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论文:体裁与体裁教学法
浅谈“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体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文体类型,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结构。
通过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文体,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涵,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技巧。
而“体裁教学法”正是以此理论基础来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体裁教学法”强调通过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辨识能力。
通过对不同体裁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结构,从而能够辨识和区分不同的文体。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学生通过对不同文体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文体的讲解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1.以“体裁”为主线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体,以“体裁”为主线进行教学。
2.结合实际文本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文本作为教学材料,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和魅力。
3.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文本、讲解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让他们从中体会文体的独特魅力,并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活动来巩固学生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填空、选择、解释等形式的练习,以及小组讨论、文学作品朗读等形式的活动。
通过“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能够取得一些显著的教学效果:3.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不同文体的学习和体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文体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体裁教学法述评

体裁教学法述评体裁教学法是一种以特定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为教学内容,通过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该体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教学方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裁教学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体裁为教学单位,将教学内容聚焦于特定的写作体裁,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该体裁的内部结构和语言特点。
重视范文的作用,通过分析、模仿和借鉴范文,帮助学生掌握该体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强调写作过程的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重视评估和反思,通过对学生作品的评估和反思,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体裁的界定和分类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对体裁的界定和分类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体裁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体裁教学法容易导致教学过于僵化和刻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体裁教学法的评估标准往往过于主观和单一,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和不合理性。
在实际教学中,体裁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运用:选择特定的体裁作为教学内容,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提供足够的范文供学生分析和模仿,帮助学生掌握该体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草稿写作、修订和定稿等步骤,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和讨论,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
通过上述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体裁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掌握特定体裁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运用体裁教学法进行说明文写作教学后,学生的说明文写作成绩明显提高,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更高的自信和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在文学领域中,体裁是文章的形式和结构,它是作者使用文学语言表达其论点或想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一概念是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文章格式来理解的,如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日记、剧本、新闻报道等。
在历史上,曾有许多文学体裁学者,他们详细记录了每一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和用途。
如今,我们有一个更完备的体裁学研究理论,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体裁的种类、特点和应用。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体裁的定义及其如何应用于文学分析以及体裁教学法。
一、体裁定义体裁是文学结构的基础,也称为文体、文体学或文体学派。
体裁可以理解为不同类型文章格式的文学性表达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表达特点。
比如,小说的体裁具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其表现形式也更复杂,而诗歌的体裁则越加独特,因为它使用了诗意的言辞、文笔、音节等。
因此,体裁可以被定义为某种文学性表达形式,其特点是有一定的特定结构和表达方式。
二、体裁文章分析要想准确分析体裁文章,就必须从一系列角度进行研究,包括文本类型、文本结构、文本表达方式等。
对于文本类型,学者们将其分为故事、记叙、诗歌、剧本、新闻报道等,这些文本类型各有千秋,每种文本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此外,文本结构分析和文本表达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维度。
比如对于小说,除了研究其主要人物、题材、情节和叙事手段外,读者还可以通过分析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来理解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价值。
三、体裁教学法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体裁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文学文本的新视角。
体裁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介绍各体裁的定义、特点及其用途;2、举例阐述每种体裁的特点;3、介绍体裁文章的基本分析方法;4、分析不同文章样本,突出其体裁特点,展示体裁文章写作能力;5、给予学生实际操作,让他们使用体裁分析技巧分析文本,提高理解文学文本的能力。
四、结论通过对体裁的定义以及它的用途和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体裁是文学文本理解的重要抓手。
体裁教学法论文六篇

