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常用的计算电流公式

常用的计算电流公式

常用的计算电流公式
1.电流的定义公式:
电流(I)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

I=Q/t
其中,I代表电流,Q代表电荷量,t代表时间。

2.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I=V/R
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3.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公式:
在一个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的。

I=I1=I2= (I)
其中,I代表总电流,I1、I2、..、In代表各个电阻上的电流。

4.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公式:
在一个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I)
其中,I代表总电流,I1、I2、..、In代表各个支路上的电流。

5.电流密度公式:
电流密度(J)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电流量。

J=I/A
其中,J代表电流密度,I代表电流,A代表导体横截面的面积。

6.瞬时电流公式:
瞬时电流(i)表示在其中一时刻的电流值。

i = I * sin(ωt + φ)
其中,i代表瞬时电流,I代表最大电流值,ω代表角频率,t代表时间,φ代表相位角。

7.直流电流公式:
直流电流(I)是恒定不变的电流。

I=V/R
其中,I代表直流电流,V代表直流电压,R代表电阻。

8.交流电流公式:
交流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

I = I0 * sin(ωt + φ)
其中,I代表交流电流,I0代表最大电流值,ω代表角频率,t代表时间,φ代表相位角。

以上是常用的计算电流公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excel中求平方的公式

excel中求平方的公式

excel中求平方的公式在Excel中,可以使用函数来计算数值的平方。

以下是常用的计算平方的公式:1.平方函数:SQRT这是Excel中用于求平方根的函数,通过将数值作为参数传递给该函数,可以得到该数的平方根。

例子:假设A1单元格中包含数值5,可以在B1单元格中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方根:=SQRT(A1)2.平方函数:^运算符另一种简单的方式是使用乘方符号"^"。

使用这个运算符,可以将一个数值与自身相乘从而得到其平方。

例子:假设A1单元格中包含数值5,可以在B1单元格中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方:=A1^2或=A1*A13.平方函数:POWER这是一个强大的函数,可以计算任意次幂,包括平方。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底数,第二个参数是指数。

例子:假设A1单元格中包含数值5,可以在B1单元格中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方:=POWER(A1,2)4.平方函数:PRODUCT通过将一个数值与自身相乘来计算平方。

可以将数值作为数组传递给PRODUCT函数,从而计算多个数值的平方。

例子:假设A1:A3范围中包含数值5、6和7,可以在B1单元格中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方和:=PRODUCT(A1:A3*A1:A3)5.平方函数:MULTIPLY这是一个自定义函数,可以将两个数值相乘,并返回结果。

例子:Function square(x As Double) As Doublesquare = x * xEnd Function然后,在Excel中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平方:=square(A1)6.平方函数:自定义宏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方法,通过使用宏编程来计算平方。

可以通过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来创建一个自定义宏。

例子:Sub SquareNumberDim num As Doublenum = InputBox("Enter a number:")MsgBox num * numEnd Sub按下F5以运行宏。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类型。

在设计混凝土路面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确定所需的材料和施工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

1. 路面面积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的面积是确定所需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基础。

路面面积计算公式如下:路面面积 = 路面长度 × 路面宽度2.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的计算是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的基础。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 = 路面面积 × 混凝土厚度3. 水泥用量计算公式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水泥用量。

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水泥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水泥比例4.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 砂浆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砂浆用量。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如下:砂浆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砂浆比例5. 碎石用量计算公式 碎石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也需要根据混凝土材料比例计算碎石用量。

碎石用量计算公式如下:碎石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碎石比例6. 水用量计算公式 水是混凝土中的掺和剂,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含水率和工作性能计算水用量。

水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水用量 = 混凝土用量 × 含水率7. 强度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需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计算混凝土的强度。

强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8. 施工时间计算公式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时间需要根据工期和工程量计算。

施工时间计算公式如下:施工时间 = 总工程量 / 日平均工作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路面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所需的材料用量、施工工艺和施工时间。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

常用的七个近似计算公式

常用的七个近似计算公式

常用的七个近似计算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近似计算。

这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估算一些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介绍七个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圆周率的近似值。

圆周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通常用希腊字母π表示。

它的精确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3.14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这个近似值已经足够精确,可以满足大部分计算的需求。

二、平方根的近似值。

平方根是一个常见的数学运算,它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近似值来计算平方根:√2≈1.41。

