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认识生命 单元综合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单元 认识生命(word版,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单元 认识生命(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1单元认识生命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吕四渔场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生活着海带、紫菜、鲳鱼、带鱼、梭子蟹、对虾等多种海洋生物。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形态结构多样性2. 在我国,种植业同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合在一起,称为A. 广义的农业B. 信息产业C. 工业D. 商业3. 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A. 椰树B. 蘑菇C. 珊瑚D. 水螅4. 玉米有多个品种,如“辽单352”号玉米苗齐、苗壮、高产,“辽单1211”号玉米棒子大、产量高、抗病能力强。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土壤肥力不同B. 遗传物质不同C. 环境温度不同D. 光照强度不同5.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A. 基因的多样性B. 数量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6. 东营园博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

这体现了A. 物种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7. 晓玲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项目对照组实验组加入无污染河水的量/毫升1500①加入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不加1放入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的数量/条55该方案中的①应为A. 500B. 1000C. 1500D. 20008. 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则该花生的所含能量是A. 1249千焦B. 1244千焦C. 1248千焦D. 1247千焦9.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C. 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D. 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10. 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A. 种内互助B. 种内斗争C. 种间互助D. 种间斗争1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B. 湿土和干土应该从不同的环境中获取C.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D.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蚯蚓生活有影响吗?”12. 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A.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13. 如图是某健康人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4小题每题3分共计72分)1.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B. 做好观察记录C. 观察的特点是直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D. 要全面、细致、仔细【答案】C【解析】 A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正确BD、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正确C 、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些观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错误2.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他探究的问题是()A. 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 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C. 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D. 空气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答案】A【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此题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表格信息中主要是光照的不同其它条件温度、湿度等均相同因此他探究的问题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3.在测量过程中会出现误差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叫做误差B. 通过认真测量完全可以避免误差C. 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少误差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答案】BC 、D是减少误差的方法正确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 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开始是1/2m 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而A开始是m后减少、B开始是m 后减少并趋于稳定、C开始是\frac12m 先稳定一段时间后逐渐减少为0、D开始是\frac12m 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5.在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以设置的实验对照组是()A. 土壤的干燥与湿润B. 光线的明亮与阴暗C. 温度的高与低D. 光线的强弱与土壤的湿润【答案】A【解析】6.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以下几组对照设置不合理的是()A. 明亮与黑暗B. 潮湿与干燥C. 明亮与潮湿D. 低温与常温【答案】C【解析】7.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B. 不能逐一调查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 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D. 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答案】B【解析】A、调查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 A错误B、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B正确C、抽样调查的特点精确度、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如果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有突出特点就失去了调查的意义 C错误D、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应遵照事实进行分析 D错误8.学习生物学需要掌握研究生命科学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科学观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可以借助恰当的工具B. 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C. 有些观察结果可以制成图表D. 与常规不符合的观察结果不作记录【答案】D【解析】A、观察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A正确B、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比如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是先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观察 B正确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并制成图表 C正确D、观察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对于与常规不符合的观察结果不作记录的做法不正确 D 错误9.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A. 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B. 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C. 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D.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答案】C【解析】A、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要用10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而不是用一只 A错误B、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统计的次数不能为一次 B错误C、设计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 C正确D、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温度需要分成室温和低温两组而不是“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 D错误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A. 观察法B. 测量法C. 调查法D. 实验法【答案】C【解析】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要了解学校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故选 C11.下列探究活动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 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B. 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C. 珍妮•古道尔研究黑猩猩的行为D. 研究蚂蚁的取食行为【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选项C、珍妮•古道尔研究黑猩猩的行为属于观察法选项中ABD、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研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均属于实验法12.研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⑤⑥C. ①③②④⑥⑤D. ⑥⑤④③②①【答案】C【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①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③作出假设②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④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⑥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⑤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3.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A. 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B. 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C. 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D. 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答案】D【解析】解 AB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ABC正确D.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记录调查数据 D错误故选 D14.研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变量是()A. 潮湿的土壤B. 光C. 食物D. 温度【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土壤、温度、湿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15.取一个纸盒一半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另一半不遮然后将m只鼠妇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纸盒两侧根据“鼠妇怕光”这一结论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解鼠妇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故选 D16.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A. 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B.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C.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D.