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肩关节置换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人工半肩关节(肱骨头)置换手术护理

人工半肩关节(肱骨头)置换手术护理

人工半肩关节(肱骨头)置换手术护理导读:本文人工半肩关节(肱骨头)置换手术护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工半肩关节(肱骨头)置换手术护理作者:尚秀娟张晶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严重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在治疗上一直是一棘手的问题。

我院自2006年4月—2009年3月,对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9-70岁,平均67岁。

摔伤4例,交通事故1例。

其中1例四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例解剖颈骨折伴肱骨头劈裂。

1.2手术方法本组5例采用美国zimmer人工半肩假体。

手术入路采用三角肌与胸大肌间入路。

于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显露头静脉并向内侧牵引,三角肌向外牵引,术中需要确认大、小结节骨折碎片、肱二头肌长头、冈山肌和肩胛下肌重要结构。

如大小结节分离,则先行钻孔,引入5号肌腱线备用,显露肩关节,去除肱骨头,假体后倾30-35?插入髓腔,并用骨水泥固定。

采用5号肌腱线把大小结节与假体翼缝合,再与肱骨干近端外侧皮质缝合,为确保结节与肱骨干股性接触,缝合前用咬骨钳处理肱骨近端皮质,使之渗血,为骨性愈合创造最佳机会。

必要时取用自体松质骨植骨。

对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离断后能缝合的缝合,不能缝合的将其远端与联合腱缝合。

彻底冲洗创口,放置负压引流管,结束前检查肩关节各向无张力活动的范围,为早期康复锻炼提供依据。

1.3结果5例患者术后均一期甲级愈合,手术配合良好,术后效果满意。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1d到病房探访患者,了解患者状况,根据患者特点(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针对性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安全性、先进性及手术室一般情况,让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有初步了解,取得患者合作,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2.1.2物品准备常规肩关节置换手术器械,抗生素,5号肌腱线,高压冲洗枪,负压引流,电刀,电钻,电锯,无菌包装的电池2节。

手术讲解模板: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讲解模板: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资料: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禁忌:
1.近期或活动感染 尽管在拥有第3、4代 抗生素及含抗生素骨水泥的今天,有些医 师已不将感染作为人工关节置换的禁忌证, 但大多数医师,在一般情况下仍视其为禁 忌。
手术资料: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禁忌:
2.三角肌及肩袖瘫痪 人工肩关节保持了 肩胛盂与肱骨间的空间,本身并无功能, 缺少动力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是无意义的。 这种病人,如有肩关节疼痛症状,可选择 肩关节融合术。如为三角肌或肩袖单个瘫 痪则不是禁忌证。
手术资料: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步骤:
布塞入骨槽或钉孔,对骨水泥加压,重复 此过程3~4次,只在骨槽或钉孔内放置骨 水泥,而软骨下骨上不放骨水泥。插入关 节盂假体,用拇指持续加压直到骨水泥硬 化,也可用公司配备的把持关节盂假体的 加压器械。
手术资料: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步骤:
如果肩胛盂有骨缺损,则需要植骨。缺损 分为轻型、中央型(较大的腔隙缺损)、 边缘型或节段型。中央骨缺损最多见于类 风湿关节炎,可在肩胛盂中央钻一骨孔, 判断肩 胛盂颈的深度,深度<1cm者必须植骨, 通常用取自肱骨头的骨质进行局部植骨。 后侧边缘型缺损可不植骨,通过前倾肱骨 假体来抵消肩胛盂增
手术步骤:
除,需重建斜方肌及三角肌的止点。上臂 外展25°,将三角肌用纱垫保护后,进一 步向外侧牵开。切除部分肩峰下滑囊壁, 清理肩峰下间隙。
手术资料:肩关节部分置换术
手术步骤:
4.将肩关节屈曲,外旋,结扎位于肩胛下 肌下缘的旋肱前血管。在切开肩袖之前, 屈肘90°,试将肩关节外旋。如外旋无受 限,于小结节内侧1cm处切开肩胛下肌腱 及 关节囊(图3.16.4.1-5)。由于长期固定 及病变,多数病人外旋受限。如被动外旋 <30°,则需延长肩胛下肌肌腱。切断肩 胛下肌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一、定义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二、适应症1. 包括原发及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适应证.2.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3. 晚期具有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的及,有时还合并有、损伤,应对患者的软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4.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性.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6.其他骨、、肩关节不良、陈旧性等.三、护理问题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四、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3、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4、(2)术前检查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2 术后护理(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位,屈肘90°.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投掷,挥动手臂,以免引起术侧肩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骨折.(5)感染的预防:感染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保肢治疗的患者,感染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切口部位的红、肿、热、痛、渗液.一旦发现处理较为困难,早期需清创处理,感染发生3个月以上,则需取出假体.(6)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泵,并且鼓励其使用止痛泵,使患者减轻疼痛或无痛,但同时也应防止止痛药物的过量使用及毒性反应.术后72h内伤口敷冰袋,每日3次,每次20~30min,可以减轻软组织水肿,缓解疼痛.五、健康指导1、术后一天: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各关节及腕关节,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协助患侧最大限度的伸曲患肢肘关节.2、术后2~7天:肩部肌肉主动收缩运动,肩关节外旋、前屈活动,从20度开始,每天增加10度,练习患肢抬高直到举过头,一日3次.肩关节主动锻炼.3、术后8天后:耸肩练习:指导者一手托肘关节,一手扶上臂做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分钟放松一次,每天2~3次.4、术后6 周内不可举重超过一杯水重量的物品;术后6 周禁止直抬手臂或将手背到体后.5、术后禁止用患侧前臂将自己从床上或椅子上撑起.6、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不可参加接触性体育运动或反复抬举运动.7、加强营养,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维持适当体重,减轻对关节的负重.8、嘱患者术后1、3、6、9、12 个月分别来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拍片了解假体位置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

