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及答案
PACMacroAnsCh4宏观经济学答案

PACMacroAnsCh4宏观经济学答案Macro Answers to Problems Chapter 41.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production, and is equal to:(300 fish)(1 clamshell per fish) +(5 boars)(10 clamshells per boar) +(200 bunches of bananas)(5 clamshells per bunch of bananas) = 300 + 50 + 1000= 1350.John digging bait for George represents an intermediate service that is not counted in GDP as it is already accounted for in the 300 clamshell for fish. Similarly, Geor ge’s purchase of mature banana trees does not count in GDP since the trees are an existing asset.(LO1)AACSB: AnalyticBloom’s: Apply2.a.$1 billion in salaries for government workers is a government purchase of a service.GDP increases by $1 billion.b.$1 billion to Social Security recipients is a transfer payment. Transfer payments are notcounted in GDP, so this transaction does not affect GDP.c. $1 billion for newly produced airplane parts is a government purchase of a good. GDPincreases by $1 billion.d.$1 billion in interest to holders of U.S. government does not count because interestpayments by the government are not included in GDP, so this transaction does not affect GDP.e.$1 billion to Saudi Arabia for crude oil to add to U.S. government-owned oil reservescounts in two categories of GDP. First, the purchase counts as a $1 billion governmentpurchase of goods. Second, since the oil is purchased from Saudi Arabia, imports rise by $1 billion and therefore net exports fall by $1 billion. Thus, there is no net effect on GDP as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is exactly offset by the decrease in net exports. Note: Thismakes sense, since no additional production occurred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LO1)AACSB: AnalyticBloom’s: Analyze3.Value added by each firm is as follows:Company QuantityproducedPriceper unit RevenuesCost of purchasedinputsValueaddedIntelligence Inc. 100 200 20000 0 20000 Macrosoft 100 50 5000 0 5000 Bell 100 800 80000 25000 55000 PC Charlie’s100 1000 100000 80000 20000 Sum of value added = $20,000 + $5,000 + $55,000 + $20,000 = $100,000This is the same result we get by summing up the marketvalues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100,000, which is equal to the 100 computers sold by PC Charlie’s at $1,000 each.(LO1)AACSB: AnalyticBloom’s: Apply4.GDP and value-added in lumber and furniturea.Value-added for 2010 i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able:Company Revenues Cost of purchasedinputsValueaddedMNLogs 1500 0 1500MNLumber 4000 1500 2500MNFurniture 7000 4000 3000b.The increase in GDP for 2010 equals the sum of the value added, which is$1500 + $2500 + $3000 = $7000Note: This is the same as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finished goods (100 tables at $70 each).c.Value-added for 2010 i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able:Company Revenues Cost of purchasedinputsValueaddedMNLogs 1500 0 1500 Value-added for 2011 i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able:Company Revenues Cost of purchasedinputsValueaddedMNLumber 4000 1500 2500MNFurniture 7000 4000 3000The increase in GDP for 2010 equals the sum of the value added in 2010, which is$1500The increase in GDP for 2011 equals the sum of the value added in 2011, which is$2500 + $3000 = $5500.(LO1)AACSB: AnalyticBloom’s: Apply5.Your mother’s contribution to GDP:a.If your mother buys a new car from a U.S. producer, U.S. GDP and consumption bothrise by the value of the new car.b.If your mother buys a new car imported from Sweden, U.S. consumption rises by thevalue of the car and U.S. net exports fall by the value of the car (since U.S. imports riseby the value of the car.) There is therefore no change in U.S. GDP.c.If y our mother’s car rental business buys a new car from a U.S. producer, U.S. GDP andinvestment both rise by the value of the car since the purchase of a car by a businesscounts as investment.d.If your m other’s car rental business buys a new car imported from Sweden, U.S.investment rises by the value of the car and U.S. net exports fall by the value of the car(since U.S. imports rise by the value of the car). There is therefore no change in U.S.GDP.e.If the U.S. government buys a new, domestically produced car for the use of your mother,who has been appointed the ambassador to Sweden, then U.S. GDP and governmentpurchases both increase by the value of the car.(LO2)AACSB: AnalyticBloom’s: Analyze6.The key to this problem is to find the four components of expenditure:a.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are 600. These already include the $150 worth of householdpurchases of durable goods, so those would not be counted again.b.Investment expenditures are 225. This is the sum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100) plusbusiness fixed investment (100) plus inventory investment (change in inventory stocks over the year, or 25). Sales of existing homes and apartments are not counted ininvestment or GDP./doc/c612269039.html,ernment purchases are 200. Government payments to retirees are transfer paymentsand are not counted./doc/c612269039.html, exports are 25. Net exports equals exports (75) minus imports (50).GDP is the sum of the four components: 600 + 225 + 200 +25 = 1050.