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概论 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非织造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非织造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 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 (1)纤维准备; (2)成网; (3)加固; (4)后整理。
纤维准备
成网
加固
后整理
第一章 概论 §1-1 非织造基本原理及发展简史
三、非织造材料的发展简史 (一)非织造材料的起源
非织造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古代游牧民族将动物毛发加水、尿或乳精等通过脚踩、 棒打等机械作用,来制作毛毡。今天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是 毡制品的延伸和发展。 据《文献通考》记载,中国宋代有“发蚕簇,有茧联属 自成被”的实践活动,利用“万蚕同结”制成过长2丈5尺, 宽4尺的平板茧。从原理上将讲,这种平板茧类似于今天的 纺丝成网法非织造材料。 1942年,美国某公司生产了化学粘合的纤维材料,命名 为“Nonwoven Fabrics”。
第一章 概论 §1-1 非织造基本原理及发展简史
2000年西欧非织造材料主要用途比例(按重量计)
9% 6%
35% 13%
2%
3% 3% 6% 1% 2%
2% 1%
2%
8% 7%
卫生用品 医疗手术 揩布、护肤 其它揩布 服装面料 衬里 制鞋、皮件 涂层底布 装饰、家用 地面铺设 液体过滤 气体过滤 建筑、屋面 市政地下工程 其它
3 2 111 2 4 1 2 1 5
3 2
5
浙江
广东
海南
河北
河南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山东
54
江苏
上海
江西
北京
江西
第一章 概论 §1-1 非织造基本原理及发展简史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2003年产量数与2010年预测数 (单位:万吨)

非织造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非织造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1、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并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答:1)多学科交叉。

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装备智能化,劳动生产率高3)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高,产量高。

4)可应用纤维范围广。

5)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6)资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

2、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答:1)纤维形成非织造材料的基本结构。

2)纤维作为形成非织造材料的加固成分。

3)纤维形成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3、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那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答:罗拉式梳理机和盖板式梳理机。

(1)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2)盖板式梳理属于连续式梳理,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罗拉式梳理属于间歇式梳理,对长纤维损伤较少(3)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会去除短纤维(4)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合,产量低。

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产量很高4、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答:纤维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后喂入主梳理机构,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后呈单纤维状态,在锡林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纤维从针布锯齿上脱落,由气流输送并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网。

5、气流成网形成的杂乱纤网是如何形成的?请分析其原理。

答:由于纤维有一定长度,在文丘利管中,其头、尾端处于两不同截面,又因为文丘利管是一种变截面管道,且管道截面面积从入口到出口逐步扩大。

因此纤维头、尾端速度是不同的,头端速度低于尾端速度,于是纤维产生变向,形成杂乱排列。

6、简述打浆的目的。

答:疏解作用:使纤维分散成单纤维。

水化作用:单纤维吸水后润涨,使浆粕形成胶体状。

分丝帚化作用:使纤维表面起毛,增加比表面,有利于纤维间缠结。

混合作用:使不同纤维、粘合剂和化学助剂从分混合7、湿法非织造材料与纸张有何异同?答:原料来源:湿法非织造材料原料的原料来源只要满足长度要求的纤维即可,纸张的原料来源是纤维素。

东华大学《非织造学》-试题例题复习

东华大学《非织造学》-试题例题复习

东华大学《非织造学》复习题1.非织造的基本工艺过程:纤维/原料的准备、成网、纤网加固、后整理2.非织造材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成网、纤网加固3.非织造材料按成网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干法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其中干法成网可分为机械梳理成网、气流成网。

4.纤网加固方法:化学粘合加固、热粘合加固、针刺加固、缝编法加固、水刺加固5.化学粘合法主要包括: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和溶剂粘合法四种。

6. 影响非织造材料性能的纤维表观性状特性有:纤维长度及长度分布、纤维线密度、纤维卷曲度、纤维横截面形状、纤维表面摩擦因数。

7.ES纤维是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

8.根据复合纤维不同组分在纤维截面上的分配位置,可将其分为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和剥离型等。

9.“CV”表示是指纤网的不匀率纤维在纤网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通常采用测定纤网不匀率的方法来反映纤网纵向和横向的不匀情况以及纤网总体不匀情况。

10.纤维杂乱度是指:纤网中的纤维沿各个方向排列的均匀程度。

11.短纤维成网工艺包括干法成网、湿法成网工艺。

12.干法成网加工中的准备工序,主要包括纤维的混合、开松、必要的油剂施加。

13.罗拉式梳理机通过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将短纤维梳理成由单根纤维组成的薄纤维网。

14.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罗拉式梳理机、盖板式梳理机15.气流成网可以形成杂乱度较高的纤网,纤网中的纤维基本上呈三维取向。

