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DOC

合集下载

大北农养猪管理手册管理经典

大北农养猪管理手册管理经典

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
与生产流程
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24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保育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工作。负责2个单元或大约400头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生长育肥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转群、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预防注射工作。负责大约500-600头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夜班人员
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一般为:午间11:30~14:00,晚间17:30~次日早7:30,两名夜班轮流。负责本区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天气冷、风大时负责放帐幕。负责本区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负责哺乳仔猪夜间补料工作。做好值班记录。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管理
第一节 猪场建设
猪场选址: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饲养员
辅配饲养员协助组长做好配种、种猪转栏、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公猪、空怀猪、后备猪预防注射工作。负责大栏内公猪、空怀猪、后备猪的饲养管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负责定位栏内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哺乳母猪、仔猪饲养员
协助组长做好临产母猪转入、断奶母猪及仔猪转出工作。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负责2个单元大约40个产栏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规模化猪场生产手册课件

规模化猪场生产手册课件
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技术,如粉碎、混合、制粒等,提高 饲料利用率和适口性。严格控制饲料储存环境,保持干燥 、通风、防潮、防虫,定期检测饲料品质,防止霉变和过 期。
饲料品质检测与安全
饲料品质检测与安全是规模化猪场的重要环节。
建立严格的饲料品质检测制度,定期对饲料进行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方面的检 测。加强饲料安全监管,防止添加违禁药物和有害物质,确保饲料安全可靠。同 时,关注饲料来源的可持续性,选择环保、可追溯的饲料供应商。
02
规模化猪场的出现是养猪业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能够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 益。
规模化猪场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出现 规模化猪场,但数量较少,规模
较小。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规模化猪场逐渐 增多,规模逐渐扩大,技术和管理 水平逐渐提高。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规模化猪场已经成为 养猪业的主导力量,技术和管理水 平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生产性能测定与评估
测定指标
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等。
数据记录与分析
定期记录各阶段的生产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
06
疫病防控
常见疫病介绍
猪瘟
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 通过接触传播。
猪蓝耳病
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主 要影响母猪和幼猪。
猪流行性腹泻
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
05
饲养管理
分群与饲养密度
分群
根据猪的品种、体重、性别、健康状 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保持猪群稳 定。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猪只获得足 够的空间和舒适度,同时有利于猪场 管理和疫病防控。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章节一: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1.猪场概述1.1 猪场背景1.2 经营目标1.3 组织结构2.生产管理2.1 种猪管理2.1.1 种猪选种2.1.2 种猪的饲养与管理2.1.3 种猪配种2.2 妊娠母猪管理2.2.1 妊娠母猪饲养与管理2.2.2 孕检与分娩3.幼猪管理3.1 仔猪管理3.1.1 产仔前准备3.1.2 仔猪产后饲养与管理3.1.3 仔猪断奶与转舍3.2 育肥猪管理3.2.1 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3.2.2 育肥期间的疾病预防与控制4.饲料与营养管理4.1 饲料配方与采购4.2 饲料储存与保管4.3 日常饲喂管理4.4 补充营养与添加剂管理5.疾病与卫生管理5.1 疫病预防和控制5.2 兽医护理管理5.3 环境卫生管理5.4 消毒与防疫措施6.安全管理6.1 设备维护与检修6.2 用电安全管理6.3 防火安全管理6.4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7.工作记录与报告7.1 日常工作记录7.2 产出数据统计与报告7.3 定期检查与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 饲养:指对猪进行科学饲养,包括饲料配给、饲喂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