肩关节人工置换术后康复和疗养

肩关节人工置换术后康复和疗养
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4%,最常见的并发症:假体松动神经损伤感染三角肌损伤
假体松动是全肩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 并发症,也是翻修的主要原因X线片上的诊断依据是:假体下沉或周围透亮区完整,并且超过 2mm。通常X线片上松动较普遍,而临床松动 相对较少关节盂假体的松动与疼痛相关,而肱骨 假体松动与疼痛无关盂假体松动发生率高于肱骨假体假体松动随时间延长而呈进行性发展
(4)运动功能恢复训练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肩周肌肌力基本达到正常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肩关节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开始使用哑铃进行负重上举练习投掷动作练习
谢谢!
感谢阅读Biblioteka 感谢阅读(二)第Ⅱ阶段 术后3~6周 保护性被动/助动训练阶段
1.康复目标 预防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粘连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肩周肌萎缩。
2.治疗项目 (1)支具 3周时去除肩关节支具或者前 臂吊带。 (2)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3~4周,摆动训练和划圈训练开始 A/PROM训练,前屈<120°,外旋<30°,内收<45 °
1.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不稳定 的关节。2.肩部是由三个关节组成:盂肱关节、胸锁 关节和肩锁关节,及两个接合部,肩胛 胸廓间和喙突肩峰下接合部。
3.肩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 主要取决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特别是肩 袖肌肉的完整性。肩袖及肩周韧带受损,会导致肩关节不 稳定。肩关节由于解剖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特殊 性和复杂性,使其康复训练方面也有很 大不同。
(三)第Ⅲ阶段
术后6~12周 功能恢复阶段
1.康复目标:加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本体感觉训练促进肩关节正常活动范围的恢复
2.治疗项目 (1)支具 少数合并肩袖损伤的患者仍需要肩前臂吊带固定
注:术后6周内避免肩关节过度主动屈曲和外展术后8~12周盂肱关节、肩胛骨运动、肩胛骨及肩袖稳定性训练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几乎同时开始应用,但无沦在实施数量及长期效果方面均不能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其土要原因是肩关节活动范围大、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而关节重建后的功能康复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周围软组织的条件。

为避免并发症及改善预后,仔细选择适应证、熟悉肩关节的解剖和力学机制、精确的重建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

1、假体类型与手术指征肩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难以复位的粉碎性骨折(Neer分类法中四部分骨折合并盂肱关节脱位者,肱骨头解剖颈骨折或压缩骨折范围超过40%者,以及高龄或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三块以上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非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肱骨头有严重病损,同时合并肩盂软骨病损但肩袖功能正常者;只有在肩袖失去功能或缺乏骨性止点无法重建时才考虑应用制约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目前,对盂肱关节炎的患者行人工肱骨头还是全肩关节置换术仍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除肩盂骨量严重缺损,肩关节重度挛缩或肩袖缺损无法修补,原发性或继发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病情静止12个月以上)者外,应尽量选择行全肩关节置换术。

而Charcot关节病患者因缺乏保护性神经反射而易使患肩过度使用,肩袖无法修补的肩袖关节病患者的肩盂要承受三角肌—肩袖力耦失衡所产生的偏心负荷,产生“摇摆木马”效应(rocking horse effect),两者均易导致肩盂假体松动,所以应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2、技术要点术前病史采集及查体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肩活动范围(确定患肩属于挛缩型还是不稳定型,以决定软组织平衡重建的方式及预后)、肩袖功能检查(决定行肩袖修补及全肩关节置换术还是因肩袖无法修补行肱骨头置换术)、三角肌功能检查(三角肌失神经支配是置换术的禁忌证)、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臂丛功能检查(作为对照,以确定手术中神经是否受损)。

