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评估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在实数3.14159,,,π,0中,无理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选择题2. 的算术平方根是()A.4和﹣4 B.2和﹣2 C.4 D.2三、单选题3. 如图,∠1和∠2不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四、选择题4. 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五、单选题5.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则∠AOF的度数为( )A. 120°B. 125°C. 130°D. 135°6.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方向上平行前进,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B.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D. 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7. 若∠α与∠β的两边分别平行,且∠α=(x﹣10)°,∠β=(2x+25)°,则∠α的度数为( )A. 55°B. 45°C. 45°或55°D. 55°或65°8. 已知点A(m,﹣2),点B(3,m﹣1),且直线AB∥x轴,则m的值为( )A. 1B. ﹣1C. ﹣3D. 39. 已知实数a满足|2000﹣a|+=a,那么a﹣20002的值是( )A. 1999B. 2000C. 2001D. 200210. 对点P(x,y)的一次操作变换记为P1(x,y),定义其变换法则如下:P1(x,y)=(x+y,x﹣y),且规定Pn(Pn+1(x,y))(n为大于1的整数).如P1(1,2)=(3,﹣1),P2(1,2)=P1(P1(1,2))=P1(3,﹣1)=(2,4),P3(1,2)=P1(P2(1,2))=P1(2,4)=(6,﹣2),则P2016(0,﹣2)=( )A. (0,21008)B. (0,﹣21008)C. (0,21009)D. (0,﹣21009)六、填空题11. 已知=18.044,那么±=_______.12. 若a,b为实数,且b=+4,则a+b的值为_______.13. 已知5+的小数部分为a,5﹣的小数部分为b,则(a+b)2017=_______.14. 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_______.15. 下面是一个以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根据数阵的规律,第n(n是整数)行从左到右数第(n+1)个数是_______.16. 如图,在平面直接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则第2016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七、解答题17. 求符合下列各条件中的x的值.(x﹣4)2=4 ⑵(x+3)3﹣9=0.18. 计算:﹣12﹣(﹣2)3×﹣×|﹣|+2÷()2.19. 如图,已知DC∥FP,∠1=∠2,∠FED=28º,∠AGF=80º,FH平分∠EFG.(1)说明:DC∥AB;(2)求∠PFH的度数.20. 已知:如图,把△AB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⑴写出A′、B′、C′的坐标;⑵求出△ABC的面积;⑶点P在y轴上,且△BC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21. 若+(1﹣y)2=0.⑴求x,y的值;⑵求+++…+的值.22. 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⑴当输入的x为16时.输出的y是多少?⑵是否存在输入有效的x值后,始终输不出y值?如果存在.请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小明输入数据,在转换器运行程序时,屏幕显示“该操作无法运行”,请你推算输入的数据可能是什么情况?⑷若输出的y是,试判断输入的x值是否唯一?若不唯一,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3. 小明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突发奇想,画出了这样的图形(如图),他把图形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A1(1,0),A2(5,0),…An,图形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B1(0,2),B2(0,6),…Bn,图形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C1(﹣3,0),C2(﹣7,0),…Cn,图形与y轴负半轴的交点依次记作D1(0,﹣4),D2(0,﹣8),…Dn,发现其中包含了一定的数学规律.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下列题目:⑴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3_______,B3_______,C3_______,D3_______;⑵请分别写出下列点的坐标:An_______,Bn_______,Cn_______,Dn_______;⑶请求出四边形A5B5C5D5的面积.24. 长江汛期即将来临,防汛指挥部在一危险地带两岸各安置了一探照灯,便于夜间查看江水及两岸河堤的情况.如图,灯A射线自AM顺时针旋转至AN立即回转,灯B射线自BP 顺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停交叉照射巡视.若灯A转动的速度是a°/秒,灯B转动的速度是b°/秒,且a、b满足|a﹣3b|+(a+b﹣4)2=0.假定这一带长江两岸河堤是平行的,即PQ∥MN,且∠BAN=45°⑴求a、b的值;⑵若灯B射线先转动20秒,灯A射线才开始转动,在灯B射线到达BQ之前,A灯转动几秒,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⑶如图,两灯同时转动,在灯A射线到达AN之前.若射出的光束交于点C,过C作CD⊥AC交PQ于点D,则在转动过程中,∠BAC与∠BCD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数量关系;若改变,请求出其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如图平移得到的()A. B. C. D.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 同位角相等B.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D. 邻补角一定互补3.在实数,,0.121221221…,3.1415926,,-中,无理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3)位于()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已知点P位于第二象限,且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是()A. B. C. D.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B. C. D.7.若方程(a-2)x|a|-1+y=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是()A. B. C. 1 D. 28.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A. B.C. D.9.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①②③④⑤⑥A. ①③⑤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③④10.介于()之间.A. 2与3之间B. 3与4之间C. 4与5之间D. 5与6之间11.如图,a1∥a2,∠1=56°,则∠2的度数是()A.B.C.D.12.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67°,那么∠2等于()A.B.C.D.13.如图,AB∥CD,PF⊥CD于F,∠AEP=40°,则∠EPF的度数是()A.B.C.D.14.如图,将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三角形DEF,若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 22cmB. 20cmC. 18cmD. 16cm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5.把命题“邻补角互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它是一个______(填“真”或“假”)命题.16.到原点距离等于的数是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它的绝对值是______.17.把点P(1,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______.18.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4和2a+5,则a=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19.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20.我们用符号[x]表示一个不大于实数x的最大整数,如:[3.69]=3,[-0.56]=-1,则按这个规律[-]=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21.计算:(1)(2)(3)4y2-36=0(4)+-()222.化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信息,观察a,b所在位置,完成化简.+-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23.如图,已知∠1+∠2=180°,∠3=∠B,则DE∥BC?下面是王冠同学的部分推导过程,请你帮他在括号内填上推导依据或内容.解:∵∠1+∠2=180°,(已知)∠1=∠4,(______)∴∠2+______=180°∴EH∥AB.(______)∴∠B=∠EHC.(______)∵∠3=∠B,(已知)∴∠3=∠EHC.(______)∴DE∥BC.(______)24.如图,EF∥AD,∠1=∠2,∠BAC=70°.求∠AGD的度数.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1,3),B(-3,1),将线段AB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线段CD(A与D对应,B与C对应).(1)画出线段AB与线段CD,并求点C、点D的坐标.(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6.(1)将直角三角形ACB按如图①放置,使得坐标原点与点C重合,已知A(a,3)B(b,-3),且a+b=8,求三角形ACB的面积.(2)将直角三角形ACB按如图②方式放置,使得点O在边AC上,D是y轴上一点,过D作DF‖x轴,交AB于点F,AB交x轴于G点,BC交DF于E点,若∠AOG=50°,求∠BEF的度数.(CM平行于x轴)(3)将直角三角形ACB按照如图③方式放置,使得∠C在x轴与DF之间,N为AC边上一点,且∠NEC+∠CEF=180°,写出∠NEF与∠AO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图形属于旋转得到,故错误;B、图形属于旋转得到,故错误;C、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的变化,符合平移性质,故正确;D、图形属于旋转得到,故错误.故选:C.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2.【答案】D【解析】解:A、只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错误,是假命题;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错误,是假命题;D、邻补角一定互补,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及邻补角的定义等知识,难度不大.3.【答案】A【解析】解: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A.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选出即可.本题考查了对无理数的应用,注意: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4.【答案】B【解析】解:因为点P(-1,3)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所以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故选:B.应先判断出所求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5.【答案】A【解析】解:∵点P位于第二象限,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点P的纵坐标为4,∵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点P的横坐标为-3,∴点P的坐标是(-3,4).故选:A.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4,故本选项错误;B、=±4,故本选项错误;C、=4,故本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7.【答案】B【解析】解:∵方程(a-2)x|a|-1+y=1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a-2≠0且|a|-1=1,解得:a=-2,故选:B.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2≠0且|a|-1=1,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能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a-2≠0且|a|-1=1是解此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1与∠2是对顶角的是C,故选:C.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选择即可.本题考查了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①中有3个未知数x,y,z.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错误;②、⑥中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错误;③、④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正确;⑤,此方程组中第二个方程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错误;故选:D.分析各个方程组是否满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1、只有两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都应是一次;3、都是整式方程”.本题是考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识别,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就很容易判断.10.【答案】B【解析】解:∵<<,∴3<<4,故选:B.求出的范围即可.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关键是确定的范围.11.【答案】B【解析】解:∵a1∥a2,∠1=56°,∴∠3=∠1=56°.∴∠2=180°-56°=124°,故选:B.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B【解析】解:如图,∵直尺两边平行,∠1=67°,∴∠3=∠1=67°,∴∠2=90°-∠3=90°-67°=23°.故选:B.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1的同位角,再根据直角为9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本题主要利用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B【解析】解:如图,过点P作MN∥AB,∵∠AEP=40°,∴∠EPN=∠AEP=40°.∵AB∥CD,PF⊥CD于F,∴PF⊥MN,∴∠NPF=90°,∴∠EPF=∠EPN+∠NPF=40°+90°=130°.故选:B.如图,过点P作MN∥AB,结合垂直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求∠EPF的度数.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注意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的运用.14.【答案】B【解析】解:∵将三角形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三角形DEF,∴AD=CF=2cm,∵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6cm,∴AB+BC+AC=AB+BC+DF=16cm,∴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16+2+2=20(cm).故选:B.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D=CF=2cm,AC=DF,进而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正确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线段是解题关键.15.【答案】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真【解析】解:命题“邻补角互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它是一个真命题,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真.根据命题的概念、邻补角的概念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16.【答案】;-;【解析】解:到原点距离等于的数是,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故答案为:,-,.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相反数的意义,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利用绝对值的意义,相反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7.【答案】(4,3)【解析】解:根据题意知,平移后点的坐标为(1+3,1+2),即(4,3),故答案为:(4,3).根据坐标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下减上加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练掌握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左减右加、下减上加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3;1【解析】解:∵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4和2a+5,∴a+4+2a+5=0,∴a=-3,∴这个数的平方根是±1,这个数是1,故答案为-3,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平方根的定义,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19.【答案】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解析】解:根据垂线段定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故答案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这一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垂线段,且垂线段最短.本题是垂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实际运用价值.20.【答案】-4【解析】解:∵2<<3,∴-4<--1<-3,∴[-]=-4.故答案为:-4.直接利用的取值范围得出-4<--1<-3,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1.【答案】解:(1)①②,由②,得:y=3x+1 ③,将③代入①,得:x+2(3x+1)=9,解得:x=1,将x=1代入③,得:y=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2)原方程组整理可得:①②,①+②,得:4x=12,解得:x=3,将x=3代入①,得:3+4y=14,解得:y=,则方程组的解为;(3)∵4y2-36=0,∴4y2=36,则y2=9,∴y=±3;(4)原式=-2-=-1.【解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可得;(2)方程组整理为一般式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3)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可得;(4)根据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实数的混合运算,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2.【答案】2;2;0;|a|;3;-3;0;a【解析】解:(1)=2,=2,=0,=|a|,故答案为:2、2、0、|a|;(2)=3,=-3.=0,=a,故答案为:3、-3、0、a;(3)由图可得,a<0<b,|a|<|b|,∴=b+b-a-(a-b)=b+b-a+b=3b-a.(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立方根的计算方法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数轴可以判断a、b的大小与正负,从而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本题考查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答案】对顶角相等∠4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解:∵∠1+∠2=180°,(已知)∠1=∠4,(对顶角相等)∴∠2+∠4=180°,∴EH∥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EH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B,(已知)∴∠3=∠EHC,(等量代换)∴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1=∠4,根据等量代换可知∠2+∠4=180°,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EH∥AB,再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B=∠EHC,已知∠3=∠B,有等量代换可知∠3=∠EHC,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DE∥BC.