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答案】D【解析】 A 、一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纸盒左右两侧不能各放1只鼠妇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与黑暗的条件进行对照而不是“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C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与黑暗的条件进行对照而不是“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所以改进建议正确的是“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17.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A.B.C.D.【答案】B【解析】该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水分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水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该选项符合题意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由选项C可知该选项不符合题意18.小明要测定奶奶家花生种子的发芽率他从一堆花生米中随机拿出10粒进行实验小明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是()A. 探究法B. 实验法C. 观察法D. 调查法【答案】D【解析】解 A.探究法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A不合题意B.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B不合题意C.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不合题意D.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所以题目中的方法应是调查法 D符合题意故选 D19.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A.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C.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有温度、光线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故选 C20.下列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光照是这个实验中的变量B. 实验中只用两只鼠妇即可C. 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D. 做完实验后要把鼠妇放回自然环境【解析】21.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错误的是()A. 左右两侧蚯蚓的数量都为10只B. 左右两侧的土壤为湿土C. 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D. 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25℃左右【答案】C【解析】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不同(明亮、阴暗)温度(5℃ 25℃)不同也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而且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所以左右两侧应该保持相同温度相同数量(10只)的鼠妇左右两侧的土壤为湿土只有变量光不同所以修改建议错误的是选项C C符合题意22.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各小组普遍出现鼠妇没有分布在遮光区而是钻入未遮光区湿土中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应最先考虑采取的措施为()A. 改进实验方法B. 修正原先假设C. 继续重复实验D. 修改实验数据【答案】A【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各小组普遍出现鼠妇没有分布在遮光区而是钻入未遮光区湿土中的现象各小组均出现这种情况估计是水分影响了实验效果所以最先考虑采取的措施为改进的实验方法23.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受凉了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什么地方有炎症?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各种询问并测量体温及听诊器听诊医生的这些行为属于()A. 提出问题B. 建立假设C. 获取事实和证据D. 设计研究方案【解析】其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题干中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是提出问题是受凉了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还是什么地方有炎症也是提出问题医生在就诊时进行的各种询问都是为了更快的找到病因属于获取事实和证据24.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B. 为保护动物节约资源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实验C. 只有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D. 该实验可设置有光、潮湿和无光、干燥为对照【答案】A【解析】 A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 A正确B、一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用一只鼠妇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B错误C 、除光照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土壤湿度等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C错误D、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只能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错误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5.下面是初中阶段所学的几个生物观察与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 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碘液进行染色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C. 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无需进行暗处理D. 观察校园内动植物时需确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答案】A, D【解析】 A 、制作和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成熟的果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以免细胞重叠盖上盖玻片用碘液进行染色 A正确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0.9\% 的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错误C 、实验前对植株进行暗处理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C错误D、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观察校园内动植物时需确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 D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6.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提出问题 ________ 作出假设 ________ 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 10只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结论 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__ 这个实验的对照有哪些?________【答案】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光, 阴暗, 光, 亮处和黑暗【解析】(1)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光会鼠妇的生活吗?(2)假设是对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此实验作出的假设可以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或没有)影响(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明亮环境中平均鼠妇约为2个黑暗环境平均为8个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就要设置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这个实验的对照有亮处和黑暗四、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7.(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该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27.(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5)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6)对于正常人来说饱食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________ 【答案】(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解析】解(1)根据提出的问题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答案】(2)甲【解析】(2)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因此乙鼠为实验组甲鼠为对照组【答案】(3)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解析】(3)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答案】(4)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解析】(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胰岛素不起作用【答案】(5)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解析】(5)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答案】(6)多【解析】(6)饱食状态时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多因此“与饥饿状态下相比较” 饱食状态下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多28.(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28.(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28.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28.(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答案】(1)26【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答案】(2)上升, 下降【解析】(2)表中数据告诉我们水温低于14℃或高于42℃受精卵不孵化水温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答案】(3)已经死亡【解析】(3)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受精卵死亡因此若将14℃和42℃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答案】(4)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解析】(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答案】(5)体外受精【解析】(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9.(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29.(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29.(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进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29.(4)10分钟后发现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9.(5)上述实验中小明为什么不用1只鼠妇?________.29.(6)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________.【答案】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解析】解(1)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因此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为什么喜欢。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含答案)

word版 初中生物

1 / 5 第1单元《认识生命》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朵朵葵花向太阳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寄居着一些细菌,它们可以帮助这些 动物分解草料中

的纤维素,这些细菌与动物的关系是( ) A.腐生 B.寄生 C.共生 D.捕食

3.科学探究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之一.在科学探究

一般过程的六个环节中,探究成功的关键是( ) A.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B.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C.应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D.购买所需要的材料用具 4.要了解耒阳市初中学生近视情况,最合适的研究方发是( )

