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库发展前景

民间智库发展前景
民间智库发展前景

中国民间(社会)智囊团的发展前景良好在我国古代, 历朝历代的君主基本上都有“军师”、“谋士”、“师爷”,尽管称谓不同,但是职能都是为君主献言建策。诸葛亮、刘伯温等足智多谋,几乎家喻户晓。这些神秘的人物“多智而近妖”,搅动时政风云,被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无疑,现代思想库有别于中国古代的谋士。

智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组织机构,20世纪初期才在欧美萌芽,尤其是在一战后在美国兴起、壮大。

第一、从起源来看,民间智囊团的产生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它是建立在旧事物基础上的新事物,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其发展成螺旋状上升的态势。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内部的思想资源不足,客观上需要外部资源进行补充,而决策科学化对智囊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体制内智库往往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因此,一些民间智库应运而生。民营研究机构是改革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民间研究机构的诞生也与社会的大环境和大气候有关。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高潮,借着这股浪潮,一批体制内学者勇敢地走出政府大门,投身于市场。

第二、从发展历程来看,民间智库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其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回顾民间智库发展的第一个活跃期,当时,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迈开步伐,国民经济较快发展,民间智库也有了一定的生存土壤。那时,一些有识之士大胆地从体制内走出来,创办了一批民间智库,并开始活跃在各个领域。比如,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创办北京四通经济研究所的曹思源在 90 年代初办起了北京思源破产事务研究所,1992 年,袁岳创建了北京零点调查研究中心;再如,1993年,茅于轼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与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张曙光、盛洪等组建了挂在北京丰台区科协名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

从 2003 年开始,民间智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是民间智库继续探索发展形式,注册新的智囊机构,如 2003 年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与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等人在北京组建了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2004 年政治学学者刘军宁等成立了北京九鼎公共事务所,等等;另一方面,到了 2005 年,为了规范企业名称,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研究中心和研究所重新进行注册,于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北京视野经济研究中心等先后注销,有些智囊机构停止了活动,而有些则以新的公司名称进入的新的发展时期。

例如:金思达咨询公司后来在工商局注册成“北京视野咨询中心”,针对民营经济提出的“小狗经济”理论,着重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为地方政府进行咨询服务。

再如,2009 年 11 月,南方民间智库正式成立,该智库属南方都市报与奥一网联合多位民间思想者发起的民间组织,智库聚合了珠三角、南方民间的有识之士,力图成为南方民间思想的集散地,发挥民间智慧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集纳草根阶层的舆论,集合民众的真知灼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民间智库也是2011年成功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第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民间智库的发展壮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

询制度”。这一重要表述第一次把智库建设提升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高度,提出了加强智库建设的任务,明确了方向。这对广大智库从业人员及高校、传媒等机构,都是重要发展契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这一新颖提法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既厘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又解开了政策法规上的束缚,明确了任务、方向,对有信息、渠道、人员、品牌等优势的各大主流媒体集团来说,可谓机遇难得。

2014年10月27日,在中央深改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统筹推进包括社会智库在内的各类智库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2015年初,中央出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社会智库的概念,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重大举措,并强调要统筹推进包括社会智库在内的各类智库主体协调发展,形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第四、从其自身发展来看,民间智库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独立于三大部门的第四部门——民间智库,它主要是由民间出资组织并且体现社会公众呼声或者对政策需求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大多由企业、私人或民间团体创设,在组织上独立于其他任何机构,且自筹经费。民间智库的声音大多围绕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希望政府的各项制度安排能够更多地倾向于社会底层成员。从经费来源角度看,民间智库可获得的政府资助占比较小,甚至不受政府财政支持,其经费大多来自大的基金会或企业赞助,但一般也能与政府部门保持密切的关系,甚至也有不少民间智库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因此,也能对具体部门的政策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新兴的事物,民间智库从其性质上界定为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改革后的事业单位、企业、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通力合作。尤以南方民间智库为例,其“民间智库”和“网络问政”是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偏重主体及内容属性,后者侧重平台及新媒体属性,但内核是一个东西——民间智慧、民间力量。通过借助新媒体,为其发展注入了活力与新鲜血液,也有利于其理念的传播。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起源、发展历程、时代价值还是其自身层面,民间智库的发展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它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新事物。相信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进程中,民间智库必将以良好的姿态继续发展,并在国际进程中展现中国面貌、中国姿态、中国特色,彻底扭转了英撒切尔夫人口中的“中国绝不能出口思想”的论断,增长了民族自信,现如今的“Made in China”变为”Made in India”不正是中国思想逐渐产出的态势吗?

