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的X线影像诊断

右 乳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癌 桥 形 成。
左 乳 单 纯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其 内 脂 肪 中 心 消 失。
左 乳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左 腋 淋 巴 结 转
移。
左
乳
浸
润
肿
性
大
导
淋 巴
管 癌, 左
结
腋
淋
巴
结
转
移。
腋 窝 淋 巴
结 转
移
左 乳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谢谢!
管
癌。
团 簇 状 钙 化
右
乳
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浸
肤
润
增
性
厚
导
管
癌。
侵
右及
皮
乳周
肤
浸围
显
润软
著
性组
增
导织
厚
管及
癌乳
头。
左乳癌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右
乳
浸
润
漏
性
斗
导
征
管
癌
伴
派
杰
氏
病
右
乳
漏
浸
斗
润
征
性
导
管
癌。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右
乳
浸
血
润
管
性
增
导
粗 且 杂
管 癌 侵 及
乱
周
围
组
织
排 笔 状 血 管
乳腺的X线影像诊断
乳腺癌的X线表现
• 肿块 • 钙化 • 肿块伴钙化 • 结构扭曲 • 结构扭曲伴钙化 • 其他征象
乳腺x线征象分析及birads卫生厅两癌筛查

有助于医生制定进一步的临床决策。
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03
通过规范乳腺X线检查的评估和报告书写,BI-RADS系统有助于
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愈率。
BI-RADS系统的局限性
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由于BI-RADS系统对乳腺病变 的分类和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 性,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 治疗。
对微小病变评估困难
两癌筛查是我国政府为 妇女提供的免费筛查项 目,能够及早发现乳腺 癌和宫颈癌,降低死亡 率。
乳腺X线征象分析和BIRADS分类系统在两癌 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展望
01
02
03
04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 腺X线征象分析和BI-RADS分 类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提高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 力。
乳腺X线征象分析能够检测出微小、隐匿的乳腺癌病灶,提高 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及早进行治疗,提高治 愈率和生存率。
BI-RADS系统在两癌筛查中的应用
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系统是一种用于乳腺影 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的标准体系。在两癌筛查中,BI-RADS系统主要用于评估乳腺X线 征象的恶性风险,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 腺X线征象分析和BI-RADS分 类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提高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 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 腺X线征象分析和BI-RADS分 类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提高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 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 腺X线征象分析和BI-RADS分 类系统有望进一步完善,提高 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能 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不同影像学评估方法的比较乳腺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其治疗过程中,新辅助化疗被广泛应用。
而在新辅助化疗中,影像学评估方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供临床医生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策略的依据。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比较。
一、超声成像(US)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对乳腺癌的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有较高的准确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超声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和血流灌注情况,判断肿瘤的治疗反应,并指导后续的治疗。
二、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乳腺癌的定位、分期和疗效评估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乳腺影像,观察肿瘤的体积变化、灌注情况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
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进一步提高对肿瘤的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三、乳腺X线摄影(MMG)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对早期乳腺癌的发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新辅助化疗中,乳腺X线摄影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密度变化和钙化情况等,判断治疗的效果。
