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走查总结报告

代码走查总结报告
代码走查总结报告

代码走查总结报告

走查模块:九宫格程序

开发组长:陶浩然检查人:肖仲浩

软件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软件项目实施工作报告 篇一:软件项目工作报告 XXX企业信息化项目 工 作 报 告 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1) (一)建设目标 (1) (二)建设内容 (1) 三、项目组织与实

施 (3) 四、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 (5) 五、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5) 六、项目经费情况 (6) 七、存在问题与建议 (6) (一)存在问题 (7) (二)建议 (7) 一、概述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为了赶上

信息化革命的大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顺应信息化潮流,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企业信息化要求相适应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让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XXX企业信息化项目是为满足XXX有限公司为提升企业信息化而建设的,系统的建设通过了方案的编制、论证、招投标、系统开发、使用培训、试运行、正式运行等阶段。 二、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 (一)建设目标 本项目的宗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化管理的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企业工作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OA、HR、ERP系统。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的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节约办公资源。 (二)建设内容

java代码走查计划书

WATER Corporation 代码走查计划书Version 2.0 XXX 2012/3/20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1.进度计划 (4) 2.待评审物 (4) 3.成员角色 (5) 4.基本原则 (5) 4.1代码评审原则 (5) 4.2评审指导文档 (6) 5.走查过程定义 (6) 5.1代码走查计划准备阶段 (6) 5.2个人代码走查阶段 (6) 5.3代码走查会议阶段 (7) 5.4缺陷修改与关闭 (7)

1.进度计划 小组代码走查活动时间进度安排如下所示: 2.待评审物 待评审物名称:银行系统取款模块源代码V1.0 (SC-Banking-Withdraw- V1.0) Figure 1 UML Model for Banking-Withdraw

3.成员角色 组长:制定代码走查的计划、安排代码走查活动职责分工、组织代码走查,确保代码走查的过程规范执行; 质量保证人员:制定CheckList,记录代码走查会议以及完成问题记录报告; 开发人员:完成代码,在代码走查中引领走查人员读代码,走查结束后并根据走查的问题记录报告完成代码修改; 评审人员:依据编程规范和CheckList执行代码走查,使用Jupiter工具记录发现的问题。 4.基本原则 4.1 代码评审原则 1.一次检查少于200~400行代码 2.努力达到一个合适的检查速度:每小时少于300~500行代码 3.有足够的时间、以适当的速度、仔细地检查,但不宜超过60~90分钟 4.在复审前,代码作者应该对代码进行注释 5.建立量化的目标并获得相关的指标数据,从而不断改进流程 6.使用检查表(checklist)肯定能改进双方(作者和复审者)的结果 7.验证缺陷是否真正被修复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doc

软件测试报告范例1 XX软件测试报告 共x 页 拟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会签年月日批准年月日 1 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XX软件的单元/集成测试。 1.2 系统概述 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用于对XX软件的测试工作阶段成果的描述。包括对软件测试的整体描述,软件测试的分类和级别,软件测试的过程描述,软件测试的结果等内容。 2 引用文档 《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XX软件设计说明》 《XX系统接口协议》 3 测试概述 3.1被测软件的基本概况 使用的编程语言:XXX 汇编语言

程序行数:1590 子程序个数:11 单行注释行数:669 注释率:约为42% 3.1.1. 测试小结 本次测试对XX软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测试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软件静态分析,软件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分别对软件V1.00版本的代码进行走读。在此基础上软件开发人员对代码走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做了97处代码变更并提交了V1.01版本进行动态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针对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交程序设计人员对原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查。在软件测试中首先根据软件测试的规范进行考核,将书写规范,注释等基础问题首先解决,其次 考核软件测试中的问题是否存在设计上的逻辑缺陷,如果存在设计缺陷则应分析该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故障。软件开发人员在以上基础上对软件的不足做出相应的修改,同时通过软件回归测试验证软件修改后能够得到的改善结果。 软件代码1.00与1.01版变更明细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注释变更一共有15处,主要排除了对原程序的理解错误问题;根据程序的书写规范要求,一行多条语句

2019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GJB 9001C)