尽管有不足,有缺陷,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民间智库的发展也是如此,它的壮大需要等待机会。智库的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是一个接力赛,而是一个长跑,现在民间智库已经跟其他智库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一个经济上逐渐崛起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大形势,中国自身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调整。大力发展独立的民间智库,不仅可以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咨询、开展学术研究、扩大横向联系、延聘海归知识分子、开拓对外交流扩展研究主题,而且可以影响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提升民间智库在外交政策上的影响力。而掌握着绝对资源的政府,尤其应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支持和鼓励民间智库对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的参与,以提升国家的整体软实力,增强国家治理的大智慧。

整体性治理就是以公民需求为治理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对治理层级、功能、公私部门关系及信息系统等碎片化问题进行有机协调与整合,不断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为公民提供无缝隙且非分离的整体型服务的政府治理图式。

整体性治理的兴起

编辑

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新公共管理的一种修正。新公共管理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视角看待政府的管理,其背景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对效率的要求,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对公共服务提出的多元化的要求,以及官僚体制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由于繁文缉节和低效率而遭到普遍垢病。因此,新公共管理所采用的治理方式,比如强调绩效、结果、分权以及解制、效率、重塑政府等都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要求。[1]

而整体性治理理论则是以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胜运为出发点的,其背景是信息时代的来临。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使新公共管理的一些治理方式被终止或被改革。新公共管理在提升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服务提供者的竞争过程中引入多样性等诸方而取得了不少的成功。但是,新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分权化与解制也使政府机构破碎化,极大地增加了决策系统的复杂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在登力维看来,数宇信息时代的治理的核心在于强调服务的重新整合,整体的、协同的决策方式以及电子行政运作广泛的数宇化。

此外,与新公共管理要打破官僚制的努力不同,整体性治理是以官僚制作为基础的,即,整体性治理强调,信息技术的运做是以官僚制组织为基础的。正如菲利普·库琅所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在垂直的权威模式和平行的协商模式互相交叉的情况下运作的。唐纳德·凯特尔在评论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著的《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书时曾指出,“戈德史密斯和埃格斯的最深刻的见地是,必须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建立纵向的权力线,并根据新兴的各种网络建立横向的行动线。”

一个国家的智商:欢迎中国智库时代到来

新周刊2009014期封面 我们时代最聪明的大脑,在哪里? 谁为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利用过去、把握现在、铺垫未来? 我们当然首选政府。其次是汇聚集体智慧的群策群议机构。再次是社会各界的意见领袖。 在意见领袖中,智库(Think Tank)是中国长期缺失的一种类型。 身份独立、价值中立、研究专业、决策科学,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表面上看,中国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达到2000多家。而在《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中,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有1777个。 豢养型学者、愤青型专家和商业型机构,冒“智库”之名,透支了意见领袖的公信力。而以真正智库为诉求的民间智库,在人才、体制、资金来源和合法性等方面都步履维艰。 中国的决策失误率达到30%,西方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毛昭晖教授语)在公共决策议题上,群策群议是不够的,专业、独立的第三方——智库的重要性因中国人屡屡失策而凸显。 基于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基于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需求,基于正在世界崛起的中国对大策略大思维的未来需求,中国迫切需要智库,需要“独立思想的盒子”提供解决方案。 《新周刊》采访了新近成立的“中国最高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其主办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新周刊》求教于多家全球顶级智库。《新周刊》解读了市长和省长们偏爱“洋顾问”的现象,并调查出“谁是最值得中国公众信赖的意见领袖?”。中国第一家民营智库创办人曹思源、北京奥运会安保方案《鱼钩与长矛》提供人高志凯、从为老板谋到为城市谋的“丙方”王志纲、深圳的“理想主义”智库因特虎,也直面《新周刊》道出中国“智库”的成长命题。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智库是国家软实力中的硬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智商,替决策挣尊严、替民众挣信心、替国家挣未来。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摘要:我国的乡村治理状况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整体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合治”体制的学理构想并展望了此体制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成长逻辑;“乡村合治”;创新指向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7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土地制度演化的政治逻辑研究”(13CZZ006)。作者简介:黄博(1985-),男,江苏睢宁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乡村治理、政府管理;朱然(1987-),女,南京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乡村治理。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乡村治理密切相关。乡村治理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的治理大局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自古以来,如何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历代政府努力探寻的政治目标。在执政者和学界对乡村治理问题高度关注的今