16.干法造纸是:先采用气流成网制备纤网,再经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的一种新工艺。

17.湿法非织造的生产过程由原料的准备、供浆、湿法成网、白水与纤维回收和干燥四大部分组成。

18.针刺机是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传动和控制机构、附属机构、机架等机构组成。

19.针刺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有: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和步进量。

20.保证刺针和纤网同步运动的方法是:针梁的椭圆型运动。

非织造学笔记(XYH)

非织造学笔记(XYH)

非织造学备课笔记第一章绪论1.1 非织造基本原理及发展简史一、非织造基本原理不同的非织造工艺技术具有各自对应的工艺原理。

但从宏观上来说,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艺过程来描述,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纤维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二、非织造材料的发展简史(一)非织造材料的起源非织造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二)现代非织造工艺技术发展(三)世界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业化生产。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发展重要时期。

第四阶段:90年代初至今,全球发展期。

1-2 非织造材料的定义与分类一、非织造材料的定义(一)国家标准(GB/T5709-1997)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为了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二)ISO9002 赋予的定义A manufactured sheet, web or batt of directionally or randomly orientated fibers, bonded by friction, and/or cohesion and/or adhesion, excluding paper (see note) and products which are woven, knitted, tufted, stitch-bonded incorporating binding yarns or filaments, or felted by wet-milling, whether or not additionally needled.The fibers may be of natural or man-made origin. They may be staple or continuous filaments or be formed in site.二、非织造材料的分类非织造材料的分类方法一般基于以下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即成网方法和加固方法。

非织造学

非织造学

非织造原理纺粘熔喷部分的考试重点熔融指数MFI: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min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血管中流出的质量,单位为g/(10min),熔体指数越大,流动性越好。

理论拉伸比:出拉伸辊的转速与入拉伸辊的转速的比值自然拉伸比:拉伸前丝的干重与拉伸后丝干重的比值螺杆压缩比:螺杆加料段最后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初一个螺槽容积比挤出膨化比:聚合物流体在膨化区最大直径与喷丝孔的微孔直径的比值泵供量:计量汞单位时间内输送熔体的质量计量泵的效率:容积效率与机械效率乘积1.熔融、干法、湿法纺丝的内容及特征:熔融纺丝是将高分子聚合物加热熔融,经挤出机熔体从纺丝孔挤出进入空气中,熔体细流在空气中冷却的同时,以一定速度拉伸变细变长,在该阶段高分子熔体细化同时凝固,而形成纤维后成网。

特征:卷曲速度高,喷丝孔少数少或中,无需回收工序。

2.熔体挤出细流的四种类型:液滴型,漫流型,胀大型,破裂型。

3.纺粘法工艺的生产特点、发展特点及与合成纤维生产的最大不同:纺粘法与合成纤维生产的最大不同是牵伸方式和后段生产,合成纤维采用机械牵伸,易控制,纺粘法基本用气流牵伸,较难控制,纺粘法后半段的铺网,热轧成布和卷取与合成纤维完全不同。

4.纺粘法聚合物原料的基本性质1)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布聚合物原料的分子量体现其聚合度的高低,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加工性能和成纤后的性能等具有明显的影响。

分子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丝束强力的提高,因此纺丝成网工艺要求聚合物原料的分子量适中,这样可得到粘度适当的熔体。

一般说,纤维强度随高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

2)高分子链结构对成纤高聚物性质影响主链结构:当聚合物主链结构引入双键时,由于诱导效应或共轭效应,而改变链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引入与主链原子不同价的原子、双键或环结构,则会改变链的柔性。

高聚物链的结构变化,均会改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改变链的构型和晶格,以及分子间距离。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三、非织造材料及其主要用途
• 非织造材料已广泛地应用到环保过滤、医疗、卫生、保健、 工业、农业、土木水利工程、建筑、家庭设施及生活的各 个领域。近年来开发了一大批新颖非织造新产品,如采用 聚四氟乙烯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经管式针刺工艺加工制造的 人造血管、人造食管等人造器官;采用海藻纤维经针刺加 工的高性能敷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特种活性纤维非织造 新材料,可特别有效地从工业废水中吸附回收重金属离子 和相关的毒离子;碳纤维针刺整体毡及碳/碳复合材料在 导弹、火箭头锥以及运载火箭尾喷管喉称中的应用(耐高 温、耐烧蚀);可完全降解的聚乳酸纤维非织造新材料, 可用作环保型的用即弃产品等。 • 功能性制品材料是非织造材料的一大主要领域,也是非织 造材料具有优势的领域,如医疗卫生保健用品(手术服、 防护服等),工业用品(过滤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 农业用品(如丰收布、培养基质等)建材用品(如防水材 料、隔热保温材料等)和土工合成材料等。当前及未来一 段时间内非织造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湿巾
(3)向其它领域渗透
非织造功能性制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纺织品应用领域, 已大量进入汽车、卫生保健、土木工程、建材、农业等领 域,如土工合成材料、高温气体过滤、手术服、尿布、防 水基材、汽车内饰件、农业丰收布等对各自的领域起了革 命性的影响。 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多样性、外观多样性、性能多样性决 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对非织造材料 的性能、结构和外观要求,科学地选择原料、工艺路线、 工艺参数等。 非织造材料也可分为用即弃型和耐用型两大类,用即弃 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用敷料、尿布、手术衣、防护服和湿 巾等;耐用型产品要求维持一段较长的重复使用时间,如 人造革基布、针刺地毯、土工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和床上 用品等。 下面分应用领域介绍非织造产品