编号:****-ZLGL-GLPS-03-2019级别: 3级 ********有限公司 2019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 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改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质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监督检验情况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 监视和测量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审核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审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 项目编号项目经理项目类型项目分类项目达标情况 项目应用领域 项目的产品描述 软、硬件平台 设计方法 数据库 开发语言 项目产品的客户 客户满意情况 项目组成员 确认测试人员 项目采用的模型瀑布、快速原型、增量、螺旋、其它: 项目过程回顾(项目开发/实施过程的简单回顾):对本项目采用平台、工具、技术的评价: 1、 2、 3、 评审/测试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及解决情况(列出其中的4-6条): 1、 2、 3、

4、 5、 6、 1 本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记录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其他项目的建议、好的实践、 如何规避风险,风险缓解措施)。 项目经验: 1、 2、 3、 4、 项目改进机会: 1、 2、 3、 4、 (不够请加附页) 对本项目过程的改进建议:推荐给其他项目组使用的模板、工具: 1、 2、 3、 对项目遗留问题的处理方案 (如为了便于在项目维护期间客户的联络,是否指定了维护期间联系人;是否指定

了回收合同款项的人等) 2 估算数据实际值首次估算偏离度首次估算 规模(FP) 规模(LOC) 总工作量(人天) 总费用(万元) 进度(月)首次估算偏离度 = [(项目实际数据–首次估算数据)/首次估算数据 ] *100% 序号模块名度量规模(LOC) 活动类别活动工作量主要人员 软件软件需求 软件设计 编码 单元测试 综合测试 确认测试 软件发布 小计集成集成设计 集成实施 集成验收 小计管理项目管理 配置管理 质量保证

小计培训培训 总计 3 软件需求软件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确认测试软件发布 公式:各活动分配数据=(各活动的实际工作量/项目软件开发活动实际总工作量) *100% 集成设计集成实施集成验收 公式:各活动分配数据(各活动的实际工作量=/项目系统集成实际总工作量)*100% 软件开发集成活动培训项目管理配置管理 QA活动 公式:各项活动分配数据=(各项活动的实际工作量/项目实际总工作量) *100% 风险数量(个) ——按风险级别汇总合计风险类型 (个) 很高高中低技术风险进度风险质量风险资源风险过程与管理风险成本风险外部风险沟通风险合计:评审/测缺陷起源缺陷数(个)返工工作试阶段量(人时) 1级缺陷 2级缺陷 3级缺陷合计需求评审软件需求设计评审软件需求软件设计 代码走查软件需求 软件设计 编码 单元测试软件需求 4 软件设计

软件项目-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XXX项目总结报告模板 版本:VX.X.X XXXX年X月

目录 项目总结报告1项目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项目组织机构 (2) 1.3项目成果 (2) 1.4项目交付物清单 (2) 2项目性能及数据 (2) 2.1需求 (2) 2.2进度 (2) 2.3工作量 (2) 2.4质量 (2) 2.4.1缺陷遗留情况 (2) 2.4.2遗留问题以及影响分析 (2) 2.5规模及效率 (2) 2.6附件:项目过程数据表 (2) 2.7其他 (2) 3经验总结 (2) 4对过程改进的建议 (2) 模板补充说明 (2) 关于字体 (2) 关于页眉页脚 (2) 关于图、表 (2)

项目总结报告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简要说明项目的周期、起因、目标、用户等] 1.2 项目组织机构 [描述项目组织机构、所涉及的角色、人员及其职责] 1.3 项目成果 [介绍最终产品的特性以及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果,例如:技术积累、专利、人员经验、培训等等] 1.4 项目交付物清单 [说明项目产生的工作产品清单,参考如下表格填写] 表1-1 2 项目性能及数据 2.1 进度 [描述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展的情况,进度偏差情况以及偏差处理的方式等。可用下表方式表示里程碑进展]

表2-1 2.2 规模 [描述项目计划和实际的规模,偏差情况,并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 表2-2 2.3 工作量 [描述项目所花费的工作量情况,并对工作量的分布情况、偏差情况进行分析。] 2.3.1 各阶段工作量分布 (单位:人月) 表2-3

