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模电实验指导书

模电实验指导书

模电实验指导书模电实验指导书⽬录实验⼀常⽤电⼦仪器的使⽤ (2)实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器 (7)实验三负反馈放⼤器 (15)实验四直流稳压电源 (19)实验⼀常⽤电⼦仪器的使⽤⼀、实验⽬的1、学习电⼦电路实验中常⽤的电⼦仪器——⽰波器、函数信号发⽣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法。

2、初步掌握⽤双踪⽰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法。

⼆、实验原理在模拟电⼦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的电⼦仪器有⽰波器、函数信号发⽣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电表⼀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电路的静态和动态⼯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仪器进⾏综合使⽤,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观察与读数⽅便等原则进⾏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外界⼲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屏蔽线或专⽤电缆线,⽰波器接线使⽤专⽤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电路中常⽤电⼦仪器布局图1、⽰波器⽰波器是⼀种⽤途很⼴的电⼦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电信号的波形,⼜能对电信号进⾏各种参数的测量。

使⽤说明见附录1.2、函数信号发⽣器函数信号发⽣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波、三⾓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可达20V P-P。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函数信号发⽣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调节。

注意:函数信号发⽣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3、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作频率范围之内,⽤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为了防⽌过载⽽损坏,测量前⼀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量程。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函数信号发⽣器2、双踪⽰波器3、交流毫伏表四、实验内容1、⽤机内校正信号对⽰波器进⾏⾃检。

数字电子技术础实验指导书(第四版本)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础实验指导书(第四版本)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第四版本)答案实验一:二进制和十进制数转换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内容:•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数的定义;•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了解计算机中数字的表示方式。

实验器材•D型正相触发器74LS74;•全加器IC 74LS83N;•BCD码转十进制码芯片74LS85N;•多路数据选择器74LS139;•Logisim仿真软件。

实验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以及如何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二进制数是一种由0和1组成的数制。

要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从二进制数的最低位开始,将每个位上的数字乘以2的幂,幂的值从0开始,并以1递增。

2.计算结果得到的数值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例如,将二进制数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如下:(1 × 2^3) + (1 × 2^2) + (0 × 2^1) + (1 × 2^0)= 13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是一种由0到9组成的数制。

要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十进制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

2.将商除以2,得到新的商和余数,重复此步骤,直到商为0。

3.将每个余数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得到二进制数的表示。

例如,将十进制数13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过程如下:13 ÷ 2 = 6 余 16 ÷ 2 = 3 余 03 ÷ 2 = 1 余 11 ÷2 = 0 余 1余数从下到上排列为1101,即为二进制数13的表示。

实验步骤1.将电路搭建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2.打开Logisim仿真软件,导入上述电路图。

3.分别输入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并进行转换。

4.验证转换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分析我们使用Logisim仿真软件进行实验,输入了二进制数1101和十进制数13,进行转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学生姓名:所在系: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实验管理制度1.按教学要求教师要提前试做,并完成规定的实验。

2.实验地点:3.实验前的设备、仪器、器件材料等准备充分。

4.提前做好操作安全教育。

5.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爱护实验设施。

6.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课的任务与作用实验是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验证、开发的过程,是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手段,通过实验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各种元器件和设备的认识,为后续课学习,特别是实训课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掌握基本电路的组装、调试和参数测量方法,会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二﹚实验报告要求1.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2.按规定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记录尽可能真实。

3.实验报告中要求有对结果的分析,去伪存真。

4.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践教学课题指导及教学要求实验一基本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电流控制作用的原理。

(2)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对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影响。

(3)学会测量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内容:(1)调节基极电流的大小,观察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找出规律。

(2)输入交流信号,通过改变基极电位的大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3)分别使输出和输入固定电流,改变输入和输出电流,记录与其对应的电压值,并画出其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1KRSUS2.7KRL1-1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2.测试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电路图1-2三极管输入特性测试电路 IC图1-3三极管输出特性测试电路四、实验设备直流稳压电源一台,双踪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两块,电子电工试验台,电阻,电容,电位器,导线若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02射极跟随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02射极跟随器

