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X线诊断
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趋势令
人关注。
对于这一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我作为文本优化,现在开
始对您提供的文本进行精细化处理,以期达到输出期望的效果。
诊断乳腺癌,得从病史询问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力求详细
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比如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乳头溢液的颜色、量,以及皮肤的变形情况等。
同时,我还会关注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因为这些都是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的因素。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我会充分利用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和磁
共振成像等技术。
乳腺X线摄影对于发现乳腺微小钙化灶具有较高的
敏感性,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肿块的
性质。
磁共振成像(MRI)在判断乳腺病变的性质、范围以及是否侵犯
邻近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实验室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会进行血液常规检查,了解
患者的全身状况。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检测有助于
判断患者的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法。
病理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我会对疑似病变的组织进
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分化程度等,从而确定是
否为乳腺癌。
在鉴别诊断方面,我会注意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症、炎性乳腺癌以及男性乳腺癌等疾病进行区分,
因为这些疾病与乳腺癌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

·健康科学·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你了解多少朱列张女士非常重视身体健康,有定期参加体检的习惯。
在今年的体检中,她发现体检项目单上乳腺检查这一栏里,可选的有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两项,她从来没有做过乳腺钼靶检查,所以就随手勾选了这项检查,谁知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
钼靶检查结果提示“左侧乳房外上局部细小多形性钙化灶”,张女士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了手术,术后诊断乳腺原位癌。
通过这则真实的故事,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为张女士捏了一把汗,也感叹她的幸运,同时大家对“钼靶检查”这一项目也产生了一定的好奇和疑问。
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科普一下“钼靶”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钼靶所谓“钼钯”就是钼靶X线摄影拍片,即数字化乳腺钼靶检查,是指利用低剂量软X线对乳腺组织进行摄像的技术。
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将乳腺放置于两块特制平板中,压紧后进行摄片,因此,很多医生打趣地称它为“乳腺的夹板拍片”。
钼靶X线摄影能清晰显示乳腺各层组织,是乳腺外科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对乳腺增生、乳腺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都有很重要的诊断作用。
二、钼靶X线摄影的优缺点(一)钼靶X线摄影的优点1. 无创操作,患者痛苦小。
乳腺钼靶检查并不会触及患者体内,痛苦相对较小。
2. 简单方便。
钼靶X线摄影具有全面、直观、安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费用较为低廉等特点,且检查不受患者年龄和体形的限制,留取的图像可供前后对比,因此,钼靶X线摄影可以被称为是“乳腺筛查的金标准”。
3. 敏感性高。
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的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7%~94%,它可以检测出医生触摸不到的乳腺小肿块,能发现≤1.0 cm的乳腺癌微小病灶和部分隐匿性病灶;对于钙化病变可以进行准确辨别,可观察到<0.5 mm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
(二)钼靶X线摄影的不足1. 钼靶X线摄影对致密性乳腺存在病变的判断能力较差,对导管内病变判断能力也不高,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彩超和其他手段进行确诊。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

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8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块边缘有分叶及毛刺183例,不规则高密度影6例,有肿块且肿块内或外有钙化90例,无肿块仅有泥沙样钙化6例,乳头内陷45例,乳晕及皮肤增厚98例,肿块周围显示水肿带或彗星尾30例,伴有血管影增粗增多30例,乳头溢液20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63例,其中对侧淋巴结转移者15例。
