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旅游城市旅游业碳排放量估算及分析

旅游城市旅游业碳排放量估算及分析

旅游城市旅游业碳排放量估算及分析∗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ʻ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㊀李闰春㊀杜玉英∗基金项目:2022年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SKL2022D30)㊂第一作者简介:李闰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碳会计㊁财务管理㊂摘要: 双碳 战略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采取行动致力于行业低碳化发展㊂旅游业是旅游城市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目前针对旅游城市的碳排放量的研究较少㊂本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研究样本,采用 自下而上 法对乐山市旅游业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 脱钩指数模型对2005 2020年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情况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山市旅游业存在碳排放量逐年升高且增速较快的情况,旅游交通中公路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压力较大,旅游活动中休闲度假方式产生的碳排放量较高,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效应不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为推动乐山市旅游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㊂关键词:旅游业低碳化㊀ 自下而上 法㊀碳排量测算中图分类号:X321一㊁引言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㊂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体量大㊁发展快㊁发展潜力巨大㊂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实现 双碳 战略的重要抓手㊂但是,旅游业也会产生碳排放,且增速较快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9%,由此形成的温室效应约占全球总效应的14%,并以2.5%的增速逐年增长,预计到2025年,旅游业碳排放量将突破65亿吨[1-3]㊂科学度量旅游业碳排放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找出应对之策,对于推动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㊁实现 双碳 目标有重要意义㊂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业碳排放量测算㊁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㊁碳排放的效率分析和旅游业 双碳 目标实施路径四个方面㊂刘媛媛[4]㊁王凯等[5]采用 自下而上 法,采取先分解后加总方法对旅游业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杨名扬等[6]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宁夏2013 2017年能源消费碳足迹进行了计算,发现在宁夏能源消费碳足迹中,天然气的消费碳足迹最多,其次为煤炭消费;赵盼月等[7]构建了STIRPAT 模型,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人均收入水平㊁能源强度和区域人口等因素对成都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徐琼等[8]基于超效率SBM 模型对2009 2019年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再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时空Markov 链,科学预测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发展趋势;乔向杰[9]提出通过智慧旅游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碳排放模型,发展旅游碳汇经济,助力实施旅游业 双碳 战略;吴承照和欧阳燕菁[10]提出从科学的研究框架㊁健全的法规政策和严格的监测与计量体系三个方面来落实 双碳 目标下旅游业的环境责任,推动全行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任洁[11]提出通过绿色发展㊁低碳文化和碳汇补偿等方面来进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重塑,通过政策引领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来实施高质量发展㊂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只是针对整个旅游业绿色发展相关的宏观研究和相关省份的总体情况㊃23㊃分析,对于具体的旅游城市的碳排放量的研究较少㊂基于此,本研究以旅游城市四川省乐山市为研究样本,采用 自下而上 法和Tapio脱钩指数模型对乐山市的旅游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旅游业碳排放量相关影响因素以及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推动乐山市旅游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㊂二㊁旅游业碳排放量估算及分析方法(一)采用 自下而上 法测算旅游业碳排放量本文拟将旅游业的六要素吃㊁住㊁行㊁游㊁购㊁娱归纳为旅游交通㊁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三个方面,并借鉴有关文献[12],结合乐山市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采用 自下而上 法计算乐山市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即先核算三个方面的碳排放量,再进行汇总,得出乐山市旅游业的碳排放总量㊂计算公式[13]如下:C=C1+C2+C3(1)其中,C1= 2i=1S iˑP iˑαi(2) C2=QˑTˑβ(3) C3= 5j=1K jˑγj(4)式(1)中的C为乐山市旅游业的碳排放总量;C1为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C2为旅游住宿的碳排放量;C3为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㊂式(2)中的i表示乘客乘坐的交通工具,i= 1表示公路运输,i=2表示水路运输;S i表示采用第i种交通工具的周转量;P i表示采用第i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比重;a i表示第i种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因子㊂式(3)中的Q表示乐山的年接待旅客人数; T为旅客在乐山的平均停留时间;β为每张床每晚的碳排放因子㊂式(4)中的j表示旅游目的,j=1表示旅游目的为观光旅游,j=2表示旅游目的为度假休闲, j=3表示旅游目的为出差㊁开会和商务,j=4表示旅游目的为探亲访友,j=5表示旅游目的为其他目的,这里将文娱㊁体育㊁健身㊁养生㊁保健和疗养及其他旅游目的归纳为其他旅游目的;K j 