√3≈1.73。

√5≈2.24。

这些近似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复杂的平方根,提高计算效率。

三、对数的近似值。

对数是另一个常见的数学运算,它表示一个数对于另一个数的幂次运算。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近似值来计算对数:log2≈0.30。

log3≈0.48。

log5≈0.70。

这些近似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复杂的对数,提高计算效率。

四、三角函数的近似值。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它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近似值来计算三角函数:sin30°≈0.50。

cos45°≈0.71。

tan60°≈1.73。

这些近似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复杂的三角函数,提高计算效率。

五、指数函数的近似值。

指数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它表示一个数的幂次运算。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近似值来计算指数函数:e≈2.72。

e^2≈7.39。

e^3≈20.08。

这些近似值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些复杂的指数函数,提高计算效率。

六、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方程,它表示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方程。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通常使用以下近似解来计算二次方程:对于二次方程ax^2+bx+c=0,其根的近似解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x≈(-b±√(b^2-4ac))/(2a)。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热工计算是指通过一系列公式和参数来计算热量、功率、效率等热力学参数的过程。

热工计算在工程设计、能源管理和热力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热工计算公式和参数。

1.热功率计算公式:热功率(Q)是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热功率计算公式如下:Q=m×c×ΔT其中,Q表示热功率,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2.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传热系数(k)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k=Q/(A×ΔT)其中,k表示传热系数,Q表示传输的热量,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3.热效率计算公式:热效率(η)是指燃烧设备、热交换设备或热动力系统中实际产生的热量与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之比。

常用的热效率计算公式如下:η=(实际产生的热量/理论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100%4.压力与体积关系公式:热工系统中的工质一般按照多种状态方程进行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5.比容与温度关系公式:比容(v)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占据的体积。

对于理想气体,比容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热力学公式来表示:v=(R×T)/P其中,v表示比容,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P表示压力。

6.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热辐射传热是指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热辐射方式传输热量的过程。

常用的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输的热量,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热辐射常数,A表示辐射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

7.热导率计算公式:热导率(λ)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常用的热导率计算公式如下:λ=(Q×L)/(A×ΔT)其中,λ表示热导率,Q表示传输的热量,L表示传热路径的长度,A表示传热的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

电学所有的计算公式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等电磁现象及其应用。

以下是电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电荷(Q):-Q=n×e,电荷(Q)等于元电荷(e)的数量(n)乘以元电荷的大小。

2.电流(I):-I=Q/t,电流(I)等于电荷(Q)的变化量除以变化所需的时间(t)。

3.电压(V):-V=W/Q,电压(V)等于所做的功(W)除以电荷(Q)。

4.电阻(R):-R=V/I,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

5.电阻的欧姆定律:-V=I×R,电压(V)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

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Rt):-1/Rt=1/R1+1/R2+...+1/Rn,总电阻(Rt)等于各电阻(R1,R2,...Rn)倒数的和的倒数。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Vt):-Vt=V1+V2+...+Vn,总电压(Vt)等于各电阻(R1,R2,...Rn)上的电压(V1,V2,...Vn)之和。

3.并联电路中总电阻(Rt):-Rt=R1+R2+...+Rn,总电阻(Rt)等于各电阻(R1,R2,...Rn)的电阻值之和。

4.并联电路中总电流(It):-It=I1+I2+...+In,总电流(It)等于各电阻(R1,R2,...Rn)上的电流(I1,I2,...In)之和。

三、功率和能量1.功率(P):-P=V×I,功率(P)等于电压(V)乘以电流(I)。

2.电能(W):-W=P×t,电能(W)等于功率(P)乘以时间(t)。

3.电能转化为热能:-W=Q×R,电能转化为热能(W)等于电流平方(Q)乘以电阻(R)。

四、电容和电感1.电容(C):-C=Q/V,电容(C)等于电荷(Q)除以电压(V)。

2.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Ct):-Ct=C1+C2+...+Cn,总电容(Ct)等于各电容(C1,C2,)的电容值之和。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在设计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项目中。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规划、构建和评估设计方案时,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和量化。

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1.比例计算公式:比例计算公式在设计中非常常见,用于确定不同物体之间的尺寸关系。

比例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空间布局、平面设计和模型构建中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

2.动态载荷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动态载荷计算公式用于估计结构或机械系统在运行时承受的压力和荷载。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质来计算各种类型的载荷,包括重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施工成本计算公式:施工成本计算公式帮助设计师在项目初期预测和控制施工成本。

这些公式可用于估计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从而提供项目预算和建议的成本控制措施。

4.光照计算公式:在照明设计中,光照计算公式被用于计算照明要求和照明水平。

这些公式考虑了光源、反射率、空间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设计满足人眼对照明的可视需求。

5.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用于评估建筑对热能的需求和负荷。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适当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实现能源效益和舒适性。

6.水力计算公式:水力计算公式用于水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计算水流速度、管道尺寸、水压和水位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7.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用于确定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些公式通常用于计算材料的弯曲、压缩、拉伸和剪切强度等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以上只是设计领域中一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设计项目和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

设计师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并灵活应用合适的公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化工常用计算公式

