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硬度计技术报告
布氏硬度试验报告

布氏硬度试验报告1. 引言布氏硬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压入不同直径的钢球或钻头在被测试物体表面留下的印模的大小,来计算材料的硬度值。
本报告旨在介绍布氏硬度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材料的硬度特性。
2. 原理布氏硬度试验基于物质的形变行为,在试验中施加载荷,通过测量产生的印模面积来计算材料的硬度。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钢球或钻头:根据被测试材料的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钢球或钻头。
2.施加外力:将被测试材料固定在试验平台上,由试验机施加从小到大的外力。
3.测量印模面积:根据布氏硬度计量尺的刻度值,测量印模的最大直径,并计算印模的面积。
4.计算硬度值:根据公式计算布氏硬度值,即外力除以印模面积。
3.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清洁被测试的金属样品,确保表面干净。
2.准备布氏硬度试验机,检查机器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步骤二: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1.确定试验所需的的钢球或钻头。
2.设置试验机的初始压力和压力递增量。
步骤三:进行试验1.将被测试样品放置在试验平台上。
2.按照设定的压力递增量,逐渐增加压力。
3.当达到设定的终止压力时,停止施压。
4.使用布氏硬度计量尺测量印模的最大直径。
5.计算印模的面积。
6.记录试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计算每个试验点的布氏硬度值,并绘制硬度-压力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趋势和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曲线的斜率,可以判断材料的硬度变化趋势。
斜率越大,表示硬度越高。
2.在试验中观察到的突变点或剧烈变化的地方,可能是材料发生变化的临界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5. 结论通过布氏硬度试验,我们可以得到被测试材料的硬度值,并通过硬度-压力曲线分析材料硬度的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了解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并对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以上是布氏硬度试验报告的演示,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具体报告内容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数据进行填充和修改,以准确反映所进行的实验及实验结果。
布氏硬度试验工作总结

布氏硬度试验工作总结
布氏硬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硬度测试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布氏硬度试验中,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载荷并测量其产生的印痕大小来确定材料的硬度值。
这种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等材料的硬度评定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布氏硬度试验工作时,首先需要准备好试验样品和硬度测试仪器。
然后根据材料的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压头和载荷,将试验样品放置在硬度测试机上,并施加一定的载荷。
在载荷施加后,通过显微镜或硬度计来测量印痕的直径,然后根据布氏硬度公式计算出材料的硬度值。
在进行布氏硬度试验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的准备,试验样品的表面应该平整、清洁,并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或表面处理层。
2. 载荷的选择,根据材料的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载荷,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印痕的测量,印痕的测量应该在载荷卸载后立即进行,避免印痕的形状和尺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4. 结果的分析,根据测试结果评估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并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材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总的来说,布氏硬度试验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硬度测试方法,它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布氏硬度试验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硬度特性,为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布氏硬度实验报告

布氏硬度实验报告布氏硬度实验报告引言: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布氏硬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通过对材料表面施加一定压力,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布氏硬度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的硬度特性。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本次实验使用的硬度计为布氏硬度计,其主要由压头、刻度盘和支架组成。
2.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材料的样品,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材料。
3.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测样品放置在水平台上,并调整支架使其与样品表面垂直。
(2) 施加压力:使用硬度计的压头,以一定的压力施加在样品表面上,保持一定时间,使压头完全压入样品表面。
(3) 测量压痕直径:将刻度盘放在压痕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压痕的直径,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金属材料的硬度特性: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因其内部结构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铁、铝和铜三种常见金属材料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铁的布氏硬度值最高,铝次之,铜的硬度最低。
这与金属的晶体结构有关,铁具有较为紧密的晶格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硬度;而铜的晶体结构较为松散,故硬度较低。
2. 陶瓷材料的硬度特性: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高硬度,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瓷砖和陶瓷块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瓷砖的布氏硬度值较高,而陶瓷块的硬度较低。
这是因为瓷砖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硬质颗粒,而陶瓷块中则含有较多的填充剂,导致硬度降低。
3. 塑料材料的硬度特性:塑料材料的硬度通常较低,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链状结构和间隙。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聚乙烯和聚苯乙烯两种常见塑料进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聚苯乙烯的布氏硬度值较高,而聚乙烯的硬度较低。
