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方法
6种检测方法

• 基本除校正因子步骤外,其余同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
2021/6/16
14
杂质检查法
优点:
相对较准确。首次验证时用相应对照品确定校正因子后,样品检测时只 要用供试品作为对照品。只需定位溶液或RRT定位。节省杂质对照品 有关物质检测溶液配制简单。
缺点
同外标法,需较高的仪器人员环境稳定性。
若供试品所含的部分杂质未与溶剂峰完全分离,则按规定先记录供试 品的色谱图1,再记录等体积纯溶剂的色谱图2.色谱图1上杂质峰的总 面积(包括溶剂峰),减去色谱图2上的溶剂峰面积,即为总杂质峰 的校正面积。然后依法计算。 即扣除空白溶剂法。
As/Cs
Ax
=
*
A’s/C’s
Ar/Cr
A’s/C’s
• 式中:Ax 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 Cx 为供试品的浓度; A′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C′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f为校正因子。
2021/6/16
18
内标法
• 1、优点:
检验科常见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

检验科常见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在检验科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操作步骤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检测并分析样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细菌等微小结构。
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待检样品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2. 调节显微镜镜头,找到合适的放大倍数;
3. 通过调节光源和焦距,观察样品的细微结构;
4. 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报告。
二、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是一种通过物质在不同固相或液相中的分离来检测成分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好色谱柱和色谱系统;
2. 注入样品,使其进入色谱柱;
3. 通过流动相(固定相或液相)来分离不同成分;
4. 通过检测器检测各分离的组分,并记录数据。
三、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检测成分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 将样品置于光谱仪中,并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2. 通过光源照射样品,记录光谱数据;
3. 分析光谱数据,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四、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物质在电场中的反应来检测成分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好电化学分析系统;
2. 将待检样品放入电解质中;
3. 施加电压,观察物质在电场中的反应;
4. 通过记录电流、电压等数据来分析样品的成分。
以上是检验科常见的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在进行检测时,务必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确保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阅读!。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1. 超声波检测:通过探头发出超声波,并根据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
2. 磁粉检测:在被检测材料表面涂覆磁粉或磁化材料,通过磁场的漏磁现象来发现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
3. 电磁感应检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探测线圈产生的磁场和被测材料的导磁性来发现缺陷。
4.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的高能量穿透材料,根据X射线透射和散射的特性来发现材料内部的缺陷。
5. 热红外检测:通过测量被检测材料的表面温度分布来发现其中的缺陷,如裂纹、缺陷等。
6. 涡流检测:通过感应涡流的存在和变化,来发现材料中的缺陷,特别适用于导电材料。
7. 声发射检测:利用材料在载荷下产生的微小声音信号,来发现材料的缺陷和损伤。
8. 红外线检测:通过测量材料辐射的红外辐射能量来判断材料的温度分布和缺陷情况。
常用检验方法

常用检验方法
1. 眼睛观察法呀,这可是超级简单又常用的呢!就好比你看一个苹果,一眼就能看出它红不红呀,有没有斑点呀。
我们平常买东西的时候,不就是用眼睛看嘛,这多直观呀!
2. 触摸感受法也不错哟!就像你摸到一件衣服,能感觉到它软不软,材质好不好。
比如说棉花,一摸就知道它是不是很蓬松、很舒服呀!
3. 闻气味法嘿嘿,这可太好理解啦!像闻到花香,你能一下子辨别出是什么花的味道呀。
要是食物坏了,一闻那股怪味就知道不能吃啦!
4. 听声音法呢,就如同敲西瓜,听听声音脆不脆,就能判断熟不熟啦。
或者听汽车的声音,是不是有啥毛病都能大概听出来呢!
5. 品尝法虽然不是啥都能尝啦,但食物就可以呀。
比如一块蛋糕,一尝就知道甜不甜、好不好吃呀!
6. 重量衡量法呀,像拿个东西在手里,感受下重不重。
买水果的时候不也会掂量掂量嘛,重的也许水分就更足呀!
7. 测量法可少不了呢!比如用尺子量个东西的长度、宽度,多精确呀。
要做衣服不量尺寸怎么行呢!
8. 化学检验法这挺专业的呢!就好像通过一些试剂能检测出某种物质的存在呀。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呢!
9. 仪器检测法那可是厉害的很哟!比如医院里的各种仪器,能查出好多问题呢。
就像拍片子能看到身体里面的情况呀!
我觉得这些常用检验方法都各有各的用处呀,在不同的场景都能帮我们准确地了解事物呢!。
质量检验主要方法

