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合集下载

黄文政教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黄文政教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黄文政教授治疗外感发热的经验
黄建新;黄文政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
【年(卷),期】2012(29)3
【摘要】黄文政(1941-),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一五全国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首届天津市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肾脏病临床及科研,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先后赴美国、法国、日本、缅甸及台湾省进行访问及学术交流,共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4部,培养博士生15名,硕士生18名,徒弟4名,国家优秀临床人才12名。

简介:
【总页数】3页(P217-219)
【关键词】外感发热;临床经验;黄文政
【作者】黄建新;黄文政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8
【相关文献】
1.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J], 蒲娟;陈安静;周慧;张旭;
2.唐方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J], 马靖;唐方
3.王晓燕教授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 [J], 苏姣姣;王晓燕
4.刘景源教授治疗外感初期发热临床经验 [J], 李奕菊; 王莹; 王琦; 朱官印
5.吴力群教授运用调理气机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 [J], 陈海鹏;吴力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考试大纲《伤寒论》

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考试大纲《伤寒论》

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伤寒论》一、课程简介《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读《伤寒论》,加深学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水平,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二、课程目标1.掌握《伤寒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脉络;2.理解《伤寒论》中各论的疾病概念、病因病机等内容;3.熟悉《伤寒论》中的病案分析、辨证论治等内容;4.强化学员对中医经典的研读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三、考试方式及要求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考试题型:主观题和客观题;4.考察内容:《伤寒论》的基本知识、病例分析和辨证论治。

四、考试大纲1. 《伤寒论》的基本知识1.1 书名、作者和出版年代; 1.2 《伤寒论》的组成结构和篇章安排; 1.3 《伤寒论》的独特之处。

2. 病因病机2.1 伤寒的病因和流行规律;2.2 伤寒论中常见的病机理论;2.3 伤寒的病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3. 疾病分类及病候3.1 伤寒论中的疾病分类; 3.2 各疾病的主要病候特点;3.3 伤寒论中的典型病案分析。

4. 辨证论治4.1 《伤寒论》中的辨证方法和原则; 4.2 伤寒论中各疾病的辨证要点; 4.3 临床实践中的辨证论治技巧。

5. 辨证论治实践5.1 典型病案的辨证论治; 5.2 辩证施治的方法和步骤;5.3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建议和经验。

五、参考书目1.张仲景. 伤寒论.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于丹. 医隐经.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王仲景. 辨证论治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以上是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的考试大纲《伤寒论》的简要介绍。

通过认真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相信学员们将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供更有效的中医诊疗服务,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3.02.28•【文号】国中医药发[2003]9号•【施行日期】2003.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局各直属单位:为加快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我局组织制订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本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可直接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取得联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东里13号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26联系电话:************6591496965063322转6702或6701传真:************联系人:张为佳陈梦生附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人才是基础,一支高水平的中医临床队伍,特别是一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是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保障。