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解答,命题意图在于训练学生的证明书写过程,难度适中.24.【答案】解:∵EF∥AD,∴∠2=∠3,∵∠1=∠2,∴∠1=∠3∴DG∥AB,∴∠BAC+∠AGD=180°,∴∠AGD=110°【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5.【答案】解:(1)如图所示:点C的坐标为(3,1),点D的坐标为(1,-1);(2)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面积公式解答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正确根据题意得出的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答案】解:(1)如图①中,过点A作AM⊥y轴于M,过点B作BN⊥y轴于N.∵A(a,3),B(b,-3),∴AM=a,OM=3,BN=b,ON=3,∴MN=3+3=6,△ABC的面积=(a+b)×6-×3a-×3b,=(a+b),∵a+b-8=0,∴a+b=8∴△ABC的面积=×8=12;(2)如图②中,作CM∥OG.∵∠AOG=50°,CM∥OG,∴∠ACM=50°,∵∠ACB=90°∴∠BCM=40°,∵DF∥OG,∴DF∥CM,∴∠BEF=∠BCM=40(3)如图③中,∵∠NEC+∠CEF=180°,∠CEF+∠CED=180°,∴∠NEC=∠CED,∵∠CED+∠NEC+∠NEF=180°,∴∠NEF+2∠CED=180°,∴∠NEF=2(90°-∠CED),∵∠CED=∠COD=90°-∠AOG,∴∠AOG=90°-CED,∴∠NEF=2∠AOG.【解析】(1)过点A作AM⊥y轴于M,过点B作BN⊥y轴于N,根据△ABC的面积等于梯形AMNB的面积减去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如图②中,作CM∥OG.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首先证明∠NEC=∠CED,由∠NEF=2(90°-∠CED),∠CED=∠COD=90°-∠AOG,推出∠AOG=90°-CED,即可推出∠NEF=2∠AOG;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a2+a3=a5B.a2•a3=a6C.a3÷a2=a D.(a2)3=a52.如图,在“A”字型图中,AB、AC被DE所截,则∠ADE与∠DEC是()A.内错角B.同旁内角C.同位角D.对顶角3.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x+3)(x﹣2)=x2+x﹣6B.ax﹣ay﹣1=a(x﹣y)﹣1C.8a2b3=2a2•4b3D.x2﹣4=(x+2)(x﹣2)4.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b的是()A.∠1=∠3B.∠2=∠4C.∠2=∠3D.∠2+∠3=180°5.下列各式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A.(2a+b)(2b﹣a)B.(﹣x+1)(﹣x﹣1)C.(a+b)(a﹣2b)D.(2x﹣1)(﹣2x+1)6.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将()A.减少180°B.不变C.增大180°D.以上都有可能7.若a m=2,a n=3,则a m+n等于()A.5B.6C.8D.98.如图,△ABC中,∠A=60°,点E、F在AB、AC上,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则图中∠1+∠2的和等于()A.60°B.90°C.120°D.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解因式:2x2﹣x=.10.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厘米.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如果∠1=65°,那么∠2=度.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3.如图,在△ABC中,BC=5cm,把△ABC沿直线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EC=2cm,则平移的距离为cm.14.314×(﹣)7=.15.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为2cm、5cm,则第三边长为cm.16.若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则m的值等于.17.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18.对于任何实数,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d﹣bc,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当x2﹣3x+1=0时,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2)2﹣()﹣1+2018020.计算:a(2﹣a)+(a+1)(a﹣1)21.因式分解:9x2﹣6x+1.22.分解因式:x3﹣x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化简再求值:(3﹣5y)(3+5y)+(3+5y)2,其中.y=0.424.已知:x+y=5,xy=﹣3,求:(1)x2+y2的值(2)(1﹣x)(1﹣y)的值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的AB边上的中线CD;(2)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3)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4)能使S△ABQ=S△ABC的格点Q共有个.26.如图:已知∠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写出合适的理由.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计算如图所示的十字形草坪的面积时,小明和小丽都运用了割补的方法,但小明使“做加法”,列式为“a(a﹣2b)+2b(a﹣2b)”,小丽使“做减法”,列式为“a2﹣4b2”.(1)请你把上述两式都分解因式;(2)当a=63.5m、b=18.25m时,求这块草坪的面积.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如图1,已知∠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我们容易证明∠ACD=∠A+∠B,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尝试探究:(1)如图2,∠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则∠DBC+∠ECB∠A+180°(横线上填>、<或=)初步应用:(2)如图3,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1=135°,则∠2﹣∠C=.(3)解决问题:如图4,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4)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请利用上面的结论探究∠P与∠A、∠D的数量关系.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a2与a3是加,不是乘,不能运算,故本选项错误;B、a2•a3=a2+3=a5,故本选项错误;C、a3÷a2=a3﹣2=a,故本选项正确;D、(a2)3=a2×3=a6,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内错角是在截线两旁,被截线之内的两角,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作答.【解答】解:如图,∠ADE与∠DEC是AB、AC被DE所截的内错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错角的定义,正确记忆内错角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错误;B、右边不是积的形式,错误;C、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的积,错误;D、是平方差公式,x2﹣4=(x+2)(x﹣2),正确.故选:D.【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分解因式的定义来判断.4.【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解答】解:A、∵∠1=∠2,∴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2=∠4,∴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2=∠3与a,b的位置无关,不能判定直线a∥b;D、∵∠2+∠3=180°,∴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当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5.【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x+1)(﹣x﹣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6.【分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相关,随着边数的不同而不同,而外角和是固定的360°,从而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得:多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多边形的外角和还是36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住定理即可.7.【分析】根据a m•a n=a m+n,将a m=2,a n=3,代入即可.【解答】解:∵a m•a n=a m+n,a m=2,a n=3,∴a m+n=2×3=6.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难度一般.8.【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AEF+∠AFE的度数,再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AED+∠AFD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解答.【解答】解:∵∠A=60°,∴∠AEF+∠AFE=180°﹣60°=120°,∵沿EF向内折叠△AEF,得△DEF,∴∠AED+∠AFD=2(∠AEF+∠AFE)=2×120°=240°,∴∠1+∠2=180°×2﹣240°=360°﹣240°=1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翻转变换的性质,整体思想的利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9.【分析】首先找出多项式的公因式,然后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2x2﹣x=2x•x﹣x•1=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根据题意找出公因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076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6×10﹣6厘米.故答案为:7.6×10﹣6.【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1.【分析】直接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以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a∥b,∠1=65°,∴∠2=180°﹣65°=115°.故应填:115.【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性质求值.12.【分析】本题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900°,解得:n=7,∴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13.【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结合图形可直接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对应点连接的线段是AD、BE和CF.∵BC=5cm,CE=2cm,∴平移的距离=BE=BC﹣EC=3cm.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14.【分析】运用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的逆运算,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解答】解:314×(﹣)7=(32)7×(﹣)7=(﹣×9)7=(﹣1)7=﹣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15.【分析】分2cm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即可得解.【解答】解:①2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2cm、5cm,∵2+2=4<5,∴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②2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cm、5cm、5cm,能够组成三角形,所以,第三边长为5cm,综上所述,第三边长为5cm.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作出判断.16.【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x2+mx+16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m的值等于:±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7.【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MC,求出∠AMF,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1=∠A+∠AMF,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CB=90°,∴∠MCD=90°,∵∠D=60°,∴∠DMC=30°,∴∠AMF=∠DMC=30°,∵∠A=45°,∴∠1=∠A+∠AMF=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MF 的度数.18.【分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化为普通运算,整理后将已知等式变形后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x2﹣3x+1=0,x2﹣3x=﹣1,∴=(x+1)(x﹣1)﹣3x(x﹣2)=x2﹣1﹣3x2+6x=﹣2x2+6x﹣1=﹣2(x2﹣3x)﹣1=2﹣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19.【分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2﹣1=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20.【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a﹣a2+a2﹣1=2a﹣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运用公式是解题关键.21.【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3x﹣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分析】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2项,可采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x3﹣x=x(x2﹣1)=x(x+1)(x﹣1).【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3.【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计算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9﹣25y2+9+30y+25y2=30y+18,把y=0.4代入得:原式=30×0.4+18=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4.【分析】(1)将x2+y2变形为(x+y)2﹣2xy,然后将x+y=5,xy=﹣3代入求解即可;(2)将所求式子展开整理成x+y与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1)∵x+y=5,xy=﹣3,∴原式=(x+y)2﹣2xy=25﹣2×(﹣3)=31;(2)∵x+y=5,xy=﹣3,∴原式=1﹣y﹣x+xy=1﹣(x +y )+xy=1﹣5+(﹣3)=﹣7.【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a ±b )2=a 2±2ab +b 2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5.【分析】(1)根据中线的定义得出AB 的中点即可得出△ABC 的AB 边上的中线CD ; (2)平移A ,B ,C 各点,得出各对应点,连接得出△A 1B 1C 1;(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4)首先求出S △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 点的个数.【解答】解:(1)AB 边上的中线CD 如图所示:;(2)△A 1B 1C 1如图所示:;(3)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C 与A 1C 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4)如图所示:能使S △ABQ =S △ABC 的格点Q ,共有4个.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以及中线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BC 的面积进而得出Q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6.【分析】已知∠3=∠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DE∥BC,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可得∠2=∠DCB,从而证得CD∥GF,又因为FG⊥AB,所以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解答】解:CD⊥AB.∵∠3=∠B.∴DE∥BC,∴∠1=∠4,又∵∠1=∠2,∴∠2=∠4,∴GF∥CD,∴∠CDB=∠BGF,又∵FG⊥AB,∴∠BGF=90°,∴∠CDB=90°,即CD⊥A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等量代换求证CD与AB的位置关系.六、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7.【分析】(1)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把已知数据代入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a(a﹣2b)+2b(a﹣2b)=(a﹣2b)(a+2b);a2﹣4b2=(a﹣2b)(a+2b)(2)(a﹣2b)(a+2b)当a=63.5m、b=18.25m时,原式=(63.5﹣2×18.25)×(63.5+2×18.25)=(63.5﹣36.5)×(63.5+36.5)=27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七、解答题:(本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28.【分析】(1)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DBC=∠A+∠ACB,∠ECB=∠A+∠ABC,两式相加可得结论;(2)利用(1)的结论:∵∠2+∠1﹣∠C=180°,将∠1=135°代入可得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CBP=∠DBC,∠BCP=∠ECB,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P的式子,代入(1)中得的结论:∠DBC+∠ECB=180°+∠A,可得:∠P=90°﹣∠A;(4)根据平角的定义得:∠EBC=180°﹣∠1,∠FCB=180°﹣∠2,由角平分线得:∠3=∠EBC=90°﹣∠1,∠4=∠FCB=90°﹣∠2,相加可得:∠3+∠4=180°﹣(∠1+∠2),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结论.【解答】解:(1)∠DBC+∠ECB﹣∠A=180°,理由是:∵∠DBC=∠A+∠ACB,∠ECB=∠A+∠ABC,∴∠DBC+∠ECB=2∠A+∠ACB+∠ABC=180°+∠A,∴∠DBC+∠ECB=∠A+180°.故答案为:=.(2)∠2﹣∠C=45°.理由是:∵∠2+∠1﹣∠C=180°,∠1=135°,∴∠2﹣∠C+135°=180°,∴∠2﹣∠C=45°.故答案为:45°;(3)∠P=90°﹣∠A,理由是:∵BP平分∠DBC,CP平分∠ECB,∴∠CBP=∠DBC,∠BCP=∠ECB,∵△BPC中,∠P=180°﹣∠CBP﹣∠BCP=180°﹣(∠DBC+∠ECB),∵∠DBC+∠ECB=180°+∠A,∴∠P=180°﹣(180°+∠A)=90°﹣∠A.故答案为:∠P=90°﹣∠A,(4)∠P=180°﹣(∠A+∠D).理由是:∵∠EBC=180°﹣∠1,∠FCB=180°﹣∠2,∵BP平分∠EBC,CP平分∠FCB,∴∠3=∠EBC=90°﹣∠1,∠4=∠FCB=90°﹣∠2,∴∠3+∠4=180°﹣(∠1+∠2),∵四边形ABCD中,∠1+∠2=360°﹣(∠A+∠D),又∵△PBC中,∠P=180°﹣(∠3+∠4)=(∠1+∠2),∴∠P=×[360°﹣(∠A+∠D)]=180°﹣(∠A+∠D).【点评】本题是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难度适中,熟练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关键.。