表示为j旅游目的的旅客人数;γj表示为j旅游目的的碳排放因子㊂(二)采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程度碳排放脱钩效应是在保障经济增长基础上,研究经济增长与排放的温室气体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㊂当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小于0或者小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时,表明经济增长不是以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种情况视为脱钩㊂本文以Tapio脱钩模型来衡量乐山市的碳排放脱钩效应,以乐山市旅游收入的增长衡量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θ=经济增长速度碳排放增长速度=旅游收入增长额ː基期旅游收入碳排量增长额ː基期碳排放量=ΔIːIΔCːC(5)式(5)中的I表示基期旅游收入;C表示基期碳排放量;ΔI表示本期旅游收入与基期旅游收入之差;ΔC表示本期碳排放量与基期碳排放量之差㊂根据Tapio[14]㊁黄国庆等[15]对脱钩效应指数范围的划分,将脱钩效应分解为脱钩㊁连接和负脱钩三种类型,以0,0.8和1.2为基础对脱钩效应系数进一步细分为八种类型,如表1所示㊂表1 旅游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程度判定标准一览表脱钩程度经济增长速度碳排放增长速度脱钩效应指数θ脱钩强脱钩正数负数θ<0弱脱钩正数正数0<θ<0.8衰弱脱钩负数负数θ>1.2连接增长连接正数正数0.8<θ<1.2衰弱连接负数负数0.8<θ<1.2负脱钩弱负脱钩负数负数0<θ<0.8强负脱钩负数正数θ<0增长负脱钩正数正数θ>1.2注:强脱钩是一种理想状态㊂三㊁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中国统计年鉴“‘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及其副本㊁‘乐山市统计年鉴“‘乐山㊃33㊃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乐山市 十四五 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05 2021年的相关数据㊂四㊁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估算及结果分析(一)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测算利用 自下而上 法计算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㊂2005 2020年期间,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整体处于上升趋势㊂除了2007年有短暂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处于增长状态㊂旅游交通㊁旅游活动和旅游住宿三个部分的碳排放量的变动趋势与碳排放总量基本保持一致㊂在碳排放总量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占比最高,达到了83.67%以上,旅游住宿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比最低,不到1%㊂下面具体分析旅游交通和旅游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㊂1.乐山市旅游业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分析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速趋势如图2所示㊂在图2中,2013 2019年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速虽呈下降趋势,但总体维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㊂乐山市旅游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分为公路和水路,公路产生的碳排量占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95%以上㊂故在减污降碳过程中,乐山市需重点关注公路产生的碳排放㊂2.乐山市旅游业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分析2005 2020年乐山市旅游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如图3所示㊂表2㊀2005 2020年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测算结果单位:吨年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旅游住宿碳排放量旅游活动碳排放量旅游业碳排放总量200559402.42350.927424.0766846.46200666832.22384.558171.7775025.87200746221.25393.488981.4255225.06200850343.46483.528000.3558371.32200955911.08544.389202.9165144.96201073792.68666.9411320.8885151.51201197805.48983.8516490.2114351.662012140733.381050.9520941.75161734.93年份旅游交通碳排放量旅游住宿碳排放量旅游活动碳排放量旅游业碳排放总量2013166697.991089.0523706.85190466.812014186694.541428.4035120.85221896.662015213193.311663.9440965.99254253.982016231224.571945.1536462.41267797.662017268124.312430.1540234.39308496.972018310567.493327.0445025.05355781.842019347185.073996.1154377.74401790.182020447957.273984.2549904.09498088.06图1㊀2005 2020年四川省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量趋势图㊃43㊃图2㊀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增速趋势图图3㊀2005 2020年乐山市旅游活动碳排放量(按旅游目的区分)2005 2020年乐山市旅游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10%~15%㊂在图3中,各类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排序为: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商务活动ʈ观光旅游>其他目的㊂除了度假休闲外,其他旅游活动碳排放量总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㊂度假休闲碳排放量约占旅游活动碳排放总量的26%~72%,且波动很大㊂(二)乐山市旅游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情况分析基于Tapio 脱钩模型测算出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指数,具体如表3所示㊂总体脱钩状态由波动较大转为增长连接,再转为增长负脱钩状态,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由不稳定转向稳定,从性质上有向好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改善㊂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效应指数趋势如图4所示㊂从图4中可以看出,2006 