质量检验主要方法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质量检验主要涉及到产品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质量检验的主要方法。
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最直观、最常见的质量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目视或显微镜等工具,对产品外形、色泽、光泽、表面平整度等进行检查。
例如,对于衣物制品,可以检查其缝合线是否整齐、面料是否有色差、图案是否错位等。
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产品尺寸大小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采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测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尺寸检验可以用于检测发动机零部件的孔径、间隙等尺寸。
3.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对产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以验证其强度、硬度、韧性、断裂强度等是否达到要求。
常用的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可以通过拉伸试验来评估钢材的强度和延展性。
4. 化学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主要是对产品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化学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溶解度试验、酸碱度测试、腐蚀性检测等。
例如,在药品生产中,化学性能检验可以用于验证药品的活性成分含量和纯度。
5.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对产品功能的验证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或使用产品进行功能测试,如电器设备的电气性能、通讯设备的信号质量等。
例如,在手机制造中,可以通过SIM 卡插卡、打电话、拍照等功能来检验手机的功能性能。
6. 可靠性检验:可靠性检验是对产品在特定条件下长期运行的能力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可靠性。
通过长时间的使用测试、强度测试、振动测试等,评估产品的寿命、可靠性以及耐久度等。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际行驶条件对发动机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以验证其可靠性。
7.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检验是对产品制造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科常见检测方法详解

检验科常见检测方法详解一、背景介绍检验科是一门涉及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学科,它主要负责各种物质或样本的检测与分析工作。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检验科应用广泛,涉及领域众多。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中常见的检测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检验科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重点检测方法1.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测定水和土壤中的离子成分。
它通过将待检样品溶解在溶剂中,利用色谱柱中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样品中的离子成分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来测定各个离子的浓度。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分析速度和简单操作的特点,在环境检测和生化实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离和确定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组分。
气相色谱法是基于样品中各个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不同保留程度而进行分离的。
通过采集和分析样品中的各个峰的数值,可以确定样品中各个组分的浓度和类型。
气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等领域。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是一种基于液相流动的色谱分析方法,广泛用于生化和医药领域。
HPLC通过将待测样品通过色谱柱,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亲和性差异,实现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分离。
HPLC分析方法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和高分离能力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分析和生化实验中。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分子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研究样品组成的分析方法。
质谱法利用质谱仪进行分析,将待测样品分为离子或离子对,并将其质荷比(m/z)测量。
通过测定质谱图,可以确定各个离子的种类和相对丰度。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环境领域。
5. 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通过研究核磁共振现象来确定样品中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通过核磁共振仪测量样品中核磁共振频率的变化,来确定样品中各个核的类型和相对数量。
核磁共振波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药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检测方法汇总范文

检测方法汇总范文检测方法是指在其中一种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用于获得待测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判断提供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检测方法进行汇总,以便读者对各种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
1.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
2.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利用质谱仪对物质分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分子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可以获得物质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3.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气相中在固定相或液态载气的作用下发生分离的原理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常用于分离和测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气体。
4.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液相中在不同固定相或流动相作用下发生分离的原理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5.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电化学电极上的电流、电势变化等电化学参数来定量或定性分析物质的方法。
如电解法、电位滴定法、电化学传感器等。
6.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分析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来研究生物体及其内部机制的方法。
如PCR、电泳、西方印迹等方法。
7.裂解分析法:裂解分析法是将待测物体进行热裂解,分析裂解产物,以获得待测物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如热裂解质谱法、热裂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8.免疫分析方法:免疫分析方法是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包括ELISA、放射免疫法、免疫电极等。
9.核酸检测方法:核酸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DNA或RNA的存在和变化,来判断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发生的变化。
如PCR、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等。
10.微生物学方法:微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理指标检测等手段,研究其类型和功能的方法。
包括培养、染色、鉴定等方法。
11.压力监测方法:压力监测方法是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压力来判断物体状态和性能的方法。
对产品检测的方法