然而,由于乳腺癌在新辅助化疗中往往存在肿瘤体积缩小但密度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乳腺X线摄影对于疗效的评估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一种能够提供全身代谢信息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对于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新辅助化疗中,PET-CT可以观察肿瘤的代谢活性、体积变化和转移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然而,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成本较高且对放射剂量有一定要求,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五、乳腺弹性成像(EI)乳腺弹性成像是一种利用乳房压缩变形和组织刚度变化来评估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X线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二)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X线检查报告规范(系列二)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医技人员应耐心地向被检查者说明拍片过程以及拍片时夹板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令其放松,从而使受检者理解并予以配合。
2.1.2 常规投照体位正确摆位是获得高质量乳腺X线片的基础。
乳腺X线摄片的常规投照体位为双侧内外MLO位及CC位。
一张好的MLO位片显示如下: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可见,较松弛,下缘达乳头水平,乳头在切线位,部分腹壁包括在片中,但与下部乳腺分开,绝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
一张好的CC位片显示如下:乳房在片子的中央,乳头在切线位,小部分胸大肌可见,内侧乳腺组织充分显示,外侧乳腺组织可能不包括在片中。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对于MLO位及CC位显示不良或未包全的乳腺实质,可以根据病灶位置的不同选择以下体位予以补充:外内侧(LM)位、内外侧(ML)位、内侧头足轴(MCC)位、外侧头足轴(LCC)位、尾叶(CLEO)位及乳沟位。
为了进一步评价在以上常规摄影中显示出的异常改变,可采用一些特殊摄影技术。
其可在任何投照位上进行,包括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目的是使病灶得以更好地显示而明确病变性质。
2.2 诊断报告规范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标准,描述乳腺内肿块、钙化等异常表现的X线征象。
2.2.1 肿块在两个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的投照位置上均能见到的有一定轮廓的占位性病变,仅在1个投照位置上见到,在其被确定具有三维占位特征之前,应描述为“不对称”。
X线所见肿块并不一定与临床所触诊的肿块完全一致。
X线图像上所发现的肿块,临床不一定能够触及(因病灶太小、质软或腺体重叠形成伪影);临床所触及的肿块,X线图像上亦可能因为患者乳腺实质丰富而未能显示。
部分患者肿块周边伴有浸润和水肿,触诊常比X线图像所显示的肿块范围要大。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及最新进展摘要: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中意义重大,临床中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包含: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技术、超声诊断技术以及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等。
所以需更为深入的探析各种影像学检验方法的价值,以期提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MG;超声;BIS;MRI乳腺癌作为临床中好发的乳腺上皮组织恶性肿瘤之一,患病人群中男性占比仅为1.00%,女性占比为99.00%。
依照我国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国内乳腺癌疾病概率在女性全部恶性肿瘤中居于首位。
每年新增的概率在3%~4%,经常发病于30岁~55岁的女性群体中。
现阶段,临床瑞乳腺癌疾病致病因素并不明晰,处于疾病早期患者并无显著症状表现,对此早日发现与诊断,尽早给予其治疗可降低疾病致死率,改善预后。
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乳腺癌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主要手段,所以需对全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分析,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1钼靶X线摄影(MG)MG诊断技术为现阶段对乳腺癌疾病筛查的主要方式,此诊断技术具备简便性、易行性、方便性、重复性高以及分辨率高等诸多优势,其运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异度在87%~94%左右,敏感度在82%~89%左右。
MG诊断技术主要是运用X线将乳腺组织穿透实施投射,而后运用定影和胶片感光等相关程序全面成像。
MG诊断技术主要是对结节性质病变和肿块状病变诊断,可明确诊断无症状患者或是临床接受触诊表现为阴性患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至关重要。
对于恶性钙化检出概率在30%~50%范围内,作为对乳腺癌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国外诸多学者研究指出,MG诊断技术早期运用在乳腺癌疾病诊断中,检出率在25%左右,可减少疾病致死概率。
可MG诊断技术存在局限性,受到患者体态、形态、病变或是小癌灶等等均会引起假阴性诊断结果出现,使得临床出现误诊和漏诊。
有的时候不能够为医生提供定性的诊断,亦需将其他的影像学诊断技术联合运用,增强诊断准确度。
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诊断解读(全文)