A.实验法 B.资料分析法 C.调查法 D.探究法

5.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螳螂、珊瑚 B.鸟巢、蘑菇

C.珊瑚虫、菟丝子 D.雪莲、牛粪

6.下列哪一项是调查活动中必须有的步骤( ) A.品尝一下 B.采摘植物 C.写调查记录 D.注意安全 7.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仙人掌的刺变成针状,这都说明了(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改造环境 8.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9.谷文昌同志带领东山人民战飞沙、抓绿化,把荒岛打造成了宝岛。这事例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0.下列哪个实例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受环境的影响( ) A.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B.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一种由蚊传播的疾病) C.把美国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出 word版 初中生物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面是初中阶段所学的几个生物观察与实验其中正确的是()A. 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碘液进行染色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C. 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无需进行暗处理D. 观察校园内动植物时需确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答案】A, D【解析】 A 、制作和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成熟的果肉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的水滴中以免细胞重叠盖上盖玻片用碘液进行染色 A正确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是0.9\% 的生理盐水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错误C 、实验前对植株进行暗处理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C错误D、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观察校园内动植物时需确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 D正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4小题每题3分共计72分)2.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获得知识的程序或过程科学探究中经常应用“假设一检验”“实践一认识”的认知模式下列认知过程不需要假设的()A.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 探究花生种子的变异C. 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D. 米勒的模拟实验【答案】A【解析】解 A.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需要作出假设 A符合题意B.在“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活动中作出假设花生种子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或环境有关 B不符合题意C.检验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作出假设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C不符合题意D.米勒的模拟实验作出假设原生大气中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A.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C.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有温度、光线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故选 C4.下列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不能利用模拟实验的是()A. 研究桑蚕的取食行为B. 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C. 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D. 米勒研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答案】A【解析】解 A.研究桑蚕的取食行为应采用观察法而不能利用模拟实验 A符合题意BCD.模拟实验是指通过模拟有关情境探究实验对象在此种情境下的反应以及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推论的研究方法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米勒探究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等是通过模拟实验完成的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5.在探究实验“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实验变量的是()A. 光B. 水分C. 温度D. 湿度【答案】D【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湿度除湿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如鼠妇数量、水分、光、温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故选 D6.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B.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下出来带回家研究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答案】A【解析】解调查时不能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故选 A7.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A. 所有变量都相同B. 所有变量都不同C. 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D. 实验变量要相同【答案】C【解析】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的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故选 C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B. 实验结论是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 可以用一只鼠妇完成实验D. 在一个盒子里进行不用设置对照实验【答案】A【解析】解 A.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 A正确B.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B错误C.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不能用1只鼠妇完成实验 C错误D.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在一个盒子里进行也要设置对照实验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目的是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D错误故选 A9.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以下几组对照设置不合理的是()A. 明亮与黑暗B. 潮湿与干燥C. 明亮与潮湿D. 低温与常温【答案】C【解析】10.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用10只鼠妇做实验并算出全班同学平均值的目的是()A. 有利于观察B. 减少误差C. 容易确定变量D. 使鼠妇能自由运动【答案】B【解析】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用10只鼠妇做实验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11.某探究小组对校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的做法不恰当的是()A. 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B. 选择科学的调查活动方案C. 确定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D. 凭个人喜好记录调查数据【答案】D【解析】解 AB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合理的调查活动对象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要求ABC正确D.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是凭个人喜好和感觉记录调查数据 D错误故选 D1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我们的实验方案设置应该有A. 对照实验B. 控制单一变量C. 增加实验重复次数D. ABC都要有【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的处理是取平均值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实验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结论会更加可靠所以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我们的实验方案设置应该有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故选D.1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科学调查要求的是( )A. 制订调查方案B. 明确调查对象C. 调查范围大时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D. 要对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进行调查【答案】D【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选项D要对调查对象的所有信息进行调查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4.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6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 12.1cmB. 11.9cmC. 12.2cmD. 12.0cm【答案】B【解析】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11.6cm和12.2cm三个测量数据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12.0+11.6+12.2=35.8 35.8/3≈11.9cm1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几位同学将测得的数据如实汇报给全班同学但因为所得数据不同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A. 发现和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表达与交流D. 制定和实施计划【答案】C【解析】16.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活动结束后应该把实验鼠妇()A. 放回到捕捉它的场所B. 处死后扔到垃圾堆中C. 扔到下水道中放水冲走D. 随便扔到任何一个地方【答案】A【解析】解通过分析可知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活动结束后应该把实验鼠妇放回到捕捉它的场所.故选 A.1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A. 湿度B. 温度C. 光D. 周围的环境【答案】C【解析】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光故选 C18.月季和玫瑰很相似要找出它们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最好采取的方法是()A. 实验法B. 描写记录C. 观察法D. 调查法【答案】C【解析】A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该方法不符合题意B、描写法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该方法不符合题意C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通过观察可找出月季和玫瑰很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该方法符合题意D、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是调查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该方法不符合题意1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的变量应是()A. 