- 分娩:指母猪产下仔猪的过程。

- 断奶:指仔猪从母猪身上断开乳源,开始转用其他饲料的过程。

- 育肥猪:指用于肉猪养殖的猪只。

- 饲料配方:指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按一定比例和配方制作饲料的过程。

- 疫病预防和控制:指通过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猪场中的疾病传播。

- 消毒与防疫措施:指对猪栏、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规程资料

规模化猪场饲养管理规程资料

上市
母猪的繁殖周期:
后备母猪
配种 1-2天
发情
3天
114天
断奶 16-35天
保育仔猪
哺乳
21天孕检 42天检查 产仔
二、种猪舍饲养管理规程:
• 1.配种技术要求: • 2.后备公母猪的饲养管理: • 3.成年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 4.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 5.待配母猪的催情: • 6.种猪舍消毒制度与环境卫生: • 7.种猪舍每周工作安排: • 8.经济技术指标及奖罚:
D.补铁与去势:
– 新生仔猪出生后2-4天内必 须用铁钴针剂给仔猪补铁;
– 仔猪在7-10日龄时,应尽早 对不做种用的公猪阉割;
E.补料与诱饲:
– 仔猪出生后7天,应在栏位内放置仔猪 补料槽,并投喂优质新鲜的颗粒料;
– 补料原则是:少喂勤添,保证新鲜无 污染,每日补料次数不少于6次,防止 补料槽成厕所;
配种技术要求:
• 配种的注意事项:
– 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猪或公猪应抓紧治疗 或淘汰,在疾病没有治疗好前不可参加配 种;
– 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后备母猪及经产母 猪应及时采取综合催情措施,仍不发情者 应予以淘汰;
– 连续返情三次、流产两次或空怀后又配不 上种的母猪,经治疗仍配不上者应及时淘 汰;
配种技术要求:
• 1. 立即清除口鼻内的羊水,用一手托臀 一手托肩作人工 呼吸;
• 2. 将仔猪浸于40℃温水中,口和鼻露 出水外,经30分钟后可复活;
• 3. 把末断脐带的假死仔猪母体方向的 脐带血液往仔猪方向捋;
• 4.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l/头;
C.仔猪超前免疫及注意事项:
• 超前免疫适用于有猪瘟威胁的猪场; – 仔猪出生后,擦干净全身粘液后应随即注射猪瘟弱 毒疫苗1-2头份; – 注射疫苗的针头应选用7-9#针头做皮下或肌内注 射; – 从冰箱中取出的冷冻疫苗必须要室温中放置约10 分钟使其与稀释液同温,方可进行稀释; – 稀释后的猪瘟疫苗使用一般不得超过三个小时,且 夏秋等气温高于4℃的季节必须在冷藏箱中保存; – 疫苗注射后必须经过1-1.5小时放乳最为合适;过早 或过晚放乳均不宜;

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手册

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手册引言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手册是为规模化养猪场设计的指导文件,旨在帮助养猪场主和工作人员规范管理养猪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猪场生产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手册将涵盖猪场规模化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饲养管理、健康管理、环境管理等内容,以指导猪场生产管理工作的实施。

饲养管理饲料配制•规模猪场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需求,合理配置饲料,确保猪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饲料配制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保证饲料质量符合要求。

饲养环境•维护良好的饲养环境是确保猪只健康生长的基础。

•定期清洁饲养环境,保持通风、排水等设施畅通,并确保温度适宜。

健康管理疫病防控•规模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消毒和检疫等措施。

•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

兽医保健•定期请兽医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和治疗,确保猪只健康状况良好。

•建立兽医保健档案,记录猪只的健康信息和治疗情况。

环境管理猪舍设计•确保猪舍布局合理,保证猪只的生长空间和通风条件。

•定期维护猪舍设施,保障其功能正常。

粪污处理•规模猪场应建立科学的粪污处理系统,避免粪污对环境造成污染。

•定期清理、处理猪舍内的粪便,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安全管理动物安全•保障猪只的安全,防止其受到外部伤害。

•规范猪只的饲养和管理操作,避免猪只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伤害。

人员安全•培训猪场工作人员,使其了解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确保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

总结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手册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管理工具,涵盖了饲养管理、健康管理、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于规范管理猪场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猪场所有人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手册的规定执行管理工作,确保猪场生产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

