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自动排爆机器人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简易智能机器人概要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简易智能机器人概要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简易智能机器人引言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器芯片的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单片机已可以在一块芯片上同时集成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并行和串行接口、看门狗、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多种电路,这就很容易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术结合,组成智能化测量控制系统。

这种技术促使机器人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人们已经完全可以设计并制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简易智能机器人。

1设计思想与总体方案1.1简易智能机器人的设计思想本机器人能在任意区域内沿引导线行走,自动绕障,在有光源引导的条件下能沿光源行走。

同时,能检测埋在地下的金属片,发出声光指示信息,并能实时存储、显示检测到的断点数目以及各断点至起跑线间的距离,最后能停在指定地点,显示出整个运行过程的时间。

1.2总体设计方案和框图本设计以AT89C5l单片机作为检测和控制核心。

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路面黑线及障碍物,使用金属传感器检测路面下金属铁片,应用光电码盘测距,用光敏电阻检测、判断车库位置,利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机器人行进、绕障、停止的精确控制以及检测数据的存储、显示。

通过对电路的优化组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51单片机的全部资源。

P0口用于数码管显示,P1口用于电动机的PWM驱动控制,P2,P3口用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中断控制。

这样做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内部资源,降低了总体设计的成本。

该方案总体方案见图1。

2系统的硬件组成及设计原理此系统的硬件部分由单片机单元、传感器单元、电源单元、声光报警单元、键盘输入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如图2所示。

2.1单片机单元本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中央处理器。

其主要任务是扫描键盘输入的信号启动机器人,在机器人行走过程中不断读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产生占空比不同的PWM脉冲来控制电机,同时将相关数据送显示单元动态显示,产生声光报警信号。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部分,其中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设计方案,以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设计方案中采用了先进的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器的核心,结合相关外围模块和传感器实现了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各项功能。

在软件设计方面,通过对控制算法的优化和相关模块的编程实现了工业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复杂任务的执行。

该设计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生产场景下的工业机器人控制需求。

1.引言工业机器人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于替代人工完成物料搬运、零部件装配、焊接、喷涂等工作的自动化设备。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其核心部分,决定了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而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质量和性能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2.1 控制器选型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的设计中,单片机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其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较大的扩展性,因此在选用控制器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本设计方案中选用了一款性能较为优异的32位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器的核心,该芯片具备较高的运算速度和较大的存储空间,同时支持多种外设接口和通信接口,可以满足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各项需求。

2.2 外围模块设计除了单片机芯片之外,工业机器人控制器还需要配备各种外围模块,包括驱动模块、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等。

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各个执行机构,需要提供足够的功率和精确的控制能力;传感器模块用于获取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各项参数,如位置、速度、力等;通信模块则用于和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的传输。

在本设计方案中,针对不同的外围模块,设计了相应的电路和接口,确保其能够和单片机芯片进行稳定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系统设计

INTELLGENT ROBOT《智能机器人》June,2019K 机沖片机的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系统设计盐城工学院电乞工程学院殷淑婷蒋善超摘要介绍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设计,由履带车、机械脅、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舵机及高清摄像头等构成。

利用手机APP终端作为远程控制器,连接由机器人发射的无线传输信号,实现对车体行进、机械臂抓取的控制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实时视频采集。

关键词救援机器人;单片机;远程控制;实时视频采集1引言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能通过远距离控制进入危险现场排除危险品,找到可疑的危险物品,并带离危险区。

远程排爆救援可以有效地提高救援的效率并且减少施救人员的伤亡,它们不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执行救援工作,而且能够代替工作人员执行搜救任务,因此将可进行远程的排爆救援机器人用于危险而复杂的环境中搜索排爆和营救幸存者是非常实用的。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制器,机器人的主体由四自由度机械手臂和全铝合金底板履带车构成,辅以WIFI智能传输模块,实现了手机APP远程控制机器人前后左右运动进行抓取搬运工作。

2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包括履带机器人和手持控制终端两大部分,总体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履带机器人由视频采集传输模块、机械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构成。

首先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获取手持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当控制命令是动作命令时,根据接收的参数控制机器人运动或机械臂抓取物品。

考虑到带宽原因和控制方面的需求,图像传输模块与行动控制使用不同的无线信道。

视频采集传输模块采集到图像后直接交给无线路由器,传送给手持设备,这个过程不受主控制器控制。

3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远程排爆救援机器人系统的硬件设计可以分为部分:控制机构、行进装置、机械手、供电部分以及WIFI传输部分。

3.1控制机构主控制器选取STM32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优势°STM32控制芯片电路图如图2所示。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吴杰(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摘要:本设计基于单片机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了一个新型排爆机器人的制作。