体裁教学法论文六篇体裁教学法论文范文11.使同学的理解力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大家都知道,在每场篮球竞赛中都有裁判员,裁判员不但是竞赛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更重要的是执法者。
所以要想做一名合格优秀的裁判员不但要娴熟把握相关的竞赛规章,还要能够在实际的现场执裁中对其进行敏捷的运用,对现场消失的状况要敏捷处理,以次来保证竞赛公正、有序、精彩、激烈地进行。
以上这些都是在建立在裁判员合理的把握和利用篮球裁判学问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的现场执裁的实践案例所取得的,只有这样,才能才能对篮球运动背后的有关裁判方面学问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多种方式加以利用,像分组来讨论争论,或者是可以让同学进行分角色演习等,这样可以让同学深化实地的了解学习所要把握的裁判规章以及相关的法规。
不论什么样的竞赛就可以很快的做出反应。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其优势在于能真正有效的去对实际中消失的问题进行解决。
2.使同学的听课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可以让同学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学习,从而使一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这样有利于同学深化案例跟亲临现场差不多,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同学对裁判教学的学习爱好,从而使同学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参加和课堂有关的活动。
这样不但使同学的听课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篮球裁判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由于篮球裁判教学从专业上看,其专业性相对来说强一些,所以对任课老师的整体素养有一个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篮球裁判教学不是任凭一个体育老师就能上好的。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要想使篮球裁判课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就需要把自己的教学阅历和同学的详细状况相结合,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案例的设计不仅要让同学感爱好,而且还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体裁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文本的内容、结构、格式和语言来决定。
它表现出文学作品对读者自然语言和文言风格的有益且深入的理解。
体裁也可以被称为文本的“外形”,比文章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它是文本所有层次理解的唯一出口。
体裁分析主要涉及阅读技巧、语言类型和文本分层等方面。
在阅读技巧方面,阅读者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比如议论文、报告、散文、小说等。
这有助于读者根据文章的内容及体裁特点进行深入总结和理解。
语言类型方面,文本的体裁决定了其语言特点和类型。
比如,诗歌体裁更加强调形式而不是内容;散文体裁则以描述性文字为特征。
文本分层方面,分层是指文本的主体、框架和表述方式等。
根据文本的体裁,它们可以用相应的分层,如诗歌的语调、报告的框架、议论文的证据等。
体裁教学法以体裁理论为基础,旨在通过体裁分析和理解教材,从而掌握文本的特殊结构,从而掌握文本的深入意义。
体裁教学应从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读者能够分析体裁特征,了解文本分层结构,把握文本脉络;二是读者能够信手拈来地在指定的文本中表达出原文中的主题思想。
首先,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如把比较复杂的文本分解成简单的部分,帮助学生分析其体裁特征;给予学生实践操作,让他们加深对体裁结构的理解;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握其中的各个层次之间的关联;最后,通过一定的练习,提高学生对体裁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体裁时,利用语言资源,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
比如,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去创作,并分析其创作的文章的体裁;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进行体裁分析,从而熟悉不同体裁的特点;通过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体裁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发展创新能力,丰富体裁教学,让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认知体裁,为他们未来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和学习资源,根据不同文本的体裁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特点。
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

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一、概述在语言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已成为理解与教授语言的重要途径。
体裁分析,作为一种研究文本结构与功能的学术工具,强调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探讨特定体裁的文本如何在其社会文化语境中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体裁教学法,则是将体裁分析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特定体裁的文本特点,从而提高其在该体裁文本的阅读、写作等语言能力。
本篇文章旨在对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进行系统阐述。
我们将探讨体裁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体裁的定义、体裁分析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我们将深入分析体裁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其教学原则、教学策略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我们将讨论体裁教学法在当前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1. 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的定义与重要性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是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论。
体裁分析,顾名思义,是对不同文本体裁的深入研究和解析,包括它们的结构、风格、功能以及受众群体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体裁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估各类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广告文案等,从而掌握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交际目的。
体裁教学法则是以体裁分析为基础,将分析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特定的教学设计和策略选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文本的写作技巧和阅读策略。
体裁教学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使教学更加贴近真实语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各种体裁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体裁分析和体裁教学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提升他们在学术、职业和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
2. 体裁教学法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背景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体裁教学法逐渐在语言教育中崭露头角。
“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版教材为例

“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版教材为例一、内容概览本文以某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深入探讨了“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小学语文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体裁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体裁教学法则从体裁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内容和表达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通过对某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详细阐述了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介绍了体裁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对教材中不同体裁的文章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展示了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作者总结了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实践价值。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
体裁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本文将以某版教材为例,探讨“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词句的解释和翻译,忽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体裁教学法则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特点,通过分析不同体裁的文章,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体裁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特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

