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静电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展研究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卫超 杨宁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卫超杨宁摘要:我国对于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如何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其技术并不成熟。采取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燃煤过程造成的空气污染,从而在提高脱硫脱硝效率的同时,为工作人员作业安全和人身健康提供保障,同时提高一体化技术水平,改善烟气质量、节约净化成本。鉴于此,本文就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关键词: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特点1、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概述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中国对煤炭的生产和应用是非常普遍的。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及对煤炭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使得燃煤烟气中的SO2和NOx含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威胁愈加严重。近年来,自然环境给人类发出的警号越来越来频繁,降低SO2和NOx的排放成为一项紧迫而严峻的任务。传统的脱硫脱硝程序是分步进行的,即脱硫与脱硝不能同时进行,并且出现脱硫脱硝时间长、过程复杂、步骤繁多、耗用资金多、脱硫脱硝效率不高等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生产率下降,与现代生产要求不相符合,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更是相去甚远。综合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把目光聚集在一体化技术上,其优势是传统的脱硫脱氧技术不可比拟的。无论是从环保性、占用资金数量还是性价比以及功能性等各个方面来看,一体化技术都符合现代工艺的发展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分析2.1、固相吸附/再生脱硫脱硝技术2.1.1、技术原理国内外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从未停止过,目前已研发的种类近80种,但是真正用于生产实践的并不多,而在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脱硫脱硝技术中,固相吸附/再生脱硫脱工艺较具有代表性,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固相吸收剂,通过理化吸附或催化作用来脱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使用到的吸收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等,基本上可以循环利用。2.1.2、特点分析根据所用吸收剂的不同,固相吸附/再生脱硫脱硝技术的工艺方法可分为活性炭吸附法和CuO/Al2O3吸收法两大类,其中活性炭吸附法脱硫的实现要先对烟气进行除尘、降温和调湿,使再让其进入到装有多孔活性炭的吸收塔,最后被孔结构中的含氧络合物基团催化氧化,生成硫的副产物;脱硝的实现则是要进入到NH3条件下与其发生反应,最终生成硝的副产物。上述工艺方法现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不足在于耐压、耐磨、耐冲击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易损耗,同时被氧化后会失效。在使用CuO/Al2O3吸收法时,单质铜会被氧化为CuO,其与二氧化硫会进一步发生反应,在脱硫的同时鼓入适量的NH3,可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然后再排放到大气中,该工艺方法的脱硫脱销率为90%、75%,其优点为无二次污染产生,缺点也比较明显,成本较高,难以广泛推广应用。2.2、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工艺流程优化从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工艺的工艺流程来看,首先要对煤备料进行初期拣洗工作,将粗制煤炭中的杂质去除,然后在反应器中加人氨气,使用加温设备将氨气加热,等待产品混合气冷却之后,析出HCI,NH:和脱酸性气体HZS等,使用低温分离的方法将硫化物、硝化物重质芳烃和轻质芳烃析出。在产品混合气体中氢气预热阶段,可以加人CO:等脱硝性气体,如果变化反应,置换成HZO,将水排出。加人HZS气体与CO:气体反应,制成单质硫化物等代产品。焦炭原料经过焦炭汽化器的高温处理,分离成蒸汽、氧气和焦炭残渣,将焦炭残渣排出。在煤基合成气制甲烷工艺流程中,一般采用电子束对混合气体进行低温分离,生产出比较纯净的燃煤产品。其中,以煤基合成活性炭脱硫脱硝处理工艺三段绝热催化反应的工艺细节来看,窗口温度的改变对于甲烷气的制取影响比较大。用电子束照射烟气能够生成强氨化性一OH基、O原子或者NOZ,氧化烟气张的50:和NO:生成了硫酸和硝酸,在混合产品中加人氨气能够直接生成硫硝钱复和盐。我们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对NO:分离时烟气窗口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对50:进行吸附催化氧化活性焦吸附50:与水蒸气反应,从而生成硫酸气溶胶,在混合物中注人一定比例的氨,能够形成硫酸(NH4)2,并且活性的焦化物可以继续循环利用。2.3、液相脱硫脱硝工艺2.3.1、络合吸收法络合吸收法脱硫脱硝工艺为在非酸性溶液当中加入亚铁离子形成氨基羟酸亚铁鳌合物,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进行络合吸收。这种工艺有着很高的脱硫率和较高的脱硝率。由于本工艺工艺较为复杂,鳌合物利用率低,运行费用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3.2、氯酸氧化法氯酸氧化法脱硫脱硝工艺采用氧化吸收塔和碱式吸收塔两段吸收,烟气先经过氧化吸收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被氯酸氧化形成硫酸、硝酸和盐酸。之后再进入碱式吸收塔,将酸性气体完全吸收。这种工艺的脱硫脱硝率都十分的高,而且有着可操作性强,占地面积小,温度条件要求不高的优点。因此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工艺过程中所用到的氯酸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都有极高的腐蚀性,所以设备是一个难题,还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3、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EBA工艺方法未来将成为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这种技术已经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目前已经开始在工业方面进行应用。