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糖代谢答案

合集下载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

糖代谢试题及答案

第8章 糖代谢B. 甘油酸—1, 3-二磷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葡糖-1-磷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果糖—1,6-二磷酸及甘油酸—1, 3-二磷酸 5 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 A.全过程是可逆的 B.在细胞质中进行 C 生成38分子ATP D.不消耗ATP E.终产物是CQ 和水 6. 下列哪一种酶不参与糖异生过程 A. 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果糖-1, 6-二磷酸酶D.丙酮酸激酶 E 葡糖-6磷酸酶 7. 磷酸戊糖途经的主要产物是A. NADPH + H +和甘油—3-磷酸B. NADPH+ H +和 FADH + H +和核糖-5-磷酸 D. NADPH+ H +和葡糖6-磷酸+ H +和匍萄糖8. 糖酵解途径中生成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氧化, 因为 A. 乳酸不能通过线粒体 B.这样胞液可保持电中性C.丙酮酸脱氢酶系在线粒体内 D.丙酮酸与苹果酸交换E.丙酮酸在苹果酸酶作用下转变为苹果酸9. 果糖— 6-磷酸转变为果糖— 1,6-二磷酸,需要 E. 乙酰辅酶A 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缩合 1 2.在下列反应中,哪一种与胰岛素的作用无关一、 单项选择题1.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的辅酶是A. TPP D. FMN2.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健酶是 A.糖原磷酸化酶 D.己糖激酶 3 不参与糖酵解作用的酶是 . A.己糖激酶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B. CoASHE .NADP +B •糖原合酶 E.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激酶E.醛缩酶+C 分支酶C.果糖磷酸激酶-14.糖酵解时哪些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基团( P ),使ADP 磷酸化生成ATPA.甘油醛-3-磷酸及磷酸果糖C.甘油酸—3-磷酸及葡糖—6-磷酸 A . ATP 及果糖—1 , 6 —二磷酸酶 C. ATP 及果糖磷酸激酶—1 E. 磷酸己糖异构酶及醛缩酶10. 糖酵解时丙酮酸还原为乳酸,所需的A. 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催化脱氢C. 柠檬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E. 丙酮酸脱氢酶催化脱氢11. 三羧酸循环的起始反应是A. 乙酰辅酶A 与草酰乙酸缩合B. A DP 及果糖磷酸激酶— 1 D. ADP 及果糖—1, 6 —二磷酸酶 NADH+H + 来自 B.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脱氢 D. 乳酸脱氢酶催化脱氢B. 丙酮酸与草酰乙酸缩合 D. B.促进糖的氧化D.促进糖原分解A. 促进葡萄糖向脂肪和肌肉细胞转运C.促进糖转变为脂肪E 抑制糖原分解13. 以下哪一组酶为糖酵解的关键酶A. 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葡糖-6-磷酸酶B. 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1,丙酮酸激酶C •己糖激酶,果糖—1 , 6—二磷酸酶,丙酮酸激酶 D. 己糖激酶,醛缩酶,丙酮酸激酶:E. 果糖磷酸激酶 -1 ,丙酮酸激酶,葡糖 -6-磷酸酶 14. 血中葡萄糖可直接来自分子乳酸彻底氧化生成的 ATP 分子数是21.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不含有A. FADB. NAD +D. 辅酶AE.硫辛酸 22.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单位的直接供体是C. 葡糖-1-磷酸A. 葡萄糖―― 果糖—1, 6—二磷酸B. 果糖— 1 , 6 —二磷酸 --- 磷酸丙糖C. 磷酸丙糖― -T 丙酮酸D. 丙酮酸―― -T 乳酸E.丙酮酸―― 乙酰 CoA26.在肝外组织(如肌肉组织) 中,葡萄糖—6—磷酸不能进入下列糖代谢途径 A.糖酵解 B. 糖的有氧氧化 C 磷酸戊糖途径 D.糖异生E. 糖原合成E 葡糖-6-磷酸 D .GDPG 25.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一反应过程为耗能阶段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转变为核糖— 5—磷酸过程中,还可产生分子 NADH +H + 分子 NADH +H + 分子 NDPH +H +分子 NADPH +H +分子 C02 28.磷酸戊糖途径A.是体内产生CQ 的主要来源B.可生成NADPH+ H +,作为供氢体参与合成反应A.吸收的糖和肝糖原分解 C. 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E.糖异生和葡萄糖的氧化15 具有抑制糖异生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B.肾上腺素D.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生长素16.关于糖的有氧氧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是 CO 2和H 2OB.吸收的糖和肌糖原分解D.肌糖原分解和脂肪酸转变 C 胰高血糖素 B.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E.葡萄糖氧化成 CO 2及H 20时可生成12分子ATP 17. 与二氧化碳变化无关的酶促反应是 A. 