体裁、体裁分析与体裁教学法体裁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被定义为指一种固定的语言结构、内容形式和视角,其内容通常有明确的主题、特点和思想,旨在传达作者观点和思想,以及引起读者反思和思考。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活动中,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从概念范围、形式表现、分析方法和教学法几个方面阐述体裁,并讨论其重要性和作用。
一、体裁的概念范围体裁的概念范围涉及许多文学流派和文体,从古代到现代,它们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特点,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例如,古典文学的体裁,如诗歌、太平歌谣、史诗、国风、离骚、说唱和楚辞,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近现代文学的体裁,如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童话、诗歌、散文、侦探小说等,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特殊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另外,有些形式和体裁跨越不同时代,也可以在不同文学流派和体裁间互相融合,形成新的体裁和文学流派。
二、体裁的形式表现体裁的形式表现涉及到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叙事、论证等方面的表现。
语言表达的形式,可以分为准确、流畅、诗意等多种风格;叙事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间接、紧凑、抒情等,以及手法:象征、对比、平行等;情感可以通过单纯、复杂、细腻、热情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论证形式,则以让人思考、反思的形式去深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三、体裁的分析方法关于体裁的分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从主题思想的角度来分析,了解作品的主旨;二是结构形式的分析,即分析文章的结构标题、开头、主体、结尾、段落等;三是从手法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如比喻、排比、拟人等;四是从情感层面来分析,如语言表达、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等。
这些分析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裁,以及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体裁的教学法体裁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体裁的概念范围、形式表现、分析方法等。
教学前,要清楚掌握体裁的概念,如何分析体裁、如何使用体裁等;教学中,还应给学生分析案例,结合实例分析体裁的概念、形式和方法;教学后,则要求学生运用体裁分析一篇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023 学科教育论文
体裁与体裁教学法
【Abstract】Genre pedagogy provides a new chance for the language teaching for its multidimens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perspective.It focuses on the rational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discourse awareness,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students’communicative competency.The paper aims to discuss genre and genre analysis theory and evaluate the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it.Genre embodies the dynamic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nd genre analysis reveals that different discourses have specific language forms and structures.Genre pedagogy could help students create dis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context.
【Key words】Genre; Genre Analysis; Genre Pedagogy
体裁(genre)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的分类,与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和惯例紧密相关(Kress,1985)。
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新发展,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
该分析法超越了语言的表层描述,注重探讨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试图解释特定语篇所具有的认知结构。
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中,“体裁教学法”成为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
1.体裁。
“体裁”最早被用于文学和修辞学研究,后来人种学家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
在语言学领域中语言学家们对“体裁”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界定。
目前国外从事体裁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学派:以Swales,Bhatia为代表的特殊目的英语学派(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以Halliday,Martin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chool,
SFL )和以Miller,Berkenkotter & Huckin(1993)为代表的北美新修辞学派(North Rhetoric)(依次简称ESP 学派,SFL学派和NR学派)。
ESP学派中的Swales最早对体裁做出界定,认为“体裁”是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
这一定义又被Bhatia进一步阐释为:(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
SFL学派中的Martin 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某一特定文化成员参与的社会交往过程”。
Eggins把体裁定义为“使用语言达到的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他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类型的体裁”。
NR学派的Miller认为体裁是“社会行为”,在“作为社会生活的体裁”一文中,她指出“体裁不是分类的形式名称,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建立在典型修辞活动上的、规约的语篇分类”。
三个学派对体裁的界定在本质上一致,即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基本一致的图式结构。
然而,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的不同,属于同一体
裁的语篇仍存在某些差异,使用者可以在不破坏其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创造性,创作出符合特定情景的语篇。
2.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
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表层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
所以,体裁分析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解释性。
体裁分析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语篇的体裁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以及影响语篇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方法分析语篇的认知结构和构建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在语篇中实现的理据。
因此,体裁分析不仅关注语篇的语言特征的描述,更重视解释语篇的构建理据,探讨语篇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
二、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裁能力(genre competence),使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更是一种社会意义建构。
体裁
教法根本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以帮助他们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
对于体裁教学法,尤其是显性教学(explicit teaching),三个学派持不同的观点。
NR学派大多数研究者反对显性教学,认为体裁在课堂上是难以捕捉、不可学得的,教师的显性教学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体裁意识可通过大量接触同类体裁的语篇而不断渗透获得。
体裁知识与得体的交际行为不是通过课堂指导学得的,是在参与日常活动和职业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因此,基于该学派的理论主张的教学活动受到限制。
另外两个学派的教学理念则恰好相反。
ESP学派主张显性教学,认为那些尚未渗透到目标文化中的二语学生,必须通过有效的体裁教学才能了解体裁规约。
这一学派的教学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宏观结构和语言资源特征。
SFL学派也支持显性体裁教学,该学派研究者认为,体裁教学的目的就是解释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只有显性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体裁。
因此,学生需要教师通过范文分析有计划、分步骤地引导才能掌握语篇。
Martin等人设计出“Teaching-Learning Cycle”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示范分析(Modeling)、共同协商写作(Joint negotiation of text)、独立创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ext)。
整个过程涉及大量的师生和生生间的交往活动,通过理解语言、分析语言、运用语言,讨论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交际目的、构篇机制、语法修辞等特点。
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语言输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三、体裁教学法的综合评价
从实践应用层面可以看出,将体裁理念应用语言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显著。
然而,该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足。
1.体裁教学法的优点。
(1)体裁教学法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到不同体裁的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结构。
该教学法提供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如学生可根据不同体裁的图式结构,很快抓住语篇的框架,同时可以模仿图示结构来组织新语篇。
(2)体裁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关注语言符号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
将语篇建构过程看做是一种社会行为,更加注重语言资源的社会性。
(3)体裁教学法模式中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2.体裁教学法的不足。
(1)体裁的规约性可能会导致教学活动具有“规定主义”色彩(prescriptivism),学生的写作实践出现“千文一面”的局面。
(2)“体裁教学法”可能使课堂教学出现以语篇为中心的倾向,教师容易偏重对语篇的描述和复制,而忽视创造性的语言操练活动。
(3)体裁的种类十分繁杂,课堂教学难以穷尽学生将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体裁,故“体裁教学法”在写作课和阅读课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体裁教学法仍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实践证明它是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但体裁教学法也有一定的不足,其强烈的规定主义色彩,如果教师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规定性,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运用体裁教学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步骤和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体裁的构建方式和语篇特点,使学生能够创作出符合体裁惯例的语篇,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