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分层作业16 煤的综合利用 苯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苏教必修2课时作业:3.1.3煤的综合利用 苯 Word含答案

课时作业16 煤的综合利用苯踩点训练1.(双选)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苯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正确;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烷烃不相似,B错误;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苯无典型双键,但一定条件下能与H2等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B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3.浓溴水加入苯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解析】苯和溴水不反应,但溴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故苯可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之颜色变浅。
【答案】 B4.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并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解析】甲烷与氯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苯与氢气、乙烯与溴、乙烯与水蒸气的反应均属于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
苏教版高一化学煤的综合利用 苯

苏教版高一必修2 化学
复习回顾
天然气
甲烷
石油
乙烯
煤
苯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
煤的综合利用
煤的成分
1、物质组成(化学成分):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 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2、元素组成:主要含有碳,还有少量的氢、氧、 氮、硫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中的硅、铝、钙、 铁等元素。
干馏
煤
气化
控制燃烧
结构
性质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介于C—C和C=C 之间的特殊的键
饱和烃 不饱和烃
取代 反应
加成 反应
三、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取代反应 (1)溴代反应:苯与液溴的反应
(2)硝化反应:苯与硝酸的反应
无色液体,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结论:苯和液溴、硝酸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说明苯分子具有烷烃碳碳单键的性质。
球棍模型 结构简式
3、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6个碳原
子、6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每个键角均为120°。 (鲍林式)
下列两个结构简式表示的有机物是同一种物质还 是同分异构体? 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CH3
CH3
CH3
CH3
同一种物质
苯环中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现象。
苯的化学性质预测
苯分子中的碳碳间键长均为:1.4×10-10 m C - C 键 键长:1.54 ×10-10 m C = C 键 键长: 1.33 ×10-10 m
结论
1、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也不存在碳碳单键和 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
2、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完全相同,是 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特殊的键。
师说高一化学苏教必修课时训练: 煤的综合利用 苯 含解析

3.1.3 课时作业踩点训练1.(双选)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烷烃相似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苯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A正确;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没有单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烷烃不相似,B错误;苯易发生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苯无典型双键,但一定条件下能与H2等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BD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解析】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B3.下列四种有机物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B.CH4C.C2H6D.C2H5Cl【解析】,A正确;CH4、C2H6、C2H5Cl中C原子已达饱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4.(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B.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的混合物D.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不存在单质碳,故A正确,C错误;直接燃烧煤会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B正确;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AB5.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它们的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练习:《煤的综合利用苯》

煤的综合利用苯1.煤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能源,在使用煤资源时,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燃煤时应将块煤粉碎或磨成粉末B.燃煤时应通入足量的空气,且越多越好C.将煤制成水煤气D.将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等解析:选 B。
将块煤粉碎或磨成粉末,固体颗粒变小,反应更加充分, A 选项正确;燃煤时,通入的空气能使煤完全燃烧即可,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过多的空气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B 选项错误;煤气化后利用率高,污染少, C 选项正确;煤经过处理制成甲醇可以减少污染, D 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是 C6H6,不能使酸性4KMnO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分子中含有双键,所以属于烯烃C.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加成反应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6 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解析:选 D。
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键;溴苯的生成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
3.苯中加入溴水后溴水层颜色变浅,这是由于()A.溴挥发了B.发生了取代反应C.发生了萃取作用D.发生了加成反应解析:选 C。
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但苯是一种常用的萃取剂,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层颜色变浅。
4.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B. 79C.80D. 81解析:选 B。
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 78,去掉一个 C,减掉 12 换成 N,加 14,碳可成 4 个键,而N 只可成 3 个键,所以要减掉一个H,为 80- 1= 79。
5.某同学要以“研究某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和 ________ ,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 煤的综合利用苯练习 苏教版必修2