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C. a -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B.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D.柠檬酸合酶反应 18. 在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 1 次 次 次 D. 4 次 E. 6 次 A . 2 或 3 D. 36 或 3820. 下列物质彻底氧化生成 A.葡糖-6-磷酸B. 17 或 18 E. 12 或 24 ATP 最多的是 B.果糖-1, 6-二磷酸 C. 15 或 12 C 甘油醛-3-磷酸 C 生物素C •是体内生成糖醛酸的途径D •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E.可生成NADPH + H +后者经电子传递可生成 ATP 分子乙酰辅酶A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可产生 ATP 分子数A. 9 30. 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胰岛素的作用B.己糖激酶的Km 低 C 葡萄糖激酶的 Km 低 D. 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E 血糖低时,肝糖原自发分解为葡萄糖32.肾上腺素分泌时,并不发生下列哪种代谢变化A.肝糖原分解加强B.肌糖原分解加强C.血中乳酸浓度增高D.糖异生受到抑制E.脂肪动员加速 34. 下列哪种酶是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中共有的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1 , 6 —二磷酸酶 D.己糖激酶 E.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35. 与肌肉组织比较,肝脏能够将糖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主要具有下列特殊的酶活性 A.糖原磷酸化酶 B.脱支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49. 糖酵解、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等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乳酸 B.丙酮酸 磷酸葡萄糖 50. 可直接发生脱氢 (氧化)磷酸化生成高能化合物的是D.分支酶 E 葡糖—6 —磷酸酶 37.丙二酸能阻断糖的有氧氧化,因为它A.抑制柠檬酸合成酶B.抑制琥珀酸脱氢酶 D.抑制丙酮酸脱氢酶 E.抑制糖酵解途径38. 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 A.转变为丙氨酸 B.异生成葡萄糖 D.还原成乳酸 E.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 40.胰岛素降低血糖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结果,但不包括 A.促进葡萄糖的转运 B.加强糖原的合成 D.抑制糖原的分解 E.加强脂肪动员. 41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引起蚕豆病 A.内酯酶 D 转酮基酶42.以生物素为辅酶的是A. 丙酮酸激酶D.苹果酸酶44.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是 A .NADPH+H +D .FADH 2B.磷酸戊糖异构酶E.葡糖-6-磷酸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B .NADH+H +E .CoASH45.肝细胞中催化葡糖— 6—磷酸生成葡萄糖的酶是 A. 葡萄糖激酶 D.葡糖-6-磷酸酶 B.己糖激酶E 葡糖-6-磷酸脱氢酶 46.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一个是可逆的 A.糖原磷酸化酶 D.丙酮酸激酶 B.甘油酸—3—磷酸激酶E.果糖—1 , 6 —二磷酸47.由葡萄糖进行酵解,催化其第二步不可逆反应的酶是A .葡萄糖激酶B.丙酮酸激酶 C 阻断电子传递 C 进人线粒体氧化供能C.加速糖的有氧氧化C 磷酸戊糖差向酶C 丙酮酸羧化酶C .FMNH 2C 磷酸化酶C.己糖激酶C 果糖—6—磷酸激酶-1 D.甘油酸—3 —磷酸激酶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D. 6-磷酸果糖. , 6-二磷酸果糖A.琥珀酰 CoAB.甘油—3—磷酸 C 甘油醛—3—磷酸 D. 甘油酸- 1, 3-二磷酸 E. 甘油酸- 2,3-二磷酸 51. 下列物质彻底氧化时,生成 36或38分子ATP 是哪一个 A. 葡萄糖 B. 丙酮酸C. 硬脂酸D. 柠檬酸E. 乙酸 CoA 52. 关于糖原合成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糖原合成全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是葡萄糖的直接供体C. 糖原分支形成需要分支酶的催化D •糖原合酶能简单地催化 2个葡萄糖分子以a -1, 4糖苷键相连E •糖原合酶的催化反应是不可逆的二、多项选择题2.糖有氧氧化时,伴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有 A.葡萄糖T 葡糖—6 —磷酸C .甘油酸-1,3-二磷酸T 甘油酸—3 —磷酸E. 琥珀酰辅酶A T 琥珀酸 3.以下为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酶A .丙酮酸B .乙酰辅酶AC .草酰乙酸D .柠檬酸E 异柠檬酸 &葡萄糖进行糖酵解与有氧氧化所净生成的 ATP 数之比为 A . 1 : 9 B .1:12 C .1:18D .1:19E . 1 : 15 9.丙酮酸脱氢酶系的产物是A .乙酰CoAB . CO 2C . NADH + H +D .NADPH + H +E E . FA DH 210.糖在体内可转变成的物质有 A .糖原 B .脂肪 C .胆固醇D .核糖E .水、二氧化碳和 ATP 11.能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有 A .