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生命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合集下载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教学改革 的总体思路
生命科 学导论 课程教 学改革 总 体思 路是 :以坚 持 知识 、能力 、素 质协调 发展为 原则 ,以促 进学 生 素 质全面发 展为 出发 点 ,以基 础 性 、实 践 性 、探 索性 、 应 用性 和 前沿 性 为 主线 ,优 化课 程 教 学 内容 ,构 建 课 程知识 体系 ,简 化或淡 化生命 学科 知 识 的系统 性 和理论 性 ,以教学 方 法 和手 段 改革 为 抓手 ,培养 学 生学习知识 、理 解 知 识 、发现 问题 、提 出问 题 、应 用 知识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同时注 重 实践 性 教学 环 节 ,
第 2期
周亚平等 :《生命科学导论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识点有所 不 同 。如 核 能 源类 专业 了解 生 物 大 分 子 生转变 角色 ,启 迪 思维 。如在 讲 述 到 每 一 章 节 时 ,
和生 物能 源 ,将有 利 于打 开生 物 能 源 的大 f-j;材 料 不 是一开 始就直接 讲述 内容 ,而是 先 设计 出每 章 节
类专业 了解 生物 大分子 和生 物材 料 ,将 有 利于 打 开 的主要 问题 ,布置 给学生 ,让 学生 思考 回答 ,然 后 老
生物材 料 的领 地 ;通 讯 信 息类 专业 了解 核 酸 、蛋 白 师根据教 学 内容 和学生 给 出的答 案进 行讲 解 ,这样
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观察植物的形态解剖与组织观察动物的形态解剖与组织观察蛙卵的采集与胚胎发育观察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校园及本地生物多样性观察等但由于实验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为了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强调学生实验前预习的同时对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动手操作实验示范实验录像和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完成等不同的方法这样既可有效地解决实验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又能兼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4j2