对产品检测的方法
产品检测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检验的过程。
常用的产品检测方法包括:
1. 外观检查:通过直接观察产品的外观,检查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变形、污染等问题。
2.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产品的尺寸、形状等进行测量,以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功能测试:通过模拟产品的实际使用场景,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按键是否灵敏、电器是否正常工作等。
4. 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产品的长期使用情况,检验产品的寿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5. 材料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对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成分检测,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安全性测试: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例如电器产品是否符合电器安全认证标准,儿童玩具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性要求等。
7. 包装检验: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查,以确认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准确等。
8. 实际使用场景测试:将产品放入实际使用场景中,进行真实环境下的测试,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以上仅为常用的产品检测方法示例,实际产品检测通常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性质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
同时,也需要结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Z/T 160.3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砷(Arsenic)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三、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四、砷化氢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酚类(Phenols)化合物
一、苯酚和甲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酚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三、间苯二酚的碳酸钠分光光度法
四、β-萘酚和三硝基苯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五氯酚及其钠盐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GBZ/T 160.5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醚类(Aliphatic ethers)化合物
二、二溴对甲基偶氮甲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铍(Beryllium)及其化合物
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铋(Bismuth)及其化合物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5—2004
一、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六氯乙烷和三氯丙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和溴甲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二氯乙烷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四、碘甲烷的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五、1,2-二氯丙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六、二氯二氟甲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6—2004
一、乙醚、异丙醚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苯基醚类(Phenyl ethers)化合物
一、氨基茴香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苯基醚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4—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60.4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多环芳香烃类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萘、萘烷和四氢化萘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蒽、菲或3,4-苯并(a)芘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4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烷烃类(Halogenated alkanes)化合物
脂肪醛类(Aliphaticaldehydes)化合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乙醛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乙醛和丙烯醛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异丁醛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四、甲醛的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五、糠醛的苯胺分光光度法
六、三氯乙醛-溶剂解吸高效液相色谱法
GBZ/T 160.55—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酮类(Aliphatic ketones)化合物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不饱和烃类
(Halogenate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和四氟乙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三、氯乙烯、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四、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三、二聚环戊二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Mixed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和抽余油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二、溶剂汽油和非甲烷总烃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三、石蜡烟的溶剂提取称量法
GBZ/T 160.41—2004
氧(Oxygen)化物
一、臭氧的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过氧化氢的四氯化钛分光光度法
三、臭氧的硼酸碘化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Sulfur)化物
一、二氧化硫的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二、二氧化硫的甲醛缓冲液-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一、甲硫醇或乙硫醇的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二、乙硫醇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GBZ/T 160.5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烷氧基乙醇类(Alkoxylethanols)化合物
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51—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3—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锰(Manganese)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磷酸-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GBZ/T 160.1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汞(Mercury)及其化合物
一、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原子荧光光谱法
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无机含碳(Carbon)化合物
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红外气体分析仪法
二、一氧化碳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GBZ/T 160.2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Nitrogen)化合物
一、氧化氮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二、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三、氰化氢和氰化物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法
GBZ/T 160.4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卤代芳香烃类
(Haloge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溴苯、对氯甲苯和苄基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氯苯的无泵型采样器-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8—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三、二氧化硫和硫酸的离子色谱法
四、三氧化硫和硫酸的氯化钡比浊法
五、硫化氢的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法
七、二硫化碳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八、六氟化硫和硫酰氟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九、氯化亚砜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硒(Selenium)及其化合物
一、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甲酮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和双乙烯酮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镉(Cadm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钙(Calc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铬(Chromium)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三、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四、微分电位溶出法
五、四乙基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锂(Lithium)及其化合物
氢化锂发射光谱法
GBZ/T 160.1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镁(Magnesium)及其化合物
碘绿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1—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铊(Thallium)及其化合物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2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锡(Tin)及其化合物
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二、二氧化锡的栎精分光光度法
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3—2004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6—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锆(Zirconium)及其化合物
二甲酚橙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硼(Boron)及其化合物
三氟化硼的苯羟乙酸分光光度法
GBZ/T 160.2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8—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钠(Sod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1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锶(Strontium)及其化合物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Z/T 160.2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钽(Tantalum)及其化合物
四、叠氮酸和叠氮化物的三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GBZ/T 160.30—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磷(Phosphorus)化合物
一、磷酸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二、磷化氢的气相色谱法
三、磷化氢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四、五氧化二磷和三氯化磷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五、五硫化二磷和三氯硫磷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环烃类(Cyclic hydrocarbons)化合物
一、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松节油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二、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
GBZ/T 160.42—200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类(Aromatichydrocarbons)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