大脑 B .肾脏 C .肝脏D .肌肉E .心脏1 2.以辅酶或辅基形式参与糖代谢的维生素有B.果糖-6-磷酸T 果糖-1 , 6-二磷酸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T 丙酮酸A .葡萄糖激酶 B. 果糖磷酸激酶— 1 C. 甘油酸— 3—磷酸激酶 D. 丙酮酸激酶 E.己糖激酶 4.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那些酶促反应可生成CO 2 ( )B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C.a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反应E .琥珀酸脱氢酶反应5 •糖酵解过程中,消耗 ATP 的反应有A .糖原T 葡糖—1 —磷酸C.果糖-6-磷酸T 果糖-1, 6-二磷酸E.甘油酸-2-磷酸T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 关于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正确的是A .底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产物有ATP E.底物是丙酮酸7. 下列化合物中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有 D .苹果酸脱氢酶反应 B .匍萄糖T 匍糖—6—磷酸 D.甘油醛-3-磷酸T 甘油酸-1 , 3-二磷酸 B.产物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 .产物有丙酮酸A .维生素 CB .维生素 B i C.维生素 B 2 D .维生素PP E.泛酸 13. 三羧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 A .柠檬酸合酶 B .顺乌头酸酶 C.异柠檬酸脱氢酶 D .延胡索酸酶 E.-酮戊二酸脱氢酶系14. 在丙酮酸羧化支路中,使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需下列酶 A .丙酮酸羧化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 丙酮酸激酶 E. 苹果酸酶15. 糖酵解过程中由甘油醛— 3 —磷酸脱氢产生的 NADH + H +去路有 A. 在缺氧情况下,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 在有氧条件下,进人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产生 ATP C. 作为供氢体,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D. 参与生物转化E. 抗氧化,保护细胞膜结构与功能16. 在糖酵解中直接产生 ATP 的反应是由哪些酶催化的 A .己糖激酶 B.丙酮酸激酶 D. 甘油酸-3-磷酸激酶 E .葡萄糖激酶 17. 三羧酸循环中琥珀酸转化为草酰乙酸的中间产物是A .延胡索酸 B.苹果酸D .柠檬酸 E.异柠檬酸18. 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时,经过三次脱羧反应分别是A .苹果酸酶反应B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D.a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反应E.柠檬酸合成酶反应 19. 下列关于糖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D .促进糖异生 E. 促进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4.乳酸循环的意义是A .有利于回收乳酸B .防止酸中毒C 补充血糖C .草酰乙酸脱羧酶 C.果糖磷酸激酶-1 C.a -酮戊二酸 C .丙酮酸脱氢酶系反应 A .整过程可以在细胞质或线粒体内进行 B . C . 1 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过程只能产生 2 分子 ATP E.糖酵解全过程是可逆的D . 无需氧的参与 终产物为乳酸20.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两种重要产物A . NADH+H + B. NADPH+H +D. 脱氧核糖— 5—磷酸E. 核糖 21 .a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是 A .琥珀酸 B .琥珀酰辅酶 A D. NADPH +H +E . CO 222. 下列关于糖的有氧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C . 1 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分解,产生 36 或 38 分子 ATPE. 脱氢反应需要 NADP +作为受氢体23. 糖有氧氧化中进行氧化 (脱氢)反应的步骤是 A .异柠檬酸fa -酮戊二酸 C.琥珀酸f 延胡索酸 C. 核糖— 5—磷酸C . .NADH +H +B .终产物是CQ 和H 20 D .需氧的参与B.a -酮戊二酸f 琥珀酰 CoA D .丙酮酸f 乙酰 CoAD .生成1分子FADfE .生成3分子NADH + H +29. 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功能 A .氧化供能B. 提供四碳糖及七碳糖C. 提供磷酸核糖,是体内核苷酸合成的原料D. 生成NADPH+ H +,是脂肪酸、胆固醇合成反应中氢原子的主要来源E 苹果酸T 草酰乙酸35.在下列哪些酶催化的反应中可以产生或消耗 CO 2 A .丙酮酸羧化酶 B .异柠檬酸脱氢酶 C.丙酮酸脱氢酶系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 .苹果酸脱氢酶36. 糖原合成必需下列酶的催化 A .分支酶 B .糖原磷酸化酶 C.糖原合酶D .脱支酶E. UDPG 37. 糖原分解必需下列酶的催化 A .分支酶B .糖原磷酸化酶C.糖原合酶D.脱支酶 E.葡糖—6 —磷酸酶38. 与产能有关的糖代谢途径有 A .糖异生 B .糖原分解 C .磷酸戊糖途径D .糖酵解E .糖的有氧氧化三、填空题1. 糖耐量曲线的横座标为 —————— ,纵座标为 ——————。