2020年的脱钩效应指数波动较大,最小为-1.66,最大为4.76,说明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非常不稳定㊂其中,2016年在旅游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碳排放量的增速急速下降,2016年的脱钩效应指数急速上升㊂同时,从图4中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到2019年,旅游收入和碳排放均为正向增长,旅游收入的增长率要高于碳排放的增长率,说明乐山市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合理,为旅游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㊂但旅游业碳排放增速不断上升,表明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㊂㊃53㊃表3㊀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指数年份旅游收入增长率碳排放增长率脱钩效应指数脱钩程度200631.26%12.24% 2.56增长负脱钩200726.00%-26.39%-0.99强脱钩2008-9.45% 5.70%-1.66强负脱钩200921.62%11.60% 1.86增长负脱钩201032.06%30.71% 1.04增长连接201135.52%34.29% 1.04增长连接201235.04%41.44%0.85增长连接201319.00%17.76% 1.07增长连接201420.62%16.50% 1.25增长负脱钩201529.43%14.58% 2.02增长负脱钩201625.33% 5.33% 4.76增长负脱钩201722.92%15.20% 1.51增长负脱钩201816.06%15.33% 1.05增长连接201916.67%12.93% 1.29增长负脱钩2020-0.10%23.97%图4㊀2006 2020年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效应指数趋势图五㊁结论分析与建议(一)结论分析本研究利用 自下而上 法对乐山市20052020年旅游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运用Tapio 脱钩模型对乐山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㊂1.从旅游业碳排量来看,旅游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据较大比重,其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且增速不断加快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目前高铁运输情况的相关数据由发改委相关部门管理,乐山市没有将高铁运输的相关数据进行单独整理,而是将其归到公路中统计;二是近些年来,到乐山旅游的游客中本省游客居多,大多采用自驾的方式或者乘坐高铁的方式,使得旅游业公路排放量较高且增速不断上升㊂2.旅游活动中的度假休闲方式有较高的碳排放压力,其次是探亲访友㊂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休闲度假旅游更注重安全㊁宁静㊁优美的环境,以及可以缓解紧张的生活节奏,因此选择此种旅㊃63㊃游方式的游客较多,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压力㊂3.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不明显㊂从分析结果看,脱钩效应指数整体波动频繁,脱钩程度不佳,说明乐山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消耗,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㊂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碳排放压力较高㊂(二)建议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㊂1.制定具体的旅游业的 双碳 目标,并做具体规划,强化旅游业碳排放量的核算工作㊂目前社会各方面将 双碳 目标实施的重点放在发电㊁制造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对于旅游业的碳排放没有足够重视㊂建议建立健全 目标 规划 核算 方案 执行反馈 的 双碳 目标系统化流程,从制度规则上控制,从核算数据上监控和反馈,在执行中不断改进,最终促进旅游业 双碳 目标的实现㊂2.普及智慧旅游,加强行业之间的节能减排合作,共同建设低碳化的生态系统㊂旅游业涉及行业较多,比如公路旅游碳排放量较高,可以与交通部门合作;旅游景点可以根据旅游APP上的节能减排数据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门票优惠券㊁优惠券换购等等);交通部门也可以跟根据旅游景点的相关数据制定交通行业的优惠政策(通行费优惠券)㊂一方面,用优惠政策引导游客的节能减排行为,另一方面游客的行为也能推动行业间完善合作规则㊂3.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开发低碳化的㊁与旅游业相配套的休闲娱乐活动㊂这样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旅游碳排放量,推动乐山市旅游经济与碳排放的强脱钩,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㊂参考文献:[1]Ucott D,Amelung B.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R].Madrid:UN,2008.[2]Chiesa T.Towards a low carbon travel and tourism sector [R].Davos,Switzerlan:World Economic Forum,2009.[3]Manfred L,Ya-Yen S,Futu F,et al.The carbon foot-print of global tourism[J].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8,8(6):522-528.[4]刘媛媛.重庆市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5]王凯,余芳芳,周晓冰,等.中国旅游业碳减排潜力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2,38(3):112-119.[6]杨名扬,冯骁,徐浩.宁夏能源消费的碳足迹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3): 291-294,302.[7]赵盼月,郭婷婷,陈曦,等.成都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2(10):1-4. [8]徐琼,程慧,钟美瑞.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趋同演变及其趋势预测[J].生态学报,2023,43(9): 3417-3429.[9]乔向杰.智慧旅游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J].旅游学刊,2022,37(2):10-12.[10]吴承照,欧阳燕菁. 双碳 目标下的旅游业环境责任[J].旅游学刊,2022,37(5):8-10. [11]任洁. 双碳 目标下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J].旅游学刊,2022,37(5):12-13.[12]韩苗苗.中国旅游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与达峰预测[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22.[13]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14]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between1970and2001[J].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15]黄国庆,汪子路,时朋飞,等.黄河流域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效应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4):82-93.责任编辑:姜洪云㊃73㊃。