2019年下学期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

2019年下学期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带答案)

初一数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不一定能推出a∥b的条件是()A.∠1=∠3 B.∠2=∠4 C.∠1=∠4 D.∠2+∠3=18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A.5 B.6 C.9 D.13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x2=2x4B.x2•x3=x6C.(2x3)2=2x6D.(﹣x)8÷x2=x6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2﹣9+6x=(x+3)(x﹣3)+6xB.(x+5)(x﹣2)=x2+3x﹣10C.x2﹣8x+16=(x﹣4)2D.6ab=2a•3b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5 B.6 C.7 D.86.如图,直线AB∥CD,∠A=115°,∠E=80°,则∠CDE的度数为()A.15°B.20°C.25°D.30°7.甲、乙、丙三种商品,若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130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10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A.105元B.95元C.85 元D.88元8.如图,△ABC中,∠ABC、∠ACB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D,若∠BFC=120°,∠BGC=102°,则∠A的度数为()A.34°B.40°C.42°D.46°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将数0.00000007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若(a﹣2)x|a|﹣1+3y=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11.若3x=24,3y=6,则3x﹣y的值为.12.若多项式x2+(m+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13.在△ABC中,∠C=80°,∠B﹣∠A=40°,则∠A=.14.若m﹣n=﹣1,则(m﹣n)2﹣2m+2n=.15.计算:若(2x﹣y+7)2+|x+y﹣1|=0,则y x=.16.学生问老师:“您今年多大?”教师风趣地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5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4岁了.”教师今年岁.17.如图,有三种卡片,其中边长为a的正方形卡片1张,边长分别为a、b的矩形卡片6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卡片9张.用这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8.如图,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若图3中∠CFE=120°,则图1中的∠DEF的度数是.三、解答题19.(10分)化简或计算(1)(2﹣π)0+()﹣2+(﹣2)3(2)(﹣3a6)2﹣a2•2a10+(﹣2a2)3•a3(3)(x+1)2﹣(1﹣2x)(1+2x)(4)(x+2)(x﹣3)﹣x(x+1)20.(6分)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4a2﹣16;(2)(x2+4)2﹣16x2.21.(8分)解方程组:(1)(2)22.(6分)已知x+y=4,xy=1,求下列各式的值:(1)x2y+xy2;(2)(x2﹣1)(y2﹣1).23.(6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3)求△DEF的面积.24.(6分)如图,∠1=80°,∠2=100°,∠C=∠D.(1)判断AC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比∠A大20°,求∠F的度数.25.(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为了保护环境,深圳某公交公司决定购买一批共10台全新的混合动力公交车,现有A、B两种型号,其中每台的价格,年省油量如下表:经调查,购买一台A型车比购买一台B型车多20万元,购买2台A型车比购买3台B型车少60万元.(1)请求出a和b;(2)若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每年能节省22.4万汽油,求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需要多少万元?26.(6分)(1)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产生折射现象,同时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也会产生折射现象,如图1,光线a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再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形成光线b,根据光学知识有∠1=∠2,∠3=∠4,请判断光线a与光线b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2)如图2,直线EF上有两点A、C,分别引两条射线AB、CD.已知∠BAF=150°,∠DCF=80°,射线AB、CD分别绕点A、点C以1度/秒和3度/秒的速度同时顺时针转动,设时间为t秒,当射线CD转动一周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则当直线CD与直线AB互相垂直时,t=秒.2017-2018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如图,不一定能推出a∥b的条件是()A.∠1=∠3 B.∠2=∠4 C.∠1=∠4 D.∠2+∠3=180°【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A、∵∠1和∠3为同位角,∠1=∠3,∴a∥b,故A选项正确;B、∵∠2和∠4为内错角,∠2=∠4,∴a∥b,故B选项正确;C、∵∠1=∠4,∠3+∠4=180°,∴∠3+∠1=180°,不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故C选项错误;D、∵∠2和∠3为同位角,∠2+∠3=180°,∴a∥b,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A.5 B.6 C.9 D.13【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求得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再进一步选择.【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大于:9﹣3=6,而小于:3+9=12.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而小于两边之和,此题基础题,比较简单.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x2+x2=2x4B.x2•x3=x6C.(2x3)2=2x6D.(﹣x)8÷x2=x6【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分别计算.【解答】解:A、x2+x2=2x2,故A选项错误;B、x2•x3=x5,故B选项错误;C、(2x3)2=4x6,故C选项错误;D、(﹣x)8÷x2=x6,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2﹣9+6x=(x+3)(x﹣3)+6xB.(x+5)(x﹣2)=x2+3x﹣10C.x2﹣8x+16=(x﹣4)2D.6ab=2a•3b【分析】根据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定义,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A选项错误;B、是多项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B选项错误;C、是运用完全平方公式,x2﹣8x+16=(x﹣4)2,故C选项正确;D、不是把多项式化成整式积的形式,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注意因式分解后左边和右边是相等的,不能凭空想象右边的式子.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应用因式分解的定义来判断.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5 B.6 C.7 D.8【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则内角和是2×360=720°.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内角和是(n﹣2)•180°,这样就得到一个关于n的方程组,从而求出边数n的值.【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2×360,解得:n=6.即这个多边形为六边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熟记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边数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的问题来解决.6.如图,直线AB∥CD,∠A=115°,∠E=80°,则∠CDE的度数为()A.15°B.20°C.25°D.30°【分析】先延长AE交CD于F,根据AB∥CD,∠A=115°,即可得到∠AFD=65°,再根据∠AED是△DEF的外角,∠E=80°,即可得到∠CDE=80°﹣65°=15°.【解答】解:延长AE交CD于F,∵AB∥CD,∠A=115°,∴∠AFD=65°,又∵∠AED是△DEF的外角,∠E=80°,∴∠CDE=80°﹣65°=1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时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7.甲、乙、丙三种商品,若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130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10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A.105元B.95元C.85 元D.88元【分析】设出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的未知数,建立方程组,整体求解.【解答】解:设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分别需要x元、y元、z元,根据题意有:,把这两个方程相加得:4x+4y+4z=340,4(x+y+z)=340,x+y+z=85.即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85元钱.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时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列方程组解答,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方程思想.8.如图,△ABC中,∠ABC、∠ACB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D,若∠BFC=120°,∠BGC=102°,则∠A的度数为()A.34°B.40°C.42°D.46°【分析】设∠GBC=x,∠DCB=y,在△BFC和△BGC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相加可得:3x+3y 的值,即可求得∠A的度数.【解答】解:设∠GBC=x,∠DCB=y,在△BFC中,2x+y=180°﹣120°=60°①,在△BGC中,x+2y=180°﹣102°=78°②,解得:①+②:3x+3y=138°,∴∠A=180°﹣(3x+3y)=180°﹣138°=4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等分线的定义,利用整体的思想解决问题比较简便.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9.将数0.00000007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6×10﹣8.【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0076=7.6×10﹣8,故答案为:7.6×10﹣8.【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若(a﹣2)x|a|﹣1+3y=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2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知,未知数x的次数|a|﹣1=1,且系数a﹣2≠0.【解答】解:∵(a﹣2)x|a|﹣1+3y=1是二元一次方程,∴|a|﹣1=1且a﹣2≠0,解得,a=﹣2;故答案是:﹣2.【点评】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要求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及其特点:含有2个未知数,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11.若3x=24,3y=6,则3x﹣y的值为 4 .【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3x=24,3y=6,∴3x﹣y=3x÷3y=24÷6=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若多项式x2+(m+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5或﹣7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x±3)2=x2±6x+9,∴﹣(m+1)=±6解得:m=5或﹣7故答案为:5或﹣7;【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3.