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547-2008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导则

合集下载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一、工程概况村镇供水工程是指为满足农村地区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供水系统。

该工程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与设计,确保供水的安全、稳定和经济。

二、规划与设计1. 确定供水水源根据当地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供水水源,确保水源的储量充足、水质优良。

2. 确定管网布置合理确定管网的布置,保证各个用水节点的供水压力和流量均衡。

同时要考虑到管网的防冻、防腐蚀等问题,并确保管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确定设备选型根据供水量、水质等特点,选用合适的水泵、水箱、水处理设备等,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节能性。

4.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三、施工与验收1. 施工组织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施工期间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2. 施工验收村镇供水工程竣工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验收时要检查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管网的连通性等,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3. 竣工报告完成验收后,需要编制竣工报告,详细介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情况,并提出工程的运行管理措施。

四、运维与管理1. 定期检查对供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管网的完好。

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障供水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安全管理加强供水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数据管理建立供水系统的运行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供水量、水质等数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 应急预案制定供水系统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供水的安全和连续性。

以上是村镇供水工程的技术规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规法规定和规范执行。

通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和管理,提高供水的效率和质量,为村镇居民提供安全、稳定和经济的用水服务。

村镇供水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村镇供水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目次1 总则 (52)2 供水规划 (53)3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54)3.1 供水规模和用水量 (54)3.2 供水水质和水压 (55)3.3 水源 (55)3.4 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 (56)3.5 防洪和抗震 (56)4 取水构筑物设计 (57)4.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57)4.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57)5 泵站设计 (59)6 输配水设计 (61)7 调节构筑物设计 (63)8 水厂总体设计 (64)9 净水设计 (65)9.1 一般规定 (65)9.2 预沉 (65)9.3 粗滤和慢滤 (65)9.4 凝聚剂和助凝剂的选择与投配 (65)9.5 混合 (66)9.6 絮凝、沉淀和澄清 (66)9.7 过滤 (68)9.8 净水器 (68)9.9 深度净化 (69)9.10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 (69)9.11 地下水除氟 (71)9.12 电渗析 (71)9.13 消毒 (72)10 施工与验收 (74)10.1 一般要求 (74)10.2 土建工程 (74)10.3 材料设备采购 (74)10.4 管道、设备安装 (74)10.5 试运行 (75)10.6竣工验收 (75)11 运行管理 (76)11.1 一般要求 (76)11.2 水质检验 (76)11.3 水源管理 (76)11.4 净水厂管理 (76)11.5 泵站管理 (77)11.6 输配水管理 (77)12 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78)12.1 一般要求 (78)12.2 雨水集蓄供水工程 (78)12.3 引蓄供水工程 (79)12.4 分散式供水井 (79)1 总则1.0.1~1.0.2村镇供水工程与城市供水工程相比,规模小,用户分散,建设条件、管理条件、供水方式、用水条件和用水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本规范系根据村镇供水特点编制,适用于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3村镇供水工程,形式多样、规模差异大,建设和管理的条件不同、要求不同,应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1
DB11/T 469—2007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隐蔽工程 concealed construction 在施工过程中,上一工序结束后,为后续工序或工程所覆盖、包裹或遮挡,以致无法进行复查的工 程。 3.2 单元工程 separated item project 分部工程中由几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 3.3 分部工程 separated part project 在一个建筑物内能组合发挥一种功能的建筑安装工程,是组成单位工程的部分。对单位工程的安全、 功能或效益起控制作用的分部工程,称为主要分部工程。 3.4 单位工程 unit project 具有独立发挥作用或独立施工条件的建筑物。 3.5 见证取样检测 evidential testing 在监理机构或项目法人监督下,由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现场取样,并送到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检测单 位所进行的检测。 3.6 抽样检验 sampling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检验项目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 进行的检验。 3.7 外观检验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以反映工程外在质量的检验。 3.8 验收 acceptance 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 质量进行抽样复验,并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的确认。 3.9 竣工验收 final acceptance 在工程全部施工完毕后,投入使用前,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的确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任务愈加重要,并要求供水工程必须满足城乡居民供水需求,保证水质合格安全。

为此,出台《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加强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安全供水水平,规范村镇供水工程布置、施工、检测和管理,保障供水质量和安全。

一、规范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造、拆除的村镇供水工程,以及水质不好的村镇供水工程的改造和管理。