这是因为聚苯乙烯分子链更加紧密,而聚乙烯分子链较为松散,导致硬度差异。
结论:通过布氏硬度实验,我们研究了不同材料的硬度特性。
布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范例

布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范例一、引言硬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各种材料的机械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布氏硬度测试是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之一,通过在试样表面施加压力,测量压入的钢珠或钻头的深度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在布氏硬度测试中,存在着测量不确定度,即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评定布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提供合理的测量范围。
二、测量方法与仪器本次实验采用了常见的布氏硬度测试方法,使用了市场上常见的布氏硬度计进行测量。
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测试,遵循了硬度计的使用说明,并对硬度计进行了合适的校准和调试。
三、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在本次实验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的不确定度:1)试样表面状态:试样表面的几何形态、粗糙度等会影响布氏硬度实验结果;2)试样尺寸:试样尺寸会直接影响硬度因素的大小,较小的试样更易受到应力集中导致误差;3)试验员技术能力:不同试验员之间的操作技术差异可能导致不确定度的差异;4)仪器仪表误差:硬度计的精度、灵敏度等参数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2.实验数据分析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多个试样进行布氏硬度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硬度测试值。
通过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分散度。
3.不确定度计算根据测量数据的分析,按照不确定度评定公式,计算出不确定度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等。
同时对影响变量的不确定度进行综合,得到最终的测量不确定度。
四、结果和讨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得到了本次布氏硬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结果显示,在所使用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条件下,本次测量的不确定度为±0.5HRC。
通过对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布氏硬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较小,说明所使用的测试方法和仪器条件较为准确和可靠;2.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范围和可接受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布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范例

金属布氏硬度测量结果及不确定度评定报告1.测量方法简述1.1测量方法及评定依据:GB/T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231.2-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GB/T231.3-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1.2环境条件符合GB/T231.1-2009所需的温、湿度要求,实验室温度:(XXX)℃,相对湿度:(XXX)%。
1.3测量仪器XXX布洛维硬度计,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1.4被测对象70×40×20mm的标准试样1.5测量过程在布氏硬度计处于受控状态下,按照方法标准规定对70×40×20mm的标准试样进行硬度试验,测得硬度值。
2.数学模型的建立维氏硬度试验测量结果的数学模型可写为:y=x,式中,x为被测样块硬度读出值。
3.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3.1试验重复性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2硬度计压痕测深装置分辨力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3硬度计计量溯源(使用标准硬度块)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4硬度计示值误差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5压痕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6试验结果数据修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u rep4.1试验重复性所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rel用受控的布洛维硬度计,严格按照GB/T231.1-2009标准在试块上重复进行10次试验,其原始测量数据见表1。
标准差为:S i平均值_11ni i X X n ==∑按GB/T231.1-2009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对试样(HBW2.5/187.5)进行三次测量,测量数据为:XXX XXX XXX 。
于是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XXX ,三次测量平均值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rel u rep ==。
4.2硬度计压痕测深装置分辨力所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rel u y根据GB/T231.1-2009和GB/T231.2-2002标准对布氏硬度测试及布氏硬度计的规定,压痕测量装置的分辨力为±XXX ,故(d)XXX rel u =,又由GB/T231.2-2002知()2(d)rel rel u y u =,所以:()XXX rel u y =4.3硬度计计量溯源(使用布氏标准硬度块)所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rel u b由GB/T231.3-2002可知,当压痕直径>1mm 时,布氏标准硬度块均匀度的最大允许值为XXX %,则()rel u b =4.4硬度计的示值误差所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rel u red由GB/T231.2-2002可知,HBW2.5/187.5小于225时,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为±XXX %,则()rel u red =4.5压痕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所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rel u r经计量部门校准的读数显微镜(扩展不确定度为XXX μm ,k =2,从而可知: ()rel u r =4.6试验结果数据修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rel u x试验结果的修约间隔为1 HBW2.5/187.5,按均匀分布考虑,所以修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rel u x =5.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rel u c因试验重复性、硬度计的不确定度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彼此独立不相关,且根据数学模型,传播系数C i =ix y∂∂=1,所以按照分量方和根的公式进行合成。