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诊断解读(全文)乳腺钼靶成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乳腺癌的普查工具,发现了大量的早期乳腺癌,使接受普查人群的乳腺癌病死率下降,其价值已被肯定。
研究表明,乳腺X线普查虽然不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但是却可以使很多早期乳腺癌得到诊断,对于50岁以上的妇女,普查3-4年后,乳腺癌死亡率就开始下降,7年后可下降40%;50岁以下的妇女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
乳腺钼靶检查已成为乳腺疾病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其应用较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更为广泛,且与其他乳房检查方法互为补充。
1、哪些情况需要进行乳腺X线检查1)女性乳腺疾病普查,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2)乳腺皮肤增厚、出现血性乳头溢液、皮肤炎症性表现和腋窝淋巴结肿大时,需进行钼靶检查以发现乳腺组织中的潜在病变;3)乳腺出现肿块时,需明确肿块的性质;4)新发现的乳腺癌,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需全面检查乳腺,以明确有无隐匿性的病灶和确定病变的范围、性质等;5)乳腺癌保乳术后,需定期进行乳房钼靶检查以监测乳腺癌有无复发。
6)其他情况,乳腺专科医生认为需要。
一、检查方法(一)检查前的准备:为了获得符合乳腺疾病诊断需要和筛查要求的高质量图像,乳腺摄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技人员与被检查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医技人员应该耐心的向被检查者解释检查过程、体位及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使之放松。
在检查过程中得到被检查者充分合作。
正确摆位是获得高质量乳腺X线图像的关键环节。
投照技师应了解病人本次检查目的。
并对症状、病程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既往病史,婚育史,月经周期,家族史,其他影像学检测结果等进行补充记录。
乳腺X线摄影检查应尽量在月经后期进行,但对病变明显、触诊显著的患者,则不受时间限制。
(二)投照体位:乳腺X线摄影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The craniocaudal projection, CC)及内外侧斜位(The mediolateral oblique projection, MLO)。
乳腺X线诊断(二)

乳腺癌的X線表現
• 腫塊 • 鈣化 • 腫塊伴鈣化 • 結構扭曲 • 結構扭曲伴鈣化 • 其他徵象
左
泥
乳
沙
浸
樣
潤
鈣
性
化
導
管
癌。
左
泥 沙 樣 鈣 化
乳 單 純 癌 伴 壞
死。
右
乳
杆浸狀源自潤鈣性化
導
管
癌。
左
團 簇 鈣 化
乳 浸 潤 性 導
管
癌。
團 簇 狀 鈣 化
右
乳
皮
浸
膚
潤
增
性
厚
導
管
癌。
侵
右及
皮
乳周
膚
浸圍
顯
潤軟
著
性組
增
導織
厚
管及
癌乳
頭。
左乳癌
右乳浸潤性導管癌
右
乳
浸
潤
漏
性
斗
導
征
管
癌
伴
派
傑
氏
病
右
乳
漏
浸
斗
潤
征
性
導
管
癌。
左乳浸潤性導管癌
右
乳
浸
血
潤
管
性
增
導
粗 且 雜
管 癌 侵 及
亂
周
圍
組
織
排 筆 狀 血 管
導
管
癌
右 乳 浸 潤 性 小 葉 癌,
癌 橋 形 成。
左 乳 單 純 癌。
淋 巴 結 轉 移, 其 內 脂 肪 中 心 消 失。
左 乳 浸 潤 性 導 管 癌, 左 腋 淋 巴 結 轉
乳腺癌x线诊断PPT课件

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在原位癌为100%,Ⅰ期为 84%~100%,Ⅱ期为76%~87%, Ⅲ期为38%~77%, 表明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 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乳腺癌一级预防尚无良策的阶段,乳腺癌 早期诊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像学检查更 是早期检出、早期诊断的重中之重
非浸润性小叶癌
(non-(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 较少见。病灶 小,密度较低, 在致密型乳腺 中常被掩盖, 当病变较广泛 时,则可出现 局限性致密影, 可伴有细钙化。
浸润性导管癌 (infiltrating ductal
癌实质成分多,间质成 少,癌细胞体积大、排 列紧密。X线多表现为较 大肿块,类圆形,可有 分叶,边界清晰,钙化 少见。少数病变与周围 组织分界不清,出现毛 刺征或彗星尾征。
乳腺叶状囊肉瘤 (systosacoma phyllodes)
是结缔组织和上皮组 织两种成份混合组成。 X线表现为圆形、卵圆 形或分叶状肿块,高 密度,边缘较光整, 没有毛刺现象,偶见 钙化。周围组织受压 移位。
通常由小叶原位 癌发展而来。 肿瘤组织呈弥 漫浸润性生长, 通常X线表现 为局限性致密 影,没有明确 肿块形成,可 伴有结构紊乱 和钙化。
单纯癌(carcinoma simplex)
病理基础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X线表 现为肿 块、结构紊乱、片状致密影或大量钙化灶。
髓样癌 (medullary carcinoma)
头尾位(craniocaudal,CC)
照片显示
1. 内外侧乳房组织充 分显示
2. 乳头位于影像中心
3. 腺体组织和脂肪组 织清晰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46岁,不规则肿物,边缘 可见毛刺征,手术: 左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2岁,左乳癌术后一年,右乳发现小病灶,导丝定 位手术,病理:右乳小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规则肿物班多形性钙化影,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右乳腺纤维瘤,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左乳肿物周 围可见毛刺,并密度明显高于右侧肿物。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右乳外上象限腺体结构不良,局部腺体纠集,放射状毛刺伴钙化,病 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3.钙化:钙化是乳腺癌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病理切片中 钙化出现率达70%以上,X线片中占40%以上。它是由于 癌细胞坏死、脱屑和钙盐沉着所致。乳腺癌的钙化在X线 片上特征性表现有三种,分别为:①线状、短杆状或蚯蚓 样钙化;②泥沙样钙化;③圆形、卵圆形或团簇样钙化。 一般说来,短杆状钙化发生于导管内,泥沙样钙化多发生 于肿瘤外围的腺泡内,团簇样钙化多发生于肿瘤的坏死区。 钙化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一般成堆分布,有聚集的倾向。 每一个钙化点多呈不规则形态,密度可浓可淡,各个钙化 点的密度也不完全一致。成堆的细小钙化对于诊断乳腺癌 有一定的帮助,尤其在无明显的肿块影时,钙化灶的出现, 特别是短杆状和泥沙样钙化,对于提示诊断,避免漏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叶内钙化常是小叶原位癌的唯一 征象。
