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期末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石家庄市长安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部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组我国部分气候干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厚的砂石覆盖层,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右为砂田西瓜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右中西瓜比较甜,与图左中各环节描述对应正确的是()A.①较强,②较弱B.①较弱,②较弱C.②较强,③较强D.②较强,④较弱2.砂石覆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合理的是()A.阻碍地表水下渗B.加强风力侵蚀C.减缓土地荒漠化D.加剧水土流失下图为某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为动力因素形成B.②控制下多晴朗天气C.甲为低纬东南信风D.乙为温暖湿润的气流4.受乙丙交替影响形成的典型植被为()A.B.C.D.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其与传统的“铁公基”(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完成下面小题。
5.“新基建”产业在我国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①科学技术进步②地方政策支持③产业链条完备④消费市场庞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新基建”()A.建设资金投入少B.可降低客运效率C.能孵化更多新职业D.对乡村地区没有影响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1月份海平面气压分布。
N海域鱼类资源丰富,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渔汛期。
虾类、头足类海洋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的特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月份,N海域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是()A.西南风、湿润B.西南风、干燥C.东北风、湿润D.东北风、干燥8.N海域5-10月形成虾类、头足类渔汛期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径流C.水温D.光照“隐形消费空间”是一种小微商业形式的城市实体消费空间。
其隐藏在城市楼宇之中,在城市公共空间(街道或商场)没有门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体育休闲等到店体验型消费为主要内容。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城市自然地理环境B. 城市人文地理环境C. 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D. 城市经济发展模式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
A. 自然增长率B. 机械增长率C. 政策导向D. 科技进步3.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通常被划分为住宅区的是()。
A. 工业用地B. 商业用地C. 居住用地D. 公共设施用地4. 城市规模的划分通常基于()。
A. 人口规模B. 经济总量C. 地理面积D. 行政级别5. 城市交通规划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交通效率B. 减少环境污染C. 缓解交通拥堵D. 促进经济发展6. 城市生态系统中,起到空气净化作用的主要是()。
A. 建筑物B. 道路C. 绿地系统D. 水体7.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主要表现为()。
A. 人口过剩B. 资源短缺C. 环境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8. 城市规划中,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A. 拆除重建B. 修缮保护C. 限制开发D. 市场化运作9. 城市群是指()。
A. 相互独立的城市集合B. 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集合C. 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集合D. 行政管理统一的城市集合10.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它关注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__________的关系。
2. 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__________。
3.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__________是城市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通常包括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4. 城市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__________和城市空间的__________。
5. 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__________原则,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
城市地理学试卷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卷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①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斯特尔斯B廖什C克里斯泰勒D戈特曼②城市近域推进演化模型中第四时期首位城市体系的表现是()A绝对集中B相对集中C相对分散D绝对分散③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有()A区域差异变大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C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④霍伊特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是()A普查法B残差法C区位商法D正常城市法⑤城市基本活动引起的一种放大机制称作()A加数效应B除数效应C乘数效应D减数效应⑥以下不是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特色的是()A理论基础B资料矩阵C方法论D多变量分析法⑦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中K=4体系依据()原则A行政原则B市场原则C交通原则D最优原则⑧以下不属于城市空间分布类型阶段的是()A离散阶段B极化阶段C扩散阶段D聚合阶段⑨下列不属于城市土地特征的是()A自然特征B经济特征C法律特征D社会特征⑩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不包括()A多层次商业中心B带状商业网点C市场化商业区D专门化商业区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⑴廖什的需求圆锥理论提出()越远,()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⑵城市空间分布发展与演变的阶段性是()、()、()、();⑶学术界一般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 )、()、();⑷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⑸空间扩散的三种基本类型()、()、();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⒈大都市带⒉城市群⒊城市职能⒋首位城市⒌城镇体系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㈠、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㈡、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五、论述题(14分)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2*10)1、关于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p22、城市地域包括什么。
P213、4、5 中心地理论是谁提出的、基于什么原则提出的、k值(六边形)p204—2106、弗里德曼:城市化过程区p557、城市化类型p69—718、城市规模结构p163—1659、城市职能p14110、空间扩散类型p199二、名词解释(4道或者5道题)1、城市群p272、城市职能p1443、集聚经济p484、空间相互作用p1915、郊区化p73三、简答题(10*4)1、城市土地特点p252—2532、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之间的区别p1443、区位商的计算p1344、霍尔关于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的主要阶段p76四、论述题(二选一,以第一题为主)1、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城市,分析其产业结构和职能特征。
杭州产业结构分析从产值和劳动力两个方面: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供给方面:资金投入、商品供应状况、技术因素需求方面:消费需求三产业所占比重:第一产业比重处于平稳发展阶段,波动较小。
第二产业在21世纪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都在上升。
一直居于上者的第二产业逐步被第三产业取代,但是两者的比重还是很大。
(随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一现象和资产投入和商品供应状况、技术杭州的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杭州究竟应发展哪些产业?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
我以为重点应为三大产业:旅游产业(含会展等)、IT产业和文化产业(含动漫等)。
这三大产业前景无限且互相联系渗透,又无污染最适合杭州的人文环境。
把“服务业优先”战略定为完善杭州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确认要把服务经济打造成杭州的“首位经济”。
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十大行业与杭州城市气质相符,代表了未来杭州城市发展的方向,是杭州城市再次向前进发的新引擎。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08

城市地理学答案在解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习的反思和 改进。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在实践中的价值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城市地理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答案ab08的参考答案
城市地理学答案ab08 的题目是“简述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地理学答案ab08的 答案是“城市地理学是 研究城市形成、发展、 区域特征和空间组织等 方面的学科,主要包括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 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 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内 容”。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 的关系