天,回顾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分析体制变迁过程背后的内在逻辑,以探寻乡村治理体制的未来走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目的、手段、效果迥异,乡村治理体制也必然有所差异。从宏观上说,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嬗变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典型阶段。1传统乡村社会的“乡绅治理”体制。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治理体制体现为“乡绅治理”体制,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一基本制度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作为传统中国乡村的基本治理形式,先后经历了夏商周时期乡里制度的萌生、秦汉至隋唐的乡官制度、宋元明清的乡里职役制等历史发展过程。“乡绅治理”体制的形成与国家行政权力对乡村的双轨控制密切相关。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治理权力包括国家行政权力与社会自治权力两个部分,乡村社会的治理过程是在这两种权力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双轨政治”。[1]我国传统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皇权只达于县,在县以下不设置正式的政权机构。尽管《诗经》里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表明国家对社会无所不至的统治权,实际上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限制,国家对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的控制在深度、广度和力度上都并不彻底。在此情况下国家不得不利用乡村社会的内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关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关键词: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竞争力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品牌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从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再到城市品牌的发展过程。其中,产品品牌始终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基和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产品品牌,再好的

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维持长久。产业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柱。事实表明,仅仅拥有一两个产品品牌对城市竞争力作用不大,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以优秀品牌为龙头的产业品牌的支撑。除非采取特定的宣传措施或者品牌的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否则不会因为单个品牌记住某座城市,一般只有当一批品牌产生,并形成产业品牌时,才会引起人们对该城市的注意。 城市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形态,随着一批品牌产品上升为产业品牌,人们会形成对该城市的品牌认知,这种品牌认知来源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和产业本身的信息。城市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加剧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并反作用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因此,城市品牌的终极目的是为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服务。 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模式 现实中,品牌形态的演变过程不一定完全按照上述路线发展,经济萌芽的种子有可能从产品开始、也可能从产业集群开始、或者发韧于政府的推动。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 青岛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从产品品牌入手,通过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品品牌的发展,或者吸引外来投资,逐渐形成

中国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中国模式内涵及意义 摘要: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摸索出来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发展模式,符合中国的国情,是由社稷体制、民本政治和国民经济三位一体共同构成的符合中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模式,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民主 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伯·雷默( Joshua Cooper Ramo) 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提出了“北京共识”( Beijing consensus) 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世界对中国模式高度关注的序幕[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以苏为鉴”,试图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2]。中国模式作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的集中概括,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国认识自己的重要理论范畴[3]。 一、中国模式内涵 中国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自“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京共识”的提出。前者表明转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后者则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道路的成功具有中国特色及制度贡献。这就使得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的中国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以及用什么概念来表达这个提法,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持否定或谨慎态度的学者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或慎用中国模式这个提法,如李君如表示,中国各方面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讲“模式”有定型的嫌疑,既不符合事实,也很危险[4]。持赞成态度的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客观