碳排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碳排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碳排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也承受着碳排放带来的影响。

然而,碳排放与旅游业的关系不仅仅是消极的。

本文将探讨碳排放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碳排放对旅游业的影响碳排放是旅游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累积,它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给沿海旅游区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碳排放也造成了空气污染,特别是在热门旅游景点附近。

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健康,也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碳排放还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到旅游业对水资源的依赖,限制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 旅游业对碳排放的贡献然而,旅游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产业,也对碳排放问题有一定的责任。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交通运输、能源消耗等,这些产生的排放直接贡献了碳排放。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增长,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促使了碳排放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大量的食品浪费、能源浪费等行为都会进一步增加碳排放。

因此,旅游业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减少自身对碳排放的贡献,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 解决碳排放问题的可行方案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碳排放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方案:首先,推广低碳旅游方式。

鼓励旅游者选择环保交通工具,如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等,减少碳排放。

其次,加强能源管理。

酒店、景区和旅游设施应该采取节能措施,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应该提倡游客节约用水、减少食品浪费等环保行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最后,加强政府监管和合作。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可持续发展。

同时,跨国合作也至关重要,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碳排放问题。

综上所述,碳排放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旅游业需要认真应对碳排放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绿色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下旅游业绿色发展研究
四、低碳经济对旅游产业的挑战 (一)提高经营成本。低碳经济对旅游业提出的要求,一方 面能够节约资源,促进环境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旅 游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另一方面实现低碳经济的过程例如新 技术开发,新产品、新政策、新设施的实施应用和推广将会提高 当下运营成本。虽然从长远角度来看,施行低碳经济与旅游融 合是大势所趋,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最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这也就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无法快速回收,而是一 个渐变的过程,加重了旅游业当下的资金负担,这就为低碳经 济与旅游业融合提出了挑战。 (二)传统高碳排放旅游项目受到挑战。我国疆域辽阔,不 同地区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节日特色、饮食文化等独具特 色,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传承,因此在旅游行为中,体验各地独具 特色的旅游项目是重要的旅游目的之一,而旅游经济收益又促 进了各地针对符合旅游者心理的当地特色活动开发,其中就不 乏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这显然与低碳经济要求相悖,然 而由于长时间的开发,一些项目已经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旅游 项目,并依靠该项目吸引游客,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体 验这些特色旅游活动,因此从旅游景区的发展上,高污染、高能 耗项目的消失,将导致景区观赏类节目出现形式单一、内容有 限的问题,难以从旅游项目的角度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低碳经济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一)从游客方面加强绿色意识宣传。低碳旅游的关键特征 是降低污染、减少能耗的旅游模式,无论景区开发商、游客还是 管理者包括政府政策支持等都必须形成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 在旅游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进而促进旅游业协同健康 发展。游客是旅游行为的主体和发起者,游客的需求是决定经 营者以及旅游过程是否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源头因素,因此应 当从游客方面入手,加强低碳绿色的宣传,例如出行方式的选 择上尽量减少自驾的形式,采用大巴、公交等公共交通。从源头 上让游客拥有自主环保意识,其余的配套工作起到辅助促进作 用,如果游客自身拥有环保意识,自觉支持低碳行为、低碳景区 开发,经营者自然就会根据游客的喜好需求向低碳的方向转

能源碳排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能源碳排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2021年6月第34卷第3期山西能源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Jun.,2021Vol.34No.3·社会科学研究·能源碳排放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六安237158)卓琳【摘要】在我国多个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能源碳排放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

本文以鄂西生态旅游圈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其2012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线性与非线性计量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到访游客数量、能源碳排放和旅游经济发展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初期碳排放量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在采取有效的碳排放量控制措施后,旅游业的发展质量会有所提升。