在△ABC中,∠C=80°,∠B﹣∠A=40°,则∠A=30°.【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的度数,然后与∠B﹣∠A=40°两式相加即可求出∠A.【解答】解:∵∠C=80°,∴∠B+∠A=180°﹣80°=100°①,∵∠B﹣∠A=40°②,∴①﹣②得,2∠A=140°,解得∠A=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加减消元法,先求出∠B+∠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14.若m﹣n=﹣1,则(m﹣n)2﹣2m+2n= 3 .【分析】把m﹣n=﹣1看作一个整体,代入代数式(m﹣n)2﹣2m+2n求得数值即可.【解答】解:∵m﹣n=﹣1,∴(m﹣n)2﹣2m+2n=(m﹣n)2﹣2(m﹣n)=(﹣1)2﹣2×(﹣1)=1+2=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考查代数式求值,注意整体代入求得问题.15.计算:若(2x﹣y+7)2+|x+y﹣1|=0,则y x=.【分析】先根据绝对值与平方的非负性,求出x与y的值,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2x﹣y+7)2+|x+y﹣1|=0,∴,解得,∴y x=3﹣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绝对值、偶次方、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16.学生问老师:“您今年多大?”教师风趣地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5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4岁了.”教师今年31 岁.【分析】设教师今年x岁,学生今年y岁,根据“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5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4岁了”,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教师今年x岁,学生今年y岁,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31.【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有三种卡片,其中边长为a的正方形卡片1张,边长分别为a、b的矩形卡片6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卡片9张.用这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3b.【分析】1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卡片的面积为a2,6张边长分别为a、b的矩形卡片的面积为6ab,9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卡片面积为9b2,∴16张卡片拼成一个正方形的总面积=a2+6ab+9b2=(a+3b)2,∴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3b.【解答】解:由题可知,16张卡片总面积为a2+6ab+9b2,∵a2+6ab+9b2=(a+3b)2,∴新正方形边长为a+3b.【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几何意义的理解,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后即可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18.如图,图1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若图3中∠CFE=120°,则图1中的∠DEF的度数是2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设∠DEF=∠EFB=a,图2中根据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AEF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GFC,图3中根据∠CFE=∠GFC﹣∠EFG即可列方程求得a的值.【解答】解:∵AD∥BC,∴设∠DEF=∠EFB=a,图2中,∠GFC=∠BGD=∠AEG=180°﹣2∠EFG=180°﹣2a,图3中,∠CFE=∠GFC﹣∠EFG=180°﹣2a﹣a=120.解得a=20.即∠DEF=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三、解答题19.(10分)化简或计算(1)(2﹣π)0+()﹣2+(﹣2)3(2)(﹣3a6)2﹣a2•2a10+(﹣2a2)3•a3(3)(x+1)2﹣(1﹣2x)(1+2x)(4)(x+2)(x﹣3)﹣x(x+1)【分析】(1)先计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乘方,再计算加减可得;(2)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法,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3)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得;(4)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得.【解答】解:(1)原式=1+4﹣8=﹣3;(2)原式=9a12﹣2a12﹣8a9=7a12﹣8a9;(3)原式=x2+2x+1﹣(1﹣4x2)=x2+2x+1﹣1+4x2=5x2+2x;(4)原式=x2﹣3x+2x﹣6﹣x2﹣x=﹣2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数和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实数和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0.(6分)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4a2﹣16;(2)(x2+4)2﹣16x2.【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4,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解:(1)4a2﹣16,=4(a2﹣4),=4(a+2)(a﹣2);(2)(x2+4)2﹣16x2,=(x2+4+4x)(x2+4﹣4x),=(x﹣2)2(x+2)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21.(8分)解方程组:(1)(2)【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2)利用加减消元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将①代入②,得:﹣6y+4y=6,解得:y=﹣3,将y=﹣3代入①,得:x=6,则方程组的解为;(2),①+②×2,得:4x=16,解得:x=4,将x=4代入②,得:2+y=6,解得:y=4,则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2.(6分)已知x+y=4,xy=1,求下列各式的值:(1)x2y+xy2;(2)(x2﹣1)(y2﹣1).【分析】(1)将x+y、xy的值代入x2y+xy2=xy(x+y)计算可得;(2)将原式变形为(xy)2﹣(x+y)2+2xy+1,再把x+y、xy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解答】解:(1)当x+y=4、xy=1时,x2y+xy2=xy(x+y)=1×4=4;(2)当x+y=4、xy=1时,原式=x2y2﹣x2﹣y2+1=x2y2﹣(x2+y2)+1=(xy)2﹣(x+y)2+2xy+1=1﹣16+2+1=﹣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运算法则、因式分解及完全平方公式.23.(6分)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后得△DEF,使点A的对应点为点D,点B的对应点为点E.(1)画出△DEF;(2)连接AD、BE,则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求△DEF的面积.【分析】(1)将点B、C均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1格,再顺次连接可得;(2)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3)割补法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DEF即为所求;(2)由图可知,线段AD与BE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S△DEF=3×3﹣×2×3﹣×1×2﹣×1×3=.【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4.(6分)如图,∠1=80°,∠2=100°,∠C=∠D.(1)判断AC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比∠A大20°,求∠F的度数.【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C,求出∠D=∠AB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C∥DF;(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答】解:(1)AC∥DF,理由如下:∵∠1=80°,∠2=100°,∴∠1+∠2=180°,∴BD∥CE,∴∠ABD=∠C,∵∠C=∠D,∴∠ABD=∠D,∴AC∥DF;(2)∵AC∥DF,∴∠A=∠F,∠ABD=∠D,∵∠C=∠D,∠1=80°,∴∠A+∠ABD=180°﹣80°=100°,即∠A+∠C=100°,∵∠C比∠A大20°,∴∠A=40°,∴∠F=4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5.(8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为了保护环境,深圳某公交公司决定购买一批共10台全新的混合动力公交车,现有A、B两种型号,其中每台的价格,年省油量如下表:经调查,购买一台A型车比购买一台B型车多20万元,购买2台A型车比购买3台B型车少60万元.(1)请求出a和b;(2)若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每年能节省22.4万汽油,求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需要多少万元?【分析】(1)根据“购买一台A型车比购买一台B型车多20万元,购买2台A型车比购买3台B型车少60万元.”即可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A型车购买x台,则B型车购买(10﹣x)台,根据总节油量=2.4×A型车购买的数量+2×B型车购买的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值,再根据总费用=120×A型车购买的数量+100×B型车购买的数量即可算出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总费用.【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2)设A型车购买x台,则B型车购买(10﹣x)台,根据题意得:2.4x+2(10﹣x)=22.4,解得:x=6,∴10﹣x=4,∴120×6+100×4=1120(万元).答:购买这批混合动力公交车需要1120万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A、B型车价格间的关系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总节油量=2.4×A型车购买的数量+2×B型车购买的数量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6.(6分)(1)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会产生折射现象,同时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也会产生折射现象,如图1,光线a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再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形成光线b,根据光学知识有∠1=∠2,∠3=∠4,请判断光线a与光线b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2)如图2,直线EF上有两点A、C,分别引两条射线AB、CD.已知∠BAF=150°,∠DCF=80°,射线AB、CD分别绕点A、点C以1度/秒和3度/秒的速度同时顺时针转动,设时间为t秒,当射线CD转动一周时,两条射线同时停止.则当直线CD与直线AB互相垂直时,t=20或110 秒.【分析】(1)依据题意得出∠1+∠5=∠2+∠6,即可得到a∥b;(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BA⊥CD于G时,∠BAE=30°+t°=∠CAG,∠ACG=180°﹣80°﹣3t°=100°﹣3t°;当D'C⊥AB于H时,∠BAE=30°+t°,∠ACH=3t°﹣180°﹣100°,分别依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平行.理由如下:如图1,∵∠3=∠4,∴∠5=∠6,∵∠1=∠2,∴∠1+∠5=∠2+∠6,∴a∥b;(2)如图,当BA⊥CD于G时,∠BAE=30°+t°=∠CAG,∠ACG=180°﹣80°﹣3t°=100°﹣3t°,∵∠CAG+∠ACG=90°,∴30°+t°+100°﹣3t°=90°,解得t=20;如图,当D'C⊥AB于H时,∠BAE=30°+t°,∠ACH=3t°﹣180°﹣100°,∵∠BAE=∠ACH+∠AHC,∴30°+t°=3t°﹣180°﹣100°+90°,解得t=110,综上所述,当直线CD与直线AB互相垂直时t的值为20或110.故答案为:20或1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的数量关系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的性质是由平行关系来寻找角的数量关系.。