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培训之非织造布知识讲解一、什么是非织造布非织造布是指利用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方法,将纤维形成的纤维网或片层,然后再采用黏合、缝合或结合等工艺手段而成的一种新型纺织品。

与传统的织造和编织布不同,非织造布具有纤维方向性强、结构疏松、透气性好、柔软舒适、吸水性强、耐磨、阻燃、隔音、隔热等特点。

非织造布广泛用于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

二、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纤维的预处理、纤维的成网、网与网之间的粘合、卷绕等主要工序。

纤维的预处理主要是指对原料纤维进行清洗、除杂、整理等处理,以保证纤维的质量和纯度。

纤维的成网是指将经过预处理的纤维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然后通过化学、物理或机械加工形成纤维网或片层。

网与网之间的粘合是非织造布生产中最关键的工艺,其目的是为了将纤维网或片层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热压、胶粘或针刺等方式进行粘合。

最后,对成品的非织造布进行卷绕,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切割和卷绕。

三、非织造布的分类根据纤维的性质和工艺的不同,非织造布可以分为热轧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水刺非织造布、针刺非织造布、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等几种主要类型。

热轧非织造布是采用纤维的熔融状态,通过热风形成纤维网。

熔喷非织造布是通过高速喷射熔融的聚丙烯或聚酯细纤维,形成纤维网。

水刺非织造布是采用高压水射流,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

针刺非织造布是通过针刺机,将纤维网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地毯、过滤材料、工程布等领域。

干法网格纺粘非织造布是通过纤维网与网之间粘合,并经过热轧、针刺等工艺形成的一种非织造布,具有高强度、高拉伸、柔韧性好等特点。

四、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非织造布由于其良好的性能特点,在医疗卫生、家居用品、建筑、农业、环保和工业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非织造布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口罩、手术衣、护理垫、湿巾等产品中。

非织造概论

非织造概论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二、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产品)的特点:原料广、成本低、性能优 非织造布(产品)的特点:原料广、成本低、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1、非织造技术的起源:源于传统纺织技术,如: 非织造技术的起源: 针刺法技术:源于制毡技术 纺丝成网法技术:源于天然平板茧 湿法非织造技术:源于造纸技术 干法成网技术:源于传统纺织加工来自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2、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可分为四个阶段 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 年代初到50年代中,为非织造工业的萌芽期: ) 世纪40年代初到 年代中,为非织造工业的萌芽期: 世纪 年代初到 年代中 特点:原料多 特点:原料多为纺织厂下脚料或再生纤维等;没有专门设 设 工艺为干法成网,化学粘 备(多用纺织设备改造);主要工艺 工艺 合或针刺加固;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15% 43%
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布 干法非织造布 其他类型非织造布
42%
目前世界非织造布产品分布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5、我国非织造布生产现状
中国内地非织造布产量发展情况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0 199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产量/万吨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关于非织造布定义,主要来源于以下机构: 关于非织造布定义,主要来源于以下机构: ASTM(美国材料实验学会/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美国材料实验学会 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GB/T5709-1997) 我国国家标准 ISO9002(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DA (International Nonwovens and Disposable Association)(国际非织造布和用即 ( 弃物品协会) 弃物品协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
非织造布: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而互相结合职称的片状物
纤网定向度:纤网中呈纵向或横向排列的纤维量所占比例称为定向度。

针刺密度:单位面积纤网内所受到的刺针数。

速比:大锡林和工作辊或剥毛辊的线速比。

异形纤维:截面非圆形的的化学纤维。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干法成网的梳前准本工序主要包括配料、纤维的开清与混合和加油水。