【关键词】能源碳排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非线性计量【中图分类号】F592.7;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02(2021)03-0050-0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同时也为各地带来了碳排放、能源消耗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利用PVAR 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对游客总量、碳排放量和旅游经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鄂西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一、研究背景一个地区的碳排放量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能源消耗情况,对于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每年大量游客的到访会加大地区能源消耗,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游客数量越多,旅游收入就会越高,由此而引发了关于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讨论。

本文以鄂西地区为实例,从该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出发,重点分析能源碳排放数据与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当地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并存的局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数据引用(一)数据的选取与估算1.变量选取由于缺少直接统计的数据,因此本文收集了鄂西地区各市能源消费数据(万吨标煤),以标煤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比为系数,两者相乘得到能源排放量数据(万吨标煤)。

旅游业碳排放论文2篇

旅游业碳排放论文2篇

旅游业碳排放论文2篇第一篇1数据来源与处理数据来源包括,所涉及到的旅客周转量、国内外旅游人数等主要来自《黑龙江统计年鉴(1996~2012)》;星级饭店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6~2012)》;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规模参考历年《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国内旅游活动和口岸调查入境游客活动综合得出;旅游总收入数据来源于历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处理包括,考虑数据可获取性,将1995~1999年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比例数据与2000年采用同一数值,2000~2012年各种类型旅游活动的比例数据以当年数据为准。

同时,基于数据可比性考虑,本文以1995年作为价格基准年,重新计算1995~2011年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以剔除因价格因素对旅游收入产生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2.1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分析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黑龙江省交通客运周转量由1995年的228.8亿人公里增长到2011年的678.3亿人公里,增长了2.96倍。

客运周转量的增加,势必消耗更多的能源并增加CO2的排放。

作为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交通的碳排放量不容忽视,黑龙江省的旅游交通碳排放量除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外,其余年份均表现为明显增加的趋势,从1995年的57.77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279.0万吨,增长了4.83倍,年均增长22.52%。

四种旅游交通方式的碳排放量有着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1995~2002年,公路>铁路>民航>水运;2003~2008年,公路>民航>铁路>水运;2009~2011年,民航>公路>铁路>水运。

可以看出,公路和民航是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主要来源,而民航的碳排放量增长幅度最大,所占碳排放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2旅游饭店碳排放量分析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黑龙江省的旅游星级饭店总数、房间数和床位数分别从1995年的82家、7799间、17812张增加到2011年的244家、23750间、68901张,导致了其碳排放量的增加。

敦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敦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
和了解通常都不全面,因此通常对旅游目的地的判断都是凭主观感受的很容易产 生偏见,这种现象会对旅游产品的销售产生极大影响。为改变这种情况,旅游目 的地通常以广告、宣传等多种促销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旅游信息,介绍旅游 产品,改变旅游客源对旅游产品的偏见,推动客源向特定的方向流动。可见,旅 游需求是可以通过诱导而改变的。
同时在影响因素的建模研究方面。车裕斌建立了区域旅游系统吸力模型,他 认为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 旅游政策环境[5]。并以武汉市旅游市场吸引力预测为例,说明了该模型运用的 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ChirstineLim 通过时间序列建模分析得出收入、价格、汇 率、季节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对国际旅游流起着重要作用[6]。
国内游客中,来敦煌人数最多的省区有新疆、广东、北京、浙江、上海等, 其中新疆、甘肃以及经济发达的沪、京、粤地区是客源的集中地[9]。
引言
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界处,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在中国 古代是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重要交通要道,曾经拥有非常繁荣的商业活动, 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基于这些,历史给敦煌这块不起眼的地方留下了许 多让我们赞叹的文化和资源。像是世界遗产的莫高窟,还有汉长城的边关玉门关 和阳关等不少旅游资源。现在敦煌作为地处中国西部颇具名气的旅游城市已经发 展出了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本文在这一基础上对敦煌现 有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市场的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1.4 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趋势
基于旅游客源市场的以上的一些特点,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我们对旅游客源 市场的发展趋势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 21 世纪了旅游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的朝阳产业,虽然旅游业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到现在为止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 四次发展高峰。在全球化的进程下旅游产业的客源市场也必定会随之不断扩大 [7]。

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

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

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浅析作者:张淼来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也大幅度上升。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寻二者的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尽管都是非平稳的,但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联系。