师范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师范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物工 程 等各个 分支 领域 , 它是 现代 生 物技术 的基础 , 好 微 生物 实 验 教学 对学 生 理解 知 识 、 养实 验 技 能 、 搞 培 提 高分 析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以及 良好 的科 学 素养 有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J 4 。在近 几 年 的迎 评促 建过
1 教 学 内容 的 改革
要 培养 学生 的综合 能力 和创 新 思维 能 力 , 准 和 选 好 实 验课 的 内容 是 一 个 非 常 重要 的环 节 。 由于 微 选
生物学实验与其他相关课程实验有很多雷 同, 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 习效率, 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与相关 学科 的任课 教 师就彼 此开 设 的实验 项 目进行 探 讨 , 强微 生 物 学科 与 相关 学 科 的联 系 , 免 实验 的 加 避 重复开设, 如避开《 分子生物学实验》 常开设的质粒提取 、 转化等实验项 目, 因细菌的大小测定与计数 的实 验 原理 方法与 血球 计数 等原 理方 法类 似 , 我们 只在 理 论课 或 实验 课 的 讲授 中加 以提 及 而不 单 独 开 设 实验 项 目, 这样就避免了课程之间的脱节与实验项 目的重复开设。为 了保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 , 培养学生 实 验动手 能力 和创新 能 力 , 我们 将 微生 物实 验 分成 了基 础 实验 、 工厂 实 习 、 综合 设 计性 实 验三 大 部 分 , 成绩 好 的和兴趣 浓 的学生 参 与老师 的科 研项 目, 把微 生 物学 实验课 程 设 计 为从 “ 到 高 、 基 础 到前 沿 、 接受 低 从 从 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的逐步提高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 即基础实验阶段、 综合设计性实验阶段 及研 究探索 性 实验 阶段 。为 了满 足部分 成绩 较好 和 兴趣 浓 的学 生的需 求 , 还增加 了选 修性 实验 。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探讨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探讨
科技பைடு நூலகம்育
SC TNG2 N92 C E E0Y . { &CL 0OI E H0. .j N 。圆 0 . 。 2 9
非 生物 类本 科 生 生 命科 学 导 论 双 语 教 学 探 讨 ①
陈雁 覃瑞 刘新 琼 刘学群 ( 中南 民族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湖 北武汉 4 07) 3 0 4 摘 要: 面对非生物类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生物 学课程 , 着非常 广阔的空间和领域 。 有 目前高校教 育 目标是培养既懂 专业知识 又精通 外语 的复
2 ( ( 科学导论 “ 生命 双语 ” 教学教材 引 进和课件的制作
教 材 是 知 识 的 载 体 , 有适 当 的 教 材 , 没 双语 教学就 成 了无源 之水 , 本 之木 。 无 因 此 , 行 双 语 教 学 时 必 须 有 适 合 老 师 教 与 进 学 生 学 的 外 语 教 材 , 由 于 双 语 教 学 目前 但 在 我 国 尚属 探 素 阶 段 , 内 尚 无 现成 的 、 国 适 用于 ( 命 科 学 导 论 语 教 学 的 教材 和 教 ( 生 双 学 大 纲 可 循 。 接 引 进 国 外 原 版 优 秀 的教 直 材 不 失 为 一 个 良好 的 举 措 , 以 使 专 业 课 可 与 国 际接 轨 , 利 于 学 生 了解 外 语 文 化 背 有 景和 思维 习惯 , 使 教 师 和 学 生 接 触 到 “ 也 原 汁原味” 外语 。 的 广 泛 采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手 段 , 与 外 校 并 进行 广 泛 的课 件 交 流 工 作 , 互 学 习 , 互 相 相 提高 。 同时 自 己也 在 不 断 地 制 作 新 的课 件 , 把 教 师 自己 的科 学 研 究 成 果 和 科 技 杂 志 发 表 的新 成 果 , 能 及 时 添 加 到 课 件 中 , 都 使我 们 的 教 学 内容 得 以 不 断 更 新 。 感 干 国 家 有 级 教 学 名 师 郑 用琏 教 授 在 “ 0 6 全 国高 20年 等学 校 理 科 ( 生物 科 学 ) 年 教 师 高 级 研 修 青 班 ” 青 年 教 师 语 重 心 长 的 一 番 演 讲 : 学 对 教

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生表现出较 高的学 习热情 。从 20 06年 9月开始 , 学校把生命科学导论作 为我校军工特色专业 的生
物基 础课程 的必 修课 。 因此 , 何保 障这 类 课 程教 如 学 的有 效 运行 , 如何 提 高 教 学 质量 , 自然 成 了问题 的焦 点 。为此 , 题 组 进 行 了 “ 于 专业 规范 和军 课 基
理 工科 院校来讲 还是个 起 步 , 必要 进行 这 方 面 的 有 探 索与实践 。我 校 自从 20 03年 开 始 , 已经 面 向 就 非 生物学类 专 业 学 生 开设 了 大学 生 物 基 础课 的公 选课 —— 生命科 学 导 论 , 到许 多 学 生 的 欢 迎 , 受 学
收藕日期 : 0 ・ - 2 91 2 0 26
识 的交叉融合 , 开阔思路 ,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12 生物 学基础 知识体 系与系 列课程构 建 .
基金项 目: 江西省教学改革项 目资助(X G0-- ) JJ -8 2 。 84 作者简介 : 陈传红 (95 ) 男, 西乐安人 。 17一 。 江 讲师 , 士生 , 博 主要从 事植
大学生物基础课程是 面向高校非生物学类专 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 是提高学生综合 素质的手段之一。生命科学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综 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一个科技人员应具备的 基本素 质 J 目前 , 。 积极推 进高 校非 生物 学类 专 业 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 , 加强高校生命科学普及教育 是 国内外许多高校的一个发展趋势。 这 方面 , 国一 些 重 点 大 学 已有 尝 试 , 的 已 我 有 经面向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开设 了生物学基础 系 列课程 , 并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然 而, 于一般 J 对
物学 基 础知 识 体 系采 用知 识 领 域 、 识 单元 、 识 知 知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关统伟车振明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7期摘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开设公选课的必要性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目的是为了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非生物类本科生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53-02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截至2012年,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和医学奖领域至今中国无人问津。

