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端午节风俗报告
端午节民俗调查报告

端午节民俗调查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端午节民俗调查报告端午节民俗调查报告模板5篇关于端午的来源,人们有许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安徽习俗的调查报告

安徽习俗的调查报告安徽习俗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安徽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习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安徽的习俗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独特风情。
二、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安徽人民最为重视的节日之一。
在安徽,春节期间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比如,腊月二十三,人们会进行年货采购,准备过年所需的食品和物品。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年终大扫除,以驱除旧年的晦气。
腊月二十八,人们会贴春联、挂灯笼,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人们会进行拜年,互相祝福,并且举行丰盛的年夜饭。
此外,烟花爆竹、舞狮舞龙等活动也是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
三、婚俗习惯婚俗是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的婚俗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安徽,婚礼通常会分为三个环节:迎亲、过门和婚宴。
迎亲时,新郎要带着一群兄弟和朋友,前往新娘家中接新娘。
过门时,新娘会踩着红绸子,由新郎的兄弟和朋友扶着,以示新娘将成为新郎家庭的一员。
婚宴上,亲朋好友会一起分享喜悦,品尝美食,同时也会有一些传统的婚礼游戏和表演。
四、传统节日习俗除了春节,安徽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
比如,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祭拜先人,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游戏和活动。
端午节时,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屈原。
中秋节时,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团圆共度佳节。
这些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历史和文化。
五、民间艺术习俗安徽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安徽黄梅戏和皖剧。
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而闻名。
皖剧则是安徽的另一种戏曲形式,以其豪放激昂的表演风格而著称。
除了戏曲,安徽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花灯、木偶戏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展示了安徽的独特文化魅力。
六、宗教信仰习俗安徽的宗教信仰习俗也是其文化的一部分。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

端午节的研究报告.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研究报告。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午日节或重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的。
据历史记载,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而设立的。
屈原是楚国的宰相,他为国家的命运与荣誉付出了所有,最终因政治迫害而选择了投江自尽,这一天就是他投江的日子。
端午节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最有特色的就是赛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水上竞技项目,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举行各种龙舟比赛,成为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
此外,还有吃粽子、系艾草、挂菖蒲、戴香囊等习俗。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吃粽子了。
粽子是由糯米、豆沙、蛋黄等多种馅料包裹而成,外面用垂有菖蒲叶的竹叶紧紧绑扎而成,吃起来香甜可口。
端午节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先,龙舟赛是对我国古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龙舟是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它让人们更加了解了龙舟文化,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其次,吃粽子、挂艾草等民俗活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体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最后,端午节也是一个展示优秀传统艺术的时刻,例如,织女河会以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传统的纹身表演。
在当代社会,端午节也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电子竞技联赛和创意设计比赛等新兴活动。
这些新形式的庆祝活动丰富了节日的内涵,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使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发扬。
总之,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的节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希望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安徽民俗调查报告

安徽民俗调查报告篇一:黄尾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黄尾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黄尾镇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北部边陲,距县城67公里,与该县头陀镇、青天乡和霍山县磨子潭镇接壤。
黄尾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
辖门楼、平等、云峰、严家、黄龙、黄尾6个行政村,90个村民组。
据当人民政府官方信息显示,20XX年末,全镇总户数1638户,总人口7326人,除10名少数民族外,均为汉族。
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民风淳朴,实属休闲度假之胜地。
境内林深树密,山场广阔,云峰峡谷已初具旅游规模,引来八方游客。
马园千亩牛草山,中河10里银珠河,云峰阔滩一带的万亩原始次生林等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祖师殿,黄尾河暴动纪念亭等革命纪念地,极适旅游、休闲。
从西部上山,著名的五大景点“乌牛古石”、“赤壁丹砂”、“万年古松”、“南崖瀑布”、“北岭松风”可一览无余。
罗汉洞、蛇头洞、白莲洞、普陀洞、乌龟石、松波寺、响水岩、仙鹤衔桃、仙人桥等幽谷古洞、奇松怪石让人超尘绝口,流连忘返。
境内的九老亭、风波亭、松波寺、联庆堂、老虎石、琥珀嘴、转背桥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遗址错落有致,风景如画。
境内名木古树种类繁多,随处可见。
黄尾镇约有百年以上的古树2600棵,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千年银杏、千年古槠、二级保护树种百年香樟、枫树、紫柳、桂花等。
黄尾镇位于大别山腹地,属于农村山区,以前交通闭塞,道路险窄,人们以种田地为生,生活比较贫困。
现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这里,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这里的境况也得到了大力改善,六潜高速早1已通车,与外面的的交往也多了。
人们不仅靠种庄稼,也学会了种茶叶、植板栗、大棚蔬菜,并且渐成规模。
许多剩余劳动力在外地务工带回了不少技术和资金,在家乡办起了企业,人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
这里历史悠久,地方风俗习惯甚多,民间文艺活动也十分频繁,笔者近日就本地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些采访调查,现就所见所闻进行一些总结和阐述。
一、风土人情黄尾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安徽民俗调查报告

