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教版三年级劳技与技术教案1--8课

合集下载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认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3. 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操作4. 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5. 劳动与技术的应用于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学会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操作,培养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践操作。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生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与技术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生活。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劳动与技术实践操作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实际情况。

5.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2. 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学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八课剪装饰花

小学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八课剪装饰花
小学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八课剪装饰花
第八课剪装饰花
教学内容:课文通过“制作过程”、“讨论交流”、“新思路”、“评比台”等环节指导学生学会剪各种各样的装饰花,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剪各种各样的装饰花,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审美观。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剪各种各样的装饰花。
教学准备:正方形彩纸、剪刀、铅笔
教学安排会剪纸花吗?喜欢用纸花来装饰自己的房间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剪装饰花。
二、制作过程
1、学生看课本
2、老师教学剪纸花
将彩纸折成八层的三角形
绘图样,剪去阴影部分
将剪好的花样展开
3、学生动手剪纸花,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第一章: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含义。

劳动与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实例介绍劳动与技术的概念。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清洁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及其重要性。

如何整理和打扫教室。

2.3 教学活动: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第三章:探索技术的世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基本概念,感受技术带给生活的便捷。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什么是技术,技术的发展历程。

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举例说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技术的认识和看法。

第四章: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等。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操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4.3 教学活动:讲解并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步骤。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

第五章: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绘制简单图形的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5.2 教学内容:使用电脑绘画软件的基本方法。

如何绘制简单的图形和图案。

5.3 教学活动:讲解并示范使用电脑绘画软件的基本方法。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图形。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第一课我是家庭小主人教学目标:1.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能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积极参加家庭的洗涤保洁工作,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2.了解学生参加家庭洗涤保洁工作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计划,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和别人合作劳动的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插图,两张空白表格。

2.课前收集一些卧室,客厅,厨房以及卫生间的照片,查阅洗涤劳动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这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劳动体验。

2.通过讨论,制定本学期学习劳动的进度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组织小组讨论:哪些家务自己已经会做的,还有哪些是不会做的,除了这些项目,还有哪些项目等。

3.完成说一说,填一填。

完成试一试,做一做。

4.以评促学。

家庭和学校结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如:填上反馈表格,填写操作体验日记等。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在表格中打上记号。

5.评价第二课洗茶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第三课洗衣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劳动的意义1.2 技术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定义,了解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技术的兴趣。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2.1 收拾房间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收拾房间,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

2.2 洗衣做饭教授学生如何洗涤衣物,简单烹饪食物,培养学生的家庭生活能力。

第三章:学校劳动技能3.1 打扫卫生教授学生如何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3.2 绿化校园教授学生如何种植花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社会劳动技能4.1 购物教授学生如何购物,培养学生的消费意识。

4.2 志愿服务教授学生如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创意实践5.1 手工制作教授学生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2 科技创新教授学生简单的科技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六章:生活技能培养6.1 学会理财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财知识,如储蓄、消费计划等,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能力。

6.2 日常饮食搭配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日常饮食的合理搭配,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第七章:环保意识与实践7.1 垃圾分类与回收教授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7.2 环保创意制作教授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培养学生的资源再利用意识。

第八章:农业劳动技能8.1 认识农作物教授学生认识常见的农作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农业知识。

8.2 农事活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简单的农事活动,如播种、除草等,培养学生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

第九章:手工艺术制作9.1 纸艺制作教授学生纸艺制作技巧,如折纸、剪纸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9.2 陶艺制作教授学生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如揉、捏、塑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第十章:科技创新与探索10.1 科学实验技能教授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0.2 编程入门教授学生基础的编程知识,如简单的编程语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编程能力。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洗头、洗澡》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第1课《洗头、洗澡》