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进一步显示,GDP对碳排放量存在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协整一、引言随着全球的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07年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人类活动的因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已提高到90%以上。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在没有新政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到本世纪末,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将使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6摄氏度,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向空气中排放产生的。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作为碳排放量的大国,已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公开承诺到2020年达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因此,研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关系分析理论上,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下:(一)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由于碳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作为主要的能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根据生产理论,通常情况下,要素投入的增加会带来产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反之,生产要素的匮乏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双重影响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效果。

一方面,依据规模效应,当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能源要素投入,经济增长将通过边际能耗倾向产生对能源消费引致需求,拉动碳排放量的上升。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可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降低碳排放量。

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由此,可持续发展应有三 方面含义:一是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任何一件事物的可持续性需在空间和时 间上永远地连续下去,人类社会也要保持 它的连续性;二是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发展不仅包 括经济的增长,更要保护环境和资源,不 断提高使用资源的利用率,以满足人类持 续发展的需求;三是可持续利用 (Sustainable Utilization)。指可再生资源 的利用要保持在它的可更新的限度之内, 这样才可永远地持续利用下去。本文关注 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更多采用的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定 义,关注资源的最佳配置,关注福利的代 际公平。
(GDP);P 为人口数量。
一般的,倒 U 型的 EKC 模型的基本
函数有三种: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以
及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与对数形式相结
合的模型,根据现有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研究的常见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
根据模拟的图形结果、模型检验参数,比
较判定系数 R2,在三种函数模型中进行
优选,最后本文选择以下模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经济学
1. 引言 人类进入 20 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创 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伴随着这 种物质文明的进步,一系列阻碍经济发展 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人口爆炸性增长、资 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破 坏、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等,所有这些都威 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命运。于是人类开 始用一种理性的思维重新审视自己的发 展过程,意识到现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必须 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 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迄今为 止,未形成一致的定义。最初一般认为,它 的内涵是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保护 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 发展下去。而今人们更深感到生态压力对 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严重性,所以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了延伸。就当前看 来,1987 年布伦特兰夫人所给出的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最为大家所接受。其定义 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小企业和 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效用 所导致;2001 年以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随着人均 GDP 的大幅增加而有所恶 化,这可能是由于扩大内需和增加投资的 宏观政策导致大批高耗能、重复性的基础 设施项目和工业项目盲目上马导致的。 此研究表明,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和人均 GDP 的关系曲线并不呈现发达 国家所描述的倒 U 型,二氧化碳的排放 仍然处于恶化阶段,没有证据显示库兹涅 茨曲线拐点出现的迹象。如果没有环境政 策的干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能不会随 着经济的增长而自动下降。这条 N 型曲 线意义在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污 染量和人均污染量并非必然经历一段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 , 地处甘 肃、 青海、 新疆三省(区)交汇处, 全市总人口达 18.60 2012 万人, 总面积 3.12 万 km2, 有“戈壁绿洲”之称。 年敦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82635 万元, 其中第三 产业增加值较去年增长 15.2%。敦煌市被誉为“世界 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境内现有各类文物保护单 位 241 处, 丰富的历史遗产、 奇特的自然风光, 每年 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前来踏寻探秘、 观光揽胜。 2012 年, 敦煌市接待旅游人数 312.04 万人, 较 2003 年增 加了 262.03 万人, 旅游总收入为 275000 万元, 较 2003 年增加了 258967 万元。 2.2 2.2.1 研究方法 旅游业碳排放量的估算 目前国内外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业碳排放估
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
李彩云 1, 陈兴鹏 1, 2, *, 张子龙 1, 2, 冯会会 1