化工常用计算公式

化工常用计算公式1.物质的质量和摩尔的转换-n=m/M:物质的摩尔数n等于质量m除以物质的摩尔质量M。

-m=n*M:物质的质量m等于摩尔数n乘以物质的摩尔质量M。

2.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转换-M=m/n:物质的摩尔质量M等于质量m除以物质的摩尔数n。

-m=n*M:物质的质量m等于摩尔数n乘以物质的摩尔质量M。

3.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C=n/V:物质的浓度C等于物质的摩尔数n除以溶液的体积V。

-n=C*V:物质的摩尔数n等于浓度C乘以溶液的体积V。

4.溶液中物质质量分数的计算-w=mₐ/mₛ:溶液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w等于该物质的质量mₐ除以溶液的总质量mₛ。

-mₐ=w*mₛ: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mₐ等于其质量分数w乘以溶液的总质量mₛ。

5.反应物质量和摩尔比的计算-n=m/M:物质的摩尔数n等于质量m除以物质的摩尔质量M。

-n₁/n₂=V₁/V₂:反应物的摩尔比等于反应物的体积比。

-nₐ/nₛ=mₐ/Mₐ/(mₛ/Mₛ):反应物的摩尔比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比除以其相应的摩尔质量。

6.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计算-转化率(%)=(n₀-n)/n₀*100:反应转化率等于初始摩尔数和剩余摩尔数的差除以初始摩尔数的百分比。

-选择性(%)=(nₛ/n₀)*100:反应选择性等于生成物的摩尔数除以初始摩尔数的百分比。

7.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反应速率=ΔC/Δt:化学反应速率等于浓度变化ΔC除以时间变化Δt。

8.流体力学中的雷诺数和压降的计算-Re=(ρ*V*L)/μ:雷诺数Re等于流体的密度ρ乘以流体的速度V乘以特征尺寸L,再除以流体的黏度μ。

-ΔP=f*(L/D)*(ρ*V²/2):压降ΔP等于摩擦系数f乘以管道长度L 除以管道直径D,再乘以流体的密度ρ乘以流体的速度V的平方除以2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化工计算公式,实际工作中可能还有更多不同的计算公式用于解决特定问题。

化工工程师和化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计算公式
一:常用布宽计算公式
D:素材外径 d:铁芯外径 W:布宽 T:布厚 N:圈数 π:圆周率
(1):N=(D-d)/2T (2) : D=d+2TN (3) : d=D-2TN (4) : T= (D-d)/2TN
(A) W=dπN+1.27(适用于4圈内)
(B) W=dπN+1.1(适用于4圈内)
(C) W=【d+(N-1)T】πN (最为精确)
(D) W={ d+【NT(N-1)】/2}π (此公式T为2倍布厚)
例如:D=10mm d=8mm T=0.1mm π=3.1416 求W:布宽和N:圈数
则N=(D-d)/2T = (10-8)/(2*0.1)=10圈

** 如果用公式(A)则w=dπN+1.27=8*3.1416*10+1.27=252.6mm(此公式未考虑布厚,圈数多时误差大)
** 公式(C)则W=【d+(N-1)T】πn=【8+(10-1)*0.1】*3.1416*10=279.6mm(此公式考虑布厚)
二:常用物料用量计算公式
D=元径 d=先径 π=圆周率 L=长度 W=宽度
(A) SLIT(或varn)用量公式计算:单位:米 W1=slit宽度 W2=间距 N=为缠绕次数(1.2倍含宽放)
(1) 全满=1.2*(D+ d)/2*π* LN/W1(重叠需减去重叠宽度)
例如: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W=7mm 假设为外车slit全满
则用公式(1)=1.2*(D+ d)/2*π* LN/W1=1.2*(10+2)/2*(3.1416*1000*1)/7=3231 mm =3.231m

(2) 半满=1.2*(Dπ+ dπ+2W2) * LN/2(W1+W2 ) (如交叉需乘交叉道数)
例如: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W1=7mm W2=7mm假设为外车slit交叉两道
则用公式(1)= 1.2*(Dπ+ dπ+2W2) * LN/2(W1+W2 )
=1.2*(10*3.1416+2*3.1416+2*20)*1000*2/2 (7+20)
=3453.2 mm =3.453m

(B) 布料用量 = 拉布长度 = 裁布块数
(C) 碳纤含量 = 碳纤用量 / (GLASS用量+碳纤用量)*100%
假设:一支钓竿的碳纤用量 = 0.15㎡ 玻纤用量 = 0.05㎡

(D) 纸带用量计算公式:(米)
用量 = 1.4*【(D+
d)/2*π*L】/ 间距(*1.4倍含宽放用量)

