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叠加问题

合集下载

专题(三)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

专题(三)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

第九章 / 压强优等生 YOUDENGSHENG035专题(三) 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典|例|分|析|类型一 叠放类问题典例1 如图ZT -3-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 甲<V 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将乙放在甲的上表面,甲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 甲。

若将甲放在乙的上表面,乙对地面增加的压强为Δp 乙。

则( )图ZT -3-1A .Δp 甲>Δp 乙B .Δp 甲<Δp 乙C .Δp 甲=Δp 乙D .无法判断[规律方法]解答固体压强叠放类问题,关键是找到压力和受力面积,紧抓变量和不变量。

另外需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质量相等”“受力面积相等”“压强相等”。

类型二 切割类问题典例2 按如图ZT -3-2所示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

图ZT -3-2(1)它们剩余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是( )A .F 甲>F 乙>F 丙>F 丁B .F 甲<F 乙<F 丙<F 丁C .F 甲=F 乙=F 丙=F 丁(2)它们剩余的一半的受力面积关系是( )A .S 乙=S 丁<S 甲=S 丙B .S 乙=S 丁>S 甲=S 丙C .S 甲<S 乙<S 丙<S 丁(3)它们剩余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乙=p 丁>p 甲=p 丙B .p 乙=p 丁<p 甲=p 丙C .p 甲>p 乙>p 丙>p 丁固体压强之叠放问题和切割问题典例1新课标(RJ) / 物理 / 八年级下册优等生 YOUDENGSHENG036. 如图ZT -3-10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和p 乙的关系为( )图ZT -3-10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以上都有可能. 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专项检测卷及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专项检测卷及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专项检测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将12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两部分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乙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等于()甲乙A.4∶3B.7∶5C.3∶2D.21∶20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现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宽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则()A.p A一定小于p BB.p A一定等于p BC.p A一定大于p BD.p A可能大于p B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方向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一定是F甲<F乙<F丙B.一定是F甲=F乙=F丙C.可能是F甲>F乙>F丙D.可能是F甲=F乙=F丙4.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①F甲∶F乙=1∶1②p甲∶p乙=1∶2③F甲∶F乙=1∶2④p甲∶p乙=1∶4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

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不同的体积,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恰好相等,则关于切去部分的体积ΔV甲ΔV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Δp乙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ΔV甲>ΔV乙,Δp甲>Δp乙B.ΔV甲=ΔV乙,Δp甲>Δp乙C.ΔV甲>ΔV乙,Δp甲<Δp乙D.ΔV甲<ΔV乙,Δp甲>Δp乙6.(2024·南充改编)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6×103 kg/m3,乙的棱长为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甲30 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A.乙的密度为2×103 kg/m3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C.图中h A=10 cmD.图中p A=2×103 Pa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A、B两个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物块,高度之比h A∶h B=5∶3,底面积之比S A∶S B=1∶3,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5∶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

固体压强切割叠加专题【知识要点】 定义: 垂直作用在受力面积上的力1、压力 作用点:二者相互接触的面,但在被研究的物体表面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被研究的物体大小: 根据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求解2、受力面积:二者相互接触的面积(注意吸盘)3、规则的固体(正、长方体、圆柱体)的压强公式gh P ρ= (h 为物体高度)切相同高度h g P ∆=∆ρ g SmP ∆=∆一、同一物体切割 (P=SF) gh P ρ= 1.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左上方的一半, 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是( )A.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减小B.密度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D.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压力减小2.按图2所示的方式将正方体木块切去一半剩余的一半留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不变的是图:(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 ,压强是P ,如图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水平切割通过P ∆来求出切割后的压强关系4、固体切割 (规则的固体)固体压强(P=SF ) 切割叠放 施压竖直切割:压强与原来的相同,变化量为零竖直向上:P 现′=P 原+ΔP竖直向下:P 现′=P 原-ΔP切割后叠加:总的质量没变(即重力没变),只是受力面积发生变化。

切相同质量体积 图1图24、如图4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 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 、b 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 、P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a >Pb >P B 、P >Pa >PbC 、P <Pa <PbD 、以上答案都不对二、不同物体的变化(一)竖直切割类型(原来压强相等)5如图,实心正方体M 、N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M 的边长大于N 的边长,此时M 对地面的压强等于N 对地面的压强,若按边长的平行线分别从两物体上表面竖直向下截去,且所截的宽度相同,则两物体的剩余部分M/、N/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A 、M/对面的压强可能小于N/对地面的压强B 、M/对面的压强可能大于N/对地面的压强C 、 M/对面的压力一定等于N/对地面的压力D 、 M/对面的压力一定大于N/对地面的压力6如图6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固体压强中叠放问题的解决课件