安徽民俗调查报告引言安徽是中国的一省,位于华东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安徽民俗的调查,探索安徽的独特风情,了解安徽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1. 社会背景安徽地处河南、江苏、浙江和湖北四个省份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这给了安徽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使得安徽民俗独具特色。
安徽的民众主要以农业为生,农耕文化深深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2. 主要民俗节庆活动2.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安徽也有着丰富多样的春节民俗活动。
在安徽,人们会贴春联、张灯结彩,舞龙舞狮等等。
此外,安徽还有独特的“舞蹈花脸”表演,以及走街串巷的庙会活动。
2.2 清明节清明节是安徽民众祭祀祖先的节日。
在清明节,人们会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会举行祭灶、插柳等习俗,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2.3 端午节端午节是安徽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以及进行踏青等活动。
尤其是安徽的芜湖市,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了许多游客。
2.4 中秋节中秋节是安徽人们欢聚一堂,赏月的重要节日。
这一天,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并举办各种文艺演出。
安徽的池州市以其独特的中秋花灯表演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
3. 传统民俗活动3.1 皖北舞龙皖北舞龙是安徽民间传统的舞龙表演,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舞龙以其形象逼真、灵活多变的特点,吸引了许多观众。
表演者手持长龙,舞蹈般的动作使得龙蛇游走变幻,给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力。
3.2 车顶戏车顶戏是安徽传统的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演出场景和表演方式而闻名。
演员们在房顶搭建舞台,表演者需要站在特制的梯子底下进行演出。
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赋予了车顶戏独特的魅力。
3.3 门神在安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农历新年期间,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门神图画,以驱邪辟邪、祈求平安。
门神图画通常以战国时期的名将为原型,画面鲜艳且富有力量感,给人以庄重神秘的感觉。
绩溪端午节风俗作文

绩溪端午节风俗作文
端午节,那可是我老家绩溪县最热闹的节日了!小时候,妈妈总会拽着我去逛绩溪古城,那儿可热闹着呢!
大街小巷都挂满了艳丽的彩旗,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上艾草、菖蒲,据说能辟邪避灾。
街道两旁的商家们也卖起了各种应景的小玩意儿,扎着五彩缤纷的绳结、插着鲜艳夺目的艾叶的小草人儿、糯米粽子,还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挂件。
妈妈总会给我买一个小草人儿,我可喜欢它们了。
回家后我就把它们摆在书桌上,自己编些小故事给它们讲。
别小看这些小草人儿,它们可都是绩溪独有的民间工艺品,用天然的艾草和彩线一点点编织而成,对症的老手艺人花费数月时间方能完成一件精品。
到了午时,我们就去观看绩溪特色的赛龙舟表演了。
那里的龙舟赛可是有几百年历史了!沿着绩溪古城内的母亲河,两岸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龙舟工人们身着朴素的麻布短衫,头戴草帽,个个虎虎生威。
只见他们挥舞着长长的桨,龙舟在河面上破浪前行,场面好不壮观!
妈妈告诉我,龙舟赛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绩溪人就会沿袭这一传统习俗,祭奠这位爱国詩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看着那些健壮的船工们在河面竞渡,我似乎也感受到了屈原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啊!。
家乡文化调研报告安徽芜湖

家乡文化调研报告安徽芜湖安徽芜湖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传统习俗。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芜湖的家乡文化,下面就以芜湖的传统节日、民俗艺术和传统习俗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统节日1.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在芜湖,端午节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
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等。
在芜湖市苏银山景区,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
2.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芜湖人有自己独特的中秋庆祝方式,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还有独具特色的舞狮表演。
芜湖的舞狮表演以其独特的舞姿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二、民俗艺术1.歌仔戏歌仔戏是芜湖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芜湖的歌仔戏以其细腻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技巧,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每年都会举办歌仔戏演出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2.木偶戏木偶戏是芜湖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芜湖的木偶戏以其生动的形象和精湛的操纵技巧而闻名。
每逢传统节日或重大庆典,芜湖都会举办木偶戏表演,吸引了许多观众。
三、传统习俗1.走亲戚在芜湖,每到过年期间,人们都会走亲戚,互相拜访,共庆佳节。
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家人团聚和亲情传递的方式。
芜湖人注重家庭和睦,通过走亲戚活动来加强亲情。
2.传统婚礼芜湖的传统婚礼有着独特的仪式和风俗。
新娘会穿上传统的红色婚服,新郎则会穿上古代的礼服。
婚礼中有丰富多样的仪式,如交杯酒、敬茶等。
这些传统的婚礼习俗不仅体现了芜湖人民对婚姻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综上所述,芜湖的家乡文化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独特的特色。
传统节日、民俗艺术和传统习俗是芜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芜湖人民带来欢乐和激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调研这些方面,我们更加了解了芜湖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端午节的调查报告表格