美国科学家在近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中获得了17次。

事实说明中国的教育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里仅想和各位同行一起探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在非生物专业开设的意义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部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针对非生物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明确指出[1]: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全貌和新动态,以及现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必然趋势;理解并初步能用生物学原理、观点、思维方式去认识一些生命现象和过程。

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

针对非生物类不同学科专业本科生的知识基础和需求,西华大学《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精心设置以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

该课程在西华大学开设相对较晚,于2004年在全校开设为公选课,目的是提高交叉学科学生的现代生命科学意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富创造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
内蒙 古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un l fIn rMo g l iest fT c n lg o r a o n e n oi Unvri o eh oo y a y
第2 1卷
第 1期
( oi c ne ) S c l i c s aSe
V 1 1 N . 2 1 6. o 1 0 2 2
开 设 了“ 生命科 学导论 ” 至今 已六 年 。但 是 在 教 学 , 过 程 中 , 在课 程 内容 多 、 存 知识 综 合 性 强 、 时 少且 课 无 实验课 时 , 教材 更 新 滞后 , 教学 方 法 和 评 价单 一 ,
业本 科生 介绍 生命 科 学 最 新 的 发展 , 及 为理 解 这 以 些最 新进 展所 必需 的基 础 知 识背 景 。2 世 纪 , 命 1 生
探 索性 、 用性 和 前 沿 性生 命 科 学 知 识 讲 解 为 教 学 应
主线 , 以优 化课 程 教 学 内容 , 建 课 程 知识 体 系 , 构 培 养 学生 学 习 、 解 、 决 问 题 的 能力 为 目的 同 时 理 解 。;
家 对 于酱油 等调 料 中的 氨基 酸含 量 有 严 格 的 标 准 ,
学 为非 生物 专业 本科 生 开设 了“ 代 生 物学 导 论 ” 现 ; 在 19 9 7年 , 江大 学 开设 了 “ 命 科 学 导 论 ” 浙 生 0 。
各 专业 中的生命科 学 知识 , 研讨社 会热 点 问题 , 用 采
现代 教学方 法 , 取不 同的考核 方式 , 选 在教 学实践 中
合起 来 , 发掘 一些 新 思路 , 开拓 一 些 新 的研 究 领 域 。
体就 是做 酱 油 的原料 。

为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探索和实践

为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探索和实践

为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探索和实践摘要:南开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校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通过精心挑选实验项目,严格管理实验过程,改进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实验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探索生命的本质和奥秘不仅需要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在理论上的交叉融合,更需要科学实验的互相渗透。

非生物类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是培养新世纪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因此,生命科学学院在为全校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理论课的同时,还开设了1学分、32学时的实验课程。

一、实验项目的设置作为全校非生物类本科生的公共选修实验课,我们遵循实验项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开设实验项目。

依据这一原则,我们从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不同学科中各选一个难易适中且趣味性强的实验项目,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任实验教师,在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如下:绪论实验课程组的全体教师向学生分别介绍各自实验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实验一摇蚊幼虫唾腺多线染色体制备与分析。

实验二细菌个体形态观察及染色技术。

实验三对虾的个体发育过程及解剖。

实验四人体生理指征—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电图的观测。

实验五植物生长物质的生理效应。

实验六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

这些实验项目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细菌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但个体微小,如何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呢?“细菌个体形态观察及染色技术”实验将告诉我们答案;对虾是高蛋白食品,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它是如何生长发育的?如何通过精细的生物解剖技术了解其器官与结构呢?我们开设了“对虾的个体发育过程及解剖”实验: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电图是人体生理的重要指征,也是体检中重点检查的生理指标,如何用常规仪器进行检测、如何科学解释这些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们开设了“人体生理指征一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电图的观测”实验;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如何测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的含量?它们当中哪一种含量更高或相对较低?,我们开设了“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

