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版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完整表格版)
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
4. 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 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
5. 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
6. 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
1858年11月
英国
1. 海关聘用英人
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1.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
2. 清政府充当了列强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3.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
4. 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
总的影响: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俄国
“租借”旅顺和大连湾(两处已于1897年12月15日,即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被俄国舰队占領)及其附近岛屿和海面,“租期”暂定为25年。租借地的范围包括金州所属,租地以北至盖平为“中立区”。南满铁路由东省铁路公司建造我。
1898年4月
日本迫使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98年6月
英国
租占九龙半岛,以扩充香港界址:划九龙深圳湾至大鹏湾的九龙半岛的全部,连同这两个海湾之间的海面,以及北纬22度9分以北、东经113度52分和114度30分之间的全部海面和岛屿,“租期”99年。
《订租威海卫专条》
1898年7月
英国
英国租占威海卫、刘公岛及其附近岛屿和陆岸,租期25年。
1899年9月至11月
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
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
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
2、最早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英国6、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
3、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约《南京条约》7、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辛丑条约》中清政
4、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的标志《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赔款
(经济)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
税收作担保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
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军事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便利侵略者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归类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5、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
便利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马关条约》
甲午
中日
战争
1895年
中国同日本
割地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
日本
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资本输出
赔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加重了人民负担;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从政治上和财政上控制中国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简表名称时间国家内容《南京条约》1842 英国割地(香港岛);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 英国1、“领事裁判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3、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望厦条约》1844 美国1、美国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开设医院;2、美国兵船可以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黄埔条约》1844 美国1、允许法国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爱珲条约》1858 俄国1、割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万平方公里);《天津条约》1858 俄美英法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开放十处通商口岸3.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5、赔款(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损失200万两)《北京条约》1860 英法1、《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北京条约》1860 俄国1、割地(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俄国1、割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中俄改订条约》1881 俄国1、割地(我国西部7万平方公里)《中法新约》1885 法国1、“越南独立”;2、中越边境开辟商埠;3、修筑铁路;4、降低税率;5、法国撤退基隆和澎湖的军队《马关条约》1995 日本1、“朝鲜独立”;2、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3、赔款(2亿两);4、开设工厂;5、开放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6、开辟内河新航线《辛丑条约》1901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1、赔款(4.5亿两);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3、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严惩反帝官员、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二十一”1915 日本1、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2、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3、中国警队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4、中国政府聘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浦条约》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通商章程》1854年《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1858年《中俄爱辉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1年《中德通商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90年《中英会议葬印条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6年《中俄密约》1896年《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8年《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约》1898年《中英订租威海卫专约》1901年《辛丑条约》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6年《中英续订臧印条约》1911年《中俄满洲里条约》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1915年《中俄蒙协约》不完全统计。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汇编表格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汇编表格

中国近代屈辱条约表条约主要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8附件1844 英国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1.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中国人民进入反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特权望厦条约1844美国美国可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的各项特权,还享有以下特权:美国人在中国发生的各类诉讼事件,由美国领事自行审理,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中国要修改关税税则,必须与美国领事协议;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

黄埔条约1844法国取得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还允许法国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

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允许法国人在五个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天津条约1858英法俄美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航行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5.赔英法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1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伸向内地。

4清政府权力结构变化,洋务派开始进行“洋务运动”。

中国现代化开始起步北京条约1860英法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1895日本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主权遭受严重损失,加剧贫困、外债2.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大清改革3.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1901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1.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一、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3、1901年《辛丑条约》
二、割地的条约: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④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三、赔款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④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巨额赔款
三、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③《天津条约》:增开11处通商口岸
四、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五、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的条约。

②《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③中日《马关条约》: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最能反映资本主义进
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特点,对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打击最大。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的条约;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最能体现清政府“洋人的朝廷”的条约。

⑤《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放通商口岸最多。

中国近代史表格1

中国近代史表格1

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简表
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答:(1)积极:对国家统一,祖国疆域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形成,封建经济发展等都起了重要作用。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消极: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清朝前期(1840年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答:(1)积极方面: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以及一系列边疆政策的推行,如军机处、理藩院、 改土归流等重大举措的实施,强化了中央集权,拓展了清朝疆域,使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前期基本奠 定,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消极方面:①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使地方的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的空前强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保守和停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资本主义工业潮流,以致于抗御列强 的侵略和压迫,从而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总之,清前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一方面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是 造成中国落后于近代化潮流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两者相比,消极作用占问题 的主流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条约一览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1858年6月
中、俄、美、英、法
1.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同上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黄埔条约》
1844年10月
中法
即《五口贸易章程》,使法国除取得了英、美在中国的同样特权外,还增加: 1.允许和保护在通商港口建造天主教堂和坟地; 2.取消清政府对天主教的禁令,发还教堂。
《瑷珲条约》
1858年5月
第二次
鸦片战争
中俄
1.中国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割上给俄国;2.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中国土地改由中俄共管。(割地最多)美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北京条约》
1860年
中、英、法、俄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寺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甲午
中日战争
中日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虎门条约》
1843年10月
中英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同上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进一步规定了英国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望厦条约》
1844年7月
中美
又称《五口通商章程》。条约使美国取得了英国《南京条约》同样的特权,并又规定:扩大领事裁判权,允许美国兵船自由出入中国通商港口。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近代史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大事年表 主要内容
1.割让香港给英国;2.赔款2100万两白银;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东南 沿海门户洞开; 4.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人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 5.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 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魏源受林则徐嘱咐,编撰世界地理、历史综合性的图书,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
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约及大事年表 历史性质 事件起因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创了列强以 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先例; 2.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1939年6月林则徐虎门硝烟 3.中国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 2.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 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的主要矛盾; 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人民大众的历史任务。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 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给中国人 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再加上欧洲巴黎和会的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 外交失败,“巴黎和约”的签订,引爆了轰轰 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 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 立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 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文化运动。
1.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位5%。 2.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由英国根据其法律进行审 理,从而散失司法权。 1.以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候,出让新的利益, 英国也必须沾有; 2.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可在五口租地建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海关税率值百抽五。(注:五口通商章程签于1843年7月,但后来是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
使中国的主权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给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中美《望厦条约》
1844
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的所有条款;扩大领事裁判权;美国兵船可在各港口自由航行;五口可租地建立教堂、医院。
目的: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及领土完全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的殖民地。(该条约的部分内容由于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在华利益,一次大战结束后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被废除部分条款。此后《民四条约》内容不断被改写,直至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彻底废除)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中日《马关条约》
1895
(1)中国割让台湾及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大大的加、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辛丑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
1858
侵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西的六十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60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是比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法《黄埔条约》
1844
除割地赔款外《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所有特权及《望厦条约》所有特权;允许在五口建立教堂和坟地,还得由中国进行保护。
使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法国通过中法《黄埔条约》,获取了中英《南京条约》、《虎门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的特权以及中美《望厦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给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这个条约也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关税、领海的自主权。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的损害了中国人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二十一条"
1915
1.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2.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南满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承认日在东三省南部内蒙东部特殊权利3.规定汉治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 4.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5.必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等顾问警政军械厂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者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更一步加深了。
中俄《改定条约》
1881
《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的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
时间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1842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虎门条约》
1843
1901
(1)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5)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6)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858
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英国又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并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