单片机作为系统检测和控制的核心,负责控制机器人平台及摄像头云台。

应用了最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OpenCV),该技术可实现目标的识别,识别出爆炸物从而控制摄像头云台实时跟踪,传回所需爆炸物的图像信息,达到操作员简洁快速排爆的目的。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机视觉;排爆机器人。

Computer vision-based EOD robot designWU Jie(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llege,Nanjing211167,China) 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s and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y,the production of a new EOD robot.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monitoring and control,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ol of the robot platform and the camera head.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computer vision(OpenCV),the technology enabl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arget to identify explosive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real-time tracking of the camera head,returns the image information of explosives required,the operator is simple and rapid EOD purpose.Key words:Microcontroller;computer vision;EOD robot.1前言排爆机器人(EOD robot)是一种可以遥控操作地面移动机器人,一般是由一个机械手和一个可移动平台组成,主要用于拆除疑似爆炸物品,以减少作业现场人员伤亡,是目前军警方面使用的较先进装备之一。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Ma .,2 1 r 02
文章编号 :6 2— 5 8 2 1 ) 1 0 5 0 17 2 5 (0 2 O — 0 8— 5
基 于计 算 机视 觉 的排 爆 机器 人设 计
吴 杰 , 尔文 , 凤 唐 伟
2 16 ) 117 ( 南京工程 学 院 自动化 学 院 , 苏 南京 江

ta kn f te c me a h a s n r n mi t e ma e i fr ain o h e d d e p o ie . T i e h o o n b e r c i g o h a r e d a d ta s t h i g n o t f t e n e e x l sv s m o hs c n l g e a ls t y o e aos t a i n a i l e v x lsv s p r t r e sl a d r p dy r mo e e p o ie . o y Ke r s y wo d :mi mc n rl r c mp t rvso ; E o t c o tol ; o u e i n e i OD rb o
1 整 体 结构 设 计
排 爆机 器人 完成工 作需 要机 器人机 械平 台 、 件控 制 电路 及 P 硬 C端 上 位机 的协 同工作 . 总体 结 构示 意
图如 图 l 示. 所
收稿 日期 : 0 1—1 21 2—0 ; 回日期 : 0 2— 1 0 5修 2 1 0 —2
基金项 目: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 练计划项 目(6 2 10 0 7 16 0 10 1 ) 作者简介 : 吴 杰, 本科生 , 研究方向为 自 动化控制技术.
中型排 爆机器 人 等. 排爆 机器人 的排 爆工 作需要 专业 的排爆 人 员操作 , 排爆 人员 通过排 爆机 器人 实 时传 回 的现场 图像进 行排 爆作 业 , 以对 采集 图像 的实时性 要 求很 高 . 所 由于排 爆机 器 人一 直 在 运动 , 作 人 员很 操 难 不断 调整摄 像 头角度 来跟踪 目标 , 于是 笔者借 助 于最新 的计算 机视 觉技 术辅 助摄像 头 实时跟 踪 目标物 , 从 而减 轻 了操作 者 的操 作难 度.

一种基于Arduino交互式控制排爆机器人的设计

一种基于Arduino交互式控制排爆机器人的设计

1 研究意义当前,依旧存在很多危险的场合处理人员不能直接进入,此时可操纵相应的机器人进行处理[1]。

这类机器人操控方式多采用复杂的旋钮遥控器,操作复杂且难以驾驭。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器人系统,其机械臂可以跟随操作者手臂的动作随动,同时可以将采集的视频画面传到VR 眼镜,通过头部运动控制摄像头的摆动,从而实现所有动作的随动控制,操控简单,简单学习便可以直接操控。

2 系统框架设计采用Arduino 作为控制器,通过图形化编程实现软件的开发[2]。

首先要实现机械臂能够模拟手的动作进行动作,这是通过在人的手臂上安装两个陀螺仪实现的。

两个陀螺仪测量出手和竖直方向的夹角计算手臂的姿势,然后经过Arduino 的串口发送数据信息,车体端接收信息后利用手臂端发出的数据控制机械臂。

摄像头的视频回传采用航模上使用的成品FPV 模块,将视频画面传到手机,再将手机放置在一个VR 眼镜盒中,即可实现实时的视频画面观察。

机械结构上采用一个履带底盘作为载体,上面搭载一个四自由度机械手臂和一个云台,云台上面搭载一个摄像头。

图1是系统的遥控端架构图,图2是系统的机器人架构图。

图1 系统的遥控端架构图图2 机器人架构图3 系统结构机械结构上,系统由履带底盘、机械臂、摄像头和摄像头云台组成。

电子结构上,系统由Arduino 控制器、WiFi 手柄、GY25重力加速度传感器、VR 眼镜盒、通信模块以及电机驱动构成。

履带底盘是整个设备的支撑,用于地面移动。

机械臂是机器人执行任务的主要工具。

摄像头作为视频监控设备使用,将监视的画面回传到后方VR 眼镜。

Arduino 是整个设备的核心,用于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3]。

GY25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用于解析人手姿态,通信模块用来传输遥控信号,电机运动由电机驱动模块。