整理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糖代谢说课讲解

整理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糖代谢说课讲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2.Q酶 (Q-enzyme)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4.发酵 (fermentation)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10.D-酶(D-enzyme)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二)英文缩写符号: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4.F-1-P(fructose-1-phosphate)5.G-1-P(glucose-1-phosphate)6.PEP(phosphoenolpyruvate)(三)填空题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精品文档.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生化题_第十章 糖代谢

生化题_第十章 糖代谢

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第十章糖代谢一、是非判断题1、ATP是果糖磷酸激酶的变构抑制剂。

2、沿糖酵解途径简单逆行,可从丙酮酸等小分子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

3、发酵可以在活细胞外进行。

4、催化ATP分子中的磷酰基转移到受体上的酶称为激酶。

5、糖酵解过程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6、变位酶和差向异构酶是同工酶。

7、葡萄糖激酶受G-6-P 负调节。

8、哺乳动物无氧时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9、柠檬酸循环是分解与合成的两用途径。

10、联系糖原异生作用与三羧酸循环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11、TCA中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生成的是ATP。

12、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以形成谷氨酸。

13、线粒体中存在两种异柠檬酸脱氢酶分别以NAD+和NADP+为电子受体。

14、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硫辛酸→FAD→NAD+。

15、TCA循环可以产生NADH和FADH2,但不能直接产生ATP。

16、2,6-二磷酸果糖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别构活化剂,可消除ATP 对它的抑制。

17、所有来自磷酸戊糖途径的还原能都是在该循环的前三步反应中产生的。

18、动物体内的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物质。

19、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应是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反应。