2019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有很多的同学会觉得数学很难,所以大家要多多学习一下数学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下七年级数学,希望大家来阅读哦有关七年级数学上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0小题)1.-(-2)等于( )A.-2B.2C.D.22.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 )A.支出20元B.收入20元C.支出80元D.收入80元3.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a-b<0B.a+b>0C.ab<0D.>04.若数轴上表示-2和3的两点分别是点A和B,则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 )A.-5B.-1C.1D.55.计算(-)÷(-7)的结果为( )A.1B.-1C.D.-6.一次数学达标检测的成绩以80分为标准成绩,“奋斗”小组4名学生的成绩与标准成绩的差如下: -7分、-6分、+9分、+2分,他们的平均成绩为( )A.78分B.82分C.80.5分D.79.5分7.设a是最小的自然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a, b, c三个数的和为( )A.-1B.0C.1D.不存在8.下列说法:①若|a|=a,则a=0;②若a,b互为相反数,且ab≠0,则=-1;③若a2=b2,则a=b;④若a<0, b<0,则|ab-a|=ab-a.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9.等边△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C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绕顶点沿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2012次后,点B( )A.不对应任何数B.对应的数是2010C.对应的数是2011D.对应的数是201210.已知a,b,c为非零的实数,则+++的可能值的个数为( )A.4B.5C.6D.7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6小题)11.某地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4℃,则该地当天的温差为℃.12.若a-3=0,则a的相反数是 .13.点A表示数轴上的一个点,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终点恰好是原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 .14.若|x|+3=|x-3|,则x的取值范围是 .15.规定图形表示运算a-b+c,图形表示运算x+z-γ-w.则 += (直接写出答案) .16.已知a,b,c,d分别是一个四位数的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且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当|a-b|+|b-c|+|c-d|+|d-a|取得最大值时,这个四位数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共8小题)17.(12分)计算题(1)(-78) +(+5)+(+78) (2)(+23)+(-17)+(+6)+(-22)(3)[45-(-+)×36]÷5 (4)99×(-36)18.(6分)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的集合内:5.2,0,,,+(-4),-2,-(-3),0.2555,-0.0300003(1)分数集合:{ }(2)非负整数集合: { }(3)有理数集合: { }19.(8分)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0,-1.6,,-6,+5,,并用“<”号连接.20.(8分)十一黄金周期间,花果山7天中每天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正数表示比9月30日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9月30日少的人数):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人数变化/万人 +0.5 +0.7 +0.8 -0.4 -0.6 +0.2 -0.1(1)请判断7天内游客人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各是哪一天?它们相差多少万人?(2)如果9月30日旅游人数为2万人,平均每人消费300元,请问风景区在此7天内总收入为多少万元?21.(8分)如图,数轴上的三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1)填空: a-b 0,a+c 0,b-c 0.(用<或>或=号填空)(2)化简: |a-b|-|a+c|+|b-c|22.(8分)已知|x|=3,|y|=7.(1)若x23.(10分)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1) |5-(-2)|= .(2)同理|x+5|+|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5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6|+|x-3|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24.(12分)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慢两列火车,快车长AB=2 (单位长度),慢车长CD=4 (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两车之间的某点O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轴,此时快车头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a,慢车头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b.若快车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且|a+8|与(b-16)2互为相反数.(1)求此时刻快车头A与慢车头C之间相距多少单位长度?(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钟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AC 相距8个单位长度?(3)此时在快车AB上有一位爱动脑筋的七年级学生乘客P,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t秒钟,他的位置P到两列火车头A、C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B、D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PA+PC+PB+PD为定值).你认为学生P发现的这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这个时间及定值;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七年级数学上期中考试试卷阅读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6B.-=-16C.-8-8=0D.-5-2=-32.室内温度是15℃,室外温度是-3℃,要计算“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多少度?”可以列的计算式为( )A.15+(-3)B.15-(-3)C.-3+15D.-3-153.若a+3=0,则a的相反数是( )A.3B.C.-D.-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整数只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B.0既是正数也是负数C.没有最小的有理数D.-1是最大的负有理数5在代数式,,0,-5,x-y,中,单项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6.一个多项式与-2x+1的和是3x-2,则这个多项式为( )A.-5x+3B.-+x-1C.-+5x-3D.-5x-137.枝江市2015年公共财政收入约为31.68亿元,对这个近似数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亿位B.精确到百分位C.精确到百万位D.精确到千万位8.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是a,b,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0B.a+b<0C.(b-1)(a+1)>0D.(b-1)(a-1)>09.将正整数依次按如表规律排成4列,根据表中的排列规律,数2018应在( )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1行 1 2 3第2行 6 5 4第3行 7 8 9第4行 12 11 10A.第673行第1列;B.第672行第3列;C.第672行第2列;D.第673行第2列10.已知a,b,c为有理数,且a+b+c=0,a≥-b>lcl,则a,b,c三个数的符号是( )A.a>0,b<0,c<0B.a>0,b<0,c>0C.a<0,b>0,c≥0D.a>0,b<0,c≤0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比较大小- 。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 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2019年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是()A. B.C. D.2.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实数,-,0.1010010001,,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 1B. 2C. 3D. 44.下列选项中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A. B. C. D.5.如图.已知AB∥CD,∠1=70°,则∠2的度数是()A.B.C.D. 11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A. B. C. 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的平方根B. 3是的算术平方根C. 的平方根是2D. 8的平方根是8.点(x,x-1)不可能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如图是中国象棋的一盘残局,如果用(2,-3)表示“帅”的位置,用(6,4)表示的“炮”位置,那么“将”的位置应表示为()A. B. C. D.10.如图,如果AB∥CD,CD∥EF,那么∠BCE等于()A.B.C.D.11.估计的值在()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12.若=0.716,=1.542,则=()A. B. C. D.13.若+(y+2)2=0,则(x+y)2017=()A. B. 1 C. D.14.若定义:f(a,b)=(-a,b),g(m,n)=(m,-n),例如f(1,2)=(-1,2),g(-4,-5)=(-4,5),则g(f(2,-3))=()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5.如果a是的整数部分,b是的小数部分,则a-b=______.16.如图,若EF∥BC,DE∥AB,∠FED=40°,则∠B=______.17.已知点P在第二象限,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18.把“同角的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19.如图,已知A1(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10的坐标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0.计算和化简:(1)计算:+-|1-|;(2)已知a、b、c为实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b+c|--2|a|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21.填写推理理由:如图,CD∥EF,∠1=∠2,求证:∠3=∠ACB.证明:∵CD∥EF,∴∠DCB=∠2______∵∠1=∠2,∴∠DCB=∠1.______∴GD∥CB______.∴∠3=∠ACB______.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三个点A(-3,2)、B(-5,1)、C(-2,0),P(a,b)是△ABC的边AC上一点,△ABC经平移后得到△A1B1C1,点P的对应点为P1(a+6,b+2).(1)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写出点A1、C1的坐标;(2)若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同时点D在y轴上,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3)求四边形ACC1A1的面积.23.(1)计算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计算结果,回答:一定等于a吗?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并请你把得到的规律描述出来?(3)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24.已知:如图,AD∥BE,∠1=∠2,求证:∠A=∠E.25.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1)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解:过点A作ED∥BC,所以∠B=______,∠C=______.又因为∠EAB+∠BAC+∠DAC=180°.所以∠B+∠BAC+∠C=180°.方法运用:(2)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深化拓展:(3)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70°,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AB与CD两条平行线之间.Ⅰ.如图3,点B在点A的左侧,若∠ABC=60°,则∠BED的度数为______°.Ⅱ.如图4,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CD,AD<BC.若∠ABC=n°,则∠BED 的度数为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B、是对顶角,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对顶角的概念: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点A(m,n)在第二象限,∴m<0,n>0,∴-m>0,|n|>0,∴点B在第一象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由点A(m,n)在第二象限,得m<0,n>0,所以-m>0,|n|>0,从而确定点B的位置.熟练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本题的关键,第一、二、三、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是(+,+)、(-,+)、(-,-)、(+,-).3.【答案】C【解析】解:无理数有:,,π共3个.故选:C.[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4.【答案】C【解析】解:能由左图平移得到的是:选项C.故选:C.根据平移的性质,图形只是位置变化,其形状与方向不发生变化进而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正确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是解题关键.5.【答案】D【解析】解:∵AB∥CD,∴∠1=∠3=70°,∵∠2+∠3=180°,∴∠2=110°.故选:D.由AB∥C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2的度数,又由邻补角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6.【答案】D【解析】解:∵点A(-2,1)的对应点为A′(3,-1),∴线段A′B′是由线段A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而点B的对应点为B′(4,0),∴点B的坐标为(-1,2).故选:D.利用点A与点A′的坐标特征得到平移的规律,然后利用此平移规律由B′点的坐标确定点B的坐标.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7.【答案】B【解析】解:A、负数没有平方根,故选项A错误;B、(-3)2=9,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项B正确;C、(-2)2=4的平方根是±2,故选项C错误;D、8的平方根是±2,故选项D错误.故选:B.A、B、C、D都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运用.如果x2=a(a≥0),则x是a 的平方根.若a>0,则它有两个平方根,我们把正的平方根叫a的算术平方根.若a=0,则它有一个平方根,即0的平方根是0,0的算术平方根也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8.【答案】B【解析】解:A、x>1时点在第一象限,故A正确;B、x<0时,x-1<-1,故B错误;C、x<0时,x-1<-1,故C正确;D、0<x<1时,故D正确;故选:B.根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答案】C【解析】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将(1,6).故选C.以帅的坐标向左两个单位,向上3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将的坐标即可.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准确确定出坐标原点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AB∥CD,CD∥EF.∴∠BCD=∠1,∠ECD=180°-∠2.∴∠BCE=180°-∠2+∠1.故选:C.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作答.本题运用了两次平行线的性质,找到了角之间的关系.11.【答案】C【解析】解:∵<<,∴的值在4和5之间.故选:C.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的取值范围.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把握最接近的有理数是解题关键.12.【答案】B【解析】解:∵=0.176,=1.542,∴=7.16,故选:B.根据立方根定义,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13.【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1=0,y+2=0,解得x=1,y=-2,则原式=(-1)2017=-1.故选:A.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算式,求出x、y的值,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当几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时,则其中的每一项都必须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B【解析】解:根据定义,f(2,-3)=(-2,-3),所以,g(f(2,-3))=g(-2,-3)=(-2,3).故选:B.根据新定义先求出f(2,-3),然后根据g的定义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读懂题目信息,掌握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解析】解:<=4,∴a=3,b=-3,∴a-b=6-.故填6-.<可得a=3,由此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和相近的能开方的数.16.【答案】40°【解析】解:∵EF∥BC,DE∥AB,∴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FED=40°,∴∠B=∠FED=40°.故答案为:40°.根据EF∥BC,DE∥AB,可得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可得出∠B=∠FED=40°.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直线平行判断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B的度数.17.【答案】(-3,2)【解析】解:∵点P在第二象限,点P到x轴的距离是2,到y轴的距离是3,∴点P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2,∴点P的坐标为(-3,2).故答案为:(-3,2).根据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和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解答.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是基础题,熟记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8.【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题设,“那么”后面接结论.本题考查命题的定义,根据命题的定义,命题有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19.【答案】(503,-503)【解析】解:易得4的整数倍的各点如A4,A8,A12等点在第二象限,∵2010÷4=502…2;∴A2010的坐标在第四象限,横坐标为(2010-2)÷4+1=503;纵坐标为-503,∴点A2010的坐标是(503,-503).故答案为:(503,-503).经过观察可得在第一象限的在格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二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依次加-1,第二,三,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都相等,并且第三,四象限的横坐标等于相邻4的整数倍的各点除以4再加上1.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规律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所求点所在的象限,难点是得到相应的计算规律.20.