机器人车体结构采用一个履带式底盘移动平台,机器人平台搭载了一个四自由度的机械臂作为任务操作设备,机械臂由舵机驱动。

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查看到前方的视频影像,机器人身上搭载了一个30万像素的摄像头作为监视设备。

基于单片机自动排爆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单片机自动排爆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图1 现场示意图
可疑物品搜寻的算法研究
过对设计题目的分析,要求排爆机器人能够在的圆内搜寻可疑物品,这对机器人的搜寻路线提出了要求,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危险区的搜寻,不能有死角,物品,并且把它拾起来送到起点。

由于对机器人的尺寸限在圆内又无轨迹可循,因此要求对机器人行走的路径
运算,以便按要求完成任务。

用定式搜索法检测可疑铁磁材料。

如图2所示(箭
器人小车中心线),在小车通过安全通道后,先
扫描一圈。

车身宽度为18c m,所以先扫描此扇形区域,形区域起点后车身转动90°直线扫描指定剩余
的圆形区域,考虑到车身的长度先转90°后行走
90 °以防其车身超出边界,搜索四圈左右,场地内所有
图2 算法示意图
3 机器人硬件电路设计
文采用AT M E L公司的89S51为主控芯片,完成对各
号的采集和处理,并且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控制执行机机器人的整个排爆过程。

辅助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
走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危险物品检测与拾起机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⑤⬉䏃
䗍⬉䏃
&

㸠䍄
⼎⬉䏃
㒓 ⬉䏃
䰽⠽ Ẕ⌟Ϣ 䍋
图3 系统结构框图
循迹电路设计
迹采用红外对管传感器。

它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
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是
高灵敏度,硅平面光电三极管。

R PR220采用DI P4封装,极管发出的光反射回来时,三极管导通输出低电平。

红到信号后通过电压比较器L M324调节灵敏度后输出到单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设计
吴杰;凤尔文;唐伟
【期刊名称】《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0)001
【摘要】本设计基于单片机及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了一个新型排爆机器人的制作.单片机作为系统检测和控制的核心。

负责控制机器人平台及摄像头云台.应用了最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OpenCV),该技术可实现目标的识别,识别出爆炸物,从而控制摄像头云台实时跟踪,传回所需爆炸物的图像信息,达到使操作员简洁快速排爆的目的.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吴杰;凤尔文;唐伟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1167;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42.6
【相关文献】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排爆机器人三维坐标计算 [J], 范路桥;周文琼;段班祥;姚锡凡
2.基于Unity3D反恐排爆机器人虚拟仿真设计 [J], 杨鑫科; 吴娟; 徐浩; 李鑫鑫
3.基于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排爆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 [J], 呼延曹婧;蒋大勇;贾鹏
4.基于前混合磨料水射流技术排爆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 [J], 呼延曹婧;蒋大勇;贾鹏
5.一种基于Arduino交互式控制排爆机器人的设计 [J], 赵连强;林博原;杨凯迪;陈永康;郭海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单片机自动排爆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该文以mc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个能够完成自动排除可疑爆炸物的机器人装置,该设计结构简单,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像搭积木一样完成了机器人的硬件制作,同时应用顺序控制方法实现了在规定区域内寻找可疑物品并将其带离危险区,设计构思新颖,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自动控制循迹单片机
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12(a)-00-02
电子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活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使人们可以探索许多未知的领域,未知领域的危险性是不可预料的,应用电子技术研究制造某些使之具有人类的某些感觉和知觉功能的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活动的安全提供保障。

该文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自动进入危险现场排除危险品的简易排爆机器人,能够在感全区检测机器人的活动,找到可疑的危险物品,并带离危险区。

1 设计要求
(1)机器人从安全区域启动,按指定路线运行,自动区分直线轨道和弯路轨道,在指定弯路处拐弯,实现灵活前进、转弯、倒退等功能。

进入直径为1 m的圆形危险区找到任意放置的可疑铁磁材料薄片。

整个搜索和转移过程中机器人除探头和机械手外均不得接触边线和可疑铁磁材料薄片。

(2)机器人完成运行任务后,将其搬移自动返回出发起点。


个过程不超过5 min。

搜索路线如图1所示。

(3)具有声、光报讯功能,用以区分运行状态。

(4)具有无线数据传送功能,将机器人运行状态及计时数据传送到自制的接受显示装置放置在现场便于观察处。

图1 现场示意图
2 可疑物品搜寻的算法研究
通过对设计题目的分析,要求排爆机器人能够在直径为1 m的圆内搜寻可疑物品,这对机器人的搜寻路线提出了要求,即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危险区的搜寻,不能有死角,找到可疑物品,并且把它拾起来送到起点。