实验四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参数的测量方法2.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二、预习要求1.熟悉射极跟随器的原理及特点。

2.结合教材练习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和交、直流负载线的画法。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射极跟随器电路如图4-1所示。

1.按图4-1连线。

检查无误后通电,准备测量。

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量令交流输入u s=0(即A点接地)。

调节R p使V E约在7V左右,测V C和V E并填入表4-1。

计算V BE、V CE,估算I E、r be。

设β=50~60。

图4-1V B(V) V E(V) V C(V) V BE (V) V CE(V)估算值I E(mA) r be(kΩ)3.理论计算根据图4-1中的元件参数,计算射极跟随器的电压放大倍、源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填入表4-2中。

A u1(R L=∞) A u2(R L=1k) A us1(R L=∞) A us2(R L=1k) R i R o4.测量A u、R i、R o保持R p不变,调节信号波发生器使其输出f=1kHz,u s=0.5V的正弦波,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入电压u i(B点对地电压)及空载输出电压u o1和负载输出电压u o2。

填入表4-3。

u s(V) u i(V) u o1(R L=∞) u o2(R L=1k) A u1A u2A s1A s2(1) 其中。

,,,so us s o us i o u i o u u uA u u A u u A u u A 12112211====与理论值比较。

(2) 计算s i s ii R u u u R -=和 s o o o R u u R ⎪⎪⎭⎫ ⎝⎛-=121,与理论值比较。

5. 电压跟随特性测试接入负载电阻,并在电路输入端加入f=1kHz 的正弦信号。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直至输出电压幅度最大(没有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测u i 和u o ,填入表4-4中。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经典)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经典)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7年1月制实验一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低频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示波器等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2、了解以上各仪器的工作范围及性能。

二、实验设备1、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2、毫伏表1台3、示波器1台4、万用表1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等,如图所示1、实验电路测量2、仪器仪表的工作范围3、低频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4、毫伏表用于测量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有效值;5、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6、万用表(指针式):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

四、实验步骤1、打开实验仪器的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

2、实验箱右侧有电压为12V、-12V、5V~27V等值。

并用万用表合适的直流电压量程测量校对以上各电压值。

测量并记录。

3、调节XD22A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范围”旋钮,使f=1KHz。

调节“输出衰减”“输出调节”旋钮,使低频信号发生器指示电压为3V(有效值),并用毫伏表中合适的量程测量在不同“输出衰减”对应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实际输出电压值。

XD22A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量程以“dB”量表示。

旋钮置于“0”dB时,输出电压为表头指示值,无衰减。

换算过程如下:dB=20|lgA|,A为衰减倍数,如,“输出衰减”旋钮置于0dB时,A=100=1,此时表头的任何指示值都乘以1,表示输出没有衰减,输出电压为表头指示值;又如:“输出衰减”旋钮置于10dB时A=100..5=0.333倍,此时表头的任何指示值都乘以0.33,便是输出电压有效值。

练习“输出衰减”旋钮,表头指示电压5V 测量并记录:五、调节示波器的有关旋钮,使荧光屏出现一条扫描线,即可把被测信号加入到示波器Y 轴输入端,便可观察到信号波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类)
(二)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1、 从低频信号发生器引出 Vi=1mV, ƒ=1KHZ 的输入信号,首先调整最佳静
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第一、第二级输出电压波形,同时调整 Rp1 及
Rp2 使输出的幅度最大不失真,此时静态工作点即为最佳静态工作点。 2、 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测量并记录第一、第二级输出电压Vo1和Vo2, 计算Av,Av2,和Av,测量并记录第一、第二级的静态工作点Q,Q2。填入 表 4-1。
决?
(a)
(b)
(c)
实验三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 学习两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 3、 学习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电路原理图
Rp1
C1
Rb1
+
Vi
-
RC1
C2
C3
T1
Vc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Vi2
-
+EC=12V
Rb21 Rp2
双踪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三. 验内容和步骤: 1、使用练习 (1)DA16-1 型晶体管毫伏表: 正确选择量程开关,通电予热,进行电气调零。 (2) YB4320A 型 双踪示波器: 首先将示波器旋钮置于正确位置,启动示波器,调节有关旋钮, 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
(2) 启动信号放生器,调节其输出信号电压值和频率值。 用 YB4320 双踪示波器观测,并用 DA16-1 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 器输出的各种幅度的正弦信号。
Rb21 C4 +
R R b22
e
Ce Vc2
RL
-
图3-1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信息工程系实验前准备:常用电子仪器使用1、实验目的: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模拟电路实验箱的各模块。