【答案】解:(1)原式=4-3-(-1)=1-+1=2-;(2)由数轴知a<b<0<c,且|b|<|c|,∴b-a>0,b+c>0,a-c<0,则原式=2|b-a|+b+c-|a-c|+2a=2(b-a)+b+c-(c-a)+2a=2b-2a+b+c-c+a+2a=3b+a.【解析】(1)先计算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取绝对值符号,再去括号,继而计算加减可得;(2)先根据数轴得出b-a>0,b+c>0,a-c<0,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及实数与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性质.21.【答案】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析】证明:∵CD∥EF,∴∠DC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DCB=∠1(等量代换).∴GD∥C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求出∠DCB=∠2,等量代换得出∠DCB=∠1,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GD∥CB,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3=∠ACB.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A1(3,4)、C1(4,2).(2)如图,D(0,1);(3)S四边形=4×7-2××6×2-2××1×2=14.ACC1A1答:四边形ACC1A1的面积为14.【解析】(1)根据点P坐标的变化即可得出△ABC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A1B1C1,并写出点A1、C1的坐标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答案】4 0.8 3【解析】解:(1)=4,=0.8,=3,=;故答案为:4,0.8,3,;(2)不一定等于a,规律:=|a|;(3)=|π-3.15|=3.15-π.(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2)根据计算结果,不一定等于a;(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4.【答案】证明:∵AD∥BE,∴∠A=∠3,∵∠1=∠2,∴∠E=∠3,∴∠A=∠EBC=∠E.【解析】由于AD∥BE可以得到∠A=∠3,又∠1=∠2可以得到DE∥AC,由此可以证明∠E=∠3,等量代换即可证明题目结论.此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然后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等量代换转化求证.25.【答案】∠EAB∠DAC65 215°-n【解析】解:(1)∵ED∥BC,∴∠B=∠EAB,∠C=∠DAC,故答案为:∠EAB,∠DAC;(2)过C作CF∥AB,∵AB∥DE,∴CF∥DE,∴∠D=∠FCD,∵CF∥AB,∴∠B=∠BCF,∵∠BCF+∠BCD+∠DCF=360°,∴∠B+∠BCD+∠D=360°,(3)Ⅱ.如图2,过点E作EF∥AB,∵AB∥CD,∴AB∥CD∥EF,∴∠ABE=∠BEF,∠CDE=∠DEF,∵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ABE=∠ABC=30°,∠CDE=∠ADC=35°,∴∠BED=∠BEF+∠DEF=30°+35°=65°;故答案为:65;Ⅱ.如图3,过点E作EF∥AB,∵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70°∴∠ABE=∠ABC=n°,∠CDE=∠ADC=35°∴AB∥CD∥EF,∴∠BEF=180°-∠ABE=180°-n°,∠CDE=∠DEF=35°,∴∠BED=∠BEF+∠DEF=180°-n°+35°=215°-n°.故答案为:215°-n.(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FCD,∠B=∠BCF,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3)Ⅰ.过点E作EF∥AB,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BED的度数;Ⅱ.∠BED的度数改变.过点E作EF∥AB,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E=∠ABC=n°,∠CDE=∠ADC=35°,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同旁内角互补可得:∠BEF=180°-∠ABE=180°-n°,∠CDE=∠DEF=35°,进而可求∠BED=∠BEF+∠DEF=180°-n°+35°=215°-n°.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添加辅助线,及作出(3)中的图形.。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泾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泾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学年浦东新区泾南中学七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A.()()2122x x x x +-=--B.()222312x x x ++=++C.()222234129x y x xy y +=++D.()()2396312xy xy x x y y -+=--【答案】D 【解析】【分析】因式分解的定义,把整式和的形式化成整式乘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根据定义逐个判断.【详解】A 选项,()()2122x x x x +-=--,不属于因式分解;B 选项,()222312x x x ++=++,不属于因式分解;C 选项,()222234129x y x xy y +=++,不属于因式分解;D 选项,()()2396312xy xy x x y y -+=--,属于因式分解.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2.下列去括号、添括号的结果中,正确的是()A.()22442442mn n m mn mn n m mn -+--=-+-+B.()()()53b 2325a b b b a -+-=-+--C.()()a b c d a c b d -+-+=--++D.()2233m n mn m n mn -+-+=-++【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求解.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添括号,符号不变,括号前面是“-”号的去添括号,括号里面的各项都要改变.【详解】解:A.选项,根据去括号法则,()22442442mn n m mn mn n m mn -+--=-+-+,正确;B 选项,根据添括号法则判断()()()53b 2325a b b b a -+-=-+--不正确;C 选项,根据添括号法则判断()()a b c d a c b d -+-+=--++不正确;D 选项,根据去括号法则判断()2233m n mn m n mn -+-+=-++不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和添括号法则.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3939a a = B.35268••2a a a a a +=C.235538a a a += D.()()2444x x x -=+-【答案】B 【解析】【分析】合并同类项法则,字母及指数不变,系数相加减;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法则,因数分别乘方再相乘;平方差公式,两数平方的差等于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的乘积;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选项,根据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可得:()339327a a =,因此A 选项不正确;B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可得:35268••2a a a a a +=,因此B 选项正确;C 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判断235538a a a +=错误,因此C 选项不正确;D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2422x x x -=+-,因此D 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法则和平方差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平方差公式.4.下列二次三项式中,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来分解因式的是()A.20.25x x ++B.21449x x ++C.21336x x -+D.21025x x -+【答案】C【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首平方,尾平方,中间首尾2倍积;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选项,20.25x x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征,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B 选项,21449x x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征,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C 选项,21336x x -+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征,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符合题意;D 选项,21025x x -+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特征,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二、填空题5.代数式23x y -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答案】(1).-3(2).3【解析】【分析】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字母前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是指所含字母所有指数之和;根据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代数式23x y -的系数是-3;次数是3.故答案为:-3;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定义.6.计算:22523a a a --=________.【答案】222a a -【解析】【分析】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实质是合并同类项的过程,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22252322a a a a a --=-,故答案为:222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减法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整式减法法则.7.计算:22•xy y x =________.【答案】24x y 【解析】【分析】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相同字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224•xy y x x y =故答案为:24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8.计算:()243•x x =________.【答案】10x 【解析】【分析】先根据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再根据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434610•x x x x x == 故答案为:10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乘法法则.9.计算:()222xy --=_________.【答案】244x y -【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法则计算,再去括号即可求解.【详解】()222424xy x y --=-,故答案为:244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10.计算:()335x xy -= _________.【答案】2315x y -【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数字与数字相乘做为积的因数,相同字母与相同字母相乘做为积的因式.【详解】()3233515x xyxy -=- ,故答案为:2315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11.计算:()24231a a a -+-=_________.【答案】328124a a a --+【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将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每一项相乘,再把各项乘积求和.【详解】()23242318124a a a a a a -+-=--+,故答案为:328124a a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12.计算:()()3x 2y 3x 2y ---=___________.【答案】224y 9x -【解析】【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即可解答.【详解】()()3x 2y 3x 2y ---=224y 9x -故答案为224y 9x -【点睛】此题考查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方差公式.13.分解因式:3221218a b a b -=_________.【答案】()2623a b a b -【解析】【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将公因式提出,把提出公因式的各项用括号括起来.【详解】()32221218623a b a b a b a b -=-,故答案为:()2623a b 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提公因式法.14.分解因式:244m m ++=___________.【答案】()22m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详解】解:244m m ++=()22m +,故答案为()22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15.分解因式:2432x x +-=_________.【答案】()()84x x +-【解析】【分析】根据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243284x x x x +-=+-,故答案为:()()84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16.分解因式:22xy x y +--=_________.【答案】()()12y x +-【解析】【分析】先分组分解,再利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详解】()()()()()()222212112xy x y xy x y x y y y x +--=+-+=+-+=+-故答案为:()()12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组分解法和提公因式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分组分解法和提公因式法.17.计算:()471210105⎛⎫⨯⨯⨯ ⎪⎝⎭的值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答案】12410⨯.【解析】【分析】先根据幂的运算法则计算,再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进行表示.【详解】()471112121010,5=0.410,410.⎛⎫⨯⨯⨯ ⎪⎝⎭⨯=⨯故答案为:124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和科学记数法表示形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和科学记数法的表现形式.18.按照图(1)、(2)、(3)的方式分割三角形,所得三角形总个数分别是5个、9个、13个,照此规律分割下去,第n 个图中共有_________个三角形.【答案】(4n +1).【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变化规律可知,每一次变化增加四个三角形,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图可得,图(1)所得三角形总个数为:1+4=5;图(2)所得三角形总个数为:1+4×2=9;图(3)所得三角形总个数为:1+4×3=13;所以第n 个图中共有(4n +1)个三角形;故答案为:(4n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发现题目中图形的变化规律,求出相应的三角形的个数.三、计算题19.计算:()()352(2)3a a a -⋅-⋅-【答案】1024.a -【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35283,a aa -⋅-⋅-=1024.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20.计算:()21(1)(1)x x x -+-【答案】4221x x -+【解析】【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详解】()()()222421(1)(1),=11,21x x x x x 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21.计算:(32)(32)a b a b +--+【答案】22912 4.a b b -+-【解析】【分析】先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详解】()()()()222222(32)(32),3232,32,9124,912 4.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b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22.因式分解:3221218a a a -+.【答案】()223a a -【解析】【分析】先提公因式2a ,再用完全平方公式进一步分解.【详解】原式=()2269a a a -+=()223a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①提公因式法;②公式法;③十字相乘法;④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23.分解因式22222()4a b a b +-【答案】(a+b)2(a-b)2【解析】【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即可得.【详解】(a 2+b 2)2-4a 2b 2=[(a 2+b 2)+2ab][(a 2+b 2)-2ab]=(a+b)2(a-b)2.【点睛】本题考查了综合利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24.分解因式:()()21024x y x y ----【答案】()()212x y x y -+--【解析】【分析】根据把(x-y )看做整体,再利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详解】()()()()()()21024,212,212x y x y x y x y x y 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25.分解因式:2242x y xy +--【答案】()()22.x y x y -+--【解析】【分析】先分组,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详解】()()()22222242,24,2,22.x y xy x xy y x y x y 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26.解不等式()()()()()x 1x 22x 32x 3x x 1-+--->-【答案】43x <【解析】【分析】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然后移项,再根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原式整理得:222x 2x x 24x 2x 63x 3x 3x 0+---++--+>合并同类项得:3x 40-+>∴43x <故答案为43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涉及了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7.先化简,再求值:(32)()(35)()x y x y x y x y -+-+-,其中x=2020,y=13【答案】220193;.3xy y -+-【解析】【分析】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和整式减法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22222(32)()(35)(),33223355,3.x y x y x y x y x xy xy y x xy xy y xy y -+-+-=+---+-+=-+把x =2020,y =13代入上式可得,原式=2020133-+,=2019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化简求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整式乘法和减法法则.28.已知:(21)(2),26A x x A B x =+--=-,求B+A【答案】235x x-【解析】【分析】把(21)(2)A x x =+-整体代入到26A B x -=-式子中,根据整式加减乘法法则求出B,再代入B+A 计算.【详解】解:把(21)(2)A x x =+-整体代入到26A B x -=-式子中可得:()()21226x x B x +--=-,224226x x x B x -+--=-,224262x x x x B -+--+=,22442x x B -+=,2=22B x x -+,()()222212B A x x x x +=-+++-,=2222232x x x x -++--,=235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加减乘法法则,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整式加减乘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