这种工艺需要的设备简单、可以有效控制脱硫脱硝过程,而且不会产生废水、废渣、废弃,脱销率也是非常高,一般在90%以上,而且非常环保。它氧化生成的物质可以直接用作废料。但是这种施工方法,必须建立放射线防护设施,且这种电子束加速器的维护费用很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开发的废弃处理技术被应用在烟气处理方面。随着膜分离技术、高效液相催化氧化法等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未来都有可能广泛应用在烟气处理方面。目前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有很多种技术,但是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缺点,如何将不同的技术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脱硫脱硝率。结束语综上所述,国外内对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均十分重视,所涉及的工艺方法较多,工业化应用除了要考虑到技术条件外,还要在经济性上具有竞争力,目前活性焦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国内应用较具有发展前景,能够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加大这方面的技术改造力度和工艺方法研究,促使相关设备尽早实现工业化。参考文献:[1]马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放大制备及工艺条件[D].长春工业大学,2016.[2]唐志军.探究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2):17-18.[3]李书伟,于丽.对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27+30.[4]黄晶晶,齐永锋,蔡守银,孙皓,王妹婷.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18):120-121+139.[5]康新园.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14,20(06):115-118.。
电厂烟气湿式间接电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

电厂烟气湿式间接电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的研究作者:靳长军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第9期文/ 靳长军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摘要】随着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煤炭的使用量正在上升,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不断加大。
燃煤电厂烟气是大气中二氧化硫(S02)和氮氧化物(N0X)的主要来源。
S02 和NOx 是致命的空气污染物,它们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其他环境中危害健康的物质。
研究烟气净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脱硫;脱硝;烟气净化;湿式氧化;间接电催化氧化一、湿式间接电催化氧化同时脱除SO2与NOx 的工艺研究在控制污染的领域,为了满足日益严苛的排放要求,人们已经采取多种方法,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氣氧化物及其他污染物除去。
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已经在论文前言中有所阐述。
本文所釆用的是湿式间接电催化氧化法,通过模拟喷淋塔进行喷淋处理,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稍。
较之其他烟气净化方法,次氯酸钠湿式氧化法既能够高效脱污,又避免了设备易堵塞等难题。
1、仪器实验仪器名称以及型号分别为:次氣酸钠发生器,TY-D30;液体流量计,LZB-6;气体流量计,LZB-3;水泵,DC30;恒温水浴锅,HH-2;S02 检测器,SF1040-S02;NOx 检测器,Sn040-N0;紫外分光光度计,752 自动;电子天平,FA/JA 系列;摩尔实验室超纯水器,元素型1810d;2、试剂实验试剂的名称与规格分别为:二氧化硫,4760ppm;一氧化氮,2165ppm;锋粉,优级纯;次氯酸钠,分析纯;盐酸,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分析纯;浓氨水,分析纯;络黑T,分析纯;氯化钠,分析纯;氯化钡,分析纯;氣化镁,分析纯;确酸钾,分析纯;蒸馆水,去离子;3、烟气的模拟对于燃煤电厂来说,以某一种煤为例实际烟气中各污染物组分含量如下所示:实际烟气污染物组分含量:SO2,1500mg;NOx,320mg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污染物浓度较低,而在实验室操作中,对于浓度较低的污染物来说,并没有合适的流量计等实验装置与之匹配。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除尘、脱硫、脱硝及除汞一体化装置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成果——除尘、脱硫、脱硝及除汞一体化装置主要研究内容本技术是哈工大循环流化床课题组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设计的新型综合烟气净化器,经工业试验,除尘、脱硫、脱硝效果显著,满足现行环保排放标准要求。
SO2脱除率≥80-95%(石灰:80%,NaOH:95%),SO2排放浓度低于200mg/m3;NOX脱除率≥60%,NOx排放浓度低于200mg/m3;粉尘排放浓度达到20-50mg/Nm3以下(前置静电或布袋除尘达低于20mg/m3)。
工作原理1、除尘:烟气首先进入布袋或静电除尘器,之后经喷水降温后,经过数百根细管,以一定速度进入反应器水面以下一定距离,产生大量小气泡与水充分混合,在水里淘洗后进入水面泡沫层,进一步过滤烟尘,之后烟气进入湿式旋风除尘器,总除尘效率大于99.95%,除尘器后烟尘浓度低于20mg/m3。
对于层燃炉来说,原始排放浓度为2000mg/m3,一般只有多管除尘器,经过本除尘装置后,烟尘浓度低于50mg/m3。
2、脱硫:采用NaOH为脱硫剂,中和烟气中的SO2,脱硫率大于95%,对于含硫量1%的煤,SO2原始排放浓度为2000mg/m3左右,经中和反应后,SO2排放浓度小于100mg/m3,满足重点区域200mg/m3的排放标准。
3、脱硝:由于煤燃烧产生的NOx主要是NO,NO不溶于水,所以无法通过水吸收脱除,为此,在吸收液中添加氧化剂,将烟气中NO氧化为NO2,NO2是酸性气体,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可以用NaOH中和,NO氧化率决定NO的脱除率,在0.5t/h的层燃炉的试验结果表明,脱硝率达到60%。