2、实验内容: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各实验仪器的配合使用情况。

为接下来实验做准备。

例如:为了掌握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练习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1KHZ】【幅值】【5V】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并用示波器显示读数。

3、实验要求:熟练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各实验仪器的配合使用情况。

4、主要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模拟电路实验箱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晶体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以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2、掌握电阻参数的变化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进一步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实验箱(台)2、示波器3、毫伏表4、数字万用表5、信号发生器三、预习要求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及其静态工作点。

2、了解负载变化及集电极电阻的变化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并计算静态工作点按图1-1接线。

将输入端对地短路,调节电位器RP2,使VC=3V,测量静态工作点VC、VE、VB及Vb1的数值,记入表3-1中。

按下式计算IB 、IC,并记入表1-1中。

表1-12、改变R L ,观察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在实验步骤1的基础上,把输入端与地断开,接入f=1KHz 、Vi=5mv 的正弦波信号, 负载电阻分别取R L =2K Ω、R L = 5.1K Ω和R L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 在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测量V i 和V 0,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 o /V1,填入表1-2中。

表1-23、改变R C ,观察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取R L=5.1K ,在实验步骤2的基础上,把R C 换成3K ,重新测量V i 和V 0,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V o /V 1,填入表1-3 中。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12-13-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12-13-1)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 低频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

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和脉宽T P 。

幅值U m 、峰峰值U P-P 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 P-P 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U=2m U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

用方法。 2 •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 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 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 1 — 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 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 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交流奄伏表 直流稳压电源

图1— 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 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 20V(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 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 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 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 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 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 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 um、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 4、周期T和脉宽TP。幅值 U、峰峰值UP-P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

Um、 1 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P-P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 U斗)。由于频率f=丄, V2 T

所以测出周期 T,即可算得频率。矩形脉冲电压,可用周期 T,脉宽TP和幅值Un三个参数来描述。TP与T 之比称为占空比。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检查示波器 1)扫描基线调节

接通交流电源(220V),开启示波器电源,输入耦合方式开关拨到接地端( GN端),进行光迹调节, 协调地调节示波器面板上的“辉度”、“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等旋钮,使屏幕的中心部分显示一 条亮度适中、清晰的扫描线。 2)校准“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上的方波“标准信号” (UP-P =2V, f=1000Hz )分别接到CH1或CH2端,调节垂直轴方向微调旋 钮(V/div的中心旋钮),使观测到的波形幅度读数为 2V。(一般情况V/div的中心旋钮右旋到头即为校准 状态)。然后调节扫描微调旋钮(在扫描开关旋钮的右侧) ,使观测到的T=1ms(—般情况扫描微调旋钮右 旋到头即为校准状态,根据 f=1000Hz,得T=1ms)。调节后,微调旋钮位置为标准“校准”位置,实验过程 中不能再调节,否则波形读数不准。 2. 正弦波信号的观察

1)频率的测定

通过电缆线,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口与示波器的 CH1插口相连,调节信号源的频率旋钮,使输 出频率分别为100Hz, 1KHz和20KHz;电压幅值为1V,从荧光屏上读得波形周期,记入表 1-1中。 表1-1

频率读数 项目测定 正弦波信号频率的测定

100Hz 1000Hz 20000Hz 示波器 t/div 位置 5ms/div 0.2ms/div 20us/div 一个周期占有的格数 2div 5div 2.5div

