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练习

合集下载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正确答案:D
19.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____。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C. 《哲学的贫困》的问世
D. 《神圣家族》的问世
正确答案:A
20.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 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 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 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 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ABCD
9.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 真理原则
B. 价值原则
C. 效率原则
D. 公平原则
正确答案:AB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正确答案:D
3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这说明( )
A. 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
正确答案:C
31.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
A. 普遍有用性的优点
B.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C. 主观能动性的优点
正确答案:D
17.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 )
A. 议会制
B. 两党制或多党制
C. 分权制
D. 普选制
正确答案:A
18.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 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 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5分)A 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5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D 三大工人运动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分)A 核心B 合理内核C 基本内核D 精髓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分)A 理论联系实际B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 纠错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的是()。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4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5.(5分)A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6.(5分)A 生命物质的共性B 有形物质的共性C 一切物质的共性D 自然物质的共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7.(5分)A 普遍性B 永恒性C 客观性D 有用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5分)A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次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三次在线作业

第三次在线作业单选题(共32道题)收起1.(2.5分)“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2.(2.5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3.(2.5分)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联系是()A、事物的外部联系B、事物的直接联系C、事物的主要联系D、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4.(2.5分)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5.(2.5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6.(2.5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7.(2.5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8.(2.5分)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9.(2.5分)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0.(2.5分)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辨证的观点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1.(2.5分)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其意义在于()A、既坚持重点又抓住两点B、把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C、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D、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经验论的错误表现在于()A、经验是第一性的B、否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D、强调了精神的作用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3.(2.5分)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4.(2.5分)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从反面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5.(2.5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A、两点论B、均衡论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6.(2.5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

XXX《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附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答案:B2.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社会制度的更替C.阶级斗争D.精神文明的发展答案:A更多加微boge3.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意的答案:A4.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答案:D5.人在代价关系中()A.只能做价值主体B.只能做价值客体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D.只是代价目的,不是代价手腕答案:C6.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B.寒来暑往C.磨擦发热D.电闪雷鸣答案:C7.社会发展的决意力量是()。

A.生产方式B.人口身分C.地理环境D.社会意识答案:A8.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是非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答案:B9.社会基本矛盾是()。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社会物资文明和社会肉体文明的矛盾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D10.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答案:C1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D1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答卷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答卷
B.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C.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
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答案:A
21.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 )
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商品生产
C.国际化大生产
D.剩余价值生产
答案:D
22.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资本从本质上说是____。
A.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B.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C.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答案:D
2.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____。
答案:A
4.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____。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B.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D.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答案:A
5.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____。
A.《神圣家族》的问世
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
A.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答案:A
18.商品的两因素是____。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使用价值和价值
答案:D
19.“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6交卷时间:2018-03-27 17:28:38一、单选题1.(5分)•A. 19世纪初期的庸俗社会主义 •B. 19世纪初期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 •C. 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D.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1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展开解析答案 B解析2.(5分)•A. 马克思•B. 恩格斯 •C. 斯大林 •D. 列宁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2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 )。

3. (5分)•A. 1928年•B. 1964年•C. 1956年•D. 1936年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2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4.(5分)•A.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之后•B.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C. 新中国成立之后•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3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展开解析答案 B解析5.(5分)•A.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宣布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的时间是()。

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到多国发展壮大开始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D.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4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展开解析答案 C解析6.(5分)•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人民当家作主•C.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 消灭剥削和压迫纠错得分: 5知识点: 6.1.4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展开解析答案 B解析7.(5分)•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B.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C.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32道题)收起•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D、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6.(2.5分)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种观点是()•A、庸俗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肯定和否定是相互区别的•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D、矛盾的特殊性决定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D、它的终极性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12.(2.5分)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答案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感性认识的范畴•B、理性认识的范畴•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B、研究局限于农业生产•C、没有形成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D、没有形成劳动二重性理论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17.(2.5分)商品交换的原则是()•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分流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B、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C、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D、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发展中国家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劳动者•B、劳动资料•C、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看法•D、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B、政治为经济服务,政治是经济的保证•B、政治法律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C、政治法律机构属于政治上层建筑•D、政治法律科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社会形态的演化具有客观必然性•B、社会形态的演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C、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社会形态的演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A、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B、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和个性•C、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普遍性和共性•D、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A、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B、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C、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D、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判断题 (共8道题)收起•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错误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正确•错误我的答案:错误此题得分:2.5分40.(2.5分)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我们只有不断地改变生产关系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A)物质补偿和精神补偿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C)有形补偿和无形补偿
(D)商品补偿和货币补偿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8.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3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
(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
(D)“参与制”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A)商品国际化的表现
(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C)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D)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9.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
(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
(D)“参与制”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C)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范围的调整
参考答案:
(ABD)
没有详解信息!
2.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观念主要有()。
(A)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
(B)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C)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1.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15.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1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已为我们指明了()。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B)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
(ABC)
没有详解信息!
7.垄断利润来自于()。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D)国家政权进行的再分配
参考答案:
(ABC)
没有详解信息!
8.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二)多选题
1.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共有2万多家企业、120多所大学的40多万人员。这一事例表明当代资本主义()。
(A)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高度社会化了
(B)生产关系在不断为生产社会化做出调整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19.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缓和了竞争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8.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参考答案:
(ABCD)
没有详解信息!
6.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2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2.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
(A)联合
(B)兼并
(C)收购
(D)垄断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33.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参考答案:
(D)
没有详解信息!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18.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A)人民当家作主
(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2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2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9.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改良政策()。
(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
(B)从根本上触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参考答案:
(B)
没有详解信息!
3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参考答案:
(A)
没有详解信息!
(D)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参考答案:
(C)
没有详解信息!
3.“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