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树展牌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一、引言高中历史课程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科技、战争、贸易等。

构建一个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提高历史素养。

二、知识体系框架图1、古代史1)古代东方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等文明。

2)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等文明。

3)古代中国文明: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2、中世纪史1)中世纪欧洲:包括封建制度、教会、城堡等。

2)中世纪亚洲:包括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3)中世纪非洲和美洲:包括奴隶贸易、土著文明等。

3、现代史1)早期现代欧洲: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2)早期现代亚洲:包括明清时期的中国、日本等。

3)早期现代非洲和美洲:包括奴隶贸易、独立运动等。

4)世界大战:包括一战、二战等。

4、当代史1)冷战时期:包括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2)全球化时期:包括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

3)当代亚洲:包括中国改革开放、日本泡沫经济等。

4)当代非洲和美洲:包括非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政治改革等。

三、结语以上是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图,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内容。

通过这个框架图,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我们也可以看到历史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因此,学习历史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各个领域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高中历史框架图一、古代史部分1、古代中华文明(1)早期中华文明: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2)秦汉文明:秦朝统一、汉朝独尊儒术、大汉盛世(3)繁荣的唐宋文明:唐朝开元盛世、宋朝经济文化高峰(4)明清文明:明朝政治经济高峰、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2、古代西方文明(1)古希腊罗马文明:民主政治、罗马法、文化成就(2)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教会统治、城市兴起(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人文主义、改革运动、科技发展(4)近代西方文明: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政治制度变革二、近代史部分1、近代中国:清朝衰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民族解放运动三、现代史部分1、现代中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与分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新兴国家崛起、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四、世界史部分1、古代世界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2、中世纪世界: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中亚西亚伊斯兰教文明高峰、东亚儒释道文化圈形成3、近代世界:欧洲崛起与殖民扩张、启蒙运动与科技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4、现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演变、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发展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是其核心思想,提倡人类文化、艺术和思想的独立与自由。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1、经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1、经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
1、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2、社会生活:改阳历,采用先生、同志等称呼,城市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但农村传统风俗依旧;公路修筑技术传入。
政治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洋务运动。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文化
文艺:印象主义;电影的出现。
科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的提出与。
时间
分期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
大革命(1919-1927)
土地革命(1927-1937)
抗战(1937-1945)
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只有习惯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③前3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法”。
2、罗马法的作用:维系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政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历史是一门学科,通过对过去事件、人物、文化等的研究,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涉及到中国古代、近代以及世界历史的各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梳理这些知识点,我特意整理了一个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1. 夏、商、西周、春秋时代。

2. 战国时代。

3. 秦朝。

4. 汉朝。

5. 三国时期。

6. 隋朝、唐朝。

7. 宋朝、元朝。

8. 明朝。

9. 清朝。

二、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1. 鸦片战争。

2. 太平天国运动。

3. 戊戌变法。

4. 辛亥革命。

5. 五四运动。

6. 北伐战争。

7. 南京政府。

8. 抗日战争。

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 解放战争。

三、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1. 古埃及文明。

2. 希腊罗马文明。

3. 中世纪欧洲。

4. 文艺复兴。

5. 大航海时代。

6. 宗教改革。

7. 法国大革命。

8. 工业革命。

9. 第一次世界大战。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上是我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框架图,通过这个框架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

希望大家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个框架图,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下,更好地展望未来。

希望大家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有所收获,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家天下”王位传子制度的形成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①含义、对象
②对象
(1)分封制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早期政治制度④影响:积极、消极
(夏商周时期)
(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西周政治制度
①含义
(2)宗法制②特点:
③影响:
(3)礼乐制度
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丞相→郡(守)→县(令)→乡(里) {地方官制郡县制}古(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与朝廷对抗)
代①汉朝
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中②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权)
国(1)中央集权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各地调派精兵,充当中央禁军
③宋朝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管理
④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政①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
治②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
制演进与强化(2)君主专制③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
度中央集权制度(汉至清)④元朝:中书省(相权膨胀)
(秦朝至清朝)
汉:察举制
(3)选官用官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
隋—清:科举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

历史高一下册知识点框架图

历史高一下册知识点框架图

历史高一下册知识点框架图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我们了解世界变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关于历史的知识,其中包括高一下册的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历史高一下册的知识点框架图。

