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句与复句
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一般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一、定义法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例如: 飞机! 站住! 有人敲门。
好极了!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如: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 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 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二、抓主干法再长再复杂的单句都可用此法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
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1: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教师当代表。
例2:“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 主干:这是教训。
三、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
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不但……而且……(递进关系) 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
例: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节约精神的。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一、单句概念: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
单句的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构成。
如:《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
“《骆驼祥子》”是主语,“是”是谓语,“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小说”是宾语。
二、分类按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可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按结构可分为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调构成的句子或由主语加谓语加宾语构成的句子。
如:工人们在公司上班。
非主谓句是指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如:糟糕!真倒霉! (感叹句)出去!不安全! (祈使句)(二)复句概念: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
(在复句中称为“分句”)这些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
2.类型: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
(三)区别单句和复句的方法1.看谓语(或谓语中心词)的个数。
单句只有一个谓语,而复句不止一谓语。
如: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单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不是高潮。
(复句)2.看动词短语间有无语音停顿:单句没有语音停顿,而复句有较大的停顿。
如:他找笔写作业。
(单句)他找笔, 写作业。
(复句)3.单句无关联词语,而复句有关联词语。
如:他来打少卫生。
(单句)他一来就打少卫生。
(复句)。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区分:一、定义法: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独立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例如“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例如“飞机!站住!有人敲门。
好极了!”。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例如“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二、抓主干法:使用此法可以将再长再复杂的单句简缩成非常简洁明了的句子,且句子主干中只有一套主谓语部分。
例如“我们学校的两位有三十年教龄的优秀语文教师也当上了代表。
”主干为“教师当代表。
”三、外部标志法:复句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结合起来,这种复句没有关联词语,例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另一种复句是借助关联词语组合起来的,对这种复句,只要划出表示各种意义的关联词语,就可知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例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关联词为“不但……而且……(递进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辨别单复句不能仅仅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例如“A、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B、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练(单复句变换):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单句与复句

单句与复句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按照结构和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两种类型。
单句即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而复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是依附在主句上的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一、单句结构特点单句结构简单明了,表达方式直接。
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句1:我喜欢看电影。
这个句子由主语“我”和谓语“喜欢看电影”组成。
主语“我”表示句子的主要动作发出人是“我”,谓语“喜欢看电影”表示主语的喜好和动作。
例句2:这个苹果很好吃。
这个句子由主语“这个苹果”和谓语“很好吃”组成。
主语“这个苹果”表示句子的主要对象是“这个苹果”,谓语“很好吃”表示主语的状态和特点。
二、复句结构特点复句包括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不同类型的从句。
主句是复句的核心,从句在从属关系中起到补充说明和限制作用。
例句3:我想知道他是否来参加聚会。
这个句子由主句“我想知道”和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想法或动作,“我”是主语,“想知道”是谓语。
从句“他是否来参加聚会”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是否引导的选择疑问句。
例句4:她对我说她会来的消息。
这个句子由主句“她对我说”和从句“她会来的消息”组成。
主句表达了说话者的动作,“她”是主语,“对我说”是谓语。
从句“她会来的消息”在句子中充当宾语从句的作用,从句中还有一个由“她会来的”构成的宾语从句。
三、单句和复句的差异单句和复句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结构上单句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而复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结构相对复杂。
2.意义上单句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包含了主语和谓语的信息。
而复句则通过主从句的关系来补充说明和限制主句的意义,主句和从句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四、单句和复句的使用在语言表达中,单句和复句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
单句和复句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例如:
⑴她走了。
⑵小孩回家了。
折叠非主谓句
2、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短语构成。
例如:
⑴飞机!
⑵站住!
(3)有人敲门。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语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如: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河不深,可是水太冷|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
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与转换

例⑧“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是表示原因 的句首状语,不应看作复句的一个分句。
单句和复句之间的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 的纠结现象,这是客观事实。要注意硬性 记忆和区分,不要忽而东,忽而西。
句式转换的基本要求:
句 式 ①要符合所转换的句式的结构特点; 转 ②不得改变原意(不增删句意); 换 ③必须保持语意通畅、连贯; 的 要 求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何区分单句与复句
单句和复句是五级语法中“句子” 的两个分支,它们是根据句子的 结构不同而分出来的句型。单句 是由一个主谓结构或非主谓结构 的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 含的分句构成。
③适当增删词语。
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
单
保留原有信息。(09年北京卷)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句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与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 露了。
复 (1)以《红楼梦》为主语:______
句 (2)以曹雪芹为主语:________
的 答案:(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
转
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 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换 (2)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
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的作者。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
为“遗传”下定义 :(03年全国高考)
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别