20、分解糖原的去分枝酶和转移酶是同工酶。

21、糖原合成时需要糖原起始合成酶及引发蛋白参与。

22、控制糖异生途径关键步骤的酶是丙酮酸羧化酶。

23、转醛酶的作用机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形成希夫氏碱。

24、在糖类物质代谢中最重要的糖核苷酸是ADPG。

25、葡萄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专一性强,亲和力高,主要在肝脏用于糖原合成。

二、选择题1、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2、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A.F-1-P B.F-6-P C.F-D-P D.G-6-P3、醛缩酶的产物是:A.G-6-P B.F-6-P C.F-D-P D.1,3-二磷酸甘油酸4、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起作用: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己糖激酶E.果糖1,6-二磷酸酯酶5、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P使ADP生成ATP:A.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1-磷酸葡萄糖及1,6-二磷酸果糖D.6-磷酸葡萄糖及2-磷酸甘油酸6、关于酵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与ATP形成复合物Mg2+-ATP参加磷酸化反应B、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进行C、砷酸盐可抑制糖酵解进行D、2,3-二磷酸甘油酸作为辅助因子起作用E、最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7、C1 被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分子经EMP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后,同位素标记可能出现在丙酮酸的哪一个C 原子上?A、C1;B、C2;C、C3;D、都可能;E、都不会8、糖酵解中限速步骤有关的酶是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醛缩酶;E、丙酮酸激酶9、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A.CO2+H2O+ATP B.乳酸C.丙酮酸 D.乙酰CoA10、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A.柠檬酸B.乙酰CoA C.琥珀酸D.α-酮戊二酸11、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A.α-酮戊二酸B.琥珀酰C.琥珀酸CoA D.苹果酸12、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述哪种物质?A.乙酰CoA B.硫辛酸C.TPP D.生物素E.NAD+13、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延胡索酸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14、生物素是哪个酶的辅酶: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羧化酶C.烯醇化酶D.醛缩酶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5、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索酸的酶是琥珀酸脱氢酶,此酶的辅因子是A.NAD+ B.CoASHC.FAD D.TPP E.NADP+16、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的最终途径B、丙酮酸脱氢酶系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乙酰CoA 及NADH 可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D、环中所生成的苹果酸为L 型E、受ATP/ADP 比值的调节17、丙酮酸脱氢酶受到哪些因素调控?A、产物抑制、能荷调控、磷酸化共价调节B、产物抑制、能荷调控、酶的诱导C、产物抑制、能荷调控D、产物抑制、酶的诱导、磷酸化共价调节E、能荷调控、酶的诱导18、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A.酮体生成B.脂肪合成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D.糖原合成E.以上都是19、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α-磷酸甘油B.丙酮酸C.乳酸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20、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异生C.糖的有氧氧化D.糖原合成与分解E.糖酵解21、丙酮酸羧化酶是那一个途径的关键酶:A.糖异生B.磷酸戊糖途径C.胆固醇合成D.血红素合成E.脂肪酸合成22、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A.丙酮酸B.3-磷酸甘油醛C.6-磷酸果糖D.1,3-二磷酸甘油酸E.6-磷酸葡萄糖酸23、三碳糖、六碳糖与七碳糖之间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A.糖异生B.糖酵解C.三羧酸循环D.磷酸戊糖途径E.糖的有氧氧化24、关于磷酸戊糖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碘乙酸及氟化物可抑制糖的氧化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受体为NADP+C、转酮酶需要TPP 作为辅酶D、该途径与光合作用碳代谢相同E、5-磷酸核糖是联系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关键分子25、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脂肪酸从头合成26、糖原合成酶的别构活化剂是()A、ADP;B、A TP;C、AMP;D、葡萄糖-1-磷酸;E、葡萄糖-6-磷酸27、糖原中一个糖残基转变为2 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A、1;B、2;C、3;D、4;E、528、在肝脏中二分子乳酸转变为一分子葡萄糖,需要消耗几分子ATP?()A、2;B、3;C、4;D、5;E、629、丙酮酸羧化支路中的丙酮酸羧化酶,需要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以外的所有因子?()A、生物素;B、Mg2+;C、乙酰CoA;D、草酰乙酸;E、ATP三、填空题⒈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和。

糖代谢习题答案

糖代谢习题答案

答案:一、选择题1. C2.A3.C4.B5.D6.B7.A,C8.B9.C 10.C 11.D 12、B 13.C 14.E15. b 16. b 17. e 18. c 19. c 20. a 21. b 22. b 23. a 24. e 25. e 26. d 27.c28. a 29. d 30. d 31. d 32. c 33. c 34. B 35.、d 36、d 37、d 38、d 39、c40、b 41、b 42、b填空题1.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2. 2,32; 3.4,NAD+,FAD;4.糖原合成酶,糖原磷酸化酶; 5、2、2 6、乳酸7、 12 1 8 、4 1 9.线粒体糖酵解10.、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11、 1 4二、判断题1.×2.×3.√4.×5.×6. v7. x8. v9. x 10. v 11. x三、简答题(略)4、答:空腹或饥饿时利用非糖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可维持血糖的浓度:糖异生是肝脏补充或恢复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调节酸碱平衡。

5、迅速供能;某些组织依赖糖酵解供能,如成熟红细胞等。

6、三羧酸循环中有四次脱氢,两次脱羧,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三羧酸循环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三个关键酶(异柠檬酸脱氢酶、а-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成酶);三羧酸循环中的中间产物包括草酰乙酸在内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是丙酮酸的直接羧化或者经苹果酸生成。

7、是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的最终代谢通路;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的前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分解成为乳酸并产生ATP的过程,由于该过程与酵母菌、细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醇发酵的过程相似,故之称为。

2.又称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

即在线粒体中,糖、脂、氨基酸等有机物代谢的共同中间体乙酰辅酶A首先与草酰乙酸合成柠檬酸,再经过脱氢、脱羧等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将乙酰辅酶A转变成CO2并生成NADH和FADH2的过程。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酵解(glycolysis):一个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例如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4.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之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Krebs 循环(Krebs cycle)。