对于层燃炉来说,NOx原始排放浓度为300-400mg/m3,在脱硝率为60%条件下,NOx排放浓度为120-160mg/m3,满足重点地区200mg/m3的排放要求。
4、脱汞:单质汞在强化剂作用下氧化为氧化汞或氯化汞,不溶于水,与低渣一起排出。
除尘、脱硫、脱硝及除汞一体化装置应用领域工业锅炉尾气处理。
探讨脱硫脱硝技术发展

探讨脱硫脱硝技术发展发布时间:2023-02-27T03:32:27.03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27卷10月19期作者:王静婷郭玮[导读] 近年来,部分燃煤电厂在配置湿法脱硫装置基础上加装脱硝装置,采用两套装置分步除去SO2和NOX。
王静婷郭玮内蒙古兴海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丰镇 012199摘要:近年来,部分燃煤电厂在配置湿法脱硫装置基础上加装脱硝装置,采用两套装置分步除去SO2和NOX。
由于这种分步脱硫脱硝技术存在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等缺点,现国际上已将开发技术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具有更好运行性能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作为燃煤烟气治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21世纪以来,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火电厂不得不加快发展节奏;然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化石燃料作为其中的重要能源之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大多含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极大危害的物质,因此做好脱硫脱硝工作,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废气排放中包含的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是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成分,空气中这些有害物质所占比例的升高,会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和可见度,将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破坏,因此大力研发脱硫脱硝技术,是火电行业应特别重视的工作项目。
一、联合脱硫脱硝技术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指将传统的脱硫技术(如石灰/石灰石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集成在一套设备中的技术。
由于SO2和NOX的脱除仍是在2个不同装置中进行,因此,该类技术在脱除机理上与传统的单独脱硫、脱硝相比并没有新的突破。
其中脱除NOX通常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吸附剂为氨气或尿素;脱除SO2有2种方法,即:一是和石灰/石灰石吸附剂反应脱除;二是将SO2催化氧化为SO3后集中再处理。
目前,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此类技术中的每个脱除单元都已有成熟的技术,便于整合开发,因此国外市场上以该类技术为基础而开发出的工艺较多。
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欧阳云;任如山【摘要】阐述了有关湿法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预测了我国烟气脱硫的趋势仍将是以湿法脱硫脱硝为主,并建议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以基于"双模理论"的气-液-固三相接触方式,强化开展计算流体力学在湿式脱硫脱硝系统中的技术开发研究,这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脱硫脱硝技术并应用到国有环保产业中从而最终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24【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湿法脱硫脱硝;烟气脱硫;计算流体力学【作者】欧阳云;任如山【作者单位】赣州市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当前,中国仍然是以煤炭消耗为主的能消大国,由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污染日益加剧,致使我国的酸雨污染非常严重[1]。
今后一段时间内,对烟气中SO2和NOx进行排放控制都将成为我国能源环境领域关注的重点。
因此脱硫脱硝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烟气单一湿法脱硫或脱硝不仅占地大,投资成本也高。
脱硫脱硝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SO2和NOx同时脱除的技术。
由于这种技术可避免单一技术的缺点,因此,湿式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就成为当今烟气治理技术的必然趋势[2]。
湿式洗涤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原理是,采用钙基吸收剂(石灰石/石灰)或其他吸收剂脱除SO2-NOx。
对于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来讲,难点在于NOx的吸收。
NO作为一种几乎不被水或碱液吸收的惰性气体,在燃煤烟气NOx中占近90%,导致现存的湿法脱硫工艺难以实现同时脱硝。
对于NOx,一种方法是可以利用已有烟气湿式脱硫装置进行适当改造或调整运行工况,将烟气中NOx洗涤除去,另一种方法是考虑到NOx 90%以上是NO,而NO很难溶于水,因此,加入添加剂先将NO氧化成NO2,然后用水吸收,这种添加剂有黄磷盐、高锰酸钾、ClO2、NaClO2、O3、金属螯合物等。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及优化策略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及优化策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优化策略。
一、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1.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脱硫技术是现代工业烟气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主要有湿法石灰石法、半干法石膏法、干法喷雾吸收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