1.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 旅游的低碳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 , 因此对旅游业碳排放的准确估算 , 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 的关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论文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 , 采用文献研究与统计分析方法 , 并结合社会调查 数据 , 初步估算了敦煌市 2003 — 2012 年旅游业的碳排放量 , 并选取同期旅游收入数据 , 应用脱钩模型对敦煌市旅游碳 排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 ① 2003 — 2012 年敦煌市旅游业年均碳排放量 4200 t, 占全市年 均碳排放总量的 0.36%, 具有低排放的特征。②在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构成中 , 旅游交通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 , 占旅 游业碳排放量的 77.85%, 旅游住宿与旅游活动分别占旅游业碳排放量的 0.05%、22.10%。③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弱脱钩为主 , 除 2002— 2003、2007 — 2008、2010 — 2011 三个时期处于负脱钩状态 , 脱钩弹性值处 于 0.04 — 2.22 之间 , 旅游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碳排放增加速度 , 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比较乐观。因此 , 敦煌市具 有发展低碳旅游的潜力与空间。 关键词:旅游业 ; 碳排放量 ; 脱钩分析 ; 敦煌市 doi:10.14108/ki.1008-8873.2016.01.017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73(2016)01-109-08
110
生 态 科 学
35 卷
0.04 and 2.22; tourism economic growth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carbon emission increase,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as much optimistic. Therefore, there is the potential and space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in Dunhuang City. Key words: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decoupling analysis; Dunhuang
Estimation of tourism carbon emission and its decoupling with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unhuang
LI Caiyun 1 , CHEN Xingpeng1, 2, * , ZHANG Zilong 1, 2 , Feng Huihui 1 1.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00,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Western China,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the emerging hotspots in related research fields. Based on social survey and official statistical data, this article initially estimated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m in Dunhuang City from 2003 to 2012, by means of “bottom-up estimation”. Then, it applied decoupling analysis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carbon emission of tourism in Dunhuang city from 2003 to 2012 was 4200 tons, accounting for 0.36% of the city's total annual carbon emissions, and wa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low emissions.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m in Dunhuang City, tourism traffic was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for 77.85% of carbon emissions; tourist accommodation was 0.05% and tourism activities were 22.10% of tourism carbon emiss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unhuang City was weak decoupling. Except the negative decoupling state in three stages, which were from 2002 to 2003, from 2007 to 2008 and from 2010 to 2011, decoupling elasticity value was between[1] 920Fra bibliotek5 年以6
前 , 全球旅游业碳排放量约以 2.5%的年均速度增 长 。 2005 年, 中国入境旅游总碳排放量为 2.6×10 t, 占全球旅游业碳排放量的 0.2%, 且 2003—2010 年 以 8.6%的年均速度增加, 这远高于全球旅游业碳排 放量的平均增长速度 , 大规模旅游活动所引致的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增加, 日益引起了政府和学术 界的重视。敦煌作为国内外享誉盛名的国际文化旅 游名城, 2012 年共接待旅游者 312.04 万人次, 其旅 游规模在甘肃省乃至全国身居前列, 因此摸清其旅 游产生的碳排放量, 分析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 的耦合关系, 对于评估旅游活动的环境负荷和可持 续性, 制订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 指导意义。 目前, 国外旅游业碳排放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 业能源消耗估算、旅游碳排放的测度方法及旅游交 Becken 通或目的地的碳排放测算等方面。 Natalia[3]、 等[4]分别对夏威夷、新西兰的旅游业能源消耗进行 了估算, 且 Becken 研究发现旅游交通是最主要的能 源消耗来源 , 占旅游业总能源消耗的 65 — 73% 。 Gössling [5]、Katircioglu [6]进一步研究了旅游业能源 消耗对地区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 Peeters 与 Dubois
收稿日期: 2013-01-23; 修订日期: 2015-02-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301652, 4110112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20120211120026);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 项资金资助(lzujbky-2013-m02) 作者简介: 李彩云(1990—), 女, 甘肃临夏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E-mail: 15294210866@ *通信作者: 陈兴鹏, 男,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 E-mail: chenxp@
1
前言 自 20 世纪以来,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
到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少。不同研究尺度上, 石培华 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中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 [8], 魏艳旭等初步估算了中国旅游交通碳排 杨 放并分析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地区差异[9]; 陶玉国、 存栋等分别对江苏省、内蒙古旅游业碳排放进行估 算并提出低碳化发展策略[10–11]; 李世宏等利用碳足 迹计算模型计量了张家界旅游碳排放并提出减排路 径[12], 魏卫应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酒店业能 耗及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13]等。综述文献发现, 旅 游业碳排放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而旅游业碳排放与 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特别是针对某 一典型旅游城市的相关研究, 而弄清旅游业碳排放 情况、结构特征, 理清其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系, 对发展低碳旅游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 本文对 2003—2012 年敦煌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 并对其结构特征及与旅游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 系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 以明确敦煌市旅游业节能 减排的潜力与目标, 为政府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 构优化与转型升级提供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决策 依据。 2 2.1 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