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大学生频繁逃课,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探讨逃课的原因和对策。
一、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某一所大学抽取了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问卷中包括了关于逃课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逃课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有30%的学生逃课频率高于一次/周。
这一数据表明,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且一些学生逃课频率较高。
2.逃课原因对于逃课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缺乏兴趣:约有4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这可能与教学内容的不吸引人、教学方法的单一等因素有关。
(2)时间安排冲突:约有3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与其他活动时间冲突。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活动和任务,时间安排的冲突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选择逃课。
(3)学习压力:约有20%的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现代大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适当的放松和调整也是他们需要的。
3.逃课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知识缺失:逃课导致学生错过了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该门课程上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2)交流机会减少:逃课使得学生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机会减少,影响了他们的学术和社交发展。
(3)成绩下滑:逃课频率高的学生往往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较差,这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提高课堂吸引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现在在同学们之中,逃课现象并非新鲜事,虽然有违校纪,是错误的做法,但这是事实。
我在此就逃课问题作一调查分析,试图初步揭示一点情况。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同学们中的逃课问题的状况及同学逃课的原因等。
调查对象:金融学院2000级和2001级同学调查项目:见“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分层抽样,00级和01级各抽样50份,其中每个年级各有男女抽查单位25个具体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100份抽样时间:2002年6月12日调查人员:焦宝平,孙旭,韩雪,宋科关于逃课问题的调查问卷同学,您好:首先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此调查问卷。
请在您同意的选项上面打对号。
谢谢。
首先,请您填写您的简单个人资料:您的年级 A. 2000级 B. 2001级您的性别 A. 男 B. 女好了,填写完您的资料后,我们进入正式的问卷问题:Q1。
您逃过课吗?A. 从来没有B. 偶尔逃过几次C. 经常逃课注意:如果您选择A“从来没有”,谢谢您的合作,调查到此为止。
如果您选择B“偶尔逃过几次”或C“经常逃课”,请您接着填写以下问题。
Q2。
您逃课的理由是:(可多选)A. 这门课没意思B.老师讲的不好C.这课很简单,不用听,自学就行D. 有事情耽误E. 身边同学影响F. 其他Q3。
逃课后你一般用这些时间做什么?A. 自学、上自习B. 玩,比如打球、打电脑游戏等C. 做自己的事情D. 其他好了,调查到此为止,再一次感谢您的配合,祝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谢谢。
调查分析报告一、 对“逃课状况”的分析“逃课状况”是指“从不逃课”,“偶尔逃课”和“经常逃课”三种。
先看统计数据。
见下表1:表1 逃课状况的原始数据 2000级 2001级 男 女 总计 从不逃课 1 7 5 3 8 偶尔逃课 31 35 29 37 66 经常逃课188161026(一) 从整体上对逃课状况分析为了更直观明了地观察样本总体逃课状况,请先看图1:图1 逃课状况总计图8662620406080从没逃课偶尔逃课经常逃课逃课状况人数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些数据。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大学生逃课调研报告范文篇一: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文章摘要:大学生一直以来是被家庭、社会、国家寄予厚望的一个群体,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那么我们的大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呢?事实上,在当今的大学中,上课已经成了很随便的事情,逃课之风更是风靡所有高校。
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和心理,如何正确看待逃课现象,如何通过调查分析来引起大学生本人的反思,如何从逃课现象中反思当前的教育体制,这些都是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反思。
调查背景及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似乎并不珍惜这种机会。
原本备受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学生们进入大学就如同出了笼的小鸟,远离了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管教,感觉获得了自由。
然而,大学也是学校,学习仍然是大学的主旋律。
甚至很多学者和教授都说过:大学应当是学生时代最苦的阶段。
因为大学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储备。
但实际上,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同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大学过的太轻松,太自由了。
逃课成了无法根治的顽疾,上课是要看心情来决定的。
而且从大四的学姐学长到大一的新生,都流传着诸如:“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不逃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等等逃课宣言。
无论如何,逃课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学的重要现象。
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作为每一个家庭将来的顶梁柱,作为未来社会中的中上层群体。
大学生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偏离传统的观念和认识。
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而大学生的质量却在各种报道中被贬的越来越低。
社会已经不再信任我们这个群体,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更应当时刻反思我们当前的行为,意识到我们将来所担负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逃课社会实践报告
逃课现象在学生群体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逃课原因分析
1. 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过重,感到压力巨大,选择逃课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2. 兴趣缺乏:对于某些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3. 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吸引所有学生,使得一些学生感到课堂乏味,从而选择逃课。
4. 社交因素:同龄人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可能因为朋友逃课而跟风。
5.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和家长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产生影响。
二、逃课的影响
1. 学业成绩:逃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进度。
