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细雨

合集下载

春风化雨德育先行作文

春风化雨德育先行作文

春风化雨德育先行作文
《春风化雨德育先行》
德育,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的词儿,其实啊,就像那无声滋润的春雨,悄然地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个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那天大早,我就满心欢喜地赶到了集合地点。

到了那才发现,大家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啦。

我一下子有点懵,不知道自己该干啥。

这时,有个笑眯眯的大叔走过来,对我说:“小伙子,来,先把这些工具分发一下吧。

”我赶紧点头,接过工具就开始忙活。

分发的过程中,我看到小朋友努力地捡着垃圾,爷爷奶奶们细心地擦拭着公共设施。

大家脸上都带着笑容,就好像这不是干活,而是在享受一样。

我本来还有点懒散的心思一下子就消失了,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其中。

等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看着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社区,心里那叫一个满足啊。

从那次之后,我就真切地体会到了德育的力量。

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却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让大家的心情更好,也让我自己有了特别不一样的感受。

就像春风温柔地吹拂着每一个角落,德育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呀。

真的,德育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点滴里,只要我们愿意去感受,去行动,它就能像那春风化雨一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呢!以后我也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让德育先行在我的生活里,嘿嘿!。

德育的经典语录

德育的经典语录

德育的经典语录1. 德育啊,就像是给心灵播撒种子的魔法,好的品德能让一个人闪闪发光。

比如说,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笑着说:“你这孩子,品德真好。

”这就是德育在生活中的小小闪光。

2. 德育不是空口说白话,它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

你想啊,如果每个人都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不顾道德规范,那世界得多乱?就像在社区里,要是大家都乱丢垃圾,那还能住人吗?所以呀,遵循德育,就是在为和谐的环境出份力。

3. 品德这个东西,是藏在人骨子里的宝藏。

德育就是挖掘这宝藏的铲子。

我朋友小明,以前很调皮捣蛋,后来学校加强了德育教育,他变得有礼貌、懂得关心人了。

他妈妈都说:“这德育真是神了,把我儿子都变了个样。

”4. 德育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给我们指出正确的路。

我有次在商场看到一个小朋友想拿货架上的东西却够不着,旁边一位大姐姐主动帮忙拿下来。

这大姐姐的行为就像是被德育之光点亮的,温暖又美好。

5. 别小看德育,它可是能让社会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顺畅的润滑油。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就像齿轮与齿轮之间紧密配合。

像我同桌,我忘带笔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借给我,这就是德育在校园里的体现。

6. 德育是做人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人就像没有根的浮萍。

我曾经在公园里看到有人践踏草坪,旁人指责他,他还不以为然。

这种没有接受良好德育的人,就缺乏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

7. 品德修养是一个人的名片,德育就是制作这名片的设计师。

我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的时候,有个伙伴特别积极,总是主动承担最累的活,他的品德名片上肯定写满了善良、热心,这就是德育塑造出来的。

8. 德育就像一阵春风,吹到哪里哪里就充满生机。

我邻居家的小孩以前很自私,在幼儿园接受了德育教育后,现在会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了。

你看,这德育就像春风,让孩子的心田开出了分享之花。

9. 你以为德育离你很远吗?其实它就在你身边的点点滴滴里。

好比在餐厅里,你轻声细语,不打扰别人用餐,这就是德育的小细节。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分析"以爱育德,以德育心"是一句中国传统文化的谚语,意思是通过爱来培养道德,通过道德来培养心灵。

这句谚语出现在许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著作中,其中包括孔子的《论语》。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在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德育教育,孩子们可以学习到道德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通过讲述传统故事、讲解道德原则和规范,举办各种以道德为主题的活动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示范道德行为,并且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体会道德价值。

爱育德和以德育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时期是孩子们形成基本道德观念和品德的关键时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以爱育德意味着通过爱来教育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做出自己应有的道德行为,并且与孩子建立真诚的感情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以德育心则是以道德修养来教育孩子的心灵。

这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善良的心灵。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孩子的道德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2.注重情感教育。

在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感,尽量使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总之,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德育论文: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11

德育论文: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11

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我时刻有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

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会用我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用我的汗水,我的聪明才智,用我这一颗跳动的火热的心!去面对一群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我要用我的爱去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一、爱是教育的基础——做学生们的慈母、严父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虽然学生心稚嫩,如果教师满怀热情,如春风细雨一般、学生的心灵就会向你敞开任你洗涤和灌溉。

一个班主任,必须懂得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建筑师,班主任工作是对学生的身心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感化。

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在老师的身上感觉到父母的慈爱和严厉是我最初的工作思路。

在班级管理中,我把自己的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平时,我会用细心的呵护去感化孩子们,当然也要用规定去约束他们。

每接一个班级,我首先都要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同学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