图2-1 2.3.2 各类型工作量分配 [介绍项目各工作类型工作量花费情况。] (单位:人月) 序号工作类型计划工作量实际工作量偏差率 1 项目管理 4 5 -25% 2 需求分析 3.2 4 -25% 3 系统设计15 13 13% 4 实现 4 3 25% 5 测试 2 2 0% 6 系统上线 4 4 0% 9 合计37 35.8 3% 表2-4

软件测试报告范本

XX软件测试报告 共 x 页 拟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会签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1 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XX软件的单元/集成测试。 3.1.11.2 系统概述 3.2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用于对XX软件的测试工作阶段成果的描述。包括对软件测试的整体描述,软件测试的分类和级别,软件测试的过程描述,软件测试的结果等内容。 3.32 引用文档 《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XX软件设计说明》 《XX系统接口协议》 3 测试概述 3.43.1被测软件的基本概况 使用的编程语言:XXX 汇编语言 程序行数:1590 子程序个数:11 单行注释行数:669 注释率:约为42% 3.4.13.1.1. 测试小结 本次测试对XX软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测试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软件静态分析,软件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分别对软件V1.00版本的代码进行走读。在此基础上软件开发人员对代码走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做了97处代码变更并提交了V1.01版本进行动态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针对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交程序设计人员对原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查。在软件测试中首先根据软件测试的规范进行考核,将书写规范,

注释等基础问题首先解决,其次考核软件测试中的问题是否存在设计上的逻辑缺陷,如果存在设计缺陷则应分析该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故障。软件开发人员在以上基础上对软件的不足做出相应的修改,同时通过软件回归测试验证软件修改后能够得到的改善结果。 软件代码1.00与1.01版变更明细表: 编号 1.00版行号 1.01版行号更改说明 1 19 2 2 注释变更 2 26 29 注释变更 3 29 32 注释变更 4 9 5 98 注释变更 5 108行后113~11 6 增加新变量 6 171、172 180、181 命令字大小写变更 7 以下略 从上表可以看出,注释变更一共有15处,主要排除了对原程序的理解错误问题;根据程序的书写规范要求,一行多条语句改为一行一条语句的更改一共有42处;命令字大小写变更一共有7处;在代码走查中对冗余和无用的代码作了更改,将这些代码注释掉,此类更改一共有14处。上述4类更改一共有78处,这些更改对程序本身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但从软件规范的角度来看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和规范性。 其余19处变更为代码变更,主要是在软件测试中发现原程序的可靠性不足,在不改变原程序功能的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了新变量、新语句、新程序以提高整个程序的可靠性。 在动态测试阶段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此阶段发现的软件问题经软件测试人员修改,提交了V1.02版本,软件测试人员对此版本的软件代码进行了回归测试,确认对前阶段发现的软件问题进行了修改,消除了原有的软件问题并且确认没有引入新的软件问题。认定V1.02版为可以发行的软件版本。 3.4.1.1 3.1.1.1 静态分析小结 静态测试采用人工代码走查的方式进行。参加代码走查的软件开发人员有:(略);参加代码走查的软件测试人员有:(略)。代码走查以代码审查会议的形式进行。静态分析过程中共进行了四次会议审查。静态测试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是: ●根据对软件汇编源代码的分析绘制详细的程序流程图和调用关系图(见附件1); ●对照软件汇编源代码和流程图进行程序逻辑分析、算法分析、结构分析和接口分析; ●对软件汇编源代码进行编程规范化分析。 通过静态测试查找出软件的缺陷18个,其中 轻微的缺陷4个,占所有缺陷的22.2% 中等的缺陷11个,占所有缺陷的61.1% 严重的缺陷:3个,占所有缺陷的16.7% 上述软件缺陷见附件《软件问题报告单》

代码走查计划书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IC-TS-DP-BIL-ABP-V6.0/PIMP 版 本:1.0 状 态:WT 中国电信融合计费平台维护研发项目V6.0 代码走读计划 文件建立/修改记录 本文件属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印或传播。