假设D=10mm d=2mm π=3.1416 L=1000mm 间距=2mm
则用量= 1.4*【(D+ d)/2*π*L】/ 间距=1.4*【(10+2)/2*3.1416*1000】/ 2 = 13194.7 mm=13.19 m
常用计算公式

E)CRJX:(角度裁)贴布时在下GRJX(角度裁)反裁

7°角裁法:X/119= 需要布长/ 977
修去布宽X=(需要布长*119)/ 977 (3.5°则用7°/2即可)
例如:假设需要布长=1000 求7°角裁法时需修去X=多少
则X=(需要布长*119)/ 977=(1000*119)/ 977 = 121 mm
如果3.5°裁X=121 / 2=60.5 mm

(F)CVJN裁法 X=修去布宽 W大=大边 W小=小边
X=(W大 — W小)/ 2
假设W大=80 mm W小=10 mm
则CVJN裁法时X=(80-10)/ 2 = 35 mm

四:美国竿印刷字高计算
小字字高=BLANK外径*π*0.25
大字字高=BLANK外径*π*0.5

五:油漆用量:单位=KG
(1)5’6” 以下长度 0.0027kg / pcs
(2) 6’0”- 6’6” 0.0036kg / pcs
(3) 7’0”- 8’6” 0.0045kg / pcs
(4) 9’0”- 10’0” 0.0054kg / pcs
(5) 11’ - 15’含以上 0.0075kg / pcs

硬化剂比例:单位=KG
(1)PAINT底漆:1370比例2:1 硬化剂用量=(油漆用量*0.5)kg / pcs
(2)PAINT面漆:2370比例4:1 硬化剂用量=(油漆用量*0.25)kg / pcs
2390比例4:1 硬化剂用量=(油漆用量*0.25)kg / pcs
(3) 平光漆: 2370比例4:1 硬化剂用量=(油漆用量*0.25)kg / pcs
另船竿:硬化剂用量*1.5随之增加 止漆用量=0.0015 kg / pcs

六:把手用量计算公式
(1) CORK用量:单位:(个)软木环
用量(个)=(把手长度/17)+2 PS:CORK RING厚度=17 mm 增加2个为制程中的损耗
假设软木把手长为200 mm 求软木用量
则用量=(把手长度/17)+2=(200/17)+2=13.76约为14个

(2) 普通EVA用量单位:(块)
可裁支数=1080000/【(把手长度+ 10)*(外径+3)】 (取整数不作舍入)
用量(块)=1/ 可裁支数 (EVA每块有效面积为1080000㎡ 含损耗)
例如:假设把手长度=300 mm 外径=30 mm
可裁支数=1080000 /【(300+ 10)*(30+3)】=105支
则可用两(块)=1/ 可裁支数=1/105=0.00952块
常用计算公式
(3) P EVA用量:单位:(条)HP EVA标准长度=1650 mm
(i)可裁支数=1650/(把手长度+5 mm) (*加5 mm为损耗 可裁支数取整数)
(ii)单支用量(条)= 1 / 可裁支数
例如:把手长度=300 mm
则可裁支数=1650/(把手长度+5 mm)=1650/(300+5)=5支
则单支用量(条)= 1 / 可裁支数=1*5=0.2条

七:卷线用量:R=卷
(1) 一般8’以下美国竿主线为:0.003R/ pcs
(2) 船竿,欧洲竿,8’以上美国竿主线为:0.025R/pcs 引线:001R/ pcs

八:布袋用量计算公式:A=可裁条数 用量=码(Y)
常用布类宽度:条伦布=55” 绒布=36” 尼龙布=60” 澄芯绒=44” 棉布=56”
(1) 布带用量(Y)=1.1*(布袋总长*布袋摊开宽度)/(布匹宽度*914.4 mm)(1Y=914.4 mm)
例如:一绒布袋=1200 m 宽=200 mm 求用量
已知绒布=36”=914.4 mm 布袋摊开宽度=2*200=400 mm
则用量=1.1*(布袋总长*布袋摊开宽度)/(布匹宽度*914.4 mm)
=(1200*400)/(914.4*914.4)=0.631Y

(3) 包边布用量 = 包边布总长 / 27430
九:收缩胶用量计算公式:单位(条) (20MM为损耗)
(1) 可裁支数= 标准入料长度 /(单支所需长度+20 mm)(可裁支数取整数但不作四舍五入)
(2) 单支用量(条)= 1 / 可裁支数
(3) 采购用量(条)= 总支数 / 可裁支数 或 (总支数*单支用量)

例如:标准规格长=1600 mm 单支所需长度=500 mm 订单支数=200
则 可裁支数=1600 / (500+20)=3支
单支用量(条)= 1 / 3 = 0.3333
即:采购用量(条)= 200 / 3 = 67(条)或200*0.3333 = 67条

*注:以上条数均为标准入料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