结论钼钯X线摄影是乳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成年妇女的1%。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城市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旨在通过对80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有完整影像和病理资料的乳腺癌80例,均为女性。
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52.2岁。
其中75侧临床触及肿块,1例出现乳头溢液,4例诉乳房隐痛、胀痛、针刺样痛。
1.2方法:所有病例均使用SIEMENS 公司生产的Mammomat Novation DR全数字化钼钨双靶乳腺X光机行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及内外侧斜位(MLO位)摄影, 必要时补充照射侧位( ML)或切线位片,或加摄放大摄影。
SIEMENSCOMPACT 图形处理系统,Agfa 5503激光打印机。
2 结果2.1发病部位: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乳32例,左乳48例。
以外上象限最多,有51例(63.8%),其次是内上象限13例(16.3%),外下象限9例(11.3%),内下象限7例(8.8%)。
2.2X线表现2.2.1肿块:本组有58例见到明显肿块影。
其中22例呈类圆形,30例有分叶,26例有毛刺。
乳腺癌钼靶X线诊断(附90例分析)

处理 , 均拍 摄 双 侧 头 尾 位 片 及 斜 位 片 , 双
缩 内陷 。③ 【管 改变 : f 『 L 血管 增粗 、 多 变 增
形、 排列紊 乱。④结 构紊乱 : 部腺 体结 局 构 紊 乱 , 常 结 构 消 失 , 侧 表现 不 对 称 , 正 双
论 著 ・ 床 辅 助 检 查 临
C H{ E C 0 M M UNI V 0 0 C 1 目S N SE f 0
乳 腺癌 钼靶 x线诊 断 ( 9 附 0例 分 析 )
组病例共有 钙化者 1 6例 , 中未见 明确 其
王 勇 要作用 。
肿块仅见钙化者 3例 , 钙化多为泥沙样 为
的乳 腺 癌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 9 0例 均 为 女 患 者 , 龄 3 年 3~7 4 岁 , 均 4. 平 9 5岁 。临 床 表 现 : 数 为 乳 房 多 无痛性包块 , 块质地较硬 , 肿 边界 不清 , 活
头尾位 位
图1
左 - g 上 象 限肿 块 , 缘 有 毛 刺 、 叶 及 血管 影  ̄ l L' 边 分
主 。( 间 接 征 象 : 皮 肤 增 厚 、 2 ) ① 收缩 : 期 早
x线直接 征象 和 间接征象 对乳腺 癌
的诊 断 价 值 。在 丰 富 的 脂 肪 组 织 的衬 托 下, X线 能 发 现 <3 m 的结 节 灶 , 对 乳 m 这 腺 癌 的早 期 发 现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 此 外 , x 线对为钙化 非常敏 感 , 发现细 小钙化 , 能
空膀胱 , 以减 轻 腹 内 压 , 加 压 扫 奄 。⑤ 再 也 可通 过 注射 利尿 药 的 办法 , 输 尿 管 充 使
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陈怡琪【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年(卷),期】2014(023)004【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确诊乳腺癌患者的X线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观察乳腺X线片,能够清楚看到簇状呈泥沙样钙化17例,这17例中仅观察到泥沙样钙化而不伴有肿块者有7例;X线表现孤立模糊结节影5例;乳腺结构局部扭曲紊乱6例;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呈局限致密浸润影12例;.根据病理分析得知:浸润性导管癌26例;导管原位癌5例;小叶原位癌3例;小叶癌早期浸润2例;上皮不典型增生部分上皮有癌变2例;小叶癌晚期浸润癌2例.结论:(1)X线表现上簇状泥沙样钙化是判断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根据;(2)对临床表现为小结节或临床无阳性患者,X线片示结节边缘不清晰或小尖角状突起时,要高度怀疑乳腺癌;(3)非对称性局部致密,乳腺结构扭曲紊乱,并有炎症或手术后遗症的,可以考虑乳腺癌的可能.(4)乳头溢液患者,并能够检查出乳导管内微小的病变,对于乳腺X线摄影能够准确地检查出早期乳腺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总页数】3页(P420-422)【作者】陈怡琪【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 214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乳腺癌早期诊断设备及其技术进展——乳腺X线摄影技术进展(一) [J], 余立君2.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癌筛查的价值 [J], 陈婉秋;陈晓凤;钱监柱3.乳腺钼靶X线与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效果比较 [J], 袁福建4.乳腺肿块切除活检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J], 张成仁;刘诏;张毅5.乳腺X线摄影、局部数字化处理与立体核心活检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附122例分析) [J], 吴功侃;起荣宇;吴蓉;由翠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面版】乳腺癌的x线诊断 ppt课件PPT文档