湿法石灰石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其原理是将烟气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注入石灰石悬浮液,石灰石在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石膏并沉淀下来,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但该技术存在着能耗高、占地面积大、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等问题。
为解决湿法石灰石法存在的问题,半干法石膏法的研究应运而生。
半干法石膏法将石膏与氧化剂一起注入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
该技术的优点是产生的废水量少,占地面积小,但其成本较高,需要定期更换催化剂。
2.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脱硝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目前常用的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和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等。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硝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氨水喷入烟气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汽。
该技术的优点是脱硝效率高,但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氨水,成本较高。
SCR技术是一种基于催化剂的脱硝技术。
该技术将氨水喷入烟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汽。
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相比,SCR技术的脱硝效率更高,但需要更高的催化剂温度和氨的使用量。
SNCR技术是一种基于非催化剂的脱硝技术,其原理是喷入氨水或尿素在烟气中,通过高温环境下的化学反应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汽。
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投资成本低,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其脱硝效果。
两级湿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实践

生不利影响。
1 3 水温对脱硫氧化效果的影响分析
在钙法脱硫工艺中,水中添加 CaO2 后,势必导
型布置,塔体高度 5 6 m,二级喷淋系统利用下降管
致水 体 硬 度 提 高。 如 氧 化 反 应 不 完 全, 则 水 中 的
均室内布置。 其优势在于:
硬度水融合,导致脱硫率降低。 在前期实践中发现水
现行 GB 16297—1996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中,对 CaCO3 、Na2 SO4 、( NH4 ) 2 SO4 排放无限制规
定。 从机理分析,烟气中带水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钠
法和钙镁法等脱硫工艺中,导致烟尘污染物绝大多数
为盐或钙类物质。 而 Na2 SO4 和 CaCO3 等随烟气排
郭宏恩,等:两级湿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实践
大量水分、碱性溶质和颗粒物,不但会严重影响空气
质量,碱性水的逃逸也导致脱硫工艺的脱硫剂利用率
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因此脱硫协同除尘是现阶段废
气处理工艺的研究方向之一。 回收烟气中水分和碱
性溶质二次综合利用,以废制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
1—( NH4 ) 2 SO4 ; 2—NaOH; 3—CaCO3 ; 4—尿素。
NH3·H2 O,捕捉一级脱硫逃逸的 Ca( OH) 2 ,再生( NH4 ) 2 SO3 组成双碱法( CaO / NH3 ) 。 提高 CaO 利用率同时,使锅炉
烟气中的 SO2 、NO x 达标。 连续运行结果:SO2 、NO x 、烟尘出口浓度分别为 65,35,18 mg / m3 ;离心除雾使烟气含水率由
随着温度的提高,逐步分解为气态,NaOH、石灰石形
态重量始终稳定。
使用烘干称重法,会使水中的 CaSO4 显现。 溶质的增
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摘要:火电行业由于烟气排放所产生的硫氮氧化物粉尘污染较重,因此火电行业开始脱硫脱硝除尘时间也比较早;早期发展的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致使厂商在价格上一直在打持久战。
为了在市场上获取有利竞争位置,一些厂商不惜牺牲生产质量,最终致使很多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出现问题,影响实际脱硫脱硝效果。
当前,国家已经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污染排放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一些火电厂仍采用原有的方式进行脱硫脱硝除尘处理,这样做的后果只会增加火电厂的运营成本,使火电厂更难维持下去,因此,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火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仍有待加强。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脱硝除尘应用;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技术中图分类号:X773 文献标识码:A引言: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业化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这直接导致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针对空气污染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技术对空气的质量进行保护。
火电厂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它可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1国内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现状随着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污染物的排放限制越来越严格。
燃煤电厂从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建设、环保验收各个环节加强环境保护。
烟气处理过程中,采用静电除尘、石膏脱硫、低氮燃烧等技术,减少烟气污染物排放。