煤的综合利用苯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和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
2.苯具有较强的性,,使用苯时应注意防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1)苯的分子式为,结构式为。
(2)物理性质:_____色,特殊气味的液体,_____毒,_____于水,密度比水_____。
(3)化学性质:A.氧化反应:在空气能燃烧,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难氧化)B.取代反应:苯的取代反应(易取代)(了解)苯的磺化反应-----(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C.加成反应: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难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用途: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能说明被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的是 (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取代反应2.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双键简单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氢化生成烷烃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⑤苯在铁存在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3.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A.酒精和碘B.苯和水C.苯和四氯化碳D.KMnO4溶液和水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C.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丙烯、丁二烯D.煤干馏生成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5.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A.氯水B.苯l4D.KI溶液6.下列物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同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甲烷B.乙烯C.苯D.丙烯7.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苯B.氯化铁C.乙烷D.乙烯8.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苯跟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硝基苯C.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跟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D.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9.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10.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时会有分层现象,且下层是水的是()A.苯B.硝基苯C.溴苯D.四氯化碳11.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A)C3H6与C5H10(B)C4H6与C5H8(C)C3H8与C5H12(D)C2H2与C6H6二、非选择题12.将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用连线连起来:甲烷与氯气加成反应苯与硝酸取代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反应乙烯与溴水13.苯是色味的体,溶于水,密度比水,挥发,蒸气毒,常作剂。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练习-煤的综合利用、苯

煤的综合利用苯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甲烷与氯气取代B.石油的裂化C.煤的干馏D.石油的分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汽化和液化都可以提高煤的利用律B.煤的液化是复杂的化学变化C.煤是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D.煤中汗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再分馏的方法分离3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B.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炔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苯和浓硝酸反应4、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5、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气发生加成反应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D.在苯中加入溴水,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橙色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A 甲烷 B.苯 C.乙烯 D.乙烷7.关于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B.表示苯的分子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C.苯的分子式是C6H6,分子式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使溴水褪色D.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而难发生加成反应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水褪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9.与饱和链烃、不饱和链烃相比较,苯的独特性质具体来说是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B.难氧化,难加成C.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D.因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易加成为环己烷10. 前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15t 苯泄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险,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办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办法未被采纳。
高中化学 3.1.3 煤的综合利用 苯课时训练 苏教版必修2