第1课《洗头、洗澡》
经常洗头洗澡,能保持头发和身体的清洁卫生,预防皮肤病,增进健康,使人舒适爽快,精神焕发。

一、洗头
1、打半盆温水,卷好衣领,挽起衣袖,并在脖子上围条干毛巾。

2、用温水把头发打湿,涂上适量香皂或洗发剂。

然后用双手轻轻揉搓头发,抓洗头皮。

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抓破头皮,扯落头发。

3、用温水冲洗头上的皂沫,然后清洗1—2 遍。

4、拧干毛巾,揩干头发。

5、用刷子把梳子刷洗干净,然后梳顺头发。

洗头时,一般不用碱性肥皂,以免损伤头发。

洗头时要闭上眼睛,以免肥皂水流进眼里,损伤眼睛。

二、洗澡∶
1、澡盆内装半盆温水。

先用温水浇淋全身,然后用湿毛巾从上至下反复擦洗身体,把污垢搓掉。

擦洗背部时,可将毛巾拉直,斜放在背上,两手拉住毛巾两端,反复擦洗。

2、抹上香皂,用湿毛巾擦洗全身。

3、用温水将全身的皂沫清洗干净。

4、拧干毛巾,揩干身体。

5、穿上衣裤,收拾好洗澡用具。

冬天洗澡要特别注意防止受凉感冒。

洗完澡后,一定要把身上的
水擦干,穿好衣服,再外出。

作业∶
1、在家里坚持自己洗头洗澡,夏天要天天洗,冬天每周应洗一次。

2、有条件洗淋浴的同学,想想洗澡时应注意些什么?。

2023年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2023年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2023年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2023年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1、防风衣架和垃圾桶两种手工作品。

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

3、构思一件作品,准备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用实物投影出示文中4张图片,说出图中制品所用的材料。

2、分组讨论,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材料,甚至是废旧物品,都可拿来制作成作品。

(二)模仿制作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

注意:分组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三)设计制作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号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

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2023年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________。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

3、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城市夜景,语音教室,医院手术室,商场电梯,花卉喷灌,电子显示屏。

2、电的________及发电方式的录像片。

3、拍摄一些家用电器照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经验提出各种假设)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介绍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

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法。

2. 实践法。

3. 交流法。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

2. 讲解:介绍观察法、实践法和交流法的具体操作。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

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学习劳动与技术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家庭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家庭劳动与技术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内容。

2. 家庭劳动与技术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内容和意义。

2. 讲解:介绍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具体操作。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家庭劳动与技术的实践。

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家庭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学校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学校劳动与技术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内容。

2. 学校劳动与技术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导入:讲解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内容和意义。

2. 讲解:介绍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具体操作。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学校劳动与技术的实践。

评价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学校劳动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球朵朵》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习制作彩色花球。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做彩色花球的基本方法和 步骤。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观察――讨论――实践――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审美 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各色皱纹纸、剪刀、订书机、针、线。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及学生活动 一、出示 实物,激 发兴趣: 1.教师戴一串花球,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这些花球圆圆的、茸茸的,漂亮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花球。 板书课题:花球朵朵 二、观察 讨论,掌 握方法: 1.每组分发一个花球进行观察思考。 2.感知课本,进一步掌握花球的制作方法。 3.指名回答制作方法,教师适时板书:订牢、剪圆、剪边、整理。三、教师 示范: 四、学生 动手实践 1.教师利用半成品示范作花球的方法与步骤。 2.让学生来整理花球。 1.学生动手制作花球。 2.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养成良好制作习惯, 不要把纸屑散一地) 。 五、展示 与评价 1.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花球。 2.把你的方法与体会和同学们交流。 六、 拓展: 1.花球可以作成许多饰品,非常有趣,花球还有什么作用? 2.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饰品。 板书设计 花球朵朵 方 法: 订牢、剪圆、剪边、整理 2.小船扬帆 教学目标: 1、了解船的历史和种类。 2、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能够独立制作出花泥帆船。 教材分析: 花泥画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 实际证明,花泥画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并且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花泥画材料 镊子 牙签 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一、船的知识 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我们知道的都有哪些船呢?(军舰、散货船、 油轮、矿砂船、渔船、帆船……一般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货船和客船!) 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 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中国是世 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经过商代、汉代、唐代、宋代,到了 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 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又出现了铁船。19世纪中叶, 船开始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 二、揭示课题—花泥帆船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船,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呢?你们都认识吗? (纸做的;渔船、双体船、小船)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另一种方法制作帆船,出示作品 人类发明帆船的历史最少也有5000年了,最早的帆船图案出现在公元前 3000年左右古埃及的陶罐上。其实,从公元前6世纪起,中国帆船就诞生 了,并且中国帆船的制造技术一直领先世界,直到近代才逐渐落后。随着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船开始向大型化发展,以便运载更多的货物。为了改 善船的操纵性,人们增加了帆的面积,还增加了桅杆的数目和主桅的高度。 再大的帆船提供的动力都不及蒸汽机动力来得大,随着蒸汽机时代的到来, 帆船的历史使命终于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结束了。帆船主要有两种船体: 单体和多体。一般而言,多体船的速度要比单体船快。船体的前部称作船 首,船首一般较尖。船体的后部称作船尾,船尾一般较宽。在帆船船体之 上的器材主要包括帆、桅杆和索具。桅杆起到支持船帆的作用。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指出帆船各部分的位置) 你们想拥有这样一艘帆船吗?一起跟老师学做吧! 三、示范制作步骤 (对比双体船与大帆船。)我们的这艘大帆船跟双体船长的一点也不一 样,但你们知道吗,大帆船是在双体船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的。 A、你会画体船吗? 首先画出船形,然后用你们的想象力来添加穿上用具吧 B、你能画有舵的船吗? C、整理 D、做帆 教师边讲解示范边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师选出部分折的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指名1~2名学生对花泥制作帆船步 骤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五、思考与实践 用花泥制作出特别的帆船,你还能做哪些改进呢?(学生课后实践)