2.非织造材料可以医用、服装用、工业用、国防用。

3.非织造梳理机针面的三大作用:分梳、剥取、起出。

4.针刺机对刺针要求精确、耐磨、光洁。

5.针刺固结法是利用刺针对纤维网进行反复穿刺来实现的。

6.针刺机主要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和输出卷取组成。

7.水刺头的排列方式分为平网式排列、转鼓式排列和转鼓加平网式排列。

8.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高、原料来源广、产品品种多。

9.热粘合的形式有点粘合、面粘合。

10.化学粘合热烘燥的方式有对流式、辐射式、接触式。

三、选择题(共30分,每题1.5分)
1、梳理机主要有两种,以下那种不是()
A 盖板式梳理机
B 杂乱式梳理机
C 罗拉式梳理机
2、针刺方法有两种,以下那种不是()
A 角度针刺
B 垂直针刺
C 斜向针刺
3、热风穿透式热粘合有两种,以下哪种除外()
A 单层平网热风穿透式B双层平网热风穿透式C单滚筒圆网热风穿透式粘合
4、一下哪种不是杂乱成网的方式()
A 杂乱辊式成网
B 杂乱牵伸式成网
C 杂乱揉搓式成网
5、烘燥方式有烘筒式、()、红外线干燥式。

A 吹干式B射线辐射式C热风式
6、湿法纤网课采用机械、化学粘合、()三种方法。

A 热粘合
B 物理粘合
C 药剂粘合
7、植针密度值()长针板上的植针数。

A 1cm
B 1m
C 10cm
8、湿法成网常用的成网方式有()、圆网式及复合式。

A 椭圆网式
B 斜网式C方形网式
9、纺丝工艺包括()、牵伸热气流速度以及熔喷温度。

A熔体挤出量B熔体配比 C 熔体选择
10、分丝方法有气流分丝法、静电分丝发、()。

A 物理分丝法
B 机械分丝法
C 化学分丝法
11、针刺机按加工纤网的状态可以分为()和主针刺机。

A预针刺机B辅针刺机C前道针刺机
12、针刺方式中的垂直针刺有向上刺和()。

A向下刺B斜向刺C 曲折刺
13、化学粘合热烘燥的方式有对流式、()、接触式。

A 滚筒式B辐射式C风干式
14、送往机构有压网辊式、()、双滚筒式。

A压网帘式B单滚筒式C罗拉式
15、刺针分普通刺针、()、侧向叉形针、叉形针。

A 双刺针
B 竖向针C单刺针
16、铺网方式有平行式叠网、()、组合式铺叠及垂直式铺叠。

A交叉式叠网B交错式叠网C间隔式叠网
17、喂入梳理机的纤维,有棉卷装、()和筵棉状三种形态。

A 网状B条子状C管状
18、纤维喂入梳理机的方式有称重式和()。

A定容式B定量式C定长式
19、常用的浸渍设备有三种:单网帘浸渍机、双网帘浸渍机、()。

A转移式浸渍机B平行式浸渍机C多网帘浸渍机
20、粘合剂按形态课分为溶液型、、泡沫型和固体型。

A 溶剂型B流体型C乳液型
四、是非题(共15分,每题1分)
(错)1.针刺频率指每小时针刺的次数。

(对)2.传热系数指表面温差为1摄氏度时,通过单位面积非织造布的热流量。

(对)3.喷丝速度指熔体从喷丝板毛细孔挤出的速度。

(错)4.热粘合加固纤网可以采用热轧粘合、热熔粘合、热压粘合。

(对)5.水刺法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纤维成网——预湿——水刺加固——烘燥——卷绕。

(对)6.针刺力是针刺过程中刺针穿刺纤网时所受到的阻力。

(错)7.针刺步进量指针刺机每进行一个针刺循环,纤网前进的距离。

(对)8.针刺力是针刺过程中刺针穿刺纤网时所受到的阻力。

(对)9.送网机构的作用是将铺好的纤网顺利地喂入针刺区。

(错)10.刺针形状主要有三种。

(错)11.非织造梳理机的分梳作用只发生在刺辊和给棉板间。

(对)12. 纤维常以筵棉状喂入梳理机。

(对)13.梳毛机的剥取作用发生在锡林和剥毛辊、剥毛辊和工作辊之间。

(对)14.非织造布又称为无纺布、不织布。

(对)15.婴儿用尿不湿、尿垫就是非织造产品
五、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
1.请简述热粘合加固的特点。

(1)生产速度高(2)能耗高(3)产品的卫生性好(4)工艺灵活性大
2.请简述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作用。

(1)纤维形成非织造布的基本结构
(2)纤维形成非织造布的加固成分
(3)纤维形成非织造布的粘合成分
3.请简述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

(1)纤维/原料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
4.请简述非织造布原料选择的原则。

(1)按非织造布的使用要求来选择纤维
(2)按加工工艺和设备的要求来选择纤维
(3)按产品成本及其他要求来选择纤维
5.请简述水刺法非织造布的工艺过程。

(1)纤维成网(2)预湿(3)水刺加固(4)烘燥(6)卷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