一、思维导图:历史高一下册的知识点框架图可以绘制成一个思维导图,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

在这个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分支来展示不同的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将历史高一下册的知识点分为: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研究方法和历史人物。

每个主题下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子主题,以展示更具体的内容。

二、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学习到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内容。

近代史主要包括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对外侵略、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现代史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在近代和现代的发展进程,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

三、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是历史高一下册中另一个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学习到世界各国在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

主要内容包括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并理解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四、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历史高一下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包括史料的收集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历史观点的形成和认同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中的主角和重要参与者。

在历史高一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孙中山、周恩来等。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必修2全套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新航路:(1)新航路的开辟 四条航线 见P27 (雏形) 殖民扩张 (1)西、葡殖民扩张 (2)英国殖民扩张、海上霸权地位确立 (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进入蒸汽时代 (基本形成) 3、工业革命 发生条件: 表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垄断产生 (最终建立)
第三单元知识结构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目的:见P41 洋务运动 口号: 代表: (标志着中国 近代工业的起步)作为:见P41 影响 20C 60-70 S )主要分布:东南沿海(WHY ?)
民族工业诞生并曲折发展(19世纪70年代—一战期间)
特点:数量 规模 资本总额 地域上
“春天”出现原因: “春天”消失的原因: 短暂的春天 “春天”出现的表现: 1927-1936 较快发展,原因在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运动 1937-1945:残酷打击,沦陷区日本 P41 ,在国统区 市场

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动 中国

族资本
主义的曲

发展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国民政府 P41 美国
第五单元知识结构
服装、发型、食品、住房 物质生活 风俗习惯 交通:火车、轮船、航空 交通与通讯 通讯:邮政、电话、电报 大众传媒: 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的革新或兴起



现代


生活的
变迁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
欧洲共同体
欧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利:
弊:
促成因素
表现。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图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夏朝:“家天下”制度的形成商朝: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西周政治制分封制宗法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立:秦朝:皇帝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央集权制度顶峰:明清:君主专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议政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郡国、郡县并存汉朝推恩令、附益之唐朝:节度使制和藩镇(削弱中央集宋朝军事:兵权归中央、精兵为禁军行政:文官、通判财政:转运使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演进与强化(汉至清)选官用官制度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清:科举制君主专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加强军权)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拟)门下(审)尚书(执)宋朝:分割相权:军事、行政、财政→(加强军权)元朝:中书省(削弱军权)专题二中国近代的侵略与抗争及民主革命列强的侵略战争背景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而对外扩张。

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

根本原因:列强要开辟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战争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中法战争:1883—1885年,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19世纪末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年,英国发动结果:《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间: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结果:《辛丑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时间:1894-1895年结果:《马关条约》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侵略战争19世纪军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时间:鸦片战争时期经过:牛兰岗之战;两次包围四方炮台意义:第一次人民自发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黄海海战: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抗日英雄:邓世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强占台湾经过: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近年来,中国的高中生热衷于构建各类知识框架图,以便更好地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而对于历史这门学科而言,建立一个清晰而有条理的知识框架图,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呈现一张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框架图的整体结构。

这张框架图以中国历史为主线,分为五个主要的时期:古代、中古时期、近代初期、近现代和现代。

每个时期又分为若干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时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时期的内容。

古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华夏传统神话时代,再到后来的夏、商、周三个朝代。

这个时期涉及到中国历史的起源、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基本体制等知识点。

中古时期是指从隋唐之际到明清之前的时期,主要涉及到两个朝代:唐朝和宋朝。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辉煌的盛世、北方民族的入侵以及文化的繁荣等重要事件。

近代初期时期指的是明代末年到清朝建立前的时期,包括明末清初、明末农民起义和清朝建立三个主要事件。

这个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近现代是指从清朝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三个重大事件。

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涉及到了中国社会思潮的变革、政治形势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点。

最后,现代时期则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时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

这个时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

通过这样一个框架图,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条理地学习历史知识。

当然,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还需要结合教材和其他学习资源来深入理解各个时期和事件的具体内容。

总之,建立一个高考历史知识点框架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一个清晰有序的框架,学生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