温度B. 光C. 湿度D. 鼠妇的数量【答案】B【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的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土壤、温度、湿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的变量应是“光”20.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本方案的修改意见正确的是()A. 10只鼠妇太多了用2只就可以B. 纸盒上面应该全部用玻璃板盖住C. 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没有错误不需要修改【答案】C【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小明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除光线强度不同外、温度、湿度、震动幅度都应一致所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某生物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设计其中正确的是选项C、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2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A. 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B.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C.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D. 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答案】B【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照不同、土壤潮湿度也不同(干燥、湿润)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只有变量光不同2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计的实验方案见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A. 鼠妇的数量B. 光照条件C. 温度D. 土壤【答案】D【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D土壤干湿度改为均为一层湿土23.在调查校园生物的过程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 小王遇到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小心挖出来带回学校请教老师B. 小红调查时被一只青蛙吓到感觉讨厌就没有记录下来C. 小怡看到特别可爱的一只小白兔就把它带回家喂养D. 小洁仔细寻找树皮、草丛、枯枝落叶等处的小生物并记录下来【答案】D【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A 、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错误B、调查过程中要如实做好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B错误C 、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 C错误D、仔细寻找树皮、草丛、枯枝落叶等处的小生物并记录下来 D正确2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B. 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 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D. 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答案】B【解析】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本探究实验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四个选项中A选项的变量是水 C选项的变量是两个变量光和水 D选项的变量是水只B选项的变量是光符合要求25.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把若干鼠妇在实验前放在()A. 明亮处B. 阴暗处C. 泥土里D. 明暗交界处【答案】D【解析】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把若干鼠妇在实验前放在明暗交界处或两侧的中央各放等量的鼠妇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6.(1)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的环境变量是________ 26.(2)小东做实验时小明建议在纸盒黑暗的一侧洒点水使其潮湿而明亮的一侧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其原因是本实验要遵循________原则像这样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26.(3)10分钟后小东看到大多数鼠妇跑到黑暗的一侧据此小东得出的结论应是________【答案】明亮, 黑暗, 光【解析】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小东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设计形成明亮和黑暗两种不同的环境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答案】单一变量, 对照【解析】“小东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并向小东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东没有采纳小明的建议” 小东做得对其原因是本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为小明的建议有两个变量光和水分变量不唯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答案】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解析】鼠妇大多数的移到黑暗的一端而极少在明亮的一端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方四、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7.(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志愿者B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27.(3)表格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4)有商家认为通过本实验就得出该解酒神器不具有解酒效果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你认为商家提出反对意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5)对于驾驶员饮酒驾驶你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解酒神器真的能起到解酒的效果吗【解析】解(1)由题干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解酒神器真能起到解酒的效果吗?【答案】(2)对照【解析】(2)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饮用酒精神器志愿者A饮用了饮料作为实验组所以志愿者B不饮用在实验中所起对照作用【答案】(3)不饮用某品牌解酒饮料10分钟后吹气测试【解析】(3)表格中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不饮用解酒饮料 10分钟后吹气测试【答案】(4)实验对象少具有较大偶然性起始酒精含量不一致无法保证变量唯一【解析】(4)在对照实验中若实验次数过少可能会导致误差较大容易存在偶然性从而使得该实验科学性下降【答案】(5)为了家人的幸福请勿酒后驾车【解析】(5)对于驾驶员饮酒驾驶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为了家人的幸福请勿酒后驾车28.(1)在一长方形田地里均匀种植生长状况相同的红辣椒植株将田地划分为A、B、C三个区域每区域面积________28.(2)选取遮光度为20%与40%的遮阳网 A区域________ B区域覆盖 20\%遮光度的遮阳网 C区域覆盖40%的遮光度的遮阳网栽培过程中保证各种栽培条件相同28.(3)三个月后在三个区域中分别随机采摘辣椒每区域的采摘等量辣椒测得果实辣椒素平均含量如下实验结论在本实验中 ________时辣椒素的含量最高28.(4)该地建立种植基地为辣酱厂提供原料使用20%遮光网进行遮光种植是否为最佳方案?为什么?________【答案】(1)相等【解析】解(1)对照实验除探究因素(遮光度)外其他条件应相同因此将田地划分为A、B、C三个区域每区域面积应相等【答案】(2)不做处理(不遮光)【解析】(2)A为对照组 B、C为实验组所以A为自然光不覆盖遮光网【答案】(3)遮光度20%(或80%自然光)【解析】(3)在本实验中 B区域即遮光度20%(或80%自然光)时每千克辣椒中辣椒素含量最高【答案】(4)不可行虽然实验中20%遮光下辣椒素含量最高但不确定最佳的遮光度应该设置遮光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解析】(4)本实验只探究了遮光度在20%和40%时的辣椒素含量未设其他梯度不能保证遮光度为20%时每千克辣椒中辣椒素含量最高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29.(1)提出问题鼠妇适应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29.(2)作出假设 ________ 作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29.(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________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________的环境在铁盘两侧的________处各放入5只鼠妇 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29.(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29.(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________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答案】【解析】解【答案】鼠妇适合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花盆、石块下等阴暗处看到了鼠妇而明亮处没有看到搬开花盆与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解析】(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由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适应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可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合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作出假设的依据是花盆、石块下等阴暗处看到了鼠妇而明亮处没有看到搬开花盆与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答案】阴暗, 明亮, 中央【解析】(3)实验方法和步骤先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并在中央画一条线再把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形成明亮环境在中央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 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3次.【答案】【解析】【答案】求出鼠妇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三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环境中【解析】(5)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因此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求平均值.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比阴暗环境中少故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6小题,每题3分,共计78分)1.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A. 生物影响环境B. 环境条件决定人口数量C. 生物适应环境D. 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答案】A【解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和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变成了荒山秃岭,表明人(生物)对环境(黄土高原)的影响。