目录 1进度计划 (3) 2带评审物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成员角色 ..................................................................................................... 错误!未定义书签。4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专利和著作权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专利和著作权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5走查过程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代码走查计划准备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个人代码走查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代码走查会议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缺陷修复与关闭.................................................................................... 错误!未定义书签。

java代码走查计划书

精品好资料——————学习推荐 WATER Corporation 代码走查计划书Version 2.0 XXX 2012/3/20

文档修改记录

目录 1.进度计划4 2.待评审物4 3.成员角色5 4.基本原则5 4.1代码评审原则5 4.2评审指导文档6 5.走查过程定义6 5.1代码走查计划准备阶段6 5.2个人代码走查阶段6 5.3代码走查会议阶段7 5.4缺陷修改与关闭7

1.进度计划 小组代码走查活动时间进度安排如下所示: 工作任务时间安排 制定编码规范文档3月20日19:00-21:00 制定代码走查CheckList,提交待评审项目3月21日19:00-21:00 评审人员执行个人走查,利用工具记录发现的问题3月22日13:00-15:00 小组走查会议,完成缺陷记录报告,3月22日15:00-16:30 开发人员完成代码修改3月23日9:00-12:30 评审人员再次走查修改过的代码3月24日19:00-20:30 跟踪发现的问题直至问题关闭3月25日9:00-11:00 2.待评审物 待评审物名称:银行系统取款模块源代码V1.0 (SC-Banking-Withdraw- V1.0) Figure 1 UML Model for Banking-Withdraw

3.成员角色 组长:制定代码走查的计划、安排代码走查活动职责分工、组织代码走查,确保代码走查的过程规范执行; 质量保证人员:制定CheckList,记录代码走查会议以及完成问题记录报告; 开发人员:完成代码,在代码走查中引领走查人员读代码,走查结束后并根据走查的问题记录报告完成代码修改; 评审人员:依据编程规范和CheckList执行代码走查,使用Jupiter工具记录发现的问题。 4.基本原则 4.1 代码评审原则 1.一次检查少于200~400行代码 2.努力达到一个合适的检查速度:每小时少于300~500行代码 3.有足够的时间、以适当的速度、仔细地检查,但不宜超过60~90分钟 4.在复审前,代码作者应该对代码进行注释 5.建立量化的目标并获得相关的指标数据,从而不断改进流程 6.使用检查表(checklist)肯定能改进双方(作者和复审者)的结果 7.验证缺陷是否真正被修复

软件测试报告

XX软件测试报告

1 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XX软件的单元/集成测试。 1.2 系统概述 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用于对XX软件的测试工作阶段成果的描述。包括对软件测试的整体描述,软件测试的分类和级别,软件测试的过程描述,软件测试的结果等内容。 2 引用文档 《XX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XX 软件设计说明》 《XX 系统接口协议》 3 测试概述 3.1 被测软件的基本概况 使用的编程语言:XXX 汇编语言 程序行数:1590 子程序个数:11 单行注释行数:669 注释率:约为42% 3.1.1. 测试小结 本次测试对XX 软件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测试。测试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软件静态分析,软件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分别对软件V1.00 版本的代码进行走读。在此基础上软件开发人员对代码走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做了97 处代码变更并提交了 V1.01 版本进行动态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针对发现的软件缺陷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交程序设计人员对原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查。在软件测试中首先根据软件测试的规范进行考核,将书写规范,注释等基础问题首先解决,其次考核软件测试中的问题是否存在设计上的逻辑缺陷,如果存在 设计缺陷则应分析该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引发的故障。软件开发人员在以上基础上对软 件的不足做出相应的修改,同时通过软件回归测试验证软件修改后能够得到的改善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注释变更一共有15处,主要排除了对原程序的理解错误问题;根据 程序的书写规范要求,一行多条语句改为一行一条语句的更改一共有42处;命令字大小写 变更一共有7处;在代码走查中对冗余和无用的代码作了更改,将这些代码注释掉,此类更 改一共有14处。上述4类更改一共有78处,这些更改对程序本身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但从软件规范的角度来看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和规范性。 其余19处变更为代码变更,主要是在软件测试中发现原程序的可靠性不足,在不改变原程序功能的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了新变量、新语句、新程序以提高整个程序的可靠性。 在动态测试阶段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此阶段发现的软件问题经软件测试人员修 改,提交了V1.02版本,软件测试人员对此版本的软件代码进行了回归测试,确认对前阶段 发现的软件问题进行了修改,消除了原有的软件问题并且确认没有弓I入新的软件问题。认定 V1.02版为可以发行的软件版本。 3.1.1.1静态分析小结 静态测试采用人工代码走查的方式进行。参加代码走查的软件开发人员有:(略);参加 代码走查的软件测试人员有:(略)。代码走查以代码审查会议的形式进行。静态分析过程中 共进行了四次会议审查。静态测试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根据对软件汇编源代码的分析绘制详细的程序流程图和调用关系图(见附件1); 对照软件汇编源代码和流程图进行程序逻辑分析、算法分析、结构分析和接口分析;对软件汇编源代码进行编程规范化分析。 通过静态测试查找出软件的缺陷18个,其中 轻微的缺陷4个,占所有缺陷的22.2 % 中等的缺陷11个,占所有缺陷的61.1 % 严重的缺陷:3个,占所有缺陷的16.7 % 上述软件缺陷见附件《软件问题报告单》