• 良性钙化:乳腺的良性疾病如纤维腺瘤、囊肿、感染病灶内的钙化, 以及血管钙化等,钙化灶位于肿块的内部,分布松散,密度较高且均 匀,颗粒的大小与形态不一,数目较少,常呈斑片状、树枝状、蛋壳 状等, 每平方厘米一般少于5个,与乳腺癌的钙化是可以区别的。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70岁, DR:左乳 内下不规 则肿物, 边缘模糊, 见毛刺影。 病理:左 乳癌。
乳腺癌的x线表现
女,53岁, DR:右乳 中央区域斑 片状致密, 内侧可见类 圆形结节, 乳晕区为中 心性皮肤增 厚,乳头内 陷。病理: 乳腺炎病乳 腺癌(肿块 为癌灶)
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不同病人皆为高密度肿块,边缘模糊第一个肿物周围可 见毛刺,不同程度皮肤增厚,病理皆为乳腺癌。
• 有人指出,每平方厘米内超过15个钙化点,乳腺癌的可能 性甚大;在一丛钙化点内,有2~3个宽度为100~200μm
乳腺良恶性肿瘤钙化的鉴别
• 恶性钙化及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1.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形状不一,直径常; 2.线样或线样分支状、虫噬样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 度,多为导管腔内的钙化。
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
• 4.毛刺:是指以肿物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 状分布的条索状致密影。毛刺征亦为乳腺 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 润区的边缘,癌性肿块约60%合并有毛刺, 偶尔,癌瘤本身影像并不明显,x线上仅表 现为星芒状向四周辐射的细长或粗长毛刺 影像。
乳腺癌毛刺征的x线表现
女,30岁,多灶癌,部分病灶不规则肿物伴毛刺,部分 病灶边缘模糊浸润。
乳腺钼靶诊断

钙化
细小钙化是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在所谓临床“隐性” 的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在X 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或针尖状钙化。 我们诊断恶性钙化的依据为: 1丛状微小钙化,直径0.5mm以下,在一平方厘米内超过5枚 2成群无法计数的微小钙化或大小不等的钙化,以微小钙化 为主 3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分支状钙化 4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 5仅少数粘液腺癌可表现有粗大钙化而酷似良性钙化
右乳癌 病理:右乳内上单纯癌弥漫浸润
右乳癌 右乳外上单纯癌
左乳簇状钙化 病理:左乳内上导管内癌
左乳癌 病理:左乳晕区浸导及浸润性小叶癌
左乳癌 病理:左乳外上单纯癌弥漫浸润
左乳癌
左乳癌(恶性钙化)
右乳癌 病理:右乳外上浸导
左乳癌 病理;左乳内上浸导
左乳外上局限致密考虑炎症 病理;左乳癌
“彗星尾”及“塔尖” 征
“彗星尾”征
“塔尖”征
乳后间隙的侵犯
肿瘤部位较深位于胸 大肌前乳后间隙消失
综合判断题
左乳中上腺癌伴单纯癌
右乳外上单纯癌
左乳浸润性癌伴黏液腺癌
左乳内上单纯癌
右乳癌 病理:右乳浸导
左乳癌 病理:左乳外上浸导
右乳癌 右乳内上单纯癌
左乳外上结构不良 病理;左乳外上导管内癌
毛刺型
X-114768 女 68 双乳癌
R
结构扭曲
L
R L
右乳外上导管癌早期浸润 左乳外上鳞状细胞癌
毛刺型
116784 女 64 高分化腺癌 病灶较小,可见向乳头浸润 的索条影及乳晕皮肤增厚。
透亮环
乳腺癌的间接征象
恶性肿瘤“透亮环”较宽或宽窄不一
83612腺纤维瘤 良性肿瘤“透亮 环”纤细规则
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诊断解读(全文)

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诊断解读(全文)乳腺钼靶成像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乳腺癌的普查工具,发现了大量的早期乳腺癌,使接受普查人群的乳腺癌病死率下降,其价值已被肯定。
研究表明,乳腺X线普查虽然不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但是却可以使很多早期乳腺癌得到诊断,对于50岁以上的妇女,普查3-4年后,乳腺癌死亡率就开始下降,7年后可下降40%;50岁以下的妇女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
乳腺钼靶检查已成为乳腺疾病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之一,其应用较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更为广泛,且与其他乳房检查方法互为补充。
1、哪些情况需要进行乳腺X线检查1)女性乳腺疾病普查,主要是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2)乳腺皮肤增厚、出现血性乳头溢液、皮肤炎症性表现和腋窝淋巴结肿大时,需进行钼靶检查以发现乳腺组织中的潜在病变;3)乳腺出现肿块时,需明确肿块的性质;4)新发现的乳腺癌,在确定治疗方案之前需全面检查乳腺,以明确有无隐匿性的病灶和确定病变的范围、性质等;5)乳腺癌保乳术后,需定期进行乳房钼靶检查以监测乳腺癌有无复发。
6)其他情况,乳腺专科医生认为需要。
一、检查方法(一)检查前的准备:为了获得符合乳腺疾病诊断需要和筛查要求的高质量图像,乳腺摄影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医技人员与被检查者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医技人员应该耐心的向被检查者解释检查过程、体位及压迫乳房给被检查者带来的不适,使之放松。
在检查过程中得到被检查者充分合作。
正确摆位是获得高质量乳腺X线图像的关键环节。
投照技师应了解病人本次检查目的。
并对症状、病程和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既往病史,婚育史,月经周期,家族史,其他影像学检测结果等进行补充记录。