乳腺癌的x线表现
肿物周围致密浸润,边缘模糊。病理:乳腺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42岁,发现右乳肿物一周,大小约5*4cm,质实,界 不清,活动欠佳。DR:巨大分叶状肿物,大部分边缘 清晰,部分边缘显示浸润表现,病理:右乳粘液腺癌。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2.局限性致密浸润及结构不良: 当乳腺某一个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 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域,即为局限性致密 浸润。此征象多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 等。约1/3系癌所致。浸润形态可为片状、不规则 形或类圆形。浸润边缘可有毛刺或钙化;结构不良 是指乳腺实质与脂肪间界面发生扭曲、变形、紊 乱,但无明显肿块。结构扭曲可见于乳腺癌,也 可见于良性病变。恶性结构不良多由导管扭曲变 形所致,由于爱灶浸润及灶周纤维组织增生收缩。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39岁,左乳外上扪及两个肿物,界限不清,局 部加压显示两个不同形态肿物,手术:左乳浸润 性导管癌(多灶)。2.5*2.0cm、1.2*1.0cm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8岁,右乳肿物,查体质硬,活动度差。DR: 不规则肿物,边缘略模糊浸润。皮肤广泛增厚, 腋下淋巴结肿大。手术:浸润性导管癌,并腋下 淋巴结转移。
46岁,左乳扪及巨大质硬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差。DR:左 乳不对称性致密,皮肤广泛增厚,腋下肿大淋巴结。病理: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40岁,右乳外上触及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差,DR:显示局 限性致密浸润,结构不良,乳晕区皮肤增厚,局部加压可见 腺体 纠集,放射状毛刺伴钙化(接下一张幻灯 片)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左乳小叶癌,扪及肿物,x线肿物不明显,仅可见局限性 致密浸润,腺体结构略显紊乱。乳腺癌 Nhomakorabeax线表现
局限性致密浸润,结构不良,手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50岁,左乳广泛性不均匀致密,腺体结构不良,皮肤增厚, 乳头内陷,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
• 概述: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 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女性发生乳腺 癌,约有50万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在 国内 正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30-54岁年龄组。
• 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月经初潮 早;未 育或第一胎生育年龄晚;绝经期晚;行经年 限较长;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较高 的女性;有明显家族遗传趋势等。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9岁,右乳肿物, 边缘模糊浸润,并少 许毛刺。病理:乳腺 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67岁,左乳外上肿物,边界 不清,活动差。DR:肿物 周围明显毛刺,左乳头 赘生物,病理:左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1岁,右乳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差。DR:右乳内下 肿物,边缘模糊浸润。病理:浸润性导管癌。
• 肿块的密度:一般肿块的密度较乳腺腺体的密度高,这是因为癌肿出 血、坏死、钙化、含铁血黄素沉着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较小的肿块 密度是一致的。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密度的不均,造成密度不均的病理 基础为肿块中间质分布不均、中心坏死、边缘部分实质增多、中央夹 有正常乳腺组织等。
• 肿块大小:X在线测得的肿块大小较临床上触及的肿块小,是诊断乳 腺癌的可靠依据,这是因为触诊所及肿块的大小,往往包括了癌肿周 围水肿、 炎性浸润及纤维化部分。一般良性病变X线片的测量值符合 或大于临床触及的肿块。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1.致密肿块影: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X线征象,在临床发现的乳 腺癌中,85%~90%的病例有此征象。
• 肿块的形态:可呈团块状、星形、结节状、 不规则形或分叶状。以 团块影最常见,约占X线诊断乳腺癌的45%,星形影约占35
• 肿块的边缘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①毛刺状边缘:这是大部分乳腺癌 肿块的X线表现,毛刺可长可短,可粗可细,较粗长的放射状突出称 为“触角”。系癌向周围浸润生长,病灶沿阻力最小处扩展所致。② 模糊边缘:边缘呈磨砂玻璃状样改变。③光整边缘:少数肿瘤边缘较 光整。有时癌瘤的大部分边缘是清晰光整的,而一小部分边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