2.昆明市滇管局实施的“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在实施后的3年内就转化氮磷630吨,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此现象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环境能影响生物C. 环境能适应生物D. 生物能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昆明市滇管局实施的“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在实施后的3年内就转化氮磷630吨,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是生物鱼类对滇池水质环境的影响。

3.秋天来了,树叶纷纷飘落。

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 应激性B. 能生长和繁殖C. 能呼吸D.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答案】D【解析】秋天来了,树叶纷纷飘落。

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现象是()A. 朵朵葵花向太阳B. 树林能保持水土C. 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D. 骆驼刺有伸长的根【解析】朵朵葵花向太阳,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树林能保持水土是生物(树林)对环境因素水土的影响;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是骆驼对沙漠环境的适应;骆驼刺有伸长的根,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是生物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 水稻和稗草B. 猫和老鼠C. 人和猪D. 鸟和蚱蜢【答案】A【解析】 A 、水稻和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B、猫和老鼠,猫吃老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C 、人和猪,人吃猪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D、鸟和蚱蜢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因此鸟和蚱蜢之间是捕食关系。

2.小明在观察蚊子的幼虫孑孓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孑孓要经常浮到水面,他猜想“孑孓经常浮到水面可能跟温度有关”。

为了求证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要探究“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在设计实验时,其他条件均应相同。

3.巴斯德是伟大的生物学家,被世人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以下不是他的主要贡献的是()A. 通过实验否定了细菌自然发生说B. 教会了人们利用乳酸菌制泡菜C. 创建了巴氏消毒法D. 提出了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答案】B【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否定了自然发生说,但他不是最早发现细菌的人。