端午节的调查报告表格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龙舟节”、“五月节”、“重五节”等。
它的日期是农历五月初五,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为了了解人们在端午节时都会做些什么,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整理出了以下的表格:一、端午节的庆祝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喜欢进行以下的庆祝方式:1.吃粽子(95%):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是端午节期间的必备食品,包括咸肉粽、豆沙粽、五谷杂粮粽等。
2.赛龙舟(37%):龙舟赛比赛是中国传统的水上运动,也是端午节庆祝的重要活动之一。
3.佩戴香囊(28%):香囊是一种特别的物品,里面装有草药等物,可用于除臭、驱蚊或祛病等效果。
4.喝雄黄酒(20%):雄黄酒是一种经过长时间浸泡的黄酒,据说能够驱除蚊虫和瘟疫等灾害。
5.挂艾草(13%):端午节期间,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或门前挂上艾草,以驱蚊和祛病。
二、人们在端午节买的主要物品除了庆祝方式,我们还了解到,在端午节期间,人们喜欢购买以下的物品:1.粽子(81%):粽子是端午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食品,各种口味的粽子都备受欢迎。
2. 汽水(45%):在端午节期间,高温天气让人们口渴,因此汽水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饮料。
3. 艾草(36%):艾草是一种具有驱虫、驱蚊和祛病等功效的草药,也是端午节期间人们最喜欢购买的物品之一。
4. 防蚊草(32%):防蚊草是一种能够有效驱蚊的草药,被很多人认为是端午节期间非常重要的物品。
5. 龙舟玩具(22%):龙舟玩具是端午节期间备受热捧的一种商品,因为它们可以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体验节日氛围。
三、端午节期间人们的花销多少?调查显示,在端午节期间,人们的花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55%):各种粽子,水果和零食成为了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重要开支。
2.红包(22%):传统上,端午节期间亲朋好友会赠送红包,以示关爱和祝福。
3.商场促销(15%):端午节期间,各大商场和超市也会推出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地区端午节风俗调查报告
马上要到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在安徽地区又有哪些特殊的民俗活动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展开了本次调查。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
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安徽地区纪念端午节的活动
安徽地区庆祝端午节的活动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大体有以下5种形式:
(1)贴端午符,皖中、皖南、皖西等地,端午前一两天,寺庙僧尼道士往往要给附近人家送端午符,符系木刻印于黄表纸上,有老人持剑形象,并有“五月五日午时姜尚在此诸邪回避”或“太公在此,诸
邪回避”、“飞雄镇宅”等。
皖西山区则还挂钟馗像或蜈蚣图形。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3)吃粽子,粽子为端午节的食品,传说是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当地群众深爱屈原之刚直,为使蛟龙鱼虾不损害屈原的尸体,纷纷自发地投粽子于江中以喂鱼虾,以此悼念屈原,此习俗一直流传下来了。
后来在安徽地区除了吃粽子,还有端午这一天要吃绿豆糕、咸鸭蛋等美食的习惯,皖西怀宁一带还吃“端午粑”。
这种端午粑用精面粉和酒酿做成,放青桐叶或荷叶上,经过发酵后蒸熟,甜美清香,别有风味。
当涂一带,吃粽子,还吃“五红”菜,就是虾子、黄鳝、咸鸭蛋、苋菜、雄黄酒。
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炒蚕豆给小孩吃,说是“炒虫蚁”,小孩就不会被虫蚊干扰了。
(4)悬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按照传统,端午节要把艾草挂在门上驱邪,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
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
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
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5)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通过此次调查实践活动,丰富了我对家乡民俗文化的认识,发现了一些自己以前未曾经历但是确实存在的风俗,增强了参与性,开拓了视野,并且看到了传统文化去粗取精的部分,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不可一概而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发扬继承。
李新民
2016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