信号周期 10ms 1ms 50us 计算所得频率(Hz) :100 1000 :20000

(2)幅值的测定

调节信号输出幅值分别为有效值 1V、2V、2.5V (由交流毫伏表读得),频率周期为1KHz从荧光屏上 读得波形幅值,记入表 1-2中。 表1-2

交流毫伏表读数 项目测定 正弦波信号幅值的测定

1V 2V 2.5V 示波器 V/div 位置 0.5V/DIV 1V/DIV 1V/DIV 峰一峰值波形格数(格) 5.6DIV 5.6DIV P 7DIV

峰值(V) 1.4V 2.8V 3.5V 计算所得的有效值(V)H 1V 2V 2.5V

四、实验注意事项

1. 示波器的辉度不要过亮。

2. 调节仪器旋钮时,动作不要过猛。

3. 调节示波器时,要注意触发开关和电平调节旋钮的配合使用,以使显示的波形稳定。

4•作定量测定时,“ t/div ”和“ V/div ”的微调旋钮应旋置“校准”位置。实验二晶体管单管共射放大器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单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方法,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了解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 影响。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 实验原理 对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有足够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压波形失真要小。放大器工作时,晶体管应 工作在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选择不当,或输入信号过大,都会使输出电压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 实验电路如图2-1。

1、 电压放大倍数 Av=器 2 、输入电阻 &= 占 Rs U i I U s —U i s

3、输出电阻 R0 =(匕-1) R

L

U L

三、 预习要求 1 •熟悉实验原理电路图,了解各元件、测试点及开关的位置和作用。

2. 放大器静态、动态指标的理论计算和测量方法。

3 •根据电路参数估算有关待测的数据指标。

4•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调节并测量静态工作点

接通+ 12V电源、调节 R,使I C= 2.0mA (即UE = 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 3个电极对地电压 及用万用表测量 甩值。记入表2 — 1。 表 2-1 I C= 2.0 mA

测量值 计算值 UB (V) UE (V) UC (V) RB2 (KQ ) UBE (V) UCE (V) I C (mA 2.86 2.17 7.23 51.6 0.69 4.37 1.98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在放大器输入端 A点和地之间加入频率为 1KHz的正弦信号us,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 u。波形,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示波器测量 3组US、U、UO数据,绘画 uo和ui的波形和相位关系,记入表 2— 2。

表 2 — 2 I c= 2.0mA R- (K Q )

US(峰

峰值 V)

U(峰 峰

值 V)

UO( 峰峰 值 V)

A R R) Ui波形 Uo波形

OO 0.22 0.074 1.60 21.6 5k 2.4k 2. 4 0.22 0.074 0.80 10.8 5k 2.4k OO 0.25 0.082 1.75 21.3 5k 2.37 k 师

2. 4 0.25 0.082 0.88 10.7 5k 2.37 k \八

i OO 0.70 0.235 4.90 20.8 5k 2.4k

2. 4 0.70 0.235 2.45 10.4 5k 2.4k

3.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在第二步的实验电路中,由直流电压表测出 UCE值,记录输出波形。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 压uo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适当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 R,改变静态工作点,直到输出电 压波形出现较明显的饱和或截止失真,绘出所观察到的 Uo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 IC和UCE值,记入表 2-3中。每次测IC和UCE值时都要关闭信号源。

表 2 — 3 R L =8 1 C (mA UCE (V) UO波形 失真情况 晶体管工作状态

0.73 9.45 顶部失真 工作在截止区域

2. 0 4.8 正常放大 工作在放大区域

3.33 0.17 底部失真 工作在饱和区域

五、实验总结报告 1. 由表2-1所测数据讨论 甩对IC及UCE的影响,取3 =50,计算rbei及Aui,并与实测Aui进行比较。 2•由表2-2所测数据讨

论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3•由步骤3观测结果,讨论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若放大器的输出波形失真,应如 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