目前国内许多燃煤机组所使用的脱硝工艺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该方法的脱硝效率在90%以上,并且该方法的实现结构比较方便,在脱硝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副产物,因此不会发生二次污染的情况,同时该方法在国际上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从关键性技术和设备的角度出发,目前我国许多的燃煤电厂主要使用的是国外引进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式静电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
2017-10-24T12:39:11.2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作者: 周建华
[导读] 摘要:我国作为燃煤量居多的国家,煤炭燃烧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大量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给居民的生产
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破坏,因此必须要研究出有效地防止措施,不断探究新型的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带来的危害。
浙江深度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3
摘要:我国作为燃煤量居多的国家,煤炭燃烧严重污染了自然环境,大量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给居民的生产生
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破坏,因此必须要研究出有效地防止措施,不断探究新型的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对湿式
静电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特点、实施现状和进展以及工艺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静电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展
煤炭烟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在控制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只有有效的对细微颗粒物进行控制,才能对当前的雾霾天气有所改善。目前我国
的细微颗粒物的脱除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当前工业化发展的进度和要求。而湿式静电除尘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出现和使用可以有
效对有害颗粒物进行脱除,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以及水平,下面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技术。
一、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1.
工作原理: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水雾喷向集尘板,在放电极的作用下,水雾形成强大的电晕,场内荷电作用后进
一步雾化,其中电场力以及荷电水雾的碰撞拦截和吸附凝并共同对颗粒物进行收集,最终在电场力的作用之下达到集尘极被捕集。
2.
技术优势:湿式静电除尘技术通常是用于饱和烟气中颗粒物的脱除,与传统的干式电除尘器的振打清灰相比较而言,优势十分明
显。首先湿式静电除尘技术是通过集尘极上形成连续的水膜高效清灰来实现的,它不受粉尘比的电阻影响,同时也没有反电晕以及二次扬
尘的问题。除此之外湿润的环境使电场中存在大量的带电雾滴,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集尘的效率,缩短了集尘所需要的时间。最重要的是
这样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去除烟尘中的微粒等,还能够同时脱除
SO3、汞以及脱硫石膏等污染物,可以满足当前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改
善世界的环境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1]。
3.
应用概况:
我国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主要是用于钢铁、化工以及冶金等领域。其中国内的很多高校也在对该项技术做出积极的研究与突破,例如
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除此之外,许多示范项目也在加紧探究,例如龙净环保正在对该技术进行自主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
20t/h的锅炉
示范项目、菲达环保项目也在不断学习世界上的高科技技术,进一步促进国内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
发达国家加的研究现状
美国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于2001就已经安装了调试流量为141.584m3/min管式湿式电除尘器,而且除尘脱除效率
也十分可观,注重技术合作,在脱除效率上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有效地改善了美国的环境,降低了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
日本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在应用方面比较成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日立以及三菱重工公司。在除尘器的研制上,壳体的研制喷
嘴的设计以及放电极和集尘极的设计都十分精巧方便,壳体质地比较轻,运转情况也十分高效,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微粒以及硫硝等物
质,对于污染物的净化来说,发挥了极大地作用。
二、湿式静电除尘技术的进展方向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向化工、制酸、造纸以及煤气化等领域进行研究与拓展。同时注重实施效果的稳定与高效。伴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
物排放新标准的实施,市场上对湿式静电除尘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及需求,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高效快捷的脱
硫塔,能够有效脱除石膏雨以及硫等有害物质。我国也在加快研究步伐,不断向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争取在该领域能够
不断赶超发达国家,适应国内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1.