2. 学习习惯:长期逃课可能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心理健康:逃课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表现,长期下去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4. 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时期是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逃课可能会影响这一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策略建议
1. 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心理辅导:学校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压力,解决心理问题。
3. 家庭教育:加强家长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4. 同伴教育:利用同伴的影响力,鼓励学生之间建立正面的学习激励
机制。
5. 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增强
学习的实际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逃课问题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现象,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社会竞争压力过大
02
家庭背景的影响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面临着来 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可 能导致逃课现象的出现。
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学生的逃课现象, 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文化水平 不高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学生逃课的 风险。
03
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对于学生的逃课现象也有 一定的影响,如一些学生可能认为逃 课是“酷”的表现,或者因为其他人 的影响而选择逃课。
02
通过分析逃课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
支持。
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03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
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对课程的评价、逃课经历、逃课原因 等。
问卷发放
通过在线平台和纸质版两种方式进行发放,确保覆盖不同年 级、专业和地区的学生。
逃课现象的教育制度分析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逃课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一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可能导致 学生逃课现象的出现。
学分制度的问题
学分制度也可能存在问题,如一些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选 择容易的课程,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课程则选择逃课。
学校管理和监督不足
学校管理和监督也可能存在不足,如对于学生的逃课行为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导致一些学生有逃课的空间 。
性的建议。同时,也可以考虑从教师和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调查范围和样本选取
调查范围
涵盖了全国多所高校的本科生,包括综 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类大学等 。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调查报告近年来,大学生逃课现象日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逃课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择了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曾经逃过课,其中近40%的人称逃课频率在每周一次以上。
这些数字显示了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二、逃课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有近50%的人表示他们逃课是为了追求自由和放松。
大学生们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渴望有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以缓解压力。
其次,约30%的人逃课是因为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或者觉得无用。
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表示逃课是为了追求社交活动和娱乐,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
三、逃课的影响逃课现象对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逃课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逃课的学生往往错过了重要的学习机会和知识点,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其次,逃课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频繁逃课的学生往往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对自己的未来也缺乏规划和目标。
此外,逃课还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
四、解决逃课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克服逃课的诱惑。
4. 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逃课问题。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引言:大学生逃课现象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逃课的身影。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逃课的增多?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背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为了了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真实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我们在大学校园中随机选择了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逃课频率、逃课原因等。
二、调查结果:1. 逃课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逃过课。
其中,有近30%的学生逃课频率较高,每周逃课超过2次。
2. 逃课原因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缺乏兴趣:超过50%的学生认为自己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缺乏兴趣。
他们觉得上课听不到有意思的内容,对课程内容产生了厌倦感,因此选择逃课。
(2) 学业压力:约4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学业压力过大。
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承受更多的学习负担,因此选择逃课来缓解压力。
(3) 社交活动:有近3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参加社交活动。
他们认为社交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样重要,因此选择逃课来参加各种社团、组织或者与朋友聚会。
(4) 教学方法:少数学生表示逃课是因为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满意。
他们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选择逃课。
三、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学校应该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相关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逃课的可能性。