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猪场标准化管理操作手册1.物料管理1.1 采购管理①采购计划编制②供应商评估与选择③采购订单处理1.2 物料收货管理①收货单的与审核②物料验收与检验③采购退货处理1.3 物料储存管理①库位管理②物料盘点与调整③物料防潮、防尘措施2.生产管理2.1 生产计划编制①猪舍规划与布局②繁殖计划③养殖计划2.2 养殖管理①猪只选种与配种②疫病防控管理③饲料管理④环境管理2.3 猪只栏舍清洁与消毒管理①猪舍清洁②猪舍消毒2.4 饲养管理①猪只饲养标准②猪只饮水管理③饲料投喂管理④猪只体重监控⑤猪只死亡处理3.销售与财务管理3.1 销售管理①销售订单处理②销售合同管理③销售数据统计与分析3.2 财务管理①资金管理②成本控制与核算③财务报表编制④税务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4.1 人员招聘与录用①招聘需求分析②招聘渠道选择与发布③应聘者筛选与面试④新员工录用手续办理4.2 培训与发展①员工培训需求分析②培训计划与内容设计③培训实施与评估④员工职业发展规划4.3 绩效管理①目标设定与考核指标制定②绩效评估与结果反馈③员工奖惩与激励附件:1.猪场布局平面图2.猪舍清洁与消毒记录表3.疫苗接种记录表4.饲料投喂记录表5.猪只生长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动物卫生法:国家法律,对动物疫病防治、动物产品的卫生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管。

2.猪舍环境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对猪舍内部环境要求进行规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

3.养殖用地审批:指在进行养殖活动前,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养殖用地,并经过审批才能正式使用。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共42页文档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共42页文档

END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管理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现代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纲要及保健方案(2)

现代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纲要及保健方案(2)
6. 可提高配种成绩
7. 可降低成本
l 精检最重要.本交每月不少于1-2次.
l 妊娠阶段分三段区进行饲喂和管理:妊娠一个月内的喂料量为1.8~2.2公斤/天/头,
l 猪病防制要兼顾成本控制与保本分析。健康场每头出栏猪全摊药费15元左右;疫苗>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
l 仔猪重点预防黄白痢病,中大猪重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病.
l 产前产后与断奶前后母仔猪的管理,以及各阶段转群换料期间的管理至关重要.这几个关键期的药物预防保健必不可少.
l 生产技术重要参数指标: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
肉猪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配种分娩率85%,胎均活产仔数10头, 全期成活率90%以上,
全场料肉比3.2以下.
l 新场每周一次,老场每月一次生产例会及员工培训比较合适;员工培训对提高员工素质及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l 正规化管理的猪场都有固定的每周生产流程,每天甚至于每时做啥工作都是有规律的.
l 用各项制度、操作规程指挥生产.
现代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纲要及保健方案(2) 您要打印的文件是:现代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纲要及保健方案(2) 打印本文
现代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纲要及保健方案(2)
作者:李俊柱 转贴自:搜集整理 点击数:3211
现代规模化养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l
杂交模式:杜长大、杜大长、PIC配套系、迪卡配套系等具有体躯长大、生长快速、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最好选用三、四、五元杂交,发挥遗传优势及杂交优势。
l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80%。饲料中主要含五大营养要素,只有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优质饲料才能使优良品种的猪生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DOC
年12 月2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养猪科技的不断提高,中国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增多,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会逐渐减少。

这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也必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规模化猪场发展迅速,但是这些规模化猪场中相当一部分管理混乱、生产水平低、疫病不断、有规模无效益!怎样搞好中国现代化规模化养猪?笔者认为,探索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现代化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更为实用!这也是目前许多规模化猪场迫切需要的,而这方面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我们却做得很少。

《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就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养猪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满足规模化养猪场的实际需求,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作者根据国内外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和要求,在总结了二余年养猪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辑了这本《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手册》,本《手册》即可作为猪场员工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大客户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教材。

希望读者不断提出
改进意见,我们将不懈努力,使本《手册》更具体、更完善、更实用,努力把本《手册》编辑得更好,为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录3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第一节猪场建设第二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及生产流程第三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第四节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第五节物资与报表管理第六节规章制度第七节猪场每周工作流程第八节存栏结构第九节各类猪的喂料标准第节种猪淘汰原则与更新计划第二章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隔离舍第二节配种妊娠舍第三节人工授精第四节分娩舍第五节保育舍第六节生长育肥舍第三章猪病防制第一节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第二节卫生防疫制度第三节免疫程序第四节驱虫程序第五节消毒制度第六节预防用药及保健第七节常见病防治第一章规模化猪场设计与管理4第一节猪场建设
1、猪场选址: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其它畜牧场3 公里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约100-150 吨)、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较方便;最好配套有渔塘、果林或耕地。