固体压强中叠放问题的解决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 例6:正方体金属块A和B,密度之比 2:1,边长之比为1:2,将A块放在B块 的中央,B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A块 对B块的压强与B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是__________.
学习交流PPT
7
• 例7: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
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
且的压 力1 ,_则2__这_ 两1个. 正2方体对水平面
学习交流PPT
9
学习交流PPT
5
• 例5:物块A与B重力之比为1:2,A、 B两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将B叠放在 A的上面,A放在水平地面上,则B对 A的受力面积与A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之 比是_________,B对A的压强与A对地 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__.
▪ 例6:正方体金属块A和B,密度之比 2:1,边长之比为1:2,将A块放在B块 的中央,B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A块 对B块的压强与B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是__________.
F1
F2
学习交流PPT
8
• 例8: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 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甲=40cm2、S 乙比在=甲3甲 上0:c,m乙,水23,把:平1高甲桌度放面之在受h比水甲 到:h平的乙桌压3面:强2,上为密,度乙之放 7000Pa,把乙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 止不动时,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 _______N.
_________.
学习交流PPT
2
• 例2:一块砖长、宽、厚之比是4:2:1, 则平放与竖放时,砖对水平地面的压 力之比是_________,受力面积之比是 ________,对水平地面压强之比是
_________.
学习交流PPT
3
• 例3:正方体物块A的重力为5N,正方 体物块B的重力为10N,A的边长为1m, B的边长为2m,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受力面积之比是______,A对地面的 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

八年级物理核心素养特色五柱状固体压强_切割及叠放问题

八年级物理核心素养特色五柱状固体压强_切割及叠放问题

专题五柱状固体压强——切割及叠放问题【考点梳理】 一、横切问题回顾:有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设正方体的高为h,密度为ρ,求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 。

则:F G mg Vg shg P ghs s s s s ρρρ======各种质地均匀的实心柱状体对水平面的压强都有:gh P ρ=例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p 乙 B 。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

无法判断注意:技巧:按厚度切,就写成p ghρ=的形式,再找△p,且用△h 表示。

思维拓展:若把上题中甲、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注意:技巧:按质量切,就写成F mg==的形式,再找△p,且用ps s△m表示。

思维拓展:若把上题中甲、乙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体积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注意:技巧:按体积切,就写成F mg gVp s s sρ===的形式,再找△p ,且用△V 表示。

二、横切叠放问题例题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身上,则此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p 乙B. p 甲>p 乙 C 。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hP Ph∆∆=m P Pm∆∆=VP P V∆∆=总结: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相同质量)(相同体积)三、竖切问题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截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C. p甲>p乙D. 无法判断小结:无论怎样竖直切割完,因为p=ρgh,三个量都没变,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是不变的。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对对练 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对对练 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

第4节固体压强的切割叠加问题一、选择题1.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平放时长方体的长大于2倍高),则()第1题图A. p a=p c>p bB. p a=p c<p bC. p a>p b>p cD. p a<p b<p c2.(2020上海宝山区二模)如图1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压强相等,然后将这两物块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Δp乙,则()第2题图A. p甲>p乙,Δp甲>Δp乙B. p甲<p乙,Δp甲>Δp乙C. p甲<p乙,Δp甲<Δp乙D. p甲>p乙,Δp甲<Δp乙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第3题图A. 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4.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1、m2的实心正方体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ρ铁>ρ铝),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若在铁块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2,则m1、m2及Δp1、Δp2的大小关系为()第4题图A. m1>m2Δp1>Δp2B. m1<m2Δp1>Δp2C. m1>m2Δp1<Δp2D. m1<m2Δp1<Δp25. (2020上海)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第5题图A. p甲可能小于p乙B. p甲可能大于p乙C. p甲一定小于p乙D. p甲一定大于p乙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第6题图A. p甲<p乙m甲<m乙B. p甲<p乙m甲>m乙C. p甲>p乙m甲>m乙D. p甲>p乙m甲=m乙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立方体各切除质量相同的一部分,再将切除部分分别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则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压强()第7题图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8.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直径等于B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第8题图A. p A′可能大于p B′B. p A′一定大于p B′C. p A′一定小于p B′D. p A′一定等于p B′。

固体压强叠加解决方案(3篇)

固体压强叠加解决方案(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固体压强叠加现象在工程、医疗、地质等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固体压强叠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固体接触时,由于相互挤压,接触面上的压强大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压强。

本文从固体压强叠加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固体压强叠加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引言固体压强叠加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如车辆行驶在道路上,车轮与地面的接触;人体关节的受力等。

固体压强叠加的研究对于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优化医疗设备设计以及解决地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固体压强叠加的成因、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固体压强叠加的基本原理1. 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公式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2. 固体压强叠加的原理当两个固体接触时,由于相互挤压,接触面上的压强会大于各自单独存在时的压强。

这是因为两个固体接触时,相互挤压使得受力面积减小,从而增大了压强。

三、固体压强叠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1. 成因(1)固体接触面粗糙度:固体接触面的粗糙度越大,相互挤压时产生的摩擦力越大,从而增大了压强。

