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哈利波特营销案例分析资料
哈利波特文化市场营销案例

哈利波特的核心资源
版权是哈利波特得以成功运作的核心资源。罗琳在图 书首发前,利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与出版商、印刷 商、发行商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图书的版权、电影拍摄 权、衍生品的商品经营权等这些权利的存在才使得哈利波特 的市场运作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大化的攫取市场价值。 这种合作方式下,整合了众多在业界有较高实力的企业,集 合了众多公司的资源与优势共同将哈利波特产业、品牌做大 做强。
《哈利波特》图书的营销模式
(3)整合营销策略 哈利波特的系列丛书,在每部新书发售之前, 都会在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大肆刊登与之相关 的各种消息,占据了各大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 在促销过程中,网络媒体发挥了极其巨大的 作用。出版商联合了各大门户网站,建立了《哈 利波特》专区、哈利波特俱乐部就书中的相关内 容和情节进行交流探讨。据不完全统计,与哈利 波特相关的网站有 2000 多个,分为英文、中文 等等,同时与哈利波特相关的词条有上万条。所 有这些使得与哈利波特有关的信息铺天盖地传播 开来。
《哈利波特》图书的营销模式
4、促销策略方面,《哈利波特》的销售采取了多样化 的促销策略 。 (1)独特的首发仪式与名人效应 全球统一的首发时间 购书者可以获得与哈利· 波特形象相关的礼物。如特 质的 T 恤。 观看魔术表演活动。扮成封面上哈利波特的摸样,身 着黑色斗篷,手持魔法棒。在排队等候购书的顾客中 进行即兴的表演,从而将购书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哈利波特》电影的营销策划
(2)良好的电影拍摄质量的保证 为《哈利波特》电影拍摄投资的是好莱坞的时 代华纳公司,财力雄厚。时代华纳为拍摄《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的组建了世界一流的拍摄制作班 底,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音乐、美术、 化妆、录音、剪辑等。同时时代华纳公司为电影 的拍摄也配备了强大的明星阵容。时代华纳公司 决定要拍摄哈利波特电影后,便在全英国展开了 对哈利波特、赫敏、罗恩等小演员的海选活动, 所选的演员都是在外貌形态等方面尽可能的与原 著中相似;除此之外邀请了迈克· 甘本爵士扮演邓 布利多,邀请了艾伦· 里克扮演魔法课教授,鲁 伯· 海格扮演罗比· 科特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在 游戏市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哈利波特》系列游戏是由美国电艺 公司 Electronic Arts 旗下的不同工作室制作的。《哈利波特》每推出 一部电影,EA 公司便与之同步推出一款游戏,前后一共推出了 8 款。 同时,日本松下公司也获得了哈利波特的游戏版权,其与 EA 相 同也是与影片同步推出游戏,前后共推出了 8 款。EA 公司每推出一 部游戏则意味着卖掉 900 万个拷贝,而这个数字背后则代表的是数亿 美元的营业额。
浅析《哈利·波特》式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浅析《哈利·波特》式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毕业论文摘要:《哈利·波特》由出版开始, 电影、DVD、录像带、电视片、唱片、游戏、广告……周边产品不断扩展, 还有难以计数的玩具、文具、服装、食品、饮料、手机等成千上万种特许经营商品, 再到主题公园、主题旅游……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并且不断扩展、丰富, 产业的边际和界限不断模糊, 使哈利·波特插上了在全球翱翔的翅膀。
关键词:《哈利·波特》,产业链,营销战略;1 十年磨一剑:7部小说文本的陆续诞生《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 (J.K.Rowling) 于1997—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 共7卷。
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死圣》。
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为主要舞台, 描写的是主人公———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和冒险故事;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2 巨型产业链的延伸与开发哈利·波特的流行是美国式商业资本主导的文化传播全球化的一个成功实验。
