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全)

目录绪论 (6)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6)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第一章 (7)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7)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4、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9)5、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0)6、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7、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立场?118、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矛盾和和谐的关系 . 12第二章 (1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2)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2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13)4.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5.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13)6.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14第三章 (14)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 14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5)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15)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15)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答案】C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3、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答案】B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答案】D5、“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答案】B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D7、“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答案】A8、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这表明()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答案】A9、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决定论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答案】B10、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答案】B12、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答案】C1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D.人口因素【答案】A14、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15、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单选题1.(1分)( )是揭示事物具有的内在要素与它的结构、表现方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 A. 内容与形式• B. 原因与结果• C. 必然与偶然• D. 一般与特殊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1分)“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木家。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是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 A. 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一样的• B.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具体劳动无关• C. 使用价值是历史范畴• D.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得分:0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收起解析答案D解析3.(1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 A. 革命性• B. 开放性• C. 人民性• D. 科学性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人民性是其最鲜明的品格4.(1分)认识过程最重要的阶段是( )• A. 从实践到认识• B. 从认识到实践• C. 从谬误到真理• D. 从真理到谬误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1分)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实现统治的形式是()• A. 建立政策咨询机构• B. 同政府的“个人联合”• C. 控制跨国公司• D. “参与制”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6.(1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 群众观点• B. 阶级斗争观点• C. 生产力观点• D. 实践观点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7.(1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区别在于( )• A. 出现时间的先后• B. 形式的新旧• C. 力量的大小对比• D. 同历史前进方向是否符合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D解析8.(1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 青年黑格尔派• B. 社会民主党• C. 共产主义者同盟• D. 国际工人协会得分: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9.(1分)( )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A. 主观辩证法• B. 客观辩证法• C. 唯物辩证法• D. 唯心辩证法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10.(1分)面对同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巴尔扎克写出了《人间喜剧》,马克思却写出了《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答案】C2、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答案】B3、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指该社会()A.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D.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统一【答案】B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B.真理发展中的两个阶段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D.可以独立存在的真理【答案】C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6、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答案】D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答案】C8、“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答案】A9、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答案】A10、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答案】D11、“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从而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是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强调物质第一的原则,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基本形态,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有哪些?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对立面的斗争,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历史的辩证分析,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总结和解剖,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根本规律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形态,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第一的原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实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具有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运动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本质,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运动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的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进程的演变。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答案

1.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对)标准答案:对2. 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对)标准答案:对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错)标准答案:错4.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标准答案:错5. 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放弃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而是以合乎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来改造和利用自然。
(对)标准答案:对6.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对)标准答案:对7.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
(错)标准答案:错8.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对)标准答案:对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错)标准答案:错10. 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标准答案:对11.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劳动的报酬(错)标准答案:错12.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对)标准答案:对13. 社会主义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的实践只有在落后国家才能进行。
(错)标准答案:错14.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生产全面社会化、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资本日益社会化等方面。
(对)标准答案:对15. 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
(对)标准答案:对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标准答案:对17.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标准答案:对18.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二)多项选择(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 1.ABCD 2.ABCD(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

试卷要求:一、单选题答题要求:1(2.5 分)2.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2(2.5 分)2.5“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3(2.5 分)2.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4(2.5 分)2.5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参考答案:B收起解析解析:无5(2.5 分)2.5人类进人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6(2.5 分)2.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参考答案:A收起解析解析:无7(2.5 分)2.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8(2.5 分)2.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参考答案:C收起解析解析:无9(2.5 分)2.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原理试题答案
单选:1—5 DACAB 6—10 ACDBB 11—15DDDCD 16—20ABDBD 21—25ADABC 26—30BDADA
多选:31、AC 32、ABCD 33、CD 34 CD、35、AB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 40、ABCD
41题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4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3.如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答:(1)对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应从以下几点加以说明: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矛
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
物发展的动力。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
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
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
可结合个人实际结合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实际,说明内因外因的关系。
44、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
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
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方面,说明其指导意义。
45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四,论述题
46题: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47,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