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

但“教会了人们利用乳酸菌制泡菜”不是他的贡献,可见B错误。

4.下列济南版教材中列举的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的是()A.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C.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D. 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答案】D【解析】A、探究“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需要设置对照组。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职业与生物学无关的是()A. 园艺家B. 环境保护人员C. 放射治疗师D. 幼师【答案】D【解析】 A 、园艺家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与生物学有关系 A不符合题意B、环境保护人员是参与保护环境的与生物学有关 B不符合题意C 、放射治疗师是利用放射的方法治疗某些疾病与生物学有关 C不符合题意D、幼儿教师负责教育学龄前儿童与生物学知识关系不大 D符合题意2.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A. 机器人和蘑菇B. 珊瑚和珊瑚虫C. 钟乳石和熊猫D. 含羞草和生石花【答案】D【解析】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选项A中的机器人、选项B中的珊瑚、选项C中的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D中的含羞草和生石花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 D3.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A. 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B. 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C. 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D.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答案】C【解析】解 A.实验目的是“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说明湿度是唯一变量故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A正确B.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B正确C.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修改 C错误D.要爱护好动物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D正确故选 C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各种栖息地的特征B. 影响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C. 自然灾害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D. 在不同的栖息地生物的类群是不同的【答案】C【解析】解 A.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地如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A正确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才能生存若栖息环境被破坏生物不能获得食物将无法生存因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B正确C.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开垦沼泽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都导致了生物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甚至消失影响物种的正常生存 C错误D.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类群 D正确故选 C5.如果要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项中正确的是()A. 选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 只要认真操作统计一次即可C. 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项都相同且适宜D.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答案】C【解析】解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因为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所以应该需要较多数目的鼠妇来做实验材料如10只 A不符合题意B.统计的次数少也会有误差实验中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目的也是为了减少误差 B 不符合题意C.因为该探究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就应该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其他各项都相同且尽可能减少其他各项对鼠妇的影响 C符合题意D.如果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而不是温度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6.合作小组讨论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描述生命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移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答案】D【解析】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 、动物一般能运动但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该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该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选项的描述是错误的D、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该选项描述是对的7.涡虫身体的哪个胚层形成了身体的肌肉层()A. 外胚层B. 中胚层C. 内胚层D. 侧胚层【答案】B【解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由于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的肌肉层故B正确8.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 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 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 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答案】A【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 A项正确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 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 C项错误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 D 项错误9.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 书桌B. 病毒C. 鱼化石D. 机器人【答案】B【解析】AC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10.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豆与草这两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A. 捕食B. 寄生C. 竞争D. 共生【答案】C【解析】解草与豆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因此草与豆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故选 C11.“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所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测量法【答案】B【解析】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错误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实验法正确C、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错误D、测量法是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错误12.猫妈妈生小猫小猫能长大长大了的猫能再生小猫这一过程说明猫具有()特征A. 生长、发育和繁殖B. 生长C. 发育D. 繁殖【答案】A【解析】生物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生命特征猫妈妈生小猫、后代再生小猫属于繁殖特征小猫长大属于生长和发育特征13.下列关于地表淡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利用量已经超过总用量的二分之一C. 全世界有60% 的地区供水不足D. 五亿人因水源卫生条件而生病【答案】A【解析】 A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目前人类较常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所以淡水资源会越用越少 A错误B、地表淡水利用量已经超过总用量的二分之一 B正确C 、全世界有60\% 的地区供水不足 C正确D、每年约有5亿人因水源卫生条件差而生病 D正确14.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 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D. 绿色的青蛙浮在池塘浮萍中很难被昆虫发现这属于拟态【答案】D【解析】解绿色的青蛙浮在池塘浮萍中很难被昆虫发现主要是由于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似属于保护色而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故选 D15.待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用显微镜观察各种植物的不同部位…终于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结论的生物学家是()A. 施旺B. 罗伯特•胡克C. 袁隆平D. 施莱登【答案】D【解析】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18041881年)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1810一1882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学说该学说认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6.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B. 哈维C. 克里克D. 林奈【答案】D【解析】 A 、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故不符合题意B、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故不符合题意C 、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与分类无关故不符合题意D、林奈在研究了大量动植物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的特征于1735年在《自然系统》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分类系统并将当时所知的所有动植物几乎都安排在这个系统中林耐的另一重要贡献就是他坚持使用的广泛传播了“双名制” 即对易物种的命名都包括该物种的属名和种名这种双名制使得过去混乱的动植物名称归于统一所以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故符合题意17.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A.B.C.D.【答案】B【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水分其他条件都相同A.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A不符合题意B.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且都在阴暗的环境中唯一变量是水分能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B符合题意C.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干扰实验结果 C不符合题意D.实验装置内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盖上纸板另一侧是湿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18.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A. 测量一次B. 测量多次取最大值C. 测量多次取最小值D. 测量多次取平均值【答案】D【解析】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故该选项D符合题意19.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西瓜地里长出杂草西瓜与杂草的关系是()A. 竞争B. 捕食C. 合作D. 没有关系【答案】A【解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环境及其他生物的影响西瓜地里长出了杂草西瓜与杂草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20.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下面做法或结论错误的是()A. 要在同一时间测量裸地、草地和灌丛中的湿度B. 草地上有小水洼可以将干湿计放在水洼边测量C. 每个地方分三处测量湿度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D. 经过测量灌丛的湿度最大裸地的湿度最小【答案】B【解析】解 A、选择带有植物的地点草地和灌丛中进行测量和不带有植物的裸地进行测量形成对照组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把干湿计放在小水洼边测量空气湿度水洼边的空气湿度受水的影响大不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如果裸地上有水洼测量时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测量错误.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 、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经过测量灌丛的湿度最大裸地的湿度最小得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结论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哺乳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都比较复杂属于地球上的高等生物列举一些哺乳动物________.21.