为了加快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五”期间实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拟在全国选拔200名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成长为新一代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整个中医临床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扩大中医药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声誉。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1例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1例
第 9卷 第 l 7期 ・总第 1 1 2 期
2 1 0 1年 0 9月 ・上 半 月 刊
◎寸 曩
李 丽 萍 / ' e4林 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药治疗 2型糖 尿病 1 ※ 例
关键 词 :2型糖尿 病 ;中 医药疗 法 ;名 医验案 di 1 9 9 .s.6227 . 1.7 6 o: 0 6 ̄in17—7 9 0 11. 0 3 s 2 0 文章编 号 : 17 -7 9 (0 1 1—090 622 7 2 1 )一70 8—2
本人作为第二批全 国优秀 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 目学 员 ,有幸跟随 中国中医科学 院广 安门医院仝小林教授学 习 ,进行病例观察和总 结,发现 仝教授用 中药辨证 治疗 糖尿病 疗效显著,现举 l 如下。 例 患者王某 , 14 9 8年生人 ,2 0 年 6月 2 07 1日初 诊 ,
糖尿 病 1 2年 。患者于 1 9 9 5年因 “ 冠心 病、高血压 病 ”
瓜蒌仁 3 g 0 ,清 半夏 9 ,干 姜 6 ,知母 3 g g g 0 ,天花粉 3g 0 ,降香 9 ,丹 参 3 g g 0 ,牛膝 3 g 0 ,地龙 3 g 0 。水煎
服 ,日 1 。加减服 用上方 月余 ,2 0 剂 0 7年 8月 2 3日来 诊 :仍诉 早醒 ,醒 后 自觉胸 闷,起床 活 动后好 转 ,有 午 、晚餐 前低 血糖 症状 。舌 质 红 ,苔 黄腻 ,舌 底 静脉 增 粗 ,脉 弦滑 。查 血糖及 胰 岛功 能 。其舌 脉症 为痰 热 壅 滞之 象 ,宜清 化 痰热 ,泻 热通 腑 ,方用 小 陷胸 汤合
身乏力,出汗 较多 ,视物流泪 ,睡眠差 ,易早醒 ,醒后 心脏有 压抑感 ,二便调 。无 口干 口渴 ,无手足 麻木 ,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1.07•【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施行日期】2022.01.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推进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经有关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遴选推荐、我局组织全国中医理论选拔考试等程序,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孙占学等400人为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以下简称培养对象),现予公布(附件1),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有关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要做好研修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培养对象认真学习《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培养工作,确保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为培养对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支持培养对象参加中医药经典理论集中学习、强化临床实践、跟名师学习及强素养封闭式住读学习等各种研修学习活动,并做好研修项目日常管理和平时考核工作。

三、培养对象要根据“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强素养”的研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合理安排研修学习时间,明确研修目标和任务,填写《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任务书》(附件2,以下简称《任务书》),保证按期完成各项培养任务。

四、其他事项(一)本项目自2022年2月启动,研修周期3年。

中医药经典理论培训、强素养封闭式住读学习等集中研修学习安排另文通知。

第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V1

第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V1

第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V1第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已经正式发布,吸引了全国众多中医临床人才的关注和报名。

作为一项优秀的研修项目,本次申报表的内容和要求十分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项目背景与目的1.项目背景中医学的发展历经数千年,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医学体系和疗效卓著的医疗技术。

然而,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一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推动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项目目的本次研修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的教学和实践训练,提高中医临床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水平,增强中医药学的国际影响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球化发展。

二、研修内容1.研修对象:全国中医临床人才2.研修内容:课堂培训、临床实践、交流会等3.课程设置:基础理论、中医养生保健、诊疗技术等三、申报条件1.具有中医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中医临床执业资格证书3.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4.能够认真参加研修项目,积极思考、交流和实践四、申报流程1.填写申报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通过审核后进行面试3.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录取名单五、研修成果1.入选人员将获得国家颁发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证书2.研修成果将得到广泛宣传和应用,赢得医学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3.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增强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本次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模式,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中医临床人才来说,参加研修项目,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挑战。