3.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和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研究背景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学科知识是学生获得证书和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上课听讲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
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找出解决逃课问题的有效方法。
调查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进行,问卷征求了全国20所大学的500名学生对逃课现象的看法和原因,访谈针对逃课现象比较严重的3所高校的30名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查结果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约85%)都有逃课的经历,而且逃课的频率相当高(约每周1-2次),其中7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期间曾做其他事情(如玩手机、睡觉等)而非认真听讲。
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调查中出现了众多回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个人原因。
如感到课程内容无聊、不喜欢上课的教师、精神状态不好等。
2.学校或课程设置原因。
如课时过长、排课冲突、课程与就业没有关联等。
3.社会环境原因。
如周边环境不佳、同学很多都逃课等。
4.教师授课方式原因。
如教师授课枯燥、讲课太快或太慢、洋洋洒洒地讲一堆不相关的东西等。
逃课问题的影响虽然逃课看起来像是一种自由行为,但实际上会对学生及其未来产生不良影响:1.影响学业表现。
逃课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降和知识水平的降低,同时也会使学生错过宝贵的听课机会和交流机会。
2.影响未来发展。
大学学习是学生未来职业规划和成功的基础,逃课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位获得。
3.影响自我认知。
逃课可能会导致学生感觉自己“没教养”、“没规矩”,影响自信心和自尊心,加重学习及生活压力,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解决逃课问题的建议针对大学生逃课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建议:1.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认真听课的观念。
要重视上课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如感觉上课无聊,可以主动跟老师交流、向高年级学长学姐请教等,从而刺激自己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院系:班级 :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开始部分1 标题:《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报告》2 摘要: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现象。
3 调查方法及对象:(一)调查选用的方法1、本次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2、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在逃课行为和态度上面来设置问题,进行的时间主要是在课余时间通过认识的人来分发,调查地点主要是在操场。
(二)被调查的对象1、调查总体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样本容量确定为30。
二:主体部分(一)前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中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调查主要以显性逃课为主题,共发了30份问卷,收回30份,经整理确认有效问卷为30份。
(二)正文: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是XX学院XX系的学生。
当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在很多高校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经历了千心万苦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本应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然而为什么有些人要选择逃课呢?现在我想就此问题与您探讨大学生逃课的现象。
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此次调查是以不记名的方式,我会对您的信息保密。
对于您的配合我深表感谢!(一)基本资料1 请问你的性别?a 男b 女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二)调查内容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b基本不c.有时d. 经常5 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c.有些课不得不逃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a.上网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c.运动d.去逛街购物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f.做兼职f.其他7 你认为逃课的原因是:(多选)a 老师讲课很无聊b 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c 确实有事只是不想上课d 不喜欢某个老师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e 老师不经常考勤f 认为反正最后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g 其它8.您经常逃的课___(多选)a.马哲,邓论等基础课b 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c.英语d.专业课e.选修课f.视情况而定9 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a 1节-3节b 4节-6节c 7节-10节d 11节以上10 你所在的班级对逃课是否有相关的条文约束?a.是b.否11 你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否会影响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a.是b.否12如果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您还会不会逃课?_______a肯定不会 b将会很少逃 c.像原来一样 d.偶尔钻钻空子13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_________ (可多选)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 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14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a.上课听讲b.自学c.其他_________15您觉得逃课现象是否属于不文明行为?_________a. 属于b.不属于c. 说不清16你认为逃课影响到你的学习了吗?________a.非常影响b.或多或少有点影响c.没什么影响17你所逃的课老师年龄________a.年轻b.中年c. 老年d.跟老师年龄没多大关系18.你所逃的课考试容易过吗?_________a.容易过b.不容易过(三)逃课行为检测19 你逃课后的心理?a 很内疚b 比较自责,但下次还会逃c 无所谓20对经常旷课的同学的看法?a、影响了班级荣誉b、完全理解他c、好羡慕d、真的佩服,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四)对减少逃课行为的建议21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a.风趣幽默一点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c.学识渊博一点d.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22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多选)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f.其他23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b.一定会消失c.不好说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完成这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三)结尾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结果统计您在大学期间逃过课吗?调查表明大学期间从不逃课的大学生占27.1%,甚少的占17.1%,有时逃课的占32.9%。