(2)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鸟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1.(3)假如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你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答案】牛、马、羊【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例如牛、马、羊都属于哺乳动物.【答案】人类偷猎, 栖息地丧失, 栖息地丧失【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 、偷猎占31\% 、外来物种入侵17\% 、其他原因占20\% 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 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 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 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哺乳动物12\% 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 .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答案】食物链被破坏生态平衡被破坏如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解析】假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真的全部灭绝食物链被破坏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生态平衡被破坏.(开放式答案合理就给分)。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1单元 认识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A. 普通洗衣粉B. 酒精C. 沸水D. 洗衣液【答案】B【解析】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下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酒精因为裤子上的绿色是叶绿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解析】解生物的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不能 A错误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也属于生物 B错误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 C错误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基本特征 D正确故选 D3.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A. 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B. 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C. 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D. 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答案】C【解析】解 A.实验目的是“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说明湿度是唯一变量故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 A正确B.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B正确C.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修改 C错误D.要爱护好动物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D正确故选 C4.在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影响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实验器材是()A. 温度计B. 显微镜C. 铲子D. 干湿表【答案】D【解析】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来说夏季室温为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为18℃时相对湿度在30%﹣40% 所以测量空气的湿度一般用干湿计、记时器等不用温度计、显微镜和铲子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 都具有细胞结构B. 都能快速运动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都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解析】解 A.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B.能快速运动只是某些动物的特征植物一般不能运动 B错误C.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错误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正确故选 D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A. 一条食物链B. 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C. 一个食物网D. 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答案】B【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A、C、D选项错误只有B 选项正确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 达尔文B. 袁隆平C. 孟德尔D. 巴斯德【答案】B【解析】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A错误B、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B正确C、孟德尔 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C错误D、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被后人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D错误8.某学生在鉴定食物营养成分时向鸡蛋清中加入少量开水并轻轻搅拌观察到白色沉淀物质该实验结果说明鸡蛋清中含有()A. 淀粉B. 水C. 无机盐D. 蛋白质【答案】D【解析】9.“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豆苗和草之间的关系是()A. 合作B. 共生C. 竞争D. 捕食【答案】C【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10.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 植物越少空气的湿度越大B. 植物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C. 植物的量与空气的湿度没有关系【答案】B【解析】解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故选B11.我国的植树节是()A. 3月12日B. 4月12日C. 5月12日D. 6月12日【答案】A【解析】解“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A正确故选 A12.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物种退化C. 人类过度的狩猎或不合理采伐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适度开发和利用【答案】C【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3.在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时如何减小误差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A. 测量一次B. 测量多次取最大值C. 测量多次取最小值D. 测量多次取平均值【答案】D【解析】选择同一地点分3处测湿度将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故该选项D符合题意14.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 营养B. 呼吸C. 遗传D. 生长【答案】C【解析】种瓜得瓜和子女与父母相似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15.如果要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温度对鼠妇的影响下列设计项中正确的是()A. 选一只健康的鼠妇做实验材料B. 只要认真操作统计一次即可C. 除温度是变量外其它各项都相同且适宜D. 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答案】C【解析】解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因为会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所以应该需要较多数目的鼠妇来做实验材料如10只 A不符合题意B.统计的次数少也会有误差实验中要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目的也是为了减少误差 B 不符合题意C.因为该探究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的影响所以就应该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其他各项都相同且尽可能减少其他各项对鼠妇的影响 C符合题意D.如果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而不是温度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1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 “春来江水绿如蓝”B. “草盛豆苗稀”C. “雨露滋润禾苗壮”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B【解析】解A.“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A不符合题意B.“草盛豆苗稀” 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B符合题意C.“雨露滋润禾苗壮” 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 C不符合题意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17.“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 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 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答案】B【解析】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 说明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1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 弗莱明B. 卢斯卡C. 施莱登D. 袁隆平【答案】D【解析】 A 、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不符合题意B、卢斯卡是一名英国物理学家制造了首架电子显微镜不符合题意C 、施旺、施莱登都是19世纪德国的动、植物学家他们的性格、经历迥然不同但共同的志趣和真诚的情感促成了他们的多年合作共同创立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细胞学说不符合题意D、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符合题意19.抽样调查时要选取的样本是()A. 调查对象中的一个B. 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C. 全部调查对象D. 以上三项都对【答案】B【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0.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把若干鼠妇在实验前放在()A. 明亮处B. 阴暗处C. 泥土里D. 明暗交界处【答案】D【解析】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把若干鼠妇在实验前放在明暗交界处或两侧的中央各放等量的鼠妇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21.(1)导致中国犀牛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1.(2)一种生物的灭绝会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什么样的损失?【答案】人类在大量捕杀【解析】资料显示因犀牛头部珍贵的犀牛角而成为人们捕杀的对象导致中国犀牛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大量捕杀【答案】引起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解析】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因此大大增加或减少某种生物的数量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生物也依赖于它所生存的环境因此生态系统的剧变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进而引起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认识生命单元综合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
2 . 下面是四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由细胞构成B.乙类生物细胞中不具有DNA
C.丁与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甲和乙都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后代
3 . 每当秋末冬初,杨树、柳树等落叶树纷纷落叶,而松树、柏树等针叶林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A.落叶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针叶树与落叶树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落叶树与针叶树进行着生存竞争
D.落叶树和针叶树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4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
A.土壤B.水C.空气
5 . 下图表示四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的四个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6 . 小威同学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