我们期待更多的中医临床人才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07.23•【文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8号•【施行日期】2012.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根据《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选拔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2]18号)、《关于印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考试大纲及第三批实施方案和培训大纲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2]19号)精神,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单位组织选拔考试、择优录取的基础上,经我局审核,确定翟兴红等511人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现予公布。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名单北京市30人翟兴红赵含森王俊宏王东红李东李守国柳红芳李方玲逯俭王玲玲刘仍海张耀圣李怡孙凤霞王凌谢新才崔红生刘初生李宏艳杨燕姜敏杨承芝黄小波徐寅平张龙生周炜娄卫海于晓刚姚卫海徐俊林天津市18人张春红周正华谭涛史哲新李兰青刘长玉王作顺王金贵方文岩李慧臻张朝晖韩立新王遵来王红任勤李军付滨赵英强河北省25人杜艳茹于晓东石瑞舫唐静康日新李波张建强蔡春江李领娥张玉峰谷占卿宋清江邢殿文樊建平杨洪娟张国江郭刚杨晓黎刘春龙李彦竹靳秀明程玉珍魏勇军洪月光刘建山西省10人王世荣秦艳虹赵玉珍郜志宏申宝林张XXX 张文红杜秀娟王文革张捷内蒙古自治区10人肖映昱殷玉杰董坚高国俊吴美翠戚艳李向振杨雨民包凤芹杨永光辽宁省25人殷晓莉石月萍杨杰代晓红刘英军姜寅光庞敏郑曙琴王恩龙王昕陈民李红梅江红王鹏李丽陈苏宁肇颖斌潘淑云苏显红仇绍晨乔文军丁海燕王世轩关丽君姚啸生吉林省12人赵德喜张守琳凌霞姜丽红王秀阁刘淑荣武卫东杨世红赵伟红崔立金蔡宇孙世文黑龙江省20人刘桂兰王今朝刘长发张晓忠吕焱红郑佳新王宽宇陈英华姜家康韩凤娟陈波郭伟光袁晖戍郭力太鑫王晓婷李忱王军张晓菊李晓红上海市22人陆灏周雄根钟薏史晓张正利顾军花吴娅妮李红倪伟高月求沈卫东张振贤张炜李勇张春燕刘胜周敏董莉柳国斌宗蕾曹烨民李璟江苏省30人吴坚邓舜周恩超王长松殷勤朱杰杨金荣李志彬石磊李淑萍蒋中秋李伟兵蒋建胜陈顺中沈安明张晓春季建敏XXX美卞美广马济佩王长德陈四清方志军丁炜许陵冬史锁芳谢林叶进邵华吉亚浙江省28人张卫星叶人陈华林咸明侯春光王宏献郑宏飞李文伟俞东容汤军杨丹红裘黎明刘喜德黄平方宏图胡炜刘小菊王肖原戈言平茹清静楼建国张志娣王津杨光成袁建芬朱可奇傅瑞阳金晓滢安徽省10人张梅朱慧志顾健霞牛云飞罗玉环尹小青刘怀珍查安生张荣珍储浩然福建省19人陈霖裘红玲温立新李劲松黄源鹏熊尚全杨光邹强邱健吴天敏严玉莲陈琦辉陈进春张闽光洪敏俐李芹石荣林源陈朝霞江西省20人付志红赖强华洪恩四邓棋卫喻闽凤李启平郑甦罗来培王茂泓郭晓蒙金兰简弄根李锐争金朝辉康勇张季林冯骏严东标程书桃陈岗山东省30人刘冬梅于波马胜孙娟陈士洲阚士宇卢思俭王禹增张洁马福文朱维平刘玲王祥生李玉忠杨毅王中琳贾红玲刘阳川王科先周明爱盖德美赵桂琴冯树军毕德明李晓宋艾云李运伦杨佃会赛自金杨述特河南省28人马淑霞冯志海康志媛周正朱翠玲王育勤张国海崔书克李玲薛爱荣庆慧胡沛罗宏伟孙素明刘辉刘革命彭金军忽中乾杜耀战翟磊唐云华师卿杰刘勤建邹文庆梁健张先茂张旭剑田中伟湖北省20人王友明王汉明焦杨陈新胜程伟柳朝阳何本鸿金劲松张明敏潘红玲邓可斌范恒陈明达林爱珍杨贤海孙勤国许国振姜锦林苏国阳郑传华湖南省20人杨征宇XXX玲刘建和刘绪银喻京生毛以林姚欣艳沈智理冯国湘刘鑫蒋志诚陈其华刘春华李点谭迎春章薇朱明芳丁建国王大海吴清明广东省30人刘敏魏丹蕾邬晓东吴智兵XXX 丘梅清祝维峰冯崇廉周迎春郭建文张志敏杨洪涌陈瑞芳顾颖敏孙玉冰王立新许华文小敏郑泽荣李艳廖蔚茜戈焰吴海科徐国良杨志敏梁东辉熊昌盛罗健李一明邹旭广西壮族自治区10人李伟伟黄国东农泽宁郑茂斌庞学丰陈斯宁黄彬胡跃强罗芳牛豫洁海南省4人冯志成邱晓堂王家辉张晓阳重庆市4人曾凌文张小平刘华宝黄伟四川省20人黄青松岳仁宋谢萍曾倩杨东东扈晓宇张勤修梁超童明欧张世俊毛红王俊峰白雪肖国辉汪静陈云凤何爱国苏修辉吕均艾双春贵州省5人谢甦许滔XXX 谭旭宏李兰云南省10人姜丽娟张宏李青魏丹霞李晓杨伟彭华郭英张玉和沙剑轲陕西省16人王亚丽田耘孙万森张效科刘素香张强宋虎杰靳光荣王捷虹任晓芳杨晨光贾惠军郭亚雄王凤琴孙成军付春爱甘肃省7人欧秀梅王志刚杨维建权晓理胡敏棣杨家蕊胡胜根青海省4人沈永勤敬小华曹得胜杨翠兰宁夏回族自治区4人李培润吴少东赵凯王淑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人邓皖利李鹏张震中李军李巨琪李涛王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人杨百京姚丽中国中医科学院11人徐浩熊露吴煜XXX东冯利杨志旭贾小强高蕊衷敬柏寇秋爱马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11.01•【文号】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1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1〕271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开展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现将《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附件1)予以印发,并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一、各有关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培养对象遴选条件和《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候选人名额分配表》(附件2),组织符合条件人员填写《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附件3)并进行资格审核,确定项目培养对象候选人名单,不可超额申报。