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

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

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新项目申报人工肩关节置换是一种手术方法,用于治疗肩关节疾病和损伤,特别是在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或失效的情况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肩关节置换的新技术和项目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申报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我们对这些新技术和项目的观点和理解。

一、新技术的评估与应用1. 什么是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是指在传统肩关节置换手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治疗方法、材料或仪器设备,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借鉴了髋关节置换的经验,发展了逆向肩关节置换技术,旨在更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2. 如何评估人工肩关节置换新技术?评估新技术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

深度评估需要对该技术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广度评估则需要考虑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以及与传统技术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3. 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如何?新技术在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可从其解决的问题、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于能够解决传统手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新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1. 什么是人工肩关节置换新项目?人工肩关节置换新项目是指基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特定问题或需求,提出的一项有新意的项目计划。

针对特殊人群的人工肩关节置换项目,或针对改善手术效果的配套项目等。

2. 如何规划和申报人工肩关节置换新项目?规划和申报新项目应从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需要分析项目是否基于可行的技术或理念,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在肩关节置换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需要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如何实施人工肩关节置换新项目?实施新项目需要建立团队合作,明确项目的实施目标和步骤,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与相关科室、医生和患者的沟通与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肩关节置换课件

肩关节置换课件
肩方法
• 半肩关节置换 • 全肩关节置换 • 反肩关节置换
肩关节置换
2
适应症
• 半肩关节置换:累及肱骨头的关节炎和不累及盂唇的骨坏死,而 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则是半肩关节置换术更普遍的适应症。
• 全肩关节置换:骨关节炎,炎症性关节炎,累及盂唇的骨坏死以
及绝经后关节退行性疾病。病人必须有完整的肩袖结构,否则应 当选择其他假体手术。
• 反肩关节置换:适合骨关节炎患者及肱骨复杂骨折伴有肩袖损伤 的患者。传统肩关节置换术不能解决患者的肩关节问题。
肩关节置换
3
半肩关节置换术
• 术前计划 • 评估患侧与健侧的X线片,采取相同角度,进行测量
肩关节置换
4
肩关节置换
5
手术入路
• 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肩关节置换
6
肩关节置换
7
• 肱二头肌肌腱、结节间沟识别大小结节
肩关节置换
8
扩髓
肩关节置换
9
放置中置器
肩关节置换
10
插入假体柄,确定后倾位置
肩关节置换
11
肩袖的修复
肩关节置换
12
肩关节置换
13
病例
• 患者女性 77岁,摔伤致左肩 • 肿痛活动受限5小时入院
• X线提示左肱骨近端骨折 • NEER VI型
肩关节置换
14
肩关节置换
15
术后
肩关节置换
16
术后
肩关节置换
17
4个月后复查
肩关节置换
18
肩关节置换
19
功能恢复
肩关节置换
20
肩关节置换
21
肩关节置换
22
谢谢聆听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2例临床观察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2例临床观察
医学信 息
论 著
ME I A DC L肿 0 MA I N R TO №.0 00 1 21 ・2 7 ・ 69
床医学, 0 , ,( )1 — 4 2 7 19 1 :3 1 . 0 [ ] 田悦, 7 张丽红. 氟比洛芬酯注射 液用于防治异丙酚 注射痛的临床观察