(LO2)AACSB: AnalyticBloom’s: Apply7.For the year 2010:Nominal GDP = (100 pucks)($5 per puck) + (300 cases of root beer)($20 per case) +(100 back rubs)($20 per back rub)Nominal GDP = $8500)Real GDP (using prices from 2010) = $8500Notice that nominal GDP and real GDP are always the same for the base year.For the year 2013:Nominal GDP = (125 pucks)($7 per puck) + (250 cases of root beer)($20 per case) +(110 back rubs)($25 per back rub)Nominal GDP = $8625Real GDP (using prices from 2010) = (125 pucks)($5 per puck) +(250 cases of root beer)($20 per case) +(110 back rubs)($20 per back rub) Real GDP (using prices from 2010) = $7825Nominal GDP rose from 2010 to 2013, but real GDP actually fel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the value of the reduced root beer production was greater than the value of the increased pucks and back rubs production..(LO3)AACSB: AnalyticBloom’s: Apply8.The government should apply the Cost-Benefit principle in deciding whether to implementthe policy. The reduction (if any) in real GDP is relevant when measuring the cost of the proposed policy, as it captures the loss in output. However, the benefits of the policy, in terms of cleaner air, are not captured in GDP and must be assessed in some other way (for example, by trying to value the health benefits of cleaner air). Economists wouldrecommend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nly if its benefits exceed its costs.(LO4)AACSB: AnalyticBloom’s: Analyze9.a.The opportunity cost of sending children to school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per capitaincome. Denmark has the highest per capita income in the table and therefore has thelowest opportunity cost, so we would expect that it would send the most children toschool. Similarly, Ethiopia has the lowest per capita income and therefore has the highest opportunity cost in the table, so we would expect that it would send the fewest children to school.b.Other factors besides GDP per capita that a family might consider when applying theCost-Benefit Principle includethe family’s perception of the future (e.g. if education provides better job opportunities in the future, the benefits of sending children to school rises) ?the sex of the child (i.e. some cultures value the education of boys over girls)the child’s birth order (e.g. it might be less important to a family to send the 4th child to school than sending the 1st or 2nd child.)(LO4)AACSB: AnalyticBloom’s: Analyze。
宏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练习参考答案一、概念题(略)二、判断题:1.T2.T3. T4.F5.T6.F7.F8.T9.F 10.T 11.T 12. T 13.F三、单项选择题:1-5. D B D D A 6-10. B A C D B 11-15. A B B D D16-20. D A A D B 21-25. D C B E C 26-29.D C 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DE3.ABCD4.ACD5.CDE6.ABDE7.CE8.BCDE9.AD 10.ABCDE五、简答题:(略)六、计算题1.GNP=380GDP=4122.(1)最终产品法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
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合计增值40万美元(3)收入法所以GDP=12.5+27.5=40万美元3.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政府储蓄=预算盈余(或赤字)=-200万根据储蓄—投资恒等式:投资=个人储蓄+政府储蓄+净出口I=300-200+100=200万又GDP=C+I+G+(X-M)G=5000-200-3800-(-100)=1100万5.GNP=2739.7NI=2435.9NNP=2227.5PI=2047.9DPI=1707.97.(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500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4800-500=4300(2)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所以,净出口=4800-3000-800-960=40(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960+30=990(4)在本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即政府的净税收,因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就减少了),所以,个人可支配收入=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100第三章消费与投资理论理论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题: (略)二、判断题:1-5 FFTFT 6-10 FFTTT 11-15 TTFTF选择题:1-5 BBADA 6-10 BCBBD 11-15 DACCC 16-20 DCDBC21-22 DD四、分析问答题:(略)五、计算题:1.(1)y=750 c=700 s=I=50(2)50(3)y=1000 △y=250(4)y”=1500 s=I=50 △y”=500(5)K=5 K’=102. I=300 ,Y=5200I=500,Y=6000Y1=5400; Y2=5550; Y3=5662.5 ;Y4=5746.8733.Y=1333.33 MPC=0.75 MPS=0.25 y=3840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与国民产出决定理论参考答案三、多选题1、AC2、BC3、CD四、是非判断题( T OR F)1-5 FFTTF 6-10 TTTFF 11 T五、简答题六、论述与分析题七、计算题1、Y=345 政府财政赤字为3.752、(1)Y=550 C=410 (2)K I=2.53、(1) Y=402 (2) K I =2 K g=2 K t=-1.6 K b=0.44、Y=862.5 T=152.5 C=612.55、(1)Y=1000 (2)K I =5 K g=5 K t=-4 K R =4 K b=16、(1)Y = 1837.5 T = 267.5 C = 1337.5(2)K I = 2.5 K g =2.5 K t = -1.875第五章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二、简答题(略)三、计算题1.M0 =120,M1=470,M2=2470。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2.B;3.B ;4. C;5. D ;6. B ;7. D;8. B;9. A ;10.C;11. A;12. C ;13. D ;14. B;15. C ;16. D;17. A;18. C。
三、简答题4、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四、分析与计算题1.解:支出法=16720+3950+5340+3390-3165=26235收入法=15963+1790+1260+1820+310+2870+2123+105-6=262352.解:(1)GDP=2060+590+590+40=3280(2)NDP=3280-210=3070(3)NI=3070-250=2820(4)PI =2820-130-220-80+200+30=2620(5)DPI=2620-290=23303. 解:⑴ 1990=652.5; 1995=878;⑵如果以1990年作为基年,则1995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795⑶计算1990-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0年=652.5/612.5=1,95年=878/795=1.114. 解:(1)S=DPI-C=4000-3500=500(2)用I代表投资,S P、S g、S F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 S g =T–g =BS,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 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 g =T–g=BS=-200。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性质:第一、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第二、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充分利用,而把资源配置作为是既定的。