添加副标题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答案ab08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城市地理学概述
02 城市地理学试题
03 城市地理学答案 ab08
04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 答案的关系
05 城市地理学试题与 答案的实践应用
城市地理学概述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和分布的学科。
它涉及到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以及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地理学对于了解城市发展规律、规划城市未来、解决城市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地理条件
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
城市人口与文化特征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试题与答案的相互影响
试题的难易程度影响答案的质量和评价标准 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试题的难度和出题水平 试题与答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试题与答案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和两部分。
2、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3、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成三类:即、和政治性转运。
4、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6、美国按照1990年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和两部分组成,两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7、1949年捷夫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首位度D、首位比2、扇形模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学说是提出的。
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厄尔曼3、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4、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B、统计描述方法C、统计分析方法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5、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C、城市边缘区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社区和社会区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城市均质性和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图说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S型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初一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我国的四大名山的是:A) 泰山B) 红山C) 雁荡山D) 五台山答案:A) 泰山2. 下列属于我国五大河流的是:A) 长江B) 黄河C) 秦岭D) 扬子江答案:A) 长江 B) 黄河3. 西安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四川B) 陕西C) 广东D) 湖南答案:B) 陕西4. 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的珠穆朗玛峰是:A) 滑雪B) 峡谷C) 高山D) 沙漠答案:C) 高山5. 下列城市中,属于我国特大城市的是:A) 北京B) 青岛C) 银川D) 沈阳答案:A) 北京二、填空题1.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___山东半岛___。
2. 我国的最高峰是___珠穆朗玛峰___。
3. 黄河是我国的___第二长的河流___。
4. 我国的华北平原位于___我国的东部___。
5. 长江是我国最___长的河流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并简要介绍其中一座名山的特点。
答案:中国的四大名山是泰山、华山、庐山和衡山。
其中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泰山海拔1545米,被誉为“五岳之首”,因其独特的山形和壮丽的景色闻名于世。
泰山顶上有著名的南天门、北天门、玉皇顶等景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泰山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请描述黄河在我国的流经路线及其中重要的支流。
答案: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9个省份和自治区。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的重要支流包括伏流、增流、子长河、七里河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四、解答题1. 描述我国的五大气候类型并简要介绍其中两种气候类型的特点。
答案:我国的五大气候类型包括寒温带季风型气候、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地中海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夏气候。
寒温带季风型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充沛;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地区,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城市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3、城市职能和城市性质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5、中心商务区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2、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简述中心地理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和首位度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中心商务区4、城镇体系5、生长极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简述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及前景。
2、简述中心地理论。
3、简述城市土地利用三模式。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5分)1、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异,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首位度: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区出现的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远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的城市化过程。
3、城市职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
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是现状。
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目标。
4、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5、中心商务区: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
目前CBD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二、问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1、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城市的中心是商业会聚之地,农民初进城市时,为了找工作方便,便居住在中心商业区附近,后来以零售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中心区向外膨胀,市民也向外迁移。
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是早期建造的旧房子,其中一部分被零售商业所侵占,一部分为低级住宅、小型工厂、批发商业及一些货仓的过渡地带,这一带也是新来移民居住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①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斯特尔斯B廖什C克里斯泰勒D戈特曼②城市近域推进演化模型中第四时期首位城市体系的表现是()
A绝对集中B相对集中C相对分散D绝对分散③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有()
A区域差异变大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C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④霍伊特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是()A普查法B残差法C区位商法D 正常城市法⑤城市基本活动引起的一种放大机制称作()A加数效应B除数效应C乘数效应D减数效应⑥以下不是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特色的是()
A理论基础B资料矩阵C方法论D多变量分析法⑦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中K=4体系依据()原则A行政原则B市场原则C交通原则D最优原则
⑧以下不属于城市空间分布类型阶段的是()A离散阶段B极化阶段C扩散阶段D聚合阶段⑨下列不属于城市土地特征的是()
A自然特征B经济特征C法律特征D社会特征⑩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不包括()
A多层次商业中心B带状商业网点C市场化商业区D专门化商业区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⑪廖什的需求圆锥理论提出()越远,()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⑫城市空间分布发展与演变的阶段性是()、()、()、();
⑬学术界一般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⑭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⑮空间扩散的三种基本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
⒈大都市带⒉城市群⒊城市职能⒋首位城市⒌城镇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
⑪、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⑫、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
五、论述题(14分)
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