乳腺X线摄影检查应尽量在月经后期进行,但对病变明显、触诊显著的患者,则不受时间限制。
(二)投照体位:乳腺X线摄影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The craniocaudal projection, CC)及内外侧斜位(The mediolateral oblique projection, ML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
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 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 活检。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 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 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 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毛刺状边缘
长毛刺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
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
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
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 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 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 内癌、早期浸润癌。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 的X线征象。约70%的乳腺癌在X线上 能清晰显示肿块阴影。在脂肪型乳腺中 肿块的显示率最高,而在致密型乳腺中, 因腺体组织掩盖,肿块显示率最低。小 叶癌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炎性 乳癌、导管内癌等常可见不到肿块。
1.肿块大小 在乳癌中,X线上测得的肿块90%以上小 于临床测量。这是因为乳腺在X线上虽然有 一定的扩大率,但在临床测量时,常将癌 性肿块周围的炎性浸润、癌瘤扩展浸润或 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皮肤组织等都包括在肿 物大小内,无法将这些因素去除,故测得 的大小要大于X线片上的大小。X线片上的 大小更接近于大体标本上瘤块的实际大小。
钙化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 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 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 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 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 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 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 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 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 腔内或间质内。
四 、乳头改变 发生在中央区的乳腺癌,早 期即可引起乳头回缩。发生乳晕区以外的癌 灶,因纤维增生牵拉,可使乳头回缩、扭向, 并将乳头向癌灶方向牵拉。如癌灶已侵及乳 头根部,则乳头完全固定。
五、皮肤改变、局部皮肤凹陷形似酒窝,称 “酒窝征”,皮肤水肿、增厚,炎性乳腺癌可 造成大片皮肤红肿。
六、转移症状和体征 淋巴结转移:同侧腋 窝,內乳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远处转 移:肺、胸膜、骨骼多见。
脂肪型
散在纤维腺体型
不均匀致密腺体型
致密型
BI-RADS乳腺病变分级共分为7级
0级:需要召回(recall),结合其他影像检查后再 评估。 I级:阴性,无异常所见。 II级:典型良性发现。常规X线间隔随访。 III级:良性可能性大,需要6个月后随访。恶性可 能性≤2% IV级:可疑恶性,建议穿刺活检。 IVa级:低度疑似恶性。恶性可能性范围> 2%≤10% IVb级:中度可疑恶性>10%≤50% IVc级:高度可疑恶性 >50%<95% V级:高度提示恶性,几乎认定为恶性病变,需 要手术切除活检 恶性可能性≥95% VI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
群集或丛状分布 :较小的乳腺组 织小于1mm平方 至少5枚钙化。
线状分布: 钙化排列成 线样。提示 导管内钙化 沉着,恶性 可能大。
段性分布:表示钙盐沉着1支或多支导管及 它们的分支内,提示乳腺小叶或段内有多 发乳腺癌可能。如果分泌性钙化,粗大圆 形钙化,可能良性,如果不定性钙化,细 小钙化为恶性可能大。
化的最可靠指征,正确诊断率达90%以上。
另外,若微小钙化总数超过30枚和每平方
厘米微小钙化数超过20枚,亦表明为癌的
可能。
典型的良性钙化
1.皮肤钙化
常位于腋及乳晕区 皮肤,通常中心透 亮,散在分布,在 斜位比较容易观察
血管钙化
常常表现为平 行轨道状钙化 或管状结构钙 化。
粗糙或爆玉米花 样钙化
钙乳,斜 位图像呈 新月形, 弧线状, 表示囊内 钙盐沉着
缝线状钙化,线样或管样
营养不良型 钙化,常见 外伤后或放 疗后,形态 不规则但是 粗糙,常常 大于0.5mm 。
中等度疑为恶性钙化
不定形或模糊 不清的钙化, 表现为细小或 模糊不清。弥 散散在分布表 现为良性,呈 丛状、区域状 或段性分布应 该活检。
3.肿块形状
乳腺癌肿块的形状多呈不规则形、
类圆形、分叶状,少数病例形态较奇 特,可为葫芦状、花瓣状或肾形。
类圆形