第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理论则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国民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第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及其运行方式和规律。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哪些基本分析方法?答:(一)形式逻辑(归纳法、演绎法、(二)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六)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发展变化的历史性、现实性和一般意义?答:一个学科在形成与发展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历史背景下。
随着社会发展,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古典的经济学理论已不能解决这些问。
因此必然要寻求和发展新的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目赌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自此以后宏观经济学具有了一个较为成形、较为严密理论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怎样看待某一个时期占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那些占流行的、主流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是否就是最正确与合理的理论和政策主张?答:在某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信的宏地位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在一定时期和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它为解决人类社会那个时代所遇到的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习题1.简释下列概念: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充分就业、通货膨胀、GDP、GNP、名义价值、实际价值、流量、存量、萨伊定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凯恩斯革命。
2.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斯密; B.嘉图;C.凯恩斯; D.萨缪尔森。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4.下列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疾病”()。
A.高失业; B.滞胀;C.通货膨胀; D.价格稳定。
5.表示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生产总值;C.名义国生产总值; D.实际国生产总值。
6.一国国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生产总值;C.名义国生产总值; D.潜在国生产总值。
7.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名义GDP; B.名义GDP/价格水平×100;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8.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流量?()。
A.国生产总值; B.国民债务;C.现有住房数量; D.失业人数。
9.存量是()。
A.某个时点现存的经济量值; B.某个时点上的流动价值;C.流量的固体等价物; D.某个时期发生的经济量值。
10. 下列各项中哪一个属于存量?()。
A. 国生产总值;B. 投资;C. 失业人数;D. 人均收入。
1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利息率的灵活性使得()。
A.储蓄大于投资; B.储蓄等于投资;C.储蓄小于投资; D.上述情况均可能存在。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原因是()。
A.政府管制; B.名义工资刚性;C.名义工资灵活性; D.货币供给适度。
13.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价格水平降低导致下述哪一变量减少()。
宏观经济学3、4章习题答案

第3章简单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模型一、判断题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居民户的当期消费只受当期收入的影响。
()3.政府支出的突然增加将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当期储蓄。
()4.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增加总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
()6.经济周期一般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经济变量的波动。
()7.即使在扩张期,实际产出也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8.消费函数与45º线的交点表明消费等于储蓄。
()9.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10.消费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那么,储蓄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也就随之确定。
()11.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12.总支出曲线与45º线的交点决定收入就是均衡国民收入。
()13.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14.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15.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小于投资。
()16.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7.税收乘数是大于1的正数。
()18.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那么,总需求将小于总供给。
()19.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加1元收入中消费85分。
()20.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表明总支出随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它的斜率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21.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2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23.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24.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25.注入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被假定为外生变量,这意味着在450线图中,注入曲线是一条与国民收入相垂直的直线。
()(答案:1.T 2.F 3.F 4.F 5.T 6.T 7.T 8.F 9.F 10.T 11.T 12.T 13.F 14.F 15.T 16.T 17.F 18.F 19.T 20.T 21.F 22.F 23.T 24.F 25.F)二、选择题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1. 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2. 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3. 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4. 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5. 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6.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7.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8.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9.在20世纪70年代和 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11.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12.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1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14.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15.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 1. 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 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2. 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 A. 凯恩斯学派 B.货币学派 C.哈耶克 D.古典学派