(2)固体硬度:硬度较高的固体在接触时,更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压强增大。

(3)固体形状:固体形状不规则,接触面积不均匀,容易产生局部高压。

2. 影响因素(1)固体材料:不同材料的固体,其压强叠加程度不同。

(2)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压强叠加越小。

(3)固体间距离:固体间距离越小,压强叠加越大。

四、固体压强叠加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1. 工程结构稳定性问题在工程结构中,如桥梁、建筑等,固体压强叠加可能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影响结构稳定性。

2. 医疗设备设计问题在医疗设备设计中,如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等,固体压强叠加可能导致设备磨损、松动等问题。

3. 地质问题在地质领域,固体压强叠加可能导致岩体变形、断裂等问题。

固体压强中叠放问题的解决ppt课件

固体压强中叠放问题的解决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7
▪ 例7: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面的
压强相等,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
且 1 , 2则这两1个正2 方体对水平面
的压力 ____ . F 1
F2
精选ppt课件2021
பைடு நூலகம்
8
▪ 例8: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 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甲=40cm2、 S乙=30cm2,高度h之甲:比h乙3:2 ,密度 之比甲:乙3:,1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 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2:1,边长之比为1:2,将A块放在B块
的中央,B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A块
对B块的压强与B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是__________.
精选ppt课件2021
6
▪ 例6:正方体金属块A和B,密度之比 2:1,边长之比为1:2,将A块放在B块 的中央,B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求A块 对B块的压强与B块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是__________.
_________.
精选ppt课件2021
2
▪ 例2:一块砖长、宽、厚之比是4:2:1, 则平放与竖放时,砖对水平地面的压 力之比是_________,受力面积之比是 ________,对水平地面压强之比是
_________.
精选ppt课件2021
3
▪ 例3:正方体物块A的重力为5N,正方 体物块B的重力为10N,A的边长为1m, B的边长为2m,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则受力面积之比是______,A对地面的 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_.
7000Pa,把乙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 止不动时,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
_______N.
精选ppt课件2021
9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压强叠加专题
1.如图1所示,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 和b ,b 的横截面
积是a 的3倍,将a 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 竖直放在a 上,如图甲
所示,这时a 对地面的压强与b 对a 的压强之比为3:2;若a 、b 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乙所示,则a 对b 的压强与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 .1∶1
B .1∶2
C .1∶3 D.1∶4
2.如图2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A 、B 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为ρA :ρB =2:1,底面积之比S A :S B =1:4,它们的高度之比h A :h B =2:3,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B 。

若把B 叠放在A 的上面如图7乙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 B '。

则p B :p B '为( )。

A .1:2 B .4:1 C .3:2 D .1:3
3.如图3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 的上表面施加竖直向下、大小为F 的压力。

金属块A 对B 的压强为p 1,金属块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已知:金属块A 、B 的边长之比L 1:L 2=1:2,F :G
A
= 3:5,则p 1:p 2 为( )
A .2:3
B .6:5
C .3:2
D .4:3
4.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ρ1、ρ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图1
图2 甲 乙

3
A .1221ρρp p
B .21222221ρρp p
C .2112ρρp p
D .22
212
122ρρp p
5.如图4所示,A 、B 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圆柱体A 、
B 的高度比为1:2,底面积比为2:3。

若此时圆柱体A 对圆柱体B 的压强与圆柱体B 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的密度比为( ) A .2:1 B .2:3
C . 3:2
D .6:l
6.如图5所示,A 、B 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取走A ,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2,已知p 1:p 2 = 3:2,若A 、B 的边长之比为L A :L B = 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的体积之比V A :V B =8:27 B .A 、B 的密度之比ρA :ρB =9:4
C .A 、B 的质量之比m A :m B =1:2
D .A 、B 的物重之比G A :G B =2:3
7.已知两个实心圆柱体A 、B 的底面积之比为1:3,高度之比为2:3,构成A 、B 两个圆柱体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A 和ρB 。

将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叠放在B 上面(如图6甲所示),B 对地面的压强为p 1。

若把B
叠放在A 上面(如图6乙所示),B 对A 的压强为p 2。

若p 1:p 2=1:2,则ρA :ρB 为( ) A .3:2 B .9:4 C .2:5 D .1:3
8.材料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 、B ,他们的底面半径为R A 、R B ,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 B 对桌面的压强为p 1。

将B 叠放在A 上,如图7所示,A 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已知R A :R B =2:1, p 1:p 2=1:3,则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h A :h B 为( )
:2
:4
:5
:1
9、如图10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重力均为64牛,A 的边
长为米,B 的边长为米。

①求正方体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②求正方体A. B 的密度之比ρA :ρB
图7
图6


图5
图4
③若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厚度h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A 1和P
B
1.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