短短十年, 《哈利·波特》形成一个超过60亿美元收益的产业链, 成为史上最成功的流行文化和商业品牌之一。
2.1 出版领域。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译成了70多种语言, 名列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系列。
成为有史以来销量第三名的书籍, 仅次于《圣经》和《毛主席语录》。
此外, 对于《哈利·波特》中出现的神奇动物、植物, 巫师故事等一系列魔法世界的事物, 也有出版社出版相应系列的书籍, 从而获得极好的收益。
《哈利波特》全程营销分析及其启示

2、产品本土化设计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YOU:身体使用手册》的产品研发团队针对性地设 计出符合本土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产品。例如,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皮肤特点,品 牌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人的护肤产品和美容美发产品。
3、营销活动本土化
除了产品本土化设计之外,《YOU:身体使用手册》还通过本土化的营销活 动来吸引本土消费者的。例如,品牌曾与多位本土知名明星合作,邀请他们作为 品牌代言人,并在本土多个城市举办了大型的宣传活动。此外,品牌还通过社交 媒体、直播等本土化的营销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
总之,《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故事情节和文学价值, 更得益于其全程营销的成功策略。《哈利波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让我们 看到了如何将一部外国作品成功地引入中国市场,并成为引领儿童文学市场复兴 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国内儿童文学机构来说,《哈利波特》的营销经验无疑具有 重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内容三
一、本土化定位
《YOU:身体使用手册》品牌在创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即针对本 土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符合本土文化、生活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在 营销策略方面,品牌也注重本土化的定位和运作。
1、了解消费者需求
在《YOU:身体使用手册》的营销团队中,有一支专门的市场调研团队,他 们负责通过调研、分析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等,为产品的研发、 设计和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哈利波特》的全程营销过程。从最初的引进,到最 终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哈利 波特》如何成功地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所有机构和营销人员的焦点。
在市场背景方面,《哈利波特》的引进,正值中国儿童文学市场逐渐复苏的 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阅读需求也日益增长。与此同 时,国内社逐渐意识到了儿童文学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始引进国外优秀的儿 童文学作品。《哈利波特》系列书籍的推出,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需求,成为了 引领儿童文学市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
哈利波特魔法产业链十年创造60亿美元市场

哈利波特魔法产业链十年创造60亿美元市场1在这个8月,突然间你一抬头,发现全世界都在读同一本书,看同一部电影。
2当J.K.罗琳脑海里灵机一闪、哈利-波特的魔法按钮开始启动。
这本起初连遭退稿的魔法故事,从1997年开始缔造出现代文坛最大的神话和创富传奇。
十年来,这神话还远远超出了出版领域,短短的十年已形成一个超过60亿美元收益的产业链,成为史上最成功的流行文化和商业品牌之一。
3哈利-波特绝无仅有的商业奇迹,近乎完美地诠释了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一全球化理念。
4出版5迄今为止,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前六部已被译成60多种语言,全球总销量已超过3.25亿册,成为有史以来销量第三名的书籍,仅次于《圣经》和《毛主席语录》。
6电影7《哈利-波特》迄今五部电影票房成绩累计达43亿美元。