七年级数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数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3的倒数是( )A.31-B.3-C. 31D. 32. 某天的温度上升2-℃的意义是( )A.上升了2℃B.下降了2-℃C.下降了2℃D.现在温度是2-℃3.有理数()21-,()31-,21-, 1-,)1(--,1--中,等于1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4. 我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卫星.据科学研究,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约为5500万千米,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5×106千米B .5.5×107千米C .5.5×103千米 D .0.55×108千米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77a a a =+B.235=-y yC.y x yx y x 22223=-D.ab b a 523=+6. 若单项式2423ab c -的系数、次数分别是m 、n ,则( )A.2,63m n ==B.2,63m n =-=C.2,73m n ==D. 2,73m n =-=7.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 -=( )A. a-bB. b-aC. a+bD.-a-b 8. 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52--+x m xm是二次三项式,则m 的值为( )A.2±B.-2C.3±D.39.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b b a ab -+=,如1☆3=1×3+1-3=1,则(-2☆5)☆6等于( ) A.-125 B.125 C.-120 D.12010.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数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111(+,第2位同学报)121(+,第3位同学报)131(+……,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 )A. 20B. 21C. 40D. 4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在数轴上,点A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12. 在9,211,3.1,0,31,14--+-中,分数有____________非负数有___________13. 若|m -2|+|n +3|=0,则n m 的值是 14.若m 2-2m =1,则2m 2-4m +2018的值是__________15.如图,图①,图②,图③……是用围棋棋子摆成的一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山”字,则第n 个“山”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__16. 给出如下结论:①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只有1±;②当x =5,y =4时,代数式x 2-y 2的值为1;③20.3万精确到十分位;④如果b a =,那么a=b ; 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7.(1)()()14181420----+- (2)42221(10.5)()2(3)3⎡⎤---⨯÷---⎣⎦18.(1))2(2)35(b a b a a ---+ (2))135()2(322-+---a ab ab a四、解答题(19、23题每题8分,20题10分,21、22题每题12分,共50分) 19.在数轴上把下列各数表示出来,并用“<”号连接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山实验中学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制卷人:胡小聪 审核人:李文伟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 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1.方程4x -1=3的解是(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2.若x =-3是方程2(x -m )=6的解,则m 的值为( )
A .6
B .-6
C .12
D .-12 3、若a -b <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a >b B 、ab >0 C 、0a b
< D 、-a >-b
4. 若代数式-2x +3的值大于 -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5 B .x >2
5 C .x <5
2 D .x <2
5-
5.不等式1-2x <5-2
1x 的负整数解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不等式组x 1042x 0>-⎧⎨-≥⎩

