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10分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10分光光度法 Spectrophotometry

2.Molar absorptivityε
(1) Characteristic consta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 for a
certain substance.
(2) Not change with c and wave path b. Under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wave length,εis only decided by the
c: concentration, g·L-1
a: absorptivity, L·g-1·cm-1
a andε: a =ε/ M (M : molar mass)
Transmittance: T
T : ratio of the radiant power transmitted to the incident radiant power :
ε = (6~10)× 104 : high sensitive;
ε = (2~6)× 104 : medium sensitive
ε < 2 × 104
: not sensitive。
Discrepancy of Lambert-beer’s la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sorbance and concentration may be nonlinear, which is the discrepancy of Lambert-Beer’s Law. The discrepancy may be caused by:
The selective absorbance and absorbance
curve
M + h → M*

分光光度分析法-PPT可编辑全文

分光光度分析法-PPT可编辑全文
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 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
2024/10/28
分光光度计仪器的校准
1、波长的校准 2、吸光度的校正
3、杂散光的校正 4、比色皿的校正
2024/10/28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1)每台仪器所配套的比色皿,不能与其他仪器的比色 皿单个调换。
(2)为确保仪器稳定,在电压波动较大时,应将220V电 源预先稳定。
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2024/10/28
二.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溶液
之所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是与它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溶液的颜色由透过光的波长所决定 光的互补:蓝➢ 黄
绿


橙 白光 青蓝


紫红
2024/10/28
如果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就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 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每种颜色的光具有一定的波长范围。 我们把白光叫做复合光;把只具有一种颜色的光,叫做单色光。不仅七种 单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如果把适当颜色的两种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 混合,也可以成为白光。这两种单色光就叫做互补色。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 标准曲线,也称做工作曲线。曲线的斜率为εb,由此可得到 摩尔吸收系数ε;也可根据未知液的Ax,在标准曲线上查出未 知液的浓度cx。
2024/10/28
• (7)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摩尔吸光系数ε(L.mol-1.cm-1)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返回
example
分子中价电子能级及跃迁示意图
*
反键
*
反键
→* →* n→* n→*
En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非键 成键
成键
返回
轨道和轨道示意图
+ –+ +++
+
– *
+
+

C
C

+
+
+
C
C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

CC
*

+
+
CC

返回
共轭双键的离域作用

*

*
最高空轨道
E>E →跃迁几率↑→↑ ; E↓→↑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1.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常用术语
• 吸收光谱的特征 • 生色团和助色团 • 红移与蓝(紫)移 •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 强带和弱带 强带(strong band) max>104
弱带(weak band) max<10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回录主目录
返回
吸收光谱(absorption spectrum)的特征
吸收峰 末端吸收A(end abso↓rption)

肩峰(shoulder peak)

吸收峰
↓ 谷

min max sh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回录主目录
min max λ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共94页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共94页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分析化学--分光光度法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分光光度法优秀课件