工作内容:脱硫脱硝一体化是有效改善煤炭烟气污染物排放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运行主要是将烟气中的SO2以及NOX同时脱除来
达到使脱硫以及脱硝技术组合成一套工艺流程的整合,实施这项技术的依据是根据目前我国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现状决定的。
2.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能够使设备精简化、减少占地面积以及物资的投入使用、同时在运行和管理上也十分方便,除此之外它还具备
结构紧凑的特点,产生的副污染物极少,因此目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一些脱硫脱硝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它们
具备各自的优势以及独特的运行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下面来具体了解一下比较成熟的一些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2.1
再生脱硫脱硝工艺
这项技术是比较成熟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操作的时候需要借助催化剂的固相吸收,通过物理以及化学的作用来实现脱硫脱硝一
体化,按照吸收剂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活性炭法、
CuO/Al2O3吸收法。
2.1.1
活性炭吸收法,这个方法主要是通过除尘、降温和调湿来实现的,让燃煤发电机具有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氧含量,然后进入活
性吸收塔进行循环利用。活性炭吸收法可以吸收烟尘重金属、以及其它的挥发性污染物,是能够同时脱除硫和硝之外的多种污染物的方
法。在我国以及德国、日本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工业化应用,该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2.1.2 CuO/Al2O3
吸收法,这项技术在进行烟气的吸附以及脱除时,单质Cu被氧化成为了CuO,而CuO与SO2进一步反应形成了
CuSo4
。这项工艺可以达到90%的脱硫率以及75%的脱硝率,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但是由于吸附成本比较高,再生比较难,而且在催化
的时候容易产生有毒物质发生中毒,所以在工业化中不宜于被利用。
2.2
气/固催化脱硫脱硝工艺
这项工艺是利用不同的固体催化剂来进行硝和硫的直接氧化或者还原,脱硫以及脱硝率都在90%以上。主要的工艺包括湿式洗涤并脱
硝法、
SNRB法、Parsons烟气清洁工艺等。
2.2.1 WSA-SNOx
法(湿式洗涤并脱硝)
这种方法联合脱硝技术,采用了两种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脱除率很高,无二次污染物,运行维护要求低,能够得到硫酸副产品,同
时还可以利用剩余的热量来提高锅炉的效率。缺点就是运送困难,储备困难,而且花费的能耗比较高。
2.2.2 SNRB
法
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温净化机技术,可以同时完成脱硫脱硝以及烟尘的吸附,原理就是在省煤器之后喷入石灰水等吸收脱除SO2,并且
利用滤袋中的催化剂来发生反应。这型工艺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适用范围相当广,目前已经被广泛利用,其中脱硝率也已经达到了
90%
以上[2]。
2.2.3 Parsons
烟气清洁工艺
这项工艺比较复杂,但是脱除效率很高,其中对有害烟气的处理量可以达到280m3/h。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烟气、水蒸气、甲烷等进行
混合,形成催化反应,还原后的烟气进行选择性吸收后在被转化为单质硫副产品。
2.3
烟气循环流化工艺
这项工艺又叫做CFB工艺,是德国LLB公司最先进行研发的,它属于半干法的脱硫技术,投资花费仅仅占湿式工艺的50%-70%,能够
有效节约花费。但是它的排烟过程中需要加热,而且容易在排放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因此这项工艺的脱硫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2.4
液相脱硫脱硝工艺
这项工艺主要包括络合吸收法、氯酸氧化法、以及尿素净化烟气法。络合吸收法再生困难,利用效率低花费费用高,因此不被广泛利
用。氯酸氧化法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操作所需要的温度较低,占地面积也比较小,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尿素净化烟气法运行陈
本低,但仍处于研究阶段。
四、脱硫脱硝 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现有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目前的市场上不具备有力的竞争力,因此要想被广泛使用,适应国家生产发展的需要,就要以提高效率
为目标,不断降低成本、减少操作的环节、使操作环境的适应上具备广泛性。这样才能够推动在工业上的进一步利用。
结语
为了适应当前污染严重的形势,符合新的排放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湿式静电除尘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势在必行,必须吸收国际
上的优秀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工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新园.煤炭烟气脱硫脱硝一体技术研究进展[J].净化煤技术.2014,11—19,15:54.
[2]
赵毅,方丹.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概况[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