郑永年:我对中国所谓的智库很悲观

郑永年:我对中国所谓的智库很悲观 郑永年:我对中国所谓的智库很悲观转摘者言:非常赞成郑永年的判断! 2016-01-29 14:34:57 我要评论点击:1942次 摘要 但换个角度看,中国的智库还是有发展的空间。中国有两拨人太多了,拍马屁的人太多了,骂政府的人太多了。这两拨人都没有建设性的东西,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有用的智库是非常少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其最新两本著作《中国模式:经验与挑战》和《未来三十年:改革新常态下的关键问题》中,对中国学界的现状及发展也做了深入的探讨。 郑永年认为,中国当然需要大量的智库,而且现在好像有几千家的机构自称为智库。但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们搞公共政策研究院(IPP)这个智库,还是因为我们想做个新型智库,

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 主要是因为很多智库没有独立性,不客观。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问题,更是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新加坡的知识分子比较独立客观。我以前写过文章说,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也不见得一定跟政府有关系。但是中国知识分子往往跟权力或者利益靠得太近。 但换个角度看,中国的智库还是有发展的空间。中国有两拨人太多了,拍马屁的人太多了,骂政府的人太多了。这两拨人都没有建设性的东西,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有用的智库是非常少的。 要搞好智库,独立观察与客观是最重要的。具体来讲,比如机制的设计、政治环境、知识分子的人格问题和文化问题等。美国的智库跟欧洲不一样,欧洲各个国家之间也不一样,日本、新加坡又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客观性都是普适性的标准。怎样做到客观呢,我想不同的政治环境、文化体系有不同的方式,中国目前也正积极探索。 中国目前的智库虽多,但很多都是有库无智。2013年 在北京开了个全国智库大会,大家就谈怎么对政府产生影响力。我认为智库不能老想着怎么产生影响力,只要我们能做出实实在在的研究,自然就会有影响。根据我的经验,只要你说的是真话,接近现实,即使政府不认同,最后还是会有

