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合集下载

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

实训二普通水准测量

观测者
记录者
平均高差 (m)
高差改正 数
(mm)
改正后高 差
(m)
日期 高程 (m)
500.000
B
天气 备注
C D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金为民 蓝晓琴 2
E
F A
辅助 计算
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金为民 蓝晓琴 3
尺垫,各测站已读完后视读数未读前视读数时,仪器不能随便移动;各测点读完前视读数未 读后视读数,尺垫不能动。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也不能移动。
3.本实训各限差均采用等外水准测量。若用公式 fh容 40 Lmm 计算水准路线高差闭 合差容许值,应量取各测站至各测点的距离。
4.改正数计算取至毫米(mm),最后要保证改正数总和与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 相反。
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
实践技能训练二 普通水准测量(2 学时)
一、实习目的 掌握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数据整理校核的方法;掌握水准路线 闭合差调整及求出待测点高程的方法。
二、实训内容 1.每组在一条 4~6 个水准点(最好每人 1 个水准点)的闭合水准路线上进行测量,假 定起点高程为 500.000m。 2.整理测量结果,根据测量精度要求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进行高差闭 合差的调整和各点高程计算。 三、仪器及工具 DS3 型水准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1 台,水准仪脚架 1 个,双面水 准尺 1 对(要求水准尺起始点刻划一致),尺垫 2 块,皮尺 1 个,自备计算器、铅笔、小刀、 记录板、记录表格等。 四、操作步骤 1.在实验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在各水准点位置钉立木桩并在木桩顶部钉一个 小钉,以做标记。或者用混凝土坐固定标志),其长度以安置 4 ~ 6 个测站为宜,中间设待定 点 1、2、线的前进方向。 如 1→2→3→……→1。 2.在起始 1 和待定点 2 分别立水准尺,在距两点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照准 1 点 水准尺,消除视差、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 a1 ;同法照准待测点 2 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 b1 , 分别记录并计算其高差 h1 ;改变仪器高度(或用双面水准尺的红、黑面分别观测),再读取 后视读数 a1 、前视读数 b1 ,计算其高差 h1 检查互差是否超限(≤5mm,若未超限,计算平 均高差 h1 )。假若测点间距离较长,需要转点,分测站进行,则要计算测站间的高差,最后 计算测点间的高差 h1 。 3.将 1 点水准尺立于待测点 3,2 点水准尺不动,同上法读取待测点 2 为后视读数及待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测量实验报告 (已填写答案)

工程测量实验报告系别: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工程测量实验室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1、实习报告中文字部分自己填写2、实验或实习报告中的表格,请填写自己或小组观测的数据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倾式DS3水准仪的基本构造,认识其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3.练习一测站的测量、记录、计算和检核。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每组实习设备为DS3微倾式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尺垫1个、铅笔、计算器自备。

三、方法与步骤:1、水准仪的认识:(1)部件名称、位置、作用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水准尺分划注记的规律,掌握读数方法。

2、水准仪的使用:(1)安置:要求高度适中,地面坚实稳固,架头水平,仪器连接牢固。

(2)粗平:观察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运动方向与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从仪器构造上注意观察脚螺旋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与仪器的升降之间的关系。

(3)瞄准水准尺:(4)精平与读数: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2、实验数据记录:(请填写自己观测的数据,以下为示例)测站测点后视读数(m)前视读数(m)高差(m)备注1 A-1 1.568 1.416 0.152 第1台阶2 A-2 1.568 1.265 0.303 第2台阶3 A-3 1.568 1.114 0.454 第3台阶4 A-4 1.568 0.966 0.602 第4台阶四、注意事项:1.中心连接螺旋要旋紧,防止仪器从架头上摔落。

2.每次读数前,均须消除视差和进行精确整平。

3.记录人员记录数据时,要向观测人员回报,记录以m为单位,记为mm。

4.为了人和仪器的安全,测站点和转点应选在路边。

5.仪器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都有一定的调节范围,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五、思考题:1、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中,已经观测了后视点,当观测前视点时是否还要再次粗略整平及精确整平?为什么?答:不能进行粗略整平。

水准测量(答案)

水准测量(答案)