[ ] 实用药物与临床, 0 , ( )2 7 2 9 J. 2 71骨 近端 粉碎 性骨折 1 2例临床 观 察
李 小峰 梅 竹 吴 明鲜
綦江
翁 豪
4 12 04 0
綦江县人 民医院骨科 , 重庆
【 摘要】 目的: 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 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 术要点 以及假体 的选择。方法: 手 选择 我院骨科 20 0 6年 6月至 2 1 5月 00年 l 肱 骨 近端 复 杂性 骨 折 行半 肩 关节 置 换 治疗 的 患者 , 均年 龄 为 6 2倒 平 3岁 , 用 N e 肩 关 节评 分 标 准 … 评 价 治 疗效 果 。结 果 : 均 随 访 1 应 er 平 4个 月 ,O例 无疼 1 痛, 2例轻微疼痛 ; 肩关节平均外展 10 (0 ~10 ) 前屈 9 。 8 。~10 ) 外旋 3 。3 。 4 。 , 0 。9 。 1 。 , 5(0 0。 , 5 (0 ~ 0 ) 内旋 6 。 6 。一 O。 。1 临床观察的患者中, 4例 , 5 ( O 7 ) 2例 优
s o l e se e t ef rc mp i ae rx ma u r l r cu e . e k y o u c s sr lt d wi h p r p it ee t n o r sh s s a d p t n s, r cs p r t e h u d r i f ci o o l t d p o i lh me a a t r s Th e fs c e s i ea e t t e a p o r e s lci f o t e e n ai t p e ie o e a i v c f h a o p e v tc n q e a d p r c e a i tt n e h iu n ef tr h b l a i . e i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流行病学
肱骨近端骨折(PHFs)约占老年人骨折410%。
15%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和肩 关节置换术。
临床预后取决于骨折移位部位和程度,肱 盂关节损伤情况和骨质疏松等危险因素。
手术适应症(1)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老年/严重骨质疏松 骨折粉碎无法进行有效内固 定
缺点:经验
内侧皮质粉碎患者不适用
假体高度的确定 内侧矩不完整,大小结节复位后
假体柄顶=大结节高度 (大结节顶点到肱骨头关节面顶点 HT=0.8cm) )
假体高度的确定 PMT=5.1(5.6)cm
胸大肌肱骨止点上缘至肱骨头关节面顶点的距离
大小结节重建、固定 关键
大小结节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是骨折假体置换术 后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
切口与入路 三角肌与胸大肌间沟 入路,头静脉与三角 肌拉向外侧。 皮肤和头静脉 三角肌和胸大肌 大小结节和关节囊
骨折显露
扩髓
骨质疏松患者扩髓 适度,不要追求皮 质骨抵抗感。能顺 利通过髓腔的做大 号髓腔锉即是肱骨 假体直径
假体测量
手术操作 后倾角 角度25-40°
后倾角过大 可能导致大结节移位/不愈合
手术适应症(2)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肱骨头严重骨质疏松无 法进行有效内固定( 常术中决定)
手术适应症(3)
骨折-脱位(四部分或三 部分)
脱位的肱骨头常常缺少 良好的软组织附着
手术适应症(4) 肱骨头劈裂骨折 老年/骨质疏松无法进 行重建
手术适应症(5) 特殊情形 1、严重骨质疏松
ORIF的禁忌症 2、神经损伤
常合并腋神经损伤,多可自行恢复。 不是关节置换禁忌症
禁忌症
术前评估 创伤系列片 肩关节正位片 肩胛骨切线位 轴位片
术前评估 CT检查 三维重建
术前评估 MRI检查 术前合并肩关节功能异常 合并肩关节脱位 血管、神经检查
除外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
麻醉与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麻
沙滩椅体位 患肩位于 手术床边,保证上肢可 以自由前屈和后伸
A,屈肘90°,前臂位于假体柄把持器20°和 40°标杆之间
C,偏心肱骨头假体调整后倾角度
B,将假体侧翼置于节间沟后缘后方 (个体差异)
手术操作 假体高度 8±3mm (3-20mm) 重要性:置换成功的关键之一 挑战性:内侧干骺不骨折粉碎
假体高度的定
肱骨矩
假体领部与内侧矩断面齐平 。实际上骨折发生于肱骨外 科颈与肱骨头交界处时肱骨 头试模下端应与骨干内侧皮 质接触。
手术技术 微创 假体放置 大小结节修复 软组织修复
病例一 女性 67岁
小结 半肩关节置换是高龄肱骨近端3/4骨折、肱 骨头劈裂及骨折-脱位的有效/首选方法。 手术技术包括肱骨头的高度、后倾角及大 小结节的固定和愈合与疗效紧密相关。 大小的结节固定和愈合是治疗成功关键。 妥善而积极的术后康复必不可少。
谢谢!
术后处理 功能段锻炼
第一阶段:3周内肩关节制动于中立/轻度 外旋;轻柔被动活动;前屈,外旋,外展 ;同时加以钟摆样运动,可持续4-6周。
第二阶段:X线有骨折愈合表现后开始主动 功能锻炼。术后6-8周。
第三阶段:增加活动范围,加强力量锻炼 。
半肩关节置换成功要素 病人身体状况 合适的假体 手术技术 术后康复
大小结节重建、固定 关键
植骨 髂骨
植骨 修补肩袖
顺序 大小结节间 大小结节与柄 大结节与骨干 小结节与骨干
术中稳定性判断
过松:各向活动不能超过正常活动度 过紧:各向活动达到可接受范围 前方稳定性:外展外旋患肩/前抽屉试验 后方稳定性:前屈内旋患肩/后抽屉试验
肱骨头在关节盂边缘上能前后移动约为肱骨头 直径的50% 上下抽屉实验?:肱骨头上下移动不能大于关节 盂上下径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