分光光度法优秀课件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
光选择吸收的性质:反映了分子内部结 构的差异,各物质分子能级千差万别, 内部各能级间的间隔也不相同。
有色溶液:目视比色法分析 吸光光度法
A b s o rb a n c e
无色溶液对光有吸收?
比色分析及可见光区吸光光度法: 物质分子或离子对可见区域光的吸收。 波段: 400-750n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Chemistry & Material
单色光:同一波长的光。 λ= 500nm,绿光
复合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而成的光。 互补色光:两种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 白光,这两种单色光称为互补色光。
见表20-2。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00 600-650 650-75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颜色与光的关系: 白光全吸收
醋酸水溶液: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 吸光光度法测定。
1 .2 1 .0 0 .8 0 .6 0 .4 0 .2 0 .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W a v e le n g th /n m
吸收光谱曲线
将各种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一定 浓度的(有色)溶液,并测定每一波长下有色 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A)。
分光光度法优秀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 吸收光谱产生的原因
光:一种电磁波,波粒二象性 光谱名称
X射线
当光子的能量与分子的E匹配时, 远紫外光
就会吸收光子
E=hu=hc/
近紫外光 可见光
近红外光
中红外光
远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波长范围 0.1~10nm 10~200nm 200~400nm 400~750nm 0.75~2.5um 2.5~5.0um 5.0~1000um 0.1~100cm 1~1000m
光的传播示意图
与物质作用
电场向量 Y
Z 磁场向量
X 传播方向
光的微粒性
光量子,具有能量。
E h
h-普朗克(Planck)常数 6.626×10-34J·s -频率 E-光量子具有的能量
单位:J(焦耳),eV(电子伏特)
波粒二象性
E = h c = h n
真空中:E h c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 长(频率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操作简便快速 应用广泛
(1) 光的基本性质: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
光的传播速度: V = c =
n
c-真空中光速 2.99792458×108m/s
~3.0 ×108m/s
λ-波长,单位:m,cm,mm, m,nm,Å
1 m=10-6m, 1nm=10-9m, 1Å=10-10m
ν-频率,单位:赫芝(周)Hz 次/秒 n-折射率,真空中为1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被测物质的分子对光具 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特点
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 10-4%~10-5%
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相对误差2~5% (1~2%)
700 /nm
原子光谱为线光谱 分子光谱为带光谱
电子跃迁能级 分子振动能级 分子转动能级
4 朗伯-比尔定律
光吸收定律-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吸光光度法的理论依据,研究光吸收的最基本定律
I0 = Ir + It + Ia
I0
It
I0 = It + Ia
Ir
Ia
T = It / I0 , T: 透射比或透光度 A=lg (I0 / It )=lg(1/T), A:吸光度
溶液中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与吸收光谱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6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注意: 平行单色光 均相介质 无发射、散射或光化学反应
灵敏度表示方法
摩尔吸光系数 e
A = Kbc
c: mol/L cabc a: 吸光系数
e 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
的吸光度。单位: (L•mol-1 •cm-1)
桑德尔(Sandell)灵敏度: S 当仪器检测吸光度为0.001时,单位截面积光
程内所能检测到的吸光物质的最低含量。 单位:mg/cm2
S=M/e
氯磺酚S测定钢中的铌 50ml容量瓶中有Nb30μg,用2cm比色池,在650nm
测定光吸收,A=0.43,求S. (Nb原子量92.91)。 有两种做法:根据A=εbC,求ε
=3.3×104 L·mol-1·cm-1
吸光度的加和性 在某一波长,溶液中含有对该波长的光产生吸收 的多种物质,那么溶液的总吸光度等于溶液中各 个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混合光:具有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
一起。
光学光谱区
远紫外 近紫外 可见 近红外 中红外
(真空紫外)
远红外
10nm~200nm 200nm 380nm 780 nm ~380nm ~ 780nm ~ 2.5 m
2.5 m ~ 50
m
50 m ~300 m
A1 = e1bc1 A2 = e2bc2 A = e1bc1+ e2bc2
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可以进行多组分的测定以及 某些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10.3 吸光光度计
1 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光源
单色器
样品池
检测器
读出系统
常用光源
光源 氢灯 氘灯 钨灯 卤钨灯 氙灯 能斯特灯 空心阴极灯 激光光源
波长范围(nm) 185~375 185~400 320~2500 250~2000 180~1000 1000~3500 特有 特有
3 一些基本名词和概念
吸收光谱曲线: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吸收光的强度大小
A~关系 最大吸收波长 max: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
对比度(Δ):络合物最大吸
收波长(MRmax)与试剂最大 吸收波(Rmax)之差
Δ max
Absorbance
Cr2O72-、MnO4-的吸收光谱
1.0 350
0.8
Cr2O72-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10.1 概述 10.2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0.3 分光光度计 10.4 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10.5 光度分析法的设计 10.6 吸光光度法的误差 10.7 常用的吸光光度法 10.8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0.0 基础知识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朗伯定律(1760年):光吸收与溶液层厚度成正比 比尔定律(1852年):光吸收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样品溶液时,溶 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光程(溶液的厚度)成 正比关系---朗伯比尔定律
---光吸收定律
数学表达:A=lg(1/T)=Kbc
其中,A:吸光度,T:透射比, K:比例常数,b:溶液厚度,c:溶液浓度
0.6
0.4
0.2
300 350 400
525 545
MnO4-
500
600
/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60
颜色 紫
蓝 绿蓝 蓝绿
绿 黄绿
黄 橙 红
互补光 黄绿
黄 橙 红 红紫 紫 蓝 绿蓝 蓝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