二、设计规范(一)设计要素1、水源选择:应考察调查水源的水质、水量、水位和水权等情况,并根据地质地貌、水利工程形式、水利工程结构、水利设施设备和供水地区特点等决定选取合适的水源,优先考虑矿泉水、河流、大型水库以及自来水等可以保证质量和稳定性的水源;2、水质技术标准:根据村镇供水要求,水质合格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涉及水源的水质、水量、水位和水权等要求,保证供水的水质合格;3、供水能力:应根据要求分配设计供水能力,满足村镇居民供水需求,充分考虑水质要求,确保供水安全和质量符合标准;4、供水设备:应根据供水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投资选购合适的供水设备,主要有水泵、变频器、水管、管道等,保证供水质量;5、构筑物布置:应考虑构筑物的结构、尺寸和布置,确保构筑物的安全性和牢固性,以便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6、管网布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供水管网的布置方式,保证管网规划合理,管道类型正确,管径适当,减少水头损失;7、管理制度:应制定和完善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制度,包括规范供水操作流程、建立供水设备检验和维护制度、加强供水设备的监管等内容。

(二)设计质量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质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并需要经过相应的设计验收。

三、施工规范(一)拆除工程1、在拆除工程前,应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拆除方案,并总结拆除工程安全措施;2、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拆除设备时要注意设备及其配套件的保护;3、拆除过程中应全程实施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保证村镇供水工程的安全、质量符合标准;(二)新建工程1、新建工程应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并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时、按量、按质完成;2、施工阶段应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安全帽、安全带以及施工防护装置必须佩戴;3、新建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并做好验收记录;4、新建工程完工后应经过正式的竣工验收,保证供水质量和安全;五、检测规范(一)水源质量监测村镇供水工程的水源质量应严格控制,应定期对供水水源进行监测,遵循村镇供水质量检测技术规定,确保供水质量和安全;(二)管网内部检测管网内部检测应定期检测管网内部漏水情况,及时发现泄漏点,并及时进行维修;(三)系统运行检测系统运行检测应定期对供水系统进行运行检测,以排除系统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四)设备检测应定期检测供水设备,以确保竣工投产后的设备质量符合标准,有效保障供水质量和安全。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一、技术要求1.1 供水工程总体要求(1)根据当地村镇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供水工程的设计方案,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满足居民和农田的用水需求。

(2)供水工程应采用可靠的水源,保证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

(3)供水系统应设计合理、运行可靠,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供水工程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节水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污染。

1.2 供水工程设计要求(1)供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规模、用水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管道的布置和水压的控制。

(2)供水系统应具备一定的调节控制能力,可根据用户用水需求进行调整。

(3)供水工程应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合理的排布和隔离,确保运营和维护的便利性。

(4)供水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一定的扩建空间。

1.3 供水工程施工要求(1)供水工程施工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环保。

(3)管道的焊接和连接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连接的牢固和不漏水。

(4)施工期间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严禁发生事故。

二、工程设备2.1 供水设备(1)供水泵:选择适合当地水源和供水量的水泵,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水源处理设备:根据水源的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处理设备,保证供水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3)储水设备:根据供水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水箱或水塔,保证供水的储备量和稳定性。

2.2 管道设备(1)管材: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塑料管道或金属管道,保证管道的质量可靠和使用寿命长。

(2)管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管件,保证管道的连接可靠和密封性好。

(3)阀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阀门,保证供水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三、水质要求供水工程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当地实际需求,确保供水的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

水源的选择和处理设备的安装应保证供水的水质达标。

四、运行和维护(1)供水系统的运行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供水的稳定和连续。

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分村实施方案080715

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分村实施方案080715

广元市利州区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分村实施方案(三堆镇飞龙村)广元市利州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九日1.概况1.1基本情况三堆镇飞龙村位于利州区三堆镇东南部,与宝轮镇相邻。

全村共有8个组310户1198人。

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平均海拔600-1000米,属典型的旱山村组。

1.2饮水安全现状及解决人数据饮水安全现状调查统计,该村总人口1198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为860人,占总人口的71%,饮水安全及基本安全人口为338人,占总人口的29%。

饮水不安全现状表现主要是水源地距离超过1000米的有570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290人。

本次工程拟对该村饮水不安全的102户412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予以解决。

解决人数占该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的48%。

2.工程设计2.1设计标准该实施方案是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供水工程设计年限按10-15年确定,防洪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洪水设计,分散工程设计用水量定额按综合用水量取100升/(人.日)。

水源选择水量充,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

附:飞龙村一组人畜饮水工程概算表杏子坪引水工程(1)总体布置杏子坪引水工程位于飞龙村1组,计划解决饮水安全人口25人。

根据水源情况,采用邱家沟作为水源,通过引水管道引至莫金林房后,解决1组莫金林附近村民饮水安全。

(2)用水量测算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农村饮水安全供水量标准按综合用水量100L/天测算。