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7、在等式b kx y +=中,当2=x 时,4-=y ;当2-=x 时,8=y ,则这个等式是( ) A 、23+=x y B 、23+-=x y C 、23-=x y D 、23--=x y
8、已知⎩
⎨⎧==12
y x 是方程组⎩⎨⎧=+-=-513by x y ax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3a b =-=
B 、3,1==b a
C 、1,3==b a
D 、1,3-==b a 9、方程732=-y x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 A 、327x y -=
B 、372-=x y
C 、237y x +=
D 、2
37y
x -= 10、若不等式组3
x m
x ≤⎧⎨
>⎩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11.8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恰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如下图),若大长方形的宽为
8cm,则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 A .8cm 2
B .15cm 2
C .16cm 2
D .20cm 2
12. .如果不等式1>ax 的解集是a
x 1<,则( ) A 、0≥a B 、0≤a C 、0>a D 、0<a
二、填空题( 共24分,每小题3分)
13、若关于x 、y 的方程x m-1-2y 3+n =5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 ,n = 14、已知方程x mx 32=-的解为1-=x ,则=m 15、当=x 时,代数式
2
1
+x 与3-x 的值互为相反数。

16、不等式1330x ->的正整数解是
17、买了60分的邮票和80分的邮票共20张,用去了13元2角,则60分的邮票买了 枚,80分的邮票买了 枚。

18、不等式组2x+3>53x 2<4⎧⎨-⎩
的解集为 。

19、 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2人,
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这些学生共有 人. 20.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
321
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21、解方程(组)(每题5分,共15分)
(1)1
61
282=--+y y (2)⎩⎨⎧2x +3y =1,3x +2y =4.
(3)⎪⎩
⎪⎨⎧=++=-+=+-.1007670
2302z y x z y x z y x
22、解不等式(组)(每题5分,共10分)
(1)13(1)4()32
x x -<-- (2)解不等式组()x+5
x 2
x 3x 15
>⎧⎪
⎨⎪--≤⎩
并在数轴上表示出它的解集。

23.(7分)方程组⎩
⎪⎨⎪⎧3x -2y =7,
5x +2y =1的解满足方程2x -ky =10,求k 的值.
24.(8分)(2016·海南)世界读书日,某书店举办“书香”图书展,已知《汉语成语大词典》和《中华上下五千年》两本书的标价总和为150元,《汉语成语大词典》按标价的50%出售,《中华上下五千年》按标价的60%出售,小明花80元买了这两本书,求这两本书的标价各多少元?
25.(9分)某校为学生开展拓展性课程,拟在一块长比宽多6米的长方形场地内建造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大棚组成的植物养殖区(如图①),要求两个大棚之间有间隔4米的路,设计方案如图②,已知每个大棚的周长为44米.
(1)求每个大棚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现有两种大棚造价的方案,方案一是每平方米60元,超过100平方米优惠500元,方案二是每平方米70元,超过100平方米优惠总价的20%,试问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
26.(11分)(2016·凉山州)为了更好地保护美丽如画的邛海湿地,西昌市污水处理厂决定先购买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共20台,对邛海湿地周边污水进行处理,每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12万元,每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10万元.已知1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2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40吨,2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1080吨.
(1)求A,B两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每台分别可以处理污水多少吨?
(2)经预算,市污水处理厂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230万元,每周处理污水的量不低于4500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半期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B 3D 4A 5B 6C 7B 8B 9B 10D 11B 12D
二、填空
13、m=2 n=-2
14、m=1
15、53
16、1,2,3,4 17、14枚,6枚 18、1<x <2 19、48 20、-3<a ≤-2 三、解答
21、(1)解:3(y+2)-4(2y-1)=24 3y+6-8y+4=24 -5y=14 y=-145
(2)解:①+②×2,得7x-3z=0④
①×3+③,得x+z=10⑤
④和⑤联立方程组7x-3z=0
x+z=10 ⎧⎨⎩
解得x=37z ⎧⎨=⎩把x=3
7z ⎧⎨=⎩代入①得y=5 所以35
7
x y z =⎧⎪=⎨⎪
=⎩
22、(1)解:3x-3<4x-2-3 (2)解:解不等式①,得x <5
3x-4x <-2 解不等式②,得x ≥-1
-x <-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5 x >2 (数轴图略)
23、解:解方程组⎩⎨
⎧-=-+=+1726
52y x k y x ,得x=2k-18y k ⎧⎨=+⎩
因为x<0,y<0,所以
2k-10
80
k


+
⎩解不等式组得,k<-8
24、解:因为(x2-x+1)-( x2+2x+1)=-3x
所以当-3x>0即x<0时, x2-x+1>x2+2x+1 当-3x<0即x>时, x2-x+1<x2+2x+1
当-3x=0即x=0时, x2-x+1= x2+2x+1
25、解:把
x=-3
y=-1



代入②式,得b=10;把
x=5
y=4


⎩代入①式,得a=-1
所以原方程组为
515
4102
x y
x y
-+=


-=-
⎩解这个方程组得
x=14
29
5
y



=
⎪⎩
所以x-y=14-29
5
=
41
5
四、解应用题
26、解:设王老师这笔稿费有x元,根据题意,得
(x-800)×14%=420
解得x=3800
经检验,符合题意。

答:王老师这笔稿费有3800元。

27、解:(1)P=0.3x+200 Q=0.2x-200
(2)当x=900时,Q=0.2×900-200=-20
即当总产量达到900台时,没有盈利,亏了20万元。

(3)当Q>0时,开始盈利。

即0.2x-200>0,解得x>1000
当总产量超过1000台时,公司开始盈利。

28、解:(1)设A型台灯购进x盏,B型台灯购进y盏,根据题意得
x+y=5040652500x y ⎧⎨+=⎩解得x=3020y ⎧⎨=⎩
答:A 型台灯购进30盏,B 型台灯购进20盏。

(2)设购进B 型台灯m 盏,由题意得
35m+20(50-m)≥1400
解得m ≥
80
3
所以要使销售这批台灯的总利润不少于1400元,至少需购进B 型台灯27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