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5.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是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6.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在分子内通过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酯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7.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糖代谢习题参考答案

糖代谢习题参考答案

《糖代谢》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B3. D4. D5. B6. D7. C8. E9. E10. D11. C12. D13. D14. B15. C16. B17. E18. E19. A20. D21. E22. E二、填空题1.葡萄糖;糖原 2. 磷酸戊糖;核苷酸 3. 异柠檬酸脱氢酶; a- 酮戊二酸脱氢酶4. 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5. . 1 ; 4 6. 肝糖原;肌糖原 7. 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8. 丙酮酸的生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酰 CoA ;乙酰 CoA 进人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9.硫辛酸胺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10.胰岛素 11。

无氧氧化 12。

胞浆;线粒体三、名词解释1.糖有氧氧化: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氧化生成CO 2 和H 2 O的反应过程。

2.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3.Krebs 循环: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代谢反应,乙酰基被彻底氧化,草酰乙酸得以再生的过程.4.糖酵解途径: 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丙酮酸,并产生ATP的过程称之为糖酵解。

四、问答题1.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是: 1. 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作为糖分解供能的补充途径。

2. 在有氧条件下,作为某些组织细胞主要的供能途径。

3.是糖的有氧氧化的前过程,亦是糖异生作用大部分逆过程。

4.糖酵解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2. 答:糖的有氧氧化包括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为精酵解途径:在胞浆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2 )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进人线粒体氧化脱羧成乙酸CoA. ( 3 )乙酰CoA 进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答:4. 三羧酸循环的要点:( 1 ) TAC 中有 4 次脱氢、 2 次脱羧及 1 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 2 )TAC 中有 3 个不可逆反应(3)有3 个限速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柠檬酸合酶)。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

糖代谢(客观题带答案)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酵解(glycolysis):一个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换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

2.发酵(fermentation):营养分子(例如葡萄糖)产能的厌氧降解,在乙醇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CO2。

在乳酸发酵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

3.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ADP或某些其它的核苷-5ˊ-二磷酸的磷酸化是通过来自一个非核苷酸底物的磷酰基的转移实现的。

这种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无关。

4.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之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Krebs 循环(Krebs cycle)。

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生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反应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5.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之磷酸己糖支路(hexose monophosphate shunt)。

是一个葡萄糖-6-磷酸经代谢产生NADPH和核糖-5-磷酸的途径。

该途径包括氧化和非氧化两个阶段,在氧化阶段,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核酮糖-5-磷酸和CO2,并生成两分子的NADPH;在非氧化阶段,核酮糖-5-磷酸异构化生成核糖-5-磷酸或转化为酵解中的两个中间代谢物果糖-6-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6.磷酸解(作用)(phosphorolysis):在分子内通过引入一个无机磷酸形成磷酸酯键而使原来键断裂的方式。

7.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由简单的非糖前体转变为糖的过程。

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7步近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须利用另外4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2.Q酶 (Q-enzyme)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4.发酵 (fermentation)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10.D-酶(D-enzyme)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二)英文缩写符号: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4.F-1-P(fructose-1-phosphate)5.G-1-P(glucose-1-phosphate)6.PEP(phosphoenolpyruvate)(三)填空题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22.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__________,它需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辅因子。

23.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_________,糖原分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4.植物中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需要多种酶协同作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糖代谢(编辑习题时删去答案即可)
一、名词解释
1.乳酸发酵: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形成乳酸的过程。

2.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3.糖尿: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糖代谢反常情况下,尿中有显著的葡萄糖或其它糖类出现的现象。

二、填空题
1. EMP途径中的第一个需要ATP参与的反应是__己糖激酶催化的,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是_甘油醛-3-磷酸激酶__催化的。

2.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净产生__2___个ATP,而有氧条件下净产生___8___个ATP,丙酮酸再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又可净产生___30___个ATP(NADH产生的ATP按整数计算)。

3.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4.丙酮酸脱氢酶所催化的丙酮酸氧化脱羧是葡萄糖代谢中第一个产生__CO2__的反应。

5.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__柠檬酸______,是由___柠檬酸合酶___催化产生的。

6.TCA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反应,分别是由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__和__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__催化的。

7.戊糖磷酸途径是__葡萄糖____氧化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在细胞的__细胞质___内进行。