二、给后进生多一点关心爱护——滋润每位学生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学生的热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了教育好学生,我做到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尽量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温暖,做到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热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

对学生强烈的爱,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鼓舞和鞭策学生,使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细雨润物悄无声

细雨润物悄无声

细雨润物悄无声教育是慢的艺术、等待的艺术,对学生的教育应有耐心,少说多做、静待花开。

近日,由我校党总支部主办、学管中心承办的五乡中学第二十届“静待花开”班主任德育论坛在校报告厅举行,我有幸与同仁们分享了自己在2020学年里的德育经历——对学生进行细雨润物般的德育渗透!1.德育现状当今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德育状况已大不同于以往。

比如:(一)学生群体成长环境引起的变化1、学生群体在备受关爱和开放自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思想更加独立,拥有更加平等的话语权;2、学生群体伴随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成长,获取知识渠道更加广阔,往往在老师和长辈面前自视较高;3、学生学习、休闲方式呈现社交化和网络化,对网络依赖更强,给人以重虚拟轻现实之感。

(二)班级学生个性问题的集中表现原高二(8)班由41位同学(男生28、女生13)组成。

他们选课相对集中的是物理,其他各种选课都有,组合有14 种。

而且即使是同一选考、学考科目还被分在不同的任课老师班级里,课代表就有23位之多,另外还需十几位班干部、7位寝室长和6位小组长......情况的复杂性给教学和德育都添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也就是在寻找各个职位的适当人选时,通过观察发现班级男女生的集中问题:13位女生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骄纵、抑郁、懒散,而28位男生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傲娇、嘴炮、痞气、妈宝。

二、德育渗透在以上德育状况之下,显然过去那种集体说教的德育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德育需求,因而我转向用爱心、耐心、恒心在与学生们的日常相处在进行德育渗透。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感悟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我们班主任的高到位率、深调查度让懒散、傲娇、嘴炮等不良恶心早已无处遁形,真可谓消失于无形。

(二)同伴影响、自主管理利用同伴在态度或行为上的积极表现感召群体中的个例、特例,让他们在统一的群体中找到归属感。

一方面,建立班干部管理制度,共同制定班规,实现班级一定程度上的=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定期组织学习自行开展主题班会。

以德育人,以德施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研究发言稿

以德育人,以德施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研究发言稿

以德育人,以德施教,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研究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立德树人,做最美教师》。

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诗: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这首诗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澎湃起我教育的梦想,带着这份激情和梦想,我踏上了有知识,情感,理想和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除了强调爱是教育的前提之外,还告诉我们不可忽视教育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不知道其他教师感受如何,我只知道,就是这句话让我在教育的舞台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甚至于鞠躬尽瘁地教了20年。

因为,我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国家的栋梁,我的课堂里成就着祖国的希望。

我很清楚地记得,在上初三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患上了急性心肌炎,当我们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用双肘支撑着讲台坚持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都劝他回家休息,可他却说:“现在正是你们的关键时刻,我不能放下你们不管,等你们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老师的病自然就好了!”朴素的几句话,让很多同学都掉下了眼泪。

这种春蚕吐丝,蜡炬成灰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吗?当我有一天也身为教师的时候,我志愿做一个和他一样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自己的职业,虽然它没有别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势,也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财富,但我依然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

面对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我觉得自己就是多个孩子的母亲,从不歧视每一个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陪他们一起成长。

每天,我都会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孩子,除了讲授知识之外,还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

如果孩子有问题和困难,我会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

二十年的辛勤耕耘,二十年的的默默守望,我深深的热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德育工作指南中的金句

德育工作指南中的金句

德育工作指南中的金句
1. “德育就像阳光,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灵!”例子:你看我们在学校里,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教导,不就是那温暖的阳光吗?让我们茁壮成长。

2. “德育是开启美好人生的钥匙呀!”例子:就像你想要进入一个神秘的宝藏世界,没有这把钥匙怎么行呢?
3. “德育工作,那可是塑造灵魂的伟大工程!”例子:想想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那不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吗?
4. “德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啊!”例子:平时老师对我们的点滴教诲,不就像那悄无声息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吗?
5. “德育工作,是点亮未来的明灯哟!”例子:没有这盏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就容易迷路吗?
6. “德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呢!”例子:没有坚固的基石,怎么能盖起高楼大厦呀,人才培养不也是这样吗?
7. “德育,让我们成为有温度的人哇!”例子:如果大家都冷漠无情,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可怕呀!
8. “德育工作,绝对不能忽视呀!”例子:你想想,要是都不重视德育,那孩子们会变成什么样呢?
9. “德育是心灵的滋养品呀!”例子:就像我们需要食物来滋养身体,
心灵也需要德育来滋养呀!
10. “德育,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藏!”例子:没有这个宝藏,我们的人生该多无趣呀!
我的观点结论:德育工作真的太重要啦!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润物无痕、细雨无声