第二章水准测量(答案)第二章水准测量1.水准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测量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2.何谓视差发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视差视差: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有时可看见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这种现象叫视差产生原因: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方法: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3.后视点A的高程为55.318m,读得其水准尺的读数为2.212m,在前视点B尺上读数为2.522 m,问高差hAB是多少B点比A点高,还是比A点低B点高程是多少试绘图说明。

hAB=HB-HA=a-b=-=-0.310mB点比A点低B点高程为hAB+HA =HB=-=55.018m4.已知HA=147. 250m,a=1.384m,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1. 846m,b2=0. 947m,b3=1. 438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Hi=HA+a=+=148.436mHB1= Hi-b1=—=HB2= Hi-b2=—=HB3= Hi-b3=—=5.为了测得图根控制点A、B的高程,由四等水准点(高程为29.826m)以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至另一个四等水准点(高程为30.386m),观测数据及部分成果如图2-30所示。

试列表进行记录,并计算下列问题:(1)将第一段观测数据填入记录手薄,求出该段高差h1。

(2)根据观测成果算出A、B点的高程。

测站测点水准尺读数/m高差/m高程/m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23456ⅠⅡⅢⅣA计算检核∑∑a-∑b=∑h=+h AB=H B-H A=-1)计算高差闭合差:2)计算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并比较大小>fh符合精度要求3)调整高差闭合差4)计算改正后高差5)计算高程6.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哪个是主要条件为什么水准管轴—LL 圆水准器轴—L’L’ 竖轴—VV应满足的条件:(1)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2)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VV;(3)水准管轴LL 应平行于视准轴CC 。

第2章水准

第2章水准

外业注意几点:
1. 尺垫只在转点处使用,已知点和待定点上不能放
置尺垫,在松软土地上测水准时应踩实三脚架及
尺垫。 2. 读数前要精平,后视完毕转向前视,一定要重新 精平再读数(切记不能动脚螺旋) 3. 视线要小于100米 4. 架仪器要注意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5. 每个测段的测站数布设成偶数站
本章重点
(4)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5)读数:用中丝读数
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安置三脚架和水准仪
水准仪的使用
(2)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
3
1
2
1
2
水准仪的使用
(3)照准:粗瞄、对光、消除视差和精瞄
缺口 目镜 调焦 螺旋 对光螺旋仪的使用
(4)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微倾螺旋
3、尺 垫
尺垫放在转点处,水准尺立于尺垫上。 尺垫的作用: (1)观测过程中使水准尺稳定,并使水准尺转动 时保持位置不变; (2)防止水准尺下沉(通常将尺垫踩入土中)
思考:已知点和待测点上是否需要放置尺垫?
4、水准仪的使用
(1)安置:安置三脚架和水准仪 (2)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瞄准:粗瞄和精瞄
准星
物镜
微倾螺旋
脚螺旋 左右微 动螺旋 水平制 动螺旋
(1)望


物镜
调焦透镜
十字丝分划板
目镜
(2)水准器
用以指示视线是否水平或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水准器 长水准管 圆水准器
长水准管 长水准管轴
圆水准器
圆水准器轴
圆水准器
圆水准器轴
圆 水 准 器 的 作 用 : 粗 略 整 平
分划值:8′~30′/2mm
TP1 TP1 A

02《工程测量》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与习题答案.

02《工程测量》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与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 B )。

A.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读数,计算竖直角,从而求取两点间高差;B.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求取两点间高差;C.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红黑面读数,通过黑面红面读数差求取两点间高差。

2.倾式水准仪的精平指的是( C )。

A.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B.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C.用微倾螺旋水准管气泡居中;D.用微倾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3.视准轴是指( B )的连线。

A.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 B.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光心;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央交点; D.十字丝中央交点与物镜中心。

4.在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 B )对高差的影响。

A.整平误差; B.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C.圆水准轴不平行竖直轴的误差; D.仪器和水准尺下沉的误差。

5.附合水准路线A123B 中,水准点A、B 的高程分别为104.350m、107.215m,又测得高差hAB=+2.850m,则高差闭和差fh 为( B )。

A.+0.015m; B.-0.015m; C.+2.850m; D.+5.715m。

6.已知A、B 两点的高程分别为200m、100m,则B、A 两点的高差hBA 为( A )。

A.+100m;B.-100m;C.+300m ;D.-300m 。

7.水准仪的i 角误差是( A )。

A.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在铅垂面内投影的夹角;B.水准管轴与视准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的夹角;C.水准管轴与水平线在铅垂面内投影的夹角;8.用望远镜观测中,当眼睛晃动时,如目标影像与十字丝之间有相互移动现象称为视差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

A.目标成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B.仪器轴系未满足几何条件;C.人的视力不适应; D.目标亮度不够。

9.消除视差的正确方法是( C )。

A.调节目镜;B.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C.目镜和物镜都需重新对光。

10.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 D )求得两点高差,并通过其中一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解析第二章水准测量