材料硬度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硬度试验法的应用范围。
2. 掌握正确使用硬度计的方法。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金属材料硬度测试结果,分析其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另一较硬材料压入表面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硬度测试方法主要有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布氏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维氏硬度计- 读数放大镜- 硬度试块若干- 铁碳合金退火试样若干(2010mm的工业纯铁,20、45、60、T8、T12等)- 2010mm的20、45、60、T8、T12钢退火态、正火态、淬火及回火态的试样2. 实验材料:- 20、45、60、T8、T12钢- 工业纯铁四、实验内容与方法1. 布氏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于布氏硬度计的试样台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
- 启动布氏硬度计,使压头以一定的载荷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载。
- 观察试样表面压痕,用读数放大镜测量压痕直径。
- 根据压痕直径和载荷,计算布氏硬度值(HB)。
2. 洛氏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于洛氏硬度计的试样台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
- 启动洛氏硬度计,使压头以一定的载荷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载。
- 观察试样表面压痕,根据压痕深度和压头类型,读取洛氏硬度值(HR)。
3. 维氏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于维氏硬度计的试样台上,调整压头与试样表面的距离。
- 启动维氏硬度计,使压头以一定的载荷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后卸载。
- 观察试样表面压痕,用读数放大镜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
- 根据对角线长度和载荷,计算维氏硬度值(HV)。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对比:- 布氏硬度试验:适用于黑色、有色金属原材料检验,也可用于退火、正火钢铁零件的硬度测定。
- 洛氏硬度试验: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后产品性能检验。
布氏硬度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
布氏硬度计检定装置 2014年12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2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2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 )
五、环境条件…………………………………………………………………………( 4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5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6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10 )十一、结论……………………………………………………………………………( 11 )十二、附加说明………………………………………………………………………( 11 )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上
级
计量标准
本所计量标准
工作计量器具
标准布氏硬度计
8-650HBS(W)
不确定度δ≤%δ≤%
标准布氏硬度块
示值误差:△≤±%, ±%, ±% 均匀度: U≤%,%,%,%,%
工作硬度计
示值误差:△≤±%
1111
1212
1313
1414
1515。
硬度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掌握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硬度测定方法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另一较硬物体压入表面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材料的耐磨性、抗压性和韧性等。
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和维氏硬度试验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标准硬度块、试块、钢球、金刚石压头等。
2. 试剂:无水乙醇、酒精、石油醚等。
四、实验步骤1. 布氏硬度试验(1)将标准硬度块和试块放置在布氏硬度计的工作台上,调整高度,使压头与试块表面接触。
(2)打开布氏硬度计的电源,启动压头,使其以一定的压力压入试块表面。
(3)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后,停止压头,取出试块。
(4)观察试块表面产生的压痕,测量压痕直径。
(5)根据压痕直径,查表得到试块的布氏硬度值。
2. 洛氏硬度试验(1)将标准硬度块和试块放置在洛氏硬度计的工作台上,调整高度,使压头与试块表面接触。
(2)打开洛氏硬度计的电源,启动压头,使其以一定的压力压入试块表面。
(3)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后,停止压头,取出试块。
(4)观察试块表面产生的压痕,根据压痕深度,查表得到试块的洛氏硬度值。
3. 维氏硬度试验(1)将标准硬度块和试块放置在维氏硬度计的工作台上,调整高度,使压头与试块表面接触。
(2)打开维氏硬度计的电源,启动压头,使其以一定的压力压入试块表面。
(3)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后,停止压头,取出试块。
(4)观察试块表面产生的压痕,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
(5)根据压痕对角线长度,查表得到试块的维氏硬度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布氏硬度试验:试块1的布氏硬度值为HBS,试块2的布氏硬度值为HBS。
(2)洛氏硬度试验:试块1的洛氏硬度值为HRB,试块2的洛氏硬度值为HRB。
(3)维氏硬度试验:试块1的维氏硬度值为HV,试块2的维氏硬度值为H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样本标准差 s p
0.894
1.000
uH m HBS
0.516
0.577
3.2 输入量 H b 的标准不确定度 uH b 的评定
输入量 H b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以下两部分构成:定度硬度块的工作基准布氏硬
度计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uH b1 和标准布氏硬度块稳定度引起的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硬度计的测量重复性 标准硬度块
工作基准硬度计 硬度块稳定度
︱ ci ︱· uxi
HBW 10/3000
0.516 0.601
HBW
HBW 10/1000
0.577 0.370
标准不确定度(HB)
HBW 10/3000 0.516
ci
HBW
10/1000
0.577
1
0.601
0.370
0.483
0.239
P t95 50 2.01 , P t95 100 1.984
则扩展不确定度为
U 95 t95 uc h
HBW10/3000 标尺: HBW10/1000 标尺:
1.3 测量标准:标准布氏硬度块(均匀度:1.0%~2.6%,上级证书给出)。 1.4 被测对象: 布氏硬度计,最大允许示值误差为±3.0%。 1.5 测量方法
用符合 JJG147-2005《标准布氏硬度块检定规程》中周期检定常用的硬度块[包括(150~ 250)HBS(W)10/3000、(75~125)HBS(W)10/1000(以下简称 HBS10/3000、HBS10/1000) 对布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进行示值测量,在每一硬度块上重复测量 5 次(Ф10mm 钢球为 3 次),5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和硬度块标准值之差即为硬度计的示值误差。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