则该工程用水量Q=100L/天×25人=2.5(m3)(3)水量平衡该工程采用邱家沟作为水源。

根据出水水量观测和调查当地群众,该水量可以满足杏子坪25人的村民饮水。

(4)输配水管道工程该供水工程从邱家沟水源地通过DN25(1.0Mpa)900米引水管道引至莫金林居住集中地高位水池,再从高位水池铺设DN25(1.0Mpa)300米配水管道,即可供该片25个村民用水。

DB11T 341-2006 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DB11T 341-2006 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ICS 91.140.60DB P 40备案号:18392-2006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esign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rural water supply2006-02-22发布2006-04-20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341—2006目 录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及其应用条件 (3)4.1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3)4.2 各类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应用条件 (4)5 计算机监控系统 (4)5.1 一般规定 (4)5.2 硬件配置 (4)5.3 软件要求 (5)5.4 辅助设计 (6)5.5 监控项目设置 (6)6 过程检测仪表设置 (6)7 设计文件组成 (9)7.1 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文件 (9)7.2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组成 (9)7.3 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组成 (9)附录A (11)附录B (12)参考文献 (13)IDB11/T 341—2006II前 言为规范北京市辖区内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明确不同类别水厂自动控制系统应达到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新水京威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浩、窦以松、赵福生、崔彩林、白健、胡孟、潘青、刘栋、莫余诚、刘文朝、赵洁群、丁建新、史海波、李晓亮。