软件测试报告

软件测试报告2019年 5月15日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功能点,测试步骤,预期效果,最终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指测试程序中单个子程序或过程。可把每个模块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来测试。 单元测试由软件开发组内的人员交叉进行。对于 A 级、 B 级(有关软件级别的规定见GJB 900-90)软件还要由第三方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单元测试的依据:《软件详细设计说明》或交办单位的要求单元测试的输出:全部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分析报告。 采用白盒测试,主要有: a)设计测试用例; b)建立单元测试环境; c)执行测试; d)进行测试结果分析,包括覆盖分析。 3)部件集成测试(组装测试) 部件集成测试又称组装测试。是把各个模块逐步装配成高层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 直到整个软件成为一个整体。 部件集成测试的目的是检验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并把经过测试的模块构造成 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 部件集成测试由软件开发组内的人员交叉进行。对于 A 级、 B 级(有关软件级别的 规定见GJB 900-90)软件还要由第三方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部件集成测试依据: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代码检查

代码检查 摘要:代码检查是白盒测试的一种静态测试方法,是众多软件测试方法中发现软件缺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介绍代码检查相关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析方法。 关键字:白盒测试,代码检查,静态分析,检查规则 一、引言 按照测试时源代码是否可见,软件测试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类。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即逻辑驱动的测试,是在了解程序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对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检查,从中获取测试数据。白盒测试关注的是测试用例执行的程度或覆盖程序逻辑结构的程度。白盒测试一般只应用于软件开发阶段。 白盒测试,又可按照是否需要运行程序,进一步细分为了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先静态后动态测试顺序来实施。其中,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等测试内容。静态测试既可以由人工进行,充分发挥人的逻辑思维优势,也可以借助软件工具自动进行。 代码检查是一种对程序代码进行静态检查。传统的代码检查是通过人工阅读代码的方式,检查软件设计的正确性;用人脑模拟程序在计算机中的运行,仔细推敲、校验和核实程序每一步的执行结果,进而判断其执行逻辑、控制模型、算法和使用参数与数据的正确性。 在实践中,代码检查比动态测试更有效率,能找到更多的缺陷,通常能发现30%~70%的逻辑设计和编码缺陷。代码检查非常耗费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代码检查定位在编译之后和动态测试之前进行,在检查前,应准备好需求描述文档、程序设计文档、程序的源代码清单、代码编码标准和代码缺陷检查表等。 代码检查可以发现的软件问题包括:声明或引用错误、函数/方法参数错误、语句不可达错误、数组越界错误、控制流错误、界面错误和输入/输出错误等。 1、代码检查 代码检查包括桌面检查、代码走查和代码审查等方式,主要检查代码和设计的一致性,代码对标准地遵循、可读性,代码逻辑表达的正确性,代码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发现违背程序编写标准的问题,程序中不安全、不明确和模糊的部分,找出程序中不可移植部分、违背程序编程风格的问题,包括变量检查、命名和类型检查、程序逻辑检查、程序语法检查和程序结构检查等内容。 下面对代码检查的三种具体方式进行介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