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宫颈癌综合治疗预后因素的分析

No . 1 J a n u a r y . 2 0 1 3
医学 美学 美 容
Me d i c a l Ae s t h e t i c s a n d Co s me t o l o g y
经 验 交 流
宫颈 癌 综 合 治 疗 预后 因素 的 分析
t i me wa s 3 2 . 5 mo n t h s c a n c e r( P< 0 . 0 5 ) . ( P <O 0 5 ) ; 。 C o n c l u s i o n: Th e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 、 t h e t u mo r s i z e 、 t h e h i s t o l o g i c t y p e 、 p e l v i c
by f ol l o w- u p a nd t o e x p l o r e d i f f e r e n t c l i n i c op a t ho l o gi c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p r o gn o s i s of c e r v i c a l c a nc e r . Me t h od s : Col l e c t t h e f 0 l l o w~ u p
An a l y s i s o f p r o g n o s t i c f a c t o r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e r v i c a l c a nc e r' a f t e r s y n t h e t i c t h e r a p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 0 3 p a t i e n t s w h o r e c e i v e d r a d i c a l o r a d j u v a n t c h e mo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c e vi r c a l c a n c e r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5 t o J a n u —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一、本文概述《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作为全球权威的宫颈癌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治疗建议和策略。
本文旨在深入解读该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实际应用。
文章将首先概述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治疗选择以及随访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通过解读这些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宫颈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针对不同病情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本文还将探讨指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通过全面解读《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的参考,促进宫颈癌治疗的规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
二、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概述《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是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一份权威性的临床指南,旨在为全球的妇科肿瘤医生提供关于宫颈癌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佳实践建议。
该指南基于当前最新的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和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且实用的参考框架。
该指南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治疗原则。
它强调了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的重要性,提倡通过HPV疫苗接种和定期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指南详细介绍了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为医生提供了准确诊断的基础。
在治疗方面,指南详细阐述了宫颈癌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包括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在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性,提倡妇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
指南还关注了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和随访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的长期健康。
《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宫颈癌治疗和管理方案,有助于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Ⅰ、Ⅱ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Ⅰ、Ⅱ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范红燕;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年(卷),期】2008(21)4【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同期元转移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23.35%(32/137),以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占全部淋巴结转移的59.37%.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宫颈肌层癌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年龄、病理分化及组织学类型、宫旁侵犯及淋巴管浸润无关.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与宫颈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鳞癌与非鳞癌)、病理分化与预后无显著相关.结论:肌层浸润≥1/2是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3个者预后差,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总页数】4页(P387-389,插1)【作者】范红燕;王志启;王建六;魏丽惠【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 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IB~II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J], 陈慧君;黄亦波;林蓉蓉;郑飞云2.宫颈癌ⅠA~ⅡB期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J], 段律芳;李瑞珍;胡艳3.Ⅰb和Ⅱ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J], 胡明;朱滔4.Ⅰb~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与预测 [J], 李素玉;郑祥钦;宋建榕;林丹枚;张宇龙;张钧;杨丹林5.Ⅰ~Ⅱa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刘山;张映红;魏巍;吴小华;陈鸣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ⅠA~ⅡB期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宫颈癌ⅠA~ⅡB期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作者:段律芳李瑞珍胡艳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分布及影响其转移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及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患者年龄、病程、人乳头瘤病毒(HPV)、病理分化、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阴道穹隆受累等的相关性。