经常逃课的占22.9%。
如果有逃课,您认为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知道逃课是不对的占30%,偶尔逃课的占10%,认为有些课不得不逃的占40%,持有“不逃课不算大学生”观点的占20%逃课的时候你一般做什么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逃课是为了上网占30%,上自习的占25.7%,17.1%的学生是为了运动,4.3%的大学生是为了去逛街,10%的学生是和男(女)在一起,还有12.9%的同学回宿舍睡觉。
如果学校出台严厉措施,您还逃课吗调查表明学校出台严厉措施后肯定不会逃课的占11.4%,将会减少的占12.9%,像原来一样的占35.7%,偶尔钻钻空子的占40% 您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调查表明获得知识的途径来自自学,占74.3%,上课听讲的占20%。
其他途径的占5.7%。
为什么获得知识不在上课听讲?这是个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学校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呢?您觉得逃课现象是否属于不良行为调查表明,认为逃课属于不良行为的学生占25.7%,不属于的占52.3%,说不清的占20%。
您所逃的课考试容易过吗调查表明,逃课与不逃课考试都很容易过,逃课的考试认为容易过的占88.6%,不容易过的占11.4%。
这样一来,上课与不上课还有什么两样呢?这个问题学校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怎么办。
结论和建议:1.改革教学方式和管理。
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方面。
老师授课的内容单一,陈旧,授课方式过于死板,不注意与学生的交流,而是只管自己满堂灌,激发不出学生的兴趣。
所以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老师授课的目标,范围和程度,提高老师授课水平。
教师要增加课堂的灵活性,也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方法,激发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增加老师的责任心。
一些老师上课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有真正把心发在上课上,少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使课堂出现冷场。
同时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教学观念,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
2、合理安排课程,确定培养学生的目标。
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到相应的专业要学习哪些课程,哪些专业需要补修哪些科目。
不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这个课程只是为了考试和学分,别无用处。
考试只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考核,但是毕竟不是学生的前途,没有必要的考试会削弱学生的进取心。
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相对专业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增强学生专业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个性得以发展。
3、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大学生经历了高考来到大学面临的是一个不同的环境,感情骤然放松,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
许多同学已经习惯于高中时的题海战术,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刚入学时仍按高中时的路子套,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自理能力、自制力不强。
58%的大学生认为逃课不会影响到学习和考试,38%的学生认为逃课后不会自责。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修养和身心健康教育,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明白选课或是上课不是为了学分或是考试。
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参加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增加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
4、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观。
一方面学生为了工作而荒废了学业的大有人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就业面临着的就是激烈的竞争,一些学生利用上课的时间去找工作,造成大学生离开学校,出现逃课的现象。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为减少家庭的负担,在社会上找了个兼职,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这样会影响学习。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可以增加就业的机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就业的机会,也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结语大学的逃课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逃课的多样性,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培养和教学的方式,根据学校的方针和政策,提高老师授课水平和吸引力以至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注重学与用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减少学生逃课的现象,教学效率才能进一步提高。
三:附录:(一)参考文献:(1)毛宗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分析(2)田正学,2004年,《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3)张庆锋,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社科部(4)刘道富,张文凤,大学生旷课及应对策略 [J]淮南师范院学报(5)周彩,大学生旷课违纪的特殊心理分析探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6)于显波,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探索 [J]继续教育研究(二)小组成员:(三)参与单位:(四)调查问卷: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问卷1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b基本不c.有时d. 经常2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a.逃课是不对的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c.有些课不得不逃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3.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a.上网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c.运动d.去逛街购物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f.其他4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a 1节-3节b 4节-6节c 7节-10节d 11节以上5 你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否会影响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a.是b.否6如果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来防止学生逃课,您还会不会逃课?_______a肯定不会 b将会很少逃 c.像原来一样 d.偶尔钻钻空子7您认为在大学期间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__________a.上课听讲b.自学c.其他8您觉得逃课现象是否属于不文明行为?_________a. 属于b.不属于c. 说不清9.你所逃的课考试容易过吗?_________a.容易过b.不容易过10您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_________我们的调查结束了,谢谢您的参与!您对我们的调查有什么建议和要求,欢迎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