射学杂志 , 2 0 1 O , 2 9 ( 2 ) : 1 9 1 . 1 9 4 . 『 2 ] 张传 臣 . 张兆琪 , 赵轶轲 , 等. 3 2 0排螺旋 c T直接法下腔静 脉成 像. 中 医学影像技术 , 2 0 1 2 , 2 8 ( 1 ) : 1 1 7 — 1 2 0 『 3 ] 王建东 , 杨林 , 辛永样 , 等. 下腔静脉肝 下段中断延续 为奇 静脉 的手术治疗. 局解手术学杂志 , 2 0 1 1 , 1 0 ( 4 ) : 4 6 9 . 『 4 ] 张波 , 田为 中, 窦小 峰. C T诊 断多脾综合 合并双上腔静 脉畸 形一例. 【 } 】 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 2 0 1 2 , 6 ( 5 ) : 4 4 —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