结果单因素χ2分析显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有关(P0.05)。
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16%(36/149),主要分布于闭孔区(85.71%),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合并有闭孔淋巴结转移。
结论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清SCCAg≥4 μg/L等因素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闭孔区,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
但以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替代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转移规律;高危因素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510-03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段律芳(1981-),女,广东省梅州市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笔者试就临床与病理对盆腔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妇科施行手术的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149例。
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4岁。
临床分期(FIGO分期)ⅠA期3例(1.5%),ⅠB期67例(33.5%),ⅡA期17例(85%),ⅡB期62例(31%)。
影响Ⅰ~Ⅱa期宫颈癌术后预后因素的分析

织 阳性 、 管癌 栓 、 颈深 肌 层 浸 润 、 脉 宫 阴道 切缘 组 织
阳性或 盆 腔 淋 巴结 转 移 , 术 后 接 受 放 疗 , 剂 量 于 总 达 4 , ~6周 完 成 。4例 ( . 8 ) 为宫 颈 腺 0Gy 4 3 4 因 癌 、 分化 、 管 癌 栓 或 淋 巴 结 转 移 接 受 了 术后 辅 低 脉
有统计学意义( P一0 0 8 ) . 3 6 。单 因 素 分 析 提 示 , 龄 、 床 分 期 、 颈肌 层 浸 润程 度 、 管 或 淋 巴 管 累 及 情 况 和 盆 腔 年 临 宫 血 淋 巴结 转 移 情 况 与早 期 宫 颈 癌 预 后 有 关 。C X 模 型 多 因 素 分 析 表 明 , 颈 肌 层 浸 润 程 度 、 管 或 淋 巴管 累 及 情 况 O 宫 血 和 盆 腔 淋 巴 结转 移个 数 是 影 响 早 期 宫 颈 癌 的独 立 预 后 因 素 。有 ≥ 2个 高 危 因 素 者 , 后 放 疗 或 化 疗 与 未 治 疗 者 生 术 存 率 分 别为 8 . 3 和 1 . 7 , 者 比较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 O 0 ) 3 3 6 6 两 P .5 。 结 论 I~ Ⅱa期 宫 颈 癌 预后 年 轻 患
关 键 词 : 宫 颈 肿 瘤 ;预 后 ; 活 率 分 析 ;年 龄 因 素 ;子 宫 切 除 术 ; 巴结 切 除 术 存 淋
中 图分 类 号 : R 3 . 3 . 7730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7 — 1 4 2 0 ) 50 2 — 5 6 2 4 9 ( 0 8 0 — 4 90
者 比 中老 年 患 者 差 。宫 颈 肌 层 浸 润 程度 、 管 或 淋 巴管 累及 情 况 和 盆 腔 淋 巴结 转 移 情 况 是 影 响 早 期 宫 颈 癌 的 独 立 血 预后 因素 。有 ≥ 2个 高 危 因 素 者 术 后 辅 助 治 疗 , 以 明 显 提 高 疗 效 。 可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DNA及血清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

1.2.1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
DNA的提
取:从每一蜡块中切下厚约8岬的切片著于,取不
同水平的切片2—3片,混合放入反应管中。经3次 二甲苯脱蜡、无水乙醇洗涤后加入蛋白酶K消化 液,55℃水浴3 h后,100℃煮10 rain。离心取上清 液,最后加入DNA提取液(深圳市港龙生物技术有
cycle 50℃,2
s_÷
System)中,扩增参数设置如下:1
min_1
cycle 95℃,10 min—40 cycles:95℃,15
52℃,30
s_62℃,1 min。每批均设HPV阴性对
照、临界阳性对照、强阳性对照。
1.2.2
围术期处理及术式选择;⑥清扫的淋巴结进行了分
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l例(22%)发生盆腔淋巴 结转移。患者术前均已做宫颈脱落细胞HPV—DNA
出丕医垫兰Q!兰生笙兰至鲞筮兰三翅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DNA及血清 SCCA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洪珍,刘大标,殷朝晖。陈英
(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DNA及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 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0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原发部位及盆腔淋巴结HPV—DNA,同时检测 其术前血清SCCA水平。结果 宫颈癌患者原发部位HPV,DNA检出率为92.0%(46/50),盆腔淋巴结中HPV. DNA检出率为28.o%(14/50),11例组织学阳性淋巴结HPV—DNA检出率为100%(11/11),39例组织学阴性淋巴 结HPV—DNA检出率为7.7%(3/39);60%宫颈癌患者血SCCA升高(30/50);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HPV—DNA阳性 和术前SCCA水平相关(P均<0.01),淋巴结HPV-DNA阳性与术前SCCA水平相关(P<0.05)。结论HPV—DNA 在阳性淋巴结中高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术前SCC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术前SCCA水平和淋巴结 HPV—DNA阳性可以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 关键词:宫颈肿瘤;乳头状瘤病毒,人;淋巴结转移;鳞状上皮癌抗原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2)33-0055-03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论文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治疗和预防得到了明显的进展。
本文主要分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宫颈癌通常表现为阴道出血、白带增多、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临床病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变区域:宫颈癌通常在宫颈阴道交界处发生,可以
涉及到外环和内环多层上皮。
2、肿瘤分化程度: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高度分化型、低
度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病理类型包括鳞癌和腺癌两种。
3、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的淋巴转移是常见的,常见转移
路径为盆腔淋巴结、髂淋巴结等。
二、宫颈癌的治疗方案
1、手术治疗:对早期病变,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全切除+双侧附睾切除,经阴道手术等。
2、放疗: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可放置在盆腔内、盆腔外或盆腔内外同时放疗。
3、化疗:化疗一般结合放疗使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4、中药辅助治疗:研究表明,一些中药具有良好的辅助
治疗效果,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三、宫颈癌的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可及时发现宫颈癌的病变。
2、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饮酒、过度吸烟等,可减
少宫颈癌发生的机率。
总之,对于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宫颈癌病理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探究

信心_ 5 J 。护理 干 预对 老年 痴呆 合 并吞 咽 障碍 疾病 的临床 治
疗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 具 有十 分 可靠 的 临床应 用 价值 。
参考 文 献 :
[ 1 ]伊 金英 , 娄丽雯. 老 年痴 呆 患者 护 理 干预 进 展【 J ] . 天 津
护理 , 2 0 1 0, 1 3( 3 ) : 1 2 — 1 4.