二、我局将于2021年11月下旬组织中医药理论全国统考,并按成绩进行择优录取确定培养对象名单。

全国统考通知另行印发。

三、各有关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单位将《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候选人基本情况表》(附件4)各1份,于2021年11月15日前报送我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并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相关表格电子版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教处联系人:王杰鹏曾兴水联系电话:010—59957636 59957647电子邮箱:***************.cn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附件:1.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2.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候选人名额分配表3.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申报表4.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候选人基本情况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21年11月1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名医、名科、名院”战略,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在全国选拔一批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临床水平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通过“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着力提高其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带动中医临床队伍建设,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和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的提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一批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尽快成长为热爱中医药事业,医德高尚、中医药理论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湛,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二、培养对象(一)培养对象应具备的条件1.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且连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面较宽。

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与中医临床相关的较高学术水平的本学科论文或者出版过专著;或者承担过地市级以上中医临床科研课题。

3.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较高,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疗效显著;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本学科疑难病症有独到之处,有特色。

4.医德医风、服务质量等受到患者和群众赞誉。

5.有培养前途,学习与实践中有较高悟性和钻研精神,身体健康,学习刻苦、努力钻研,有志于献身中医药事业。

符合上述条件并获得第一、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出师证书的继承人以及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带头人优先考虑。

(二)遴选程序与方法1.本项目计划在全国选拔200名培养对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全国各行政区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主任医师基数和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人员等情况,将候选对象名额400名分配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候选人的遴选工作。

国务院各部门有关直属单位的遴选工作,按属地原则实施。

遴选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填写《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申请书》(以下简称《研修申请书》),说明申请理由,表述个人条件、特长和志向,提出研修计划;经所在单位初审、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查。

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人的《研修申请书》及研修计划进行审核,要求申请人公开答辩,考核申请人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中医临床水平,并按成绩排序,择优选拔,将候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必要时向同行和社会公众征询意见,并于2008年月日前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对候选对象进行中医理论考试,考试时间一天,分别在沈阳、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南京设立六个考场,按照统一审评标准,在全国择优选拔200名,作为该项目的研修学员。

三、培养要求1.中医药理论功底更加扎实,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加强,达到通晓主要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保证研修期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工作日,提高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水平。

2.坚持临床实践,保证研修期间到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或专科)研修学习不少于60个工作日,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中医特色和临床疗效突出。

日均门诊人次和门诊、住院诊疗质量明显高于本地区水平,或在同行中领先,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3.跟师学习当代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总结、归纳、升华,随师临证或请导师口传面授等跟师时间不少于60个工作日,不断提高中医诊疗疑难疾病的能力。

4.中医临床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建立中医临床科研思维模式,掌握中医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继承与发展前人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5.研修期满,提交90份反映研修成果的中医临床医案;提交全面总结研修计划执行情况和着重反映本人具有中医思辨内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结业论文。

四、研修时间自年月至年月,为期三年。

五、研修内容、方式与途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是一项高起点、高要求并体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项目,应根据研修学员不同专业及其特点、条件,确定各具特色的研修内容。