2、猪场布局:三区式-生活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生产区三点式-繁殖、保育、育肥,相距500 米以上;配种舍、怀孕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配种舍要设有运动场。

3、防疫环境与生物安全: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机,车辆要消毒;设人员消毒通道,进入人员登记消毒;猪场周
围禁止放牧,协助当地周围村镇的免疫工作;最好设围墙、防疫
沟及防疫林。

4、粪尿处理与环保:建场前要了解当地政府30 年内的土地规划及环保规划、相关政策,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排污系统工程。

5、猪场各类猪舍设计原则及参数:最重要的原则-产房、保
育舍按生产节律分单元全进全出设计;猪栏规格与数量的计算,
产房两栏对应保育一栏,保育与育肥栏一一对应;先设计好生产
指标、生产流程,然后再设计猪舍、猪栏;一般地,以饲养500 头基础母猪、年出栏约1 万头商品猪的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
2、2 窝计算,则每年可繁殖1100 窝,每周平均分娩20-21 窝,即每周应配种24 头(如果配种分娩率85%)、产房6 个单元(如果哺乳期3 周、仔猪断奶后原栏饲养1 周、临产母猪1 周、空栏1 周),每个单元20 个产床;保育55 个单元(如果保育期4 周、空栏1 周), 每个单元10 个保育床;生长育肥16 个单元(如果生长育肥期15 周、机动1 周), 每个单元10个育肥栏;肉猪全期饲
养23 周、第二节猪场生产指标、生产计划与生产流程我国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
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
2、2 窝,提供20、0 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

肉猪达90—100 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 天左右(23 周)。

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生产技术指标表(单位:%、头、公斤)项目指标项目指标配种分娩率85%24 周龄个体重9
3、0 公斤胎均活产仔数10 哺乳期成活率95%出生重
1、2~
1、4 公斤保育期成活率97%胎均断奶活仔数
9、5 育成期成活率99%21 日龄个体重
6、0 公斤全期成活率91%8 周龄个体重1
8、0 公斤全期全场料肉比
3、16生产计划一览表473基础母猪数周月年满负荷配种母猪数241041248满负荷分娩胎数20871040满负荷活产仔数20086710400满负荷断奶仔猪数1908239880满负荷保育成活数1847979568满负荷上市肉猪数1827899464-10000注:1-3 万头场以周为节律;一年按52 周计算;按基础母猪470-500 头计划。

生产流程本方案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 头,保证每周妊娠舍15 周配种舍1-2 周产房4周保育舍
4周肥猪舍15周种猪9-10 周肉猪23 周出栏上市7能有20 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 周(临产一周,哺乳三周),仔猪平均21 天断奶。

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 天),仔猪原栏饲养7 天后转入保育舍。

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保育阶段。

断奶7 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 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 周。

肥猪饲养阶段。

8 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 周,预计饲养至23 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 公斤出栏上市。

第三节猪场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猪场组织架构图后勤主管生产线主管猪场场长财会水电维修运输保安食堂其它配种妊娠组分娩保育组生长育成组8岗位定编猪场场长1 人, 生产线主管1 人配种妊娠组长1人分娩保育组长1人生长育肥组长1人饲养员定编:配种妊娠组4 人(含组长)分娩组4 人(含组长)保育组2 人生长育肥组6 人(含组长)夜班1 人。

后勤人员按实际岗位需要设置人数:如后勤主管、会计出纳、司机、维修工、保安门卫、炊事员、勤杂工等。

责任分工以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场长负责制为原则。

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

1、场长1)
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2)
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3)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
系;4)
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公司各项任务;5)
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
解决出现的问题;96)
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7)
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8) 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
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
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10)
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11)
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12)
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
生产例会2、生产线主管1)
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2)
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3)
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
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4)
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
题并解决问题;5)
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6)
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7)
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8)
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104、组长⑴配种妊娠舍组长 (1)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
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

(9)负
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

(10)
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⑵分娩保育舍组长(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
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
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
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