它是一个复句,这些关联词语就成了复句的外部语言标志。
如: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关联词:
不但……而且……(递进关系)不过使用此方法有时还需要结合使用前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区别单复句,因为有些单句的某些成分有的也是由复句充当的。例:
我们只是认为:
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背于
节约精神的。
这个句子,“认为”的宾语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如果看到有关联词就判定它是复句,那就错了。
但只要结合前两种方法去判断,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练习(单复句变换)
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巍峨的纪念碑,是一座雄伟的纪念碑,是一座庄严的纪念碑。
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句子,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单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而复句则是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单句和复句是两种重要句子,使用频率极高。在区分单句和复句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总结归纳起来,大致
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
认为长句就是复句,短句就是单句
句子的长短并不是辨别单复句的方法,区别单复句的有效方法在于句子的结构。
如:
1.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
个极好的教训。
2.xx,xx,xx。
例1句子比较长,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复句,其实是个单句。因为这个句子是介宾短语充当状语,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这”、“是”、“教训”。全句只有一套结构,所以是单句。例2虽短,但不是单句,而是复句。因为这个句子是由3个非主谓句构成的,不是一套结构。
对策三: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语文语法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在语文学习中,语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句子也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在句子中,我们可以区分出单句和复句两种不同的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语文语法中单句和复句的区别,以便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单句的定义和特点在语文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而单句,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个完整的主题和谓语构成的句子。
单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句子完整单句通常包含一个完整的意思,可以独立作为一个语言单位存在。
2. 主谓结构明确单句中主语和谓语通常直接出现,构成简单的主谓结构。
3. 表达简洁相对于复句来说,单句的表达方式更为简洁明了,信息传达迅速。
例句:1. 他喜欢游泳。
2. 我们明天去旅行。
3. 小猫爬树。
二、复句的定义和特点与单句相对应的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分句构成。
其中,主要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复句具有以下特点:1. 含有主从结构复句中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对主句起修饰或补充的作用。
2. 从句功能各异复句中的从句可以充当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的角色,增强复句的表达和句意。
3. 表达复杂相对于单句而言,复句的结构更为复杂,表达的信息更为丰富。
例句:1. 我希望你能来参加我的生日派对。
(宾语从句)2. 他爱跑步,因为这样他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原因状语从句)3. 李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并列句)三、单句与复句的区别1. 结构区别单句结构较简单,通常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复句结构相对复杂,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2. 信息表达区别单句信息表达较为直接简洁,主语谓语直接呈现;复句通过从句的引入,对主句进行修饰或补充,表达的信息更为丰富。
3. 功能区别单句通常作为简单陈述语句,用于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复句在主句的基础上,通过从句的加入,起到修饰、补充、说明、解释等功能。
4. 阅读难度区别由于单句结构简洁明了,信息直接呈现,因此阅读起来较为轻松;而复句上下文较为复杂,阅读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芙家教辅导中心中学语文语法(5)
句子结构方式:单句与复句
一.单句: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包括:
⒈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她‖身份特殊;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⒉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蛇!好漂亮的彩虹呀!快一点吧!禁止吸烟!去吧。
嘿!
⒊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
主要是:
⑴把字句: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
把字句在结构上有:“把宾语”作状语。
语义上,把字
句表示主动。
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处置某一对象。
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知的事物。
如:
A.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⑵被字句: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
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
语
义上,被动句表被动。
主语是表被动,接受动作。
如:
A.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 . 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 . 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⑶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
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如:
A . 他上街买书去了。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C.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⑷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其主要特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
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
如: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有等。
如:
A.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二.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包括:
⒈一重复句,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八种类型:
⑴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
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
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⑵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
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⑶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⑷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⑸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
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如: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⑹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
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如:
①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②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③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⑺因果复句: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
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
如:
①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②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③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④由于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⑻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
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
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③我们除非预先作了准备,这次行动绝无成功的可能。
④不管人员是不是齐整,我们都得赶往阵地。
⒉多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
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
如:
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④不愿多动
脑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承接复句与连动句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标出这种停顿。
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
如:
⑴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承接复句)⑵他上街买菜去了。
(连动句)
☆.假设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
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有的称之为让步假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语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管”所撇开的是既成事实。
如: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
(“刮风下雨”说不准)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
(“刮风下雨”是确定的事实)
☆.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⒈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⒉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容易区别了。
如:
⑴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意奉陪到底。
(假设复句)
⑵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奉陪到底。
(条件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