此外,华纳公司宣布投资5亿美元,携手奥兰多环球影城建造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主题公园,预计于2009年~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8游戏9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更是游戏界迎来的大事,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上同时发行同名游戏。
其他衍生品10杜莎夫人蜡像馆与电影一同在全世界范围巡展。
各行各业制造商模仿电影魔法物品,如魔法扫帚、魔杖、摄魂怪、火焰杯三强赛中的火龙等玩具,霍格沃茨四个魔法学院各自的院服,魁地奇球服,波特的隐形衣等风靡全球,拥有巨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
11成功不偶然12《哈利-波特》具备了畅销书的所有元素魔幻、冒险、正义与邪恶、友情等等一应俱全,但问题是,拥有流行元素不仅仅可能通向超凡脱俗,也有可能通向庸俗和跟风。
罗琳聪明地把这些想象身边化、家常化谁没有被同学搞过恶作剧;谁没有被家长咆哮过;谁不希望读书写作业时可以得到一支速写笔,这些遭遇和愿望,不分读者年龄,难道不是人人都经历和暗暗希望的吗?正如许多商业品牌成功的奥秘一样,首先是文化本身,让《哈利-波特》这部文学作品轻易地突破了全球读者不同文化、种族和地域的界限。
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营销案例分析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从出版开始,到电影、DVD、录像带,再到饮 料、玩具、文具、游戏、服装等成千上万种特 许经营商品,再到主题公园,以及英格兰正在 策划中的哈利波特旅游业,哈利波特已经不再 是一个小说人物,而成为一个产业,一个最终 价值可能超过千亿美元的产业,创造儿童文学、 乃至小说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商业奇迹。
游戏: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 2007年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更是游戏界迎来的大事,首度在 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上同时发行同名游戏。
2
其他衍生品:杜莎夫人蜡像馆与电影一同在全世界范围巡展。各行各 业制造商模仿电影魔法物品,如“魔法扫帚”、魔杖、摄魂怪、火焰 杯三强赛中的火龙等玩具,霍格沃茨四个魔法学院各自的院服,魁地 奇球服,波特的隐形衣等风靡全球,拥有巨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
2001年11月,华纳兄弟公司出品了电影《哈利· 波特和魔法石》。
直接买断所有关于《哈利波特》的商品化经营权。一方面,这是好 莱坞巨头惯用的操作模式,另一方面,时代华纳本身曾经非常成功 地操作过《蝙蝠侠》等影片的商品化经营。
2002年,在美国加州一个特许经营权展会上,有80家公司向时代 华纳购买特许经营权,涉及到2000多种商品,为时代华纳带来10 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其作者J.K.罗琳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从身无分文到跻身10亿美元超 级富豪之列,成了比英国女王还要富有的女性, 也改变出版商和好莱坞 对儿童读物的看法。
从1997年第一本《哈利-波特》发行到现在的终结篇出版,10年间 《哈利-波特》已经从图书领域,伸展到影视、唱片、主题公园甚至 食品行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585亿美元。
哈利波特营销分析

“无论如何要阳光”定 律
霍普金斯说:我们被阳 光《、哈美利丽·波、特欢》乐的、故健事康虽、 成然功涉吸及引到,邪那恶么和就阴让暗我,们但 把惩通恶向扬这善些是事故事物的道基路调。指 给小说人中们处。处让洋每一溢条的协广作告都、 散关发怀欢与乐温的情气总息能,令回读避者悲感 伤到阴温郁暖的和东喜西悦。,展示好的 东西。战胜邪恶之类是必 须要有的原则。 魔法世 界里的真善美。
1997年,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横空出世 ,迅速席卷全球市场
2007年,完结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发行 ,历时十年,系列小说画上终点
被翻译成70种语言 累计销量三亿五千多册 位列出版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 J.K.罗琳已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靠写作收入过
亿的富豪
动态创新
图书——12亿美元 电影票房——64亿美元 影碟——39亿美元(前六
部) 电影播映权——10亿美元 视频游戏——15亿美元 周边产品授权——70亿美
元
与消费者一起成长 的品牌