非生物专业开展生命科学教学面临的思考

非生物专业开展生命科学教学面临的思考
6 传 统 的 考核 模 式 与 “ . 以人 为 本’ 时代 精 神 ’的 中突, 导致 教
目前 ,非 生 物 专 业 的 生命 科 学 课 程 大 多 由生物 学 科 的 教 授 影 响 。 或 副 教 授 、博 士 或 硕 士 承 担 ,他 们 能 够 较 好地 把 握 本 门课 程 的 学 术 性 。 但 是 ,他 们 往 往 会 过 于 强 调 专 业 性 、学 术 性 而 忽 略 了 开 设 本课 程 的 根 本 出 发 点是 使 普 通 大 学 生 掌 握 生 命 科 学 与技 术
言足 一 个 极 火 的 挑 战 。
不能适应 时代的要求、体现多元化 ,还不能发挥评 价的激励促
5 传 统 的 “ 入 式” 教 学 方法 与先 进 教 学理 念 的 . 注 中突,导 致 进 作 用 ,关注 学 生在 学 习 中的成 长与 进 步。
教 学方法单 一 、 落后
二.改革 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教学的对策
学评 价 单一 ,不 能体 现 多 元化
“ 以人 为本 ”的教 学评 价就 是要 充分发挥 其 发展 性功能 ,
的基 本常 识 , 受 知 识 熏 陶 , 步 了解 该 学 科 的主 要领 域 和进 展 , 通过评 价不断促进 对象 在原有水平上的不 断提高。这就 要求考 接 初
理解探索生命 科学基 本规律的一般方法 ,具备基本 的生命科学 核方 式更 多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和 素养。然而,面对众多非生物专业的学生 ,如何体 现生物学 科 方法 以及与之 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的形成和发展 。很显 与其专业 的相 关性 以及如何 对不 同的学生有所偏 重,对 教师 而 然,传统 的、单一 的用试题库 的模 式进行笔试的考核模 式不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课 程 。武汉 大学 、 江大 学 等 一些 重 点 大 学 已 浙
将普 通生 物学 、 命 科学 导论 等课 程 列 为 公 共基 生 础课 程 , 对 相关 课 程 从 教学 大 纲 、 并 内容 设 计 、 教 材 和教学 方法 等方 面进行 了有 益 的探索 。 由此 可
见, 在师 范 院校开 设 生命 科 学 基 础 课 有利 于 培 养
生 命科 学等 生物类 课 程一般 只是 生物类 专业
的课程 [ 。为迎 接 2 】 ] 1世 纪 , “ 物 世 纪 ” 即 生 的到 来, 哈佛 、 T、 坦 福 和 剑桥 等 世 界 著名 大学 从 MI 斯 2 O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 纷 把生 物 类课 程 列 为全 纷 校各 专业 的必修 课[ 。1 9 2 9 5年 以来 清华 大 学 、 ] 北
2 012

大 学教 学 ・
师范 院校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生命科学教学改革 的实践
吴 春 燕 罗 勤 王 玉凤 周 青 春
( 中 师 范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武汉 4 0 7 ) 华 3 0 9