民间智库发展前景

中国民间(社会)智囊团的发展前景良好在我国古代, 历朝历代的君主基本上都有“军师”、“谋士”、“师爷”,尽管称谓不同,但是职能都是为君主献言建策。诸葛亮、刘伯温等足智多谋,几乎家喻户晓。这些神秘的人物“多智而近妖”,搅动时政风云,被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无疑,现代思想库有别于中国古代的谋士。 智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组织机构,20世纪初期才在欧美萌芽,尤其是在一战后在美国兴起、壮大。 第一、从起源来看,民间智囊团的产生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它是建立在旧事物基础上的新事物,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其发展成螺旋状上升的态势。 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内部的思想资源不足,客观上需要外部资源进行补充,而决策科学化对智囊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仅靠体制内智库往往难以满足政府的要求,因此,一些民间智库应运而生。民营研究机构是改革时代的产物,是中国民主化和市场化改革的产物。民间研究机构的诞生也与社会的大环境和大气候有关。90年代初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高潮,借着这股浪潮,一批体制内学者勇敢地走出政府大门,投身于市场。 第二、从发展历程来看,民间智库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其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回顾民间智库发展的第一个活跃期,当时,即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迈开步伐,国民经济较快发展,民间智库也有了一定的生存土壤。那时,一些有识之士大胆地从体制内走出来,创办了一批民间智库,并开始活跃在各个领域。比如,曾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创办北京四通经济研究所的曹思源在 90 年代初办起了北京思源破产事务研究所,1992 年,袁岳创建了北京零点调查研究中心;再如,1993年,茅于轼从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退休,与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的研究员张曙光、盛洪等组建了挂在北京丰台区科协名下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 从 2003 年开始,民间智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是民间智库继续探索发展形式,注册新的智囊机构,如 2003 年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吴敬琏与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等人在北京组建了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2004 年政治学学者刘军宁等成立了北京九鼎公共事务所,等等;另一方面,到了 2005 年,为了规范企业名称,国家工商总局要求研究中心和研究所重新进行注册,于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上海法律与政治研究所、北京视野经济研究中心等先后注销,有些智囊机构停止了活动,而有些则以新的公司名称进入的新的发展时期。 例如:金思达咨询公司后来在工商局注册成“北京视野咨询中心”,针对民营经济提出的“小狗经济”理论,着重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并为地方政府进行咨询服务。 再如,2009 年 11 月,南方民间智库正式成立,该智库属南方都市报与奥一网联合多位民间思想者发起的民间组织,智库聚合了珠三角、南方民间的有识之士,力图成为南方民间思想的集散地,发挥民间智慧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集纳草根阶层的舆论,集合民众的真知灼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民间智库也是2011年成功注册的中国第一家以“民间智库”为明确名称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第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民间智库的发展壮大,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探究 学院: 专业: 2011年6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文章背景 (1)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和户籍制度的关系 (2) 直辖市之争:口水战背后的发展模式之辩 (4) 交通治堵: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伤与痛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摘要:中国的城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诸如交通拥堵、发展不均衡、农村萎缩、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城市化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具有中国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旨在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制度直辖市之争发展模式交通治堵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标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以城市发展为主题,通过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先进城市发展案例,探讨了与城市相关的多元文化融合、经济与科技发展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本届世博会的目标即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各种忧患意识的理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解决方案。“城市时代”概念的提出,更加明晰了城市发展对于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城市文明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古代中国无论是在城镇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战国时代始,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建立都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增长。而西方的城镇化同样初始于古希腊的文化以及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而由资本的萌芽和工业化的到来崛起,进入蓬勃繁盛的时代。然而,对于古代中国的城市文明来说,由于历朝代重农抑商的传统作用,始终未能出现工业城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 放眼现在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只用30年便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2010年12月19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3.28%(按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不得不可谓一个奇迹。然而,在高城市化率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诸如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贫困、犯罪、拥挤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催生了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 作者: 中华民族在近60年当中,取得了令全球注目的一个成绩,走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关于中国模式,或者大家说的一种北京共识,这样一些议论,我们也在各大报纸或者是网络上也经常见,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 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海外用的比较多,而在国内用中国道路等用的比较多。在海外,我想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事实,对普通人来说,他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现中国的产品,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企业界来说,他突然发现他做生意的对手或者伙伴都是中国的企业,因为中国外贸现在世界第二位了。对于学界、对于政界来说,中国崛起这个方式,西方不太理解,也不太认可,也没有想到,所以有很大的好奇心,而在整体上来说中国模式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模式与传统西方模式有着一定的区别,现在中国模式的程度引起了全球各界的研究与讨论,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中国模式到底与西方模式有什么不同与共同点。 中国模式有八大特征: 第一、它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比较强势、比较有效的政府,它能够制定一种比较长期的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长远战略和政策,而且有能力把它付诸于实践。 第二、它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一切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第三、集中精力关注民生,特别是把老百姓最迫切的要求像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第四、在稳定、改革和发展三方面的关系上,处理的比较好,也就是说在坚持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改革和发展。 第五、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大家知道,我们的制度实际上有不少的问题,它绝对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们模式就是以现在制度出发、从现在体制出发,利用这个体制来运作,同时不断改革自身的体制,而不是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全部推倒,结果他自己也失败了。而且从过去这个体制整个地服务于一种追求乌托邦转变成一个追求现代化,追求改善民生。第六、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不是求一步到位,而是个渐进的过程,是个有轻重缓急、逐步积累的过程。 第七,我们的经济模式,现在给它明确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里面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它支配资源的效率很高;另外我们有社会主义因素,也就是说保证社会总体的公正。 第八,我们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人家好的我们都学,中国现在实际上是世界上意识形态框框最少的国家之一,只要是好的东西我们都学,但是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以我为主,不是盲目地学。 中国模式有文化的支撑,是文化的觉醒,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竞争,最激烈的是发展标准的竞争,中国历史所储藏的智慧,在新世纪的发展潮流中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功能及实现障碍