3.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C.消费支出增加 D. 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1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 )。 4. 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 A. 有效需求不足 B. 经济衰退 C. 失业率下降 D. 物价下跌
5. 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以下属于物价指数的是( ) A. 生活费用指数 B.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C. 货币购买力指数 D. 实际工资指数
6. 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 A. 向右下倾斜 C. 一垂直线 B. 一水平线
D. 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7. 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 )。 A. 冻结工资水平 B. 增税 C. 降低法定准备率 D. 增加有效供给
8.通货膨胀是( )。 A •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
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 A •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D.投资增加
10 •通货膨胀会()。 A •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C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D .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1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 •以上都不是
12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C.消费支出增加 D. 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13.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 ( )。 D •以上都不是 A .收入普遍上升 B .收入普遍下降
C.收入结构变化 D •债权人收入上升
14.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 A •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 •减少税收
15.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 •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增加失业保险金 D •增加货币供给量
16 •面对通货膨胀,消费者合理的行为应该是 ()。 A •保持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 B•用掉全部储蓄以扩大消费支出 C减少消费,扩大储蓄比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 •工资水平上涨幅度与消费的价格指数上涨不一样时会出现 ()。 A •预期的通货膨胀 B •未预期的通货膨胀 C平衡的通货膨胀 D •不平衡的通货膨胀
18 •为了影响价格水平,政府所采取的限制工资增长和价格上升的政策是 () A •货币政策 B •财政政策 C.收入政策 D.银行政策
20.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 )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 .进口增加 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三、名词解释 1 •失业率 2 •摩擦性失业 3 •结构性失业 4 •周期性失业 5.潜在的GDP 6 .奥肯定律 7.通货膨胀 8 .通货紧缩 9 •消费者价格指数 10.菲利普斯曲线
五、简答与综合分析题 1. 如果你的房东说: “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长了,我也只能涨你的房租” ,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 货膨胀?如果店主说: “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哪! ”这又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3. 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4. 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5.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9 •价格调整方程中, A .总需求量 C.潜在的总产出量
y*表示( )。 B•总供给量 D. 以上都不对 、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 1. V 2. X 3. X 4. V 5. V 6. X 7. X 8. X
9. X 10. X 11. X 12. V 13. X 14. X 15. V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 5.B 6.D 7.C 8 • A 9 • C 10 • C 11 • B 12 • A 13 • C 14 • A 15 • A
16. D 17 • D 18 • C 19 • C 20 • D 三、名词解释 1 •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2•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 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 3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 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岀和产岀下 降造成的。 5.潜在的GDP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 GDP水平。自然失业率是指经 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6•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 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7•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 8通货紧缩:就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9•消费者价格指数: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的价格平均 上涨情况。 10.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当失业 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
五、简答与综合分析题 3. 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3种通货膨胀也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试) 答: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类原因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弓I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 有两类:一类因素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投资的扩大,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是所谓的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 增加也会导致总需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 (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 一方面可体现在工资水平上升, 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厂商为追逐垄断利润而限制产量, 从而引起价格水 平的普遍上涨。 (3) 结构性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 会岀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西方学者通常用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说明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 增长的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 结果是全社会工资增长速 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4. 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答:(1)用衰退来减低通货膨胀。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实践上,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 选择:即渐进主义的与激进主义的。渐进主义政策是政府不断紧缩总需求,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 这种策略并没有对经济与自然失业率偏离太多。 激进主义政策是政府通过突然性的、 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 以较 高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