8.通过戊糖磷酸途径可以产生_NADPH___和___核糖5-磷酸____等重要化合物。

9.糖酵途径中的三个调节酶是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10.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和6种辅助因子。

3种酶是丙酮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6种辅助因子分别是TPP、硫辛酸、 NAD、FAD、 CoA 、Mg2+。

11.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糖原分解的产物是D-葡萄糖和磷酸。

12.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异柠檬酸裂解酶__和_苹果酸合成酶__。

13.经长期进化后,高等真核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被精确地局限在细胞的特定部位,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行,糖酵解过程在细胞的细胞溶胶部位进行,TCA循环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部位进行,氧化磷酸化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部位进行。

三、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试从其中选出一个)
1.下列激酶中哪些参与了EMP途径,分别催化途径中三个不可逆反应?( D )
(A) 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 (B) 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C) 葡萄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D) 己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2.下列哪个途径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B )
(A) 糖酵解途径 (B) 三羧酸循环 (C) 戊糖磷酸途径 (D) 脂肪酸合成(从头合成)
3.糖原中一个糖基转变为2分子乳酸,可净得几分子ATP?( B )
(A) 1 (B) 2 (C) 3 (D) 4
4.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组分?( C )
(A) TPP (B) 硫辛酸 (C) FMN (D) Mg2+
5.下述哪种情况可导致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升高?( D )
(A) ATP/ADP比值升高 (B) CH3COCoA/CoA比值升高
(C) NADH/NAD+比值升高 (D) 能荷下降
6.用于糖原合成的葡萄糖—1—磷酸首先要经什么化合物的活化?( D )
(A) ATP (B) CTP (C) GTP (D) UTP
7. 下列哪一个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 (C)
(A) 果糖二磷酸酶(B) 丙酮酸激酶(C) 丙酮酸羧化酶(D) 醛缩酶
8. 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是:( D )
(A) ADP (B) 1,6-二磷酸果糖(C) ATP (D) 2,6-二磷酸果糖
9.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要的酶是:( B )
(A) 果糖二磷酸酶 (B) 葡萄糖-6-磷酸酶(C) 磷酸果糖激酶 (D) 磷酸化酶
10. 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D )
(A) 丙酮酸脱氢酶 (B) 顺乌头酸酶(C) 琥珀酸脱氢酶 (D) 异柠檬酸脱氢酶
11. 下列各中间产物中,那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 C )
(A) 丙酮酸 (B) 6-磷酸果糖 (C) 6-磷酸葡萄糖酸 (D) 1,3-二磷酸甘油酸
12. 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是(B)
(A) 糖异生 (B) 糖有氧氧化(C) 糖原分解 (D) 磷酸戊糖途径
13.三羧酸循环中哪一个化合物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 A )
(A) α-酮戊二酸 (B) 乙酰CoA (C) 琥珀酸 (D) 柠檬酸
四、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柠檬酸
2、丙酮酸
3、草酰乙酸
4、果糖-6-磷酸
五、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名称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1,6-二磷酸果糖
4.F-1-P(fructose-1-phosphate)果糖-1-磷酸
5.G-1-P(glucose-1-phosphate)葡萄糖-1-磷酸
6.PEP(phosphoenolpyruvat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六、简答题
1.写出糖异生作用中与葡萄糖分解过程不可逆的反应及作用的酶(要求写出几步非可逆反应)。

(1)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酶:葡萄糖-6-磷酸酶
(2)果糖-1,6-二磷酸→果糖-6-二磷酸酶:果糖-6-二磷酸酶
(3)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酶:丙酮酸羧化酶
(4)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2.简述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

(1)供给生物体能量。

(2)产生大量的NADPH,可供给组织中合成代谢的需要。

(3)产生的R-5-P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必需原料。

(4)戊糖磷酸途径是戊糖代谢的重要途径。

(5)戊糖磷酸途径与糖酵解和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6)戊糖磷酸途径是产生CO2的重要来源之一。

3.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通路?
(1)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糖合成的原料。

(2)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CO2和H2O。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脂合成的原料。

(3)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氨后合成必需氨基酸。

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代谢共同通路。

4.糖分解代谢可按EMP-TCA途径进行,也可按磷酸戊糖途径,决定因素是什么?
答:决定因素是能荷水平,能荷低时糖分解按EMP-TCA途径进行,这样可以产生较多的能量;能荷高时,可按磷酸戊糖途径进行,将能量转换成NADP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