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功能及实现 障碍 第6期 2011年12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No.6 December201l 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功能及实现障碍 吴军飞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在国际事务日益纷繁复杂,中国政府公共决策逐渐透明民主的背景下,中国民间智库应运而生. 中国民间智库因其独立的身份和中立的价值,必将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使决策更加民 主,科学,并减少资源浪费.但是,生存身份尴尬,资金来源渠道少,研究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政策影响力不大 等障碍,却阻碍了其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民间智库;公共政策;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11)06-0041—03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促进公共利益实现的 主要手段.公共政策的实现是信息,咨询,决断,执行,监 控,评估和反馈等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 用的过程.因此,完善公共政策的咨询系统,听取政府部 门之外的声音,对公共政策制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在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的经济硬实力

虽有所提升,但体现国家智慧的软实力差距还很大.西方研究机构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的研究在战略性, 前瞻性上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只有提高体现智慧的软实力,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此外,由于现代社会 日益多元化,中国政府在决策上也逐渐民主,透明.中国 民间智库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应势而生. 智库被称作ThinkTank,又被称为思想库或脑库. "从资本构成和隶属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智库主要分为三大类:官方智库,大学附属型智库和民间智库".[1]而民间智库是为政府或企业决策提供资料,信息,指导,策略 的非官方的研究机构.较之于官方智库,它具有独立的 身份和中立的价值观.作为体制内的智库,官方智库在 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民间 智库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咨询作用也必将逐渐 扩大. 一 ,民间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功能 官方智库和大学附属型智库受到部门本位和学科本 位的限制.与他们相比,体制外的民间智库具有独立的身份和中立的价值.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从目前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收稿日期:2011-09—08 作者简介:吴军飞,女,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 (一)民间智库参与公共决策,有利于政府决策中的利 益协调. 尽管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人民赋予权力的执行者,但是其制定的公共政策未必能完全体现民意,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决策程序的不完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智库是依托于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从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学科研究的非营利性组织与机构。在国家加强思想库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因其独特的人才、信息、学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应成为思想库建设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智库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社会现状,总结了我国思想库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而为高校如何开展智库建设提供相关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智库;人才优势;智库联盟;路径选择 Abstract Universities think tank is relying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universities or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the universi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building think tank. Based on th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 combining social status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ought summed up the general inventory of the problems and then provide the path to choose how Colleges and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llege think tank; personnel; Intelligence Alliance; path selection 引言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中国智库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使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中国智库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使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 2014年06月16日 08:5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中国智库在新一轮改革中的使命 当今世界,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政治力量格局和经济秩序持续发生重大变化的“软实力” 新一轮深化改革推进以来,中央对中国的智库发展高度重视,对建设高质量智库充满期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 可以说,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决策层期待与现实差距 自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高层领导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出了明确指示,为中国智库的建设使命、目标、任务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是把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表述,把智库发展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二是指出我国智库发展相对滞后,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指出差距,又表明发展需求迫切、空间很大;三是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智库发展的基本方向;四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最后落脚点是为中央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当今,正是中国智库顺改革开放之势而为的大好时期,中国智库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然而,与时代发展新变化、与党和国家大局新要求相比,中国智库发展还相对滞后,与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大国地位和作用相比很不匹配。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智库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其一,我国智库大多以官方、半官方为主,民间智库数量严重不足。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缺乏制度性保障,也未能得到系统性体现。 其二,智库工作的独立性相对缺乏,智库本身难以平衡体制属性与政策研究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智库对决策的影响多处于若即若离状态,在党和国家科学、民主决策体系中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 其三,智库存在人才匮乏、资金不足,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