3、折剪图案 教学内容:折剪图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的使用剪刀,了解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剪纸。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剪纸的阳刻、阴刻两种不同刻法,能制作自己喜欢的剪纸。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事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以及热爱祖国民间工艺的情感。

教学重点:剪纸的简单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剪纸时行刀的把握。 教具准备:学具、剪刀、彩色纸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春节的时候,你们是怎么布置自己的家的呢? 窗花、纸链、气球、拉花、灯笼 窗花剪纸是我们农村传统的工艺,窗花为什么这么受我们的喜欢呢? 师生共同看课件。 师:看完这段画面,你想说点什么? 生:家里贴上窗花真漂亮,显得特别的喜庆。 师评 家里贴上福字,代表全家人都有福,福到了。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上剪纸,老师也非常喜欢剪纸,老师还知道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它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聪明智慧的现代人把它创造的更加丰富、生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剪纸的方法,来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 二、收集信息:(意图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搜集所需资料) 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下面请大家来汇报,比一比谁搜集的资料多,了解的知识最丰富。

生汇报,交流:(剪纸有阴刻剪纸和阳刻剪纸、剪纸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

教师课件展示 三、尝试探究:(意图:初步尝试刻剪纸学习使用工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搜集了这么多关于剪纸的资料,让老师对你们真是刮目相看,如果真的要动手做一做,那你知道刻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吗?

生:剪刀、刻刀 师:刻刀的使用方法在前边已经讲过,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指名到前边演示,其他生仔细观察。 师:要制作漂亮的刻纸作品,还需要过硬的基本功,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的真本领了,请你拿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简单图案,咱们都来试一试,用剪刀剪,看谁剪的又快又好。

人人动手剪纸,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都剪完了,谁来告诉老师在刻时应该注意什么?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右手拿刀,刀尖朝前、拿刀要正,用劲要匀、转动纸板) 教师同时示范。 四:实践创新:(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结合作的能力) 通过刚刚的小试谁来总结一下刻剪纸的过程。 生总结:画、剪、粘 下面我们就进行刻纸比赛,看哪个组的同学团结合作的好,刻出的作品又多又好。 师巡视,指导,发现有困难,剪的好的,合作好的同学。 五、评价交流:(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的黑板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谁表现得最出色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哪方面做得好?为什么好? 板贴:剪 流畅 贴 美观 自评: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怎样,结合书中表格。 交流:通过一节课的剪、刻,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实践: 课下继续收集资料,尝试着选教材的图案剪一剪。

4《可爱的纸偶》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与大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纸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纸偶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制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制作纸偶的方法。 教学难点:纸偶的组合。 教学准备: 成品、白纸板、有色纸、剪刀、圆规、胶水、针线、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纸偶,大家看它可爱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可爱的纸偶》 出示课题:可爱的纸偶 二、观察讨论: 1、请一名学生:它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呢? 2、小组讨论:讨论制作纸偶的方法? 3、指名说说纸偶的制作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剪圆片 粘圆筒 做头部 组合 4、出示另一个纸偶,发现圆片大小的不同。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利用半成品对学生示范。 引导学生怎样能一次剪出几个圆形纸片,注意各组的卫生与安全。 四、动手制作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纸偶,小组内讨论如何分工。 2、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3、教师巡视,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 五、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 2、选出大家认为做得最好的纸偶,并请该组的同学说说。 六、小结与拓展 今天我们用白卡纸彩纸制作了可爱的纸偶。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适合制作纸偶,(教师同时出示各种废弃材料制作的纸偶)课后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还可以把各自的纸偶集中起来,排演一场小小的纸偶剧。

5 人物剪纸 教学内容: 利用各种各样的纸,剪出《西游记》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能说出3-4种不同纸的名称,并能区分纸张的不同特点。 2、能根据纸张的颜色和质地合理选择纸张,通过撕、折、剪等方法剪出一些图案。 3、课后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