DB11/T 341—2006 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术语和定义、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过程检测仪表设置和设计文件组成等。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村镇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村镇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村镇供水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目录第一部分质量评定通用表格 (1)表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2)表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 (3)表2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4)表 2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5)表2.1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资料核查表填表说明 (6)表2.1 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资料核查表 (7)表3 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9)表3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10)表4 隐蔽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填表说明 (11)表4 隐蔽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12)表5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填表说明 (13)表5 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等级签证表 (14)第二部分质量评定专用表格 (15)1 地基和基础工程 (16)表1.1 基坑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6)表1.1 基坑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7)表1.2 基坑回填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8)表1.2 基坑回填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9)2 泵房工程 (20)表2.1 砌砖体泵房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20)表2.1 砌砖体泵房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21)表2.2 泵房现浇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22)表2.2 泵房现浇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23)表2.2.1 泵房模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24)表2.2.1 泵房模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25)表2.2.2 泵房钢筋加工与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27)表2.2.2 泵房钢筋加工与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28)表2.2.3 泵房现浇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30)表2.2.3 泵房现浇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1)表2.2.4 泵房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32)表2.2.4 泵房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3)表2.3 泵房设备基础及闸槽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34)表2.3 泵房设备基础及闸槽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6)3 取水、蓄水构筑物 (38)表3.1 现浇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38)表3.1 水池现浇混凝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39)表3.1.1 水池模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40)表3.1.1 水池模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41)表3.1.2 水池钢筋加工与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43)表3.1.2 水池钢筋加工与安装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44)表3.1.3 水池现浇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46)表3.1.3 水池现浇混凝土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47)表3.1.4 水池变形缝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48)表3.1.4水池变形缝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49)表3.1.5 水池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51)表3.1.5 水池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评定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52)4 输配水管道 (54)表4.1 沟槽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54)表4.1 沟槽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55)表4.2 沟槽回填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56)表4.2沟槽回填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57)表4.3 管道基础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58)表4.3管道基础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59)表4.4 钢管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60)表4.4钢管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61)表4.4.1 钢管接口连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62)表4.4.1 钢管接口连接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63)表4.4.2 钢管水泥砂浆内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65)表4.4.2钢管水泥砂浆内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66)表4.4.3 钢管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67)表4.4.3 钢管环氧涂料内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68)表4.4.4 钢管外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69)表4.4.4 钢管外防腐层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70)表4.4.5 管道敷设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72)表4.4.5 管道敷设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73)表4.5 塑料管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74)表4.5 钢管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75)表4.5.1 塑料管接口连接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76)表4.5.1 塑料管接口连接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77)表4.5.2 管道敷设工序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79)表4.5.2 管道敷设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80)表4.6 流量检测仪表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81)表4.6 流量检测仪表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82)表4.7 水表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84)表4.7水表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85)表4.8 阀门井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87)表4.8 阀门井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88)表4.9 镇、支墩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90)表4.9 镇、支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91)表5.1 水泵机组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92)表5.1 水泵机组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93)表5.2 离心泵安装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94)表5.2 离心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 (95)表5.2.1 离心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表 (96)表5.2.2 离心泵单元工程主要部件调试及操作试验质量检查表 (97)表5.3 潜水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98)表5.3 潜水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 (99)表5.3.1 潜水泵单元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表 (100)表5.3.2 潜水泵单元工程试运转质量检查表 (101)表5.4 水处理及消毒设备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02)表5.4 水处理及消毒设备安装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03)表5.5 开关柜和配电柜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含各部分质量检查表)填表说明 (104)表5.5 开关柜和配电柜(箱)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105)表5.5.1 开关柜和配电柜(箱)安装质量检查表 (106)表5.6 电缆与管线安装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07)表5.6 电缆与管线安装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 (108)表5.6.1 电缆与管线安装单元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表 (109)表5.7 接地装置安装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10)表5.7 接地装置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 (111)表5.7.1 接地体单元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表 (112)表5.8 接闪器和避雷引下线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13)表5.8 接闪器和避雷引下线单元工程安装质量验收评定表 (114)表5.8.1 接闪器和避雷引下线单元工程安装质量检查表 (115)表6.1 视频安防系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 (117)表6.1 视频安防系统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18)表7.1 调节构筑物满水试验记录表填表说明 (119)表7.1 调节构筑物满水试验记录表 (120)表7.2 输配水压力管道注水法试验记录表填表说明 (121)表7.2 输配水压力管道注水法试验记录表 (122)表7.3 管道冲洗与消毒记录表填表说明 (123)表7.4 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强度检验评定填表说明 (125)表7.4 ΧΧ分部ΧΧ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表 (126)表7.5 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标准填表说明 (127)表7.5 ΧΧ分部ΧΧ砂浆土试块强度统计表 (128)表7.6 混凝土单元工程原材料检验备查表填表说明 (129)表7.6混凝土单元工程原材料检验备查表 (130)表7.6.1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骨料检验备查表填表说明 (131)表7.6.1 混凝土单元工程骨料检验备查表 (133)表7.6.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备查表填写说明 (134)表7.6.2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备查表 (135)表8.1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铺设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36)表8.1 砂垫层和砂石垫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37)表8.2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铺设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38)表8.2 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39)表8.3 水泥砂浆面层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40)表8.3 水泥砂浆面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42)表8.4 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44)表8.4 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46)表8.5 抹灰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48)表8.5 抹灰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49)表8.6 门窗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51)表8.6 门窗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53)表8.7 水性涂料涂饰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157)表8.7 水性涂料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158)表9.1 两检表填表说明 (160)表9.1 XX单元工程施工质量两检表 (161)第一部分质量评定通用表格表1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填表时必须遵守“填表基本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93.160DB P 55备案号:XXXXX—2008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水源 (2)6 水厂 (2)7 管网 (3)8 管理 (3)附录A (资料性附录)三证三卡五公开 (4)参考文献 (5)I前 言为确保北京市村镇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村镇供水关键环节的质量、卫生和安全,发挥供水工程效益,实现可持续运行,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福生、何浩、胡孟、窦以松、毕小刚、刘文朝、孙凤华、杨进怀、廖平安、张锦明、孙青松、刘春明、肖华、刘祥忠、史海波、王志丹、李晓亮、魏恒文、裴勇刚、田海涛、杨峰、刘学功、崔招女、张胜利、潘青、陆琪、孙文轩、刘海波。

II村镇供水工程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村镇供水工程的水源、水厂和管网等供水环节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以及实现经济和安全供水的主要控制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村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供水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SL 310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DB11/T 289 农村机井水表安装维护规程DB11/T 341 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DB11/T 468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DB11/T 469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集中式供水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由水厂统一取水净化后,集中用管道输配水至用水点的供水方式。

3.2水处理 water treatment对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原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其水质的过程。

3.3消毒 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水中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过程。

3.4管网漏失率 rate of pipeline leakage供水量(不包括水厂自用水量)减去售水量之差与供水量之比的百分率。

3.5设备完好率 rate of equipment in good condition供水系统中设备完好台数与设备总台数之比的百分率。

3.6管网修漏及时率 rate of pipeline leakage reparing1DB11/T 547—20082 从水厂到用户水表之间的输水管道损坏后修理及时的程度。

4 基本规定4.1 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文件的规定。

4.2 各种材料、构件和设备,除应符合有关水利、建筑、化工、环保和卫生等行业技术要求外,还应满足防火、防水、防冻、防爆、防腐和防老化要求,并应符合《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和DB11/T 469的规定。

4.3 村镇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应符合SL 310的规定;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宜符合DB11/T 341的规定。