中国模式与当代世界发展 *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世人讨论中国发展及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发展经验的国际交流也成为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一种选择,中国模式能够有效回应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与挑战,为世界发展和全球治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考与启示。本文基于中国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与政策思考,从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减贫经验、民族关系模式、国际参与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模式对于世界发展及国际体系变迁的意义与影响。及时总结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对于中国正在建构的国家软实力及国际话语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当代 世界的政治经济转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普遍经历的体制转变,二是非洲及部分亚洲国家推行的民主化改造。这次广泛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始于冷战结束,伴随西方国家强力主导的民主政治和意识形态输出。此番政治变革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政治后果,激进的“休克疗法”使俄罗斯及部分东欧国家的社会矛盾激化、元气大伤,一些民族和宗教矛盾至今仍是俄罗斯面临的棘手政治问题。同期部分亚非国家也因急剧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私有化诱发了大规模的政治危机甚至是 [摘要] 在过去30余年里,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基本稳定,显著增加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渐进改革、减贫经验和民族关系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提供了新的政策启示,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贡献及其推动的南南合作,也正在悄然改变国际体系的演变进程。作为对当前日益紧迫的世界发展与国际治理问题的回应,中国模式显示了其巨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及对外辐射力,为中国赢得了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中国模式;世界发展;软实力;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 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489(2011)06-0017-08 罗建波 (中共中央党校 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 100091)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1 No.6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 年第 6 期* 本文为中央党校校级课题“新时期中国对外援助的目标选择与政策完善研究”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09JZD003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需要民间智库

中国需要民间智库--FT中文网封面文章 旨在为中国的商务人士和决策者们提供来自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的权威性全球财经新闻、分析以及评论。文章涉及商务、金融及经济等多个领域,大部分由《金融时报》当日所刊登的文章翻译而来,其余为F记者们的原创。 从今天开始,FT中文网将陆续推出《智库》专栏,为读者精选海内外著名智库之妙文。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本专栏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特别需要有保持一定独立性、民间性与利益中立性的第三方机构——民间智库,以集聚各方面贤能达人的合理论证和声音,提升中国政府对内对外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民主化。——编者今年以来,“智库”开始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热门词汇。年初,由中国前副总理曾培炎“出山”组建国际经济合作学会,随后成功主办了规模盛大的全球智库峰会,包括李克强副总理在内的中国政府高层领导人亲自与会,也都向中国知识界和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政府对智库这种非政府非营利的智囊形式高度重视,并决心推动其发展。而各大媒体对峰会的报道以及同时对智库概念的普及,也引发了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中国的智库机构。我也代表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智库峰会,并与前来的世界著名智库代表(包括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关系协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智库的代表)有过交流,并有很深的感触。 我的感触和思考,不仅仅涉及这次峰会,也与我数年来创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所经历的一切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的进步举世瞩目:中国举办了史上最豪华的奥运会,修建了天堑变通途的三峡工程等,以至于世界主流媒体把G20峰会称为美中主导的G2。然而,这些成就仅仅属于过去三十年,更仅仅属于硬件方面的发展。中国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大进步,还应该包括软实力的发展,即思想观念、文化教育方面的突破,而其中政府决策、政策的科学化、合理化改革更是关键因素。如果中国能有大量真正独立的、高质量的民间智库产生,那么,中国政府的对内对外决策就能集聚各方面贤能达人的合理论证和声音,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民主化。 中国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国情,中国有着西方所无法比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效率,然而,如果决策不够科学化,“集中力量”所带来的损失也会是巨大的。中国需要敢提出一定的“储备性政策”、并且具备专业能力的政策研究机构——即智库。另外,中国“兼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同于西方全职的议员,社会与公民该委托谁来进行相