sp 5
m
vH m v j 3 10 1 2710mm钢球 j 1
表 3-2-70 各标尺标准差及 uH m 的计算结果
硬度标尺
单次实验标准差 s j
HBW10/3000 0.942 0.882 0.816 0.475 1.054
HBW10/1000 1.154 1.106 0.882 0.942 0.882
标尺的单次实验标准差按下式进行计算,得到合并样本标准差 s p ,计算结果见表 3-2-70。
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 :
s p
1 m
m
sj2
j 1
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 5 次(Ф10mm 钢球为 3 次),以该 5 次测量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结果见表 3-2-70。
自由度为
uHm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 量 标 准 名 称 布氏硬度计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 建立计量标准目的 二 、 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 、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 、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 、 环境条件 六 、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 、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 、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 、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 、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十 一 、 结论 十 二 、 附加说明
uH b2 。
3.2.1 定度硬度块的工作基准布氏硬度计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uH b1 的评定
标准布氏硬度块是在工作基准布氏硬度计上标定的,工作基准布氏硬度计不确定度由 定值证书给出, 采用 B 类方法进行评定。
工作基准布氏硬度计校准证书给出其扩展不确定:对试验力大于等于 1839N
(187.5kgf)级为 0.7%;对试验力小于 1839N(187.5kgf)级为 1.2%,包含因子 k 3。 HBS10/3000、HBS10/1000 和 HBS2.5/187.5 标尺为
核查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yi
变化量 yi yi1
允许变化量
结论
考核人员 一次性使用的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 测量过程简述
1.1 测量依据:依据 JJG150-2005《金属布氏硬度计检定规程》。
1.2 测量环境条件:室温 (10-35) C 。
级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社
(8~650)HBW
会
不确定度 :U=0.4HR(k=2)
公
用
计
量
标
准
定度
本
单
标准布氏硬度块
位
测量范围:(8~650)HBW
计
量
U=1.3% k=2
标
准
直接测量法
下
一
级
计
金属布氏硬度计
金属布氏硬度计
金属布氏硬度计
量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
器
≤125HBW
>225HBW
125<HBW≤225
1年
要
配
套
塞尺
( 0.02 ~ 八组 1.00)mm
Ⅱ级
成都 /
1年
设
备 校验棒
Ф11.5 (0~100) MPE:
mm
mm
±0.01mm
/
1年
读数显微 镜
JC-10
MPE: 154 ±0.01mm
济南八一 光学仪器
厂 154
1年
机械秒表
806
(0.01~ 900)s
一等
上海秒表 厂 24868
1年
u re l
Hb1
0.7% 3
0.23%
HBS10/3000 标尺: uHb1 210 0.23% 0.483 HB
HBS10/1000 标尺: uHb1 104 0.23% 0.239 HB
估计
uHb1 为 uHb1
0.10,则自由度 vHb1
1 2
uuHHb1b1
2
50 。
211
2
210
3
211
4
211
5
211
6
210
7
210
8
211
9
211
10
210
y
210.6
s(yi )
n
(yi y)2
i 1
n 1
结论
0.52 合格
备注 试验人员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布氏硬度计检定装置 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考核时间
测量值( ) 测量次数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布氏硬度计主要适用于铸铁、钢材、有色金属等硬度的测定。此外可以用于塑料 等某些非金属材料硬度的测定, 为保证洛氏硬度值的传递准确可靠,需要建立洛 氏硬度计的检定工作。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用一定直径的硬度合金球在规定的试验力的作用下压入试件表面,经过一定的试 验力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留在试件表面所承受的平均压力来表示的布氏 硬度值。 布氏硬度计的试验范围上限为 650HBN 布氏硬度试验的球压头的材质为硬质合金。布氏硬度符号是 HBW,用以区别的 压头使用钢球的符号 HB 或 HBS。
按韦尔奇—萨特思韦特公式,则自由度为
v(Hb )
u 4 Hb
u 4 H b1 vHb1
u 4 Hb2 vHb2
HBS10/3000 和 HBS2.5/187.5 标尺: vH b
0.549 4 0.439 4 0.330 4
95
50
50
HBS10/1000 标尺: vHb 92
veff
0.792 4 0.5164 0.6014
98
27
95
veff 42
对于 HBW10/3000 标尺、HBW10/1000 标尺,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veff 统一
估算为 50,对最终结果不会有太大影响。 4.5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置信概率 P=95%,按有效自由度 veff ,查 t 分布表得到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 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
h Hm Hb
灵敏系数 4.2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c1
h H m
1
c2
h H h
1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见表 3-2-71.
表 3-2-71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
uxi
不确定度来源
uH m uHb uH b1 uH b2
uc h 0.5162 0.6012 0.792HB uc h 0.5772 0.3702 0.685HB
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veff 按下式计算:
veff
uc 4 h c1uH m 4 c2uHb 4
vH m
vH b
HBW10/3000 标尺: HBW10/1000 标尺: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8~650)HBW 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U=1.3% (k=2)
五、环境条件
序号 项 目
要求
1 温 度 (10~35)℃
2
磁场
无磁场干扰3456实际情况 (10~35)℃
无磁场
结论 合格 合格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上
一
布氏硬度计基准装置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
名称
量
型号
测量 范围
不确定度或 准确度等级 或最大允许
误差
制造厂及 出厂编号
检定或校准 机构
检定周 期或复 校间隔
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