分叶状不规则形4.肿块边缘癌性肿块的边缘80%以上可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和 (或)浸润。毛刺征象是由于癌周围有纤维组织增 生及肿瘤向四周侵犯、扩展所致。浸润影多系癌周 的炎性反应或癌瘤直接向外浸润扩展的结果,多出
三、乳头溢液 造成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 如炎症、囊性增生病、乳管扩张症、乳头状 瘤以及乳腺良、恶性肿瘤等。乳腺癌发生乳 头溢液者不多见。乳腺癌的溢液多为单侧, 单个乳管口,自发性,呈血性或浆液血性居 多。值得注意的是,50岁以上妇女发生乳头 溢液时,半数以上系癌瘤所致。发生溢液的 原因可能与癌瘤坏死、出血及分泌物增多有 关。
乳腺癌临床表现
一、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的最主要症状和体 征,约97.6%是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其中, 80%是由患者自己偶然发现的。乳腺癌好发 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及中央区, 少数位于乳房下部。 二、疼痛 乳腺癌患者通常患乳无痛或仅有轻 微疼痛,但少数可伴有疼痛或胀感。疼痛性 质多为钝痛或隐痛,且局限于病变处。
钙化
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将乳腺钙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性和高度 可疑恶性钙化三类。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 包括:
①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和形状不一,
直径小于0.5mm。
② 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
常不连续,宽度小于0.5mm,多为导管内钙 化。
国外学者通过400例孤立丛状微小钙化手术 证实病例的分析,认为小线虫状、线样或 分支形及不规则大小的微小钙化是恶性钙
五、伴发所见 1.皮肤增厚 2.乳头回缩 3.腋窝淋巴结肿大
皮肤增厚
乳头内陷,“漏 斗征”
腋淋巴结增大
Thank You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山东省肿瘤医院
影像科
BI-RADS乳腺X线分型
旧版X线分型是根据乳腺腺体量分为4型, 即脂肪型(<25%),少量腺体型(≥25% <50%),多量腺体型(≥50%<75%),致 密型(≥75%)。 现新版分型是根据乳腺纤维腺体数量分为a、 b 、c 、d 型 a型 脂肪型 b型 散在纤维腺体型 c型 不均匀致密型, d型 极度致密型,可能掩盖小肿块
通常是退化的纤 维腺瘤所致,呈 粗大颗粒状
大的圆形钙 化,常常伴 有导管扩张 。随导管走 行分布,走 向乳头。分 泌性钙化常 见60岁以上 妇女。
圆点状钙 化,可以 大小不等 ,散在分 布。如果 钙化小于 0.5mm,应 该警惕。
中心透亮的 钙化
蛋壳样或弧 形钙化,常 见于脂肪坏 死及囊壁钙 化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在钼靶X线上的表现可分为主要征 象(primary)、继发征象(secondary)和 间接征象(indirect)三类。 主要征象包括: 肿块(肿块大小、形态、 密度、边缘、)和微小钙化; 继发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性凹陷“酒 窝征”、乳头内陷 “漏斗征”及腋窝淋巴 结转移;不对称致密及单支导管扩张。 间接征象:指进行性局限致密、局部结构扭 曲及单只导管扩张.
前言
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 全世界每年将有120万人患乳腺癌,每年的 死亡人数达25万人左右。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逐年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某些大城市和地区妇女首位或第二 位常见的恶性肿瘤。
前言
乳腺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T0期乳腺癌中,50%以上 是由乳腺X线检查发现的,如结合临床并全面 综合应用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如B超、MRI等, 可有更高的检出率。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乳腺癌起自正常终末导管小叶单位,进展为 中间的增殖阶段,即非不典型增生和不典型 增生,最终分化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CIS)和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IBC)。
现在肿块影的某一边缘,并有沿乳导管向乳头方向
浸润之势。个别病例,特别是早期病例,毛刺可能
十分细小,需放大后仔细观察或用放大摄影才能辨
认出。硬癌患者因有明显的纤维增生反应,可有较 粗长的毛刺。
边缘
•清晰 •模糊 •小分叶 •浸润 •毛刺
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X线征象, 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40%的乳 腺癌可见此征。偶尔乳腺癌本身占位效应不 明显,X线上仅表现为光芒状向四周辐射的 细长或粗长毛刺影像。形成毛刺征的原因: 可能是由于癌周的间质反应,癌瘤直接向外 浸润扩展,癌细胞沿乳腺导管扩展,或是癌 周小梁结构向肿瘤方向牵拽等因素所致。
粗糙不均 密度的钙 化,大于 0.5mm,有 融合趋势 ,但比营 养不良型 钙化小。
较大恶性可能钙化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线状或细线分支状钙化
钙化的分布
弥漫/散在分布 :钙化任意分 布在全乳。此 种分布的细针 状或不定性钙 化常为良性, 且为双侧。
区域性分布:钙化散在分布于较大的乳腺 组织,且不符合导管的分布,可累及乳腺 一个象限或超过一个象限,恶性可能性很 小。但评估是必须注意钙化形态。
X线与临床测量的差异程度随肿块边缘
特征而异,肿块边缘有明显毛刺或浸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