• 也许你也曾热切盼望过猫头 《破一鹰•不也觉忧也了受哈知的许无,许常众利的来有虑自你规群·女信一的己也思来波孩天小再曾路打特惹,孩也被,造》恼你子不某其品的也了是个始牌营突。那似终,销然个乎瞄随方发无无准着式所某受突 众你群的的世成界长里,变品得牌复也杂随,着甚一起 成• 至也长令许。人你读恐也者惧曾和。试观你图众感一对到次主迷又人茫一公,次的 成地困长违惑经反,历校不感规知同所身措受。。这已经不 仅它的•让• 因赫了也也是成依你为敏…许许单为附脸…,一你你纯了。红就样也也对一心像,曾曾书种跳哈你发为本情利已现众内结、经哥人容,罗长哥的的一恩大的猜好种和朋疑奇情友感,感 到愤怒
它,是一种近乎恐怖的销售量
电影产品的营销方式

电影产品的营销方式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摘要】本文将从营销学角度探析论述电影《哈利·波特》系列在市场上取得瞩目成功的一些原因。
本文从商业模式的角度,通过对文化产业中哈利·波特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十二种营销成功的相关方法,除去一些客观因素,也进一步分析了口碑营销、粉丝营销、饥饿营销、反向营销和品牌营销几大营销手段,并结合这几种手段与电影营销的联系,最终探析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通过怎样的市场运作和营销手段而取得巨大成功的。
哈式营销给我们的启示是,它将目标顾客、价值主张、营销模式与盈利模式集合,形成利益最大化,又添加新式营销手段,与时俱进汲取销售精华并去其糟粕,让哈利·波特电影的竞争力跟上时代潮流,不被淘汰,活力永驻。
【关键词】哈利·波特电影;营销手段;饥饿营销;反向营销一、引言2011年,备受瞩目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于7月15日在美国上映(内地8月4日),凭借终结篇的号召继续席卷全球的票房神话,成多国票房冠军,首映周末三天在北美地区狂收1.68亿美元,并以4.7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高的首映票房。
这是属于《哈利•波特》系列的完美落幕。
自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在英国出版以来(2000年登陆中国),迅速在全世界引起一股魔法热,这是属于哈利·波特的狂潮。
而其系列电影自2001年上映以来,则凭借其充满魔幻主义色彩的魔法世界和独具特色的“哈式”营销策略席卷了整个世界。
华纳兄弟娱乐公司(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一开始就把全球市场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客户,而非单一的某个国家。
说到世界这个大市场,在国际市场的营销中,企业就需要建立起一个综合有效的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这是因为:(1)市场的扩展。
市场都是随时变化发展的,需要企业随时关注最新动态,及时调整作战方略。
(2)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文化产业概论—哈利波特营销案例分析

游戏、主题公园、DVD、唱 片、有线电视的播放权、文 具、玩具、服装等1000多种 衍生品。
作者简介
《哈利波特》的作者为乔安妮·罗琳,英文名 字Joanne Kathleen Rowling,于 1965 年 7 月 31 日出生在英国的格温特郡,毕业于英国埃克赛特
大学,大学期间主修法语和古典文学,获文理学 士学位。
技术落后于欧美地区
谢谢!
从产品的角度讲,《哈利波特 》这本图书能够很好地抓住青 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同时, 《哈利波特》经过美国学乐出 版社的包装,其后来变成了适 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欣赏 的一部作品,而不仅仅局限于 儿童文学,也吸引了很多成年 人的阅读。
从定价的角度看,《哈利波特 》采取了中低水平的定价策略 。既够保证一定利润,又能使 广大购书者以较低的价格欣赏 到精美的故事内容,避免了使 市场陷入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中 。《哈利波特》丛书之后在中 国掀起了一股购书的热潮。
在 2007 年,罗琳在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名 列 49 位。罗琳现在已是全球第二富婆,仅次于美 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其财富已经超过 了英国女王。
全球化营销的商业模式
美国学乐 (小说版权的全球销售权)
1
时代华纳
(电影版权、商品化经营权)
2
美国广播公司
(DVD、唱片、有线电视的播放权)
美国电艺、日本松下
与电影同步的《哈利波特》系列游戏 玩偶、积木、纸牌等衍生产 品 文具、玩具、服装等衍生品
逼真的再现小说中想象的和电影中所设 计的魔法学校的场景,与电影中的主人公 们面对面,体验神奇的魔法世界。
5
“哈利波特”的成就模式
三分作品
七分营销
作者“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