主要内容有:1.中医经典理论学习。

研修学员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专家指导下选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制定读书计划,深入学习钻研、领悟和发掘古典文献精华,做好读书笔记,写出学习体会。

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将为研修学员提供多种形式、类型的学习条件,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加深对古籍的理解,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努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2.强化中医临床实践。

结合现有临床岗位,进行创造性临床实践,切实提高临床疗效。

通过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重点学科(专科)进修,到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和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临诊、会诊或实践,提高解决本专科危急重症及疑难病症的临床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研究疾病发病特点及其流行规律,提高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疾病的能力与水平。

3年完成90份体现本学科疾病中医药诊疗全过程的医案或跟师临证医案。

3.名师指导,博采众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成立本项目专家指导组,对研修学员进行全程指导,督促研修计划的实施。

研修学员可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名师指导,拜3名以上名师重点学习,研究、领悟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精华,加以整理提高,继承与发展中医药学术。

六、考核研修学员的考核分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

1.平时考核。

由研修学员所在单位负责,内容包括医德医风、理论水平、诊疗水平、临床疗效、社会评价等。

平时考核要把临床实践考核作为重点,将考核结果与研修前水平进行比较并做出评价。

2.年度考核。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在每个研修年度最后1个月完成。

考核工作依据研修学员个人的《研修申请书》内容,并结合培训大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考核研修的阶段性效果。

主要考核研修进度及读书、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等情况。

年度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年度的学习,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年度考核结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年度考核通过研修项目管理平台进行。

3.结业考核。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

结业考核采用积分制,结业考核总积分300分,及格线为200分,达不到及格线的研修学员不能结业。

300分中,平时考核占100分,中医经典理论考试占50分,中医临床医案考评占50分,策论考评占50分,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考评占20分;结业论文考评占30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研修学员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结业论文考评及本地区结业工作总结。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结业考核中的中医经典理论考试、中医临床医案考评、策论考评、中医临床科研设计方案考评;组织专家对结业考核结果进行综合检查和验收;汇总结业考核结果,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研修学员的结业考核成绩,确定结业人员名单。

对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授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对结业考核成绩优异者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学员”称号。

年度考核与结业考核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定的考核要求执行。

七、项目管理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的宏观指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管理,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大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建立“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管理平台及研修学员综合信息数据库,对研修学员的研修过程及成效实行全面、全程、动态网络管理。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实施。

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建立本地区研修学员技术档案,及时记载研修学员的研修情况及考核情况;组织研修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座谈等活动;定期审核研修学员上传的学习结果,按时完成年度考核并报送有关材料。

3.研修学员所在单位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研修学员所在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对研修学员的日常工作、学习、临床实践等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研修学员研修期间的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为研修学员提供研修学习所需的时间与环境,不再安排与本专业临床实践无关的学习和工作;配备一定的研修经费,确保顺利完成研修任务。

4.研修学员在研修期间原则上不再担任院级行政职务以及临床业务工作以外的其他行政职务;原则上不得中断学习,中断3个月以上或无故脱离本专业临床实践3个月以上者,由所在单位提出,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终止其研修。

5.经费管理。

我局将安排专款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专项经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研修学员所在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经费补贴。

该专项经费除少部分用于管理部门选拔、检查、监督、考核等管理工作外,绝大部分用于与研修有关的活动,包括购买图书文献资料、集中学习、临床进修、拜师、巡诊、调研、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

在总经费中,原则上研修经费占专项经费的70%;统一培训经费占20%;管理经费不得多于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经费管理,制定经费管理细则,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年度专项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

附:编号: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申请书省/市/自治区:申请人:工作单位: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填报日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八年月申请研修的理由(包括个人条件、特长和志向,并明确是否接受培训大纲):研修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研修进度计划(请将3年的培训大纲要求分散到各年度)及考核指标(请将3年的总体考核指标分散到各年度):(以上三项可另附纸张)单位推荐意见(并明确是否接受培养要求):单位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年月日专家组评审意见:专家组长(签名)年月日省/市/自治区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部门(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盖章)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