由于对机器人的尺寸限制,在圆内又无轨迹可循,因此要求对机器人行走的路径进行分析运算,以便按要求完成任务。

采用定式搜索法检测可疑铁磁材料。

如图2所示(箭头部分为机器人小车中心线),在小车通过安全通道后,先沿着圆形区域扫描一圈。

车身宽度为18 cm,所以先扫描此扇形区域,回到圆形区域起点后车身转动90 °直线扫描指定剩余半径为32 cm的圆形区域,考虑到车身的长度先转90 °后行走一段距离,再转90 °以防其车身超出边界,搜索四圈左右,场地内所有区域全部扫描完后寻边线出现场。

若在扫描过程中发现可疑物体便携带其寻边线回到起始点。

当整个区域扫描完毕后没有发现可疑物品,也沿着边线返回到起点。

该方案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可实现全面扫描即效率高,保证能够将整个危险区域扫描完整而不留死角。

图2 算法示意图
3 机器人硬件电路设计
该文采用atmel公司的89s51为主控芯片,完成对各路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并且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算法,控制执行机构完成机器人的整个排爆过程。

辅助设计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循迹电路、行走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危险物品检测与拾起机构和显示等。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结构框图
3.1 循迹电路设计
循迹采用红外对管传感器。

它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红外探测器,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是一个高灵敏度,硅平面光电三极管。

rpr220采用dip4封装,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反射回来时,三极管导通输出低电平。

红外对管检测到信号后通过电压比较器lm324调节灵敏度后输出到单片机i/o口。

3.2 行走机构设计
采用直流减速电机带动轮子转动实现机器人的行走。

直流减速电机转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简单,使用方便。

由于其内部由高速电动机提供原始动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可以产生较大扭力。

本设计选用的直流电机减速比为1∶74,减速后电机的转速为100 r/min。

我们的车轮直径为6cm,因此我们的小车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
v=2πr·v=2×3.14×0.03×100/60=0.314 m/s
能够较好的满足设计题目速度的要求。

电机驱动模块采用电机驱动模块采用专用芯片l293作为电机驱动芯片。

l293是一个四大功率管分为两组,交替导通截止,以保证小车完成前进和后退、左、右转弯等运行动作,有控制使能端。

用该芯片作为电机驱动,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性能优良。

3.3 其他电路设计
①显示电路设计:应用数码管来分段显示搜索时间、返回时间和总时间,由于在5 min内完成,所以应用4个数码管就足够了,采用p0口低位bcd码输出,接74ls47驱动7段数码管,再用74ls138控制4位数码管动态显示。

②无线收发电路设计:采用无线通信编解码芯片pt2262/pt2272再配以外电路来实现。

③危险物品检测与拾起电路:采用干簧管来检测铁磁性材料,当干簧管检测到铁磁性材料后,电路接通,单片机的一个i/o口输出高电平,从而给电磁铁通电,拾起铁磁性物品。

④电源电路:由于采用直流减速电机作为机器人的行走驱动,消耗电能较大,一般的高性能电池只能运行几次电能就消耗掉了,而且电压的降低对电机的转速影响极大,因此采用高性能、大容量的手机电池串联在一起,通过稳压电路提供给整机,效果显著。

4 软件设计
通过对机器人行走轨迹的算法研究,将机器人完成整个运行分成
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过光电传感器对边界的循迹,完成半径为18 cm的外圆扫描;第二部分走蛇形路线完成内径32 cm圆内扫描,第三部分利用光电传感器寻找边界并找到出口。

在这三部分运行的过程中,还要完成可疑物品的寻找、拾起并发出声、光报警和无线数据的收发。

具体程序流程如图4
所示。

图4 主程序流程图
5 结语
该文应用mcs-51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辅以电源电路、循迹电路、行走电路、无线收发电路、危险物品检测与拾起机构和显示等完成了排爆机器人由安全区通道进入危险区,并且在危险区内搜寻可疑物品,通过无线数据通讯,能够将危险现场的情况发送给接收机,使操作者在安全区以外的现场了解排爆小车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测试过程中,都达到了设计题目的要求。

此设计电路简单,构思新颖,应用单片机顺序控制技术完成复杂的运算,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4] 王毅.单片机器件应用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5] 王新贤.通用集成电路速查手册[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黄惟公.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