我国企业智库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4412135.html, 我国企业智库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 作者:牛溪李君臣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意义]随着国家对智库建设越来越重视,企业智库作为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智库引领已经逐渐成为共识,但需在企业的全力支持下才能加快发展,从而能在立足服务好企业本身的同时扩大外部影响力,为企业带来效益,实现自身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典型企业智库进行分析,包括国有企业智库、互联网企业智库、金融企业智库以及房地产企业智库。[结果/结论]总结当前我国企业智库发展现状和特点,发现企业智库发展的特殊性,并对未来我国企业智库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关键词:企业智库典型行业主要特点发展趋势 分类号:C939 DOI: 10.19318/https://www.360docs.net/doc/0114412135.html,ki.issn.2096-1634.2018.03.07 2012年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高度重视智库的建设和发展。企业智库作为我国 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除了国有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纷纷成立智库,深入研究国家经济政策变化以及行业变化对公司带来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一定影响力。研究发现,智库引领已逐渐成为企业共识,企业智库对企业发展也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企业决策体系的重要环节。分析时,本文着重考察了央企智库和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3个典型行业智库发展情况。央企资金实力雄厚,智库建设较为领先;3个典型行业发展迅速,对经济社会影响很大,其企业智库建设具有代表性。 1 我国企业智库发展迎来良机 企业智库是企业的智囊机构,立足于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撑与运营管理支持,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专业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智库是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相对缓慢。然而,随着国家对智库建设的重视,企业智库的发展也迎来良机。 1.1 企业智库建设受到重视 企业智库最初定位为服务于企业自身发展,因此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企业智库影响力还不够。2015年《中国智库报告》将我国智库分为4类,分别是党政军智库、科研院所智库、 高校智库、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并未单独分为一类,而是归入到了科研院所与社会智库行列。然而,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把企业智库列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并提出“支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兴办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智库,重点面向行业产業,围绕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技术方向、产业政策制定、重大工程项目等开展决策咨询研究”,企业智库开始受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一本教会你如何看中国的书郑先生的《中国模式》,是一本针对中国现状描写得极为全面的书,其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政府,政策,执政思路,发展方向等内容,其涵盖内容之广让我对于我所生活的国家很多方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改变了我以前对民主的一些认识的同时又让我对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方面开拓了见识。可是写读后感却难到了我,这本书的深度见解让我不知如何下笔,郑先生已经把中国模式分析到了我需要消化很久还不一定能理解的地步,因此我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评说这本书,只能从文内的一些部分拓展出我的见解。 在21世纪,中国模式的崛起是震惊世界的一个大事件,它的影响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就是20世纪,但“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却发生在本世纪。因为改革开放开始于对内改革,也就是上个世纪,但对外开放却是本世纪的重要任务,才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看中国模式不仅要在中国内部的角度往外看,也要从外部的国际环境往里看。 贯穿《中国模式》这本书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民主,然而民主政治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如何发展,是国际范围内一个难题。没有人说得清什么样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即使人民有选举权,人民也觉得自己手里没有真正的权利,这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尽管民主政治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民主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民主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得不到保证,那么只会引发社会不满,到时候没有人会在乎民不民主,只希望有人可以领导大家脱离这种困境;然而在政府领导下经济一般都会发展,可是个人利益问题又会让人民不满,所以民主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政治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很重视国家制度的建设,也就是政治改革。民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其中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除了民主化,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同样重要的目标,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选择冒进,而是选择渐进性改革,并且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会有侧重点的进行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改革就是以经济改革为主,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为辅,从经济到政治,最后再深入到社会,逐步改革,稳步发展。 国家政治民主化需要人民有足够的能力站在国家的角度看问题,一个“好”的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这需要足够多的不为生计发愁、关心政治、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穷人的目光受经济限制,目光不够长远。因此如何消除绝对的贫穷的问题是中国领导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良好,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也就促成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调整来适应社会经济的现实,这为实现民主政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的民主化,最关键的还是国家建设和民主化之间的复杂的关系。一个社会如果要有民主的转型,首先要存在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土和人民的有效控制。其次,这一国家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能力来发展经济。只有这两者兼备,民主化才有意义。 “中国模式”是建构在复杂的国情和国家治理难度较大的现实之上的,法治经验严重不足,发展与稳定、繁荣与公平、民主与和谐的矛盾十分突出。民主化作为国家建设的过程,必须进行精细的考量和细致的安排。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因为没有现成的治理模式可以仿效。诚如郑永年所言:“其他发展中国家所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