测量学试题与答案解析第二章水准测量

第二章水准测量一、名词解释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轴水准管分划值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二、填空题1.高程测量按使用的仪器与测量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2.水准测量就是借助于水准仪提供的。

3.DS3型水准仪上的水准器分为与两种,可使水准仪概略水平,可使水准仪的视准轴精确水平。

4.水准尺就是用干燥优质木材或玻璃钢制成,按其构造可分为、、三种。

5.水准点按其保存的时间长短分为与两种。

6.水准路线一般分为路线、路线、路线。

7.水准测量中的校核有校核、校核与校核三种。

8.测站校核的常用方法有与两种。

9.水准仪的轴线有、、、;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关系、、。

10.自动安平水准仪粗平后,借助于仪器内部的达到管水准器的精平状态。

11.精密光学水准仪与普通水准仪的主要区别就是在精密光学水准仪上装有。

12.水准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

13.水准仪就是由、与三部分组成。

三、单项选择题()1.有一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其路线形式为路线。

A闭合水准B附合水准C支水准D水准网()2.双面水准尺同一位置红、黑面读数之差的理论值为mm。

A0B100C4 687或4787D不确定()3.用DS3型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的操作程序为:。

A粗平瞄准精平读数B粗平精平瞄准读数C精平粗平瞄准读数D瞄准粗平精平读数()3.当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时,则A点的高程比B点的高程。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4.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正确关系为A垂直B平行C相交D任意()5.水准管的曲率半径越大,其分划值,水准管的灵敏度。

A越小,越高B越小,越低C越大,越高D越大,越低()6.下列哪一种水准路线不能计算高差闭合差?A闭合水准路线B附与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 )7、此水准路线为A闭合水准路线B附与水准路线C支水准路线D水准网()8.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系数ρ″的数值为A180/πB180/π×60C180/π×60×60D不就是常数()9.如图中要想使圆水准起跑移向中心零点位置,脚螺旋3应A顺时针旋转B逆时针旋转C任意方向旋转D不旋转()10.如果A点到B点的高差值为正,则A点高程比B点高程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11.水准管A的分划值小于水准管B的分划值,则水准管A的灵敏度比水准管B的灵敏度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四、读数题1.读出下列水准仪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上、中、下三丝)( 上:m )(上:m ) (上:m)( 中:m )(中:m ) (中:m)( 下:m ) (下:m ) (下:m)五、简答题1、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2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现代普通测量学》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绪 论略!!!!!!!第2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清楚参照系的选择以及地面点定位的概念。

2.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充分认识普通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2.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3.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λ,φ),大地坐标(L ,B ),空间直角坐标(X ,Y ,Z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y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 ,y )。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取整数部分取整数部分=+︒-==+=13/'30116/P P n N λλ 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n N 33636=︒-︒=︒︒λλ4.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A B A B AB H H H H h -=-=。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对距离的影响:223R D D D ≈∆ 对水平角的影响:"6.0≤ε对高差的影响:R D h 2/2=∆6.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三、习题与思考题1.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答: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 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 不规则曲面;作用: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答: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 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16º20′,试计算它所在的六度带和三度带带号,相应六度带和三度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答:()().391]3/'301[;201191]6[=+︒-==+=+=P P n N λλ L 0=6 ºN-3 º=117 º ;L ’0 =3ºn=117 º。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两次仪高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普通水准测量方法、转点的选择,熟悉记录、计算和检核;
准点后到达另一水准点),
(2)观测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
(记录表及计算表见下页)。

实验要求
(1)计算沿途各转点高差和各观测点高程(起点相对高程为20.000m)。

(2)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

(3)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4)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h允=±12n mm或△h允=±40L mm
数字地形测量学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成绩
【测量数据及处理】
日期仪器观测者记录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1 / 9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 2
实验内容: 普通水准测量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 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2 / 9
教师评语:

成绩等级:
评阅人签名: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3 / 9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两次仪器高法)

一、目的与要求
1. 熟悉练习图根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
2. 掌握水准测量中“两次仪器高法”的施测方法;
3. 各项操作轮流进行,每位组员至少作一个测站的观测操作工作。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
1. 实验学时:2学时
2. 主要设备: 水准仪 1台
三角架 1副
水准尺(塔尺) 2把
钢 钎 5支
记录板 1块
遮阳伞 1把(如果有需要)