润物无痕、细雨无声

润物无痕、细雨无声摘要:语文这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时期承载了很大的教育价值。

教师要通过教育洗礼学生内心,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合理化指引下,更好地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合理渗透是对学生教育的一种引领。

教师要让德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感受到智育和德育的结合下,保证自身的健康成长。

所以,教师所要彰显出的德育教育效用是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匹及的。

教师紧紧立足德育教育环节,让学生在全面发展上看到希望,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发展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重要意义;渗透策略前言:新课程教育改革之下,看到了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价值。

从小学阶段就要对学生实行合理的德育教育,这是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看到希望的一个重要性的根本。

语文和德育教育的结合,让学生面对知识学习不再迷茫,而是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德育学习步伐。

教师在实行合理渗透策略之下,也让学生在进步和发展上成为可能。

德育教育不仅是知识上的教育,更是学生内心上的教育。

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获得良好的语文知识学习下,也拥有良好的品质和人格。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教育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但是在德育教育的合理融入下,也让学生在学习上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这其中所彰显出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第一,德育教育的合理渗透,让学生面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时候,拥有了清晰的头脑,也会励志形成一个优秀的人才。

在通过合理的德育为学生提供引领的情况下,让学生形成了完善的学习成长空间。

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洗礼,也是让学生扎实记忆知识的根本保障。

第二,在德育教育的积极渗透下,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变得更加丰富,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提升,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1]。

第三,在德育教育的激发下,学生会从语文知识的实际学习内容出发,让学生看到了语文学习的希望,也能够在参与语文知识学习的时候,接受德育的教育,让自己的德育和智育都发挥出良好的效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让德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细雨
以下是关于让德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细雨,希望内容对
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让德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灵的细雨专家教师代表畅谈学习
贯彻《若干意见》体会本报北京3月28日讯(记者李小伟梁
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在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反响。今
天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贯彻《若干意见》座谈会上,首都高校
有关专家、学者以及部分省市教育部门负责同志、中小学教师
代表纷纷发言,畅谈各自的认识和体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罗国杰说,未成年人处于成长的可塑性最强时期,既是最易接
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时期,又是容易受到不良影
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18岁之前所塑造的道德
素质,对其一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此时没有打好良好
的基础,成年以后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必将更加困难。 中
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兰宏生指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设应抓好三项教育:首先是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当前极
为重要的任务;其次是加强诚信教育;第三是进行新的《守则》
和《规范》教育。 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介绍说,北京市有
未成年人23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学生的精神风貌、思
·

想道德状况如何,与首都全体市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与首
都的形象息息相关。因此,北京市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办好教育的首要任务,纳入
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中,统筹考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遵循
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统筹规划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了《中
小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要》;加大了学生文明行为培养的力度,
在全国率先重新修订并颁布了新的学生守则和规范。据统计,
近十年来,北京市高中阶段发展学生党员2.8万人;20多万
中小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每年发展学生团员近10万人。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袁爱俊认为,德育工作者、少先队、
共青团、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建设好这支队伍恐
怕比盖多少个文化馆、博物馆都有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
以在学生的心灵、人格和素质里筑起人生的支柱,可以让学生
健康快乐地成长、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她说,一个好的班主
任就是一个教育基地,就是一个动力源,就是一所学校。因此
一定要重视班主任、德育队伍的建设。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
康岫岩强调,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
有效载体。她介绍了南开中学注重在校内、校外开展多种形式
的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内涵的教育活动。如每年有计划地
组织25项全校性的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感
悟民族精神的意义与价值,逐步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
·

品格。活动中不少学生都觉得:“教育活动震撼了我们的人生
观。”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校长陈洁说,以往我们学校的家长
会,家长问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考试成绩如何?排名是第
几?”却很少关心孩子在学校的其他表现。为了改变家长了解、
评价孩子的角度过于单一,不利于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也
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现象,学校创新了家长会的形式,邀请
孩子、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学校给孩子们提供平台,让孩子
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使家长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和
认可自己的孩子。这种方式为家庭、孩子和学校构建了一个优
质的教育平台,促进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深
入务实的开展。 北京小学吴国通认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层次
取决于成年人的教育水平;未成年人做人的热情源于成年人做
人的激情;应学会做人的首先是我们众多的教育者,其次才是
受教育者。他认为,改进德育的方式、方法是实现“以人为本”
和“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也是克服道德教育简单化、概念
化、口号化、一刀切弊端的重要前提。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
具体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孩子产
生终生受益的影响,才能进一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
的性格。因此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更适应本地域、
本生源文化背景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将是贯彻《意见》的更
为长期、艰巨的任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