宫 颈 癌病 理 因素及 其 与淋 巴结转 移 关 系探 究
张海 巍 ( 辽 源矿 业集 团总 医院病 理科 , 1 3 6 2 0 1 )
【 摘 要 】 目的 对 宫颈 癌病 理 因素及 其 与 淋 巴结 转 移 关 系进 行 分 析探 究 ,为今 后 的 临床 工 作提 供 可靠 的参 考依 据 。 方 法 抽取
存 在 明 显差 异 ( P<0 . 0 5 ) 。结 论
宫 颈癌 淋 巴结 转 移 的发 生与 病理 分 级 、 临床 分 期 等诸 多病 理 因素 有 关 , 值得 关 注 。
【 关键 词 】 宫 颈癌 ; 病 理 分级 ; 临床 分期 ; 淋 巴结 转移 ; 关系
在 临 床 上 ,宫 颈 癌 为 临 床 常见 且 严 重 的妇 科 恶 性 肿 瘤, 近几 年 的调查 结 果 显 示 , 宫 颈癌 的发 病 年龄 呈 逐 渐 年
合 并 吞 咽 障碍 ,所 以说 ,不 论是 指导 病 患 的饮 食 还是 训 练, 护理人员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具体来说 , 护 理 人 员要 在 病患 饮食 前 备好 餐具 , 通 过 细致 周 到的 服务 与 温 和 亲切 的话 语 激励 病 患配 合吞 咽功能 训 练 , 使 病 患 的感 官 得 到有 力 刺激 , 让有 用 的信 息传 导 到病 患 的神 经 中枢 系 统 中 ,提 高 病患 克 服吞 咽 障碍 的信 心 ,增强 咽 部 的敏 锐感 ; 第三 , 在 咳嗽训 练 中 , 护理 人 员应 事 先 叮 嘱 病患 切 忌 力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临床相关因素收集结果,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髂内、髂外、髂总以及腹股沟;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各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大于32周岁患者转移率与年龄小于等于32周岁患者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织类型为腺癌患者的转移率与组织类型为鳞癌患者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为了宫颈癌手术的治疗得到提高,并避免患者做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在术前、术后,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足够的分析与评价,以达到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计划的目的。
标签: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该疾病导致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亡[1]。
该病早期就会发生淋巴转移,盆腔淋巴结是其主要场所,发生淋巴转移,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对治疗计划的制定产生极大影响[2]。
本文将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分析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5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年龄20岁~65岁,平均年龄为(37.2±
2.8)岁。
所有患者经我院确诊患有宫颈癌,对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收集。
1.2方法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依据临床相关因素收集结果,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收集整理本文所需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配以?字2检验,当显示P<0.05时,则提示在比较方面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部位的分布所有患者中,发生单组淋巴转移的有26例,同时发生两组淋巴转移的有9例。
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15例(42.86%)、髂内9例(25.71%)、髂外7例(20%)、髂总3例(8.57%)以及腹股沟1例(2.86%)。
2.2相关临床因素对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由表2可知,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各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一直较高,原因有二,其一多是不重视宫颈癌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其二是妇女易忽视宫颈癌疾病及宫颈癌普查工作的不足[3]。
目前,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年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则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宫颈切除术,该方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宫颈癌复发或转移的情况[4-6]。
本文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部位依次为闭孔区、髂内、髂外、髂总以及腹股沟。
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浸润深度、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等因素息息相关,对于宫颈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大于4 cm 的患者显著高于肿瘤直径小于等于4 cm的患者,浸润深度大于1/2的患者显著高于浸润深度小于等于1/2的患者,病理分级为Ⅲ级的患者显著高于病理分级为Ⅰ级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的患者显著高于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但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和组织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未显著关系[7,8]。
综上所述,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宫颈癌治疗预后的治疗以及术后进行辅助治疗的标准,多数可进行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术后转移率处在较高水平。
因此,为了宫颈癌手术的治疗得到提高,并避免患者做不必要的淋巴结清除,在术前、术后、对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进行足够的分析与评价,以达到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计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秀玉,艾文霞,熊慧华,等.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6):686-691.
[2]温宏武,孙晓梅,刘喆,等.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4):281-283.
[3]李洋.ⅠA~ⅡB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4-3586.
[4]张秀珍,付玉兰,赵西侠,等.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2):232-234.
[5]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1543例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6):882-884
[6]刘晓江.宫颈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3):6-8.
[7]刘爽,韩娜娜,刘开江,等.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子宫颈癌前期病变、子宫颈癌热点研讨会暨子宫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2014:147-149.
[8]王春佟,刘月合,李彩霞,等.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术中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