三、方法与步骤
1. 场地布置:选一适当场地,在场中选1个坚实点作为已知高程点A(高程假
定为HA=100.000m),选定B,C,D,E四
个标记明显的点作为待测高程点,进行闭合
水准路线测量(具体要求见“四、水准路线
要求”);
2. 安置水准仪于A点和待测水准点(右例图为
TP1)大致等距离处,进行粗略整平和目镜对
光;
3. 后视A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a,记入手薄;前视TP1点的水准
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b,记入手薄。并计算两点间高差hab;
4. 依次连续设站,连续观测,最后测回至A点,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4 / 9
5. 计算高差闭合差fh,并判定闭合差fh是否符合限差要求;
限差公式为:
(mm)或 (mm)
式中:n —— 测站数
L —— 水准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
6. 如果符合限差要求,则将闭合差fh分配改正,求出改正后各待测点的高程;
7. 如果闭合差fh超限,则寻找原因,并重新测量。

四、水准路线要求
1. 要求每组独立测量一条的闭合水准路线A-B-C-D-E-A,以A为已知水准控制
点(假定HA=100.00m),B、C、D、E为待测点。要求每位组员负责主测其
中的一个测站工作(其余组员配合施测工作);
2. 各水准点之间相隔40~60m。各点之间最好有较明显的高差,如有需要中间
可以设转点TPi;
3. 在施测前,请先选定好A、B、C、D、E各水准点的位置(软土上的点用钢
钎定位,如果待测点定在水泥地或者岩石等坚硬物体上,请用记号笔/粉笔/
红油漆等标记)。
4. 按照“两次仪器高法”对闭合水准路线上各水准点进行观测。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每组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每个测站须有主测人员的签字)。
2. 实验报告的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如果发生书写错误,请用
双实线段将错误之处划去,并在其边上将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补上;
3. 各组长将本组组员的实验报告收齐后附在本任务书后,统一上交给指导老
师。

六、注意事项
1. 以组为单位依次领取实验仪器,组长应指派专人负责清点数量和名称是否符
合要求,检查仪器是否有损坏之处(外观、部件等);一旦领取后,借出的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5 / 9
仪器将被视为性能完好;
2. 归还仪器时,应按照领取时的状况归还实验室。如发现仪器损坏、丢失,将
会追究该组责任。情况严重的,将可能承担支付维修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经
济责任;
3. 在操作之前,组长应召集组员认真阅读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及本实验任务书;
4. 应使用目估或者步量的方法使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5. 水准仪与三角架之间的中心连接螺旋必须旋紧,防止仪器摔落;
6. 仪器操作时不应用力过猛,脚螺旋、水平微动螺旋等均有一定的调节范围,
使用时不宜旋到顶端;
7. 要选择好测站和转点的位置,尽量避开人流和车辆的干扰;
8. 水准点(或假定的临时水准点)上不能用尺垫,在转点用尺垫时,水准尺应放
在顶点;
9.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测者一定不能离开仪器,迁站时先松开制动螺旋,而
后将仪器抱在胸前,所有仪器和工具均随人带走;
10. 一定要进行成果校核――“高差改正数之和”与“高差闭合差”应做到数值
相等,符号相反;改正后的高差之和等于零。
11. 实习区域:院馆附近的广场空地,各点之间最好有较明显的高差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6 / 9
七、预备知识(请每位同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什么是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2. 什么是水准路线?
在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3. 标出下面水准路线的名称:

附合 水准路线 闭合 水准路线 支 水准路线
4. 水准测量的成果整理内容包括: 测量记录与计算的复核;高差闭合的计算
与检核;高差改正数与各点高程的计算。

A B C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7 / 9
5. 请完成下列水准高程计算(两次仪器高法)
测 站 点 号 水准尺读数(mm) 高 差 (m) 平均高差 (m) 高 程 (m) 备 注
后 视 前 视

1
BM-A
1444 10.000
1624
TP1 1324 0.120 (+0.004)
1508 0.116 0.118

2 TP1 1822
1710
TP2 0876 0.946 (0.000)
0764 0.946 0.946

3 TP2 1820
1923
BM-D
1435 0.385 (+0.002)
1540 0.383 0.384
检核
计算
Σ 10.343 7.447 2.896 1.448 11.448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8 / 9
实验二 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两次仪器高法)

组号 仪器 编号 测区: 天气:
日期: 年 月 日测量时间:自 : 测至 :

表1 水准测量记录(两次仪器高法)
测 站 点 号 水准尺读数(mm) 高 差 (m) 平均高差 (m) 主测人员
签 字
后 视
前 视

检核
计算

习题答案【实验2 普通水准测量】
9 / 9
表2 图根水准测量成果处理(闭合路线)
点 号 测站数 n 实测高差hi (m) 高差改正数Vi (mm) 改正后高差h’i (m) 高 程Hi
(m)

A 100.000
B
C
D
E
A 100.00









路线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