煤的综合利用苯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B.甲烷中混有乙烯,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C.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分层,下层呈橙红色D.乙炔含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解析: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A错;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CO2,引入了新的杂质,B错;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应在上层,C错。
答案:D2.柑橘中柠檬烯的结构可表示为,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苯的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B.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易发生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D.该物质极易溶于水解析:根据柠檬烯的结构可知,柠檬烯属于烃,故其不溶于水;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故易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与苯的结构不同,故其性质与苯的也不同。
故选B。
答案:B3.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
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下列几种生产乙苯(C6H5—C2H5)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 )A.C6H6+C2H5Cl C6H5—C2H5+HClB.C6H6+C2H5OH C6H5—C2H5+H2OC.C6H6+CH2CH2C6H5—C2H5D.C6H5—CH2CH2Br C6H5—CH CH2+HBr;C6H5—CH CH2+H2C6H5C2H5解析:由“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可知,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的反应即达到了理想的原子经济性。
分析四个选项,A、B、D反应中除了生成乙苯之外,都有副产物生成,而C选项中无副产物生成,故答案为C。
答案:C4.描述CH3CH 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解析:依基团的结构可将上式写为立体结构并编号如图所示。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分层作业16 煤的综合利用 苯 苏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煤的综合利用苯(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3572133】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通过煤的干馏即可得到这些物质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D.把煤高温加强热就是煤的干馏B[煤经干馏(即分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而煤中不含有这些物质,A错误;煤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N、S、O等元素,故燃烧时会产生一系列大气污染物,B正确;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C错误;煤干馏时要隔绝空气,D 错误。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B[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对其进行加热直接变为气体B.煤干馏可以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D.工业上苯、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煤焦油中A[A项煤的气化主要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的CO、H2、CH4等气体;B项煤干馏的产物主要是焦炭,同时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等物质;C项煤干馏时发生了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而分开混合物中的各成分,是物理变化;D项苯、甲苯等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
]4.关于苯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B.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氢原子不在该平面上D.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为60°B[苯是对称的六元环,是由6个相同的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形成的,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均为120°,C6H6分子中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煤的综合利用苯(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3572133】A.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质,通过煤的干馏即可得到这些物质B.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D.把煤高温加强热就是煤的干馏B[煤经干馏(即分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苯、甲苯、二甲苯等,而煤中不含有这些物质,A 错误;煤中除含有C、H元素外还含有N、S、O等元素,故燃烧时会产生一系列大气污染物,B 正确;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C错误;煤干馏时要隔绝空气,D错误。
]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B[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而使物质分离的方法,是物理变化。
重油裂化是将碳链长的烃在一定条件下断裂为碳链较短的轻质油的方法,是化学变化。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均是利用煤焦油和石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是对其进行加热直接变为气体B.煤干馏可以得到冶金用的优质焦炭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本质差别是干馏是化学变化而分馏是物理变化D.工业上苯、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其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煤焦油中A[A项煤的气化主要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得到的CO、H2、CH4等气体;B项煤干馏的产物主要是焦炭,同时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等物质;C项煤干馏时发生了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而分开混合物中的各成分,是物理变化;D项苯、甲苯等主要存在于煤焦油中。
]4.关于苯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B.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C.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氢原子不在该平面上D.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都为60°B[苯是对称的六元环,是由6个相同的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形成的,每两个键之间的夹角均为120°,C6H6分子中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5.能说明苯环的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的是(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环如果是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邻二溴苯会有两种结构:,而事实上邻二溴苯只有一种,即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相连的结构;但对于其他三种说法,无论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还是碳碳键完全等同的结构,结果都是一样的。
]6.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D[苯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而苯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发生加成反应,B、C错误;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苯不能,D 正确。
]7.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在溴化铁存在时与溴反应B.苯在镍作催化剂时与氢气反应C.苯在空气中燃烧D.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分层A[苯与溴发生反应为取代反应;苯与氢气发生反应为加成反应;苯在空气中的燃烧为氧化反应;苯与溴水混合是萃取过程,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8.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B .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 .反应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D .反应④中1 mol 苯最多与3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B [A 项,反应①生成溴苯,不溶于水,与水分层,错误;C 项,反应③的产物是硝基苯,不是烃,错误;D 项,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错误。
]9.甲、乙、丙、丁分别是乙烷、乙烯、乙炔、苯中的一种。
①甲、乙能使溴水褪色,乙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甲,甲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反应生成丙。
②丙既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③丁既不能使溴的CCl 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一定条件下,1 mol 丁可以和3mol H 2完全加成。
请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填空:(1)甲的结构简式________,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丁与溴在催化剂(FeBr 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生成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乙烯、乙炔能使溴水褪色,且有CH≡CH+H 2――→催化剂△CH 2===CH 2,CH 2===CH 2+H 2――→催化剂△CH 3CH 3,故甲为CH 2===CH 2,乙为CH≡CH;再结合②、③知丙为乙烷,丁为苯。
【答案】 (1)CH 2===CH 2 H —C≡C—H属于10.某同学要以“研究某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活动记录,请你补全所缺内容。
(1)理论推测:他根据苯的凯库勒式,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实验验证:他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振荡,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上述的理论推测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是一种________键,应该用________表示苯分子的结构更合理;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溴苯中的溴原子________(填“在”或“不在”)苯环平面上。
【解析】(1)苯环的凯库勒式为,故含有两种碳碳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2)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溶液分层,苯层在上;(3)苯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不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理论推测是错的;(4)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既不是碳碳单键也不是碳碳双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类独特的键,用表示苯的结构更合理;苯分子中的1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溴苯的结构可看作是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溴原子代替,故溴原子也在苯环平面上。
【答案】(1)碳碳单键碳碳双键(2)溶液分层,溶液紫色不褪去(3)错误(4)相同介于C—C和===C之间的独特的在在11.某烃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0.5 mol该烃A完全燃烧时,得到1.5 mol水和标准状况下67.2 L 二氧化碳。
【导学号:13572134】(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在催化剂FeBr3的作用下,A与Br2反应生成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H2反应生成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0.5 mol A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67.2 L22.4 L/mol=3 mol,根据烃燃烧的通式可列关系如下:C x H y+⎝⎛⎭⎪⎫x+y4O2――→点燃x CO2+y2H2O1 mol x mol y 2mol 0.5 mol 3 mol 1.5 mol则x =6,y =6,故A 的分子式为C 6H 6;又因A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以及溴水褪色,故A 为苯。
[冲A 挑战练]12.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可溶于水;④可溶于苯中;⑤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全部正确C [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故应具有苯和乙烯的性质,如碳碳双键既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又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能发生硝化反应;苯乙烯属于烃类,而烃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中;从分子结构看,苯乙烯是苯、乙烯两个平面结构的组合,这两个平面有可能重合,故正确答案为C 。
]1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苯、己烯(性质类似于乙烯)、四氯化碳和碘化钾溶液区分开,该试剂可以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溴化钠溶液C .溴水D .硝酸银溶液 C [溴水加入四者中的现象分别为14.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FeBr 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 中。
【导学号:13572135】如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
试回答:(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 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 是吸收瓶,内盛CCl 4液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