要 :1 纪 是 生命 科 学 的世 纪 , 师 范 院校 非 生 物 专 业 本 科 生 中 开 设 生命 科 学 导 论 课 是 2世 在
适 应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新 型 师 资口 。从 1 9 ] 98 年开始 , 校也 为非生 物专业 学生 开设 了《 我 生命 科 学导论 》 综合 素质 课程 , 目的是提 高交叉 学科 学生 的现 代生 命 科 学意 识 , 养厚 基 础 、 口径 、 培 宽 富创 造 的高 素质 师范 生和 复合 型人 才 ,3年 来 已有 上 1 千名 非生 物专业 学 生选修 了该课 , 映 良好 , 反 为我 校开设 《 命科 学导 论 》 生 学科 基础 课程 打下 了 良好
革 对《 命 科 学 导 论 》 程 的 建 设 具 有 重 要 的意 生 课 义 。讲 授生 命 科 学 导 论 课 的 老 师 都 有 这 样 的体
会, 生物 学涉及 的知识 这 么多 , 知道 该让 学生学 不
些 什么 。《 普通 生物 学 》 为生物 专业 本科 生 的专 作 业 基础 课 , 内容 涵 盖动 物 、 物 、 生 物 等 。生命 植 微
基础 。 1 教 学 内容
学习, 以及生命 科 学技 术 发 展 与人 类 社 会 进 步 的
密 切关 系 , 生命 的 化学 组成 、 如 生命 价 值 、 护环 保 境 的重要 性等 。为形 成理论 与实 验密 切结合 的新 的教学理 论[ , 分发 挥 生 物科 学 作 为一 门实 验 1充 ] 性 科学 的创新 优 势 , 学校 为 理 科 生 开设 了 部 分 动 物学 实验 , 显微 镜 的使 用 、 察 水螅 、 履 虫 的 如 观 草
京大 学 、 国科 技 大 学 等重 点 大 学也 陆续 把 生命 中
科学 等生 物类课 程 列为非 生物 类专业 的 限选 或必
科 学导 论作 为非 生 物专 业 的 基 础课 , 然 不 能 照 显
搬《 普通 生 物学 》 内容 。基于 生命科 学 的发展趋 的 势 以及 文理科 学 生 的生 物 学 基 础不 同 , 于 理科 对 生 的教学 内容可 以侧重 学 科 交 叉意 识 的 培 养 , 着 重介 绍生命 科 学 的前 沿 知 识 ( 克 隆 、 组 D 如 重 NA 技术 ) 以及 理解这 些前 沿知识 所必 需 的基 础知识 。 文史类 学 生高 中 阶段 的生 物 学 基 础知 识 较 差 , 选 择教 学 内容时侧 重于对 现代 生命科 学基 础知识 的
结构 、 剖蚯 蚓等 等 。解
2 教 学 方法
2 1 多媒 体 应 用 .
课 程 内容 是一 门课 程 的主 体 , 是课 程 目标 它
的载体 , 也是课 堂教 学 素材 。因此 , 学 内容 的改 教
《 生命 科学 导论 》 的内容 之多 与课 时有 限是一
收 稿 日期 :2 1 -0 —3 . 01 9 0 基 金 项 目: 文 由 2 0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教 学研 究 项 目 “ 生 物专 业 本 科 生 生 物 学 教 学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 题 资助 本 0 9年 非 课 作 者 简 介 :吴 春燕 ( 9 8 ) 女 , 读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18一 , 在 研 学科 教 学 ( 物 ) 生 .
3 2
第2 5卷第 1 期
21 年 1 02 月
学方 法 的 传 授 ; 养 学 生 的 自主 、 作 能 力 , 培 养 厚 基 础 、 口径 、 培 合 为 宽 富创 造 的 高 素 质 人 才提 供 了有
效 的 教 学 实践 。
关键词 : 生命 科 学 导 论 ;教 学 内容 ; 学方 法 ; 学模 式 教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6 33 2 1 ) 1 02 O 10 —7 5 ( 02 O —0 3 一 3
第 2 5卷第 1期
21 0 2年 i月
高 等 函授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o ih rCo r s 0 d n e Ed c to Na u a ce c s o r a fH g e r ep n e c u ain( t r l in e ) S
Vo . 5No 1 12 .
必 然 趋 势 。 本 文 从 教 学 内容 、 法和 教 学 模 式 等 方 面 对 文 理 科 学 生 进 行 了针 对 性 的 改革 , 学 内 方 教 容 上 为 文 理 科 学生 设 置 不 同的教 学 大 纲 ; 学 方 法 上 采 用 多媒 体 教 学 、 物 科 学 史教 学 等 , 重 科 教 生 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