”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A.作出假设B.提出问题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
7 .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蛇的冬眠主要与下列哪一种环境因素有关?()
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
8 . 观察法是指人们通过不同方式感知、认识和研究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方法。

同学们在进行“观察校园植物”的学习活动时,一般不会用到的方式是
A.看B.听C.嗅D.触摸
9 . 雷公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鸟类121种,爬行类56种,还有植物1390种,雷公山形成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一个根本原因是()
A.环境的多样性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基因的多样性D.营养来源的多样性
10 . (2015秋•大同期末)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间亲缘关系最近,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种B.门C.科D.界
11 . 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阳光②松树③空气④细菌⑤病毒⑥土壤⑦珊瑚虫
A.①②④⑦B.②④⑤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⑦
12 . 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设计的变量是
A.温度B.湿度C.食物D.光照
13 . 将完好的活菜豆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播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将是()
A.甲先萌发B.乙不萌发C.都能萌发D.都不萌发
14 .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观察时还要和别人交流看法D.观察时不需要借助仪器
15 . 生物在生存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功夫”,其中“最高境界”的是()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色
16 . 下列有关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参与
B.观察时要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C.观察是有一定方法和顺序的
D.观察微小的物体一定要用显微镜
17 .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上看,“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俗语体现了()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8 . 2009年春,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在我国某些地区传播,下列关于EV71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C.具有遗传物质D.不能独立生活
19 . 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不包括
A.水B.病毒C.阳光D.空气
20 .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分析法④调查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1 . 请分析说明下列现象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人排汗属于_____.
(2)农民给庄稼施肥属于_____.
(3)狼产幼仔属于_____.
(4)蘑菇由小长大属于_____.
(5)鱼在水中嘴不停地张开闭合属于_____.
(6)羚羊看见猎豹追来就逃跑属于_____.
22 . 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可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

(4)一定量的草,能使猫头鹰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生态因素角度分析,该食物网中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

(7)如果鼠大量死亡,则兔的数量会___________。

(8)该生态系统的维持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动态平衡。

(9)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若猫头鹰群体有机物增加1kg,按理论上计算,至少
要消耗草______kg。

(10)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 . 某些中小学生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业,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在相同的环境中,将A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B组置于未开机的同样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两个月后获得实验数据如下图甲、乙所示。

请回答:
(1)假如你在进行该探究实验,那么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

(2)参与实验的雄性大鼠生长状况、饲养条件、所用电脑及实验环境均要求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B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每组都用了10只而不是1只雄性大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_组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增长率。

24 . 下列现象,各反应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鲸喷出雾状水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汗流浃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葵花多多向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蜻蜓点水、金蝉脱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龙生龙,凤生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5 . 请分析以上的资料:
(1)除表中所列的类群外,请你再举出其他两类动物类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中所列的生物类群中,请写出四种我国一级保护动植物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表中,我国哪一类生物的物种数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 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估计,你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综合题
1、
2、
3、
4、
三、资料分析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