4.4 水源水质、水量等符合要求时,新建供水工程宜符合下列规定:a) 平原区,供水人口宜覆盖5万人以上;b) 山丘区,供水人口宜覆盖5千人以上。

4.5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DB11/T 469的规定。

4.6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应符合DB11/T 468的规定。

4.7 村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等有关资料应及时归档管理。

4.8 Ⅲ类以上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时,宜考虑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问题。

4.9 供水工程投入运行后,实际供水规模不得小于设计供水规模的30%;运行5年后,实际供水规模不得小于设计供水规模的60%。

4.10 供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水质检验项目及频率应符合DB11/T 468的规定。

4.11 供水水量宜按综合用水定额确定,宜为160~220 L/人•d;平原区取高值,山区取低值。

4.12 供水压力应达到GB 50013的相关技术要求,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

5 水源5.1 水源选择5.1.1 应按以供定需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选择供水水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充分论证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原则上,供水规模应小于当地可供水量。

b) 有多种水源可供选择时,优先选用稳定、可靠的地表水源。

c) 优质水源应优先满足生活饮用水的需要。

5.1.2 应选择符合GB 3838要求的地表水或符合GB 14848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5.1.3 水源保证率不应低于95%。

5.2 水源保护5.2.1 地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SL 310的要求,并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环管字第201号)等规定设置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5.2.2 地下水水源保护应符合DB11/T 468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 贫水区、超采区和限采区,应控制开采地下水。

b) 水源井设井台和井盖,井台高出地面0.2m以上。

c) 单井保护半径不小于50m。

d) 水源井出(涌)水量符合设计出水量;不满足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6 水厂6.1 建(构)筑物安全与卫生6.1.1 生产建筑物的安全、卫生防护范围不应小于30m。

6.1.2 生产建筑物应设防盗门与防盗窗等安全防护设施。

6.1.3 消毒间应配备防毒面具;消毒间及药剂仓库应与值班室、居住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DB11/T 547—2008 6.1.4 建筑物应采取防止出现冻胀、沉降、渗漏等现象的措施。

6.1.5 水池内饰面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

6.2 水处理6.2.1 水质除微生物指标外,其他指标均符合GB 5749规定时,可只进行消毒处理。

6.2.2 水质符合GB 3838中Ⅲ类的地表水,可按SL 310的规定,采取常规水处理措施。

6.2.3 水质不符合6.2.1或6.2.2规定时,应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措施。

6.3 消毒6.3.1 生活饮用水应消毒。

6.3.2 供水单位应根据原水水质与管网等情况,经过综合比较,选择使用安全、环保、经济和便于管理的消毒方式。

a) 对于有调蓄构筑物或管网较长的供水工程,消毒方式优先顺序宜为: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臭氧和紫外线;b) 对于没有调蓄构筑物和供水管网较短的供水工程,消毒方式优先顺序宜为: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

7 管网7.1 生活饮用水管道(网),不应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或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相连接。

7.2 输配水管道,应优先考虑地埋方式;露天敷设时,应有调节管道伸缩的装置,并采取防冻措施。

7.3 地埋管道,宜优先选用塑料管;露天敷设管道,宜选用金属管或混凝土管。

7.4 输配水管道应按DB11/T 289的规定安装水表等计量设备。

7.5 管网附属设施(阀门)的设置应符合SL 310的规定,其运行管理应符合DB11/T 468的规定。

7.6 供水管网明漏应自报漏后2h内采取处理措施;暗漏自查找确定位置后12h内采取处理措施。

7.7 供水管网漏失率应低于15%。

7.8 供水管网修漏及时率应高于95%。

8 管理8.1 供水单位应按照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原则,建立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的供水管理机制。

8.2 供水单位应遵循“三证三卡五公开”的运行管理制度。

参见附录A,。

8.3 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超标预警机制,水质监测项目宜符合DB11/T 341的规定。

8.4 供水单位应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并符合DB11/T 468的规定。

8.5 供水单位应规范水费计收行为,定期公示水费收支等情况,接受用水户与社会监督。

8.6 供水设备完好率应高于92%。

3DB11/T 547—20084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三证三卡五公开A.1 “三证”,指取水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管水人员健康证。

A.2 “三卡”,指工程管理卡、水质管理卡和运行管理卡。

A.3 “五公开”,指水厂管理责任人公开、水价公开、水费收缴及使用公开、水质监督热线公开和维修热线公开。

DB11/T 547—2008参考文献[1] 发改投资[2005]1505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 建设部2004年第218号公告 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3] [1989]环管字第201号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4]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3册 城镇给水(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10册 技术经济(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农村给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7] 京水务农[2006]35号 关于建立农民供水工程“三证三卡五公开”管理制度的通知[8]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村镇集约化供水规划编制大纲[R].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